摘要(稿)

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我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这是我经常遇到的年轻人提出的问题。其实很多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思考自己的人生,但对基本的道理却很迷茫。

我有时候半开玩笑地说:"你来到这个世界,为什么来呢?你问一下业力。"依靠业力的支配,并不是你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我们现在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也是前世的业力而来的。如果我们没有证悟空性,没有了达如梦如幻的道理,我们还要不断地迷茫在这个世界当中,承受无量无边的痛苦。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消极面对生活,恰恰相反,理解了这个道理,我们才能更好地调伏内心,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繁荣假象:为什么我们拥有越多越空虚?

看起来我们这个人类有了一些进步,各个城市里面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高速路,跟古代生活相比,确实有日新月异的发展。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每个人从小都沉迷在网络当中,沉迷在虚幻世界当中,连自己的心到底是什么样都根本无法了知,这可以说是一种退步。各个国家的人都忙于外在的色声香味触,内在的痛苦却像泛滥的大海一样不断涌现,内在的迷茫乌云越来越笼罩着我们的世界。

手机奴役:你每天200次的自我绑架

根据美国学者的统计,每个人大概过了七分钟就会看一次手机,一天可能会看205次。一天看205次手机,但在这里面真正得到的收获和利益是多少呢?几乎很少。

作为现代人,整天拿着手机,可能半天或者很长时间全部耗尽,确实比较可惜。实际上像抖音的老板张一鸣,他从来不看抖音,他知道这是危害身心和生命的,但作为商家,他们故意设一个网,让很多人进入,消费你的时间,赚走你的钱。这是末法时代特别不好的一个现象。

现在有些稍微有智慧的人,会强迫性地安排自己看书,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像比尔盖茨,他要求自己每周看几本书,一年看30到50本书。他们会强迫性地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而不是被商家的低端消费网络束缚。

愤怒时代:为什么全世界都在失控?

现在这个时代,众生的烦恼特别重,就像海浪一样难以制止。当烦恼涌现的时候,自己也没办法控制。我们看看这个世界,各个国家的很多人,包括领导、商人,很多人的心智都不正。

如果心思正的话,大家都会守持因果规则,就不会有现在世间这么多不如意的现象。但现在众生的心智确实特别不正,各种虚假的行为和言论漫天飞扬。

狮子思维:成功人士不说的人生算法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比喻:扔石头的时候,狗会跟着石头跑,而狮子会追扔石头的人。

这个比喻对我们现代人特别重要。我们凡夫人看到外面的苦和乐,就在外境上寻找原因——"因为你当时说了什么"、"因为你的行为怎么样"——总是把所有烦恼的根源归咎于外面的人和事。

而真正的修行人,他会在自己的内心中寻找根源。他首先明白一切显现都是心的投射,然后把心抉择为空性。在这个时候,他真正找到了根源,就像狮子直接追踪扔石头的人一样。

改写你的人生剧本 :调伏内心才是关键

以前寂天菩萨说:"调伏此一心,一切皆驯服。"如果调伏了自己的心,一切都能运用自如。

但调伏自己的心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很多修行人常年闭关,出来时遇到色声香味的诱惑,同样可能产生贪嗔痴。这说明如果在实修上没有下功夫,仅仅是理论上明白,实际上并不能真正断除烦恼。

就像现在有人造了一个自行车,操作方式跟平常相反——左转要往右拉,右转要往左拉。理论上很简单,马上就明白了,但实际操作时,因为从小的习惯,理论虽然明白,实际操作却不能简单运用。我们的修行也是这样。

幻象觉醒:你所执着的一切都是假的

具体怎么办呢?面对众生烦恼那么重、顺缘那么少的情况,有没有比较简单、容易修行的方法?是有的。

答案是:不要对外境过多地思量,应该调伏自己的心。如果以如梦如幻的方式来修行,这是非常关键的方法。

我们大多数人主要处于形象法中。世间不信佛的人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快乐——喝酒、抽烟、娱乐活动、挣钱花钱等。我们学佛的人有些通过学经论、辩论、观察思维等获得利益。

但真正的修行是什么?不要特别重视对外境的思量和观察。这是修行者与理论学家的差别。比如我们闻思经论时,详细分析中观、俱舍、现观等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对外面的过多思念和观察。

最重要的是调伏自己的心。

视觉骗局:你看到的都是大脑的谎言

具体的修法是这样的:你眼睛看到的任何色法——瓶子、柱子、房子、电脑等任何事物——要把它当作影像,就像镜子里的影像,或者人走路时在阳光下的影子。这些虽然显现,但实际上根本不存在。

为什么这样说?眼睛看到的任何色法——美人、美色、好吃的东西,看起来特别好的,或者特别不好的,包括你的仇敌,让你心里特别不爽的——当你再进行观察时,根本就没有。

真正观察时,连一个微尘许也没有。这不是为了安慰而修的不净观,而是用中观的推理——从有无生因、缘起因、金刚屑因、离一多因等来观察,连一个微尘许都没有。

但没有观察时,名言中还是会显现。如果你跟着这些显现和妄念转,肯定被贪心、嗔心等执著束缚。如果你自然放下,就无有任何利害。

声音幻听:为什么批评赞美都是假象

我们耳朵听到的一切外在声音,实际上跟空谷回响没有什么差别。如果真正观察,外在的这些法一点都不存在。

我们听到的好声音、不好声音,经过观察都得不到,一点都不存在。但没有观察时,显现中又似乎存在。

懂得这个道理后,耳朵听到的任何言论——赞叹、诽谤、好听的、难听的——都可以让心安住在如梦如幻中。当然,这个安住的条件是你真正懂得所有声音都像空谷回响一样没有差别。

念头把戏:情绪不过是大脑的恶作剧

我们意识中显现的所有快乐、不快乐等,如果真正观察,就像空中显现的阳焰没有任何差别。观察就没有,但不观察时,心里会有各种显现——一会儿开心,一会儿不开心,一会儿善心,一会儿恶心——种种分别念此起彼伏,像空中云雾一样不断显现。

如果真正懂得这个道理,心中闪现任何分别念时,都可以安住在如梦如幻中。到了一定时候,产生善念时不会特别欢喜,产生恶念时也不会很讨厌、很痛苦。没有计较,顺其自然,不会有伤心、忧愁、贪心等情绪。

把办公室变成修行道场

在现代职场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赞扬和批评、成功和失败。如果懂得如梦如幻的道理,就不会因为老板的赞扬而过分兴奋,也不会因为同事的批评而痛苦不堪。

当我们真正理解一切都是如影像、如回响一般时,工作中的起起落落就不会成为内心的枷锁。这不是消极应对,而是以更平静、更智慧的心态去面对,反而能做得更好。

把冲突变成礼物

在人际交往中,别人的话语对我们的影响往往很大。好话让我们飘飘然,坏话让我们气愤难平。但如果理解了声音如空谷回响的道理,就能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人的言语。

这不是麻木不仁,而是不被外境所转,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醒。这样的人际关系反而更加和谐,因为你不会轻易被情绪左右,能够更理性地处理各种关系。

当生活暴击你时的正确姿势

人生中难免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如果我们总是在外境中寻找原因和解决方法,往往会越来越痛苦。但如果学会向内观察,从调伏自心入手,就能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

就像狮子和狗的比喻,不要总是追着"石头"跑,而要找到"扔石头的人"。

蒲公英人生: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开花

蒲公英在各个地方都可以生根发芽,不管是在什么环境中,都能顽强生存并发挥作用。对于现代修行者来说,也应该有这样的精神。

我们作为大乘佛教的修行者,实际行动中应该是"死在哪里都可以"——只要自己活着,今生能稍稍对众生有利益就好。佛法兴盛的地方可以,佛法不兴盛的地方也可以,这方面没有什么选择。

最后在医院里也好,在城市里也好,在寂静地方也好,都没有什么在意的,因为自己一生的修行最重要。如果到临死断气的刹那,这个尸体放在哪里都可以。

现代人的责任与担当

我最近看到一个大德的微博,他去了非洲,见到两位女师父说:"我们在这里以蒲公英的精神,在这里修行和利益众生。"这让我非常开心。

现在不管是在黑人居住的地方、黄人居住的地方、白人居住的地方,在各个角落都希望大家能以这种方式来弘扬佛法和修行。这就是现代修行者应有的担当。

真正重要的事情

我常常告诉大家:余生不要着重于自己的房子、车,或者道场外在的修建。最重要的是什么?讲经说法和自己修行。

其他外在的顺缘,人人都在做。为了吃喝玩乐,大家都在忙着,如果我们能做得再好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外面的建筑再好,我们也不一定有时间享受。

最重要的是,我们多年辛苦积累起来的法的甘露利益,要跟相关的众生去分享。如果各方面机缘不具足,自己也要在短暂的人生中抽时间修行。

如何对治网络成瘾

面对现代科技的诱惑,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需要用的时候用一下,平时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现在有些有智慧的人,会强迫性地安排自己看书,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要知道,我们一切外在的相,如果观察的时候真的是没有的,但没有观察的时候它会显现。我们跟着这些显现的妄念而走,最后就被束缚了。所以知道这个利害关系时,要学会自然放下。

反自律悖论:越强迫自己越失败的原因

"自然放下"对初学者来讲比较难。虽然听起来很好——"自然放下、自然安住"——但如果强迫地这样做,可能越来越严重。

想"我不能看手机"然后痛苦,"我不能这样散乱"然后更散乱,越来越强迫自己,可能起反作用,心里越来越产生强迫症。

实际上要知道真正如梦如幻的道理,需要学中观或者用一些修行窍诀,这样才能自然放下。自然放下不是那么容易,但懂得道理后,真正不随外境转时,外境的种种现象,好的对你没有害处和利益,坏的也一样。在如梦如幻的世间中,你是无利无害的。

像呼吸一样的自然觉醒法

我们很多修行,容易在妄想分别念上再加妄想,头上按头。但这个确实需要要么有利根者的修行,要么好好修加行,最后真正对三宝产生信心,这时修行就比较容易。不然强迫性地制止妄念不是很好用。

以前印光大师说,当产生妄想时不要搭理它,但你说不要搭理,它反而产生,有逆反作用。这时如果不容易处理,很容易得强迫症。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理解如梦如幻的道理,然后自然而然地调伏内心。

在这个疯狂世界保持清醒的秘诀

在这个信息爆炸、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寻找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快乐。古老的佛教智慧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指导。

理解如梦如幻的道理,不是要我们消极逃避,而是要我们以更清醒、更智慧的心态面对生活。当我们不再被外境的变化所牵引,不再在外面寻找快乐的源泉,而是回到内心寻找真正的平静时,我们就能在任何环境中都保持内心的自由和快乐。

就像蒲公英一样,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生根发芽,发挥自己的作用。这就是现代修行者应该有的生活态度——在浮躁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在繁忙的生活中不忘修行的初心,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保持智慧和慈悲。

最终,我们会发现,真正的快乐不在外面,而在我们自己的心中。当我们学会调伏内心,理解万事万物如梦如幻的本质时,我们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和解脱。这不仅是个人的成就,更是我们能够真正利益他人、贡献社会的基础。

让我们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保持内心的觉醒和智慧,以如梦如幻的心态面对一切,在平凡的生活中实现不平凡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