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释·显句论

月称菩萨 著

索达吉堪布 译讲

第二课

梵语:莫拉玛雅达莫嘎哲德札三那巴达那玛

藏语:哦玛匝为追巴策萨瓦

汉语:中观根本慧论释·显句论

课前开示:

今天继续讲月称论师所造的中观《显句论》,主要以纲要的方式来给大家宣讲,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把所有的内容全部讲完。我也发愿在有生之年能给大家讲一遍,在座的各位也要发愿自己修学这个中观的殊胜法门。

我们学习这样的中观法门确实非常有福报。在这样五浊猖狂的时候,遇到般若波罗蜜多确实是千载难逢,所以自己应该要有一种非常难得机会的,有这么一颗心来接受这个法。

上一节课也跟大家讲了, 我也辛辛苦苦的给大家,应该用了八年的时间完成这个翻译,我也很努力的。否则的话,你们也知道在中间的,我自己身体也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自己的母亲去世、也有个人的种种事情,还有我们学院从2013年到2019年之间,也是大家也应该清楚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我在那样的事情当中,基本上每天的校对也好,翻译也好,好几部论典同时这样的这种翻译没有间断。

我并不是说我很了不起,但我想每个人不要以各种借口:我身体不好、太忙了、我心很烦啊、因为有种种事情….以这样的话,每一个凡夫人有无数的理由来推卸,自己不学法、不闻思、不修行、不看书等等。

这本书我是辛辛苦苦翻译出来的,昨天遇到管教务的几个法师他们显现上比较感动,因为这里很多堪布、堪姆也在讲《中论》,我都忘了他们安排今年的课程中有这个,他们显现上很开心,我也得到了一点点安慰。因为一个人自己长期的努力,最后有一点点成果,别人不认可的话心里更加难受;别人有所认可、或者得到少许利益,我也会有成功感,也感到一点的欣慰。

我也希望现在正在听课、以后能够接受这个法的音频、视频的人,都应该至少能够看一遍、学一遍,这是我的一个希望。当然,你们没有学的话我也没有办法。我也很努力把这部论译出来,你们认真的话,在语言上应该能够接受这个法。我今天的一个希望不管现在、未来的有缘者,依靠这本《显句论》真正通达中观的思想。

因为中观的真正思想确实是月称论师通达的。宗喀巴大师的一个传记里面讲到,有一次宗喀巴大师见到了文殊菩萨。

宗喀巴大师问:“龙猛菩萨的究竟意趣是不是月称论师通达的?”

当时文殊菩萨就告诉宗喀巴大师:“上方的某一世界中,一如来座下的大菩萨为了利益南瞻部洲的众生,显现转世为月称论师,直接解释龙猛菩萨的中观究竟思想。他所说的不管显宗观点还是密宗观点丝毫的错谬不存在”。

宗大师根据文殊菩萨的教言对月称论师观点做了不同的解释,包括中观方面、密集金刚方面。所以,月称论师对显密观点非常精通,这种精通并不是世间人稍微有一点智慧就说这个人很权威、是专家的那种。他真正是在这个世界上中观思想的无碍通达者。

所以,他的论典在藏传佛教或者其他民族的文字是有的,如果在汉语中没有是非常可惜的。而且,汉地很多人依靠自己的语言,包括一些藏族人通过藏语通达中观思想有所困难,因为家庭和教育背景依靠汉语方面是有特长。

所以,这次依靠月称论师的加持我译出来。不仅是中观观点说得特别到位,同时论师有一种加持力,这个很重要。

我个人从遇到中观法门后,特别喜欢龙猛菩萨和月称论师的每一个论典。看到感觉和其他的书完全不同,在这里蕴含一个特别不可言说加持,我自己一直这样认为的,我也在这么长的时间中一直没有放弃,很努力地想把他译成汉文。

因为种种里里外外的因缘不能像以前一样一部大论一部大论地讲,现在也算是一个归纳性的,就像有些大型的电影、电视连续剧,有一个微电影,或者用短短的五分钟把长篇内容归纳出来,或者几分钟、几秒钟,类似快手、抖音为大家展现。

这次《显句论》就非常简单、归纳性,以微电影的方式来给大家宣讲,我们不可能通达所有的内容,但依靠这几个颂词和教证也许能大概地知道《中观根本慧论》里面是这样说的,《显句论》也是围绕这样一个观点阐述中观思想。

同时,要知道般若波罗蜜多的甚深意义,我希望很多佛教徒不仅仅是行为上的佛教徒。行为上的佛教徒很简单,经常爱转绕、念经、磕头或者穿着僧衣,拿着居士包包也好,凡是有各种的行为,这叫做行为上的佛教徒。

但是 内在当中没有见解的话,这种行为上的佛教徒很容易变心;如果内在真正通达了中观思想和大乘菩提心,通达了智和悲这两个字的内容,那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你的行为。你的见解已经坚定、确定,修行、行为就不会有什么变化。所以想得到自利和他利,很需要中观的般若思想。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诸佛子若欲,自利利众生,常当勤修行,般若波罗蜜。”意思是如果有些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想自利、利他应该常常精勤地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很多人发愿想自利利他,光口头上说是不行的,要长期地修行般若空性,才真正的能自利利他。

有些人刚刚出家,还没有什么境界,这个时候就开始度众生去。但是有些不要说度别人,最后成了别人度你了,这种情况也有。所以,先应该有个般若空性的思想和基础,这个非常重要。 如果修学般若空性那所有释迦牟尼佛的其他法门就比较容易,所以,先般若思想一定要修行。大乘的综合意义就是智和悲。

《万善同归集》:“菩萨成就二法。魔不能坏。一者观诸法空。二者不舍一切众生。”作为菩萨一定要成就二法,在修行过程中不会有邪魔外道的损害,无机可乘,可以顺利修行自利、利他。这两种法要以观空性为主,然后不舍众生,发菩提心,这样修行中不会有违缘。真正无私利他修空性的人,在修学当中这些违缘也是没有的。 因为,某种违缘在我们的世界上也是比较多的,这些如果没有一一遣除的话也是有一定的困难。

《华手经》:“若欲得佛道,及欲坐道场,欲破诸魔众,常修此空法。”这句话也是讲的很好的,如果想得到成佛或者坐道场或者弘扬正法。坐道场,去年《楞严经》中也说也有弘扬佛法的意思,或者建立道场也好弘扬正法也好。如果想要破坏魔众,遣除违缘,这样就要经常修空性法门。

观空性法门的话,邪魔外道都不能害你。没有我执,没有自私的心,邪魔外道怎么能害呢?就非常的勇敢,看起来修空性好像什么都没有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修空性和学中观的重要性我就提这么几点。

接下来每一品给大家讲一个简单性代表性的颂词,我以前《中观根本慧论》没有背诵过,只是里面部分颂词背的比较多一点,我给大家提供的,好多都是自己曾经学的时候给别人讲的时候自己背过的。(这里背过中论的有多少?举个手。男众这边呢?举得高一点,有些人的手好长,可以,还不错。)

如果能背诵《中观根本慧论》是非常好的,如果《中观根本慧论》全部不能背的话,这次我给大家提供三十个颂词,就把这个背完。如果这个也不能背的话,那就一定要把前面讲的离四边八戏的两个颂词: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去。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 诸说中第一。

以及观因缘品:

诸法不自生, 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 是故知无生。


还有后面一个颂词一定要背诵,以后这个我要考试的。这是中观的上中下,上等者背全论,中等者背三十个颂词,下等者背三个颂词。

接下来我给大家边念传承,边给大家讲每一品中出现一个颂词,就像选美一样,一个国家有一个代表,像二十七品当中有二十七个颂词出现,你们会觉得哇这一品中这个是最厉害的。这是我的看法。

第十品 观燃可燃品:

这个是第一个颂词,可燃是木柴的意思,燃是火的意思,燃和所燃二者实际上不存在的。表面上看火也存在,木柴也存在,防火也存在的,实际上胜义中不用防火,也不存在,怎么不存在呢?(有些人说yan有yan,东北有些人燃不说ran说yan。)


若燃是可燃,作作者则一,

若燃异可燃,离可燃有燃。

意思是说,如果燃指的火,可燃是木柴,那能燃的火和所燃的木柴,这两者是一体还是他体?如果是一体,那作和作者都变成了一,这样的话,比如铁匠和铁也变成了一体,工人和他所做的工程也变成了一体。一般我们也不会说火和木柴是一体的,这是谁也不会承认的,这个比较易懂,大家都知道木柴和火不是一体的,大家都这样认为的。

从第二个方面观察,如果燃和可燃是异体的,除了可燃以外还有另外一个燃的存在,意思是说除了能燃的火以外,应该还有一个所燃的木柴,如果没有详细观察会认为这个是对的。就是火以外木柴是存在的,会这样认为。

但这样并不合理,为什么呢?

因为能燃和所燃实际只是观待而安立的,比如点火柴,点的火和杆两个有能燃所燃的关系,如果这两个真正有他体的话你可以这么说。但是,为什么说是所燃?因为火要燃烧他才能叫所燃,如果所燃不存在,能燃的火也不可能有的。

如果没有观察会觉得这两个是对的,是分开的。实际上他们两个是互相观待的,如果没有观待,如果所燃的木柴不存在的话,火应该单独有的,但实际上并没有。火为什么建立为火,因为他燃烧木柴而来的。没有燃烧木柴的话,所谓的燃烧的火也不可能得到的。这个时候燃和所燃不能说是他体的。

同样的也会观察燃,也有染污、烦恼、贪心的意思。贪心和贪者昨天也观察,以这样方式观察的话,名言中相续中贪欲的火燃烧的,嗔恨的火燃烧的等等,诸如此类很多的,我们经常认为实实在在存在的这些法如果用中观的理来讲,详细观察的时候根本不存在的,原来我们在轮回中一直迷迷糊糊的,不存在的法仍然认为是存在的,一直过这种现而无性的,欺惑性生活,会有这样的感觉。

燃和可燃品通过分析火和燃料之间关系来推测,我们经常认为的燃也是不存在的。

这方面希望在学中观的时候一定要学懂。不光是学中观,前面的话我讲过很多次,每个法师讲的时候哪怕是一个偈颂,你真的懂了,对方是能接受的比较快,而且能真正的接受的到;如果讲者没有懂的话,不管你用什么样的语言,对方也都只是表面上的理解。

学中观的时候,哪怕一个偈颂也要不依靠他人,刚开始要依靠书本,依靠法师的开示,但是最后自己一定要生起一种坚定的定解,这个时候就是学的很扎实,这里讲的道理确实对自己有感触,有感觉,就像我们经常说的,闻思的时候自己要有感觉。

刚才讲的燃,有些人是真的有感觉,表情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哇,已经懂了!”但有些人……(师模仿,众笑)也许是显现的,从表情上看起来,我说了半天,但他不一定能接受。其实,短短的时间当中,也做不了其它事情。所以,讲法的时候,每个人最好用所有的智慧来接受。如果特别笨,再怎么样专注、再怎么样努力,也始终听不懂,自己也着急:为什么听不懂?我再使劲听、听不懂,再使劲听、更听不懂……那就没办法了。

有些人专注的话还是可以听得懂的。但无始以来的习惯性的、分别念各种没有意义的妄念此起彼伏,结果每一堂课都糊里糊涂地过去了。那这样的话,你在这里待了十年、二十年,到最后离开的时候,可能连一个教证都背不了。

别人问“你得了什么法?”“中观。”“中观是什么意思?”“《中观根本慧论》……不知道论是什么意思……”像这样迷迷糊糊的话,真的不值得,我们有多少时间接受这种法很难说。大家每一天不管在哪位法师面前所听到的这些法,一定要有一种实质性的受益,这很重要。

第十一品、观本际品:

接下来是第十一品观本际品, 就是前际和后际品。主要讲的是轮回,轮回是无始以来的,他没有开始,也是无终的,没有终点,轮回也像旋火轮一样的,一个圆圈,没有开头,没有结尾,中间有一个运转的东西吗?其实这个也没有。任何一个法没有开头就不可能有中间。石女的儿子从来没有产生的话,中间的生存力也不可能存在的,如果开始也没有,最终也没有的话,中间的法不可能存在的。


大圣之所说, 本际不可得。

生死无有始, 亦复无有终。

意思是说大慈大悲的释迦牟尼佛曾经也在相关的经典中都也已经讲过,轮回前际和后际的本基不可能得到,无始无终。正因为这样很多佛经中佛告诉众比丘,生老死病和生死轮回实际不可得的,因为他无有前际无有终际,所以生和死无有始也无有终。

这一品主要讲轮回前际后际都不存在,前际后际都不存在的话,那中间的轮回也不存在,如果轮回不存在,我们这个在轮回当中运转者的这个人,众生也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如果要运转的话需要一个轮回,但是如果轮回前后都不存在的话,中间怎么会有运转者呢?不可能有。

就像空中的鲜花,就像是女的儿子,他从来不曾产生,中间就不可能有停留,中间不可能有停留就更不可能有旋转,那最终的也是没有的。这里主要讲本际不可能存在的道理。

第十二品 观苦品:

接下来讲十二品观苦品。这里说痛苦有些认为自作的,有些认为是他作的。


自作及他作,共作无因作,

如是说诸苦,于果则不然。

第一个颂词意思是说:有些外道认为痛苦是自作,自己而产生的;有些佛教个别宗派认为是依靠因缘而产生的,依靠他作的;还有些外道认为痛苦是共同造作的;还有些顺势外道认为痛苦是无因而造的。他们认为痛苦是存在的,如是各种各样的说法。

但如果用痛苦的体来观察,果来观察,因来观察,痛苦的果是不合理的。

为什么不合理呢?这一品先观察自作,他作,共作,无因作。

自作的时候如果痛苦有自相存在,那就不用造作,因为痛苦已经自己形成了。但是这样的痛苦谁也不可能得到的,因为自相就是痛苦的,从来不需要因缘而产生,依靠独立自主而产生的,这样的痛苦不可能有的。它自体不成立的缘故;

如果痛苦自体不成立,他体就不可能成立,因为所谓的他是依靠自己而产生的,如果自都不存在,观待的他也不可能的。

还有如果自他都不存在,那共同造作也不可能。

无因造作更不可能,如果无因造作的话就会一切当中产生一切。虚空中也会产生鲜花等等的。

《中观庄严论》讲到对无因派的所有过失,所以说现在很多人认为我好辛苦,我好痛苦,有好多的这种痛苦,但是这些痛苦,确实名言中不得不承认众生是很苦恼的,轮回皆苦众生有这个痛苦,但是真正用《中观根本慧论》的智慧来观察的时候,我们的痛苦确实了不可得,依靠自力而产生,他力而产生,或者这一品中所观察的那样,最后所谓的痛苦,确实像空中的鲜花一样,像虚空一样都得不到的。

所以我们有时候学习,因为现在众生很痛苦,各种各样身体的痛苦,心灵的痛苦,各种各样的痛苦,这些人如果通达中观的思想的话,苦确实无有的,如果苦本体也得不到的话,自己也会感到很惊讶。

所以很希望:很多认为自己很痛苦、很苦恼的人,应该对中观法门有个很好的认识,这样痛苦就可以全部消失。

第十三品 观行品:

下面是十三品观行品,我引用的是最后一个颂词,这里的“行”是诸行无常,诸法、一切法的意思。那么一切法不是有的、不是无的,而是远离四边八戏,这是一切法的法性。但有些人认为:显现的这些法是不存在的,但空性是存在的,这样的说法实际上是不合理。这里着重宣讲不单是真实的法不存在,还有空性的法也不存在。


大圣说空法, 为离诸见故。

若复见有空, 诸佛所不化。

意思是说:大圣者佛陀所说的空法,是为了远离一切所有的有、无、有无二者、有无非二者等等这样的见而宣说的。佛陀所说的法,并不是只说一个单空,如果谁承认见解上有或者是没有,见解上有一个空法的执著的话,诸佛都没有办法调化他,因为执著空性是很可怕的,《显句论》中也经常引用的,下面有教证的,当时说是非常奇哉。

有人说:你给我财物,我一无所有。那个人说:那你给我一个“一无所有”的财富。这样对方就没有办法说的,本来说空法,你却认为空法还是存在,这样谁也没有办法调化。《楞严经》中也讲到:宁可有山王般的萨迦耶见,也不可以有空见,因为空见者不可度化。

现在禅宗也好,大圆满修者也好有些人经常耽著一个单空,这个很可怕的,一定要懂得中观的远离四边八戏,否则诸佛菩萨都没有办法调化你,光执著一个空性这是非常可怕的见解,这一品观行品中主要讲空的执著也不能有的。

第十四、观和合品:

接下来讲第十四品观和合品,接触的意思,眼和眼根这些有没有接触,从这方面来观察,平时比如我见到某个法,我听到某个声音,这个时候认为根和境还有识,这三者有和合的,大家都认为。

因明中也说对境、作意和还有根三者因缘具足的时候识就可以产生的,因明、俱舍论中基本上都是这样讲的,但实际上也是名言中可以这样说,实际上也不可能存在的。


见可见见者, 是三各异方,

如是三法异, 终无有合时。

这里讲见和可见,见指的眼根,可见指见的对境,色法,见者指的眼识,这三者不管聚合也好,其中的见和见者,或者见者与所见,这三者或者这两者具足的话也不可能的,因为各自都是异体的。

如果各自都是异体的,那不可能他们有和合的情况。

如果他们和合的话,就会变成接触,如果接触怎么会产生呢?

比如我的眼根跟外面的色法是一体还是他体,如果是一体,我的眼睛和色法就变成了一体了,没有办法见。

如果说是他体的话,那么眼就是眼,色就是色,他们互相没有办法见。还有眼,眼根和色法之间有未来、过去、现在三个时间观察的话,其实也得不到。

中观的智慧品中也是这样讲的,接触的话中间到底有没有隔阂,如果有隔阂就像东山和西山一样,中间有无数的微尘,这个就不叫接触。

如果中间没有微尘隔阂的话,那就融入一体了,不叫接触。已经成了一体了。

所以世间当中名言上可以说我的左手和右手可以接触,我的手可以接触到某个物体上这样说的,但这只是一种非常粗略的概念。

如果真正观察,眼睛看色法实际也是不成立的。但不成立,为什么佛经中也是这样承认的,人们也是这样承认的,这就是如梦如幻的。在不同的因缘,幻化的因缘具足的时候,这种法也是可以显现的。

所以,大慈大悲的佛陀为什么说观察胜义中确实一切万法远离四边八戏。而在未经观察的名言和世俗当中,一切法依靠因缘而产生的,是有的。这样的道理应该只有佛陀宣说。

这一点并不是因为是佛教徒就说佛陀如何如何了不起,绝对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用道理讲这一点完全是可以承认的。在没有任何信仰人面前完全也是可以建立的。

比如说前世后世,业因果,这些道理在世间人面前建立这种观点是比较难的,虽然前世后世确实存在,但是如果要建立它,别人不一定相信,如果他不相信也没有办法,有些人邪见很重的,他不承认前世后世,也不承认业因果。他这样说的话,我们也没有办法,他没有任何道理的。

但空性法门,只要你讲道理,就不可能不成立。在谁的面前都可以成立的。就像刚才接触不接触的这种观察,在任何没有信仰人面前说的话,在道理上他是说不过去的,不得不承认。

同样眼睛看色法,道理上是怎样,理论上说清楚的话,理论上他也说不清楚,如果他要说,就再问他,再问他,问你说我的眼睛和色法到底接触还是不接触?你所谓的看到底是什么意思?一直不断的追问他,到最后他不可能是非常有理由的语言来答复你。最后他也会说:我也不知道,反正如梦如幻的见得到,见是见得到,但是我没有办法说出一个很好的理由。

这个时候就会想到:佛陀给我们讲到的世俗中如梦如幻就是这样的,就是缘起法。这个因缘缘起法唯有佛陀所宣说。这个道理我希望每个人自己能完全通达。

这个是和合品。如果没有讲义的话,光看《中观根本慧论》就像猜谜语一样的很难懂,如果每个偈颂如果没有讲义就是只看一遍,即使学过中观的人也很难懂。

第十五品 观有无品:

下面十五品是观有无品,有也不是中观的思想,无也不是中观的思想,作为智者,他不会住于有无的边。


定有则著常,定无则著断。

是故有智者,不应著有无。

这个话很重要,如果我们说有的话,这个人一定会堕入这个常边的, 如果说没有的话, 就会执著于断边,会堕入断边,所以,有智慧的人对万法实相抉择的时候,根本不会承认这存在、这不存在的一个单空的,他不会这样说的, 就像刚才所讲的一样。

在胜义当中,加胜义的鉴别也是为了让大家明白,有时候加这种鉴别是按照中观自续派的观点,也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大家理解的话,在胜义中不是有也不是无。我们对所有的包括自身的话,不能用有无的这种执著来抉择万法的实相。

法王如意宝讲《中观根本慧论》的时候,好像是1986年秋天。 我在念到一些颂词时就会浮现出当时的情况。当时我辅导的时候就在我的小木房前面,光挖了一块地,辅导就在野外辅导的,当时我给他们辅导时在念颂词的时候了中间就浮现,那天传记里写了一下。 我们《中观根本慧论》什么时候讲的?2004年。有多少堂课?114堂课。

第十六品 观缚解品:这里我引用了一个颂词:


缚者无有解, 不缚亦无解,

缚时有解者, 缚解则一时。

这个颂词也是很出名的,这一品主要讲束缚,烦恼束缚在轮回中,最后通达人无我的时候已经获得解脱。这也是名言中虚幻的一种假象而已,实际上束缚者和解脱者都不可能存在的。为什么呢?

缚者无有解,已经束缚的话,他没有解脱的,因为以自相的束缚谁也解不了,如果有真正的束缚者的话,是没有办法解脱的;如果没有束缚,不缚的话也不用解开,因为本来没有束缚,就不用解开。

有些人并不认为这样的,认为本来就没有解脱的,但是在轮回中被业和烦恼已经束缚,然后在同一个时间中,依靠上师的教言我可以解脱的话,那是不合理的。如果束缚和解脱同一个时间,那是非常相违的法。束缚不可能是解脱,解脱不可能是束缚。这两个原则上二者是相违的。

所以名言中经常说束缚和解脱,实际上用智慧观察的时候这也是不成立的。

第十七品 观业品:

第十七品观业品,这里讲了很多的业的差别,我用了最后一个颂词,这里业,定业,非定业、作者,业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业也没有真实的存在。


若诸世间业,从于烦恼生,

是烦恼非实,业当何有实?

在世间中的业,我们认为是依靠烦恼而产生的,比如依靠贪心、嗔恨心而产生,但是这样的产生实际上也不可能有的,世间的业不可能有的。所以烦恼非实有,业怎么会实有?没有的

接下来是十八品,讲到十九品就可以了。

第十八品 是观我品:

昨天讲到本住品,所谓的我在现前和现后与时间观待的我是不存在的。今天观我,主要和五蕴观察,这里有些名称比较相同。后面还有一个和合品,这个和合是聚合的意思。前面的和合是相触,接触,有些名称比较相同。内容也有比较相同的。

《中观根本慧论》的翻译不太多,以前我翻译过麦彭仁波切的注释,当时有麦彭仁波切的解说,西青嘉措他们立成文字的。现在的相当于讲记之类的,这个也是很好的。

法王如意宝对麦彭仁波切个别的讲记不是很认可的,对麦彭仁波切亲自造的论典很认可,但有一年法王为了忏悔对这些讲记不认可的罪业,法王特意安排了《入中论的注释》和《中观根本慧论的注释》。当年他说以前我不认可,但是这样也不好,毕竟讲记没有的话,麦彭仁波切的语言也会永远的没有了,所以这些讲记并不是没有的好,应该有了好。

所以所谓的讲记,或者弟子所做的,如果没有的话,当时他所说的语言就会全部消失了,也是很可惜的。

但是如果有的话,有些大德很有智慧,麦彭仁波切的弟子中有一个叫西青嘉措,他在他的弟子中应该是最得力的一个,当时麦彭仁波切圆寂的时候,把他有些珍贵的东西交给他的侍者叫沃瑟,经论书方面的就交给了西青嘉措。说西青嘉措喜欢看书,我把书交给他,西青嘉措就把麦彭仁波切的有些注解再立成文字,放在著作当中,以前我翻译也是西青嘉措整理的。

但是《中观根本慧论》如果没有一个特别解释的话,确实里面的推理也很难确定,汉传佛教在这方面也可以看出来,具体怎么样我这里并不说。

以后把《中观根本慧论》最好多学几遍,这样可能真正通达般若实相,对所有的《大般若》,《中般若》,《小般若》,《金刚经》这些一个一个的学有一定的困难。但是龙猛菩萨用推理的方式来抉择的时候,很容易产生空性的见解,这种智慧很容易产生,因为我们的分别念根深蒂固,依靠这种推理,最后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尤其现在收到严重西方思想的影响的人,也需要这样的推理。

以前讲《中论》的时候每天都说过,有西方思想的这些人很有必要把这种中观的推理给他们进行宣说。因为西方人特别喜欢空性,给他们讲善有善报他们不一定承认,给他们讲轮回恶鬼地狱他们不一定承认,给他们讲大圆满本来的清净,他也很喜欢的。一说中观他也很喜欢的。很多人说“午马”,中观的意思。好多西人学藏文,就学“午马,午马”,汉人基本上有西方的分别念,分别念重的人学这部论很重要。


若我是五阴,我即为生灭,

若我异五阴,则非五阴相。

意思是说,五蕴和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果我和五蕴是一体的,当五蕴生灭我也有生灭,比如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五蕴每一个都是无常生灭的,他们无常一样的,那我的我执也有无常,不管今世的我,或者来世的我,昨天的我,今天的我,大家都会认为,我从小怎样怎样,我将来是什么,我昨天是什么,会认为我有一个整体性,不认为是断灭的,不认为无常的。

如果我和五蕴是他体的,那就除了我以外还有另外的一个五蕴,但是这个也是找不到的,五蕴的聚合就是我。

除此之外,佛教说的这个也是特别重要的我,世界上很多找不到一个我,因为找不到我,最后自杀,他认为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意义,到底我是什么?我生存的目的是什么?最后就割腕自杀,各种情况。这个是很可怜的行为。

如果知道在胜义中我是了不可得的,在世俗中五蕴的假合才能成为真正的我,那就很容易。

我在《入行论》当中讲过《大智度论》里面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远行,到了晚上,住在一个空房子里。黑黢黢中,来了一个很可怕的魔鬼,背着一个大大的尸体,另外一个魔鬼一直在抱怨并跟着他,一起进到他的屋子里。这个人比较害怕,一直看:这两个魔鬼到底在干嘛?两个魔鬼为了一个尸体在争论,一个说这具尸体是我的,另一个也认为是我的。

后来他们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要求他作证人,这具尸体到底是谁的?这个人有点害怕,想了一下:这具尸体是前面那个魔鬼背来的,应该是他的,但如果说真话,另外那个魔鬼不高兴;如果我说是后面的魔鬼所有,前面的魔鬼也会杀了我。他左思右想。后来,他想:不管怎么样,反正今天逃不过去,那就说真话吧。他就说,尸体是前面的魔鬼的。

果然,后面的魔鬼特别不高兴,上来抓住他的身体,把他的手拔掉,前面的魔鬼就把尸体的手拔掉、装在他身上;那个魔鬼又把他的右手拔掉、左脚拔掉……所有身体的部分全部拔掉了。

他不断地拔,另外那个魔鬼也不断地把原来尸体上所有的支分全部加在他的身上,最后他的身体全部换成了刚才那个尸体的,但他还没有死。两个魔鬼一起把他的身体吃了,而他有了那个死人的身体。吃完以后,两个魔鬼就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第二天,他在路上特别恐惧,整个人好像有点疯狂了,觉得很可怕:一具尸体变成了自己的身体,但自己还没有死,而且依靠这具尸体来支撑着。他越想越害怕,又害怕又恐惧,又担心又绝望,恍恍惚惚地来到了一个寺庙当中。

比丘们看他忐忑不安的样子,就问:你为什么这样?他就给比丘们讲了全部情况。比丘们看到他这样的情况,知道他正是法器,能接受身体是假合的、五蕴皆空,于是给他讲了五蕴不是我的道理。讲着讲着,最后这个人依靠假合的五蕴证悟了阿罗汉果。

这个很有意思,这个公案原来对我来讲很有收获。我们自己以为是我的身体,但实际上到底是不是我的,也确定不下来, 我的五蕴怎么能确定下来?这方面值得观察。

十八品当中有很重要的一些的颂词, 以后你们要多多看一下十八品。十八品很重要,我希望你们要特别的看,这里面的很多教证,是我们基本上都能背,所有的教证都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要认真特别关注十八品,有很多很多的特别的甘露妙药。

第十九品 观时品:

今天讲的最后一品,第十九品观时品。时间,过去不可得,未来不可得,现在不可得,如同《金刚经》里面讲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说的也是一样的,这里说时间不可得,时间怎么不可得呢?


时住不可得,时去亦叵得,

时若不可得,云何说时相?

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过去的时间因为已经灭完了,不可能得的,未来的时间没有产生也不可能的,大家认为当下的时间可得,但是时间当下的安住不可能得到的,这一点大家都观察。

昨天说到现在最小的单位就是秒,秒可以分毫秒和微秒,还有秒秒等等,毫秒和微秒的是一个秒的千分之一来叙述,最后所谓的现在是得不到的,如果时住不可得,那他的去时更不可得,如果世间的时间得不到的话,那也得不到他的未来,得不到他的去处,如果时得不到,怎么说时间的量呢,时间的相呢?一年一月一日一劫,这些只是时间的数量单位,但是这样的量也好,世间的相也好,其实完全是一种假立,我们说一天,一天有多少个小时,一个小时有多少分,一分有多少秒,如果这样分,那一劫到底是多少谁也说不清楚。

所以现在世间很多都是在模糊概念当中的,模糊的生活,这一点大家要知道,想找到一个特别准确,特别真是的,那谁也得不到,所以时间也是假的,空间也是假的,人也是假的,轮回也是假的。

学完《中观根本慧论》以后, 真的所有的万事万物的法,全部都变成破破烂烂的,最后你对世间的执著,就像现在世间从来没有听过中观的人就特别的痛苦,特别实有的执著,争得你死我活,其实这些根本都没有的。

我们没有得到大圆满的本来清净的这种直指法,但是只知道《中观根本慧论》的话,基本上对整个世间的价值观,所谓的这种三观会有彻底改变的,但你能不能得到,关键就看你的信心、你的缘分,还有你的勤奋,这个也有一定的关系。

中观虽然是很好的,如果你没有去争取的话,谁也不一定得的到的,然中观的这种巧妙甘露妙药只要你有信心、有精进,我想每个人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