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智仁波切《自我教言》略释.pptx

 《自 我 教 言》略释

华智仁波切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讲

 

  《自我教言》华智仁波切他实际上是自己对自己这样一个殊胜的教言。意思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用这个教言来衡量自己。以前有些金刚道友可能听过。有些金刚道友没有听过。但听过的我想可能有些人忘了。因此还是今天是提醒大家没有听过的,给他们过一个传承,而且还有我们这个自我教言里面平时修行人的行为方面讲的比较殊胜。

 

“切莫遗忘有三种:莫忘恩重善知识,

   莫忘大慈大悲佛,莫忘正念与正知。”

    不能遗忘的有三种。哪三种呢?不能忘善知识的恩德,也不能忘大慈大悲的佛陀。还有平时修行过程中的正知和正念。这一点大家记住,永远不能忘的是一个是上师,一个是佛陀。我们作为佛教徒的话平时要忆念佛陀,念诵佛陀。然后佛像要挂在身上挂在家里。这个不能忘。

    然后是善知识。善知识的话,藏地稍微好一点。汉地的话,有些上师和弟子之间的关系不是以法来做联系的。应该是有一种感情。上师对弟子好一点的时候,弟子也对他看着是上师;弟子对上师好一点的时候呢就摄受他。如果关系不好的话就不理他。以前虽然有对佛像和佛法,显宗和密宗方面的发愿,后来就是不理这个上师,找另一个上师。这种说法是非常愚痴的行为。

因此不管是什么上师,凡是有法恩的上师都不能忘。不能忘记佛陀,不能忘记正知正念。这些方面作为修行人,道理上没什么不懂得,有时侯看看自己有没有 做到,应该用这些道理衡量自己。

 

“恒需忆念有三种:恒念传戒之上师,

   恒念示道之佛法,恒念律仪与誓言。“

     经常需要忆念的,不能忘的,经常思念的有三种。就是对自己相续当中传戒的上师,就这个也不能忘,在哪个上师面前得到的皈依戒,沙弥戒,菩萨戒,密乘戒,这些传戒的上师不能忘。然后呢?就经常要忆念。

还经常对我们这个开示道路的这个佛法,也应该恒时的忆念。然后自己相续当中到底守持了什么样的别解脱的律仪或者是密乘戒的这个誓言,这些也经常自己去衡量,就是恒时的忆念。

 

“ 恒时应具有三种:身体恒时应有心,

    床榻恒时应有身,心中恒时应放松。”

    我们恒时具足的有这个三种。有三种是什么呢?就是身体呢,恒时地具足心。意思是说我们这个心经常在身体里面,不要这个身在这个房子里面,心一直在外面散乱。这是不行的。然后这个身体经常不离床榻。也就是说自己的身体不能东串,西串。经常到哪里去明天到哪里去,不用这样的。

    我们有些修行的人是这样的:一般心恒常住在自己的心里。身体呢,经常不离开自己的这个房屋。自己的这个修行的住舍呢,不管是怎么样子,从来都是不离开,就一直住在家里的。但有些人不是的,是这边有一个房子那边有一个房子,其实在真正房子里面在的时间非常非常少。这一点旁边的金刚道友也是非常这个清楚的。

然后自己的这个心带有一种放松。不能过紧,就是说这个心有一种放松的话,不管是遇到什么东西,遇到什么违缘和痛苦困难的话,心里面就是很坦然的面对。因此,这个还是非常的重要。

    大家还是应该记住。也就是说身体里面经常心在不在。然后这个自己的这个屋子里面,自己的身体在不在。自己的心有没有一种放松。如果没有放松的话,有一个小小的问题也是对自己带来非常大的痛苦和困难。别人看到的是这个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呢?你心没有放松的缘故,就是遇到一些这个外境的时候就是自己都非常困难痛苦。这是一个问题。

 

“急须忘掉有三种:急须忘掉生贪友,

  急须忘掉生嗔敌,急须忘掉痴睡眠。”

    很快的时间当中应该忘记的有三种。一个是很快的时间当中应该忘掉自己对生贪心的朋友。尤其是作为一个守戒律的人的话,自己生贪心的朋友没有远离的话,自己的修行,始终是得不到一种自由。

    然后,应该忘掉跟自己关系不好的怨恨的敌人。怨恨敌人对你不管是怎么样,那就最好是忘掉,不要管他,不要想他。

还有一个是忘掉愚痴睡眠。就是不要睡懒觉,但是睡懒觉要忘掉的话,可能很多人的想忘也是忘不了,一会儿就开始想起来。所以呢,现在我想我们过一段时间,时间有这样的这个转变的话,很多人也可能,你们要做充分的准备。不然的话呢,一定会是断传承的。看我们有些人的这个睡眠呢,特别重。一方面就是稍微的早一点睡的话,也应该可能好一点。因为早上的这个空气各方面稍微好一点。但是另一方面的话呢,可能有些也是这个起不来啦,或者是到时候又断了一个传承,可不可以就是我听听录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是我那个闹钟不开腔了,就是不说话,那就它欺骗我了。我恨死啊,这样就是应该忘掉这个睡眠。

 

“恒需谨慎有三种:众中出言当谨慎,

  独处行为当谨慎,平常观心当谨慎。”

    恒需谨慎有三种。这个平时我们该值得注意的有三种。

    众中出言当谨慎。很多人当中说话要注意。凡是有这个两个人一上的话,说话一定要注意。你看旁边的人都是好朋友,觉得你今天就是不小心做这个过失。然后过两天的时候,他们都会找你。这个时候自己也可能遇到很多的困难。而且这个说话的时候,平时一定要这个注意。因此在众人当中,说话要注意。

    独处行为当谨慎,就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平时自己的行为要注意。如果不注意的话,什么偷盗啊等等做很多坏的事情。

   然后,平常观心当谨慎。也就是说这个时时刻刻当中呢,观自己的。作为修行,人来讲是这个非常重要的。所以,应该值得谨慎的三种做到没有。

   在众人面前,尤其是众人面前,我们这个有些金刚道友的话呢,说的是非非常多。尤其是这个绮语的话,是十不善业当中的一个。十不善业的话,有些戒律里面 是这么讲的:十不善业不遵守的话,就是破戒罪。《戒律根本论大疏》里面是这样讲的。十不善业一点也不谨慎的话,就叫做破戒者。所以,我看很多人嫉妒啊,或者是说恶语也比较多。但是,最严重最可怕的就是说一些无稽之谈。

    所以,平时在众人当中说话要注意。一个人的时候自己的行为要注意。平时要观自己的,这个很注意。所以华智仁波切说值得谨慎的有三种。

 

“恒需隐秘有三种:隐秘自己之功德,

   隐秘他人之过失、隐秘未来之计划。”

    那么恒时值得保密的有三种。是什么呢?也就是说自己的功德必须隐秘。而且是自己就是我有什么,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呢,我的这个功德是什么什么就是给别人面前经常会宣说的。这个要值得保密。自己的功德宣讲的话,这是一种愚痴人的行为。

    然后是他人的过失。不管是他人有什么样的过失的话,没有必要宣说。自己别人的过失。然后同时,隐秘或者是保密未来的一些计划。比如说我未来有什么。现在很多的人,根本不保密自己未来的这些想法。明天做什么,我们明天就做这么这么。所以,一般有智慧的人的话,未来的自己的这种打算,根本不会宣扬的。所以应该知道这个保密,隐秘的有三种。

“不可宣说有三种:不宣偶尔出离心,

不宣自己狡诈行,不宣自己之善行。”

    在众人面前不能宣说的有三种。不能宣说的三种是什么呢?

自己偶尔的这种出离心是不能宣说的。我今天想出家,我今天好像生起极大的出离心。但是这是偶尔的,过两天的时候也许是没有的。因此,我最近对这个好像信心非常大,最近我又什么什么感应。最近有什么什么这个联想,就这些都是不能说的。因此偶尔自己在觉受当中有一些感应,这些不用在别人面前,随随便便宣讲。

然后呢,不能宣说自己的一些狡诈心。哎,我这个人很聪明的,我欺骗别人别人都是根本不知道。我这个很厉害的,我当时偷盗的时候,别人的根本不知道。别人的会笑你的。所以自己一些教狡诈的行为在别人面前说的话,这也是不合理的。

    然后呢?不宣自己之善行。自己所做的功德,我做过布施,我供养某上师100块钱。然后我在什么寺院里面也是供养。现在有些时候稍微那个的话,就开始宣扬自己在做善事。我念了100万金刚萨垛心咒,自己所做的这些善根呢,就是不能在别人面前宣扬。所以不能宣扬的有三种。

所以平时这些法,没有衡量自己的话,恐怕我们自他的这个行为当中,经常出现很多不如法的这些行为。这是不能宣扬的三种。

 

“不可去处有三种:怨仇争处不可去,

  众人聚处不可去,玩乐之处不可去。”

    不能去的地方有三种。哪些三种呢?

    怨仇争处不可去。有一些这个冤家互相争论,大家吵架,这些地方没有必要去。我们平时看见别人在吵架,大家就不要跟到那边去听。也不要在那边去看。不然的话,也许别人打架的时候,你受伤了也不知道。

    众人聚处不可去。很多人集聚在一起,比如说卖什么东西,这些都不需要买。但是,很多人积聚的地方,这个时候到里去看的,这不是修行人的行为。这也没有必要去。

然后,一些玩乐的地方也不能去。比如说现在的娱乐场所啊,或者是这个什么打麻将啊,看电视啊,电影等等这些地方你如果一去的话,凡夫人的心就很容易的散乱。以前噶当派有一个格西,他是这样讲的。他说我们初学者呢,在心的相续当中有一点点的这种善根,很容易擦掉的。遇到外境的时候。以前有一点点那个善根,马上遇到外境的时候呢,就像我们擦海螺一样。海螺本来是白色的。上面有一点点灰尘的话,稍微用布来擦一下,就觉得上面就很干净了。同样的道理,我们这个初学者的话呢,在这个善根相续当中是非常薄弱。遇到一点点的外境的时候,马上在自己相续当中有一点点的信心和这些,全部这个擦干净了。

以前噶当派有一位格西他是这样讲的。他说有些僧人的话呢,不要让他做事情。让他一做事情的话,他就马上会还俗的。就是因为他接触这些的时候,他挡不住外境的诱惑。就是所以说,一般来讲自己呀,现在世间的这些诱惑人心的东西非常非常多的。因此首先最好自己就是不要到那些环境和场所去。如果你一去的话,我们有些金刚道友也是这样吧。有时候偷偷摸摸的到那个县上啊,到别的地方去看一些录像。一次去了以后,就是第二、三次以后就开始,从此以后自己的行为马上就有很大的改变。之后他对闻思修行,什么都不愿意再进行。因此不能去的地方有三个。 希望大家还是注意。

 

“不宜宣说有三种:无信者前不说法,

   未问不说自经历,不说不符实际语。”

     不能故意宣说的有三种。 一个就是无信心的人面前不要说法。本来这个人一点信心也是没有的,对他面前宣讲佛法的话,那太不值得了。因为这个佛法,必须要有信心的前提。没有信心的人面前,讲佛法也没有什么用的。

如果别人没有问你,你是到底是怎么来的,你的经历是怎么样,没有问的话自己的事,没有必要开口说。我原来在家的时候我这个人生的经历是特别复杂,我是怎么怎么痛苦啊,然后我是怎么怎么样。谁都没有问你,但是呢,宣讲自己的功德或者是过患。像我原来皈依这个上师,当时我看了这个大明点。让有些人的话呢根本没有问,但是就是自己宣传自己。这些人也是一种愚痴的行为。因此别人没有问的时候你没有必要说自己的经历。

然后不说不符合实际之语吧。平时我们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尽量符合实际的语言。平时不能宣说不符合实际道理的这些语言。这是我们平常不能说的。

因此我想我们作为修行人的话呢,希望大家在下来之后,我今天讲了一些书本,就我刚才临时准备的。可能你们有些人也没有准备书吧。但是下来之后的话,这个抄下来也不是很困难的。如果没有书的话,最好是把那个显密宝库里借一下。然后马上就是抄完以后,自己经常看并用这个来衡量自己的话,对自己的性格各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不该之事有三种:友前不该有喜怒,

  承诺不该有变动,行事不该有表里。”

   不该之事有三种, 在一般的自己的金刚道友,朋友面前不应该是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不高兴,不应该这样。

   然后承诺的这种事情呢,不应该有改变的。还有做任何一件事情,不应该是当面做一个样子,背后做一个样子。应该是表里如一。这是不该之事有三种。

 

“莫作之事有三种:切莫自大与傲慢,

切莫暗中说他过,于谁亦莫作轻毁。”

    不应该做的也有这个三种,不要骄傲自满,然后也不要暗中说他人的过失。就悄悄的这说这个过失那个过失。然后一个人来了之后呢,就开始这个赞叹他的功德,你是很了不起,我们刚才是一直是赞叹你老人家的功德。其实没有赞叹他老人家的功德,一直这个说他的过失。这个做法也不对。

    然后于谁亦莫作轻毁。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最好不要轻毁任何人。一般来说,有些可怜的,这些也不能轻毁。不管是什么样,凡是遇到一些众生的时候都不能轻毁。我们人有这种毛病看见有地位的,有财产的,看上庄严的这些人,人人都对他恭敬对他帮助。但是看见穿的也是很破烂的,看起来这个人也是很可怜的。这样的话呢,人人都是好像他来的时候的看他的眼色,看色都不相同的,这样也不对的。任何一个众生都不要轻毁他。

 

“不应之事有三种:不于富人施财物,

  不于狡者起信心,于谁亦莫说密语。“

   不应该做的有三种。有三种是什么呢?

   对富裕的人没有必要对他做大量的财产布施。因为他本来是一个很富裕的人,所以对他做这样布施也没有用的。

   然后对这个狡诈者呢,千万不要对他起信心。对狡诈者起信心的话,终有一天会欺骗你的。可是我们现在有一些人的话,真的这个很容易的生信。好像他什么功德,什么力量都是没有的,然后对他那个起信心就不得了。有些人有一种毛病,就是不管是来了什么人,新来的人的话呢,对他非常非常的崇拜。就比如说来了一个活佛啊,来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大家都说是这个是非常了不起啊。然后两三天以后的话,连理都不理他。很多人以前我们也是有这种吧。就是我们这个学员里面的有些高僧大德也好,不管是什么样的,首先的时候不能太这样的着急,也不能太恭敬了。然后最后的话呢,也不能太太这个轻易了吧。有时候我们的心里都不是很舒服的。刚来的时候的话,对他崇拜的不得了。就是大家都好像这个见一面都是呀,这个什么样。然后就是最后呢?对他怎么样的这个态度呢?就这种也不合理的。

因此一般来说,对狡诈者千万不能起信心。然后对谁也不能说密语。有一些秘密的事情的话,不管是对任何人都不能说。一说的话会一传十十传百。最后的话自己保密的事情是无法成功的。因此,于谁亦莫说密语。

 

“不应观察有三种:不应观察美女身,

   不应观察友之事,不应观察己功德。”

    不应观察有三种。比如出家的僧人的话不应该观察美女的身体。长得如何好之类的。如果是密宗出家的话也不应该观察美男的身体。

也不应观察自己道友的过失。平时自己道友的过失不应该观察。然后不应该观察自己的功德。自己认为自己有如何如何的功德。这样观察也不合理的。

 

“随顺之事有三种:语言随顺于亲友,

  衣饰随顺于当地,自心相应于佛法。”

    语言随顺于亲友。说话的时候还是随顺亲友吧。你旁边有什么身份的人,你跟他不说话的话,那当然就不说了。如果与他人说话的话呢,也尽量随顺于他人啊。有时候他人说的一件事情,然后呢,我们有些人说话的时候一点也不随顺别人。语言要随顺道友,随顺亲友,这个非常重要。我看有一些金刚道友的话呢,可能说话说不来吧,别人不高兴的事情,往往的就是,没有任何必要的情况下,也是开始别人不高兴。语言呢应该随顺他人。他人喜欢闻思方面的,就给他人讲一讲闻思方面的话。如果他人喜欢有一些对三宝的信心方面的话,也应该同时这样叙述。

衣饰随顺于当地。那么指自己的衣饰和装饰,还随顺于当地。尤其是作为出家人的话,现在我们很多金刚道友,这个衣饰应该随顺于当地。比如说住在喇嘛和觉姆当中的话,应该这个... 但是我们随顺话呢,穿着这么花哨衣服啊,什么很多的裙子啊,很多这个衣服,穿的时候也是没有按照释迦摩尼佛的教义去做,自己创造一个新的时髦,就是那这样的话,可能不一定随顺。好的地方应该随顺。因此衣饰如果没有随顺当地的话,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这个谴责。所以说衣饰随顺于当地。

    那么心呢,什么时候都应该相应于佛法。如果我们的心相应佛法的话,什么事情都好办了。心相应佛法方面的话,像我们这个噶当派的一些高僧大德们的佛法跟我们现在有些修行的人的佛法完全不相同。我们那天讲《扎嘎山法》的时候也讲了吧,因为他们的心态跟我们的想法很多都是不相同的。我们看到学佛的人呢,就是愿我快乐,愿我不要痛苦,天天只是在自私自利的基础上就开始发愿。让我快乐,让我不要生病。但是噶当派的高僧大德们的行为,完全的是不相同的。愿我怎么样都不管的,只要是对众生有利,只要对来世的看破我们的世间的,这一点是他们修行的目标。

所以有时候我们修行的时候,还是要看一下噶当派的教法。噶当派的话比如说,他生病的时候就特别高兴。愿我无始以来的业力可以通过这个生病而消除的。如果他遇到一些违缘的话呢,他就非常的高兴。如果遇到了一些怨敌的时候,他也非常的高兴。我现在已经有安忍的对境。但我们有些修行人的话呢,是千万千万千万不要与我痛苦,我一定即生当中也快快乐乐的。而且我有吃的有穿的这个就是修行的目的。所以我们修行呢,我看很多人的修行跟噶当派的这些高僧大德们的修行的方法相比较起来的话完全是背道而驰。

我们有时候说是这些是假活佛或者狡诈等等,欺骗的这些人就骂他们。但是噶当派的很多人认为:我们现在如理如法的修行的人,在他们眼中我们是真正的假的修行人。因此真正的这个相应佛法的话,实际上,我想是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的话,最好是跟噶当派的一些修行的人的想法相应,这一点很重要的。整天像世间的人一样,愿我发财,愿我快乐,愿我什么什么。天天在我的这个的基础上,自己想获得一种名声,获得财产,获得快乐啊,这样的发愿不是修行人的一个行为。因此所有的相应佛法,就是利益众生和看破世间。这一点非常重要。

 

“不应听闻有三种:不闻他人赞己德,

   不闻喜新者之语,不闻愚者之教诲。”

    然后不应听闻有三种。不要听闻他人赞叹自己。他人赞叹自己的时候呢,你不要管它。别人说你是很了不起啊,你是这么这么的话呢,肯定别人是不一定是真正对你有这么样的评价。有些人在当面对你说一些好话而已的。所以别人对你赞叹的这些话语呢不要听。

    然后不闻喜新者之语。有些人喜新厌旧的。他刚来的时候都对你特别特别好。觉得刚接触的时候,也许对你说很多的喜新之语。所以不要听喜新者之语。

    不闻愚者之教诲。有些愚笨的人,对你还是会有教诲的。比如说最好你不要出家啊,你好好的回去以后呢,好好的做工作啊。然后为了我们的这个种姓,为了我们的前途啊,应该就是杀猪啊,就杀牦牛啊。这就是你的这个智慧啊。这样愚者的教诲的话,一般有智慧的人也是最好不要听。

 

“不能希求有三种:不求富人之财物,

   不求高贵之地位,不求华丽之衣饰。”

    然后不能希求有三种。不求富人之财物。不要求富人的财富。然后不求高贵之地位。高贵的地位也没有什么用的。不求华丽之衣饰。不要求华丽的衣服。就是华丽的衣服呢,心没有智慧的话,那外面求华丽的衣服也是没用的。但这一点我们很多金刚道友还算是不错的。应该很多方面来,除了个别少数的,有时候呢,有一些稀奇以外,觉得还算是不错的。

 

“不能诽谤有三种:不谤众望所归者,

   不谤他人买卖物,不谤慈我善知识。”

   不能诽谤有三种。不谤众望所归者。不能毁谤很多人恭敬的上师啊,或者是其他的高僧大德啊。虽然你觉得是他看不惯,但是他在当地影响很大,或者是对弘法利生有一定影响的话,很多人对他非常崇拜的话,最好是没有必要毁谤他。

   不谤他人买卖物。也就是说别人在卖东西的时候呢,你没有必要觉得哎这个不值得这样价钱呢,这个是很便宜的等等。没有必要去那里毁谤。

   然后也不应该毁谤对自己有恩赐的善知识。对有恩赐的善知识毁谤的话过患非常大。

   

“不能赞叹有三种:不赞众夫所指者,

  不赞自大愚昧者,不赞幼稚之孩童。”

    不能赞叹有三种。不赞众夫所指者。

不能赞叹很多人指责他的。人们都说这个是很坏的,然而你去赞叹他的话,比如说我们有些人,这个行为很不好的,人们都是不会赞叹他的。但是你站在他的角度来说是,这个不是个坏人,这个我知道,这个是很好的人的话呢,那么你这样这个赞叹的话,那对你自己也是可能评价不好。自己也没有必要,人人不赞叹他的话,那就是是有目的的。

    然后不能赞叹自高自大的一些愚者。也不能赞叹一些幼稚的这个孩童吧。有些孩童呢,你赞叹他你很听话,你最近成绩很不错的话呢,他就开始不听话呢。因此不能赞叹幼稚的孩童。

 

“不赞不谤有三种:不赞不谤自亲属,

  不赞不谤陌生师,不赞不谤一切人。”

    然后不应该赞叹和不应该诽谤的有三种恶。

    不赞不谤自亲属。对自己的亲属呢也不应该赞叹。如果赞叹的话呢,别人也听不惯。也不应该毁谤。因为是属于自己的无始以来有一定这个习气。所以,你说我的家里面的人如何如何不好的话别人也会笑你的。但是你说我家里面的亲友如何如何好的话,这个别人也是听不惯的。因此对自己的亲属的话呢,也没有必要去赞叹,也没有必要去毁谤。

    然后不赞不谤陌生师。就是不能赞叹,不能这个毁谤就是陌生的(上师)。你不太熟悉的这些上师呢,没有必要去赞叹的。你赞叹他的话,你对他的功德,各方面也不是很了解的。没有必要去赞叹他。也没有必要去毁谤他。因为你对他不了解的话呢, 这一点法王如意宝也是经常的用这个自我教言的这个意思来讲的。现在我们世界上,有很多这样那样的这个上师,但是呢,有时候没有必要去赞叹和毁谤他。很多这个大城市里面的人会问,今天来了什么什么样的人?到底这个是不是学院的? 他好不好呢?我们可以说是我不知道你们自己看吧。我们没有必要去赞叹的,也没有必要去毁谤。他们自己怎么做就怎么做。

    然后不赞不谤一切人。凡是对所有的人,也没有必要去,也没有必要去毁谤。

 

“如此窍决尚众多,总之时时刻刻中,

自观自己极为要,世出世法亦归此。

如定略说之教言、无垢智慧瑜伽士,

为调自心而宣说,极为甚深当修持。”

    如此窍决尚众多,总之时时刻刻中,自观自己极为要。华智仁波切最后说,虽然还有很多很多的窍诀,总之时时刻刻当中自己观自己的心极为重要。世出世法亦归此。出世间法和世间法全部归纳在这里。就是要经常观自己的心。作为这个修行的人的话,观自己的心是非常重要的。

以前噶当派的一个阿底峡尊者的这个传承弟子这样讲的:他说所有的佛教徒的话,他们经常有各种不同的宗派之间的有各种各样的争论。但是我们噶当派的话呢,就是唯一的观自心非常重视。因此,我们这个作为修行人,有时候还是要,我们虽然当不了噶当派的祖师那样,修行的很好。但有时候一些修行,也可以说是一种这个效仿一种模仿吧。因此,我们也是,有时候心呢可以随顺,这些噶当派的大德们,对自己的心是什么样的,经常看自己的这个行为,看自己的这个心。外面的一些形象上的东西的话他们不是很重视。

因此,总而言之,华智仁波切也是讲了,时时刻刻经常观自己的行为,自己的心。这样的话,出世间和世间法的所有的修法全部都可以归纳在这样的修行的当中。

如定略说之教言、无垢智慧瑜伽士。瑜伽士的话是华智仁波切他自己。为了调伏自心而宣说,为调自心而宣说。极为甚深当修持。华智仁波切说,这个道理非常非常甚深,一定要好好修持。

这个是1998年12月初十的时候翻译的。

(听打稿供学习用)

华智仁波切造颂

 索达吉堪布译讲

01. 切莫遗忘有三种:莫忘恩重善知识,莫忘大慈大悲佛,莫忘正念与正知。

02. 恒需忆念有三种:恒念传戒之上师,恒念示道之佛法,恒念律仪与誓言。

03. 恒时应具有三种:身体恒时应有心,床榻恒时应有身,心中恒时应放松。

04. 急须忘掉有三种:急须忘掉生贪友,急须忘掉生嗔敌,急须忘掉痴睡眠。

05. 恒需谨慎有三种:众中出言当谨慎,独处行为当谨慎,平常观心当谨慎。

06. 恒需隐秘有三种:隐秘自己之功德,隐秘他人之过失、隐秘未来之计划。

07. 不可宣说有三种:不宣偶尔出离心,不宣自己狡诈行,不宣自己之善行。

08. 不可去处有三种:怨仇争处不可去,众人聚处不可去,玩乐之处不可去。

09. 不宜宣说有三种:无信者前不说法,未问不说自经历,不说不符实际语。

10. 不该之事有三种:友前不该有喜怒,承诺不该有变动,行事不该有表里。

11. 莫作之事有三种:切莫自大与傲慢,切莫暗中说他过,于谁亦莫作轻毁。

12. 不应之事有三种:不于富人施财物,不于狡者起信心,于谁亦莫说密语。

13. 不应观察有三种:不应观察美女身,不应观察友之事,不应观察己功德。

14. 随顺之事有三种:语言随顺于亲友,衣饰随顺于当地,自心相应于佛法。

15. 不应听闻有三种:不闻他人赞己德,不闻喜新者之语,不闻愚者之教诲。

16. 不能希求有三种:不求富人之财物,不求高贵之地位,不求华丽之衣饰。

17. 不能诽谤有三种:不谤众望所归者,不谤他人买卖物,不谤慈我善知识。

18. 不能赞叹有三种:不赞众夫所指者,不赞自大愚昧者,不赞幼稚之孩童。

19. 不赞不谤有三种:不赞不谤自亲属,不赞不谤陌生师,不赞不谤一切人。

20. 如此窍决尚众多,总之时时刻刻中,自观自己极为要,世出世法亦归此。

如定略说之教言、无垢智慧瑜伽士,为调自心而宣说,极为深当修持。

译于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