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 萨 戒 略 轨》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传授

索达吉堪布 翻译


菩提心妙宝,未生者当生,

已生勿退失,展转益增长。

正如具足善巧方便、大慈大悲的我等本师释迦佛亲口所说:“汝今谛听,极善思维,当为汝说。”当你们听闻佛法时,也应认真调整自己的威仪,并用心聆听。

所闻之法:

一、菩提心的功德

1、愿菩提心

就我们师徒而言,现今都获得了珍贵难得的人身,遇到了难以遇到的善知识,特别是值遇了更加难得的妙法与金刚乘密法。此时,我们必须要实修真正的教言,使这个暇满人身具有意义。

假设没有令此人身暇满具义,来世如果随业力投生到三恶趣等处,到那时,任何佛菩萨都无法救护,以自己的业力,恐怕连善趣的名字也听不到。因此,我们必须首先通过四种厌世心来调化自相续。正如寂天大菩萨所说:“暇满人身极难得,即得能办众生利,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

虽然大悲佛陀根据所化众生的界性、根基、信解、意乐的不同,宣讲了不可思议的法门,但许多法门是针对下等智慧与中等智慧的众生而宣说的,而对于具有上等智慧的诸位行人,主要讲的是依靠因安乐的菩萨乘而趋入果安乐的佛地的珍宝菩提心。除了这个菩提心,修其他善法很难有如此大的利益。

当今,五浊猖獗,不善与五毒烦恼的乌云如黑夜般笼罩大地,善法的光明不要说如日月般璀璨,甚至连点点星光也没有。一些具有福德的人所生起的少许善法光明,就像黑夜中的闪电一样短暂。如果想摧毁这样的恶缘、违品,生起殊胜的善法功德,必须唯一实修此珍宝菩提心。《入菩萨行论》说:“犹如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

这样的珍宝菩提心,是有寂一切善聚的源泉,堪为所有利乐的唯一因,可以彻底息灭三界所有众生的痛苦,成办无余的吉祥善妙。大悲诸佛及佛子经过累劫观察思维,发现没有比菩提心更殊胜的法了。《入菩萨行论》说:“佛于多劫深思维,见此觉心最饶益,无量众生依于此,顺利能获最胜乐。欲灭三有百般苦,及除有情众不安,欲享百种快乐者,恒常莫舍菩提心。”

即使菩提心在自相续中生起一次,也会很快成为菩萨。从那时起,他的名称转依为“佛子”“菩萨”,而意义转依为,获得世间君王、帝释、梵天、转轮王等所有尊主们向其足莲顶礼的善德。《入菩萨行论》说:“生死狱系苦有情,若生刹那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

任何未被菩提心摄持的身语所作的善根,会因为不回向、颠倒回向、嗔恨、向他炫耀、后悔等而被摧毁。而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根,即使只是一个小善根,也会获得难以置信的人天圆满安乐,乃至没有究竟成佛、没有获证菩提之间,此善根会日益增上,不会有耗尽的时候。《入菩萨行论》也说:“以是善行恒微弱,罪恶力大极难挡,舍此珍宝菩提心,何有余善能胜彼?”

此外,如果此菩提心在相续中出现,纵然今生造了命终后必定会立即堕入无间地狱的五无间罪等弥天大罪,基本上也会得以清净,即使还有少许余罪,也只会感受如线团从地上弹起般短暂的果报,而不是一直待在地狱里。除此之外,所有其他不善的顺后受业,如杀生、不与取、邪淫,都可以在一刹那被摧毁,就像劫末火将草木林苑焚毁无余一般。如云:“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智者弥勒谕善财,彼心利益无限量。”

以上主要讲了愿菩提心的功德。我根据《入菩萨行论》的第一品做了简单讲解。更详细的内容,在《华严经》中以一百三十种比喻作了广说,由此可以了知。

2、行菩提心

菩提心可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以实际行动摄持。其中,行菩提心的功德利益更大。如云:“何时为度尽,无边众有情,立志不退转,受持此行心。即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若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一起受持,此功德则更为广大。从真正行持利生的事情开始,直至没有退失菩提心之间,如果真实行善,必定会产生不可思议的功德;即便没有行善,只是靠放逸、看戏、唱歌、跳舞等无记之事度日,其善根也会像大河的相续一样延绵不绝,无有穷尽。

此外,如云:“为信小乘者,妙臂问经中,如来自宣说,其益极应理。”菩提心不同于其他任何善根,它的功德令人难以置信。原因是它的所缘对境——众生是无量的,时间是乃至轮回未空之际,意乐是令无量众生获得佛果,因此,善根和果报也是无量的。这就是菩提心和其他善根的不同之处。

再从另一个原因讲,如云:“若人思疗愈,有情诸头疾,具此饶益心,获福无穷尽。况欲除有情,无量不安乐,乃至欲成就,有情无量德。”只想消除一个众生头痛的发心,功德尚且不可思议——据经典记载,从前有一个商主叫匝哦之女,堕入地狱后看到一个众生头上旋转着铁轮,所以对他生起悲心,并发愿“希望他的痛苦成熟于我身”,以此立即消除了自己的恶趣之苦而生于善趣天界。他只想消除一个众生头痛的发心,都有这样的功德,那么想成办天下无边一切众生利益的发心,有多大的功德利益更不必说了。

如云:“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偶尔生起想利益众生的善心,比多生累劫中用七宝供养十方佛菩萨的功德更大。而菩提心不仅是给予众生暂时的利益,是想让众生成就佛果的大利,如果一个人真正去行持它,所获得的功德更是不言而喻,所以这是极其难得的。

如云:“是父抑或母,谁具此心耶?是仙或天人,梵天有此耶?彼等为自利,尚且未梦及,况于他有情,生此饶益心?他人为自利,尚且未能发,珍贵此愿心,能生诚稀有。”在这个世界上,人们都说最慈爱的是父母,但父母只是为孩子提供吃穿,并没有让他获得佛果的发心。同样,欲界、色界中如梵天之类的天人,尽管对众生具有无量饶益心,却也从未有过这样的善妙意乐。这些被统称为世间大尊主的众生,尚且没有生起过菩提心,那普通众生的相续中更是如此了。

由此可见,一旦我们生起了菩提心,应该特别欢喜和愉悦,这是值得恭敬的。

二、受菩萨戒

1、前行

一般来说,如果想受菩萨戒,先应该在住处陈设三宝所依、供品等,并怀着清净的欢喜心,修七支供来积累资粮。假如没有条件准备供品等,就在心里明观佛刹的装饰和庄严,并将自己的身体、受用、三时善根全部供养。

之后,上师坐在狮子座上,详细讲解不住有寂二边的胜义菩提心以及世俗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关于菩提心的功德利益,讲得最详细的是《华严经》中的一百三十个比喻,中等的则是《入菩萨行论》的利益品,最起码也是《弥勒愿文》中的“能除诸恶趣,明示善趣道,引至无老死,顶礼菩提心”这四句偈。依此可以对菩提心的功德生起定解。

下面我们受菩萨戒——

首先,对上师善知识生起等同三世诸佛之想。然后怀着“请真实赐予我堪为无余利乐之唯一因的珍宝菩提心”的信解和希求,跟随上师念诵三遍:

能除诸恶趣,明示善趣道,

引至无老死,请赐菩提心。

上师说:“三世诸佛历经多劫观察思维后,才寻觅到菩提心,世界上没有比它更有利益功德的法了。我把这样的菩萨戒传授给你们。”然后上师念诵一遍:

众生导师以慧观,彻见彼心极珍贵,

诸欲出离三界者,宜善坚持菩提心。

此时,观想自己所在之处不是一个坑坑洼洼、到处都是石头、瓦砾和荆棘的地方,而是一片琉璃大地,这里以金子描绘的方格图案划分地界,地面富有起伏的弹性,具有极乐世界的圆满庄严。师徒一起念诵一遍:

善愿十方地,无砾无荆棘,

平坦如舒掌,光滑似琉璃。

在这样一个圆满的刹土中央,陈设着各种各样的供品,装饰得无比庄严,就像《普贤行愿品》或《极乐世界庄严经》中所描述的那样。大家共同念诵一遍:

内外人天胜资具,乐音饰鬘神馐衣,

佛及佛子宏愿生,普贤供云所庄严。

并念诵三遍供养咒:

纳摩Ra纳扎雅雅 纳摩巴嘎哇得 班匝儿萨Ra扎玛儿达呢 达塔嘎达雅 阿儿哈得 桑雅桑波达雅 达雅塔 嗡班贼儿班贼儿玛哈班贼儿 玛哈得匝班贼儿 玛哈波雅班贼儿 玛哈波德泽达班贼儿 玛哈波德曼卓巴桑札玛纳班贼儿 萨儿瓦嘎儿玛 阿瓦Ra纳 波效达纳 班贼儿娑哈

之后,明观在圆满庄严的刹土中央,安住着供养对境——诸佛菩萨,他们如同芝麻荚被打开般无有间隔地周遍,作为我们发殊胜菩提心的见证。上师念诵一遍:

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同时,观想十方浩瀚刹土中的诸佛菩萨亲自降临,与自己观修的本尊成为无二无别。之后与本尊无二而做供养,在没有究竟菩提心之前,他们一直安住。师徒共同念诵一遍:

祈愿无余众生怙,摧破残忍魔军尊,

如实了知一切法,诸佛眷属临此处。

为悯我等众,汝以神变力,

我作供养间,祈请佛安住。

如是在诸佛菩萨面前修七支供——

(一)顶礼:我等师徒一同以身恭敬合掌、语恭敬祈祷、意恭敬随念功德来顶礼。自己的身体不是一个,而是幻化出无数亿个。观想不仅仅只有自己,所有无边的众生也以这种方式在顶礼。所有的身体一起恭敬顶礼。

(二)供养:观想将自己的身体、受用、三时善根、以总持咒和等持幻化的一切供品全部供养诸佛菩萨。

(三)忏悔:自他一切罪业之因,即贪、嗔、痴。罪业之门,即身、语、意。罪业自性,即自性罪与佛制罪。时间,是从无始以来到现在。对于往昔所造的一切罪业,通过心生后悔的厌患对治力、立誓今后不再犯的返回对治力、佛菩萨作证的所依对治力、发殊胜菩提心等的现行对治力这四力进行忏悔。

(四)随喜:对凡夫、声闻、缘觉、菩萨、佛陀等所做的一切善根,无有嫉妒,欣然随喜。

(五)(六)祈请住世、请转F轮:当安住于十方浩瀚刹土中的佛菩萨、上师善知识们不转F轮而示现涅槃时,我以身语意恭敬地祈请他们相应一切有情的各自缘分与信解而转不同F轮,乃至轮回未空之间,不趣涅槃而长久住世。

(七)回向:以此六支所摄的一切善根,为众生获得无上菩提而普皆回向。带着这种信解,师徒共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七支供”部分: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以上完成了受菩萨戒的前行法。

2、正行

依照全知法王龙钦绕降与持明无畏洲的意趣,正行需要以三祈祷垂念、三皈依作为基础。

首先,以请求见证者的方式三次祈祷垂念。上师念一遍,弟子重复一遍,如是三次:

祈请十方一切出有坏正等觉及十地菩萨摩诃萨众及诸位大金刚持上师垂念我。

之后是三皈依。“我从今日起,乃至未获得佛果之间,唯一皈依本师出有坏,普皆修学以菩提心为主的大乘道法宝,依止一切会众之最——圣者僧众为伴而普皆修行此佛果。”具足这样的立誓后,上师念一遍,弟子重复一遍,如是三次:

乃至菩提果,皈依诸如来,

正法菩萨众,如是亦皈依。

在念诵第三遍的最后一句时,上师弹指或拍手。大家听到这个声音的同时,观想你们各自得到了大乘皈依戒——要生起这种“得心”,以及无量的欢喜心和恭敬心。

下面开始真正受菩萨戒:

菩提心有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两种,愿菩提心是指想救护众生的意乐,行菩提心则是以加行摄持的意乐。如同往昔善逝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佛子文殊童子等发起“将一切有情安置于佛果”的菩提心一样,我也应当发起“将一切有情安置于佛果”的愿心。如同诸佛菩萨为令众生获得佛果而守持戒律、修行等持、精进积累闻思修的智慧一样,我也应当如是次第修学。

尽管开始时我们做不到像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那样的行为,但正如《入菩萨行论》所说:“佛陀先令行,蔬菜等布施,习此微施已,渐能施己肉。”至少一开始你可以布施别人少量东西,比如酸菜,然后逐渐串习……当你有朝一日得地时,自然会施舍自己的血肉,没有任何不舍或吝惜。就像那些承诺念观音心咒一亿遍的人一定会尽力去念诵一样,我们也必须尽最大努力去学修佛子菩萨的行为。

然后上师带着弟子重复下面的偈颂,当念完第三遍时,弟子会得到菩萨戒。虽然印藏诸大智者、成就者,关于生起戒体的界限有诸多不同观点,但归纳其要义是,在第三遍之后,当上师用弹指表示时,每个人要生起一种“我已获得了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的得心,以此才能得戒。以这样的观想,上师带弟子依次重复三遍:

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

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

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

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

念完第三遍后,上师发出弹指声。同时,大家观想自己得到了珍贵的菩萨戒。

从现在开始,在没有持续趋入损害一切有情的意乐和行为期间,大家都成了菩萨,从此踏上小资粮道,最迟将在三大阿僧祇劫后必定成佛。当然,这是就没有以殊胜的方便与智慧摄持而言的。假设以殊胜的方便与智慧摄持,将比“必定行道”之类更快地获得佛果。

因此,所有趋入此乘的行者,都是善缘者,具足成办众生利益的威力,是三世诸佛之子,是诸位菩萨的兄弟,一切女神空行将视你为友伴而鼎力相助。所以,每个人应该心生欢喜,让菩提心越来越增上,要想到“从今天起,我让这个人身真正具有了意义”。

为什么呢?从现在开始,我已获得了成为佛陀种姓——菩萨的善缘。像我这样一个满是业障与烦恼的断缘者,已经得到了菩提心,就像一个“并非得者”的盲眼老妇,从“并非得之对境”的垃圾堆里,得到了“并非所得之财”的如意宝。她肯定会想:“像我这样一个双目失明的老太婆,竟然得到了这样的如意宝,这是做梦吗?它会不会被敌人抢走呢?”然后非常珍惜它。同样,“并非得者”而具足一切束缚的异生凡夫,在“并非得之对境”的不善业与贪嗔痴等烦恼之处,得到了“并非所得之财”的一切有寂善聚之源的珍宝菩提心,实在是值得欢喜,这难道是梦吗?如今的这种大善缘,纵然遇到危及宝贵生命的事情也绝不能舍弃,对此应该生起欢喜心。然后上师带弟子依次重复或者共同念诵:

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

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

尔后吾当为,宜乎佛族业,

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

犹如目盲人,废聚获至宝,

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

以上是修我们自己的欢喜心。

下面是令他众欢喜:

“世界上所有的众生,尤其是鬼王、女鬼、独角鬼、冤鬼、厉鬼等不喜欢佛教并损害众生的现有一切非人请听好了:就是在今天,我以诸佛菩萨为见证,邀请以你们为主的一切有情来做客。

若问:请你们做客的话,能给你们什么呢?

暂时的人天殊胜安乐,以及究竟的妙乐——不可思议自性佛果如意宝,这是我所立的誓言。纵然把我的身体砍成百瓣、剁成千块,甚至夺去生命,我也绝不会舍弃这一承诺。

各位不需要经历任何艰难困苦,唯一由我来给你们创造安乐,愿你们欢喜快乐。不管你们以前怎样,从今以后,希望你们断除嫉妒、暴躁易怒的心态,在我修持菩提的过程中,全心全力尽可能地扶持我、帮助我。”

如此令其他众生欢喜。接着,随念下面的句义,上师念一遍,弟子重复一遍,或是共同念诵一遍:

今于怙主前,筵众为上宾,

宴飨成佛乐,普愿皆欢喜。

至此,受菩萨戒已全部圆满。结尾的回向与发愿,可以念诵《普贤行愿品》将此次善根和讲法闻法的善根一并回向。

一般来说,关于菩萨戒的传承,有本师佛陀传授、文殊菩萨结集、龙猛菩萨父子诠释、寂天菩萨弘扬的甚深见派,也有佛陀传授、补处怙主弥勒菩萨结集、无著菩萨父子诠释、阿底峡尊者弘扬的广大行派;就藏地而言,有依照全知法王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所说、基本上与甚深见派相同、以《入菩萨行论》为准的受戒方法;此外,根据持明无畏洲在《功德藏·欢喜雨》中所说,堪布根华造过二轨圆融的受戒仪轨,也有这种传统。上述所有戒规和发心的传承,我都曾完整得受过,并自认为生起了造作的相似菩提心。今天给大家传的这个菩萨戒,实际上是《入菩萨行论》和《普贤行愿品》的结合,基本上随同于甚深见派,但也包括了广大行派。我已经为你们传了戒。得到这些传承所传下来的戒律,你们应该值得欢喜。

这次大家是在上师善知识前受戒的,大多数内容跟着上师一起重复。此外,根据华智仁波切的传统,也有一个以《入菩萨行论》为框架的规则,所有内容都要和上师一起念诵。不管怎样,这次我们是以《入菩萨行论》为主、《普贤行愿品》为辅,正行需要跟着上师善知识重复念诵来受戒。

平时讲法、闻法等行持任何善法,首先受菩萨戒很重要。我们传法前后的念诵,具足往生极乐世界的四因,因此有着标准、如法、圆满、不可思议的特殊传统。

以这次大家发菩提心、讲法闻法等这一善根为主,我们将自他三时所积累的一切善根汇集起来进行回向:祈愿利乐源泉的佛法如意宝兴盛于一切时空,长驻世间;持教大德们长久住世,事业圆满,一切意愿无碍而如意成办;尤其是,对于“总”的一切众生、“别”的藏地雪域上下众生无偏具有饶益善心并精勤利益事业的持教大德们,祈愿他们心愿圆满;愿所有国家风调雨顺,稼畜兴旺,杜绝一切人疾与畜疫;大家犹如具圆初劫的人那样福祉圆满、充满喜乐,在不久的将来,依靠菩提心之道获得佛果,然后以相应众生各自缘分的二十七种事业等利益天下无边众生。这如同佛子文殊菩萨的愿力一样——“文殊师利勇猛智”,文殊菩萨的愿是什么呢?“满彼事业尽无余,尽未来劫恒无厌。”圆满什么愿呢?“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我们无法揣测佛子菩萨们的弘法利生事业,所以,为令尽虚空际一切有情根除轮回,我们怀着深广的愿心以回向与发愿进行印持。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有海诸有情。

最后,以《愿海精髓》《普贤行愿品》来圆满回向——

此文是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亲口所传的《菩萨戒略轨》,由弟子索达吉立成文字。此仪轨简便易行,既不失传承加持,又具足窍诀精要。往昔法王每逢初转F轮日等佛教节日,都有传授菩萨戒的传统。诸位随行者若依此略轨自受菩萨戒,或是为他人传授,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