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释·显句论

月称菩萨 著

索达吉堪布 译讲

第四课

梵语:莫拉玛雅达莫嘎哲德札三那巴达那玛

藏语:哦玛匝为追巴策萨瓦

汉语:中观根本慧论释·显句论

今天我们讲《显句论》的最后一节课。

这次主要以纲要性的方式讲《显句论》,《中观根本慧论》的传承大家都已经得到了,以后如果都去弘扬讲《中观根本慧论》也可以了,《显句论》虽然没有得传承,显宗的像我《盂兰盆经》没有传承,但算是一个辅导的方式讲经是可以的、开许的。

昨天二十四品后面的一部分还没有讲完,继续讲。

第二十四品 观四谛品: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这个偈颂很重要,意思是种种因缘而产生的这些法,依靠各种各样的地、水、火、风(缘有四种: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这些因缘所产生的法,佛陀在相关的经典中说是空性的。“何法缘生必无生”,任何一个法如果是依靠因缘而产生就不会产生,肯定是空性的。

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一切因缘所产生的法,和昨天我们第一品中也已经讲到的一模一样,没有一个真实的法,因缘产生的绝对不是实有,一定会是空性的。

这样的空性也只是假名而已,假名就是不真实。《显句论》中讲如同车为各种支分集聚,名称为车。不管是轿车、大车没有详细观察,你好像会觉得有个实有的东西。

但是去观察的时候,车厢、车轮、方向盘各种各样零散的支分集聚在一起,把零散的零件、支分全部分开、拆除,所谓的车根本不存在,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所谓的车,马车、轿车、拖拉机各种各样的车也是一样。

以此类推,世间中有名称的包括“我”在内,《入中论》经常用车喻观察我的相续。世间凡是以因缘而产生的都是假的,就像车一样,以这个比喻来说明一切因缘而产生的都是假立。

名言中是缘起法,胜义中全部是空性,这就是所谓的缘起性空、中道义——中观道的意义。

在世俗中有显现不灭、如梦如幻的显现。但真正去观察任何世间聚合、认为是实有的东西,比如瓶子、柱子、收音机、电脑任何一个东西,实际上有一个和合的假名,我们把这个假名当作是他,实际是由无数的微尘组成的。

或者我是五蕴的聚合而已,这样的五蕴聚合用智慧观察,聚合品讲到五蕴的聚合是怎样来的,一一观察的时候,众缘产生的东西全部是空性、假名,这叫做中观道。

所以,学中观的时候,希望每个道友不是理论上,而是自己在分析的过程中最后真正对般若法门生起一种相似、真实、真正的开悟,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我想并不是很难。因为依靠不断的观察,最后对这样的道理生起非常坚定的信念,这时候基本上通达中观,不管用中观文字上的任何游戏,基本上自己都会有所了知。

如果你心里对这样的中观一点没有领悟,那可能学了我们经常讲中观三论:《入中伦》、《中观根本慧论》、《四百论》藏传佛教中最重要的,汉地经常讲的《十二门论》等一些其他的中观,学了这些也只不过是种下般若的种子而已,可能起不到更多的作用。

因此,每一个人不管是居士也好、出家人也好,在自己分析的过程中,的确对中观有一种不同的见解。这就是中观的见解。

我个人不敢说大圆满大的显空无二的见解,但中观依靠恩师们的加持、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对中观空性方面有所理解与领悟。这种用语言来说,可能也是没有办法。以前我跟一起学中观的道友劝他们好好地学,学着学着到最后你就会特别喜欢中观,一直不愿意放下来,看到中观的书特别喜欢的,这个时候应该对中观法门有所新的领会。

第二十四品 观四谛品:

这个教证也是很出名的,大家应该很清楚。


未曾有一法, 不从因缘生。

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这个也很重要,意思是万事万物的法当中没有一个不是因缘而产生,这个确实的,不管那方面新的法也好,旧的法也好,寂静的法、运动的法、凡事所有动静、器情,现有也好,我们说现有的万法、动静万法,各种各样的万法,不是因缘产生的法,在这个世界上是寻找不到的。这个缘故的话,一切万法都不是不空性的,是空性的,这句话很关键。

以前在学院嘎巴堪布那里听了一些法,刚开始他就引用这个教证,我听到的时候,当时我很喜欢,不知道是哪里的,后来我问堪布:“您刚引用的是哪里的教证?”他说:“是《中观根本慧论》里面的。”其实,很多老法师一辈子闻思,有很多修行经验。

我刚来的时候,嘎巴堪布经常坐在这边,他有点胡子,他在法王讲课的时候 就慢慢摸自己的胡子,我就坐在这边的柱子旁边,嘎多堪布在后面,当时法王最喜欢的两个老堪布。嘎多堪布有时候破坏法王的缘起,嘎巴堪布就跟法王去过石渠求学,也算是一个同学。有时候法王在讲课的时候,他就一直这样整理胡子,他的胡子很好看。

对我恩德很大,有一次我去安居回来后,法王讲了很多《幻化网》包括《光明藏论》和《幻化大疏-遣除疑暗》,我就很伤心,别人得到了我没有得到,后来找嘎巴堪布能不能给我讲,他就单独给我讲,当时他住在摩尼宝区这边的。刚开始我们听法的时候,他引用这个教证,有时候可能当听到了某一个词对自己宿世的一种善根复苏、唤醒还是有很大作用。

我个人而言,对于中观法门应该可能是前世稍微有一点因缘吧。以前我大概我十三岁时候,稍微认识一点字,有一次,亲戚叫云灯给了我一个相当于笔记本一样的,里面有一个《莲花生大士略传》,后面有一句,我们经常引用的《入行论》“此发甲非我,我非骨与血”,观察人无我,说有个喇嘛刺罗书写的有一个,当时我一边在雪地树中放牛,翻一翻书里面有这么一个偈颂,当时我也不知道来自于什么书里,但是看了以后就感觉很好。因为,当时在那种环境中特别糟糕,但实际上自己单独放牛的时候就想:确实对啊!我不是头发、我不是牙齿、我不是指甲、我不是肉、我不是血、我不是骨头等等,这样说的时候认为很好很好。后来出了家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个来自于《入行伦》。

那个时候我很小,但也许有一些前世般若空性的因缘,也许即生遇到佛法,遇到空性法门一种因缘,这种因缘也是很难得。

我想我们在座的很多道友有些遇到密法的时候年龄比较高,有些包括中观空性、般若思想;有些是在很年轻的时候遇到。所有说我们要对自己的善根应该好好地保护,同时对这些中观法门应该很好地修炼、分析,这样的话,逐渐逐渐依靠佛陀的加持、传承上师门的加持,对中观空性般若法门自然而然会有很深的领悟。那个时候你的见解不会被他人所夺取,这个很重要。

刚才讲到在整个世界上没有缘起的法,一个也找不到。因为这个原因,只要是因缘而产生的缘起法,肯定所有的法都是空性。 “无不是空者”,不空的法也是得不到的。

《中观四百论》当中的“智者悟缘起。”《显句论》的解释当中也引用了。如果有智慧的人,对缘起法门的法能领悟的。如果缘起法已经通达,在整个所知万法当中是最上、最最的领悟。我们得到地位、财富、美貌,它不一定是很可靠的,如果我们相续当中真正是得到中观般若的缘起空性的见解,领悟缘起空性的见解的话,我觉得一切所得中是最重要的一个。

这一品中引用了这两个教证,后面有没有再看看。二十四品和十八品很重要。

第二十五品 观涅槃品:

接下来是二十五品,主要讲涅槃品。涅槃是指万法的自性,或者是如来最终到达的境界。


涅槃与世间, 无有少分别;

世间与涅槃, 亦无少分别。

一切万法实相的涅槃法和世俗中所显现的世间,这二者实际从涅槃和世间来讲没有任何的分别;反过来说,世间与涅槃也没有少分别。

意思是现在所有的有法、世俗法的本体就是涅槃法、自性法、清净的,所有的清净法的现相就是涅槃。也就是空即是现,现即是空,现不亦空,空不亦现。涅槃就是世间,世间就是涅槃。

有时候讲烦恼即菩提,所有的烦恼是如来之一体。所说的这些都是一个道理。

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开悟呢?因为,世俗的因缘障碍没有遣除。当你遣除了所有的这些障碍,涅槃法当下现前,这个时候我们所谓的清净刹土、清净法的话,当下现前的并不是在另外的一处去寻找寻找最后得到并不是这样。

为什么讲现在的众生和如来无二无别的原因也是这样。当然这样的道理非常深奥。我们一般人认为显现就是显现,空性就是空性。这两个结合起来就像是撮黑绳和白绳合起来的一样,不一定会当下领悟。

如果我们把中观的分析方法一步一步去实现、观察,然后得出的结论:原来众生束缚在轮回当中,一直被自己的分别妄念所覆盖,没有现见本有的这种真相。一旦真正见到的时候,当下会觉得:所谓的贪嗔痴、傲慢、嫉妒,这些所有 的现相原来是仅此而已,这个时候会完全明白。

所以有时候我们学习中观以后很有意思,见解和世间人完全不相同。世间人所追求的法与我们所追求的法从根本上是不同的,但这种不同光有一个不同也没有什么的,不同处我们自己应该是觉得世间人不懂这个好可怜!有这样的。尤其世间上有从来没有学过任何宗派的是更可怜。哪怕外道学过一点儿宗派也许是更好。

所谓的外道,藏文中是“摩达巴”,按照荣索班智达的莲花生大士《窍诀见慢论》的注释当中,所谓的外道就是涅槃大海靠近岸边的宗派叫外道。意思是说,外道宗派比什么也不学、完全是断派与邪派以外,好像他们也毕竟有自己的信仰、依处、归宿。也是比什么都不学还好一点儿,至少自己有一个信仰,当然这个信仰也有邪的、也有正的。

所以在短短的人生当中,我们能遇到中观思想很有必要学得扎实一点儿,哪怕是学一部论典,“这部论典我确实有很甚深的因缘,这部论典给我带来的利益无穷无尽”。比如有些人得到世间的利益,像一个世间的大学生,他在大学中遇到某一个老师觉得:这个老师对我的恩德很大、命运有改变、人生有转变。

如果在佛学院当中遇到一个好的法师、堪布、堪姆,他会觉得对这个人真的非常感恩,因为他的开导转变了我的命运,经常会有这样的。

同样我们学一部论,尤其是藏传佛教很多大德们对龙猛菩萨、寂天论师、月称论师特别特别的感恩,不管从赞叹他们的文章看,或者平时交谈过程中,听到这些论师的时候,都特别的感恩。

所以,藏地很多大德到印度时一方面很想朝拜释迦牟尼佛的各个圣地,同时他们也很想朝拜寂天菩萨、月称菩萨他们曾经呆过的那些烂陀寺等这些地方也是特别的向往的,所以这些也许是跟自己相续有不同的因缘关系吧。可能我们也是吧,如果在某个地方,如果对你的人生、见解有特别大的改变,不仅对这个人感恩无穷,对这个地方也很有不同的回忆、感觉。(很难听,你们也不纠正,我的汉语也不好、很糟糕、很糟糕)。

第二十六品 观十二缘起:

下面是二十六品观缘起品讲到十二缘起。


众生痴所覆,为后起三行,

以起是行故,随行入六趣。

众生因为无明愚痴所盖,行为所造的业有三种行:善行、恶行和不动行。因为有善行而趣入善趣;有了恶行而趣入恶趣;还有不动的业,包括天界的禅天当中。所以众生在六道中不断的旋转,就像《中观宝蔓论》中讲像旋火轮无始无终的流转。

一旦通达了智慧,用智慧宝剑断除无明的根,所谓的行、识会一一推翻,或者无明断除以后,从老死开始逆行断除十二缘起。这里的十二缘起是很重要在佛教里,尤其是《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里面讲的比较清楚。

这里的十二缘起,还有《中论》里的一些颂词跟以前翻译麦彭仁波切的颂词、后来做的讲记的一些颂词有所不同。原因在《中观根本慧论》的后面也说了,藏文有好几个译本,后面是日称译师翻译的,日称译师翻译和现在这个麦彭仁波切注释里面的稍微有一些调动,和这个里面翻译比较相同。可能鸠摩罗什翻译的和之前翻译的比较相同。所以《显句论》引用的和以前藏地普遍引用的颂词有点儿不同。

所以我在翻译的过程比较苦恼也好、麻烦也好。因为《显句论》可能是在印度的,在造时月称论师应该是把这个《入中论》已经造完了,他经常引用《入中论》怎么讲,还有当时应该《中观四百论》也造完了,在《显句论》当中经常引用圣天论师的《中观四百论》。

我们在学习显句论过程中也应该发现他的《入中论》是之前造的,圣天论师的《中观四百论》也是之前造的,所以他这里也经常会应用,但不管怎样,他那个时代是什么样,后来译成藏文的时候,应该有前译和后译。前译的这种译本我估计因为没有特别可靠的依据,当我估计的话,他的前译跟鸠摩罗什译本比较相同。

其实中论的译本跟藏文的《般若灯》的译本,大藏经当中也有。里面的颂词也不同,我以前对过,所以现在藏文的话《中观根本慧论》的翻译有好几种不同的版本。所以有时候我用麦彭仁波切注释译的话,这个颂词可能是后译的日称译师他的翻译,然后我们现在用《显句论》翻译的时候也可能是之前的翻译。

现在我们的大藏经论注当中,找不到他之前的翻译,像汉文不同的译本都是可以找得到的。以前他前面的翻译,我们藏族的译师叫龙幢译师;后面的翻译是在克什米尔的班智达一起的那个叫日称译师。

《入中论》在藏文当中也是有两种译本,大家应该清楚的,我们经常背颂的。原来法王也说过,日称译师的翻译比较好懂,让我们背颂的时候翻译日称译师的。这些稍微带点学术,不爱学术的人可能会打瞌睡,现在我就进入主题念传承。

所以,你们经常遇到不同译本时候比较苦恼,我也是这样,但也没有办法。原来讲《心经》时遇到鸠摩罗什翻译和唐玄奘翻译到底是用哪个?唐玄奘翻译的特别接近藏文;鸠摩罗什翻译的在汉地特别兴盛,大家都会念这个。有时不同译师的译本在选择上也会出现“选择综合症”,也会得这种病。

第二十七品 观邪见品:

下面是最后一品——邪见品。这品中的最后一个颂词,


一切法空故, 世间常等见,

何处于何时, 谁起是诸见?

通过前面各种观察,大家知道一切都是空的,那世间的常见、断见、有见、无见、是、非等等有十六种见解,这些见解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怎么能生起这样的见解呢?谁能生起这样的见解呢?

未经观察的时候,经常说正见、邪见;但最后一切见解同等时,除了中观离戏的般若思想以外,其他凡是有相状的所有的一切常等见解都一无所得,就像虚空一样了不可得,这样的道理很明确。

所以说我们在断除一切见的时,有见、无见、空见、断见,一切见都没有办法。

那这样有人讲:中观的“离戏见”是不是见呢?可以说是一种见,是暂时为了给众生指点只能这样,像用手指指月时,手指并不是真正的月亮,但你可以依靠这种方法得到而已,实际上不可能用语言言说、分别念知之。远离所有的工具,一切都没有。但对于凡夫众生来说没有这样的指点方法是不行的。

所以,在禅宗中也是这样,到最后真正开悟时所有的语言都苍白无力,所有的知识都没有用。禅宗当中也是这样讲的。

密宗中也是讲依靠月亮、水晶球、上师的直指,这些都有,但实际上远离一切见解的究竟但这种境界的话呢,也是用语言来了解也确实很困难的。最后要找到真正的正见的话,也不得不运用这些语言。如果这些语言都没有的话呢, 可能众生也一直耽著在有相的法上面。

我应用的《中观根本慧论》当中邪见品的最后一个颂词,按照《显句论》在二十七品中最后还有一个偈颂,也是放在二十七品当中,这可能是译师翻译家的方式有点不同吧。

后一个颂词是龙猛菩萨以非常感恩的方式对本师释迦牟尼佛作赞叹、顶礼


瞿昙大圣主, 怜愍说正法,

悉断一切见, 我今稽首礼。

按照我们那个当中,这个颂词不属于邪见里面;但《显句论》中属于邪见品的最后一个颂词。

意思:瞿昙,释迦牟尼佛,乔达摩。瞿昙大圣主怜悯所有的众生,所说的所有八万四千法门的正法中,最究竟的就是悉断一切见。因为真正般若空性没办法有一个实有的见解。所以说在整个世界当中真正给我们说这样见解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因此,龙猛菩萨用最恭敬的方式向本师释迦牟尼佛再次顶礼,前面刚开始时作了一个顶礼,然后在这里也再次首礼。

有时候,不管我们在演讲时等,有必要时顶礼释迦牟尼佛可以用这个,以前的大德经常用这句话,这句话很有加持力。这也可以说对释迦牟尼佛的大慈大悲智慧全面作了一个赞叹。

龙猛菩萨前面的“怜悯说正法”是他的大悲心,“断除一切见”讲智慧,对于智悲双运的释迦牟尼佛,我龙猛菩萨也顶礼。龙猛菩萨是得一地菩萨,最后直接前往极乐世界的大德,他都这样顶礼的话,我们一般的、具有一切束缚的凡夫人为什么不顶礼!大家应该清楚。

《显句论》二十七品都已经讲了,虽然《显句论》我在法王面前没有听过,但《中观根本慧论》在上师面前听过。我对上师的法很+执著,原来有一段时间想过:法王面前所得过的这些法尽量的给大家传授在有生之年。当然部分的我已经传给大家了,但全部的话,恐怕也是有一定的困难。

像以前法王如意宝在1988年那年传的法有:月称论师《入中论自释》的注释 ,那一年中法王传了很多的法,如果一一给大家传授也有一定的困难,但至少般若方面,《经庄严论》、《现观庄严论》、《入中论》这些早期也是传过很多次。现在很多道友都是新人,可能早期得到的人现在也不在,后来给大家讲《中观根本慧论》的原因也是这样。我们2004年的一百多堂课的好多人,现在已经前往极乐世界了;有些人可能还没有前往,准备前往极乐世界,过一段时间前往,很难说。

《中观根本慧论》后面小字是对龙猛菩萨有一大堆的赞叹,这个应该是以前翻译当中是有的。后面的译序中,藏地以前有一个赤松德赞国王,奉他的诏,印度的堪布杂加纳嘎巴达、藏地的焦若• 鲁坚赞译师共同翻译、校勘并订正,这是第一次。一共有二十七品。一共四百四十九颂两卷半,藏文是这样的。

后来于克什米尔无喻城的中央有个宝珠殿堂当中,克什米尔的堪布玛哈色玛德、藏地的翻译家瓦擦尼玛扎巴,按照《显句论》从新校正。后来在拉萨的殿堂印度班智达和日称译师翻译。

藏文中和《显句论》的后面都有月称论师所造。《入中论》、《显句论》中后面也讲了,月称论师用石板上描绘花纹的牛挤奶供养僧众,他具有如此成就、断除一切众生邪见的这样的月称论师造作。

月称论师当时在那烂陀寺的大方丈月护论师那里出家,月护论师知道他的境界非常高,但显现上月称论师除了吃、喝、睡觉,也不发心也不做闻思修行,很多僧众对他特别不满。

月护论师怕他们生起邪见造恶业,让月称论师和日称去放牧,他把牛全部放到森林中不好好放,后来他供养僧众的时候就在石板上,有些说在帐篷里的什么上面,有些说在经堂的门口上,不管怎么样,他在石板上画的好多母牛上开始挤奶,然后那些乳质品就供养僧众。后来日称论师亲自现见说:他得到了如此的大成就,这种成就也是很了不起的,月称论师是这样放牧的。

所以很多大德是这样的。现在道友里面,有些以前是当农民的,有些是当工人的,有些是当牧民的……

以前汉地有寒山、拾得,拾得也放过牛。当时丰干禅师骑着老虎来国清寺的时候,路上见到一个小孩,那个小孩就是拾得,根本不听话。所以,有时候寺院里面不听话的,也是大成就者。

有一次,寺院里的僧众正在做布萨仪轨的时候,拾得把一群牛赶过来,大声地笑。阿阇黎特别不满:你为什么这样,我们正在做仪式,你把牛群带到这里来干嘛?拾得说,我是为了让他们得度,这些牛好多都是我们寺院的僧人,他们不好好取舍因果才堕为牛身。他就说,某某律师站出来,白色的牛就出来了;某某阿阇黎、维那师等等,请你们站出来,这时候一头一头牛就站出来,所有僧众都特别害怕。依此,僧众们的因果观念跟以往有了很大不同。

拾得在显现上经常这样。有一次,他们的粮食被乌鸦吃了,他很不满,用棍棒打伽蓝菩萨:你连僧众的粮食都不保护,还当什么护法神?结果,当天晚上,所有的僧人都做了同样的梦,梦见护法神说“拾得打我”。第二天,僧人们果然看到殿堂里面的护法神身上很多地方都被打坏了。

拾得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者。后来,寒山和拾得都不舍肉身直接前往清净刹土。有些书里说,拾得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寒山是文殊菩萨的化现,丰干禅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这些大德,不管是放牛,还是在寺院当中,像寂天菩萨、月称论师,也是不太遵守寺院的纪律,有时候不太听话,管家的管理也遇到一些困难。

现在像月称那样调皮的人,也不一定有的;像梅志巴一样的管家,不知道有没有。

不管怎么样,还是特别感恩前辈大德留下来的般若空性的思想。

今天算是把《显句论》以比较简明扼要的方式奉献给了大家。我辛辛苦苦翻译出来了以后,如果没有真实地传授,自己觉得有点可惜。

传了以后,在座的各位也许会比较重视。以后在各个地方,自己应该弘扬这样的般若思想。不过,以后能不能弘扬,最关键看你自己有没有领悟

如果你有领悟,以后有机会肯定会弘扬。如果你自己在求学的时候,一点都没有感觉,那你想弘扬也弘扬不起来。

所以最关键的是,当你求学的时候,确实要有认真的心、精进的心。

【传讲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