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二 四无碍解

如是于深广,所知义不昧,

具慧持妙法,讲经等法门。

凭借如此具备了悟十处与四法印之义的深广智慧,善加解释微妙法理弘扬佛法,也是来自于具足四无碍解,因此释说四无碍解。

一、义无碍解

如理通晓轮涅诸法的本体与分类等,如应通达应通晓的广大十处、甚深四法印的意义,进而对一切所知义不愚昧。

契经及应颂,记别与讽诵,

自说与因缘,譬喻及本事,

本生及方广,希法及论义,

是十二部经。律经及对法,

名能诠三藏,彼所诠三学,

是为戒定慧。彼分大小乘,

是以闻思修,增界证义解。

名义体差别,寻求诸传授,

根本心类别,义识别总结,

愿心以此六,普入法之义。

以有寻有伺,有伺离寻伺,

止观双运三,寻求法所缘。

二、法无碍解

通晓能诠所知义的清净语佛典妙法的句义,正教佛经的分类,详细有十二部经,1.为了容易掌握,单独宣说意义差别的契经;2.中间结尾以偈颂宣说,为应颂;3.授记声闻过去未来,为记别;4.宣说两句至六句之间的偈颂,为讽诵;5.随喜某者而特意宣说,为自记;6.针对某行人特制定某学处之理等,为因缘;7.带有比喻宣说,为譬喻;8.宣说以往的情形,为本事;9.叙述菩萨们的前世,为本生;10.极其详细说明菩萨的学处波罗蜜多等深广之义,为方广,也叫研磨或无等;11.宣说声闻与菩萨的奇迹,为希法;12.无倒抉择所知诸法的法相,为论议。《大乘阿毗达磨》中说:“其中前五者是声闻法藏;其后因缘等四者是律藏;随后方广、希法,是菩萨法藏;论议是大小乘的论藏。”这一切如果归纳起来,则是三藏,三藏归摄,也包括在大小乘法藏中。

三藏,即律藏、经藏和论藏。它们依次主要宣说断恶行、断怀疑、断垢见及戒学、定学、慧学。或者也可说经藏宣讲三学、律藏宣讲戒学和定学、论藏宣讲慧学。再者,从作用的角度,经藏遣除对法、义的怀疑,律藏修行法义两者,论藏用严正的形式抉择法与义。连同所说的地点、行人等的因缘,以具足法义甚深密意宣说二谛的法相,为经藏的意义。具足因缘而制定佛制罪,宣说堕罪非堕的分类及起堕的方便,为律藏。任何法藏决定宣说真实菩提分解脱等而趋向涅槃,对于蕴、界等一一法,也以种种分析再三抉择,以理证的决定现前证悟经藏的意义,通过辩论胜伏对方,为论藏的意义。如是通过闻思修佛经中的那些法,以所缘次第,将播下道的习气、证悟意义及得以解脱、获得法无碍解。

那么,如何寻觅正法的所缘呢?

依靠具有名称、词句、文字本性的名及所诠蕴界等的义,名义相联而安立瓶子之类的本体,将“瓶腹”立为差别,通过这四种寻觅而趋入,从中能开显一切名言,但如果能了知那四者实际不成立的道理,则会获得名不可得等四种遍智。以教言宣说实修它们的方式:诸如《智光庄严经》经典的名称,执著它的名言总相,是根本思维;对彼经中能诠的品、颂词等所有数目的词句类别加以分析,是词句思维;对依靠那些词句所说的意义,通过四种道理加以分析,是意义思维;这般分析的果——以坚信不疑的方式受持,为定解思维;对一切所诠能诠归集于根本句义中,为综合思维;发愿自相续获得经典所说的如此意义,为力求思维。通过以上六种思维而趋入,并对那些意义,以分别心显现义共相而连续不断再三探寻或分析,凭借这种方式,生起初静虑将禅未至定及粗分正禅之前的寂止。随后增上,当达到初静虑殊胜正禅时,则以无寻思的伺察分别观察。随后,从获得第二静虑正行心以上,以远离寻伺、无有二取的作意进行分析,也就是持心于法名的寂止与辨别其意义的胜观,名义综合起来受持,为止观双运,以这三种途径来修行。依靠获得静虑的正行安住,成就神通,从而在无量佛陀前进行供养,听闻佛法等,使道相极其增上。如是资粮道中获得殊胜止观的菩萨,了知并串习一切法唯是自己的分别,以所取能取不可得分析,获得四加行道后从见道至无学道之间。总而言之,缘于如所有法与尽所有法的意义,信解作意,是有分别的影像,作意真如是无分别的影像,心中显现彼彼行相而趋入,有圆满获得转依的必要。

悟已为他说,字名词句道,

本质结构合,组成彼能诠。

元音辅音字,词基前后加,

集聚成名词,原始派生等。

法事示宾施,为出处所属,

依存藏八格,余连引词等。

名形数略虚,同喻及实词,

留末六省文,知彼等名相。

偈散交替性,打动庄严韵,

义明具决定,获得语自在。

三、词无碍解

如实知晓以天、龙、夜叉、人等各自众生不同的语言使之了达义理。分别以这个赡部洲为例,由印度语、藏语、汉语、香巴拉语等不同语种所致,根本文字也有多有少等不同安立。印度的梵语,阿(ཨ)等十六个元音,从嘎(ཀ)到加(ཀྵ)之间的辅音有三十四,合计有五十个字母,被承许为组成所有名、词的基础或原本文字。藏语,从嘎(ཀ)到阿(ཨ)之间有三十个辅音字母,四个元音,这是根本文字。辅音字母之中,后加字十个,其中前加字五个,带有萨(ས)、绕(ར)等上加字、下加字雅布达、绕布达等,相应加上元音的四种标志,由此形成一切名词。一般而言,许多零散的字母聚合形成表明柱子等意义本体的名称,许多名称聚集形成鉴别长柱子之类意义本体及差别的词句,许多词句聚合形成相应略广圆满指明所诠义之品及章节等种种量。能诠的这些语言,按梵语用法,由本质、结构、组合三者作为框架形成名言的法相。本质,有词根与词质,加在词根后面的结构,有智札结构与普说结构,加在名词后面的结构有判位词(格)与得葐结构等种种,结构与具结构的文字连接中变化成萨(ས)、绕(ར)涅槃点、夏卡(ཤཥ)、那纳(ནཎ)等种种格式。字形增加,从前面形成其他字形的种种组合,在《语言学论》中有共称。藏语,虽然没有词根等这样的名言,但是名词的本质加上连接词的结构能表示过去、未来等的前加字等,仅有字形、发音的稍稍改变。例如,过去式的摧毁(བཅོམ)、未来式的摧毁(གཞོམ་པ)、现在式的摧毁(འཇོམས)等。

所谓的连接词,单独不能指明意义,但如果与名词相组合,就成了词句之目,也可以理解格、连引词、省文等一切。梵语,以一句、两句、多句来分,有二十一种格,藏文的《声明》中有三种,共说了二十四格。但藏语中,第一格仅仅宣说事物的本体,名词相互之间通过连接的作用而获得外无有其他;诸如伐树,是第二示宾格;用木穿破,是第三施事格;为树引水,是第四为格;树中生果,是第五出处格;树之分枝,是第六属格;树上有鸟,是第七依存格。此外,得(སྟེ)等连引词、阿木(འམ)等选择词、江(ཀྱང)等语气修饰词和省略词,够(གོ)等句终词,表示分开、着重意义的虚词讷(ནི),表示合并、分离、理由、时间、教言具有选择意义的当(དང),总括词刚(གང)、色(སུ),疑问词戒(ཅི),说明相似的犹如(ཇི་ལྟར)、像(བཞིན)等许多,还有主人词,具有否定意义的无、未、不、非,指明其余异名的彼(དྟེ)等,另外,建立的有、是、别有否定的唯一,限定等,要知道以此为例有种种连词。那些连接词,分别观待十种后加字的后面运用,通用一切要顺应意义,按照《文法学》论典及注疏中所说善加运用,就是精通了能诠之词。依靠前加字的功用,指明能作所作、三时的这一道理,与梵语的普说同品,此处运用也被视为必要的支分,比如,以前已经宣说、现今正宣说、未来将宣说,不需要运用许多“如”的助词,以如“已说、正说、将说”轻易就能表达,实际上也可用作动词、命令词等。名词中,例如,豹子(གཟིག)、眼见(གཟིགས),只是有无重加字“萨(ས)”的差别,特为观待所诠使意义无误的必要而运用是有义的。与此相同,大象被称为具手、马被称为速行,是以前命名的,人们不会辩论“有手、速行,其余含生也具备怎么单单给这些取名?”按照先前的命名规则,智者谁也不会超出它来讲说。如理发音的讲说,上加字绕与上加字萨等虽然表面似乎无有差别,但字体写法差别悬殊。懂正字学的人一见就能决定意义。为此,强化达(ད)的运用中,有萨(ས)重后加字有很大的必要,所以没有省略重加字萨(ས)等。如果按照跟随真正文殊菩萨囤弥桑布扎的前辈语言学家们已善加抉择的宗轨,则不会有任何错误。可见,文句优美、具足精通语言学宗风的法相、意义明了等有成为经论宝典之核心的功德,否则会成为与之相反的过失。因此,应当依照前代语言学家智者们的规则运用。

在某种场合没有直接说格等连接词,实际能理解含义使文句简练就称省文。省文有六类:

1.名形省略:略去名词与形容词之间的虚词形成同位关系的省略法,比如,既是青莲花也是蓝色,略称为青莲花。

2.名数省文:略去名词和数量词中间虚词的省略法,诸如,所计之道,为数有五,略称五道。

3.略虚省文:略去多音节词中间所有虚词但留实词的省略法,略虚部中说,札德等变形,有萨瓦等助词,如各个观察,简称妙观察,利益一切,简称普利等。

4.同喻省文:略去比方和被比方事物间的如、同、相似等词的省略法,如云“面容如月”,简称月貌者,火界称为东南。

5.实词省文:第二格至第七格之间任意省略,都是实词省文,从第二格到第七格之间实例依次,如入于城,简称入城;用根饮水,简称根饮;为鬼施食,简称施鬼;水中生长,简称水生;佛陀之子,简称佛子;安住于果,简称住果。

6.留末省文:众多同类格等运用归集最终运用一格,如顶礼佛法僧。以此为例,对于虽然不是连接词但中间的不明显的词句省略,在讲解意义时,需要这般结合词句来理解,诸如此类均要了知。

此外,运用多数词与少数词之理:诸如后妃们、一村。又如“罗睺之头、甲鱼之身,瓶子之无常、无常之瓶子、虚空的自性、虚空性”等及“张着嘴睡觉、张嘴而睡”等,不观待各自意义成立而以士夫欲说的原因进行种种表达,不同场合都有理解的方式,并无相违。例如说“拿树来”不会误解为去拿不同时间地点的一切树,知道是拿当场有的树。

这些名称介绍给别人的方式:虽然名、义没有本性的关联,但依靠人特殊表示,心里认定名义有关联,也就是将意义混杂为其能诠的名称,名称的文字也顺序不错善加运用表达,从中能指明义理,相反则不能指明。以此为例的名称也有两种,一是诸如土、石等大多数无由可解随意安立的原始词,二是佛陀圣者等有义可解的派生词。

再者,最初取某某名称也分两种,一是各自取上火、太阳、狮子之类的实词,二是结合其他事物取假名。取名以相似作为理由,诸如对利智者取名梵志火,对能照亮者取名日夫,对有技能者取名狮子。以相属作为理由,因取果名,如对令脚生病的当嘎药,称为足疾。果取因名,如识或有境,或者对利益庄稼的降雨,称为降谷等。再有,聚合事物取其中之一名,如鼓声或青稞苗,声与苗芽的聚合中也有其他因,从因的部分取名。其中之一事物取聚合名,如布料的一方烧了,说布料烧了。见到房子的一方,说见到房子。应当以此为例来了知。由天尊、父母、亲戚相关取名,也视为由相属中取名。无白色相的狗取名海螺,是与相似相反。对火曜称吉祥,与相属相反,是讥诮词,运用极相反的名称,这些虽然没有意义的相属,但对欲说的反方面的一种名称,是以讥讽的方式命名,因此只是相似、相属引申出的命名方式。不仅如此,而且也有对解渴的饮料取名干渴等情况。如此取的名称有说词、释词四种。“海生”的名称,虽然用于旱生的花,但无有释词;对于海中生的花既有说词也有释词;海里的植物与动物等虽有释词但无说词,所以不叫它的名称;陆地的石头、成段圆木等既无释词也无说词,因此不用。对黑狗以欲说取名海螺,但解释时则相反,像这类,承许为颠倒成立的随行词。如是高兴时发出“哈哈”,说“善哉善哉”;悲伤时发出“哎哟哟,痛呀痛啊”;惊奇时说“奇哉奇哉”,诸如此类。说两遍与意义不违而用双重词,承许谓“随从词”。叮叮当当、嘈嘈嚷嚷等,对不能片面决定、混杂或不明显运用重复词等,有许多表达方式。任何意义,以世间中先前共称的其种名称或者随同意义重新命名中表达的名称有种种,当从《词藻学》论典中了知。

以名句宣说意义的语体或自性,有偈颂、散文、二者交替三种任意一种。以打动人的殊胜功德严饰,称为词句庄严,按照《文法学》善巧运用。偈颂要有声律,语言要做到能诠文字缓峻等适中,无有黑垢斑斑,意义明了,表达方式也是通过自性修饰或譬喻修饰或形象化修饰、双关修饰、夸饰及浪漫修饰等途径使心里能产生妩媚等超凡神韵的优美语言,具有诗学的风格。通过这样的完美语言,对所说的意义进行讲辩著,也都要断除无必要,必定引发必要,详细也无重复过失,摄略也无不齐全,广略适度而无碍讲解。以正理的途径抉择,极其确定,词句周密而表达,并以精通表达方式而能使人轻易了悟意义,由此等无垢语句而精通正确教义的必要、摄义、句义承接断除疑虑,一词也涉及多种意义,词句的段落,善加分析双关词,依靠能诠词句而无误抉择所诠义,就是词无碍解。

观察二谛量,分说作用理,

观待与法性,证成四种理。

根意及自证,瑜伽四现量。

宗法同异遍,三相若齐全,

真因余似因,因明八句义,

现量及比量,相似能自悟,

建立与遮破,相似令他解。

果自性不得,三因内类别。

于何所诤事,具有语庄严,

善说立与破,研讨开显义。

依理如理解,从中生四依,

善辨佛经密,了义不了义。

不悟邪悟疑,黑暗予除已,

增上智慧光,解八辩才藏。

念慧证总持,辩法菩提心,

具八成就士,任运成二利。

为通佛法藏,谨撰此总目,

此善愿众生,获得深广慧。

四、辩无碍解

上述的法、义、词三种无碍解获得自在的次第相应得到对佛典的意义讲、辩、著无畏的辩才,具备摄受有缘者、制服邪说的威力。也就是说,菩萨们获得了对一一句义经劫海中解说也不穷尽的辩才。此处,解说对佛典的教义获得不随他转的无垢妙慧殊胜辩才的方便正理:一切佛法的意义归纳起来,无不包括在世间世俗谛与胜义谛两者中,因此要通过分析二谛的二量如理生起定解。怎样呢?作用理、观待理、法尔理、证成理这四种道理按照经中所说来了知。

作用理:轮涅的一切法均是以缘起的方式产生、显现,而不观待因缘如空中莲花般在有实法中不可能存在。为此,种子、水、温度等因聚合齐全起到产生苗芽的作用。总之,凡是某因起到生某果的作用,都称为作用理。

观待理:苗芽等凡是成为果的一切法,必定观待自己的因,即是观待理。

某因起到产生某果的作用以及彼果观待彼因,相互堪为因果,即是处,诸如,善业产生乐果、不善业产生苦果,或者稻子的种子产生稻子的苗芽等。与之相反不会产生,善业产生痛苦、不善产生快乐,青稞的种子产生稻子的苗芽,不是处。凭借这前两种道理,了知一切法是处还是非处而进行破立、行止。工巧明等一切明处、世间出世间一切宗派也是以这两种方式作为分析的根本。因此,对于知处与非处越来越通晓,他的智慧、宗派也会越来越清净善妙。

法尔理:名言中,诸法以各自体性存在,地坚硬、水潮湿,虚空无碍等。诸如瓶子之类的一法,也有是无常、是无情法等许多建立及从不是心识、不是常有等遣除或遮破角度安立的许多法,但归集起来,成为现量对境的自相实有,诸如瓶子,从遣余的角度假立的所作、无常等不同反体的种种安立,是有分别意进行操作的,所以包括在实有、假有两种中。其中,依靠所作自相与共相、总与别、相违与相属、法相与名相等符合名言义的种种安立,会对一切意义不愚昧。

这般安立因、果、体,是分析名言时的三种道理。胜义中,如果以金刚屑因进行分析,则某因生某果不可得;如果以破有无生因加以分析,则果观待因而生也不存在;如果以离一多因等理证加以分析,则坚硬等体性均不成立。安住于因无相、果无愿、体空性三解脱门的自性中,即是胜义的法尔。作用理与观待理也包括在名言有实法的法尔中,诸如火热性、火能燃烧、火观待木柴是法尔。为此,所有正理归根到底就是法尔理,无所寻觅其他理由。有实法的法尔,诸如火的热性之类谁也无法否认。

如果摄集前三种道理的意义,则名言中诸法的因、果、体如实安住的意义就是名言的实相或法尔,因、果、体无有自性,即是胜义的实相或法尔。总之,从二谛为所抉择义的角度宣说了前三种道理。诸法的自性如是安住合情合理,故称为理,或者与之相应而衡量,也叫作理。

证成理:如实无误衡量所量的二谛义,是以势事理成立,由此把它称为证成理,因为能立具有真实的合理性之故。其合理性通过什么来证明呢?通过如实显现的名言义、如实安住的胜义这两者的现量及对隐蔽分能推测的因明显无欺的比量这两种途径。具体而言,成为现量的世俗本体,如以无患眼识现量见到青莲花;胜义的本体现量可得,如圣者的入定智慧。名言义比量:诸如,由烟推知火、由所作推知无常;胜义比量:诸如,由离一多因等推知空性。

现量有几种呢?

有四种:

1.根现量:依靠增上缘有色根而生起无分别无错乱的识,是根现量,即无错乱的眼识等五根识,由错乱的因所染污的根前一月现为二月等,是相似现量,不是正量。

2.意现量:依靠增上缘意根生起的无分别无错乱的识,是意现量,随错乱根的无分别意与梦境之类不是正量。

3.瑜伽现量:依靠增上缘止观瑜伽生起的无分别无错乱的识,是瑜伽现量,修行不净观的锁骨明相之类不是无错乱,因此不承许是正量。凭借瑜伽现量了知世俗的有实法有遮蔽、阻隔等的意义,许为有相瑜伽现量,见到无我之类许为无相瑜伽现量。

4.自证现量:一切心心所自身明了的本体无分别不错乱而自证,即是自证现量,生起错乱或无错乱的任何识,也是它自身就能自明领受,这一点也是无错乱无分别。

这四种现量的对境、地点、时间、行相互不混杂显现自相的缘故,是名义相混杂缘取的无分别。一般来说,如果无有这些世间的现量,那么因为一切推理都是以无错乱识缘取为根本,结果这一切都成了无有。由因生、灭等显现的一切安立也成为无有,所以也就无法了知这一切显现自性空性,如云:“不依名言谛,不悟第一义。”分别而言,如果没有根现量,则不见色等意义;如果没有意现量,则认知内外的一切共同对境的明知不存在;如果没有瑜伽现量,则证悟超越普通行境之义的识不可能存在,因此安立了这三者。这一切是心识现量领受各自的对境,一切领受归根到底就是自证,现量领受的意义无需其他能立,自心不错乱自明领受,断绝怀疑,因此自证是一切正量的归宿。比量最终归根于现量,现量最终以自证确定,归于无错乱心识领受,而无需寻找其余能立,如感受快乐。

比量,能推知的心识,是有分别意而非其他。

所谓的分别是怎样的呢?某某对境的事物行相笼统浮现在意识前,与其名称混合执著,比如分别或用意表达“柱子、瓶子”,就称为有分别意。不知名称的幼稚小孩与马等旁生心里也能大概浮现饮食等的意义,虽然没有与其名称混合,但通过可混合的义共相的分别对事物进行取舍,比如说,尽管没有直接见到水,但当听到哗哗流淌的水声时,为干渴所逼迫的旁生也会在心里浮现水的行相而发出渴求它的形态声,知道去追逐远处的水,那副情景可想而知。依靠这一有分别意,以地点、时间、行相混合的方式取受事物的共相,进行种种破立的名言来成办一切名言事,否则,无法表示出任何比量与学处,因为现量中,只是显现自时自境的部分与刹那的零散自相互不混杂而存在,它不可与名称混合,仅此并无运用名言的意义。依靠这种分别对现今见到的对境结合名称、种类等执著,称为世俗分别或有依表示分别。不仅只是这一点,而以回忆的方式分别过去、以向往的方式分别未来,作为比量所依执因的分别,由那种因中比量有因,通过分别也能衡量没有现前的隐蔽事物。如果不存在有分别的比量,则如同刚刚出生的婴儿不知道害怕火等事物一样,将不会进行任何取舍行止。有分别意,有将绳子分别为绳子、阳焰分别为阳焰之类无错乱的分别意与将绳子分别为蛇、阳焰误认为水一类错乱的分别意两种,依靠无错乱的分别能无误辨别三时的一切所知名言。

若问:有分别识,如何比量隐蔽的他法呢?

依于某法推出他法的功用,称为因。那个因在所立宗法上成立,就是所谓的第一相宗法。如果对于某个所诤事,那个因不成立,则分析遍就无有意义,如在瓶子上,观察有没有所作因,因成立以后,再分析因与所立法二者相属,所立随因而存在,即是所谓第二相同品遍,比如,若是所作,遍是无常以正量决定,因此无常随行于因所作。再者,如果所立法相反或不存在,则彼因也相反,不可能存在,比如,若非无常,则不会有所作,即是第三相异品遍。后两相,从量的角度说为同品遍与异品遍。以比喻说明它们,在所有同品中存在,所有异品中不存在。三相齐全就是能证成所立的真因。三相不齐全,即是相似因,但因不成等之理内部的分类有许多。

若问:真因有多少事相的分类?

有果因、自性因与不可得因三种。依于彼生相属由果推出因,为果因;由同体相属中,以彼因证成他法,为自性因。这两种是建立因。以可见不可得或相违可得遮破他法,这两种实际都是遮破所破的本体,因此称为不可得因。

一、五类果因

(一)亲因证成因果:例如,有烟的山上(有法),有火(立宗),有烟之故(因)。

(二)先因证成因果:例如,空中的袅袅青烟(有法),是以自因火为前提(立宗),是烟之故(因)。

(三)总因证成果因:例如,近取蕴(有法),带有自因(立宗),是暂时有实法之故(因)。

(四)别因证成果因:例如,显现蓝色的根识(有法),带有自己的所缘缘(立宗),是根识之故(因)。

(五)因法推知果因:例如,口中的糖块(有法),有色(立宗),有味之故(因)。实际由现在的糖估量以前与现在的味色二者聚合为一而推出由前因产生。

应当了知,果证成因的方式有许多,由类别分出如水不动中以所依能依等果推测因的一切同类都集于果因中。

三、不可得因

二、自性因

二类自性因:

(一)观待差别自性论式:例如,声音(有法),是无常(立宗),所作性或已生故(因)。

(二)净尽差别自性论式:例如,声音(有法),是无常(立宗),是有实法之故(因)。

以诠说方式前一种论式是说他法之果,所以观待他,后一种论式以自主的方式仅说本体,因此安立谓不观待清净,实际没有意义的差别。

三、不可得因

分为不现不可得与可现不可得两种。

(一)不现不可得:例如,前面的这个地方(有法),看不见食肉鬼的补特伽罗不能确定食肉鬼到底存不存在(立宗),因为其不现不可得之故(因)。

此处以不可得而建立无有,有不可现与可现两种。不可现,以地点、时间相隔的事物虽然存在,但不见隐蔽事的人不能见到,诸如食肉鬼与中有身,虽然存在于此方,但不显现的缘故说为不可得,因为不现不可得,所以讲明没有切实分析的心识可进行决定有、决定无,如果可现,就可以不可得来否定(即决定无),这是分析差别的意义。此因论式只是遮破定有或定无的名言。声称此因论式是成隐蔽者的相续中不存在能得食肉鬼之量的缘故安立与不现不可得之义不相应。因为不现不可得,补特伽罗不能估量补特伽罗,总之,实际宣说了对不能估量的事物不应增损。

(二)可现不可得:分为所缘可现不可得与相违可得两种。

1.四类所缘可现不可得

(1)自性不可得:例如,这个房间(有法),无有瓶子(立宗),可现而以量不可得之故(因)。

(2)因不可得:例如,夜晚的海面(有法),无有烟(立宗),无火之故(因)。

(3)能遍不可得:例如,那边的石寨(有法),无有沉香树(立宗),无树之故(因)。

(4)亲果不可得:例如,无烟的院落内(有法),无有烟的亲因

(立宗),无烟之故(因)。

2.相违可得

可分为依于不并存相违与依于互绝相违的两种相违可得论式。

(1)依于不并存相违的十二种相违可得论式

其一,自性相违自性可得之所破因:例如,那边(有法),无有冷触(立宗),以火蔓延之故(因)。

其二,因相违自性可得之论式:例如,那边(有法),无有冷触之亲因——功能无阻(立宗),以火蔓延之故(因)。

其三,果相违自性可得:例如,那边(有法),无有寒冷的后果——汗毛直竖(立宗),无有檀香火之故(因)。

其四,所遍相违自性可得:例如,那边(有法),无有霜触(立宗),以火蔓延之故(因)。

其五,自性相违果可得:例如,那边(有法),无有冷触(立宗),浓烟喷起四处弥漫之故(因)。

其六,因相违果可得:那边(有法),无有冷触之亲因——功能无阻(立宗),浓烟喷起四处弥漫之故(因)。

其七,果相违果可得:那边(有法),无有寒冷的后果——汗毛直竖(立宗),浓烟喷起四处弥漫之故(因)。

其八,能遍相违果可得:那边(有法),无有霜触(立宗),浓烟喷起四处弥漫之故(因)。

其九,自性相违所遍可得:那边(有法),无有冷触(立宗),檀香火蔓延之故(因)。

其十,因相违所遍可得:那边(有法),无有冷触之亲因——功能无阻(立宗),檀香火蔓延之故(因)。

其十一,果相违所遍可得:那边(有法),无有寒冷的后果——汗毛直竖(立宗),檀香火蔓延之故(因)。

其十二,能遍相违所遍可得:那边(有法),无有霜触(立宗),檀香火蔓延之故(因)。

再者,藏地的智者,加上以火的直接因无碍能力压制立为因,如前破四者,即承许对立可得十六论式。其他智者则强调说,产生直接果不依于非为火的直接因的刹那,为此因不能害。尽管如此,但一般来说,具强有力火的直接因存在而无有冷触的直接因,所以其余三者也就不存在,因此这种论式无有意义的相违,但按照前者承许十二论式适合运用,为此这里就如是认定。

(2)依于互绝相违

直接互绝相违,虽然不可以安立为因与所立,因为应是同一意思,但在运用间接相违的所遍中遮破能遍的违品,例如,声音,是无常,所作性故或者勤作所发故。也称为以量有害相违,虽然从否定对立的角度可堪为不可得的名言,但以遮破否定常有而建立肯定无常的角度考虑,则所有不可得因均可包括在自性因论式中。

此外,心识相违等也可依此诠表而包含在其中,没有作为直接因论式的差别,因为诸如无阻碍能力之类的直接因一般人难以确定。

因聚合数目齐全的推理也归集在自性中,诸如此类,三因种类的其他论式也摄于这三种中,如离一多因是真实能遍不可得等。

自己通过真因的途径如理通达某某意义,即是自利比量,依靠它而在其他行人面前也随理证成某某意义,并驳斥不符合事实之说,称他利比量。

破斥对方的观点时,所诤事宗法,以量没有证成或没有遮破,认定为衡量基,如火的热性之类,辩论双方前均以量已成立,诸如火的冷性以量已遮破,不必再建立,而以如执著声常与无常不同而定为衡量基,运用能立的因。在建立的过程中,需要三相齐全的自续因论式,因周遍需要以量成立,而仅以承许不能成立。破斥中,自续论式与应成论式兼而有之。为破斥承许声音常有的外宗,运用“声无常,所作故”的自续因,列举出反方承许“声有法,应成非所作,常有故”而破斥其不承许。为此,由因、周遍、量或承许证成中成了责难的种种分类。

任何人要以研讨的方式与他方辩论,应当如理通达自他教义所说的句义、问答、分摄等处,以伶牙俐齿,稳固的不畏辩才,做到词句周密、表达清晰、断除恶语等不必要之处,具有引发必要谈吐的庄严,在了知有义非义、能如理分辨胜负的评判或证人国王、上师或众会之处,言讲的根本,具足现量、比量及三观察清净的正教量三量的推理及比喻,圆满巧妙运用,周密表达,完全证成立宗义之说带给对方听闻。但是世尊所说“见到十二义理的菩萨,精勤于善品不可与他者争论”的意思是指,以了知正法深义及想了知的意乐而说,能如实分辨意义的智者罕见,断除以贪执恶方的过失使心烦意乱及轻视谄诳恶语等过失,一心不乱,护他心,护等持、无胜负心之说罕见。如果出现胜负,则无染污,如果出现染污,则触及安乐,以不住修善法,不修善法而心入定,入定也解脱罕见。大多数辩论只是贪嗔的过失,而如实辨别真义者鲜少。无有那些过患而对如来教义通过正理的途径如理分析的研讨与辩论,则灭除非法,增上法理。

上述的四理中后面的证成理,从所依的角度有现量、比量,从所立的角度有观察显现世俗与观察空性胜义二种理,或者加上观察二谛无别究竟理,也可分为三种。从建立的方式而分,是、有的建立与无、非的遮破即破立四支,或者暂时破立与究竟超离破立之离戏各别自证。

如此对二谛的实相,依靠二量或四理如理分析生起必定远离不悟、邪悟、怀疑之垢的正智时,间接会获得四依。

四依

1.依法不依人:不管人如何,不将他作为清净解脱,而他所说的法如果是善妙具义,那就可受持,如果不是善妙具义,则不可受持,为此不依人当依法。

2.依义不依句:法也有能诠句与所诠义。能诠句如同以手指指月,只是为了能理解意义才运用的,如果以欲说的安立词句理解了当时的意义,那么词句的必要仅此而已,不要还一味贪执词句,如果策励于词句的戏论,则将漫无边际增长,会延缓轻易证悟意义,所以不依句当依义。

3.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佛典所说的意义也有以必要所说暂时的不了义与非仅引导之义的了义两种。了知所化界性、根机、意乐而宣说调伏所化之方便的法门有上下诸多次第,必须以理善加抉择教义来受持。

比如,以必要别有用意而说的四种意趣:

(1)平等意趣,佛陀说“我于彼时成为普见佛”。

(2)别义意趣,说“诸法无本性”及“无色无受”等,并不是在名言中而是指胜义。

(3)别时意趣,说“仅持某佛号即往生彼国”,密意是指,虽然此世死后并不一定立即往生,但终有一时必定往生。

(4)补特伽罗意乐意趣,诸如,对执著仅仅布施即可的意乐者,说布施低劣而赞叹戒律。实际上戒律也超胜布施。

必要,具有各自的利益。

再者,所谓秘密,基本上都不是依文解义,而以委婉转变其他的四种秘密:

(1)令入秘密:为了使声闻依次入教,而说“人我不存在而色等法存在”,密意是指在世俗中存在。

(2)相秘密:诸如,念及三相或念及胜义而说“无本性及本来涅槃”。

(3)对治秘密:为了遣除所化相续的所断而说,如为遣除将佛陀执为胜劣而轻视,如上所说“我成为普见佛”。为了对治认为得法容易,而说“承侍恒河沙数佛陀方能于大乘法生心”,密意是指得以证悟。为了利益认为我不能修道的懈怠者,而说“如果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则可往生彼国”,如前是别时意趣。对于执著仅少许善根便可者,贬低那一善根而赞叹其余善根,如前补特伽罗意乐意趣,这四种是从密意的角度宣说。虽然不是别有用意,但唯一观待或念及行人的意乐而对种姓、容色、财富等我慢者,赞叹其他刹土与其他行者,令他们对自己作低下想。对治贪爱有漏对境,赞叹出世间的胜财。对加害殊胜对境等造罪业因后悔而过度忧恼者,说“若加害佛菩萨,则结安乐缘”,密意是指忏悔或罪业穷尽后有朝一日会安乐。对想从大乘中退出的不定菩萨说“只有一乘”,其密意是并非无有暂时获得三乘各果,但终归是一乘。如此宣说胜乘法将断除一切违缘之过。结合铭记词句或作意其义,如《二偈陀罗尼》中所说,如果仅受持宣说八对治的二偈,则有智慧的众生依其殊胜性将获得十种功德。何为十种功德?圆满增长种姓界、死时获得极喜之殊胜,这两种是现世中所生的功德,后世中生八种功德:如愿受生身体圆满、生生世世回忆宿命的意乐圆满、本师圆满——值遇佛陀,这是道的三所依;道圆满——于佛前听闻殊胜法并对胜乘有信解、具足决定其义的智慧、于清净地获得无量等持门、获得无量陀罗尼门、迅速获得究竟大菩提。受持两颂正法的功德尚且如此广大,更何况其他?应当生起受持所有正法善解其密意的智慧。

(4)转变秘密:为了遣除有些外道认为佛经容易通达而执为低劣等,转变成其他表示而秘密宣说,当知言外之意。如云:“无实知实质,以惑极染污,去除而善住,得微妙菩提。”讲解此密意:梵语“赛”,涉及实质与散乱二者,了知定学无散乱是实质之后精勤,戒学,如果去除以难行的烦恼执著染污及净乐我常,善住于慧学中,则以彼因将获得微妙菩提。如是“父母是所杀”,密意是断除爱与无明等,类似的一切都叫转变秘密。

以此宣说意趣、秘密的道理为例,应当了知佛经的教义,有用意、有必要、有直接妨害,是不了义,与之相反究竟观察理成立的为了义。此外,唯就调化所化的必要所说,诸如佛说“我背痛”等,与说十业相续类似的一切并非依文解义,虽然佛陀根本没有任何业与痛苦过失,但有为调化所化而示现的必要,当依照《秘密不可思议经》中所说来了知。另外,了知上下乘教义的差别后当趋入究竟义。为此,不依不了义当依了义。

4.依智不依识:了义也有执著义共相分别的行境与自相无诠各别自证无分别智慧行境两种。其中,只要住于破立、有无等边的所缘中,就不超越心识之对境,明了现前无有破立、舍置法性中寂灭二取戏论的意义时,就得到智慧殊胜光明,抵至法的堂奥,因此不依心识当依智慧。

如果具备以上所说的四依,就如同乳中取酥油、酥油中取醍醐一般,领悟如来经典究竟密意而自在拥有等同虚空般的自然本智光明,解开八大辩才宝藏。何为八大辩才宝藏?《方广庄严经》中云:“不忘故为正念藏;以智慧辨别故为智慧藏;领悟一切经藏之义故为通达藏;受持一切听闻故为总持藏;善妙讲解能满足一切有情故为辩才藏;护持妙法故为正法藏;三宝种姓不间断故为菩提心藏;于无生法获得堪忍故为修行藏。将得此八大宝藏。”获得具足八宝藏的辩才无碍解之士,受持佛法并对众生开示取舍,究竟成就无上佛果,详细内容当从《解义慧见》中通达。

四无碍解品终

以这般善加抉择解说所要通达的十处、四法印、四无碍解而圆满论体,这是所有佛经无垢注疏,善缘之士的殊胜津梁,因此恭敬策励精进受持将获得暂时究竟的无尽功德。

为何此论名为智者入门呢?获得闻思修所生之正法光明智慧、具足如法而行三学功德之敦肃、具足弘法利生之善妙事业的所有智者风范,归纳而言,具备讲修事业自性的三轮,最初趋入这种风范的无误正门,就是闻思,故而得名。简明扼要地宣说佛经及注释的所有深广要义的殊胜论典,以智慧通达后结合善妙证悟一切所知之藏大乘对法藏,那么就能以无碍讲、辩、著开显佛法,依靠它成办一切众生利乐之广大利益,自在拥有功德无量的财富。

四无碍解之宝藏,若依此理无勤中,

于深广法之光明,无边享受心欢喜。

不为求图名利染,为信佛法为利他,

为持正法为尊喜,愿谨撰此利法生。

持此文殊入其心,得总持辩胜智慧,

以此善愿无余众,成就遍智尊果位。

我证无上菩提前,愿于生生世世中,

具深广慧佛摄受,受持大乘微妙法。

愿结缘我此法者,皆得身心如金刚,

克胜一切魔违缘,自成二利普吉祥!

此论,以前就想撰著,从写主题框架起,一直耽搁了一周年多。后因病等他缘而说“担心不能完成”,与自己共住的西绕哦色听到此话而以善心恳请,虽然疾病折磨难以忍受,但因慈悯他而发起精进,于嘎多吉祥法林寺,铁牛年角宿月(藏历三月)完成所知十处。后来到了热单,具智慧的革荣活佛承诺印刷,劝请造完剩余部分。

以此等因缘,于讲修佛教大学热单大圆满邬金禅定法林寺禅房,以不空羂索摄集广大弘法利生事业的竹青第五世仁波切居住精舍吉祥日光照射之室内,大成就者大智者之王殊胜上师结合四种原因赐名共称麦彭嘉扬南嘉嘉措,于水虎新年展现诸如天时地利吉祥妙相之际圆满完稿。愿以此使如来教如意宝广弘诸时方。

愿增吉祥!

2014年6月11日

于喇荣圣地译毕

第一 蕴

第二 界

第三 处

第四 缘起

第五 处非处

第六 根

第七 时

第八 四谛

第九 乘

第十 有为无为

附一 四法印

附二 四无碍解

注:附一(四法印)、附二(四无障解),虽然不属于《智者入门论》的十处,但也是麦彭仁波切所著,收录于《智者入门论》的藏文原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