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供略讲
今天简单地介绍一下会供。学密宗的人,最好在每个月上旬月的时候做一次会供,下旬月的时候也做一次会供,这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这样讲呢?
◎ 讲法缘起
显宗中受了出家戒后,戒律中要求每个月的十五日和三十日做一次“诵戒”(又叫“布萨”),忏悔一个月当中所犯的戒律。除了别解脱戒当中的四根本罪、比丘的十三僧残罪(这些不是通过诵戒就可以清净的,必须以其他方式来进行还净或者忏悔)以外,一般的罪业,比如比丘的九十种舍堕罪、一百一十种轻罪等,都可以用诵戒方式得以清净。同样的道理,入了密宗、得到灌顶和密宗教言的人,也需要忏悔破誓言的罪障。
密宗是更加严厉、更加重要的法门,如果没有忏悔,自相续会积累很多罪障。而且和显宗不同的是,如果不断地违犯密乘戒、誓言、本尊上师、护法、空行也会显得不欢喜,这对自己获得悉地方面会有所障碍。所以进入密宗的修行人,每个月当中至少要参加一次会供,这是非常重要的。会供最主要的功德是能令密宗行者清净自相续,积累资粮,让本尊、空行、护法欢喜,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正因如此,学院从佛法再弘时期以来,法王规定每个月的十五日和三十日出家人诵戒,当天不上课,每个月的初十和二十五日大家都要参加会供。初十是念诵《四臂文殊》的会供仪轨,二十五日是念诵空行母益西措嘉的会供仪轨。我来学院的前十年,每个月的这四天基本上没有间断,两天是显宗的净化自相续的两种仪轨,两天是密宗的两次会供。
那时的会供品不像现在这么丰富,有时候只有一些软糖和大白兔奶糖,每个人分一颗,有时候在每个人的手掌里倒一点牛奶或者雅安的藏茶进行会供。后来因为管理等事务繁忙,我基本上没能再参加会供。
对修行人来讲,会供很重要。如果在其他宗派的道场,做会供不一定方便,但是在自己的道场要尽量做会供。每个月至少做一次会供,如果能做两次当然最好。
我们得过很多灌顶、很多密宗的甚深教授、引导文,可能自相续会有意无意地染上一些破誓言的垢染。密宗的誓言千千万万,不小心就会染上各种不同的堕罪。
所以很多人需要忏悔、积累资粮,令自相续清净,让诸佛菩萨圣者们欢喜,然后给我们创造顺缘,让我们获得悉地无有阻碍。所以大家以后对会供要重视起来。
学院里很多老佛教徒,尤其是法王在世时的老弟子,每个月都会自己做会供。早期学院是集体做会供,大家都参加的那个仪轨比较长。藏传佛教很多会供、大修的仪轨都比较长,如果没有现场翻译,做起来会比较累,所以基本上大家可以修麦彭仁波切的《简供》。
会供跟修曼扎罗的作用基本相同,但有些人对会供的意义不太清楚,所以今天我在这里劝大家以后要做会供。会供的时间不一定很长,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都可以。《与七句祈祷文相属的会供仪轨》以前我也翻译过, 以后方便的话让声音好的觉姆念一遍。大家跟着修。
会供能令自相续得以清净,对此密宗行人不可缺少。在藏传佛教中,几乎每一个伏藏品当中都有会供仪轨,包括法王如意宝的一些比较简略的意伏藏,,如文殊静修仪轨、项袋金刚橛仪轨、作明佛母修法仪轨、金刚萨埵修法仪轨等都有简短的会供仪轨。
会供时金刚道友们集聚一起,相当于西方大家一起开 Party、吃饭、喝茶。当然相关资料中也说,会供并不是为了吃喝,但间接来讲确实有这个作用。唱唱歌、跳跳舞,一起吃吃喝喝,特别相应现代人的心态,所以对金刚道友来说这样做有时也特别有必要。
参加会供的人最好是得过灌顶、守誓言的道友,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对极少数外面的佛教徒,也可以以外会供的方式让他们参与,不会有很大的过失。
在西方经常看到同一个法脉的传承弟子们在初十、二十五聚集在一起,好好地念诵仪轨,共同享用美食,就像聚餐一样。这样可以增加凝聚力,同时对自己的修行也有所帮助。
会供有各种不同的层次,有些可以减少一些宗教的仪式,如唱诵麦彭仁波切造的《简供》,以这种方式聚餐也是可以的。
◎ 何为“会供”
“会供”,梵语叫“嘎那匝扎”,“嘎那”即会聚,“匝扎”即轮,没有开头没有结尾,不断地延续,因此会供有大家聚集在一起转法轮、不断共修之义。
真正的会轮共修和我们现在的会供稍微有点差别。严格来讲,会轮共修是获得一定成就的、固定数目的男女瑜伽士聚集在一起共修。尤其是无上瑜伽的很多会供要求,一般人难以达到。后来的高僧大德,包括无垢光尊者、智悲光尊者,他们把会轮共修慢慢简化成了会供——大家聚集在一起供养三根本、护法的仪式。
所谓的“会”有三种:
一、修行的男女瑜伽士聚会在一起。这跟别解脱戒有所不同,别解脱戒要求男女分开诵戒,但在密宗的会供当中,男众女众会聚一起,出家人也可以,在家人也可以,男众女众会聚一起。
二、和诸佛菩萨、六道众生聚会。会供时,依靠一些特殊的仪轨和咒语的力量,上供诸佛菩萨、护法、空行等,同时也下施三恶道为主的一切众生,所以众生也可以会聚。
三、需要财物的会聚。会供的时候,要筹备很多好吃的、好喝的,聚积在一起。
所以,会供也可以说是三会聚。
◎ 会供时的三种不离
会供时,不能认为金刚道友有过失、有错误、性格不好等,应该观想身边所有的人全都是金刚勇士勇母,他们的相续非常清净,就像净观的五种圆满一样;供品也不能认为是一般庸俗的饮食物品,应该观想是非常清净的甘露妙药;周围的环境要观想为铜色吉祥山或者极乐世界等清净刹土;发出的声音也是清净的咒语声。
总的来讲,会供有三种不离:
一、身体不离本尊。按照一些广的会供仪轨,要把自己观成某位本尊,前面观......
二、语言要观为咒语,观为明咒。
三、心以圆满次第观修,或者在一切等净无二的境界当中安住。
会供的方法大家应该明白。
◎ 会供非藏传独有
实际上,会供并不是藏传佛教独有的仪式,在印度也有。《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传》中的萨绕哈巴、格玛燃匝、黑行瑜伽等都是依靠会供得到相应的成就。
显宗的有些经典中也有关于会供的内容,如《智慧燃电轮大乘经》中讲,有一位叫语狮子的人求会供的功德,密主金刚讲了十万天子做会供后获得成就的一些案例,又讲到在数劫当中对凡夫、声闻、缘觉、菩萨供养的功德虽然很大,但是一刹那间做会供的功德远远超过前者。显宗的有些修法说得虽然不是很明显,但实际上适合显宗的教义。
藏传佛教中的会供仪轨比较多,不仅仅宁玛派有会供仪轨,萨迦派的胜乐金刚里面也有,噶举派的修法当中也有很多,因此,会供仪轨比较多。
很多前辈大德都对会供非常重视。他们朝拜莲花生大士的圣地、前辈高僧大德住过的山洞、加持过的寺院时,如果时间允许,都会做一次会供。
◎ 会供的时间
按照莲师的历算,会供的时间分别是上旬初十和下旬初十(下旬从十五日开始算,下旬初十即二十五日)。莲师承诺在每个月的初十,都会到藏地为主的南赡部洲各地加持众生的相续,因此上旬初十和下旬初十做会供很重要。
灌顶的时候也会做会供。得过《上师心滴》的人都知道,在《四心滴》灌顶的每个心滴的中间要做一次会供。因此甚深灌顶的时候都要做一次会供。另外,传大法结束的时候要做会供,感谢所有的三根本为主的护法、空行众,以及饿鬼、夜叉、罗刹等众生,对他们进行上供下施。还有大修结束的时候也要做会供。
藏传佛教的很多寺院每年有几次大修,每次大修到后面一定会有一个比较大的会供。这种会供不像我们现在的简供,其中包括降伏仪轨,对十种应诛的一些众生依靠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降伏,把他们的神识抛到清净的刹土当中等等,有很多仪式。
◎ 如何参加会供
有些人可能会想,会供就是大家在一起吃喝一下,对整个过程中的观修方面并没有特别在意。今天我们不可能把会供所有的功德和修法全部讲完,但是几个重点的地方我想到就给大家提一下,大家一定要注意。
一、准备
首先会供之前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比如场地要打扫干净,如果是《七句祈祷文》的会供,至少要有莲花生大士的唐卡、圣像,在圣像面前摆设上供下施的供品。
一般来讲供品要有吃的和喝的。显现上诸佛菩萨、护法、空行都需要用饮食来供养,只有喝的没有吃的不行,只有吃的没有喝的也不行。
供品准备好了,要有专人对供品做一些净法。如果不太懂仪轨,可以念“嗡啊吽”、“让扬康”。
“嗡啊吽”即清净、增长、周遍或者转变,“嗡”是让这些会供品全部得以清净;“啊”是清净之后,使供品增长,如果没有依靠咒语的加持力使其增长,我们准备的供品根本不够供养无数的三根本;“吽”是加持供品转变,可以周遍于整个虚空界当中。 “嗡啊吽”,是一切诸佛菩萨身语意的总集咒语,我们平时可以用“嗡啊吽”来加持供品。
“让扬康”,“让”代表火,燃烧一切不清净的食物;“扬”代表风,是风的咒语,吹走一切不清净;“康”代表水,可以清洗一切不干净的物质。所以不清净的东西该燃烧的烧了,该吹走的吹走了,该洗掉的洗掉了,依靠咒语的力量可以让食物都得以清净。还可以念 “阿么达 巴楞达 吙”,“阿么达”是得以清净的意思,“巴楞达”是净化食子。然后在供品和眷属当中撒一些净水,让众生得以清净,让自己的相续得以清净。
依靠这些咒语不可思议的加持,所有的供品、参加会供的男女老少、会供的场所都能得以清净。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会加持供品,使供品得以清净。一些广的会供仪轨前面还有结界、遣除魔众等很多仪式。
要迎请三根本,在他们面前祈祷、赞叹和供养,然后开始念修咒语和《简供》。《简供》的偈诵要多念一点,在念的过程当中要观想诸佛菩萨赐予我们悉地,自相续得以解脱,诸佛菩萨得以欢喜。这是非常重要的。
以前很多高僧大德在关于会供的论述中都说酒和肉是不可缺少的。为什么要放酒和肉呢? “肉”代表嗔心,表面上看起来是杀害,但实际上是一种超度、降伏;“酒”代表贪心,因为它能让人陶醉,依靠酒的表示圆满双运的仪式。
我们现在做会供不一定非要用酒和肉,尤其是有些地方对酒和肉看成是不如法的,特别是一些小乘国家,以及北传佛教的一些地方。有些佛教徒历来都吃素,受三皈五戒。不管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断绝酒,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一些饮料、素肉代替。
在坛城当中可以用真正的酒肉,因为密宗弟子应该不会执著,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场合。但是对于不太明白的人,会供不但没有让他们的相续得到利益,反而有让他们对会供妄加诽谤而造恶业的危险性。所以一般外供用糖、水果以及其他的饮食,内供在托巴中放代表智慧方便双运的酒肉,以前是五肉五甘露。在南传和北传的很多佛教徒无法接受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按照荣索班智达的说法表示一下。比如放一滴酒,表示不失坏誓言,用妙药、红茶、酸奶等代替肉、血、甘露等。
有些人早就戒酒了,但在会供的时候却拼命地喝,最后会供结束的时候自己也醉了。这些佛教徒以自相的执著作为借口,不一定合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看当地的接受情况。
在藏地、不丹等地方,佛教早已注入人们的脑海中,对看起来不同的行为,他们不会生邪见。到了不丹很多标志他们都司空见惯不会有任何分别念;到了藏地每个殿堂里都有双运的本尊,他们从来不会产生贪心、邪见或者其他的非理作意。这跟当地的文化有点关系,跟传统的习俗也有一定的关系。极个别的特殊的供品在藏地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在别的地方不一定适应。所以我们在修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以及参与的眷属。
二、正行
念完仪轨后,献新供养诸佛菩萨,如果金刚上师在现场,要先供养上师,然后把余品布施给没有权利参加会供的下等众生。布施时,一边弹指,一边念诵 “阿紫达巴郎达卡合”。“阿紫达”,指余品;“巴郎达”,布施食子,如果没有就给其他的食品;“卡合”是请你享受的意思。也就是说,剩下的这些会供余品布施给你,你可以随意享受。
剩下的供品最好倒在比较清净的地方。有些论疏里说会供品食物不要让狗吃(不知道什么原因),应该放在袋子里面倒在一些比较干净的地方。有些说是要倒在离开七十二步的地方,但在城市里面倒供品比较麻烦,可以放在一处,或倒在比较干净的河里、树下、山里。
三、后行
后面还要回向,诵吉祥偈。广的仪轨还有降伏、回遮等很多内容。
◎ 会供的功德
一、增加吉祥
修行人做一次会供不仅仅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会给周边的环境带来很大的利益。莲花生大士说:做会供能对当地增加吉祥和福祉。真正有能力的高僧大德到了某个国家、某个地方做一次会供的功德都是不可思议的。
二、酬补
酬补即弥补。以前在三根本面前受灌顶的时候,承诺不违背密宗的相关誓言,但后来因为自己烦恼深重没有做到,通过会供来弥补自己的过失。也就是说在诸佛菩萨面前请求原谅和宽恕:“我这个无始以来业力深重的人,不小心做了很多不如法的事情,所以我今天进行忏悔,愿能净除我相续当中的一切罪障。” 这样一说三根本护法也予以开许并欢喜摄受。
很多经典和续部中对会供的重要性讲得都比较多。无垢光尊者的《大幻化网续密疏~遣除十方黑暗》当中也专门讲了会供相关的意义;智悲光尊者有一个《集密意续释》其中对会供的本质、分类、作用、如何造作等讲得比较多;莲花生大士的相关教言当中也讲得比较广。
尤其是学密宗得过灌顶的人,肯定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不清净的行为,包括自相续中产生的一些庸俗的分别念,诽谤或跟金刚上师和金刚道友之间制造矛盾等,通过会供自相续确实会得以清净。
◎ 会供适合现代人
《金刚顶经》中也说:“有时金刚歌,无碍得辩才。” 意思是在会供的时候,有时唱金刚歌、跳金刚舞,会无碍得辩才。金刚歌舞我前几年已经翻译了,大家应该有印象吧。法王如意宝从狮堡山到铜色吉祥山,在莲花生大士主尊和眷属的众会当中,得到了空行母供养的金刚歌,后来被法王立成了文字。我们以后如果用不同的方式来唱诵也是很好的。
我自己觉得会供特别适合现代人的生活。其实可以说密宗是比显宗更加包容的一个宗派,它跟世间的很多行为都比较相同。
会供供品的食子上面有白色的酥油花,也有红色的花瓣点缀,这些代表红白菩提。心不清净的人可能会想红白菩提是不清净的男女精血,但实际上它是万物的精髓。为什么世俗中男的喜欢女的、女的喜欢男的?因为相互有一种吸引力,这是万物的规律——阴阳和合。佛教是依靠一种秘密的方便方法来获得万物的能量和精华。
供品当中的食子,如果自己会做当然很好,不太会做的人也可以买现成的朵玛。虽然各教派的食子仪轨不相同,但是总体上讲,只要是三根本的食子就可以。如果这也没有,可以观想以某些食品作为食子供养三根本。比如可以买一些蛋糕,蛋糕的形状稍微像食子,然后就像过生日一样边吃边喝、边唱歌跳舞。当然这个时候难免会产生庸俗的心,这也没什么,参加会供的人不一定都是得地菩萨,显相上都是凡夫,也需要世间的各种欲妙歌舞来增长自己相续中的欢喜心。实际上佛教也不离世间法,世间的吃吃喝喝、唱歌跳舞,男的女的一起聚会,密宗当中并不排斥。但按照显宗僧团的清净戒律这些不一定开许。
为什么西方更乐于接受密宗?因为密宗有非常高的见解、甚深的修行、远离取舍的行为、稀有的果位等见修行果的不共特点,这些是现代人比较容易接受的。如果一开始就不能杀盗淫妄、不能唱歌跳舞,就像守八关斋戒一样,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就会难以接受。所以密宗的弘扬是不偏不堕的。当然也不能太过分,随意喝酒、杀生这些是不允许的。在没有这些过分行为的前提下,有些方便法基本上以世间在家人生活比较相应的方式行持基本上是可以的。
我今天为什么要讲这一节课呢?如果你所在的地方各方面条件比较方便的话,做一些会供是很有必要的。麦彭仁波切造的莲花生大士的《七句祈祷文》的会供仪轨非常简单,而且加持力特别大,依靠它每个月都能让自己的自相续得以清净,更重要的是能和一些密宗金刚道友一起共修,这是一件很欢喜的事情,也是很有必要的。
我以前翻译过《一世敦珠法王自传》《色拉康卓自传》(卫萨空行母的自传),两位大成就者都得到过空行和本尊的授记——不要间断会供。前辈的很多大德每个月的会供是从不间断的。
二十五或者初十的那一天,尤其是下午,空行集聚的时间,如果没有条件做男男女女一起的广行的会供,一个人闭关的话自己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会供。现在是快餐时代,大家花一下午的时间来做会供不现实,我也希望大家一起共修、会供的时间不要特别长,否则会产生烦恼。大家聚集一起会供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如果没有什么大的事情,时间稍微长一点也是可以的。
◎ 本尊降临
有些高僧大德或者修行特别好的人举行的会供现场,本尊会亲自降临。以前在印度飞行寺,有位国王邀请山里的一位瑜伽士依靠胜乐金刚的仪轨举行会供,国王和眷属准备了充分的食物和供品,堆满了屋子。瑜伽士来了,跟国王说:“我有六十二位眷属,你们不要进去。” 他带着两位空行母到殿堂里面进行会供,过了一会儿才让国王进去。国王进去后发现供品全部都没有了,他当时想:“你们三个人怎么吃了那么多?”抬头往上一看,胜乐金刚六十二位本尊全部现前在虚空当中,这时候国王才深信不疑。所以一些非常了不起的大德做会供,能真正迎请诸佛菩萨降临。
我们会供时祈祷莲花生大士,莲花生大士一定会来;我们祈祷传承上师,不管是在世还是不在世的,有能力的上师也会降临。
实际上会供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会客,迎请高贵的诸佛菩萨宾客,同时也迎请一些可怜的下等众生。
真正的证悟者的会供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玛尔巴罗扎的上师叫革革燃匝,是一位印度瑜伽士,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当时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岛屿上,有五百条母狗追随着他,这些狗都是空行母的化身,和它们在一起,他显得格外兴奋,译师玛尔巴就是在那里得到了革革燃匝上师秘密的教法及精神的传授。另外一个地方有位黑行瑜伽士,他在一个吉祥日准备着丰盛的仪典和祭品供养,预备为勇父与空行母举行一场盛大的金刚会供。会供开始时,他迎请他们从神秘的国土降临,一位智慧空行母现身告诉他:“她们那群开悟者不想来参加他的圣典,要去参加革革燃匝举办的金刚会供。”
黑行瑜伽士十分惊奇,因为自己都是按照密宗的经典一字不落、如理如法地做会供。智慧空行母说:“你做的每件事都是模仿书本,不像革革燃匝,他已经从概念中解脱,睡在野外、与母狗为伍、没有物质供养,不吹奏仪式用的乐器,也不模仿经典,而是依靠内在觉性的俱生智慧进行供养,没有比这个更崇高的了。”
所以印度的一些大成就者的显现,现在的人确实难以接受,但不接受也没办法。
另外 《藏密佛教史》记载,觉母曼姆做完一次会供后,衣服挂在柏树上,然后直接飞往清净刹土(最后到了三十六岁七月初十那一天,来到卫藏哲拉日顶峰,主仆三人举行一次会供,三人都在不舍肉身的情况下,如飞禽王翱翔空中般飞向虚空界,越来越高,无有阻碍前往邬金铜色吉祥山空行会众行列中。当时当地的牧女们亲眼目睹,而来到当场时享用散落下来的一些会供品,从而自然安住在禅定中。——《藏密佛教史》)。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些只是一种传说。当然如果觉得这是故事也可以,但我个人认为:作为入密宗的修行人,我们经常做会供有非常大的功德。
三、引用教证
《秘密稀有续》中说:每个月的初八、初十或者三十做会供,能令三根本为主的一切护法、空行欢喜,并且遣除修行当中所有的障碍,积累广大的资粮。全知无垢光尊者说:做会供能让上师、本尊、空行都欢喜,行人长寿、无病、如愿以偿,来世会转生到清净刹土。智悲光尊者也说过:会供可以清净罪障、积累资粮,最后会往生清净刹土。
入了密宗后,会供是不可缺少的。前辈很多大德对会供都非常重视,我们在自己的修行过程当中也应该做一些会供。
◎ 提倡会供
为什么今天我突然跟大家提倡会供呢?其实以前有些人也跟我说过,请我讲一讲,但因为当时我正在翻译、传讲其他的一些大论典,这方面就忽略了,最近我觉得很多人有机会一起做一些会供,即使不是特别如理如法,象征性地做也可以。无垢光尊者曾说过,现在做真正的会聚轮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但是至少可以观想诸佛菩萨、三根本、护法,然后做一些上供下施,肯定有一定的功德。
在座的各位毕竟学了这么多密法,相续当中很有可能已经染上了一些罪障,所以需要通过做会供来清净自相续。就像我们经常需要洗脸、洗澡、洗衣服一样,我们的心也需要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净化。这样我们的相续就会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传承上师也会摄受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也会变得如法,白法的护法和空行众会经常保护我们,修任何法都会非常顺利,做会供在这些方面会起很大的作用。
如果各方面条件具足,大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会供,包括其他仪轨的一些会供都可以,尤其是法王如意宝的一些仪轨里面的小的会供,做起来并不是很难,金刚道友们集聚在一起边吃边喝、唱歌跳舞,是一件十分欢喜的事。对于没有信仰的人,看起来做会供好像是一件多余的事情,除了吃吃喝喝以外没有什么意思,但是如果明白了其中的意义,就会知道会供确实很有必要。喜欢会供的人,自相续得以清净,诸佛菩萨的加持时常都伴随着他。
◎ 教诫不放逸
有些人很注意,这样能得到佛的密意。《因缘品》(《优陀那经》)说:牧人帮别人放牧,虽然很会放牛,但是牛不是他的,他没有权利享用牛奶、酥油,没有得到牛的最精华的东西;同样放逸的人看起来会说法,但因没有修持,没办法享用佛法的精华。
在座很多人曾经也得过灌顶,得过密宗的教授,人生很短暂,不敢说自相续百分之百清净,但是至少自己尽量往这个方向走,这叫做不放逸。
不放逸很重要,时刻要注意——我是一个佛教徒,我是一个密宗弟子,我是一个出家人,我是一个居士。可能对现在的人来讲这是一种束缚,但是从好的方面讲,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严格管理。有一句谚语说:如果自我管理一辈子不依靠别人;如果依靠他人来管理,这只是一天。自我管理的人一辈子都会快乐,依靠他人管理只是暂时的一天。我们不可能天天求别人来帮忙解决自己的问题。
现在最大的社会问题是心理问题。我发现很多人心理比较脆弱,烦恼炽盛、出尔反尔、情绪不稳,很多人情绪化,甚至有抑郁症、焦虑症,很多修行人也存在这个问题。我很希望莲花生大士加持这些人。人们的心如果很稳定,就不会突然发脾气,但现在很多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情绪不稳定,今天是个正常人,明天完全就变成一个疯子,过段时间又是一个正常人,在短短的人生中就这样辗转不停地变来变去,自己很痛苦,他人表面上不一定会说,实际上都看在眼里。
当然业力现前的时候很难控制住,大家都一样,,但是有些人是没有把佛法融入自己的心。佛法入心需要方方面面的因缘,比如经常祈祷上师三宝,有时做会供让自相续得以清净,有时候听闻善知识的教授。我希望大家有机会有时间多接触一些善知识们的教言,不管是哪一位善知识,,只要使你的相续得到利益,恩德也是非常大的。
1986 年我们跟着法王去木崖、炉霍、康定等几个地方,当时法王要求我们每一次吃饭的时候都要做一些简供,这样自己的饮食就变成了会供。当时用的是麦彭仁波切的比较简略的仪轨,那时我都能背诵下来,但是现在一个字也想不起来了。我们平时经常念的“匝僧拉措措拉宣珍夏,学囊桑沃得钦措窍钵......”,也可以,迎请三根本,遣除所有的罪障,获得所有的悉地,以这样的方式做简供。
其实好的修行人学了一个法永远都能记住,永远都用得上,不一定需要学很长的时间;没有正知正念的人,即便学二十年、三十年也很难用得上。
1950 年德巴堪布 19 岁时依止了班玛堪布,5 年后就获得了堪布学位。1958 年开始出现动乱,他离开了上师。他只有前面七八年的闻思修行,之后再也没有,却可以面对二十多年风风雨雨的各种违缘。如果我们的相续与法相应,真正去求学五年、六年、十年,也足够用一辈子了,即使面临二十年的黑暗时期也能顺利度过,永远都不会舍弃上师三宝。
我们学法的时间不一定要很长,主要是看法到底能不能融入心。如果法能融入心,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不会舍弃三根本,而且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会舍弃自己的修行;如果法没有融入自相续当中,学十年二十年也没有什么意义,就像水里的石头永远都不会湿润一样。
在座的各位在非常殊胜的密法道场当中都有过很好的闻思,得过灌顶,那在临终之前,密宗方面的忏悔、积资净障很重要,显宗方面如果得受过一些戒律,也有它的积资净障的方法这也很重要。
关于会供,大家能重视是很好的,因为与你们的生活很相应。大家一起喝咖啡(当然喝酒不建议)、享用供品,同时观清净心,供养诸佛菩萨,这样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
今天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
简供
嗡阿吽吙(加持会供品) 嗡阿吽吙
匝僧拉措措拉宣珍夏 迎请三根本众莅会供
学囊桑沃得钦措窍钵 献外内密大乐之会供
丹策年恰坛加托洛夏 一切失坏誓言发露忏
尼怎札嘎秋杰央色卓 二执魔怨诛灭于法界
年涅得瓦钦波特丹刚 平等大乐密意愿满足
窍当腾蒙乌哲匝德所 祈赐殊胜共同诸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