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 时

过去今未来,是说为三时。

有时际刹那,成事刹那二。

时际一百二,乃彼时刹那,

彼六十顷刻,三十一须臾,

须臾日及月,递增三十倍,

十二月一年,年分四六季,

六息名漏分,六十一漏刻,

六十刻一日。太阳阴宫日,

春秋及夏季,初冬末夏春,

春秋是六季。成住坏空劫,

中劫及大劫,婴幼韶壮老,

观待外内法,安立此等时。

精通时则知,诸法动无常,

自除执我常,了知诸名义。

所谓的时就是三时,既造了因也受了果,称为过去时,先前已经出现后灭尽;造了因而没有感受果,是现在时;虽然因存在,但由于现今因尚不齐全,也没有感受果,称为未来时。如此三时,是从依靠一切有实法因果之显现而安立的角度命名的。三时所摄的那些时间,通过长短量能知是如此这般。

下面解说其时间以过去、现在、未来的方式刹那串联次第产生的道理:不可分割为前后部分、极其细微的时际叫时际刹那,一百二十个时际刹那是彼时刹那,六十彼时刹那是一顷刻,三十顷刻是一须臾,三十须臾是一昼夜,三十昼夜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历算典籍中说:一个健康壮年男子一次正常呼吸算为一,叫作一息;六息为一漏分;六十漏分是一漏刻;六十漏刻是一日。根据这两种算法来说,简单易懂,一日有六百四十八万时际刹那,有二万一千六百息,一息的时间有三百时际刹那,每一呼吸的时间,是正常健康男子的五次脉搏跳动,因此一须臾有两漏刻,有一百二十漏分,每一顷刻相当于四漏分的长短。彼时刹那的长短,是脉搏跳动两次的时间。这般计算,则使一一脉搏的跳速与适度弹指的时间相等,它的时间长短是用针穿过六十片重叠的蓼科叶瓣的量,刺穿每一瓣的时间长短就是时际刹那的量。所有叶瓣是依次穿破,不可能是同时穿过,因此是由一一穿破的时间中比量得知的。如果按所说六十四和六十五来计算,则与论典不相符,因此要观察意趣。这种刹那有时际刹那与成事刹那两种。其一时际刹那,如前所说是最短的时间。其二成事刹那,任何事从开始到圆满结束之间的时间,观待事情有长有短,种种不定,短的仅有弹指间的成事,也得成事刹那的名称。长的诸如佛陀从最初发心至最终现前无上菩提之间,也承许是一个成事刹那。

如此一切法的长短,由士夫的意愿而取名时间,为此仅仅是现今自时存在,就是现在;在它之前出现均是过去;后来将至,称为未来,这是从观察刹那而言。从此劫形成到未空之间,作为现在,它的前后出现作为过去和未来,那是就设施对境,以心综合时间的相续,也可以这样来命名。因此,依世间共称,劫成住坏空的四个阶段及中劫、大劫、劫初长时和转长时期,中劫返,上增、下减、最后疾疫、刀兵、饥馑劫,依靠火水风毁坏之劫,再有圆满时、三分时、二分时、具诤时四劫时,就佛法而言,有果期、修行期、教期和唯持形象期四期。另外,还要知道暗劫、明劫等依靠时间有种种分门别类。

依于日月运行而安立三种日,太阳依靠风行往返四洲的长短,确定为六十漏分整,为一太阳日。以本身行的牵引,月亮十五分一一增减的长短,称为太阴日。尽管它暂时有增减、长短,但是就上弦、下弦际的意义来说,比太阳日的量稍短,太阳依靠本身行,往返一一宫的长短三十分之一,就称为宫日,它比太阳日的量稍长。由这三种日而安立一年的所有时间。根据太阳日和太阴日,而有日期的增、缺,按照太阴日出现的每一月,依据宫日的两月长短不均,以至于出现闰月,由于太阳经行十二宫导致在四洲出现四季,月亮的部分增减而有上弦、下弦,借着地球的风行使太阳升起,由此出现太阳日。如果没有善加计算这些,那么最终会造成上下弦、春季等四季颠倒的结局。为此,按照历算细致抉择。也就是说,一年有十二个月,共三百六十天,每天的上午、下午,以用餐二时来计算,称为七百二十食顷,还分为白昼与夜晚。一太阳日,也分为黎明、上午等,所以分成四座、六座、八座、十二座。每月也立有上弦、下弦,一年有春、冬、秋、夏四季及初冬、冬末等六季,还有南行、北行等。所算的年、劫等,一、十、百等呈十倍一直算到无数之间,能衡量一切时间的长短量。如此依靠时间的安立可以说“先前唯此劫此佛出世”“未来时唯此劫中如此出现”,并且能知晓依靠大小乘之道历经多久获得自果,一切众生的寿量是多长等,也能通达一切有实法仅仅是刹那时的生灭串联次第产生。再有,依赖于内有情的蕴而安立出生、童年、少年、成年、年迈、衰老、残年、死期。外界的法,种子和苗芽的时间等、观待所为首先发心、中间积资、最后成佛之类等,大部分所知的安立都需要依赖时间。现今显现的法,命名为现在时,依靠它也能思维过去与未来。具体来说,现阶段有些是老年,有些是少年、有些在降生等各不相同。凡是观待自时,在它之前出现的就安立为过去,在其后产生的就安立为未来,这只不过是由自身的现相而假立为时间的,实际上所谓的时间并无任何实体成立,如同梦中浮现出长短时间各种情况,是由自己的分别念牵制才把有些法立为过去、有些立为现在、有些立为未来,而在实相中任何法先前无灭,现在也无生,未来也无所产生,证悟了三时平等性,就称为真实精通时间,由此可知,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说三时加上不可思议时四时。要知道诸方也与时间相同,唯是假立,由此通达实相平等性。

时品终

第一 蕴

第二 界

第三 处

第四 缘起

第五 处非处

第六 根

第七 时

第八 四谛

第九 乘

第十 有为无为

附一 四法印

附二 四无碍解

注:附一(四法印)、附二(四无障解),虽然不属于《智者入门论》的十处,但也是麦彭仁波切所著,收录于《智者入门论》的藏文原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