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67(卷六).pdf

《楞严经》第67课

(听打稿,仅供学习方便)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接下来我们讲《楞严经》。现在我们正在讲第六卷,二十五个弟子当时是如何开悟的,主要讲这个道理。

前面的二十五个弟子,当时他们是依靠不同的法得到证悟,这些不同的法是什么呢?六尘、六根、六识再加上七大——十八界加七大,总共是二十五个法。讲的时候有点不同,先讲了六尘,然后五根,根当中缺了耳根,再讲六识、七大,六根当中的耳根是最后讲的,是观音菩萨讲的。所以实际上他们是依靠十八界和七大来证悟的。

前面好像讲的有点复杂,我记得大概是这样的,当时有二十五个弟子开悟。其实二十五是跟证悟有关的一个数字。我记得1986年的时候,法王当时带着二十五位弟子前往我们康区的很多寺院。当时记得法王说:“印度的有些班智达到藏地的时候也是带着二十五个弟子,我这次出去弘法也是带二十五位弟子。”也有这样说过。我们知道莲花生大士他最得力的有二十五位弟子。当时的成就者也是这样的。

所以释迦牟尼佛讲《楞严经》的时候,不管是有无学地,还是菩萨、阿罗汉,总共有二十五位弟子,这二十五位弟子依靠不同的因缘都获得了证悟。这个道理前面已经讲了。

昨天讲到“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坐在非常庄严的狮子座上,他从五体,就是双脚和双手,还有头顶,我们经常说五体投地的磕头,来源也是这样的。

佛陀的五体在同一个时间当中,放出无量的珍宝光芒,这个光放射到非常遥远的地方,灌了十方微尘数如来的顶,还有对如来的法王子、诸大菩萨们,也给他们灌了这样的顶。

这是佛陀放光的瑞相,有些注释当中讲了十种瑞相[1],这是第一个瑞相,光灌佛顶。

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

在这个时候,十方微尘数的如来也是通过五体同时放射出无量的珍宝光芒,从微尘数的十方世界来,对释迦牟尼佛为主的,还有当时聚会当中所有的这些大菩萨和大阿罗汉,也给他们灌顶。

佛陀放光对十方如来灌顶,十方如来也放光对释迦牟尼佛和释迦牟尼佛的眷属,包括前面讲到的二十五位弟子为主的这些,开始灌顶。

我们经常讲到“佛佛道同”,所有的佛在法界当中是互相圆通、互相圆融,并不是互相排斥。比如说我们开极乐法会的时候,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会不会不动佛不开心啊,或者本师释迦牟尼佛不高兴,或者说药师如来不舒服,会不会有这样?没有的。诸佛在法界当中是同体的。

当然这些佛显现上是互相灌顶,实际上他们都已经断证圆满——所有的这些灌顶都已经圆满获得,只是显现上出现这样的瑞相。

这是第二个瑞相,诸佛互相放光。

第三个瑞相,无情法音,是什么样呢?

林木池沼皆演法音,

不仅仅佛陀之间互相发光,而且当时整个世间,包括山河大地也好,林木花草也好,还有大大小小的池塘、沼泽等等,这些都会演说佛法。

无情法当中,就像极乐世界的妙树、法鼓中传出“诸法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等等这样的法音,这是无情法传法的瑞相。

交光相罗如宝丝网。

这是第四个瑞相,宝光交互。

当时诸佛互相放射光芒,交织在一起。这些光并不是我们世间一般的五颜六色的光,全部如珍宝丝一样耀眼夺目,五彩缤纷。

现在世间当中,比如说跳舞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光一直聚焦在舞台上,眼花缭乱。可能非常耀眼,也可能不会这样。

但是实际上,诸佛都是互相通过光来沟通,因为他们都已经通达了圆通,所有的声音是佛的声音,所有的色法是佛的身相,已经显现圆满庄严的相。这是第四个。

第五个,众会获益,众会获得利益的瑞相。

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

当时,不管是诸佛世界当中的这些众会,还是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这些大众,得到的加持、感受是从来都没有过的。所有在场的一切一切,大家普遍都获得了什么呢?金刚三昧定。

金刚三昧定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楞严大定——任何法也是没办法摧毁的不可思议的境界,大家当场都是获得了这样的利益。

其实有时候是佛的加持,有时候是上师的加持,有时候是法的加持,自己获得利益是比较多。什么叫做加持?其实所谓的加持,是自己的相续当中得到不共的利益,这可以叫做得加持。

有些说“什么是得加持?给我加持加持”,加持还是有差别的,两个法师讲课,一个法师虽然讲了非常普通的语言,但是对你的相续非常有帮助。同样看两本书,一本书当中的语言对你的相续非常有感觉,一本书当中的语言没有这样。或者你去了两个经堂,一个经堂给你带来了不共的利益。

所以我刚才也是讲,我们一般开法会,这个时候大家都不要懒惰,跟僧众一起发个愿。因为我们都知道,有些人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比如说去印度也好,去藏地也好,其他地方的话,有些是坐很长时间的飞机,坐火车,坐汽车,到那里开一天两天的法会,这个中间应该说是千辛万苦,最后能获得这么一个简单的灌顶,简单的加持,或者是见一个上师的面。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特别的珍惜,好像只是一种形式而已,不管是开法会也好,灌顶也好,传法也好,任何事,如果自己没有虔诚的信心,没有特别的欢喜心和意乐,那它不管再怎么样殊胜,可能也只是一种形式。

就像以前上师如意宝在世的时候,有些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灌了一天两天的顶就走了,但他们的收获很大。我们常年都是在法王面前,好像觉得也没有什么。“法王是很了不起的,但是灌顶是经常灌的,传法是经常传的。”

所以说,我们大家应该相信所谓的加持,这种加持也是依靠因缘而产生的。我觉得加持的来源,最根本的就是有恭敬心。《前行》当中也是这样讲,我经常引用“上等、中等、下等……,没有一点恭敬和欢喜心,就得不到加持和悉地[2]。”印光大师也说:“如果有一分恭敬心,就得一分利益或者是加持。”

所以说,我想我们在座的人不要像拉萨的老妇女一样,拉萨的老妇女从来都是没有见过觉沃佛像。常住在学院当中,跟僧众一起发个愿,念个《普贤行愿品》,有些从来没有做过。有些确实发心各方面比较忙,有些完全是睡懒觉,在学院里面基本上可能第一座都是没有念过,这种人的话,我觉得还是非常散乱,不应该这样。

所以大家获得金刚三昧定也好,获得殊胜圣地的加持,殊胜节日的加持,殊胜佛陀和诸佛菩萨的加持,有了加持以后,我们会有动力,有了动力以后就实际修持。如果没有动力,确实你待个多少多少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这是第五个瑞相。

第六个瑞相,天雨宝华:

即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

在这个时候,天上降下千百万的珍宝莲花花雨,当中有青色的、黄色的、赤色的、白色的,错综复杂,间杂各种颜色。

就像我们世间的彩虹一样,五颜六色或者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当时降下的花雨也是这样的。

第七个瑞相,空成宝色:

十方虚空成七宝色。

整个十方虚空变成七宝的颜色。

刚才是降下花雨,现在十方世界的虚空全部都现出各种各样七宝的颜色。

第八个瑞相,山河不现:

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

这个时候,整个我们娑婆世界不清净的这些山河大地,所有的草木林园,全部在同一个时间当中隐没。

不清净的、所有这些脏乱差的形象,全部都不显现。这也是一种瑞相。

第九个瑞相,国土合一:

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

唯一见到十方微尘数的国土和刹土全部都变成了一个非常清净的世界——非常美妙、清净、庄严的世界。

这是第九个瑞相。

第十个瑞相,梵呗数奏:

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在这个时候,出现各种各样悦音动听的赞颂、欢歌,各种各样赞美的悦音,伴随着各种乐器,自然而然发出美妙声音,遍满整个世界,一直不断地荡漾着。

全部算起来出现了这些瑞相。传灯法师的注释当中分了十种瑞相,这样来分也是可以的。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

于是佛陀告诉文殊菩萨,让他来评价一下上面二十五位弟子的境界。

为什么佛陀在所有弟子当中让文殊师利菩萨来抉择?有些注释当中讲,因为文殊菩萨他是所有圣者当中智慧的代表[3],所以佛陀叫他来抉择。还有,因为观世音菩萨和文殊菩萨同等开悟[4],因为这个原因,那也是让他来抉择。

还有蕅益大师[5]他们说,为什么是文殊菩萨呢?就像《华严经》当中讲,文殊菩萨对初学者的教言,他是特别的善巧。在这二十五个弟子所通达的法当中选择,哪一个对初学者、对末法时代的众生,或者像阿难那样的众生,哪一个法是最有利的?这一点,文殊菩萨比较擅长。文殊菩萨摄受一些初学者,他有非常善巧的方便方法。

正因为这样,所有的弟子当中,佛陀当时选了文殊菩萨来抉择,选的原因也是这样。

字面上消的话,佛陀告诉文殊师利法王子:你看,如今这里面有二十五位,有些已经是获得了无学地的圣者,有些是从一地到十地之间的诸大菩萨摩诃萨,还有一些是声闻乘当中无学的阿罗汉。他们各自都说自己的道是最殊胜、最好、第一。都说是世界第一,都认为是最好的方便。都说自己通过这样的修行已经获得了圆通菩提,圆满通达了真实相,这样的。

从法的角度来讲,他们的修行实际上没有好和坏,没有前和后,没有什么合理和不合理,应该可以这么讲。

本来这二十五个弟子所开悟的法门,应该样样都是非常有利的。我们世间当中的很多法实际上也是这样的,最主要的是根基不同。

确实根基不同,我们前面不是讲,当时观世音菩萨,包括他的头、眼睛、手这些,从一个幻化成八万四千。有些注释当中说为什么是八万四千?实际上众生的烦恼,最后归纳起来有八万四千种。我们以前也是讲,经藏、论藏和律藏分别对治二万一千烦恼。最后一个二万一千对治等分的烦恼。因为众生的根基不同,大概二万一千个是贪心种姓,有些是嗔心种姓,有些是痴心种姓,有些是烦恼都比较等同、贪嗔痴每个都有一点。所以说众生的烦恼大致分类有八万四千种,所以我们佛陀也说了八万四千个法门,原因也是这样的。

昨天观音菩萨显现幻化的时候,显现了八万四千种。实际上如果众生有更多不同的烦恼,那不仅仅是八万四千,应该是十万五千,等等,也可以这样显现。

在这里,实际上从法的本体来讲,或者所修的境界来讲,应该法法都是通达的,没有什么胜劣,没有什么好坏,没有什么高低,都是圆融无违,都是相通的。

但是佛陀说:

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

我今天很想让阿难尊者,让他开悟。

因为他前面一直是帮助问问题,一会又没办法通达、一会儿又没办法通达。我们去年一年一直都为阿难操心嘛,但后来好像他有所开悟,但可能不是最高的境界。

佛陀说这二十五种修行的法当中,哪一个比较适合他的根基?

这是一个目的,佛陀为什么让文殊菩萨回答?他的智慧很不错,你想想我这个老弟子,这个阿难,这二十五弟子的法门当中,你觉得哪一个对他比较适合?

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佛陀说,我在这个娑婆世界灭度以后、涅槃以后,在这个世界里还有很多入于菩萨乘,求无上道,那对这些众生来讲,比较方便、容易成就的法是哪一个?

后面这个问题应该是帮我们问的。为了末法时代的我们,佛陀灭度2500多年以后现在我们这些众生,也是要想求大乘菩萨道,获得无上道。

你看他们二十五个,各个都已经成就了,我们还没有成就,天天求,但是连一个吉祥的梦都没有,我们比较担心。佛陀替我们问,这些法门当中哪个好一点?

那个时候: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文殊师利法王子,他承蒙佛陀慈悲的旨意,很快的时间当中从自己的法座上站起来,向佛陀足下顶礼以后,依靠佛陀的威神力,他说出了下面的偈颂。

这里说是佛的加持力、威神力,并没有说依靠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传法也好,任何的时候,经常感念自己的上师,这是很重要的。即使你确实是依靠自力而通达的,如果你感恩自己的传承上师,缘起是不同的。现在我们有些人好像从来都是不愿意提及自己以前有法恩的这些上师。如果他们名声比较大一点的,威望比较大一点,自己可能会提起来,这是我的上师。如果名气也没有,可能不是大家都公认的,那跟谁都不会提的。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们从法恩的角度来讲,对自己有法恩的这些都应该提起。

这里也是这么说的,文殊师利菩萨他是依靠佛的加持和佛的慈悲,下面的这些偈颂自然而然就流露出来了。

这里又回到上面,刚开始讲了,本来清净是什么样的?本来清净当中众生是怎样迷惑的?正在迷惑的时候,其实在他的本体当中从来没有离开过,就像我们密宗当中的本基和基现,还有迷乱的显现,最后入于清净的果,这么一个过程。

之后他就讲,前面24个弟子的法都不是很好,对我们的初学者来讲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最后观音菩萨所通达的耳根圆通,对我们后来的初学者很重要。

其实这也是对的,因为现在我们依靠耳根而得到很多的开悟。我们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这些,确实要让我们开悟的话,有一定的困难。大多数后来的这些开悟者,全部都是依靠上师们的口耳相传,才获得证悟。

所以当时文殊菩萨也是说前面的24个修法对初学者来讲有点难。当然对当时的圣者来讲,都是非常圆融的法门,将来也是,不是对初学者,对利根者、顿悟者来讲是很容易的。

顿悟者和渐悟者的修法确实也是很重要。藏传佛教当中,包括我们修菩提心,修大慈大悲的菩提心,对渐悟者而言,我们经常是知母念恩、知恩报恩等等,以阿底峡尊者的七种方法[6]来修。对顿悟者的话,依靠自身的痛苦马上修持。这个修法我记得在寂天菩萨《学集论》的最后面部分有。

这个菩提心的修法,一个是渐悟者的修法,一个是顿悟者的修法。顿悟者的修法,当然是利根者,他是怎么修呢?比如说我今天遇到痛苦,非常痛苦,通过这个痛苦,马上想到其他众生受这样的苦的时候,他马上有这种感应。我们世间当中也是经常有,因为父亲死了以后,感觉父亲死的时候很痛苦;或者说是遇到遭杀,别人杀你的时候,那种时候是特别害怕,那个时候感悟到“其实遇到生命危险是特别可怕的。”从自身遇到一个严重痛苦的时候,就马上想到:“实际上所有的众生都是跟我一样。我这么痛苦,其他众生也是一样的痛苦。”马上推及到其他众生,这样修菩提心的话,自他交换很容易修的起来,这个很重要的。

否则的话,渐悟者的修法,有些道友经常这么说:“知母念恩这些,我的父母跟我关系不好,始终是想不起来我父母对我的恩德,所以这一部分我修不起来。”如果这种方法实在是修不起来,“所有的众生同样都有生命,所有的痛苦都是不愿意承受,就像我一样,如果不愿意痛苦,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这种修法跟谁都可以修,即使你与父母关系不好,也完全可以修持。这样的修法实际上是顿悟者的一个修法,菩提性的修法有顿悟的。

我们的智慧也是一样的,像中观应成派的有些修法实际上就是顿悟者的修法。中观自续派,或者说唯识宗的有些修法,需要逐渐逐渐的观察,它是一个渐悟者的修法。不管是从智慧还是从大悲,从哪方面来讲,有些是渐渐悟到的,有些是顿时而悟到的。禅宗当中,六祖跟神秀为什么当时有不同的观点?也是这个原因。

所以我想我们这个法的话,确实应机施教很重要。但是要应机的话,不知道众生的根基,也许对方是一个利根者,但是你给他讲一个钝根者的法,不一定得到利益;也许对方是钝根者,你给他讲一个特别殊胜的法,他也接受不了。

所以佛陀为什么在很多经当中对不同根基的众生讲不同的法门,原因也是这样的。

下面讲到的这些偈颂,好像梦参老和尚他说这些偈颂非常好,他好像学了以后“已经迷了”,意思可能被它们迷住了,特别精彩,已经开智慧,非常有意义。

这些偈颂,我觉得文笔太好了,《楞严经》内容很殊胜,但是文字可能不是那么好懂。前面不是讲嘛,有个博士他一天就把《楞严经》全部学完了,但是我们现在四五年了,还没有学完。所以不一定一看就马上通达,有点困难。

其实像鸠摩罗什翻译的那样,每一行每一个字比较容易懂的一种翻译,可能《楞严经》是更好的。但是它的加持力确实很大。刚开始可能是高层人士非常重视的原因,后来代代相传,《楞严经》在我们的传承当中都非常重视。

我也再次希望,可能有些已经圆满听授,有些前面部分没有圆满听授,我希望我们所有的人最好把《楞严经》全部圆满学完,不仅仅学一次、两次、三次,自己还要给别人讲,这样以后,在整个大地,各个地方都要开花结果,应该需要这样的弘扬。

我们前面讲到的这些法要,前一段时间我也想“一切都是无常的”,如果出现无常的话,那我们个别的法要一直在个别人的手里也不太好,所以我们常住的人,今年也是,如果方便的话,第一批做一些硬盘给大家提供。这个价值也比较高,我想我们好多道友有些连生活费都有点困难,不一定能出得起这么多钱。后来我说1/3他们个人出,1/3,听说我们降魔胜利洲的教务处出,还有1/3我来出。我的骨鲁姆已经交给他们了,当然这是我们首批的。

以后如果各方面因缘具足的话,再慢慢来。我们前面传过的这些法,实际上音频、视频也是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可能是文字,因为文字,多少多少年一般来讲不会变的,这个可能更重要。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文殊菩萨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可能前面稍微难懂一点,但意思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我们的觉性相当于大海一样,它的本性本来都是清净、圆满、光明的。这种圆满和光明的觉悟,它本来以精明妙圆的方式存在。但后来,因为元明产生了一些妄念,一念无明,这个一念无明生起来的时候,首先有能所,就是我们刚开始讲的,有一个叫做俱生无明,有了俱生无明以后,就有了遍计无明。有了能照的分别念,最后所照的分别念,遍计无明也出现了。这样以后,原来澄清、光明、如如不动的本性,已经慢慢消失了。

消失并不是荡然无存,如来藏的本体以另一种方式,就像阿赖耶,或者说其他外观形式——众生这样迷乱,示现种种外面的形象。

刚开始就像我们讲的本基。下面讲的,就像密宗里面的基相,这样的道理。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这样迷乱、妄相存在的原因,就有了虚空,有了虚空逐渐建立了世界。

就像我们前面讲的,这种迷乱显现有了以后,就开始有了四轮[7],有动摇、有风轮,然后器世界、有情世界这些都慢慢呈现。《如意宝藏论》的前面部分讲得很清楚。

它这里也是,有了这种妄念无明,出现了虚空,有了虚空,外面的器世界成立了。器世界成立以后,依靠这些妄想和迷乱的显现,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国土、刹土。然后就显现了觉知,依靠这些心识、觉知产生众生——器世界和有情世界都是依靠心而造的。也就是说,我们明空无二的本基当中显现最初的无明,依靠最初的无明出现能取所取,然后示现种种的器情世界,讲这个道理。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刚才那个虚空当中,产生觉,也可以说我们大的这种觉,这个觉当中产生种种外面的显相,相当于是大海里面出现了水泡、泡沫。沤是水泡。这些水泡相当于是有漏的微尘国,有漏的器世界和有情世界。所有这些种种的显相,依靠空而产生。

其实有了这种觉空也好,或者说是分别念,本体是觉空,在迷乱当中妙用显现,这个就像大海里面出现浪花一样。这些全部都是依靠空性,因为一切法,依靠空才有显现,如果不空,整个法不可能有的。

一旦刚才所谓的水泡灭完了,空本来是没有的,空并不是一个实有的东西。如果空也没有,整个它的现基没有了的话,更何况说是整个器世界和有情世界,整个三有世界怎么会有?根本都是没有的,这个意思。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这个在汉传佛教当中是很出名的偈颂,禅宗经常引用。

实际上我们的心,不管外面任何的显现,器情世界的各种包罗万象或者形形色色,如果回归到本性当中,没有二法——无二法门、不二法门,我们密宗的有些名言来讲,法界唯一明点、一味一体。

实际上在本性当中,一切法无有二法,但是要通达这样的境界,这个方便的法门,就像我们前面讲八万四千法门一样,是非常多的。

其实这些最后还是归根于真正的法界当中,殊途同归,我们世间当中“条条大路通罗马”。以前的罗马帝国,应该在欧洲那一边,非洲和大洋洲、亚洲不可能的。当时他们比较兴盛的时候,他们国家的路都已经通达。

同样的道理,任何一个法门,最后在本性当中都是相同的。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这句话很重要,藏文和汉文都大家应该能背下来。

所有圣者的本性,无不通达,包括我们刚才讲的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也好,或者说所有的高僧大德,他们的密义畅通无碍,不会有什么矛盾、偏执,根本不会有的。这个时候,不管是顺行也好,逆行也好,所有的行为除了方便以外是没有的。

意思是说,真正的圣者本性当中都是通的,所有的逆缘也是顺缘,所有的障碍都是菩提,没有一个不是法。我们经常说“烦恼即菩提”、“心净国土净”,这些清净的法,在圣者的境界当中是无所不通,无所不悟的,全部都是可以圆通,完全可以这样。

但是对初学者来讲,并不全部都是相通的。

“初心入三昧”,如果初学者入于三摩地,所有的路并不都是一样的,所有的法门并不都是一样的,应该有迟缓,也有非常迅速,所以不可能一概而论。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家也知道,所谓的净土宗也好,禅宗也好,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都是相通的。但是对初学者,入于哪一个法门,也不能全部都混为一谈,一定要各自有自己的宗派和自己的修法,这个很重要。

所以我们也不能说全部都是相通的,禅宗和密宗是一样的,观音法门和文殊法门也是一样的,什么都一样的。不能这么说。

确实在圣者的境界当中,我们前面也知道,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的境界,不管是色尘也好,声尘也好,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对我们来讲,可能有一个对我有利,一个不一定有利。我修这个法门对我来讲很快,但是修另外一个法门却不一定很快。很多人觉得自己的根基应该是很不错的,自己要得最高的法、最深的法,可能会得到解脱。但实际上也并不是,看你自己的根基。

所以我们一般来讲,比较保险的,实际上是从基本的基础,包括修五十万加行,慢慢慢慢一步一步的上来的话,应该是有保证,不会有特别大的危险。如果没有这样,自己认为自己是最高法门的所化众生,自己好高骛远,那可能会失败。

这句话还是有很多意义,我希望你们把这句话好好的背一下。“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这是从圣者的角度来讲的,顺缘、逆缘、烦恼、菩提对他来讲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初心入三昧,”初学者入门的话,法门也有差别,密法和显宗的法也有差别,净土宗和华严宗也有差别,应该有很多的差别。你如果选择好了,对你有利;选择不好的话,不但是对你无利,而且可能受到伤害。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窍诀。

前面讲了一个概括的道理,接下来讲了什么呢?讲到了六尘。六尘对初学者来讲不是圆通法门,前面24个法,文殊菩萨他不建议,最后观音菩萨的法门,他建议我们初学者修。这主要是针对初学者来讲。他们圣者有些是依靠色尘证悟的,优波尼沙陀,他依靠色尘来证悟的;还有憍陈那,依靠声尘证悟的,第五卷里面有。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首先是讲色、声、香、味、触、法里面的色。

文殊菩萨的意思,色尘的话,我们初学者肯定修不了,依靠它不可能证悟的。那些尊者是依靠色尘来证悟的,但是我们不一定能证悟,为什么呢?

他说,色尘,六尘里面的色尘,实际上是我们的妄想凝结成的一种外境的尘。所以即使精心去了解它,还是不能彻知。

因为色是很粗大的,它的细微部分,我们怎么样从我们的分别念、我们初学者的智慧去研究、去剖析,确实有点难。

你看我们学中观的时候,我们说瓶子不存在,他眼睛也看不到,心里面进行分析的话,也是不那么简单,不那么彻底。

如果是不那么彻底的话,“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作为一个初学者,如果他不能完全明白色尘最深奥的意义,那怎么依靠色尘来获得证悟?

前面有些尊者确实是依靠色尘证悟的,但是我们后面的初学者,文殊菩萨不建议靠这个来修行,建议阿难也不要去修持,而且阿难比较贪色,前面摩登伽女也是扰乱他,差点不是出现违缘。

释迦牟尼佛的声闻眷属当中,有些贪心还是比较重的,藏文当中叫恰尔嘎,后来得阿罗汉。他比较贪财,死的时候的有三千两黄金[8]。未生怨王准备没收,因为未生怨王也比较贪财,他准备没收这个比丘的财富。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说,这个比丘生前,你有没有对他有恩的?未生怨王说没有。那没有的话,你没有权利没收他死后的财物。所以在当年的戒律当中,恰嘎那样的比丘也是特别贪财,最后死的时候还是有很多钱。而阿难尊者是比较爱色的,所以说他更不能依靠色尘来获得证悟。

确实色法,依靠眼睛也看不到它的真相,我们用智慧来观察也是。学中观的时候,有时候对这些微尘的观察好像是懂一样,有时候又似懂非懂。我们观察瓶子的时候,真的瓶子已经没有了那样,但实际上接触瓶子的时候,瓶子还是真实存在。所以他不建议初学者依靠这个来证悟,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声尘: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憍陈如是依靠它获得证悟的。

但是声音也比较复杂,它杂有各种各样的语言。

语言也好,声相也好,其实声音里面包含很多很多,有不同的名字、文字,还有句子,有很多的句味、意义。所以一个声音的意义不能包含一切,初学者怎么能依靠一个声音马上得到开悟?这也是比较麻烦的。

语言真的是很复杂,同样一句话,我本来是好心好意给别人讲一句话,结果不同的人他就理解成不同的意思——有些说他是故意批评我,有些说他故意赞叹我。实际上语言有很多复杂的成分在里面,虽然有些人他认为他已经讲清楚了,但是下面的听者各有各的解读,也是很难的。

所以依靠声音让我们开悟的话,也不容易。比如说依靠一种声音,比如“啪的”,可能有些根机好的人依靠“啪”字的声音而开悟。但是有些听到“啪的”,他就吓一跳,产生嗔恨心,也许堕落也不知道。或者说我们听到雷声,或者外面的各种,现在很多小孩也在外面叫,这些声音,也许有些禅宗的高僧,他可能依靠这个声音马上开悟。

但是像我这样的初学者,这种声音不单不会让我们马上开悟,反而:“唉呦,我在传法的时候,怎么这些小孩叫得这样尖锐,怎么回事?”这样一想的时候,可能对开悟没有意义了。

所以文殊菩萨建议,对初学者来讲,通过声音获得圆通的话,也不一定。这是文殊菩萨第二个方面的选择,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香尘也是一样的。

其实香尘是在和合当中才能了知——鼻根和外面的香,这两个因缘和合的时候才明白这是什么样的香味。如果离开了一个,那根本不可能得到。

比如说鼻根没有的话,香尘也不可能有的;如果香尘没有的话,那也不可能有。所以需要一种因缘。

“不恒其所觉”,它并不是恒常不变的,这种因缘聚合也是很难。

当时好像是香严童子,他是依靠观香得到证悟的。但是像我们,如果依靠鼻根得到的话,也是很难。如果你上卫生间,里面比较臭的味道,或者说你到卖花,比较香的地方去,不管怎么样,它的因缘很难聚合。作为初学者,依靠它马上开悟的话也是很难,并不简单。所以也不建议初学者依靠它来获得圆通。

第四个,味尘: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味尘也是一样的。

我们舌头的对境,味道,它并不是本来就有的。是舌根还有外面的食物集聚在一起,“要以味时有”,要依靠舌根和外面的味尘,这两个因缘具足。

我现在的食物里面不能有辣椒,也不能有盐,好像什么都没有,所以味觉啥都没有。没有的话,可能要马上开悟了,太清淡了,在清淡当中开悟的话,我现在有点快了。但是刚才吃的面里面,咸的比较多。有时候,没有当中有,这也是开悟的一个象征。本来是什么都没有,每天什么味道都没有,然后一会儿太辣了,一会儿太咸了,好像是有一点点,马上要开悟的感觉。

这个也不容易,因为舌根和外面的食物,“其觉不恒一”,这种知觉并不是恒常有的,它不是一直存在的,所以怎么会是依靠舌根获得圆通呢?

当时是药王菩萨和药上菩萨,他们是依靠味道而开悟的。因为他们采药的时候,经常尝一尝药材是怎么样,这样而开悟的。

但是我们的话,我们很多人都是每天吃火锅,吃这个吃那个,天天吃火锅,但也许这些人马上会开悟。星期天的时候也是吃火锅,开完法会也要吃火锅,考完试也要吃火锅,火锅好像是所有开悟当中最根本的。他们说有些人经常在火锅店里面看得到,那些做火锅的师傅们,变成了他们的常客,而且他们的位置,比如说包间的那一个位置基本上是固定的。这些人可能还没有开悟,一直吃火锅、吃火锅,有一天再也不吃了,就吃一个清淡,那么什么都已经OK了。可能也有这样的。

但是初学者的话,文殊菩萨也不建议天天都是吃吃喝喝,这个而开悟的话有点难。如果吃吃喝喝而开悟的话,现在城市里面的很多人早已经开悟了,他们是特别贪吃的,大家也是应该知道。

第五个,触尘: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触尘的话,实际上也是依靠身根,还有外在的法,这两个接触,接触以后才能出现知觉,有了触觉。如果没有所触,没有身根也好,或者外面所触的法没有的话,那所谓的触也是不可能有的。

所以这种因缘是“合离性”的,它有时候是和合的,有时候是离开的,它的性质是“非定”的,不是完全确定的。如果不是完全确定的话,依靠这种因缘而获得证悟也是比较难。

比如说我们穿衣服的时候,或者接触一些比较寒冷的东西,或者接触一些比较炽热的东西,要马上开悟的话,也是很难的。可能这个寒冷的东西太冷了,不能开悟;也许是太热了,不能开悟;也许接触的东西太重了、太轻了、太粗糙了……,这样的话,要完全适合你的身体才能开悟的话,也是比较难的。

前面叫一个跋陀婆罗,他是依靠接触水而开悟的。所以我们可能也是依靠它,比如说我们喝开水,喝冷水,或者说下大雪的时候,外面稍微冷一冷。或者说在汉地比较热的城市里面,比较炽热,这种接触,身体的触觉而开悟。但是对初学者来讲,这种因缘和合也是比较难,也是不一定能得到。这是第五个。

第六个,法尘:

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法尘它称为内在的尘。

大家都知道,所谓的法,其实色声香味触,六根对境的这些法的影像慢慢隐没以后,在我们心里面出现一种影子,它成了我们意识的对境,这叫做法尘,它是一种内在的尘。

这种内在的尘,实际上它要凭外在的尘,它们两个应该有能所因缘。如果外在根尘没有的话,那内在的法尘难以安立。“凭尘必有所”,如果有外尘的话,内尘可以有的。

但是这两个,能尘和所尘也好,内法是所尘,外法是能尘,这两个能所的法,如果经常有的话,很有可能开悟。你心里面,凡是外面五尘法的影子时时出现、外在五尘灭尽经常出现的话,很有可能让你开悟。

但是这样的能所关系,“非遍涉”,它并不是普遍的涉及,不是这样的。这样的话,作为初学者怎么能依靠里面的法尘获得圆通?很难的。

当时应该是摩诃迦叶尊者,他依靠法尘而开悟。因为领悟它是变坏性的,变坏性是空性,空性是最后泯灭。他是通过观内法生住灭的方式开悟的。

但是我们的话,我们先不一定知道外在的灭跟自己内在的法有关系,即使你知道这一点,当下开悟对初学者来讲,也不容易。

所以文殊菩萨在这里说,六尘的法,本来它是很殊胜的——对于个别的圣者来讲是很殊胜的,但是对初学者,对阿难的话,不一定是好的选择。

好,讲到这里。

______________

[1] 传灯大师《楞严经圆通疏卷第六》:“(四放光现瑞印可十初光灌佛顶)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二并灌众会)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三无情说法)林木池沼皆演法音。 (四宝光交互)交光相罗如宝丝网。(五众会获益)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 (六天雨宝华)即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七空成宝色)十方虚空成七宝色。(八山河不现)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九国土合一)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十梵呗数奏)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2] 《前行广释》:无垢光尊者在《窍诀宝藏论》中说:“上师视为凡夫离加持。”如果把上师当作凡夫人,绝对得不到上师的意传加持。要知道,加持源于自己的信心,若把上师看作佛,就能获得佛的加持;若把上师看作菩萨,就能获得菩萨的加持;若把上师看作上等人,就能获得上等人的加持。比如上师说一句“不能散乱”,假如你把这四个字当佛语来对待,那有一分恭敬得一分法利,你肯定能得到不同的加持;如果你觉得:“什么不能散乱啊,上师你天天都在散乱,还说我!”则必定得不到任何加持。

[3] 通理法师《指掌疏》卷六:“以方便多门。不拣则滥。拣则须智。文殊独擅。以诸经皆推文殊为大智故。”

[4] 交光大师《正脉疏》卷六:“特命文殊有二意。一本寂场之大智。诸会之法眼。二与观音同证。故择妙门有专嘱焉。”

[5] 蕅益大师《楞严文句》卷六:“然如来不自指示而敕文殊。大旨有二。一者若依果位中论。则法法皆妙。实无可选。今之选根。本为初机。文殊正是初机导师。如华严以文殊为幼男。始则先说名号四谛以开圆信。后则指示善财遍参知识。皆其事也。二者文殊即表众生根本实智。”

[6] 七种修法依次为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胜解信、生起。《菩提道次第广论》云:“七因果者,谓正等觉菩提心生,此心又从增上意乐,意乐从悲,大悲从慈,慈从报恩,报从念恩,忆念恩者从知母生,是为七种。”

[7] 《如意宝藏论》讲解第六课:“因为科判里面说是五轮形成的,但是下面真正要讲的时候只有四轮,空、风,还有水和地。”

[8] 《开启修心门扉第27课》:“《毗奈耶经》中也记载着这样一个公案:从前有一个叫尼嘎的比丘,从外表来看他有知足少欲的功德,但他死去以后竟留下了三千两黄金,未生怨王对这笔财产生起了贪欲心,准备据为己有,后来佛陀专门派人对他捎口信说:“以何道理在尼嘎比丘生前未曾与他有任何来往,在他死后却欲将他的财产据为己有?”最终未生怨王也没能得到那笔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