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57.pdf

《楞严经》第57课

(听打稿,仅供学习方便)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今天我们继续讲《楞严经》的偈颂。

偈颂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应颂,或者说重颂,重复,再次的重复。前面是长行文,后面是以总结的方式以偈颂来讲的。还有一种叫孤起,内容是佛陀直接、突然做的,就像有一些植物从地里面冒出来一样,在如来的智慧海里面显露出一些甚深的道理,这个叫孤起。应颂也好,孤起颂也好,实际上十二部经里面都是有。

下面是孤起颂,孤独的孤,起来的起。我们有时候讲考的时候,那个名字没有,因为相同的名字比较多,比如说圆依,依很多的。有些主持人叫圆意,他们下面的人都听不懂,经常有这样的。所以这是孤起的意思。

接下来我们继续讲:

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

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

昨天阿难也是问,说他不懂轮回的根本和涅槃的根本都是六根,结解开的话是怎么样的?这个道理他有点不明白。

佛陀说,解开这些结,应该是以次第而来的。“六解”,六个结已经解开的话,“一也亡”, 那个时候,一个结也是不会有的。

解释方法是比较多的,到时候你们也可以看不同的注释。有些解释说六个根解开的话,涅槃的法也是不成立的。但也有一些法师遮破这种说法。

这里说这六种结,轮回当中的六种结,只要解开的话,那其中一个也是不可能有的,全部都会消掉的。

方法是什么呢?“根选择圆通”,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当中要选择一个圆通根。

前面也讲到了耳根,六根当中,耳根是最有条件的。先从耳根开始,那其他的根可以依次通达。这样的话,在根当中选择一个根,然后其他的根可以依次通达。

“入流成正觉”,入流于什么呢?成了正等觉。圣者的觉悟,佛道当中成佛。

我们觉得六根是比较好的。但有个别汉传佛教的法师他不这么解释。这种的方式我们下面也会明白。下面佛陀会以比喻的方式来讲六个结怎么样解开,这个问题下面会讲的。可能这一节课不一定讲的完。

所以只要六个结当中一个没有的话,那其他也没有,或者说六个结一个也不存在,这样来理解。

这是这个偈颂大概的内容。

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陀那”,是阿陀那,其实是阿赖耶的意思。所谓的含藏识也好,或者说是第八识。

“微”,这里是很深的意思。“细”,细微的意思。阿赖耶它是一种非常甚深和细微的识,当中有各种各样清净和不清净的习气。

“成暴流”,生死瀑流,像是大江河一样开始流淌。

“真”,真相,清净涅槃的法,也有“非真”,不是真正的、世俗的、假的、染污的、烦恼的。阿赖耶当中这些也是有的。

但是这样的道理,恐怕、担心,给一般的二乘人,声闻缘觉,或者说是跟凡夫人讲的话,他们都没办法接受。这样的原因,“我常不开演”,佛陀他并没有讲阿赖耶的这种法。

当然除了个别的一些,像唯识宗为主的一些大乘行者以外,在我们世间乘当中,或者是声闻、缘觉乘当中,阿赖耶基本上是没有开演,没有讲。

就像我们世间有一个特别珍贵的宝库,里面有金银财宝,或者不清净的武器,各种各样东西,这个宝库不能随随便便给别人讲,只有跟内部的人讲。这个宝库很重要的。

所以阿赖耶,我们众生相续当中最有东西的,各种东西都藏在这里。

如果好好思维的话,真的很有意思。我们每个众生为什么有不同的习气?又有善根又有恶根,或者说好的也有,不好的也有。自己也是发现。自己有时候觉得遇到诸佛菩萨的身相,好像自己很有善根一样。有时候遇到一些贪嗔痴的对境,或者是遇到一些违缘的时候,好像一点都没办法控制自己的烦恼,觉得自己可能是世界上最恶毒的人。

为什么这样呢?其实我们阿赖耶里面的种子太多了,习气一旦出来的时候,我们就没办法。在不同的因缘当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果会现前。因为阿赖耶识里面有很多的种子保存着,一旦因缘具足的时候,这些种子就流露出来,开花、结果,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感受它苦和乐。

(师念藏语)这个与平时我们背的教证也是相同,而且很多大乘论典里面都引用了《解深密经》的这个教证,像长水他们都引用了。《解深密经》解释的更好懂一点,他是怎么讲的呢:“阿陀那识甚微细。一切种子成暴流。我於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1]。”阿赖耶识非常甚深细微,一切轮回的种子就像瀑流一样,一直接连不断的流淌。佛陀对凡夫人并没有讲,尤其是二乘以下的人没有讲。原因是什么呢?害怕他们执着为是“我”,因为阿赖耶如果执着为是“我”的话,那不行的,因为很多外道都把阿赖耶认为是“我”,或者以所谓的一些创物者这样来理解。

所以佛陀为什么在一些普通的经典里面没有讲,原因是这样的。

所以这个道理,大家都好好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这里面有很多甚深的意义。而且自己感觉上,确实阿赖耶上面有很多东西,将来开发什么东西也不知道,所以说自己也可能说不清楚。因为里面的东西太多了,只要因缘具足的时候,它会出现的。

可能不同的翻译版本是不同的,但是刚才我引用的藏文教证,大家很喜欢的,很多藏传佛教的高僧大道也经常引用。我们也希望以后在讲经说法的时候,至少是讲一节课的时候引用多少个经典,能背诵,这样很好的,对吧?这个很有必要的。

刚才是这样的一个内容。下面的颂词稍微难懂一点,你们还是拿出自己的智慧来看。有些是很简单的,你随便就可以,有些是稍微有一点难。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

可能藏文的译本跟很多注释的译本有点点不同,我先用藏文的译法。

藏文译法的话,这里的“取”用证悟的证来讲的。如果用自己的心证悟自己的心,“非幻”的东西,本来不是幻的东西,就变成了幻化,幻化的法一样。

意思是,非幻的东西,在凡夫人面前,一些不是如梦如幻的东西,也变成幻化一样。因为你证悟一切法的时候,一切都是无有自性,如梦如幻的,可能这样的。

“不取”。如果你没有证悟的话,“无非幻”,你没有证悟的话,非幻也是没有的。

非幻的话,世间人所看到的,不是幻化,实有的这些东西。

你如果没有证悟的话,幻和非幻都是没有的。

如果非幻没有的话,“非幻尚不生。”不是幻化的没有产生,那幻化更不用说了,怎么会是建立起来呢?

好像“取”用证悟的证这样来解释的话,那也可以。汉传佛教几个法师的解释稍许有些不同,包括温陵戒环,蕅益大师,还有交光大师,他们每个人的解释稍微有一点不同,但他们确实也是深度的去解读。

大多数人是怎么解释呢?

用“自心取自心”,取自心的话,这个取是能取所取的取,如果用自己的心开始执着自己的心,那“非幻成幻法”,不是幻化的成了幻化。不是幻化的话,认为是真心?本来不是幻化的,常有的。因为自己的心,自己去束缚,自己去执着的话,本来不是幻化的、常有的这种真心,最后变成了虚妄的幻化,妄相,变成妄尘,妄的幻化。

“不取”,如果你没有取,没有能取,也没有所取,已经没有轮回。这样的话,“无非幻”,那么这个时候,“非幻尚不生”,连非幻的,不是幻化的这种法也不存在。

如果你真的不取,真正已经开悟了的话,那“非幻”,常有的、不是幻化的,连这个也是不成立的。如果“非幻尚不生”,如果非幻,不是幻化的这些没有产生的话,那幻化怎么会是成立呢?

如果用二取来执着的话,那什么都搞不成。如果没有二取,可以说是“能所双亡”,我们经常说的啥都没有。什么执着都没有的话,最后已经是一种开悟。已经开悟的话,那幻和非幻,两个都不存在。尤其是非幻不存在,非幻不存在的话,幻怎么会产生?

你们可能还是要看一下,有不同的注释来解释。

《入楞伽经》里面所讲的有些道理来解释的话,可能比较好一点。《入楞伽经》[2]当中怎么讲的呢:“恶习熏于心,所现种种相,迷惑谓心外,妄取诸色像。”我们恶的这种习气,熏于心上面,产生二取的相。这个时候显现外在种种的相,然后我们以迷乱的心,开始去执着这种种相,认为心以外有山河大地,等等,这样以后就虚妄地取什么呢?取外在的这种色相。

当然色相只是一个方面,色相、声相、香相,各种影相,外面白红蓝绿,形形色色的法显现,这样以后,众生慢慢漂泊在轮回当中。

这是没有懂得的意思而讲的。

如果已经了悟的话,《入楞伽经》里面讲:“若欲见真实,离诸分别取,应修真实观,见佛必无疑。”如果我们真正用自心来观自心,远离一切分别、能取所取,不断修真实观的话,其实见佛没有任何的怀疑,一定会是能见到佛,一定能见到诸法的实相。

前面《楞严经》所讲到的道理,也跟《入楞伽经》当中比较相同,《入楞伽经》在藏传佛教当中也是很重要,诸大德们也是很重视的。

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

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

刚才我们说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或者我们经常爱说胜义当中远离四边八戏,世俗当中如梦如幻。其实可以这么说。

如果你再究竟观察的话,幻和非幻也是不成立的。这样的道理通达的时候,那么这是一种三摩定。

这个三摩定在有些经典当中讲“妙莲花三摩提”,因为莲花没有任何的垢染,内外全部都是清净无垢——非常清净的三摩提。

或者有些经典当中叫“金刚王宝觉”。“金刚王”,这种境界,任何的势力、东西都是没办法摧毁,无坚不摧,所以他称之为叫“金刚王”,金刚当中君王一样。还有它是“宝觉”,非常珍贵,或者非常殊胜的一种觉悟,如来的果位一样。

还有“如幻三摩提”。很多高僧大德都是依靠如幻三摩定在这个世间当中游舞。它没有任何自性,但是依靠它,显现当中可以利益无量众生,这叫做“如幻三摩提”。所以获得的等持是这样的。

那么得到这些功德以后,“弹指超无学,”在弹指间、一瞬间可以顿超到无学位。

藏文当中说,弹指超越无学,意思是弹指之间超越,已经离开了无学地。但大乘的角度来讲,到了无学地的话,也没有什么可再超越的,因为超越无学地的目的是没有的。但是我看到现代的一个注释当中说,它超越了二乘的无学,阿罗汉,超越了他,直接获得佛菩萨的果位,也可以。

还有长水子璇当中讲,弹指之间,“能至大觉”,超的话,断的方面、证的方面有很多的超越,最后到无学。那么这个道理,相当于我们大圆满里面所讲到的一样,短暂的时间当中,你就可以圆满一切功德。

他引用了《圆觉经》里面教证的一半[3],我找了一下《圆觉经》里面是[4]:“知幻即离,不做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知道幻以后,离开了一切,这个时候不需要因地各种各样的方便,离开了幻以后,实际上这是真正的正觉,这个不需要经过次第。

所以在大乘显宗的经典当中,也会讲短暂的时间当中获得了觉悟,或者说是佛果。

有些人说藏传佛教的即生成佛,这些是不合理的。其实禅宗当中也有,《圆觉经》当中也有,包括在这里,也是“弹指超无学”,实际上弹指间已经获得了这样的功德,圆满了很多地道的功德。所以这并不是不合理的。当然我们自己,不要说无学地,基本的一些境界都得不到的话,就什么都不相信,带有一种怀疑,这也是正常现象。

《圆觉经》当中讲的:“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这个也很重要。大家也经常要记一下。有些重要的,包括我们自宗无上大圆满比较特别的一些境界、道理,自己也应该记住。记住的原因,一方面是自己产生怀疑的时候,摧毁自己的邪见,这是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别人向你攻击的时候,你也是有必要拿出这样智慧的理证的工具,然后进行遮破,或者说铲除对方邪见的根本。这个很有必要的。

《圆觉经》藏文当中有没有?我原来问过一次,是吧?看谁找到《圆觉经》。好像藏文当中一直没有翻译。它里面讲到很多菩萨证悟的境界,非常好的。以后有必要的时候,看看怎么样。

原来南怀瑾先生讲过《圆觉经》,南怀瑾先生讲的应该是很好的。南怀瑾讲的比较出名的《金刚经说什么》,《圆觉经略说》,这些比较出名。《楞严经》么,反正他的音频也有,但音频没有听。有时候我看这些老的上师和老的领导们,他们的普通话说的不怎么样,所以听着听着有点不习惯。那个时候可能因为时代的原因。现在有一些法师、领导,讲的都是普通话,比较可以的。以前的话,好多都是这样的。所以有时候语言也是一种障碍。

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门。

“此阿毗达磨”,我们经常称对法,大乘、小乘的阿毗达磨。但这里阿毗达磨的意思是无与伦比的法。意思是说,前面所讲到的《楞严经》的这些道理、实相的话,它是最殊胜、最无与伦比的法。

“十方薄伽梵”,它实际上是十方,四方四隅上下的如来。“一路涅槃门,”《大幻化网》,还有一些密法当中,十方诸佛的行境,一切诸乘的顶乘、如来的醍醐等等,也有很多赞叹的。尤其是我们讲《大幻化网》的时候,前面都会讲很多,包括《一子续》,好多经常讲这些。

上面所讲到的这些道理,或者《楞严经》里面所讲的这些道理,实际上是最殊胜的法,十方如来依靠这样的法才能证悟。因此他们的唯一的修行,他们的门路实际上就是依靠这样的法而获得不二涅槃的。

这里,我看到好像唐朝和明朝时候的有一些高僧,光是读后面的这句也有开悟的。但这些公案记得不是很清楚。“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你们查一下,应该是能找得到一些。包括《大藏经》和论著里面,汉文其他的书里面,有些大德依靠这个而开悟的,也有这样。

不过现在找的话,网上还是越来越难找,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好一点。现在《龙藏》,《大藏经》,有时候打开也很费劲。原来的很多资料,现在不要说视频,有时候是公案,这些都是越来越不好找。可能是疫情的原因,疫情好一点的话,应该各方面都会好起来。

偈颂已经讲完了,下面讲: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祇夜伽陀,杂糅精莹,妙理清彻,心目开明,叹未曾有。

这个时候,阿难和大众听到了佛陀无上、慈悲的开示。这个慈悲的开示,一个是祇夜,一个是伽陀,刚才前面讲到的,一个是应颂,一个是孤起,以两个颂的方式讲到了这个道理。

那这个道理,能诠的词句方面,“杂糅精莹,”他的词句,包括前面的应颂和孤起,这两种风格糅合在一起,特别美妙、清楚、精彩。从词句方面讲。

从所诠的意义方面:“妙理清彻”,意义极其殊胜、美妙,并且通彻无碍,特别清楚。

这样的教言宣说了以后,阿难为主的这些众生,“心目开明”,心开意解,或者心智完全都打开了,从来都是没有过这样的。

你看,其实我们是比较可怜的,当时他们的大众:“哇,这个偈颂一讲,原来是这样的。”我们也是前面的都听了,包括刚才讲阿赖耶,还有三种禅定,我想我们有没有心开意解,或者说是恍然大悟,大彻大悟,有没有这样的一种感觉或者觉受、觉悟?如果有的话,我们也得到了同样的加持。如果我们啥感觉都没有:“什么时候能下课?刚才中午吃的什么,明天吃什么啊?晚上我几点钟可以睡觉?我这个月的生活费有没有?最近我们买的菜贵不贵?我的大米还是比较多的,时间长了以后会不会过期了?我身边有些人对我不好,我以后给他怎么样报仇……。”如果边听课、边这样想的话,那不要说未曾有,好像跟以前没有什么差别。

别人有这样的感觉以后:

阿难合掌顶礼白佛:

你看阿难,表现还是很明显的,马上合掌,马上顶礼白佛:

“我今闻佛无遮大悲,性净妙常真实法句,

“我今天听到了佛陀没有任何遮挡、大悲心的流露,而且讲到了本性清净,微妙、恒常、真实的法句。”

“太开心了,太欢喜了,太舒服了,真的是好长时间都没有过今天这样的感觉,好像虚空当中的云一下子没有了,太阳的光芒从东山升起来的时候,哇,我的心里是热乎乎的。”

阿难特别特别的开心,但是他的烦恼又来了:

心犹未达‘六解一亡’,舒结伦次。

“但是我心里还是没有通达,刚才前面讲的最关键的‘六解一亡’,六解一亡的道理没有懂;‘舒结’,这个结次第解开的道理也是没有明白,这两个问题我还没有搞懂。”

阿难的问题真的是特别特别多,我们有些人也是问这个问那个。其实问问题是很好的,没有思考问问题不好,自己思考以后问问题也是很好的。

我希望我们有一些堪布堪姆,包括我们讲考的时候,有些还是问的比较切实,但有些问题自己也没有思考——自己也不经过思考,随随便便,问的问题没有什么深度,也没有什么意义,这样问也没什么用的。

如果有深度的一些问题,像阿难问一样。确实“六解一亡,舒结伦次”,这两个问题他没有懂。

惟垂大慈,再愍斯会及与将来,施以法音。洗涤沉垢。

“我再次祈祷大慈大悲的佛陀,垂怜和悲悯在场所有的众生,包括我在内所有的众生,还有为了将来的这些有缘的众生。”

阿难还是一直考虑我们的,想给今天的我们怎么怎么。只要这样的道理一讲,肯定对未来的众生是有利的。

其实阿难是佛菩萨的化生,很厉害的。

“‘施以法音’,您施于我们这种法音甘露,洗涤我们相续当中、无始以来积下来的这些沉垢,这些沉积的垢染能不能全部洗掉。”

好像有一个《楞严经》的研究里面说是阿难问了多少个问题,以前有一个书里面写过。如果有人真的研究《楞严经》,那很有意思的,他们现在只统计阿难哭过多少次。但是统计阿难问了多少的问题,每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样?用白话文来写的话,可能我们都很难回答。第一个问题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什么?这样可能挺有意思的。

下面就比较好懂一点。阿难又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佛陀用了一个现实当中的比喻。

你看我刚刚拿了一个红色的哈达,这个是给阿难的比喻。我观察了缘起,今天是红色的一个哈达。

下面佛陀马上给他回答,他怎么回答的?

即时,如来于师子座,整涅槃僧,敛僧伽梨,揽七宝几,引手于几,取劫波罗天所奉花巾,于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

佛陀当时坐在狮子座上。佛陀做一些重要的开示的时候,经常像我们世间人一样,他整理一下衣服。

“整”什么?“涅槃僧”,有些里面说是佛陀的内衣,里面穿的内衣,内衣也整理了一下。

“敛僧伽梨”,我们经常说的外面大衣,或者说是袈裟。

藏文当中没有特别明显说内衣。佛陀把袈裟整理了一下,稍微收拾一下,这样的。敛的话,收拾一下,可能佛陀在法座上很长时间,有时候稍微整理一下自己的衣着。

“揽七宝几”,一个七宝组成的的茶几。现在的话来讲,也叫桌子。然后佛陀把手靠在这个七宝的桌子边,取什么呢?“劫波罗天”,劫波罗天指的是阎魔天,或者说是离诤天。离诤天曾经供养过佛陀的一个“花巾”。

相当于是一种现在我们讲的丝巾、绸缎。藏文当中哈达和绸缎两个是一个意思,“达呷”,也可以用成哈达,也可以用成绸缎。

我想是哈达的话,可能可以,可能天人也认为哈达是最好的一种礼物,他们从天上来的话,就供养佛陀。就像现在世间人,从某个地方专门来拜见某个大德的时候,拿着各种不同的哈达。可能天人的绸缎,天人的一种衣服也叫做“花巾”,相当于是布一样。其实藏文里面“达呷”的话,它有绸缎的意思,也有哈达的意思。

佛陀从茶几边拿了一个相当于哈达一样花巾,然后打了一个结。

我不是佛陀,但是我想展示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可能为了了解,就比较清楚,这样的话做一个结。

“绾成一结”,他就打了一个结。然后给阿难看。阿难看完了以后,佛陀问阿难:

“此名何等?”

“这个叫什么?”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

大家都异口同声的说:

“此名为结。”

“您刚才打了一个结。”

于是,如来绾叠花[5]巾又成一结,

佛陀把刚才的哈达,或者绸缎,这个叠花巾,又再次的打了一个结。

重问阿难:“此名何等?”

再次问阿难:“这个叫什么?”

阿难大众又白佛言:“此亦名结。”

“这个也叫结。”因为他打了两次结。

如是伦次绾叠花巾,总成六结。

佛陀依次在叠华巾上打了六个结。

一一结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结,持问阿难:“此名何等?”

每打一个结的时候,手里拿着这些结,不断的问阿难他们:“这个叫什么?这个叫什么?”这样问的。

阿难大众亦复如是,次第酬佛:“此名为结。”

阿难和大众一直也是同样,次第的“酬佛”,回复佛陀:“这个叫结。”

总共打了六个结。看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

佛告阿难:“我初绾巾,汝名为结。此叠花巾先实一条,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复名为结?”

佛陀说:“我最开始拿哈达打了一个结,是吧?你当时说这个叫做结。我用这条叠花巾来问你们,你说第一个叫结,然后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等等这些,你是不是也承认为结?”

佛陀说第一个应该是结,但你是不是也承认第二和第三个也是结?好像佛陀不太承认。

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宝叠花缉绩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惟,如来一绾,得一结名;若百绾成,终名百结。

当时阿难给佛陀是这样回答的:“您刚才拿来的绸缎,或者是天人的这种珍宝的绸缎、哈达,叠华纺织、缝纫成的花巾,虽然打了六个结,实际上是一条,只有一个本体。”

“那按照我的想法”——阿难的想法也是对的,“‘如来一绾’,得一个结,你在绸缎上首先打了一个结,那这个名字可以叫结。然后您打一个、两个,如果打了一百个结,我认为还是一百个结。虽然是在同一个绸缎上面,如果您打了一百个结,我可以说是一百个结。”

何况此巾只有六结,终不至七,亦不停五!

“何况说,也没有一百个,这条绸缎上面只有六个结,这六个结不超过七个以上,也不是在第五个停止了。”

也没有在五个上面停止,四个上面停止,三个上面停止,刚好是六个。因为表示六根,佛陀用这样的比喻来讲六根的本体是怎么样的,每一个显相是怎么样的,要抉择这样的一个知识。

所以当时阿难说您如果打了一百个结的话,那我可以叫做是一百个结,但您没有打一百个结,只有六个结,也不多也不少,这样的话:

云何如来只许初时,第二、第三不名为结?”

“那为什么您好像只承认第一个结,而第二和第三,‘不名为结’?”

我搞不清楚,这个我搞不清楚——第二和第三为什么不能说是结?第一个可以叫,第二、第三个等等这些,不能说结,我有点不懂。

这个时候,佛陀告诉阿难:

佛告阿难:“此宝花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条,

佛陀说:“这个宝花巾,哈达也好,你知道它本来只有一条、一根,对吧?”

我六绾时,名有六结。

“我打了六个结的时候,你取名为六个结。”

这是他们两个共同的观点,也没有什么争论的,关键是下面的问题:

汝审观察,巾体是同,因结有异。

“现在你应该详细地去观察,观察什么呢?花巾的本体是一个,同体的。但是因为打了结以后,它就有不同的显相。”

因为第一个结和第二个结、第三个结、第四个结、第五个结、第六个结,现在有不同的六个结,那六个结的话,哈达是同一条,但是六个结,因为结的原因有不同。

于意云何?初绾结成,名为第一,

“你是怎么想的?刚开始第一个打的结,是不是称名为第一个结?”

如是乃至第六结生,

“然后第二个打完了以后,叫第二个结,第三个打完了以后叫第三个结,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第六个打完了以后,第六个结。这样的话,是不是到最后第六个结产生了”,

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

吾今欲将第六结名成第一不?”

现在有六个结,“那我要问你,第六个结是不是第一个结?”

阿难就觉得比较简单:

“不也,世尊。六结若存,斯第六名终非第一。

阿难说:“世尊,第六个结肯定不是第一个结,只要六结存在,那么第六个结的名字绝对不是第一个结的名字。”

这个我们都知道,第六个结是这边的,第一个结是这边的,那么第六个结是不可能到第一个,这是不可能的。

纵我历生尽其明辨,如何令是六结乱名?”

他说:“纵然我阿难经历生生世世,我利用我最聪明的智慧进行辨别的话,永远不可能把第六个结变成第一个。这种结的混乱现象,我是绝对不会承认的。不仅是我现在不承认,以后也不会承认的。”

不知道到后面的时候他会不会……,我们有点担心,阿难经常刚开始他还是很有把握的,到最后又不得不承认。

他说,我的这种智慧多少生世来观察的话,肯定不是。我们也在想,第六个结肯定不可能是第一个结,我们也不会承认的。

佛言:“如是,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

佛陀说:“是的,你说的是非常非常的对。因为六个结不同,但是从本体上,一个因缘上看的话,‘循顾本因’,追循到一个本因,因为六个结都是在一个哈达上面,那这样的话,如果我们追循它的本因,实际上是一个花巾所造就的。那么这样的话,‘令其杂乱,终不得成’,让它杂乱的话,也不可能的。”

这里佛陀稍微给阿难讲了一下。完全错乱的话,也终是不成立的。

则汝六根亦复如是,

现在这里稍微提了一下六根,下面你们自己也是思考,这些方法是很甚深的,而且佛陀特别耐心的用比喻来跟我们讲的。

这样的话,佛陀说:“我们的六根也是一样的。”

毕竟同中,生毕竟异。”

“毕竟本体的话,我们前面讲的妙明真性、如来藏、空性,这样的一个本体当中,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它们真正的本体,明空无二也好,如来藏也好,全部都是在一个清净的本体当中。”

“就像一个哈达打成六个结一样,同一个本体,空性和光明当中显现了六个根,‘生毕竟异’,那么产生什么呢?毕竟产生了不同的,有差别的。”

眼根肯定不是鼻根,鼻根肯定不是耳根。这里的话,也是一样的,第一个结肯定不是第二个结,第二个结肯定不是第一个结,或者说是第六个结,第四个结。从显现上来看的话,肯定不会错乱的,但是它们的本质是一体的。

这个问题我们只有下一节课,过了几天以后我会不会忘了。

讲到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

[1] 摘自《解深密经》卷第一。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2] 摘自《大乘入楞伽经》第六卷。唐实叉难陀译。下同。

[3] 长水子璇《首楞严义疏》卷五:“圆觉亦云。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 摘自《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第一卷。

[5]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卷五:“叠华,西域贵重之物,织以成巾,价值无量。又为天人所奉,更足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