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56.pdf

《楞严经》第56课

(听打稿,仅供学习方便)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接下来我们讲《楞严经》。

前面阿难说,他也是很有福报的,变成了广闻博学第一,也是变成出家身份。但是好像自相续的证悟也好,烦恼也好,这些就像是隔日疟一样,一会儿可以,一会儿没有。这样的话,请佛陀慈悲给我们开示,到底我们身体和心的结是什么?结的根本是什么?因为众生一直依靠这个在三有轮回当中漂泊。

当时他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自己也是特别的感动,很有感觉的。

那天也讲了,我们人的话,有时候这种感性在佛法当中也是很重要的。有些人确实不管听法也好,或者在求法的过程当中,自己觉得特别惭愧,然后泪流满面。

有些认为自己特别开心,遇到这样的佛法,欢喜地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那样的话,诸佛菩萨的加持融入你的心也很容易。否则的话,就像水里面的石头,听了多少多少法,自相续一点改变都没有,这样闻法的作用也不大。

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可能新来的人,或者说刚刚遇到佛法的人,他们都特别的热情、感动、流泪,也有这样的。过了很长时间以后,有些可能原来的这种三分热情慢慢没有了,这样的话也是比较可惜。

阿难尊者应该是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是,他可能人也比较感性。我们有些道友也是,稍微说一点点,还没有说的时候,泪水就开始稀里哗啦,好像这几天的雨一样,一直哭。

其实哭的话也是很好,说明他有感觉。比如说别人批评你,或者赞叹你,赞叹你的时候也是高兴地哭了。或者说你的时候——我们有些负责人,稍微说一点就开始哭了。所以我后来都不敢说了。一说的话,我想不说,要说的话肯定会哭的。但哭的话也是,怎么讲?可能自己还是很认真的一种表现。其实会哭的人还是说明自己自相续当中没有傲慢心。

你看阿难尊者已经哭了第六次了,让佛陀开示。我们整个《楞严经》结束之前,不知道他哭多少次。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以阎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难顶。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这个时候,世尊看到阿难这么哭,其实佛陀对自己的亲戚和亲人特别特别关心,对释迦族都是这样的。

世尊看到阿难又哭了,也很悲悯他,还有当时在楞严大法会当中很多的有学者,还没有得果的这些因地学者,还有为了什么呢?为了未来的,像我们这样的众生获得出世间的果位,创造这样的一个因缘;还有佛陀的讲经说法,这种说法将来变成了世间的慧眼。

世间眼的话,其实正法都是世间眼[1],善知识也是世间眼,这里主要可能讲佛陀的这些语言将来变成了世间眼。

你看佛陀圆寂2500多年,我们现在看到这个经典的话,相当于是赐予我们眼睛一样的。

为将来的众生创造世间眼,以这样的一个目的,佛陀他用特别庄严的手,这个手比喻成南赡部洲紫金光的手。

佛陀的手,有时候是金光手,可能稍微带有一点紫色、肉色,可能这样的。赡部洲的紫金是黄金里面最好的黄金。

这样金子般佛陀的手,抚摸到阿难的头顶上,给阿难摸顶。

其实佛陀对他还是很好的,他一边说他,一边摸他。

这个时候,整个十方,东南西北四方、四隅、上下,十方世界当中所有诸佛如来的世界出现了六种震动。

六种震动,以前我们讲佛经的时候也是讲过,动、涌、起,震、吼、击。并不是像我们发生地震一样的震动,不是这样的。那种震动是只有住地菩萨才能发现的一种震动。

为什么是六种震动?因为我们下面转的法轮,主要是我们的六根、六尘清净为智慧,所以这里出现六种震动。

还有阿难他们获得佛陀加持的时候,因为我们器世界和有情世界,实际上是天人合一、器情密不可分的关系,一种联系和缘起,这样的原因出现了这些瑞相。

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祇陀林,灌如来顶。是诸大众,得未曾有。

接下来出现什么呢?像微尘数的如来,十方世界微尘数、特别多的如来,住在自己世界的微尘数的这些如来,各个佛陀顶上珍宝的光,从各个如来的头顶当中开始放射出来。放射出来以后,同一个时间当中,这个光全部照射到什么呢?我们南赡部洲世界印度的给孤独园,释迦牟尼佛如来的头顶上。

这个是很稀有的。十分世界如来的头顶当中发出光,而且光并没有入于如来的喉间、心间,而是全部入于释迦牟尼佛的头顶。本身我们这个经典叫做《大佛顶首楞严经》,大佛顶,所以说它在佛经当中是最顶层的、最高的经典。

还有如来的话,其实也是十方如来得以加持。这里意思是什么呢?诸佛同证。诸佛证悟的这些境界,其实是我们楞严大定里面所讲到的这些境界,以外没有什么别的。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有些可能认为,释迦牟尼佛证悟的是一种,阿弥陀佛证悟的是另外一种,还有不动佛证悟的可能是另外有一个,可能会这么想的。但实际上并不是。只要是得到证悟,这些如来们他们所得到的这些境界都是同等的。所以我们经常说诸佛如来,在智慧法界的密意当中一味一体,也是这个意思。

所以当时十方世界所有如来的头顶当中发出光,融入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时候,这样非常稀有的现象,在座所有的大众从来都是没有见过、没有听过。

以前的话,也没有。我们可能很多人也是,这样的道理很难看到。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

在这个时候,阿难还有在座的大众,大家一起听到了,刚才十方世界像微尘数那样的如来,共同、异口同声地告诉阿难尊者。

其实阿难是很了不起的,这么多的如来在同一个时间当中告诉阿难尊者。

告诉什么呢?“善哉!阿难”,非常稀有,善哉阿难,你如果想了知俱生无明——阿难他前面的问题也是这个。最主要他不知道这个结是怎么样的,众生结的根本是什么?这样的话,十方如来就给他讲。

其实这也是《楞严经》很甚深的一个地方。

俱生是我们每一个众生生来都跟它一起的那样的无明。

你要知道这样的无明,生死轮回当中流转真正的结的根本,“唯汝六根”,唯一你的六根,除了这个以外没有其他。

这里说轮回的因是什么呢?轮回的因是结,结是什么呢?你的六根,六根以外没有什么。

我们以前讲十二缘起的时候,轮回的根是无明,或者是我执,萨迦耶见。

但在《楞严经》当中讲,生死轮回最根本的无明是我们的六根,“更无他物”,除了六根以外没有其他的。

其实我们轮回的因是无明也好,是六根也好,这两个应该意思是一样的。

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阿难肯定是更要晕了。

他说是你轮转生死当中,结根是六根,除了六根以外没有什么其他的。然而你要想获得无上菩提,很快的时间当中获得无上菩提,而且很快就得到解脱的安乐,还有寂静妙常,常有不变,这样的话,其实它的根本也是六根,除了六根以外没有其他的。

你看阿难肯定现在又听不懂了。说的更那个了——前面说无明是什么,根是什么,现在说轮回的根本是您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然后涅槃的根本,也就是说解脱的根本,也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除了这个以外都没有。所以十方诸佛菩萨都是给阿难这样说。

实际上这个是很重要的。比如说憨山大师说[2],这个是佛陀转法轮当中的一个大缘起义,一个大缘起义。为什么呢?因地的时候有了这样的发愿,那到果地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佛佛道同这么一个道理。所以这个是一个大缘起。

因为平时的话,是一个佛给阿难讲的教言,但这里是十方诸佛给他讲。表面上给阿难讲,实际上也是给我们讲。我们后来的这些人,虽然现在见不到十方诸佛,也见不到本师释迦牟尼佛,但是他们加持的这样的法,阿难也好,未来的我们也好,都能得到的。

所以有些佛经当中,比如说《华严经》里面说“十方共证”,十方如来共同证悟,有这样的说法。《法华经》当中讲“诸佛同时”,诸佛同一个时间当中。还有《弥陀经》当中“六方全信”,六个方向的佛全让你产生信心。

所以不同佛经当中,不同的如来,包括我们学《地藏经》,《维摩诘经》,经常有十方如来的智慧、光芒,还有十方如来的这种加持,甚至十方如来来到维摩诘居士的地方,有好多好多难以想象的。

我们凡夫人的话,不要说是亲自看得到这种现象,想起来也是很难的。当然诸佛菩萨不可思议的境界,我们难以想象也是非常正常的。

我想我们现在世间当中很多的原理,我们作为非专业人士也是难以想象的。包括现在的天文学也好,或者说探测大海,探测大地,探测太空等等许多的问题,可能一般的一个世间人,对这些也是难以想象的。

如果我们因为这些难以想象而不承认的话,那是不合理的。因为我们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

为什么这段话这么重要?这段话实际上是诸佛菩萨同一个时间当中发出光芒给阿难说的。这样的话,让阿难应该要明白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的问题,诸佛菩萨所有的密意是同一的。第二个目的,让阿难应该生起信心。释迦牟尼佛这样说的话,也许他可能有点:“我那个哥哥,会不会什么什么。”他会想的。但是十方如来异口同声跟他说的话,他不得不相信。所以让阿难对此生起更大的信心,让我们要了解涅槃的根本是六根,轮回的根本也是六根。

所以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还是很重要的,看我们怎么用。如果我们把它们用好了,可以得到解脱;如果我们用不好,一直随顺它,跟着去执着:“这是白色的、红色的、蓝色的……。”然后对眼花缭乱的世界不断的产生种种的实执分别念,那我们永远沉溺在无有边际的轮回苦海当中。大家也是明白的。

那接下来: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

你看我刚才说了,我都猜得到。

阿难虽然闻如是的法音——十方如来所有的法音他统统都听得到的。

心犹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呜呜呜,这次没有哭。

好了吗?藏族护士,我原来想护士是一种小小的女孩子,结果……。现在护士专门有什么本科的、专科的。以前医生和护士刚开始基本上没有分,国外是分的。那天那个医生说他不敢打针,他是很有说法的。然后护士要找来,结果一看一个老喇嘛。昨天她手抖得很不错的,今天好像没有。嗯,开玩笑。

阿难尊者他听到了十方如来的法音,但是他确实心里没有明白。没有明白的原因,有些注释里面说,因为一般声闻乘当中讲十八界,这里只讲了六根,好像觉得所谓的万法还没有包括在里面。再讲轮回和涅槃的根本都是这样的话,那作为一个声闻乘,对他来讲也是没有懂得轮涅无二的道理。

所以说他不断的在佛陀面前顶礼,因为心里还是没有明白,“稽首白佛”,他不断的在佛陀座下顶礼。顶礼以后,他这样说的,他说:为什么生死轮回的根本,还有涅槃解脱的大乐妙常,这两个的根本全部都是六根,没有其他的?

他还是有点想不通,因为轮回的根本也是六根,涅槃成就解脱的根本也是六根,那这样的话,六根到底是什么呀?

他就问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他有点搞不懂,轮涅无二的道理搞不懂。这个时候,佛陀就开始给他讲了,为什么轮回的根本也是六根,涅槃的根本也是六根?

其实这里面所讲到的这些道理,我们密法的有些《七宝藏》、《四心滴》,这些里面讲到的很多语句提法不同,但是内容应该是很相同的。

所以我在说,如果我们讲《楞严经》,一个是可能五部大论精通的话,那很好。因为它里面有时候涉及到推理,有时候《俱舍论》,有时候中观的空性,有时候般若的一些境界也会讲的,戒律可能讲的不是很多,但是还是会有一些。更重要的可能是密乘,尤其是大圆满相关的这些续部和窍诀有所了悟的话,那《楞严经》应该是可能讲的更好,学得更好。

下面佛陀告诉阿难,为什么轮回和涅槃的根本都是六根,原因是什么呢?下面跟阿难讲: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

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这么讲呢?六根和六尘实际上是同一个根源。

六尘,我们所谓外在的六尘。六根的话,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这两个,胜义当中两者都是不成立的,世俗当中的话,都是有一种因缘法可以产生,所以这两者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实性。

解脱和束缚也是一样的。

名言当中,这两者都成立。在胜义当中去观察的话,这两者也是不成立的。这一点,我们《中观根本慧论》学的话,都是很容易的。或者是无垢光尊者的《三自解脱》,我们大圆满当中有一个《三自解脱》,这里面一讲的话也是很容易的,解脱就是束缚,束缚就是解脱。

其实根和尘是同源的,缚脱是无二的。

还有识性,我们意识的本性是虚妄的,就像空中的花一模一样。

阿难的问题也已经回答了。根的话,六根;尘的话,六尘、六境。还有后面的识性,实际上是六识。也就是十八界。十八界的话,实际上在本体当中都是无二无别的。但是它们的显现当中,就像是空中的鲜花一样——未经观察的时候有,真正去观察的时候也是没有的。

《六祖坛经》当中也说:“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真如和念之间是本体和用之间的差别。

所以在这里的话,包括我们的六识、六根、六尘,在显现当中每一个都互相起作用,这叫做缘起法。但实际上都是不成立的,这样来讲的。

然后佛陀又告诉阿难:

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

为什么这样呢?佛陀跟阿难说,因为外在的尘也是依靠观待而有的,比如说依靠外境产生眼识,然后依靠根的话,有了外在六尘的相。

可以这么说吧。依靠六尘,它发起了六根的这种知,六根知。有了六根的知以后,出现外在六尘的相;相和见,相分和见分也好,或者说对境的相也好,有境的这种见,这两者实际上是观待而安立,这两个没有任何的实性,那么相当于是交芦。

交芦的话,不同注释里面解释的都不同,有些说[3]它是芦苇一样的草。也可以这么说。有些说相当于是三角架一样;有些说两个交芦全部缠在一起,盘结在一起,但实际上它们的根是一样的,是一个根。而且里面是中空的。像蕅益大师等很多都是这样讲,它无有自性的。

这样的话,就像交芦一样,看起来他们好像互相依靠,我依靠你,你依靠我,这样观待而产生,但实际上里面也是空的,根也是没有分开的。那这样的话,我们的根、境、识,表面上看,有一些起相的作用,有一些起见的作用,有一些产生其他的作用。但实际上这些都应该是无二无别的。

这个道理也是很深的。

其实众生经常说能取所取,一旦我们的二取消于法界的时候,所谓的我执和所谓的法执都慢慢减少了。所以众生为什么漂泊在轮回当中,就是二取。二取是很重要的。

这里讲二取的根本,根、尘,大家都应该是知道的。

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这一段大家应该是明白的,在《楞严经》当中很出名,也是很甚深的一段。很多高僧大德也是经常引用,一些高僧大德依靠这个偈颂也有证悟,所以这一段也是非常重要。

怎么说的呢?你如今应该知道,“知见立知”,知见上建立知的话,这个就是无明的根本。如果没有的话,这样的见解实际上就是涅槃,那这样的涅槃它是无漏的,真性也是清净的,中间怎么还会有其他的物呢?

前面已经给阿难讲了。涅槃的根本除了六根以外没有其他的。轮回的根本除了六根以外,没有其他的物。这里讲为什么是这样?实际上你的知见要立的话,不管是有的知见、没有的知见,这样的立知就是无名的根本。如果你的知见立成有的话,那就是凡夫的法,也是束缚在轮回当中。如果你的知见安立成没有,空的,单空的话,那也是无明的根本。这是二乘法的根本,实际上也不能得到究竟的解脱。

那是什么呢?“知见无见”,你的知见有也没有,无也没有,单空也没有,所有的一切了不可得的,也就是说远离一切戏论。那得到这样的人才能获得真正涅槃。它无漏也好,真性也好,清净也好,这样的境界当中,怎么还会有其他的有、无、是、非,等等,其他的任何法都不可能容有的。

这段我看到有些注释当中引用了《五灯会元》里的一个公案[4],说是当时有一个叫做遇安禅师。他对《楞严经》特别有信心,就开始读《楞严经》。读到刚才这一段的时候他就开悟了。

但开悟的时候,好像他的解读跟我们现在的标点符号有点不同。他的标点是怎么分开的呢?

首先是“知见立”,这个地方逗号,如果任何一个知见建立的话,“知即无明本”,了知这就是无明的根本。这是第一句。

第二句的话,“知见无”,知见没有,这个地方的逗号。“见斯即涅槃”,见到这个就已经得到涅槃。

他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可以说已经有开悟了。后来他自己讲到自己境界的时候:“此是我悟处”,这个地方是我开悟的地方。

当然禅宗里面的公案提法都有点不同。有些当中讲到遇安禅师是很了不起的大成者。他圆寂以后,放在棺材里面,过了三天以后,有些弟子很伤心,又去挖出来,把棺材打开,祈祷他,然后禅师就开始起来了。起来了以后他就回来给他们说法。说法以后,他要求大家以后再也不要来打扰我,然后他又去棺材里面睡下来。后来弟子们再也不敢去打扰了。

这种怎么讲?这样的见解还是非常甚深的。

这一点在《华严经》[5]当中也有一段比较相同:“有见则为垢,此则未为见,远离于诸见,如是乃见佛。”凡是有了见,这里的有见,应该是实有的见,或者是无实的见,这些统统都是垢染。那么这样的见解,应该是“末为见”,应该不是正见,或者说是最低劣的见。那真正的见是什么样?“远离于诸见”,远离了所有的有、无、是、非,就像《中观四百论》里面讲的一样。那么这样的见解,实际上才是真正的见佛,谁具有这样的见解,那么他拥有真正的正见。

所以说,真正佛教了义的法门,有实法也好、无实法也好,有实无实都不住在心间,这个是真正的见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下面佛陀将前面所讲到的这些,再次以重复的方式用偈颂来宣讲。

当然当中有一部分是重复的,有一部分是不重复的,也是直接以偈颂的方式来讲的。它有两个,重复方式的颂叫做是应颂[6]还是什么的,佛经当中经常有一些颂词,前面的道理再次重复一下,为什么这样?以前讲《妙法莲华经》[7]的时候也讲过。有些人好像在长行文的时候他不能了知,但后来以偈颂的方式宣讲的话,他会明白,有这么一个众生。所以为这些众生先说偈颂。或者前面这些道理以偈颂的方式来做一些总结,以总结性的方式来宣说,也有这样的目的。

所以再次宣说:

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

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

这个偈颂也是很出名的。

上面的两句抉择有为法空性,后面的两句抉择无为法空性。

但是藏文当中,好像没有有为、无为这么讲。真性和无实法来抉择,没有提有为、无为,藏文当中没有这两个词来翻译。我不知道他们是特意这样,还是有其他原因。

这里讲到什么呢?讲到真性有为法所有的,包括我们前面讲的根、尘,识,其实它们应该是有相和性,有两个,那它的性都是有为法,它的本性没有一个实有的,都是有为法。那这样的有为法,因为缘生,就像是幻化一样的。

这一段说是清辩论师的《掌珍论》[8]里面有。当时刚开始的时候说过,当时有一个学者叫吕瀓,他好像把里面的有一些道理,他理了100个问题,怀疑为伪经。这个也是他的一个理由,为什么呢?因为这一段的话其实在清辩论师的《掌珍论》当中提过。如果是经典里面的话,那论典里面为什么提?

所以这些人有时候真的是分别念特别重。你如果经典看的多话,那在论典当中提的是非常多的,后来这些高僧大德们,经典的有些语句在论典当中经常引用的,经常以偈颂的方式来宣说。

他们的这种理由也是这样的。本来有为法这些,我们用三相推理的方式来讲的,比如说真性是有为法,为什么呢?因为缘生,故如同幻化。然后无为法是无生灭,为什么呢?不实的缘故,如同空中的花,等等,以这样的方式来抉择。有些当中也有这样的。

但不管怎么样,真也好,假也好,或者所谓的有为法和无为法,都是没有真实的。就像《永嘉证道歌》当中:“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这个说法也是一样的。

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

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

如果虚妄显现为真的话,那妄实际上是真,这两个也是同样的虚妄,没有一个真实的。

也就是说,真实显现为妄,妄显现虚妄,虚妄和真实在本体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我们现在认为彩虹是虚妄的,真正的五颜六色是有的。但是五颜六色,我们再去观察的时候也是同样的。

“犹非真非真”,它这里有真、非真两个,那么都不是真的,也不是不真的,在本体当中,真和非真都远离。所以怎么会是有见和所见?

尘和根的话,尘是所见,根是见。那么这样的话,见和所见怎么成立?没办法成立的。因为前面的道理在这里也在分析。

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

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

前面我们讲的真也好、妄也好、实也好、虚也好,这些都没有的话,在这个中间没有一个实性。没有一个实性的话,就像我们前面讲的一样,只是互相观待和互相依赖,就像是刚才前面讲的芦苇一样。

那么这样的话,结和解脱是同一个因,圣和凡也没有二路了。它的本体只不过是了悟、不了悟而已,凡是观待的法,实际上都是不成立。

哪一个注释[9]当中引用了龙猛菩萨的教证,但是跟《中观根本慧论》里面稍微有点不同[10]:“若法因待成,是法还成待。”如果任何一个法,依靠因而观待的话,那么这个法是观待而成的。如果它是观待而成的话,那肯定不会实有的。

因为刚才交芦一样,交芦它永远也不会有一个它自己的本性。所以实和无实,本体上也是没有成立的。

因此《华严经》当中也是讲[11]:“若实若不实,若妄若非妄,世间出世间,但有假言说。”这些教证里面所讲的还是很好的。实有的也好,不是实有的也好,虚妄的也好,不是虚妄的也好,世间和出世间的这些,统统都是我们假立的语言而说的。实际上这些都没办法说出它自己的本性来。

这样的话,那我们所谓的结和解,前面也不是讲的,无明和解脱的根本都是六根。六根就像是交芦一样,互相观待的。那么除了这个以外,圣者和凡夫没有二路。

其实凡夫是对六根去执着,他取六根的境去执着,而圣者的话,他不会去执着,除了这一点以外没有什么其他差别,应该这个意思。

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

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

你应该可以观察,前面这样的一种互相观待的本性。这样的话,空和有二俱都是没有的。

空也没有的,有也没有的。空和有二俱有没有呢?也是没有的,我们经常讲远离四边的法。

“迷晦即无明”,我们不知道,迷惑了,迷惑了以后的话,变成无明。

什么时候清醒了,“发明便解脱”。发明的话,在藏文当中说,什么时候一旦清晰了,因为迷惑的时候你就无明了——我们对根、境、识的道理,不明白的时候我们就迷惑,沉溺在轮回当中。我们对根、境、识的道理非常明白,清晰了,就像梦中醒过来的一样,这样的话,就已经解脱了。

所以有些注释里面说是“何难之有?”这个有什么可难的?那么简单。哈哈,但是我们可能确实也是对心有执着,一直是无明。如果心没有执着,获得解脱。

但阿难也是觉得这个问题有点难,我们更不用说。不过阿难出现得非常好,因为他不断的追问,佛陀给我们讲了很多的窍诀。

这以上的话,刚才重复的偈颂部分已经讲完了。后面的话,佛陀讲其他内容的一些偈颂,那我们下一堂课给大家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妙法莲华经》卷三:“佛为世间眼,久远时乃出,哀愍诸众生,故现于世间。”

[2] 憨山大师《楞严通议》卷五:“诸佛异口同音告阿难者:以阿难初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故今正示观相,诸佛同告,以表十方诸如来一道出生死,即所示者乃诸佛最初之方便也!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令汝速证安乐解脱,亦汝六根,更非他物;以示诸佛修证皆同,欲令阿难谛信不疑也!”

[3] 圆瑛法师《楞严讲义》卷五:“此芦异于常芦,生必二茎交并而立,二根盘结而连,单则扑地,不能自立,外实中虚。此喻有三义存焉:一喻相依,各无自立之性;二喻同源,本是一体不分;三喻根、尘、空、有,二者俱非。”

[4] 《五灯会元》卷十:“温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师:福州人也。得法于天台。又常阅首楞严经。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师乃破句读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于此有省。有人语师曰。破句了也。师曰。此是我悟处。毕生不易。时谓之安楞严。至道元年春。将示寂。有嗣子蕴仁侍立。师乃说偈示之。不是岭头携得事。岂从鸡足付将来。自古圣贤皆若此。非吾今日为君裁。付嘱已。澡身易衣。安坐。令舁棺至室。良久。自入棺。经三日。门人启棺。睹师右胁吉祥而卧。四众哀恸。师乃再起。升堂说法。诃责垂诫。此度更启吾棺者。非吾之子。言讫。复入棺长往。”

[5]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六,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

[6] 长水子璇《首楞严义梳》卷五:“泛论偈颂。总有四种。一阿耨窣覩婆颂。不问长行并偈。但数字满三十二。即为一偈。二名伽陀。此云讽颂。或名直颂。谓以偈说法。非颂长行。三名只夜。此云应颂。四名蕴陀南。此云集施颂。”

[7] 《法华经》讲解第三课:龙猛菩萨在《毗婆沙论》当中说过四个理由。第一个理由叫做是“散华贯华”,“散”是散文的“散”。它意思是什么呢?“散华”是指的是散文,长行文的意思,“贯华”是偈颂的意思。按照印度的传统,一般作者作什么论典的话,既有长行文也有偈颂的方式,而且内容也有相同的。

后来的有些——智者大师的《文句》里面也说了,汉地的一些文章的话,前面有个前言,后面有个后序吧,前面有个序,后面有个后记,这是一般汉地的传统。印度的话,一般造论的风格,造经典的风格,它整个风格也有长行文,也有偈颂。这是一个传统,这个我们要知道。这是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的话,因为众生的意乐不同而这样的。有些喜欢偈颂,有些喜欢长行文的,所以我们前面用偈颂的方式,有些一看偈颂,很有意思的,他欢喜;有些是长行文很欢喜。所以第二个原因是众生的意乐不同。

第三个原因,获得的定解不同。有些是依靠长行文,他真正能懂得其中的意义,有些是依靠偈颂才明白其中的意义。所以胜解不同产生的定解不同而已的。

第四个,利钝不同,众生的利根和钝根不同。如果是利根者的话,要么讲一个长行文、要么讲一个颂词就可以了。但是如果钝根者的话,先讲一个长行文,然后讲一个颂词的话,这样反复,最后钝根者确实是比较明白的。

所以有这么四种原因,佛经当中经常有偈颂和长行文互相有一点重复,这样的原因在这里。

[8] 二卷。印度·清辩造,唐·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简称《掌珍论》。

[9] 圆瑛法师《楞严讲义》卷五。

[10] 《中观根本慧论》,十观燃可燃品:“若法因待成,是法还成待,若所待可成,待何成何法?

[11]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三,菩萨问明品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