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53.pdf

《楞严经》第53课

(听打稿,仅供学习方便)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现在正在讲《楞严经》。

前面讲到六根。六根当中,前面讲的胜义的清净根和浮尘根,也可以叫做胜义根和世俗根,或者说清净的根和不清净的根。每一个根它都分为清净根和不清净根。这应该是我们遇到的显宗、密宗的经论当中比较罕见的。虽然我们讲《大小乘阿毗达磨》的时候对有色根的分析比较细一点,但是在这里讲到的这些比喻、功能,确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前面已经讲了,眼根、耳根、鼻根,这三个根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舌根、身根和意根。鼻根没讲吗?真的没讲?那先讲鼻根。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粘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这个讲的是鼻根,那么鼻根是什么样的呢?

前面讲到鼻子的对境,一般来讲,是那个香味。那它要接收香味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因缘而来的呢?

首先是鼻根的对境,通和塞,通的尘和塞的尘,这两个尘互相起作用,它们在如来藏的妙力圆满当中出现什么呢?“粘湛发嗅”,前面也讲了,有一种清净的因缘也好,或者在如来藏清净的妙力当中,它粘染,粘染这个湛然的本体,然后发生了一种嗅觉。

本性是清净的,在这里出现一种因缘,出现因缘时候就已经遮障了原来湛然的本性,这个时候发生一种嗅觉。

这样的嗅觉称为什么呢?“嗅精”,它的名称称为嗅精,也就是说嗅觉,一个很清净的觉知。

然后嗅精映照香尘,变成了什么呢?纳香尘的根,接受外面香尘的这么一个根。

这个根实际上跟前面讲的一样,它叫清净根,也叫做浮尘根的来源,“根元目为”,根元目是浮尘根的根源,根源的自性就是它,也是四大清净的本体。

我们前面也讲过,这样的清净根,应该是圣者相续当中有的。但这种根的话,就像我们经常讲六通或者圣者的清净嗅觉的时候,依靠这样的胜义根而接收。

胜义根、清净根也可以说。它不属于四大的本体,是四大已经清净了的一个本体,就像五识转成五智一样。这样的圣者的清净根,不属于四大的有色根。

这样的根如果在世俗当中显现的话,叫做什么?前面讲到的浮尘根。

浮尘根的本体是鼻体,它应该说是有颜色的、肉性的。鼻体,鼻子的本体,我们所谓的鼻子。

浮尘根用什么样的比喻来说呢?在鼻孔当中有两个双垂的爪。

《俱舍论》当中是平行的两个铜针。那天有一个道友稍微这些方面懂一点,不知道医学上面怎么讲。

鼻孔接受外面的香气。有部宗认为,它是有形色的,相当于两个爪子一样,可能是像手指一样,平行的往下。在这个鼻子,应该是肉里面,它去接收。这样一个功能,相当于是一种神经。现在的说法,通过神经的反应,在大脑当中产生了一种感觉,产生了一种嗅觉,应该这样讲的。

它实际上是浮尘根,浮尘的四尘,色、香、味、触四尘的本性。

“流逸奔香”,这样的根,它对着外境,流逸取外面的香尘。

所谓的鼻根是这样讲的,这是第三个。

下面第四个,舌根。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粘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很多字稍微变一下,基本上一样的。

舌根的对境是什么呢?“恬变”。恬的话,所有的味道都比较淡的,没有一个特别的感觉。变的话,五味的总称,也就是说酸、甜、苦、辣、咸的总称,可以随时变的。

不管是甜味也好,还是变味也好,这种微尘在外面互相起作用以后,在妙圆的如来藏当中,出现什么样呢?也是一样的。

粘污湛然的法性,引发出一种尝觉,这个尝觉称之为尝精。尝精照样与味尘相结合,然后绞着味尘,最后成了根,也就是说本体清净的胜义根。

这个胜义根实际上“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它是浮尘根的根本,它根源的自性。实际上是清净四大的这么一个根,只有圣者的相续当中有。圣者的话,他应该是对法性清净的这些味道能品尝。

我们世间人只能尝到什么呢?酸甜苦辣咸,等等这些。但圣者依靠舌根,表面上看好像跟我们的舌头一样的,依靠食物的品尝,他品尝到什么呢?法性的美味,或者说禅定的滋味等等,很多的味道他可以尝到。

这样的世俗根、浮尘根的本体是什么样的呢?这样的舌根的本体是什么呢?“如初偃月”。

《俱舍论》当中记得是半月,舌根的形状。有部宗也好,可能我们很多的佛教徒也认为舌头上有根。这个根的话,医学里面叫味蕾,舌头上有很多密密麻麻的东西。比如说辣的、酸的、苦的东西放在上面的话,相当于是一种神经的反应,马上你就感觉到太酸了、太辣了、太苦了。舌头上面有这样的。

好像以前的我们课本里面,生理学基本上我都是没有学过,但看过一些书——舌头好像也是半圆形,舌头这边是圆形的,舌根这边的话,相当于是断切了一样的,半圆形的。说舌头的前面是甜的,两边是酸的、咸的,好像舌根那边是苦的,是吧。

它们也有分工的,是也是吧,好像有时候苦的话,只有舌根来感受,好像舌根感受苦的,在其他方面很难的。

所以佛教早已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知道,舌根它是一种色法。

浮尘根接受色、香、味、触四尘,这么一个本体。

然后它开始“流逸奔味” ,外境是味尘,在味尘方面它进行散摄、接受,散于这样的味尘上面。

按照因明来讲,这五根叫做有色根,与《俱舍论》的说法是一样的。有色根接受外境的时候,先用现量接受,现量接受以后通过意识产生分别念以后,才感觉这个是苦的,这个是辣的。

刚开始接受的时候,从舌根自己的层面来讲,它没有能力分析这个是什么,它只是接受。比如说照相机把外境照下来,照下来了以后给人看,人说:“哇,这张照的好,这张照的不好。”虽然当时已经现前所有的对境,但是根它自己不会辨别,因为根与它自己的本体是无分别,它不会去取舍,最后是分别念进行取舍。

我们到花园里面,一边口里吃着糖,一边耳朵听着悦耳的声音,眼睛看到美丽的花朵,身体接触毛毛雨,所有的眼、耳、鼻、舌、身的外境都接受。

但接受的当时,刹那间会不会同一个时间当中产生五种分别念?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产生的话,一个人有五个相续或者六个相续的过失。但是也可以承认同一个时间当中接受,接收以后,分别念次第的辨别。比如说一个人同时给他交五份文件,但五份文件这个人不可能同一个时间当中全部处理,他就一份一份的处理。

同样的道理,表面上看,刚才听到好的声音,尝到好的滋味,但是要分析的时候,不可能同一个时间当中给他答案的,这个大家也是应该清楚。

这是讲舌根,接下来讲身根。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粘湛发觉。觉精映触。抟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我们身体的对境,大家都知道,离尘和合尘。合的话,轻、重,全部微尘都有。离的话这些都没有,但在这个经当中也是一个对境。

那么离也好,合也好,二种尘互相内部摩擦以后,最后发生什么?在妙觉圆满当中也是同样地出现清净的因缘,然后开始粘染湛然的本觉以后,引发成觉知,引发成触觉。

这个触觉叫做觉精,这样的觉精与触尘相映,最后“抟触成根”,变成清净的根。

这个清净的根实际上是胜义清净根,是浮尘根的根本。浮尘根的根本自性是清净四大。

那浮尘根它自己是什么样?自己是所谓的这个身体,那身根到底是怎么样呢?身根它是有形状的,相当于“腰鼓颡”。

大家都知道,鼓中间是细的,两边是大的,手鼓也是这样的。腰鼓舞的腰鼓,跟我们的手鼓也是差不多。但是腰鼓好像中间是比较粗的,两边细的,但这个可能不太适合。应该像我们手鼓一样的那种。

那这种是怎么样的呢?我也不知道。《俱舍论》当中讲飞禽身上的柔软的皮一样,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触觉,有这样的比喻。

腰鼓的话,现在的说法,我们身体的任何一个触觉,实际上是身上脊椎有神经重要的脉络,如果那里受伤的话,可能变成植物人。

医学上的人体,从颈椎到尾椎的这一段,神经全部都集中在这里,上面很多神经分散出去,一直蔓延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下面也是这样。中间比较细,两边比较大。所以说一般鼓的形相是中间细,两边大。

现在的说法,我们身体的经络,脊髓如果出现问题的话,也不一定,因为现在献脊髓、献血的都有。但是脊髓边的神经出了问题的话,现在的技术要接这种神经的话倒是也很困难的。

我们的触觉,现在的说法可能有点不同,他们认为所有的神经,通过大脑反应以后,对人产生知觉和感觉。

但这里讲的身根,它是有色的。佛教里面讲人体的话,跟这里讲的一样的;

“颡”,好像是腔,里面是空的,腰鼓腔,这个意思。

“浮根四尘”,也是跟前面一样的。

“流逸本触”,因为有了身根,对外面的触进行接收。

接下来讲意根: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粘湛发知。知精映法。览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意根是什么样呢?

意根它的对境,万法,都是生生灭灭,有生灭性的。生和灭等等,还有生住异灭,万法有自己的成住坏的本性——那这些本性实际上成为一种相续。

生生灭灭实际上成为任何一个法的相续,我们意识对境的有为法都有这个特点。

这个也是妙力圆满的如来藏当中,显现这样的一种清净因缘,粘染清净的本质以后,引发出一种知觉,那这个知觉叫做知精。这个知精照映外面的法尘以后,开始接受法尘。

接受法尘的有境成为一个根,这个根如果是圣者相续的话,它是清净四大的清净根。如果是凡夫相续的话,它就叫做浮尘根。

这样的浮尘根,实际上它名为意思,意念和思维。

这里讲意思,我们真正的意根,按照《俱舍论》里面说,真正的意根自己不能有很明显的分别念,应该是这样的。因为意现量[1],也是现量之一。这个意现量是没有分别念的。后来染污意识,或者说第六意识进行搅乱以后,产生了真正的分别念。

那么这个比喻成什么?比喻成“幽室见”,幽黑的屋室里面的见觉。

有些注释,包括《指掌疏》当中比喻成什么呢?比喻成“肉团心也。状如莲华。”像肉团心,肉团的这个心,可能看起来是不是我们的心脏?状如莲华的话:“孤山法师,引《正法念经》,状如莲华[2]。”这个我确实有点不是特别懂,因为我们以前学过的《俱舍论》、《智者入门论》当中也是有这些根的介绍,应该是第一品,五蕴品当中有。但是这些小乘论典当中,只是把上面所讲到的五根有不同的比喻,讲到意根的时候,没有提到比喻。

但是这里的比喻,如果它是在幽黑的房间里面去照见的话,当然是见不到什么,这个是意识的一个比喻。意识的话它可以照见,但是现在没有特别明显的照见。它有这样的作用,这样来讲的话,应该是可以的。

但是好像前辈的有一些大德,把它看作是“肉团心,状如莲华”,这个意思实际上它没有形状、没有颜色。然后用莲花也好,用肉团来说的话好像有一点困难。

藏文当中的幽室见,说是见寂静的屋室,去看寂静的屋室。寂静可能是黝黑的意思,里面可能什么都没有。

所以意根它自己的本体——按理来讲上面的每一个本体都有一个形状的东西来比喻。从佛经的角度来讲,好像这个不一定是有形状的东西。但是后来包括《指掌疏》也好,还有其他一些大德,包括《正脉疏》这些里面都是形如莲花,昼开暮闭。我们的这个心,不知道,也许是不是心脏?但心脏不是意根的本体,心脏应该不是吧。

这个可能大家也需要再想一下。比喻上应该是可以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是状如莲华,用莲花来把意思表现出来的话,这个我觉得是有一点点难。

这个浮根四尘,也流放于法,流逸奔法。

以上讲了六个根。这六个根,本来它们是清净的,在如来藏当中都可以互相的通用,我们称之为是圆通根,一通百通——一个通达的话,其他都通的。但是因为比较特殊的因缘,我们众生无明的原因,把这六个根全部都隔开了。隔开以后,每一个根只能照见自己的对境,除此之外都没办法。

上次我们也讲,如果一个非常好的医生,整个全身都可以看到。我们现在有一些伏藏药当中有上身药、下身药、中身药、整体的药。比如说藏医当中,上身,什么什么以上,哪里痛吃这个药就好了。然后中身药的话,中间的那一部分都可以;下身药,从什么以下的话,都可以。还有妇科药,所有妇科的药,可能中药当中也是有这样的。这个是比较全面、比较通用的。

把脉的时候也是看一下,摸一下:“嗯,不错的。嗯,睡得好不好?嗯,可以,最近怎么样?嗯,心情好不好?嗯,没有吃什么特别刺激的东西吧?嗯,没有,我看一下舌头。噢,对对对,是这个。”呵呵。然后“我是什么病?”“没事没事,到时调理一下就好了。”

哈哈哈,当一个中医的话我也可以。

有些说你是业障病,他就摸一下:“业障病,多念金刚萨埵心咒,放生、还要念三遍自在祈祷文。”哈哈哈。

西医的话,不是刚才说眼、耳、鼻、舌、身全部分开了吗?现在因为如来藏本来的面目没有认识,六根识的话,都互相没办法通用,这个原因。前面讲这个。

然后佛陀说: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粘妄发光。

这个也很重要。

佛陀跟阿难说,你明白了吧?上面所讲到的这些六根,六根各各看到自己的对境以外,别的不能见。那么这个原因是什么呢?

“由彼觉明”,本来如来藏它是光明的,它的本体是觉悟的性质,都是可以互通的。

但后来“有明明觉”。后面的“明觉”,很多注释里面翻译成不是正面的,它是妄觉。

意思是什么呢?“有明”,刚开始第一个一念无明出现。

有明的话,除了有神通的人以外,一般字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后来祖师们确实也都是这样解释。从整体上看的话,好像藏文当中也这样说的,也可以吧。

后来出现第一个无明,第一个无明出现以后,后面的这个“明觉”,这个妄念的明觉出现了,妄觉,这种妄相出现。

出现这样的妄相以后,“失彼精了”,原来真正清净、本然、光明的智慧,已经失去了。

这样一来:“粘妄发光”,后来出现染污,出现染污以后,妄相的六根开始起作用,然后一直漂泊在轮回当中。

不过这里面说的意思确实也是非常棒的,我觉得这个《楞严经》要好好地学一下,然后《句义宝藏论》这些学的话,应该互相很容易明白众生是怎么样迷惑的?正在迷惑的时刻,这些六根是怎么样起作用的?这些都是应该讲得很清楚。

所以说这里,最初六根是怎么的一个本性,但是后来众生漂泊在轮回当中,六根只看自己的对境,除此之外的话,没办法的。

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

因为这样的原因,如今阿难你为主的,你们这些漂泊在轮回里面的众生,只要离开了对境的暗尘和对境的明尘,“无有见体”,没有暗,没有明的话,那就谁也见不到了。

除了圣者以外,对境没有的话,眼根已经没办法起作用了。

同样的道理,听觉也是:

离动离静。元无听质。

离开了动尘和离开了静的外缘,即便是有耳根,也“元无听质”,也没有办法听授声音。

这是耳根方面讲的。然后同样的:

无通无塞。嗅性不生。

同样的,外境上的通和塞如果没有的话,那嗅觉的本性也无法产生。

对舌根而言:

非变非恬。尝无所出。

舌根的对境也是一样的。刚才讲的各种酸、甜、苦、辣、咸等,变味也好,或者说是恬味、淡味——这个如果没有,外境没有的话,即便有舌根,但是也尝不出味道来。

身根的话也是一样的:

不离不合。觉触本无。

“不离不合”,如果没有离,也没有合,离和合都是身根的对境。没有的话,即便是有身体,触觉也无法产生。

意根的对境也是这样的:

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如果一切方法的灭和生没有的话,即便你有意识,也没办法,这个意识依靠谁呀?整个对境的法没有的话,这个法没有的话,意也没办法产生,也没有办法依靠的。

这是给阿难讲,为什么我们迷茫在轮回当中,外境跟我们的根起了一个不可分隔的作用,相辅相成。如果对境没有的话,那我们众生的六根识无法产生,这也是跟无明习气有一定的关系。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暗明。如是十二诸有为相。

佛陀说,你这个阿难啊,你如果没有“不循”,如果你没有随着这些外境,刚才讲的六根的对境:动静、离合、恬变、通塞、生灭、明暗,总共有十二个有为法的相。

其实这些归纳起来的话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所谓的六尘、六境。如果你没有跟随这六个境,我们说是你没有随着这些外境转的话,就可以认识自己的本性,你可以开悟,这样的。

如果你没有跟这十二个有为法的相转的话,那么什么样呢?

随拔一根。脱粘内伏。

如果其中的一个根,比如说鼻根,我们那天说耳根,它可以成为圆通根。那圆通根的话,其中我们拔除一个根,我把耳根开始修,或者说鼻根开始修。

其实以前的阿罗汉也好,禅宗的大德也好,密宗的大德,他们六根面前的一个对境产生反应以后,马上就开悟了。听到了什么声音,马上开悟了;或者是品尝到什么味道,马上开悟了;或者见到了什么,比如说光明,佛像,这个时候马上开悟了;或者是身体接触什么东西的时候,当下开悟。

其实这个也可以说,一个根当时认识到了。一个根认识到的话,那么以此类推,“一法之空性,万法之空性”,《四百论》当中也是这样推的[3]。如果一个根通达的话,那其他的所有根都可以通达——“随拔一根。”

“脱粘内伏”,如果你脱离了所有的这些障碍,“粘”是执着的障碍;“内”的话,内观的,也就是说返照自心。如果真正认识一个根的话,对内外所有的这些法,完全都是统统的已经通达了。

藏文当中这段翻译说,如果你对一个根已经了解的话,所有的障碍全部遣除,然后心回于原来的真心上,然后发出各种功德的光明。大概是这个意思。

所以如果你已经通达的话,那脱离了一切的障碍。

伏归元真,

心已经回归到原来的真如之心,真心当中。

在那个时候:

发本明耀。耀性发明,

发出本来具有的美妙的光耀,或者是作用。

意思是你真正认识到心的本性以后,不像我们现在凡夫人一样,没办法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那个时候,你本来拥有的这些如来藏的光明,当然这个光明不一定非要给你发射光,不一定这样的。如果一个人真正认识到这个本性的话,那身语意的这些作用,与凡夫完全都是不相同的。

“耀性发明,”那个时候光耀自性开发、明了,所有的这些功德可以让很多众生有目共睹的。

我觉得从以前很多高僧大德的传记当中看的话,每一个高僧大德的开悟方式,看起来都是很简单——我们也这样的话,多简单。看看有些上师们的直指法也是很简单;禅宗的一个偈子也很简单,或者是看到月亮、看到灯,或者是听到鼓声,听到上师呵斥的声音等等,这个时候恍然大悟。确实开悟了以后显现很多的功德,这是自然而然的。

刚才一个根已经通达的话,那么:

诸余五粘。应拔圆脱。

其他根的这些粘连,很快的时间当中全部拔出,然后圆满解脱。

所以如果一个根通达,其他都很容易的。

不由前尘所起知见。

不需要像我们以前一样,非要依靠外面的色、声、香、味、法的一个外尘,然后产生它的知见,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产生,不需要的。

明不循根。寄根明发。

在这个时候明白,明白什么呢?不需要依靠这些根,眼根,耳根、鼻根等,不需要这样的。不需要依靠他们,自己可以“明发”。

其实一方面是不需要这些根,但是依靠这些根的话,你的开悟和你的觉悟更加起作用。如果你真的要看的话,不一定要有眼根,但是眼根对你的证悟方面起作用。

我们现在的眼根,一方面对证悟起作用,还可以的;但另一方面对我们的堕落也起作用,因为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不如法的、不清净的、不合理的东西。我们的耳根也经常听到,听到一些佛法的声音,好的一些,但是也听到一些不好的。

这个声音听到,那个声音听到,我不开心,晚上睡不着觉。晚上睡不着觉,第二天没有精神,第二天没有精神的话,听课的时候断了传承,断了传承以后又生邪见,生了邪见以后发恶愿,发恶愿以后将来趋向什么也很难说,等等,诸如此类。我们的根不一定都是好的。

那个时候的根,它就完全明白了它的道理。所以说:

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那个时候,你的眼根、耳根、鼻根的话,就像圣者一样,都是互用的。

有些是圣者,有些不是圣者,但是真正根已经通达了以后,好像也是得预流果。凡夫的话根也已经通达了,那个时候也可以互用。

我觉得有些根通过训练,可能有一部分是可以修出来的,包括我们现在的残疾人。残疾人在特殊的一种训练当中,好像我们这些六根齐全的人的有些行为也是比不上他们一样。现实生活当中也是经常看到这样。

那个时候,六根就互相起作用。怎么起作用呢,下面讲了几个例子。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

首先第一个是眼睛方面的比喻。

佛陀告诉阿难,你难道不知道我们现在的楞严大会当中,有个阿那律尊者,他没有眼睛也能看到色法。

好像我们以前也讲过,阿那律是白饭王的王子。出家以后,有一段时间他特别爱睡觉,刚才有一个道友说晚上睡不醒,睡得很香很香的,一直想睡觉,早上醒不过来,说的。可能他也马上开天眼了。

当时佛陀就呵斥,呵斥什么呢,你就像水里的螺蛳蚌蛤一样,千年闻不到佛的名字。他就特别特别的惭愧,在七天当中就一直修,修了以后眼睛就瞎了。但是后来天眼开了,开了以后,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就像掌中的庵摩罗果一样,照得非常清楚。

所以说像阿那律尊者的话,他的眼根已经坏了,但是他可以见到。他已经获得了阿罗汉果位。

这里面几个比喻,有些注释里面说,有些是获得了圣者的果位,有些是凡夫身份。

阿那律尊者是获得阿罗汉果位,没有眼睛也是能照见的比喻。

跋难陀龙。

跋难陀龙,我们经常在仪轨这些里面遇到。善欢喜龙,它是比较乐观的龙。它是什么样呢?

无耳而听。

有些注释当中讲的时候说不知道它是怎么听的,好像长水子璇里面说[4]没有它详细的公案。

这个龙王是一个凡夫,虽然他的耳朵,外面不一定没有,但是里面的耳根可能已经毁坏了,但是他还是能接受声音,这么一个龙王。

殑伽神女。非鼻闻香。

殑伽神女,她是一个河神,江河里面的一个神。殑伽,一般印度人叫恒河,我们不是那天《如意宝藏论》里面讲,无热恼海的外面有四个动物影像的河,其中大象的口里面喷出来的那个河是恒河。恒河的河神就是殑伽神女。

那么她也是不依靠鼻根闻香的。

其实众生当中应该有很多,包括动物世界里面也有很多,现在有一些不是以眼根来看色的,不是以耳根来接受声音,这种应该是有的。

这个河神也是一个凡夫。

骄梵钵提。异舌知味。

好像哪个经里面提过,他也叫牛主,后来获得阿罗汉果位,他是一个圣者。但是他得圣者的时候,因为有牦牛的业,他吃饭的时候经常反刍,还有好多好多牦牛的习气,僧众都不让他住在一起。

他有很多牦牛反刍的习气,原因是什么呢?好像以前在僧众当中,有个老和尚,吃饭一直吃不好,他就说你怎么像牦牛反刍一样,你在干什么?他就这样谩骂别人,因为这个异熟果报,他在五百世当中变成牦牛,最后有者的时候还要感受这样的果报。

所以这个叫骄梵钵堤,也叫牛主比丘。他是一个阿罗汉果位。他是什么呢?

“异舌知味”,他有一种特殊的舌根,跟牦牛的舌根一样的。

我们有些电视和电影里面,有些演员故意演一些,那个身体(上师表演),特意演一些,好像身体故意有一些,比较丑的。也有这样的。

所以他可能有特殊的一种业力,特殊的牦牛的异舌,不同舌根的知味。这是一个圣者。

然后下面叫:

舜若多神。无身觉触。

舜若多神也叫做是虚空生,他没有一个真正的身体,也是一个神。没有真正的身体,他的身体是没有的,但是没有身体的同时,他又能感觉到身体的触觉。

他的触觉是什么样呢?

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

虽然没有真正的身体,像虚空一样——其实众生的业力真的不可思议,但是如来如果发光的话,在光当中刹那显现有一种身体,但是这个身体的本质像风一样,如来的光收回以后,他的身体也没有了。

藏文当中翻的是这个样子,应该也是可以。意思是如来的光出现的时候,他的身体依靠光芒,突然就出现了。因为他的身体跟风的本质一样,风的话一吹就没有了,然后一会儿,光如果收回去的话,那身体也没有了。

这是一个凡夫神。

最后一个是意识的比喻,刚才是眼、耳、鼻、舌、身,现在是意识:

诸灭尽定。得寂声闻。

这里所有灭尽定已经获得寂灭的声闻,什么呢?

如此会中。摩诃迦叶。

我们现在楞严大会当中,当时大迦叶,应该是摩诃迦叶,他在里面。他:

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迦叶尊者的话,很久以前他的意根、分别念,这些全部都已经没有了。

其实有时候他心通或者圣者这些果位,跟我们现在想象的六根识,完全都是不起作用,是从另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来起作用的。所以有些圣者、有些成就者的话,也不一定有现在我们所谓的意根,我们凡夫人意根没有的话,那就没办法了知了。

但他不清净的意根早就已经灭了,他依靠我们前面讲的清净的胜义根了知一切万法,这个不是依靠心念和分别念而产生的。

这个已经讲了这么多了,就讲到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

[1] 《量理宝藏论》什么叫做意现量?这必须清楚。首先意现量的本体要认识,认识之后才能分析它的作用、分类。实际上我刚才讲了,我眼识看见这个红色柱子就叫做根现量;第二刹那的时候我的意识也完全能照见它的本体,这叫做取色意现量。还有取声、取味、取香等意现量,缘取不同的对境就有不同的意现量。

[2] 摘自圆瑛大师《楞严讲义》。

[3] 《四百论》:“以一法空性,即一切空性。”

[4] 长水子璇《楞严义疏》卷四:“无耳而听未详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