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39.pdf

《楞严经》第39课

(听打稿,仅供学习方便)

下面我们开始讲《楞严经》。

《楞严经》现在正在讲第三卷里面的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总共有七大,七大当中前面六大已经讲完了。今天讲第七个问题:识大。

佛告诉阿难: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

下面开始讲识大,识大是什么呢?这里讲的是我们的分别识。“分别识的话,实际上它没有根、没有因的,没有源的。”

为什么这么讲呢?

“因为它依靠六种根和六种尘,十二种因缘具足以后,‘妄出’,妄出的话,虚妄而出现,也就是说没有实体产生,叫做‘妄出’。”

如果说大一点的话,所谓的思想也好,所谓的分别念,所谓的心识的话,实际上是依靠六根六尘而产生的。这样产生的话,这也是未经观察的一种显相,如果真的去观察的话,它根本不成立的,怎么不成立呢?

跟前面一样的,佛陀先讲一个总结的词,然后就讲一个案例,再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和宣说窍诀。跟其他基本上是一样的。

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

“阿难啊,你现在可以用你的眼睛观照,或者是观看我们所有的僧众、会众,这么多的僧众,利用自己的目光,用自己的眼睛一个一个的可以全部遍及——你的眼光全部遍及,全部看一下。”

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

“当你看的时候,当然这些所有的僧众,在你的眼前应该是历历遍照,可以全部都了然呈现,没有任何障碍。注视的整个过程当中,全部都能见得到的。”

但见得到的话,实际上就相当于是现量见到一样,现量见到的话,它没有分别念的。

“就像是镜中的影像一样的,镜中显现任何影像的话,镜子它自己不会有分别念”——哦,我看到的僧众,哪一个是比较好看,哪一个是比较难看的,哪一个是比较高的,哪一个是比较矮的,它不会有这样的分别念。

所以说就像镜中的影像一样,实际上没有分别念。

这里主要从阿难的眼识来讲的。眼识来讲的话,分别念没有加入之前,眼睛虽然看到整个僧众的全貌,所有僧众的全局,全部都一览无余,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呢,当时的眼识上没有什么分别念。这是与我们因明的说法比较相同的。

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揵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

后来就开始加入分别念,加入分别念的时候,刚刚看的过程当中,就像我们无分别念、现量照见的,因明《现量品》当中不是讲的嘛,这里面讲的一样。

“然后再次第去想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的分别念已经加在里面了,这个是有次第性的,有标指性的,就开始讲。”

那怎么样讲呢?

它就开始辨别:“这是文殊菩萨,这个是富楼那尊者,这个是目犍连尊者,这是须菩提,这是舍利子。”

它一个一个的——这是哪个和尚,这是哪个觉姆,一个一个可以辨别出来。其实我们现在正在观察识,这个时候,后面的识存不存在?不是前面的无分别的见。主要是要观察后面的。

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

跟前面一样,不是刚才产生——这是目犍连尊者,这是舍利子尊者,这样想的时候:

“当时那个时候的意识,那个时候的分别识,那个时候的分别识从你的见解当中产生的呢?还是从外面的境当中,相是外境当中的意思,外面的境当中产生的?或者是从虚空当中,生于的虚空当中?或者没有任何的因,突然无因当中出现的?”

四个方面的观察。

今天这么分析也不算特别难,还是应该能过得去。我看有时候,我也没有先好好看的话,我都下来听你们的课,有些人分析的还算是可以。我想:“哦,可能刚才是不是讲错了?”但好像也没有讲错。但今天的话,应该这个内容比较好懂。

佛告诉阿难:

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

刚才不是有四个方面的选择吗?

“第一个,如果你说你的识生于见当中,”

这里的见,刚才我们说的眼见,那个见当中,

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

刚才是见,我们说是从眼识当中产生,如果眼识当中产生的话,那对境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那这样的意识没有对境的光明,没有对境的黑暗,没有对境的色法,没有对境的空法,这样四个对境必然没有的话,那你可以说原本都是无有见。”

就没有见了,因为刚才这四个对境都没有的话,除了这四个对境以外的一种见,不可能有的。那这样的话,等于说你的识是从见当中产生的话,那就没有见的过失了。

见性尚无,从何发识?

如果你说没有见性的话,没有见的话,不是刚才前面说识是从见当中产生,“现在见一点都不能成立的话,那你的识从什么当中产生呢?”

不可能的,所以完全是不会成立的。这是第一个,第一个观察方法不成立。

第二个:

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

第二个方法:“你所谓的分别识,实际上并不是见当中产生的,应该是外境的相当中产生的。”

前面的像子璇他们的话,说是“破根生[1]”,破根当中产生;这个是“破境生[2]”。藏文当中,它把相翻译成色法的色,但是色法的话好像跟前面色和空,这样对应的时候可能有点不是很合理的。

所以前辈的有些注释当中,前面是破见,或者是破根,主要是眼根。这个破什么呢?破境。那破境是怎么样呢?

刚才如果说是单独的从境当中产生,不是从见当中产生的话,

既不见明,

“那没有见的话,那不可能有见明。”

不可能见到明,因为它不是见当中产生的,

亦不见暗,

“暗也不会见的,明也不会见的。”

明暗不瞩,即无色空,

“如果暗和明都不见的话,那肯定空和色也不可能见到的,”

对吧?因为如果说是从境当中产生的话,这里马上要抓住一个什么?从境当中产生见的话,那跟见没有任何关系的。跟见没有关系的话,明、暗、通、塞或者明暗色空,这四个没有的,因为这些都是要见而产生的。

那这样的话:

彼相尚无,识从何发?

“那这些相都没有——明的相也没有,暗的相也没有,色的相也没有,空的相也没有,你说是从外境当中产生的话,那外境除了这些见以外,还有另外一种产生的方法和途径吗?”

也没有。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要么见到明,在日光下见到的。要么没有月亮的时候或者是黑暗时见到的;要么是空的法,要么是色的法,除此之外眼睛所见到的对方,基本上是不可能有的。既然这些相统统都没有的话,所谓对境当中产生的识是哪里来的?

所以这样观察的时候,表面上这是一个显宗的分析方法,实际上如果有一些利根者的话——我们的心从哪里来的,对吧?我们的心,我们可能不以为是我们无分别念的识,这个识是很抽象的,一般自己都发觉不了。

但现在每个人,我们的心——哦,明明清清的,一会生贪心,一会生欢喜心,一会生嗔恨心,一会生比较愚昧的心……。每个人都认为这个是自己的心,那我们观察一下,这样的心,是眼、耳、鼻、舌、身等根产生的,还是外境而产生的呢?还是空中而产生的?还是从无因当中产生的?这样观察的话,可能就没办法成立的。

如果没有办法成立的话,我们每天都认为是我这个明明清清的心,一会儿痛苦的不得了,一会儿烦恼的不得了,一会儿开心的不得了,一会儿比较昏昧,各种情况。那这样的话,这个心到底从哪里来呢?

如果我们从道理上推,真的,它好像跟石女的儿子和龟毛兔角没有什么差别的:哇!终于明白,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众生,确实是本来不存在的东西,执着为实有,包括我自己心的分别念本来都是没有的,但是我们还是执着为有。

可能这样理解可能更好一点。

第三个问题:

若生于空,

刚才见和境已经讲完了,现在:“如果承认这种心识产生于空的话”:

非相非见。非见无辩,自不能知明暗色空。

“如果我的这种分别识的话,在任何东西都没有的空当中产生的话,那跟外境的相没有关系的,它不是相的。然后也不是我们的见,根这边也没有关系的,‘非相非见’嘛?也不是相也不是境,境也不是,见也不是,那么‘非见无辩’,如果真的没有见,也没有这样的相的话,那就没办法辨别。”

这里说不能辨别,如果不能辨别的话,自己也是不能知道这是明的,这是暗的,这是空的,这是色的——所有的这些名言都没有办法。

你说是空中产生的话,很难安立的。

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

“如果你说刚才确实,对境的相没有的,对境的相没有的话,见到它的这种因缘也同时灭了,也没有了。”

相也没有,见也没有的话,那组成它的因缘怎么会成立呢?

“如果没有的话,那见闻觉知”——见闻觉知下面也可以讲,“见到的、听到的、品觉的、身体了知的这些,所有的这些名言也好,现量的这些知觉的话,都统统无法安立。”

处此二非,空则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

刚才我们不是说见和相,“‘处此二’,二指的是见和相,见和相在这里没办法成立的话,那实际上是一片虚空,空嘛,空的话,实际上是什么呢?都是龟毛兔角,没有的。”

“那么这样的虚空,即便是有,‘非同物’,不像一般的有,它可能比较不寻常的,不通常的这种有。”

从字面上直接看的话,这里“有”的话,即便是有,是因为我们前面一直讲的是空,这样的空即便是有的话,它跟其他的物质有点不同的。因为有为法的物质都是有生灭的,这种虚空是“非同”的。

那这样的话,“‘纵发汝识’,这样的虚空,纵然说它生起了你的识,但是我们怎么样能分别呢?”

虚空当中产生的识,我们怎么样分别呢?这样也可以说的。

还有“有非同物”,温岭戒环的注释当中,他说:“识体若有。非同物象。”所以他把“有”好像解释成意识的本体。不知道温陵戒环为什么说成是意识。其他的有些注释当中,把“有”看成是虚空,因为刚才见和相这二者都没有嘛,这二者没有的话,等于是空。空的话实际上就是虚空、虚无。虚无其实是没有,即便、假设说是“有”的话,那这种“有”——虚空的“有”可能是一种无为法的存在,但无为法的存在也没有生灭,和没有差不多的。

那这样的话,无为法的法当中不可能让你生起来。即便是生起的话,谁能辨别?我的识是从虚空当中产生的——虚空本来的是一片空无的东西,空无的东西怎么产生?你自己也无法辨别的,别人也是没办法安立。应该这样来解释。

刚才是第三个方面,从虚空当中产生,这样分析。

然后第四个方面,无因产生:

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

“如果你说无因而产生,那无因而产生的话就更可笑了。因为我们任何一个法的话,有了因而产生的,比如说我看柱子的话,柱子因为有了对境的时候,依靠它的所缘缘,我产生我知柱子的眼识;我看月亮的时候,因为有月亮的原因,我才执着它的。

“但是如果我所有的分别识全部是无因而产生的话,那我们看日轮的时候,会产生分别月轮的感觉?”

因为我们本来是对月轮有月轮的感觉,日轮有日轮的感觉,是互不混淆的。但是如果是无因而产生的话,就没有什么因的。这样的话,白的可以说黑的,黑的可以执着为白的,对境上都没有任何特殊的因缘。如果是无因而产生的话,那我们世间的整个一切的一切都可能混乱一片呐。不可能有一个规则,一切都是乱套,这种现象的话,那我们世间学名言的人都是不可能承认的。

所以无因而产生的话,有很多都过失,这个道理大家也应该明白的。

汝更细详,微细详审,

佛陀告诉阿难:“现在这些事情的话,你要更加、特别细微的,特别特别详细的去观察,去思维、去分析、去探究,这样才知道我们的识到底是怎么样产生的。”

所以我前面也讲过,其实《楞严经》完全是依靠一种推理的方式来讲我们的心。所以一般来讲,西方逻辑学者是特别应该要欢喜的。因为佛教的有一些观点并不是——我认为是这样的,或者说是佛陀说的,或者说文殊菩萨说的,我们必须要去信他,不是的。佛陀对每一个问题的这种分析,完全用现在我们世间的一些逻辑来分析的话,也是可以的。我们并不是因为学了佛以后你才学一下《楞严经》,即使你任何信仰都没有,没有任何信仰,而且不知有信仰的人也可以跟他问一下:“你的心识分别念是哪里来的,是五根识来的呢,还是虚空当中来的呢?无因而产生的呢?还是外境当中产生的?”他不得不回答。我先问你,你承不承认你有一个心识?他肯定是承认有心识。那心识的产生怎么来的?

有时候你们遇到一些人的话,理论上可以推,他信不信仰,是他的事情,对吧?

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

佛陀不是要求阿难你好好观察嘛,观察什么呢?“其实眼根的见跟你的眼睛有关系,依托你的眼睛有关系的。然后你前面的这种相的话,前面看到不是刚才僧众的相嘛,什么文殊这些相的话,推在你的前面的这些相的话,跟境有关系。那这个关系,只要有相状,我们称之为是有,或者安立为是有。如果没有相状的话,我们称之为它是虚无的。”

这就是一般世间的名言规律。

如是识缘因何所出?

“这样去推理的话,你所谓的这种识缘,因什么而产生的呢?”

刚才你的眼睛和前面的对境,还有相状这些的话,我们用智慧来观察的时候,你怎么承认你的心识是产生的?

下面再说怎么不是产生的呢?

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

这里说:“你的这种识其实是动摇性的。”

大家知道我们分别念,入定的时候,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它是动摇性的。

“见,它是不动摇的。”

藏文当中翻译成不动摇的,就像前面不是讲的嘛,像镜子一样的,只不过在根识面前显现而已。 按照因明的话,它是刹那性的,它没有动的时间,它只是显现而已,没有什么动不动的,其实它是不动的。

这样的话:“你的见是不动的,你的识是动的。那它们的和合难道可以吗?‘非和非合’,一个动的东西,一个不动的东西,它们两个可不可以和合?不可能的。”

同样的道理,其他的根识:“‘闻听觉知’,鼻子闻的、耳朵听的、还有你的舌头品觉的、身体知道的,这几个的话——还有这四个现量,刚才我们是见,还有四个现量的话,也是一样的,也是非和非合。”可以这么说。

不应识缘无从自出。

“这些识缘不应该从无因缘的自然当中产生的。

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

通过以上的观察:“你应该知道,我们自己的这种心本来无有任何的来源,或者是住处,不管空当中,境当中,识当中,都没有来处的——没有所从。”

“当知了别,我们应该知道它在名言当中是一种了别性的。不仅仅是识,还有见闻觉知”——

我觉得这个见闻觉知很有意思的,可能藏文当中都是直接说的,因为通过识来观察见,眼见;闻的话,是不是鼻子闻到了气味和耳朵听到了声音?我们说见闻觉知,见闻觉知的话,反正我听到的、我看到的、我品尝到的,或者是我知道的——我们世间名言就像《入行论智慧品》当中的颂词,我们这里破的是实执,见闻觉知也一直从来没有破过,当时见闻觉知怎么说的呢?这里面讲见闻觉知的话,世间的我们凡是见到的、看到的这些。

但是我看汉文字挺有意思的,一个是见到的,闻里面有耳朵听到的和鼻子闻到的,两个闻觉。还有觉的话,舌头尝觉;身体了知的触觉,这样的话,见闻觉知里面,其实我们五根识,我以前没有看到过谁这么讲的。藏文当中把见到的、听到的、然后觉和知,中间的闻没有,没有翻译,可能藏文当中,要么加的话,非要加一个新的词,这样的话可能也不符合翻译的风格。

但是汉文当中很有意思的。我们一说见闻觉知的话,五根识所知道的,汉文当中的见闻觉知,以后大家也可以——虽然我没有看到以前其他人这样说过,但是闻的两个意思的话,那我们五根识,眼耳鼻舌身所知道的这些知,它的本性的话,

“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它的本性并不是真正的因缘而产生的。

《正脉疏》当中也说[3],这些、所有的都不是依靠一种实有的因缘当中产生的。

所以见闻觉知的话,也应该知道,这次七大的识当中的话,它直接讲的分别识,但是它带着什么呢?它带着我们的五根识。所有的这种识的话,实际上也并不是自然而产生的,也并不是是因缘而产生的。

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

这里说,同时再加上见大和识大,前面的刚刚分析,所以说见大的话,可能是无分别的这些见大。识大的话,有分别的这些识。“这两大上面再加上‘彼虚空’,加上虚空,空大,再加上地、水、火、风,总共有七个大。”

七个大的话,

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七大为主所有诸法的真正的本性的话,其实是光明和空性无二无别的,也就是说是如来藏的妙用,或者是如来藏的本性。这些法的话,本来都是无生无灭的。”

所以前面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名言来比喻,然后中间分析,分析完了以后,让我们进入到最甚深的湛然光明的如来藏本性当中。

真的,可能很多人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学《大圆满》特别殊胜的,但是一般学一个经典,对自己的心分析得那么透彻、细致入微的话,我是以前没有见到过。

确实,我们也看过很多的经典,也讲过一些经。但确实《楞严经》为什么是汉地那么出名的话,还是有原因的。

不过有点可惜,藏族的话,基本上《楞严经》的话,包括很了不起的这些堪布们,他们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我相信他们以后这一辈子也不一定去重视,因为他们很傲慢的:“我们有大圆满。”觉得有了大圆满,或者是我们有《时轮金刚》,我们有什么什么的。然后那个什么《楞严》,是佛陀跟什么什么摩登伽女讲的,是不是?反正他们都不一定去分析。所以我们觉得也确实有点可惜。

这么好的经典,不管你是什么身份的人,什么民族的,讲什么语言的人,每一个都有机会去学习这样的经典的话,更加、进一步的对如来的思想和对如来的这种至高无上的智慧,生起非常坚固的信心。

佛告诉阿难:

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

佛陀还是经常批评阿难:“阿难你心太粗浮,太粗大、肤浅,粗心大意,讲了那么多,还不悟见闻的本性,不能了知它真正的相。本如来藏的本性的话,本来我们见闻觉知的本体跟如来藏是无二无别的。”

这个道理的话,因为你太粗心大意,声闻乘的话,确实有时候他们的分析,跟大乘的空性思想相比较起来的话,我们也知道是还是有——虽然表面上看,比如我们讲《阿毗达摩俱舍论》的时候,确实他们还是比较细致的。但是真正与空性思想比较起来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所以在这里阿难又挨批了,“汝心粗浮”。

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

刚刚批评他以后,他可能心态还没有缓过来的时候,佛陀再让他观察的话,他可能——不知道他心态怎么样。有时候我们生气的时候——我都今天有点不高兴,先直接说的话有一点可能不行,我就先讲了几件事情,再讲到我所表达的事情。这个时候,我因为前面讲事情的原因,心态就缓和多了。我就想我的选择是对的,不然的话,我第一次有点不高兴的事情提的话,可能不太好。

所以说阿难,佛陀刚刚批评他的话,佛陀问阿难:“你先看一看现在的六处的识,见闻觉知的这种识的话,到底他们内部的这种关系是相同的?相异的?是空的?有的?‘非同非异’,还是‘为非空有’?

这里也是,我看提了八个问题,是吧?我看了一下蕅益大师[4],他讲的还是有一些——可能也可以这样解释。

他的意思是:这些识是不是相同?如果是相同的话,比如说眼见、耳闻,这些是相同的话,那我眼睛见到的时候,为什么眼睛是听不到呢?如果真的这些见和识相同的话,那我见的时候为什么听不到?这个意思,“为同”。

佛陀是问,但实际上带有什么呢?带有回答,他怎么回答的话,这些都是没有实有的。

如果你说是“为异”的话,这两个完全是不同的。那不同的话,当你听法的时候,耳朵听法,心里面产生怀疑,完了以后马上要问法义。这个为什么?如果是完全是不同的话,那东山和西山一样的,一个在听法的时候,其他的心识马上产生这种感觉,这个为什么?这是第二个方面的。

“为空”,如果你说这些识的本性全是空的话,那为什么每一个识都是这么明明了了的,跟其他的空法完全不同的,为什么这样呢?

然后“为有”,如果你说是有,识有的话,那我们去找,我们前面不是四个方面找这个识吗?但是识也找不到,眼耳鼻舌身也找不到,不管是从六处也好,六入也好,从那方面的话,一直找不到。如果有的话,为什么找不到?

这是“为空为有”。

“为非同异”,“非同”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这里面是不相同,如果不相同的话,那为什么互相了知呢?

刚才前面一样的,如果完全是不相同的话,比如说我一边听法,那一边吃糖,或者说是听音乐的声音,或者是看花园的时候,为什么明明自己也互相沟通,都能知道的,为什么这样?

“非异”的话,异是他体,非异不是它体,是一体。如果是一体的话,那为什么他们之间又互相排斥,互相反作用的?听的尝不到,尝的听不到,为什么有这样的?

然后“非空”,如果不空的话,非空是不空,如果不空,真的有的话,那为什么是了不可得呢?这些识的本体一直是找不到的。

然后“非有”,如果真的没有的话,那为什么这些识,我们享用不尽,用之不尽——如果真的没有的话,那为什么我们看得到的、听得到的、品尝到的,有知觉的这些,我用之不尽,用多少都不会用尽的。我一直想看的话,外境没有灭尽之前,我的眼识一直是不会间断的。为什么?

好像这些就做了解释,你们自己也看一下,蕅益大师的有些推理的话,我觉得还可以。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

“阿难你们的话,本来也是不知道如来藏当中,其实识的本性是光明明知的,明觉的这种本体的话,它是真正的识,真正的如来藏的这种识。那这些的话,‘妙觉湛然’,也是光明了然的,也是不灭自相的。其实这种心性周遍于整个法界。”

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含吐就是整个包含所有的十方虚空界当中,怎么会是有指定的,或者说是片段的一种方所呢?不可能有的。”

所以识的话,我们表面上看起来,你的意识、我的意识,可能是有这种界限的,片段性的。但实际上的话,它遍于十方法界,这样的话,怎么会是有的这种偏堕呢?

“只不过我们的业力显现不同。”

业力显现不同的话,像诸佛菩萨,所有的万法都像手中的芒果一样,看得清清楚楚的。我们凡夫人的话,对我们的心识一点都不了知。

所以我们在座的各位当中,有些是认识心的,还算是修行各方面很放松的。有些是对心,一点都没有开悟的话,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也是特别执着,痛苦,烦恼,这样的。

所以看起来只是两个人,但是业力也不同的,觉悟也不同的,对心的认识都不相同的。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跟前面的解释方法应该一样的。

那接下来: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

这个时候包括阿难,还有在座的大众,获得了佛陀不可思议的加持和微妙的开示。

这个应该是微妙开示。我们有些时候开示的话,一般的开示,或者说没有什么加持的开示,对吧。但佛陀的话,确实是用这么高超的智慧来进行微妙的开示。

当下的话,身心荡然——阿难现在在这里是有所了悟的,有些注释当中说,这个时候他已经获得了一个清净的法身。当然可能与大乘现观里面讲的法身可能也许不同。

这里身心荡然,没有任何挂碍。

我们现在身体也有罣碍,心也有罣碍,是吧?但当时的阿难和他们,你看阿难在这个时候好像是有一点——会不会下面阿难不会受到很多的批评,如果还这样受批评的话,他身心荡然,有点不好说,对吧?后面我估计他还会挨批评的。

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

所有的这些,包括阿难和这些,这里的主人公可能是阿难,他们各自都是对自己的心遍于十方。

以前我们对自己心的认识很狭窄的,狭隘的。但这个时候他们对各自心的认识遍于十方。

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

他们见到十方的空性,就像是看到自己手掌当中的一片叶子一样的。

有些说是与以前贝叶书写有关系的[5],但是也不一定,不管怎么样,他们各个都好像对整个空性有所认识,了如指掌,就像是手掌当中的叶物一样。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那个时候,他们就通达了什么?世间所有的万物,实际上就是菩提心的一种妙用。

我们以前遇到包括有一些科学家,有一些非常著名的教授、校长这些的话,他们对一切万法都是心造的,这方面有所认识的,但是他们总问的问题,好像是唯识宗讲的一切万法唯心的,这么一个道理。

所以真正如来藏的本性的道理,可能有些是确实不是很明白的。

我跟有些香港,包括当时的西方个别的一些很出名的科学家,跟他们交流的过程当中,你们自己也可以看,当时我感觉他们有些可能确实是对大乘佛法有一些……,但是可能因为我们的一些资料这些的话,唯识宗的观点说的比较多一点,他们最多是掌握这样的一种明心。但其实还是有点差别的。

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真正我们的这种明心见性、普遍圆满的这颗心的话,它可以说是包含整个十方。

这是讲一个他们的境界。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

这里讲了两个比喻。

他们反观自身——因为他们对整个大的空性和大的世间万物,已经通达空性。通达空性的时候,他们反观自己的身体,父母所生的这个身体:哇!很渺小,就像是十方虚空当中,被风吹的一个很小很小的微尘。

昨天我们不是刚讲《如意宝藏论》里面的微尘,几微、铁尘、牛毛尘、羊毛尘,还有闻距、由旬等等。我看下面有些人好像辅导的时候,理解得还是比较不错的。有些是理解也是怪怪的,我也没有讲,书里面也没有这么说,但是他自己……,也行吧。看起来人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有时候想法和这些认知是完全不同的,也有这样的。

所以这里说是反观自己的身体,就像我们的身体,在整个虚空当中的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微尘,它的存亡一样的,“若存若亡”。

这是第一个比喻。

还有一个比喻:“就像是特别澄清巨大的大海里面,有一水泡,很小的浮沤,“起灭无从”,它也是很渺小的。”

对吧,所以我们看到自己的一生的话,如果真正通达一切万法唯心,或者这种心是光明如来藏的本性的话,那我们自身的这种身体也好,自身的所谓的这种身躯,这些都是特别渺小的。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虽然是这样的,但是真正的心的本体的话,了然自知,本来的这种妙心常住不灭的。

所以虽然我们自己的身体也可能是这样的,但是我们真正的如来藏光明心的话,其实它本来就已经获得了,无离无合的,并不是今天才来的,我认识的时候才来了,之前一直是没有的,不是的,一直是常住不灭的。

所以当时阿难为主的所有的这些人:

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所以他们就特别开心,合掌,他们的这种了悟从来都是没有过的。

阿难也是,有些注释当中说,其实阿难的话,在四十多年的声闻乘当中也没有这样的感觉的。有时候我们听听听,佛陀面前阿难也是听了这么多年的,但是到这个时候,这部法对他来讲是特别相应的。

所以我们在座的各位当中,可能有些人听了各种各样的法,但是最后自己相应的一部法的话,对自己马上有很大的变化。

所以他们当时在如来面前说了这样的一个偈颂。

这个偈颂的话,一般我们的叩钟偈,早晚课的时候,我在有些寺院当中,有些敲钟的和尚,一边打瞌睡一边自己在念。我们看等会维那师他会不会念,会念的话,稍微念一下前面的。它专门有一个音调。

这个内容还是很重要的,阿难和他们很了不起的,他们发这个愿,我们还是要解释一下。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我知道你们会念,不用念。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第一个:“妙湛是法身的意思,总持是报身,不动是化身,其实显现化身也是不动身。法宝化三身的尊主,就是佛陀,佛陀所说的最深的法就是这个首楞严法门。它是我们世间当中非常难得的、非常稀有的。”

因为佛陀所说的所有佛法的精髓实际上就是破妄心。破妄心的唯一的窍诀的话,在《楞严经》里面讲得很清楚。所以《楞严经》在世间当中都是非常稀罕的。

“而且它的功德,销我们亿劫当中,多少多少个劫,亿劫当中的颠倒梦想都一一消除。”

“而且不用经历三个阿僧祇劫,当下、即生当中——这里也可以说是讲即生成佛”,也可以说,不用经历三个阿僧祇劫。

好像《宗镜录》里面,以前我们讲即生成佛时也引用了很多《宗镜录》和其他汉传佛教的一些教证:“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只要短短的时间当中,如果相应法的话,那短短的时间当中也可以成就。

这是第一个颂词。

第二个颂词: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愿得到今天这样的佛果以后,成了如意宝一样的佛王的话——我发了愿,以后得到佛陀的果位的时候,可以度化无量无边的如恒河沙的众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我们很多发愿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我们发这样的心,也就是说刚才得佛果和下化众生这么一个甚深的心,这个心可以称之为菩提心——我愿度众生的心就是菩提心。那这个菩提心,我要供养尘数刹土的这些佛。”

在佛面前,我们供养花,供养香的话,不一定欢喜的,供应钱也不一定欢喜的,佛陀也是不缺钱。最主要的是什么呢?要供养发心,发菩提心。这个才算是真正报答佛的恩德。

要不你念两句,然后我再讲?会念吗?我看情况,看,我听听。

(维那师唱诵以上两句)

两句是不是敲一个钟?对吧?挺好的。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他说:“在这里发愿的时候,请释尊作证。”

佛作证,我们不是发心的时候,也是诸佛菩萨、金刚持上师这些作证明。

“我在五浊恶世的时候,先发这个誓愿,众生只要一个没有成佛,那我就不会取涅槃,一个都不剩下。”

我们不是原来有:全部统统成佛,阿弥陀佛!就开始拿大盘子……,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大雄的话,指的是佛陀,他是大力大慈悲的。我希望遣除细微的障碍。”

细微的话,有些注释当中说它是所知障,藏文当中把惑翻译成疑惑、怀疑。但不管怎么样,佛陀他已经断除了所有细微的烦恼障和所知障。

“让我也是早证这样的佛陀果位,而且在十方世界当中坐道场。”

坐道场的意思就是弘扬佛法,利益众生。藏文当中把它翻译成什么样呢?用法来给大家设宴,用法来让大家充满欢喜,法布施,这个意思。

意思就是说,佛陀已经断证圆满,我就依靠佛的加持、我自己的发愿获得了如来的果位,并且在十方世界当中,我用佛法来饶益无量无边的众生。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舜若多是虚空,空无的意思,即便是世间的虚空全部都消亡。但是我烁迦罗,烁迦罗心是坚固的心,我坚固的心不会动摇的。”

因为在诸佛面前发了这个愿,其实我们每个人也是,在今天也是个很好的机会,大家在后面的部分,一方面我们也经常早课的时候都会念,你们大家也是好好的背诵。同时自己也是发这个愿。

前辈的大德们他们所念诵的这些经文的话,真的很深奥的。不管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那些大德给我们留下来的一些窍诀,如果我们真正去深思其中的意义的话,对我们来说,暂时和究竟都有非常大的利益。

大家的话,今天也是以这个作为一个——因为时间关系刚才没有全部念,但这个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心。

阿难尊者的话,当时是与四十年前的觉悟都不同的有新的开悟。我相信我们很多人听到这样的殊胜妙法的话,心肯定会是有转变的。如果一点转变都没有的话,那自己的心跟石头这些没有什么差别了。

确实听到法以后有所转变。如果第一次听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的话,自己私下,稍微空的时候,早上起来的时候,晚上睡觉之前的话,这些再自己好好的深思一下。

我们今天也是,大家待会辅导的时候,也是好好的——大家谈谈,这样的话,也是非常好。


[1] 长水子璇《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三》:“破根生也。有相有见。相无见无。根尚无形。识从何发?”

[2] 长水子璇《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三》:“破境界也。相见相待。无见无相。相犹不立。从何有识?”

[3] 交光大师《楞严经正脉疏》卷三:“本无所从者。不从根尘诸缘所出也。了别见闻觉知者。管见谓会前根大是也。准前二大。当知下俱无本大。而旧谓别指六识。既异前文。而又缺根大。何成七数乎。管见非之。当矣。性非从所。亦不属诸缘之意也。余并准上。”

[4] 蕅益大师《楞严文句》卷三:“六处识心为同为异等者。若言其同。则眼识胡不别声。耳识胡不辨色。若言其异。则耳自听法。何故身起钦承。口来问义。若言其空。何故了了明明。不可断灭。若言其有。何故内外中间。俱无所在。若言非同。何故性中相知。若言非异。何故用中相背。若言非空。何故觅不可得。若言非有。何故应用无尽。既此六处识心。不是同异空有。亦不是非同非异非空非有。谓非如来藏性而何。盖藏性随缘常不变故。所以不是同异空有。藏性不变常随缘故。所以不是非同非异非空非有也。若迷此妙性。则说同说异。说空说有。说非同异。说非空有。俱为戏论。若达此妙性。则戏论自灭。亦可随四悉檀。作同异等种种说矣。”

[5] 交光大师《楞严经正脉疏》:“手中叶物。即贝叶也。缘彼方以贝叶书字。故手中常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