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31.pdf

《楞严经》第31课

(听打稿,仅供学习方便)

我今天也是参加了觉姆这边一年的年底颁奖仪式。以前是年底,现在她们都把这个颁奖仪式放在金刚萨埵的共修后面。这样的话,我看他们很多年轻人,确实也是闻思修行方面,应该各方面都是很不错的。

一方面是现在末法时代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个僧团,有这样的一个真正的闻思修行是非常非常的难得。

但另一方面的话,可能我们这边的这个,包括觉姆也好,喇嘛也好,还有我们这边的话,有很多的堪布、堪姆也好,还有主管负责也好,他们还是付出了很多很多,才有我们现在的这样的这种美事。否则的话,可能这也是并不是容易的。应该是很多拼出来的,很多应该是干出来的,这个事情也是不容易的,但是以后它能不能长期的话,也不是很清楚的。

所以说,我以前也是说过,我们每一个人心里要有一种弘法利生的意愿,不一定是永远待在这里。如果你一直觉得永远待在这里的话,一旦要离开的时候,可能心里就不是什么很好受的。如果你是这里来求学,来这里是得一点法,最后的话,我要离开这里,然后把这个佛法传给有缘的众生,即使我不能传给有缘的众生,没有这个机会的话,我好好的调伏自己的这种烦恼,然后临死之前应该好好的修行。应该有这么一个发愿,来到这里,住在这里,这样是比较好的。

那么接下来的话,我们就开始先看一下《楞严经》。

为度化一起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现在《楞严经》的话,前面已经讲了六入,现在就是讲十二处。十二处当中我们前面的眼处和色处已经讲完了。然后耳处,就是耳根和声处也已经讲完了。然后这个鼻处就是鼻根和香处,这六处的话前面已经讲完了。

那今天我们就继续讲。就是这个舌根,舌根和还有味处,讲这两个。

我们都知道,12处的话,就是六根处和六尘处,这样的话,总共有12处。这12处的话,前面讲了这么多以后,现在再继续讲。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

下面要开始讲舌根与外面的味处,味尘。讲这两个的时候,前面要讲一个比喻,也算是一种比喻,让阿难作为一个主人公也好,或者是主要的人物来讲的。

佛陀告诉阿难:“你常常‘二时’当中。”

二时就是早上和中午,一般出家人的话过午不食,上午吃一次,中午要吃,而且吃的话要持着钵,去化缘,托钵化缘。大家都知道。

“那么你呢,常常作为一个出家人的话,早上还有中午的时候到了城市里面去化缘,托钵化缘,”

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

“在这个期间,你化缘的过程当中,你会遇到‘酥酪、醍醐’,”

其实就是酥油、奶酪、醍醐。《涅槃经》当中也有这个比喻,一般首先是有这个母牛,然后有了母牛以后乳汁,有牛奶。有了牛奶以后,通过搅拌以后就可以做奶酪。奶酪它是一种熟酪,酥酪它有生酪和熟酪,酥酪有两种的。然后奶酪再继续加工的话,那么这个叫醍醐。奶酪相当于是我们现在藏地的奶渣子,这个比较相同的,我们吃早饭的时候呢,经常有那个奶渣吗。因为牛奶搅拌以后,它取出来的有一部分,叫做奶酪,有一部分就叫做酥油。然后酥油的话,一般在藏地你再进行融化,再进行融化的话,里面的很多渣子就留下来了,然后再剩下来的那种比较清净的像甘露一般的这种酥油汤,这个酥油汤如果再让它凝固的话,这个也可以叫做醍醐。

所以我们一般比如说供斋的时候,酥油汤和还有人参果,这两个合在一起吃的话,那这个是世界上最美、最好的美味佳肴。

一般藏地现在也是这样的,好像一些年轻人的话,对酥油和人参果不是很感兴趣的,不如给他炒个白菜、莴笋,然后他就很感兴趣的。

但一般比较年老、年长的这些的话,确实如果是请客或者是怎样,给他给一个酥油汤和人参果的话,那就非常的开心。而且包括举行一些大的仪式,这些都是用这样的食品。这是最上等的一种食品。

所以当时佛陀的话,实际上也是把这个牛奶醍醐——牛奶醍醐的话,《涅槃经》当中讲它能治很多的病,包括一些风湿病呐,很多的这个病。酥油呢,可能不能吃的太多了,吃的太多的话,脂肪肝,对身体也不太好。稍微冬天这样的时候,吃一点,吃一点酥油糌粑,这样的话——不过现在酥油越来越贵,可能有些人也不一定吃得起。像奶渣的话,在色达的是40多块钱一斤,酥油,不知道在这边怎么样。

(下面声音:法会处理的是28),法会处理的28,非常好啊,(外面卖得50多)。外面卖得50多。那你买了没有?(我买8斤)。八斤啊,(天天吃)。天天吃啊?感觉怎么样?还可以。看一下,我看你很瘦的,不太可以。(多吃点)。这样,也是,那吃不吃糌粑?那米饭呢?中午?早上藏餐,中午汉餐,晚上无餐。这样啊,那还可以。

八斤的话,那也还是有点,那你八斤大概吃多长时间啊?(下一个地藏法会)。然后又买8斤,然后再吃到极乐法会,你还是很会生活啊。每次法会处理的酥油多买一点,好嘛。

这个是酥油、醍醐,那就问你:这酥油的话,你说是很美味嘛,是吧?很好吃是吧?我要问你,现在是这个好吃是从空中来的还是舌中来的还是食物中来?呵呵。

(上师加持来的)

“名为上味。”

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

佛陀问阿难:“你说这样的特别好吃的这个酥油、醍醐,你认为是很好吃,舌头上的那个美味,这个美味是从虚空当中产生的,还是从舌头当中?”你要观想,你要给我说,“舌头当中产生还是这个食物当中产生的。”

然后佛陀告诉:

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

他说:“如果阿难回答说,这个美味应该从舌头当中产生的,因为没有它就没办法品尝的嘛,那这样的话,你的口里只有一个舌头,一个舌头的话,当时你的舌头已经变成了什么呢?酥油醍醐的味,因为是你的舌品尝的,舌品尝的话,当时就变成了这样的。这样的话,如果你再遇到一个叫做黑石蜜,”

黑石蜜说是有一些甘蔗变成的,相当于也是一种糖,藏文里面说它是冰糖,翻译成的是冰糖。

“你先吃这个酥油,对吧,先吃酥油、醍醐,然后再吃这个冰糖,再吃这个糖果,这样的话,那你是不是?你前面的舌品尝的味道就变成了糖味。如果不‘推移’的话,”

若不变移,不名知味;

“如果他不会变移到品尝这个糖的味道上,如果它不变移的话,它就永远品尝那个酥油的味道,它不会知这个甘蔗或者是知这个黑石蜜的甜味。”

若变移者,

“若变移,如果你说我前面吃的是酥油,后来吃这个黑石蜜的时候,我的这个味道的话已经变移了。”

那变移的话,大家都知道这个味道是依靠舌根来接受的,

舌非多体,

“那舌根是不会有多体的,”

因为一个人只有一个舌头,不可能有像毒蛇这些有两舌,对吧。所以造字学里面叫毒蛇叫做两舌,我们爱说一些离间语的人也可以叫两舌。但真正来讲的话,人也好,牛也好,好多众生的话只有一个舌根,那一个舌根的话怎么会是品尝很多的味道,

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意思就是说,如果你的舌头说变移的话,那变移是不可能的,因为你只有一个舌根,“一个舌根的话怎么会能感受或者说品尝很多很多的这个味,先是酥油的这种味,后面会得到黑石蜜这种味,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上面的话,大家也应该知道,昨天我们每一个前面的破的时候,都要懂得这个。比如说我们昨天破声音的时候,其实这个声音传来的话,不管是鼓声、撞钟的声音,如果是它没有自性的话,我们同一个时间当中,阿难也可以听,迦葉也可以听,目犍连也可以听,1250个比丘也可以听得到的。

但是如果这个声音真正有自性的话,如果真正有自性的话,那这个声音已经入到阿难的耳朵当中的话,其他人是根本不能听到的。

同样的道理,这里也是这样的,它的这个味,也就是说色身香味当中外面的这个美味,如果它有体性的话,你用一个舌来接受的时候,那就永恒的是舌这个来接受。如果它又变成,刚开始第一刹那当中感受醍醐的美味,然后第二刹那的时候,我如果感受黑石蜜的这个味道的话,那前面的这个味就没有自性了,它已经无常了。在后面感受的时候,那就是另外一个味。那这样的味实际上它是没有自性的,依靠这个随缘而变的。随缘而变的任何法,就像是空气、云雾和阳焰一样的,它没有自性的。

所以我们要学《楞严经》的时候,一定要知道是破实有的这种法,这个自始至终都是很重要。不然的话,我看有些大德讲的时候,好像一边自己觉得好像没有那么大的说服力。本身我们现量当中可以有很多很多的东西,你看也可以看很多的白、红、绿的各种颜色;听也听各种,动听的、难听的声音,也可以听的;然后鼻子闻的时候,香气和臭气也都可以闻的。

那这样的话,为什么佛陀跟阿难破的时候,如果一个拥有的话,另一个不能?

这个原因我前面也是提过,我们学过《中观庄严论》的时候,才知道是众生的这种执着,是唯一的、恒常的,是整体性的。我们的执着是这样的,但实际上,诸法的本性不是这样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它是假的,跟我们的执着是不相应;执着不相应的话,说明它的体性是不能成立的,这个问题在这里也是很重要的。

昨天我们讲考的时候,有一个道友说:“不知道,为什么是不能听多一点的,多一点的也可以听。”当然,可能是装着不知道,不然的话前面也其实这个理论已经讲过。

我们每一个六处讲的时候,一定要懂到这样的,那么懂到这样的话,最后我们知道,佛陀也是并没有破我们世俗当中的色声香味触,佛陀也没有破我们现在的眼耳鼻舌身意,没有破。然后如梦如幻的感受外面的这种六尘,然后产生六识,这个都是没有破。根本没有破,这个在任何当中没有破。

但是他破的什么呢?像声闻乘的话,他很认为有一种实有的存在。那这些实有的存在通过这种方式来,一破的话,就很容易的。

所以我们在灌顶的时候也是有好吃的和难吃的。其实我们不管是吃酥油也好,吃藏餐也好,汉餐也好,应该要吃的时候,不能一味的享受:它是很好吃的。但你没有观察真正的这个好在哪里,是从舌根上出来的,还是是从酥油上出来的、还是在中间、空间出来的。

这样一观察的时候,虽然我喜欢吃酥油,但是也许吃八斤的话,最后有新的感受了。

半斤八两,八斤半两,八斤酥油……,一斤多少?28。(今天八关斋戒不能说话)八关斋戒是吧?(今天守八关斋戒,说话了)。呵呵,那怪酥油吗?

那下面我们讲到,就是说:

若生于食,

刚才舌根当中产生美味的话已经破完了,可能很多人也不会想是从我的舌根当中出来的,不会这么想吧。

“如果生于食物”,这个很多人都会想,这个酥油是好吃的,“酥油当中产生美味的。”

那这个实际上也不合理的,怎么不合理呢?“若生于食,”

食非有识,云何自知?

如果你说是从酥油或者是食物当中出来的话,“其实食物它根本没有意识的这种本性,它没有这个辨别的能力,那怎么会是知道是这个味美味呢?”

因为你说是刚才这个美味,是食物当中出来的嘛,那食物当中出来的话,这个美味它自己应该有一种完整的体系,它不依靠其他法,它自己应该能辨别。但是这个食物它没有识,这个酥油肯定没有识。不然的话,你吃了这个酥油就有杀生的过失,肯定不会有的。如果你吃了酥油,又破了八关斋戒了,那这样更麻烦了,哈哈。

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

“如果说这个食物(的味道),不是我来知道的,它自己知道自己是美味的话,那就像另外一个人,他吃了八斤酥油一样的,那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他吃了八斤酥油也好,五斤酥油也好,跟你有什么关系呢?没有什么关系的。跟你没有关系的,因为酥油它自己知道自己是美味的。如果这样的话,好像别人吃这个酥油的味道一样的。

这样的话,阿难跟你有什么关系?你的这种美食之间的关系,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这是两个方面观察的。

所以我们也是,不管吃酥油也好,确实真正的美味是从哪里产生的。

其实这在密法当中,也是一种直指法。当你好吃的时候也好,当你感受到难吃的话,那这个到底是舌头而产生的,还是外面的食物而产生的,或者说是空中而产生。可能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世俗当中,未经观察的情况下,酥油的因缘和舌根的因缘,然后我想吃的这种意识的介入,这三个因缘具足的时候,才产生一种美味的感觉。但是这个是不可靠的,凡是因缘所生的法都是虚妄的,所以虚妄的法是没有的。

虚妄的法实际上在虚妄当中应该是可以成立的。这个我们谁也不会破的。就像麦彭仁波切的《中观》当中说:破显现的中观派谁也没有,认知实有的这种中观者谁也不会有的。真正中观者的话,他也不会破你这个见闻觉知的显现,但也不会建立实有的任何一个法,因为在实相当中根本是找不到的,就是找不到的。

若生于空,

第三个方面。

“如果你说是这个美味,吃酥油的这个美味,不是舌头,也不是食物当中产生,应该是在空中产生的话,”

汝啖虚空,当知何味?

“那你就品尝品尝那个虚空,”

你就吃一吃这个虚空,因为你说是虚空当中出现美味的嘛,那这样的话,你就像空游饿鬼一样的,“吃这个虚空,看看感觉怎么样,它的味道怎么样?”

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

“这里说,如果你要品尝一下这个虚空的味道,那虚空如果有味道的话,假设说这个虚空的味道是咸味,我们吃盐巴一样的咸味。那这样的话,这个咸味已经成了你舌根上的东西了,因为要是咸的话,我用舌头来品尝。那这样的话,因为这个咸是从虚空而带来的,那虚空而带来的话,那这个咸,你的面部也是可以接触的,因为虚空是我的面部也可以接触的,我的身体也可以接触的。我是在这个虚空当中生存的众生,这样一来的话,我是在咸味当中,完全都是在一个咸味当中存在的。那这样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全部都就像是鱼在咸水当中活着一样的。您常常感受这个咸,那这样的话,就永远不能品尝淡味。”

淡就是没有什么味道的,我们平常说这个淡,淡淡淡,最后什么味道都没有的话,这个叫淡味。前面也是讲过。

刚才只是一种理论的推理,知道吧。有些时候对方他都不想承认,但是他用一种推理,最后自己都是不得不承认。

因为你说我要品尝,我要品尝的话,那虚空肯定有味道,不然的话你怎么品尝呢?如果说是有味道的话,那么要么是甜味,要么是咸味,要么是辣、涩等等这些其中一个。如果你说是咸的话,那虚空接触你其他部分的话,你的这个舌头接触虚空一样的话,那你的身体也应该接触虚空了,那这样的话,你的身体都是处于这种咸味当中,那不仅是你,这样的话,所有的虚空当中存在的、容纳在虚空当中的这些众生,就像鱼在大海里面一样的,全部都是处在一种咸味当中。

那这样的话,凡是接触这个虚空的人都有这个咸味的了,然后我们不用买盐巴,而且虚空如果接受的人多一点的话,那就是特别咸。但这样的话,永远都是不能尝那个淡味。

若不识淡,亦不觉咸,

“如果淡味没有的话,淡和咸实际上是观待的,如果没有淡味的话,其实咸啊,甜啊,辣啊,这些也是不可能有的。”

因为有和无是互相对立的,观待的。那这样的话,如果你说淡味肯定不能接受的话,因为也观待它的,就像没有黑暗的话,光明也不可能存在的。光明和黑暗也是观待的。

那这样的话,如果淡味没有的话,那咸味就也不可能有的。

必无所知,云何名味?

这样的话,淡味也没有,咸味也没有。“那所有的你所品尝的这个味道就都没有了,就一无所知了。一无所知的话,那你怎么承认是你已经感受到的前面的——可能阿难,就像是他吃了酥油就很开心的。但实际上最后推来推去的话,八斤酥油的话,什么味道都没有,那你也很痛苦的,你回去以后就把它扔了。”

对吧?你看,现在要么你说出来应该有个好的味道,但是如果说不出来的话,那就有点麻烦了。

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

所以我们应该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什么呢?“就是味和舌,还有尝——有时候这是两个方面观察的,在这里是味道、舌根,还有用舌头品尝味道的这种接受的方式,这三者的话其实是没有处所的。”

舌根也没有处所,然后外面的味尘也没有处所。既然舌和味都没有处的话,那品尝的话也是得不到的。

我们这个舌也得不到的,舌尘也是得不到的;眼尘也得不到的话,那见尘是不可能有的;声尘也是得不到的,耳尘也是得不到的话,那中间听闻也不可能的;鼻尘也不存在的,然后外面的香尘也不存在的话,那你这个嗅也不可能的。

这个也是同样的一个道理。

即尝与味,二俱虚妄,

“这样一来,那尝和味的话,这二俱是世俗的,虚妄的。”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它不是因缘而产生的,也并不是自然常有的存在的。”

那它是什么呢?它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当中,显现不灭,如梦如幻的,实际上它是一种妙力,也是一种妙用。那我们品尝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是如来藏的本体妙用当中,也是一种显相的一种,显现续而已。

《入大乘论》当中,大家也是学的比较清楚。不管是从地狱众生,一直到乃之佛陀之间的话,都有一个共同的显现续的有境。但这个显现续的有境,当它清净的时候就变成了清净的智慧;当它没有清净的时候,就是六道众生的感受。这个大家也应该清楚的。

这是我们讲到味和舌根。

下面讲身根、触这个道理。

那么佛陀告诉阿难: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

佛陀告诉阿难,下面就是身根跟外面的触尘,要抉择为空性,以这个方式来指示。

首先也是让阿难,现在阿难什么都不说,一直等着,怎么好像睡着了一样的,连一点回应都没有。本来是他六入讲完了以后应该打个招呼,十二处讲完了以后,还是不说什么。一直佛陀在讲。

这样的话,佛陀说:“你常常早晨的时候,‘以手摩头’。”

前面也讲过出家人是以手摩头。以手摩头的话,实际上,像汉地的,比如说百丈禅师一些清净的戒规当中的话,也是讲,出家人一天要摸三次头,尤其是在早晨的时候是摸三次。那摩三次头是什么呢?自己摸自己的头,观察:自己是佛陀的弟子,以戒为师。还有以“四念处”来修行。是这样的。以前《憨山老人梦游集》当中也是讲过,出家人应该经常三次摸头,然后以正知正念来思维、修行[1]。就是这样的。

所以说,一般来讲的话,这也是一种修法,出家人早上起来的时候,确实也是为什么这样?你就自己想一想,摸摸头,我现在头发都没有了,我跟那个世间人已经不同了,世间人是有头发的,我是没有头发的。那没有头发的话,是我自己愿意剃头的,不像有些人是强迫,像有些关在监狱里面的话,那些狱卒强行把你的头发都剪了,有些都是剪头发的时候,耳朵上面的一块都剪完了,就是这样的。

但这个不是的,我们是自己愿意自己剃头的。那剃了头以后的话,又是出家人,又不愿意舍弃世间八法的话,那特别特别惭愧的。所以这也是一种修法。

这是一种行为,但是在这里讲并不是讲戒律,这里当时有一种感受,我们每个人,虽然有些在家人也可以摸一摸,然后大家摸摸头,感觉是什么样的,对吧。

先自己摸摸头,不管你有头发、没有头发,就先摸一下,那个触觉是什么样的,对吧,有没有一个触觉?

然后这个触觉,它这里主要讲:

于意云何?

“你是怎么想的?你摸头的时候,你是这么想的?“

此摩所知,谁为能触?

“摸头的时候,它这里有个知觉,这个知觉“谁为能触?”

摸头的时候,有一种这个,或者是比较粗糙的、或者是比较滑滑的,这样的一个感觉,到底这个能知是怎么样的?这种知觉,当时接触的一个知觉,接触的知觉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

能为在手?为复在头?

“这个知觉,它是在手里面,在手上?还是在头上?”

这个确实也是一种直指法,你摸摸头的时候,当时是手和头接触的过程当中,有一种知觉,这个知觉就问你:在头上还是在你的手上?

在哪里?在哪?都有,是吧。你觉得呢?摸了没有?(摸了)。在哪里?(通过手的接触)肯定是通过手的接触,但接触感在头上还是在手上?(这是自己的感觉)。这是自己的感觉,好嘛,她都不敢说,是自己的感觉。这个感觉在那里?是在头上还是在手上?(都是虚妄)。都是虚妄?哈哈哈哈。有点聪明。下面就要开始破它了,所以不正面回答,都是虚妄是吧,好嘛。

若在于手,

“如果这个感觉在手上,”

这样的话,

头则无知,

因为你的感觉不可能有两个,只有一个。如果这个感觉是在手上的话,“那头就没有知觉了。”

云何成触?

“那跟头就没有什么接触了,没有知觉的原因,没有了。”

若在于头,

“如果你说是这个感觉是在头上,如果这个感觉在头上的话,”

那么:

手则无用,

“那这样你摸那个头是没有用的,”

云何名触?

“因为这个感觉本来在头上,手不摸的话,它也在那里,那你何必摸呢?”

你的头本身也是有的,然后他的感觉在头上,这样的话你为什么要摸呢?不摸也是可以的,那怎么会是成为手接触的这个知觉,不应该这么说。

若各各有,

如果刚才有些人说的手也有知觉,然后头也有,“各各有,两个都有的话,”

则汝阿难应有二身。

知道了吧,你刚才说两个都有吗?“现在你就成了有两个身体了。”

因为我们只有一个意识,一个意识就有一个身体。如果真正能感觉到两个的话,这个感觉是一种分别念,一个人的相续当中不可能产生两个分别念,如果产生两个分别念的话,有两个身体,两个相续了。无分别当中它是可以有,眼耳鼻舌身意同一个时间当中可以有,但是有分别念的话,那不能产生两个。

如果是随着这个手的一个分别念,随着这个头的一个分别念的话,那你肯定是有了两种相续了,不然不可能拥有的。

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

“如果你说是我当时的这个头和手接触的过程当中只有一个接触,只有一个感觉,那这样的话,因为这个感觉只有一个的话,那手和头就变成一体了。”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这是两体的话,不可能有一个感觉,两个没有融为一体的话,这个不可能是变成两个了,应该是变成一体了。

若一体者,触则无成。

如果您说是手和头,“这两个是一体的话,那触则不可能成的。”

要接触的话,肯定是要两个法,不可能是自己对自己接触。应该是一个甲方和一个乙方,甲和乙才有接触。我们说是我的手接触头的话,那手是一个物体,然后头也是一个物体,这两个物体可以接触在一起,这叫做是接触。

如果是一个物体的话,怎么接触自己?不可能指甲自己接触自己一样的,不可能的。

所以如果因为触是一个的话,那手和头就变成了一体。如果你说是一体的话,触是不能成立的。

若二体者,

如果你说是依靠手,依靠头,“有两个体性的话,”

触谁为在?

你刚才说是两个肢体,一个是手,一个是头,两个肢体。

“如果有两个肢体的话,那你的这种接触的感觉,到底在手上还是在头上?在哪里呢?”

在能非所,在所非能,

“如果是‘在能’的话,比如说我们这个手是能接触,那个头就是所接触。这样的话,这个感觉如果在能接触上面,也就是说我的手上面的话,它肯定不是这个‘非所’,它不是这个所,不是所。那这样的话,它就跟头没有什么关系。‘在所’,如果这个触在所触的头上,所触的头上的话,那它不是‘非能’,它不是能触的它的法。那这样的话,手上不可能有的。”

通过这种观察的话,我们所谓的这个触觉的话,确实你未经观察的时候,摸摸头,好像有一种触觉,但是你真正用这样的理论来观察的时候,其实这个接触也确实是一个虚妄的,得不到的,就是得不到的。

她刚才一直是不好好正面回答,也实际上是也懂得一点,是吧。

不应虚空与汝成触。

那这样的话,因为你能触方面也得不到的,这个所触方面也是得不到这个触的感觉。那这样的话,“虚空跟你接触也是不能说。”

因为没有的话,就相当于是跟虚空一样的。但是你跟虚空接触不能说,明明是阿难你的手摸着你的头的时候,你有这种触觉,但是未经观察的时候,确实有触觉,但最后真正去观察的时候,好像摸虚空一模一样的。但摸虚空的话,那没有什么所触的,这个不可能的。

不应该说虚空是你所触。

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

所以你应该知道,“触是对境的尘,身体就是身根的尘。还有就是觉,当时接触的这种感觉的话,这三者其实是没有处所。”

这样一来的话,

即身与触,二俱虚妄,

这里的触,是一个,怎么讲?身体接触任何一个法的对境叫做触。有时候我们在讲六处的时候,色声香味,这个都是比较好懂。然后触的话,凡是身体接触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说。有情物也可以,无情物也可以。凡是接触的那个对境就叫做是触。然后这种触有感觉的话那就是觉。这里面讲的比较清楚。

我以前刚开始学《俱舍》和《智者入门论》的时候,这个触有点不是很好懂,其他的,色声香味,这几个都是比较固定的,每一个根接受。

但是这个触和觉之间的关系有点,好像触的话有时候也是一种感觉,但是这个叫做触觉,就像我们的味觉,或者说视觉,或者说是尝觉。这个觉和触之间稍微有一点点难懂,大家应该清楚的。

那这样的话,“‘即身与触,二俱虚妄’,那么这个身体和触实际上也是虚妄的、世俗的。”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不是因缘和非因缘而产生,也不是自然和非自然而产生的。”

它是一种如来藏的妙用,以外没有一个实有的东西,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它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显相而已。

今天讲到这里。

 



[1]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八:示自觉智禅人。“佛言。汝等比丘。每于辰朝当自摩头。此语最为亲切。老人每每思之。吾佛慈悲。痛彻骨髓。常谓末法比丘。多所受用。安居四事种种供养。各各自谓所应得者。更不思我是何人。物从何来。为何而受。所以知恩者希。而报恩者少。特未一摩其头耳。苟回光一摩其头。则不觉自惊曰。吾为何剃除须发。不与俗人为伍耶。苟知形与俗异。则居不敢近俗。身不敢入俗。心不敢念俗。如此则乐远离行。不待知识之教。而自发勇猛。入山唯恐不深矣。又安忍混从市俗。纵浪身心。为无惭人。作无益行耶。自觉禅人。向住人闲。来匡山。礼老人。愿枯心住山。修出世行。老人因示之以福慧双修之行。修慧在乎观心。修福在乎万行。观心以念佛为最。万行以供养为先。是二者。乃为总持。吾人日用一切。起心动念。皆是妄想。为生死本。故招苦果。今以妄想之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成净土因。是为乐果。若念佛心心不断。妄想消灭。心光发露。智慧现前。则成佛法身。然众生所以贫穷无福慧者。由生生世世。未尝一念供养三宝。以求福德。直为生死苦身。念念贪求五欲之乐。以资苦本。今以贪求一己之心。转而供养三宝。以有限之身命。随心量力。供养十方。乃至一香一华。粒米茎菜。则如滴水入沧溟。一尘落大地。纵海有枯而地有尽。其福无穷。故感佛果华藏庄严。为己将来自受用地。舍此则无成佛妙行矣。禅人如生疲厌。当自摩头。则自发无量勇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