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30.pdf

《楞严经》第30课

(听打稿,仅供学习方便)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下面我们讲《楞严经》。

前面讲五蕴,然后讲了六入。从今天开始讲十二处。

那么等一会儿,我们先讲色和见。按理来讲,我本来想是大家也能看到一个水晶球,但是我家里的水晶球特别重,所以我刚才落下了,有点重。

那这样的话,当我讲色法的时候,就看前面的佛像或者是自己在前面准备一个,什么东西都可以,你看它,到底这个眼识是怎么产生的,这个是一个。

然后讲声音的时候,我这边安排了一个箜篌的声音,到时候给大家放一下。

然后讲香味的时候,平时不是你们在这里经常熏一些,不知道香不香,这个等一会也可以准备一下看看。或者说如果在家里听着的话,点个香,然后看看那个香的味道跟我们的鼻根是怎么一个关系。

我们前面也讲过,一般密法灌顶的时候,六根、六处或者说是六识,以这种方式来认识自己的本性,心的本性也好,识的本性也好,就这样的。

所以表面上看,《楞严经》好像是因明的一种逻辑方式来观察。但实际上,我们的整个眼耳鼻舌身意,或者色声香味触法,所有的这些到底是怎么样的?它是什么样的因缘发生的,而我们众生是怎么样去执着的。正在执着的时候,它的本体从来都是没有成立过的,可是人们都觉得是眼见为实,眼睛见到的色法肯定是有的;耳朵听到的这个声音肯定是存在的,鼻子嗅到的这种香气肯定是存在的。

我们一直是在这样的一种习惯当中,我们要打破这个习惯其实也不容易的,因为我们相续当中还有一个——可以说是无始以来的一种深厚的习气,依靠这种习气的话,让我们的整个身语意开始迷乱起来了。它是一个坚固现象,这种坚固的现象并不是理论上说打破就确实打破了,就像一个慢性病的人,他的整个胆已经出现了问题的话,他眼前所见到的都是金黄色的。那么这个通过很长时间,先知道是这个病的根源,然后继续吃药、继续服药,最后才慢慢的,因为随着病的消失,你所见越来越清净。这一点大家也是学过《定解宝灯论》等许多论典应该是明白的。

今天我们讲的看起来是非常普通的一些词句,但实际上如果有缘者的话,也许依靠这样的一种直指也好,依靠这样的一种指点的话,可能会——基本上知道自己的眼识,耳识、鼻识是什么样的,也会比较清楚的。

那今天就继续讲。

佛继续告诉阿难,

“复次,

复次,复次的话,我们说:“然后”,

藏文当中“第尼”,之后。

因为前面六入已经讲完了,之后佛陀又继续告诉阿难:

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佛陀问阿难:“你说这个十二处,为什么十二处本来都是如来藏的这种妙真如性,如来藏的真正的、奇妙的、真如的本性?”

实际上我们在密法当中,怎样十二处是十二如来的本性,讲的比较清楚。但在显宗当中的话就只是提了一下。

这个十二处其实它是光明如来藏一种妙用也好,一种显现,那么这个是怎么显现呢?先应该从第二转法轮的意思,然后抉择为空性,它的这种明显不灭或者说显而不灭的这种现象是如来藏的一种本色,或者如来藏的自相,如来藏的一种妙力。它有很多的这种名词。

所以我们真的要懂得《楞严经》的话,实际上在这里间接讲了光明如来藏。所以有些智者把《楞严经》放在第三转法轮的经典之中,也有这样的。

佛陀问阿难,你说这十二处怎么是如来藏的本来真如性啊。但是阿难不像前面那么活跃,到越来越后面的时候,什么都不说,一直等着,让如来宣说。因为自己说的话,好像好多次有点说不清楚。可能他也比较聪明,不说的话如来肯定会讲的,他也没有怎么说,一直就不说什么了。

然后佛陀等了一会儿,后来又继续说。按理来讲,问了阿难的话,如果开头的话阿难可能会讲的,但是现在,也许可能累了还是什么。但后面《楞严经》还有那么多,可能阿难有时候也可能活跃起来。

阿难什么都没有说,佛陀就说了。下面十二处,就是一对一对的,比如说眼和色一起讲;耳和声一起讲;鼻和香一起讲,它是一对一对的,下面是这样讲。

首先是眼和色,或者说见和色。

佛陀说:

“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

佛陀就问他:“阿难,你好好的看一看,我们这个祇孤独园、这个祇园精舍有好多好多的树林,这里面还有很多的水泉,水池,很多的水泉、水池。”

所以现在我们如果当做阿难的话,可能大家都在房子里面,我们前面没有树林和没有水泉,但是你们自己前面也可以看,如果有一些书或者说有佛像,有柱子或者有什么东西的话,你就看那个。

因为佛陀告诉阿难,你看看我们——可能当时在外面还是在那里,可能不是在经堂里面。“阿难你看看外面的,这个祇园精舍有这么多的树木,水泉,还有这么美好的环境。这样的话,你是怎么想的?”

“于意云何?”你是怎么想的,我们见到的这些,“此等是色生眼见呢,外面的水池和外面的树林,这些产生我们的眼见?或者是我们的眼根产生这些外面的树林和水泉等色相?”

问了两个问题,意思是我们的这个见是依靠外境而产生的,还是依靠眼根而产生的。实际上也是这个意思吧。

这样问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可以想:我们看到的这些东西是从眼睛当中产生,还是外境当中产生的。

这个问起来好像比较简单的,但是实际上让我回答的话可能也要考虑一下。

如果是从我眼睛当中产生的话。有什么过失?如果外境当中产生的话,那有什么过失?我们要考虑。

阿难还是什么都不说了,就一直等着。

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

首先是第二个问题,刚才问的时候这个是放在第二。

“如果你说是眼根当中,我们的这个眼根当中产生外面的树林等这些色相,你说外面见的这些东西,如果是眼根当中产生的话,那就是不合理的,怎么不合理呢?因为眼根当中产生这些色相是吧?眼根当中产生色相,那这样的话,如果我们见到这个空的话,见到这个虚空,见到这个虚空的话,那虚空肯定不是这些色相,是非色。这样的话那个色的相,色相的话,它没有见者,这样自然而然会消亡的。如果这个色相自然而然消亡的话,那么‘销则显发,一切都无’,如果色相消亡的话,那色相消亡的缘故,一切现量所见到的这些色法的显相,全部一无所有了。”

这样的话,我们所有人眼前全部都是像虚空一样的,所有林林总总的,或者说是形形色色的这些外境的相的话,都不复存在。

但是实际上我们都不能这样承认。因为确实一睁开眼睛,我们前面的这些色法是现量而见到的,现量而成的,能见到的一切显相是我们现量而成的。所以说你不能这样承认。

色相既无,

“如果说是外面所有的这些色相都没有的话,”

色和空实际上是观待的。因为我们的眼见实际上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我们眼睛见到的色相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眼睛见不到任何状况,像看到虚空一样的。

像我们那天上面分析的时候,要么我们会见到光明,要么见到是黑暗,除此之外没有第三个对象,没有第三个对境。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色相的这些境相全部都没有的话,

谁明空质?

因为色和空是观待而言的,这样的话,“谁了知这个空性的本质,空性的本质。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不是说《心经》当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果色没有的话,那这个空没有。如果这个空没有的话,反过来,空既是色,也是无法找到的。这样一来,最后一无所有。

那么从空方面讲的话,

空亦如是。

“以空来观察的话,也完全都是一样的。”

比如说刚才我们说是眼根产生色相,对吧,眼根产生色相,那反过来说如果眼根产生空相,这样的话,见色的时候就是非空,然后这个空性就消亡,一旦空性消亡的话,则一无所有。那么这样推的话,因为色的相法实际上是空,如果色不存在,空不存在;空不存在,色也一样不存在,因为它们两个是观待而安立的。

所以第一个方法,眼根当中产生色相的话是不合理的,是不合理的。

若复色尘生眼见者,

第一个问题。

“如果说眼睛出色相是不对的,应该是从外境的色尘当中,产生这个眼识。”

我们平时在学因明的时候,也经常这样讲的,所缘缘的外境,依靠作意,还有眼根,这些因缘具足的时候才产生眼识,就是这样的。

如果对方说是外面的这个色尘,刚才林苑也好,水泉也好,它们有了以后才产生眼见。

这样的话,也是一样的道理,

观空非色,

如果是我的这个眼识是依靠色法而产生的话,“当我观那个虚空的时候,实际上虚空肯定不是色。”

那这样的话,

见即销亡;

“那个见,色见的因,也就是说这个见色的因,已经消亡了,如果消亡的话,那么就一无所有。”

这样的话也是跟前面的推理方法一样的,

谁明空色?

“谁明空,谁明色?”

色和空的话观待而安立的。如果真正是依靠外境而产生色法的话,那这个“观空”而言肯定就是不合理的。

我们有些人可能这样想的,前面也是有这个问题:“没事,我先看那个林园,从林园当中产生我的眼识。然后过一会儿的话,或者晚上天黑了,或者这样的时候,我就看那个虚空,虚空当中也产生我的一种意识。那这样的话就一会儿看林园,一会儿看那个空的话,其实不一定要一个存在,非要一个消亡。

实际上这个我们前面也分析过,因为我们人们的这种执着的话,实际上它是一个实有的执着,并不是说它是一种无常的,它是一种零散的,不是这样的。

我们人们的执着的是一个整体性的,唯一的、常有的,就这样的,那不符合你的这样的执着的这个相的话,实际上在这里并不是说破。

所以我们一旦如果能抉择,它是一种因缘生的话,那说明实有的产生是没有的。所以就是“因缘所生法,皆是虚妄心。”在那个经典里面讲的:“因缘所生法,即是虚妄心”。

还有应该是《楞伽经》里面讲的:“诸法世俗生,胜义无自性。”一切万法的话实际上是世俗,世俗的话就是虚妄,虚妄当中产生的。而真正的胜义当中,真正的实相当中,任何都是没有产生的。

应该要明白这个道理。

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

所以我们应该要知道,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什么呢?

“我们见到的根处,在这里见一般是根的处。然后色的话,是尘处,微尘的尘,那么根处和色尘处这两者同时是空的,那这样的话就是没有处。”

因为这里是十二处,十二处的话其实我们眼根也是个处,也是不存在的——刚才通过见来分析的时候,然后色尘的话也是一个处,这个也是不存在的。

所以说,

即色与见,二处虚妄,

“那么这个色和见,实际上这两个处是虚妄的、是虚假的。”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因此它本来没有一种固定的因缘和非因缘产生的,也没有固定的一种自然和非自然产生的。”

那是什么样呢?实际上就像我们前面讲过的一样——在胜义当中的话,远离四边八戏;世俗当中的话就是如梦如幻的,没有真实的法。

其实我们不管是见到的法还是听到的法,它们真正的本来面目就是这样的,应该是《入楞伽经》里面讲的吧:“三界心迷惑,是故种种见。”三界的这种心都是迷惑的。“是故种种见”,所以种种见,“梦及世间法,此二法平等。”梦和世间法,此二法平等,意思是说,所有我们的见,是梦和世间法,梦里面的这种显现和世间所有这些显现的法的话,那完全都是平等的。

其实我们达到这样的境界的话,那应该是很棒的,对吧,非常非常好的。

因为我们现在,最主要的是人们可能这眼睛对我们造成很大的违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见到的都认为是实有的东西,从早上起来睁开眼睛一看看,你的钢炉是实有存在的,你的灯是存在的,你的碗是存在的,你的手机是存在的,电脑是存在的,佛经是存在的,所有的东西是实有存在的。

那么如果我们用今天这样的观察方式,佛陀带阿难,祇园精舍的森林作为一个对镜:你看看这个,你看,那么你的这个见和外面的景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当时阿难不知道通达没有,他也没有说。即使他通达,可能他现在都不想说话了,就是这样的。

然后他就什么没有说。但是我们也不仅仅是这个祇园精舍的一个森林,我们任何的所见所闻的话,实际上确实是依靠这种方式来观察的话——原来是我们无始以来,众生无始以来,见就是见,我们从小的时候:我见到什么,这样一直说。父母也是说你见到什么,老师也是说你见到什么什么的。但实际上我们真正的见,如果以这种方式来观察的时候,好像见确实是一无所得,这个道理应该是明白的。

所以说为什么大圆满灌顶的时候,经常有一个透明的水晶,用这个让你看看。你看看的时候,实际上自己的心也是这样的,外面的色法也是这样的,内外透明的,通彻无碍的,通过这种方式来认识自己的心的话,也是很容易的。

六处当中前两处已经讲完了。

接下来,下面开始敲锣、吹号是吧。下面用声音,今天有什么声音?没有啥声音。对,待会有个声音,我待会再说。对,我准备了一个声音,但是好像这个——其实有个声音就可以的,但也许可能我看得到,他们是不是有弄出一种色法,也行吧。

下面第二个,第二个处是什么呢?就是耳和声。

佛告诉阿难:

“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

他说:“阿难啊,你继续好好的听着:我们这个祇园精舍当中,那么僧众们需要集中的时候,为了吃饭,一般是击鼓。”

我们一般念经的时候击鼓;闭关的时候也要击鼓,一般僧众集中的时候,我们敲那个锣是吧,圆圆的,咚-咚-咚-,这样的,叫做是锣是吧,一个金字旁罗汉的罗。就是敲锣,敲锣打鼓。然后我们击鼓,鼓的话,可能寺院里面一般都是敲木鱼。汉地的话,早上三四点钟的时候,敲木鱼。

木鱼有几种说法,有些说木鱼,这个鱼的眼睛,白天晚上都睁开着,所以说让我们修行人不要打瞌睡,一定要精进。木鱼的表示是这样的。还有一种表示,这是汉地有一些和尚讲的,说是以前有一个人造了恶业,在河里面变成一个大鱼,鱼的身体上面长了一棵树。后来有一个缘觉还是谁,一个大德看到以后,对他进行超度,进行超度以后这个鱼就死了。然后把它身体上的树砍断。砍断以后,树特别长,特别大,然后把它变成一个像鱼的形状,然后让僧众天天敲它。这样的话,回向给那个恶人,就这样。自从那个开始的话,就变成了木鱼,也有这种说法。

具体怎么样我也没有去查,但是不管怎么样,汉地一般是敲木鱼,然后戒律当中的话,叫犍槌,一般戒律里面经常用的那根杆子,就这个,我们不是诵戒的时候也经常用。

还有在这边的话,就是撞钟,汉地也是有,可能藏地的话也有点不同。但不管是刚才那个敲鼓也好,或者说是敲锣也好,或者说是敲木鱼,或者说是撞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的钟,是吧,凡是自己过一天算一天,就是这样的。就这种说法。

那么这样的话,不管是钟的声音,鼓的声音,

钟鼓音声前后相续。

“那它的声音就一直不断的、接连不断的,一直呜……,这样的一种声音传来。”

大家都知道,不管是你敲锣还是打鼓还是什么样的声音。

我们传法的时候,一般都是海螺声音。这个海螺的声音确实很重要。我们这边的道友们各个法师下面也是比较重视,但是有些群体的海螺已经不见了,不知道。然后有些就是吹海螺的人睡着了;有些吹的话,好像吹的不好,原来我们这边有一个牦牛,经常呜呜呜,这样吹的,不是很好的声音。按理来讲应该吹的比较好听的声音的话,因为那个佛经当中不是说(上师念藏文):“敲鼓也好,或者说是吹海螺也好,或者说是打锣也好,那么它的声音听到的话,就免堕恶趣,更何况为了真正去听法。”所以说这个功德很大的。

我们一般可能吹海螺是转法轮的时候,因为当时释迦牟尼佛转法轮的时候,天人供养这样的右旋海螺的原因,以这样的缘起,一般都是吹海螺。

这个都是很重要的。但我每次强调的话,明天早上可能会大家都吹一下,然后再过一段时间的话,那又舍不得了,害怕很多众生听到了,听到以后害怕它们都解脱了。所以有些可能舍不得吹海螺。但如果吹的话,那很好的。

你不管是吹海螺也好,或者是敲锣打鼓也好。这个声音,我们今天要关注的就是——我们听到声音,我们怎么样认识自性。就是这样的。

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

佛陀问:“阿难,你是怎么想的?”

现在阿难什么话都不说了。

“你是怎么想的?这些声音,刚才敲锣也好,或者说是敲鼓也好,撞钟也好,这个声音出来的时候,声音来到你的耳边,声音呜呜呜,直接从那边来到你的耳边,你的耳朵呜呜……。”

本来我们耳朵是一块,然后阿难的耳朵不知道怎么样:是不是你的耳朵跑到声音那儿去了呢?还是声音跑到你的耳朵里面来的,到底是什么呀?

然后佛陀又继续问阿难:

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

这是第一个。

“他说如果这个声音是从海螺或者说是从鼓那里直接传到你的耳边来的话,那就像是我,我去乞食的时候,到了室罗筏城。”

室罗筏城就是舍卫城,我们前面也是提到过吧,就是舍卫城。有些里面说的是丰德城,丰满的丰,功德的德,丰德城。

那么就像我去了舍卫城,去了室罗筏城的话:“那在这个祇孤独园的话,这个森林当中我是没有的。”

因为佛陀他是一个整体的,那这个整体去化缘去了的话,那不可能还留一个在后面的。就像是这样的。

那么这样的话,如果声音从那边过来的话,

此声必来阿难耳处,

“那么这样的话,这个声音从我们敲的鼓出来,出来以后的话,就直接跑到阿难的耳根当中,入于你的耳朵里面。”

它从那边呜呜来到阿难的左耳或者是右耳当中。

那在这个时候呢,

目连、迦葉应不俱闻,

“目连、迦葉不应该听到。”

因为声音是一个实有的东西,一个实有的东西。就像佛陀说,我从这里到了舍卫城的话,那祇孤独园不存在佛陀,佛陀已经到那边去了。声音也是这样的,从那边出来,来到阿难的耳里。来到阿难的耳里的话,那迦葉和目犍连,虽然目犍连是神通第一,但是就听不到了。迦葉也是,他是佛陀的交付的第一传世人,但是他们都应该得不到。

如果这么厉害的两个阿罗汉都得不到的话,

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

“更何况是其中1250个沙门。”

当时佛陀的眷属就是1250个沙门,比丘、比丘尼等等。这样的话肯定都得不到的。因为这个声音是一个整体,整体的话,你不能分开,而且它直接入到阿难的耳朵里面去了。

那这样的话,

一闻钟声同来食处!

刚才那个声音从那边离开,直接到阿难那里。

“那么这样的话,同一个时间当中的话,这个钟声。这些沙门怎么会听到——因为他们吃饭的地方,僧众要集中嘛,这样的话,撞钟的声音怎么会是能听到呢?”

不能听到的意思。

好像后面是另外有一种解释,但应该怎样的,你们再看一下。

这是第一个方面的观察。

若复汝耳往彼声边,

但这个我们一般可能不会说的,“如果你的耳朵跑到那个敲鼓的声音那里去的话呢?”

那这个就像是:

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

“那么这样的话,室罗城就没有我,就像是我从室罗城回来以后,我到达祇陀精舍一样。”

因为佛陀显现上是一个人,那一个人从室罗阀城回来,回来的话,那边就已经没有了。那边没有的话,已经到了祇园精舍,这样的。

同样的道理,那么如果耳朵到那边去的话,阿难的耳根就跑到那边去了,这边阿难就是没有耳朵了,或者是阿难他自己也是被这个耳朵牵着,跑到那个鼓声那去了。

如果这样的话,

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

这样的话:“你听到这个鼓声的时候,那么你的耳根也是往那个击鼓的声音的地方。”

那么这个时候:

钟声齐出,应不俱闻,

如果在这个时候,“同一个时间里面发出撞钟的声音的话,那你不应该听到。”

因为你的耳根跑到击鼓的地方去了。正在那里享受的话,因为刚才僧众集中的话,又要敲鼓,又要撞钟,这样的话,如果你的耳根跑到敲鼓的那个地方去的话,那这边撞钟根本就是听不到,

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

“更何况还有其他——大象的声音呐,牛马的声音,羊的声音,种种声音都听不到了。”

那这样的话,你的耳根只有一个耳根,这个耳根属于一个声音当中去了的话,那其他的包括什么——我们学院现在的话,有时候是这个,怎么讲?比如说里面听到一个传法的声音的话,我们最近不是他们房子维修,好多拖拉机,叉叉叉叉,有一个拖拉机上去了;又叉叉叉叉,也下来了,又叉叉叉叉,上去了,那这些都不应该听得到,对吧?以前山的外面有狼的声音,狗的声音,还有各种——乌鸦的声音,喜鹊的声音,种种声音。

但现在我们夏天的时候,听到的最多的声音就是这个拖拉机的声音,叉叉叉叉,好像晚上12点钟的时候,叉叉叉叉……,呵呵。

如果修行比较好的人,依靠这种声音,我的耳朵跑到拖拉机那里去了呢,拖拉机的声音跑到我的耳根了,然后这样一观想,就是:哇,马上就证悟了,然后他就马上特别感恩那个拖拉机的司机。

若无来往,

那这样观察的话,“我的耳根跟声音没有往来,我的耳根没有去哪里,然后声音也没有来到这里。”

这样实际上就是:

亦复无闻。

“实际上这个闻,也是实相当中是没有的。”

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

这样观察的话:“实际上是我们的这个声音,还有听者,这两个的话,耳朵它叫做是根处,根处也不存在。声音的话叫尘处,尘处也不存在。那么除了这两个以外,也没有的。”

好像记得《大智度论》当中的话,观察耳根,观察外面的色法,观察耳识,这三个方面观察。

好像我前面翻译了一点点,它有100卷,我今年冬天的时候翻译了一点点,但夏天太忙了,不知道。我翻成藏文,弄了一点,好像有一些印象,里面讲的这样的[1]。

所以如果我们真正去观察的话,你看拖拉机……。其实有时候拖拉机的声音我觉得挺好听的。其实它是有一种——如果我们从小的时候,父母说这个拖拉机的声音是这个世界上是最美好的声音的话,我们每次听到的时候会可能陶醉在里面:哇,我听到最好的声音,可能会这样。

好像好多人都不太承认,谁都不说,呵呵呵。

即听与声,二处虚妄,

“那我们的听和声音,这二处都是虚妄的。”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它并不是因缘和非因缘而产生的,也并是并不是自然和非自然而产生的。”

就像《方广大庄严经》当中,当中是怎么说的[2],说是:“譬如箜篌,弦器及手。”箜篌,以前有一个这样的乐器,现在据说基本上都失传了,在外面好像有的。箜篌,以前特别出名的,佛经里面经常出现的。那么这个弦和器,还有手的话:“和合发声,本无去来。”器、弦,还有手,这三个和合而发生。“譬如箜篌,弦器及手,和合发声,本无去来。”所以这种箜篌的声音,发出来了,发出来了以后,实际上这是依靠弦和依靠它的器,还有依靠这个手的动摇,然后发出来的声音。但发出来的声音如果我们去观察的话,这是无来无去的,无来无去的。

所以以前禅宗也好,密宗的很多大德就是依靠一种,比如说音乐的声音呐,或者说是依靠一些四大的声音啊。我们大圆满当中是专门观四大的声音。比如说这个土大的???,然后在高山的地方生火,这个火正在噼啪噼啪的这个声音,或者说是有一些流水的声音;或者说是在高山吹风的这种声音。依靠这种声音认识本性。其实这些意思的话应该是大同小异的。

所以刚才那个箜篌的声音的话,那就大家听听,有没有这个觉悟,我这边有没有一个,有吗?

(放音乐)

Ok。

这是用声音直指本性,呵呵。这个《楞严经》就是这样的。

然后接下来佛陀又告诉阿难,刚才前面把耳根和声尘已经讲完了,然后下面是鼻根和香尘。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栴檀,此香若复燃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

佛陀又告诉阿难:“你再好好的嗅一嗅,那个香炉里面的栴檀香。”

其实这里栴檀的话,应该不是一般的栴檀。我们现在一般的栴檀,虽然有一个特别好的香气,但是这个并不能传到很远的地方。以前有一个叫做蛇形栴檀,毒蛇的蛇;还有叫牛头栴檀,那这些栴檀的话,就特别名贵、特别的特殊,它的香味可以传到40里,藏文当中翻译是40里就是40闻旬,那40里一般从现在的单位来算的话,可能是20公里,以前有些计算单位当中说是1公里就是2里。这样的话,可能我们在这里熏栴檀香的话……。

你们有没有熏香的?平时是经常有,今天啥都没有。不是刚才说了吗?要准备。

在这里还要说一下我们买的香,一定要取舍,因为我们包括商店当中也好,各个部门当中如果用的香的话,有些听说光是针对我们这边开香厂,这方面也要注意。我们不是为了让别的有些人……,这个方面一定监管的法师要看,因为学院是比较大的,不管是供护法的酒也好,香也好,还有什么其他任何的这种产品的话,并不是为了打广告或者说是为了——当然我们这边的出家人或者说是这边的居士的,是不可能跟那些做生意的人有那个——

不是给我,给大家,那么少,平时你们多的不得了,现在——那么一点点谁能闻得到?不要说40由旬,4米的地方都快闻不到。并不是让一个人闻两个香,不要那么紧张,也没事。那天不是很那个的,现在好像一点都没有。

还在这里要说一下。我们这边的不管是,这个也是额外的话。不管各个部门,如果是买一些三宝所依有关的这些的话,我们希望相关的监管法师一定要清楚,不要以学院和以喇荣的名义跟其他的商家合作,这样的话,到时候可能我们自己包括法师也好,主管的负责人也好,可能会有一些麻烦的。不管怎么样的,我们这里是闻思修行的地方,并不是说跟各种文创产品打广告。以前听说是跟我们这边的有些部门造各种文创产品,然后他们就开始赚钱,别人都认为是我们在这边卖,实际上是跟我们这边没有关系。但是刚开始我们这边的有些法师也可能是,可能对五部大论讲的比较精通,但是商业方面比较显现上是有点笨,所以别人利用的话都是根本不知道,最后一直觉得,别人,是我们这边推荐的,我们这边什么什么的,这样的话肯定不合理的。

所以我们这边的以后的任何的,包括我们用的什么,这个佛像也好,转经轮也好,还有什么这个那个的话,都要监管的法师应该要经常关注,我们没有必要以各种名义来打广告,以加持品的名义来卖高价。现在是很多人有些是佛教徒,有些是装着佛教徒,然后以这个佛教什么什么谁加持的,什么什么僧众做加持的,最后的话,本来几块钱的,然后就赚几十块钱、几百块钱,就是这样。

这个是对佛教也不利,对学院也不利,到最后的话,对个人也不利,所以现在是没有发生这些情况之前的话,一定要注意。

我们学院这边的话,也没有必要:什么这个是装藏的东西,这个是佛像,这个是佛塔,我们不是以卖三宝物,而为生的。如果说为了弘扬的话,那么各自卖,不用我们在这边卖高价,这个是肯定没有的。但是没有的时候,跟大家说了要好一点,不然的话一旦有了这样的话,我一说,可能针对某个人某个部门,这样都不太好。

所以说这样的这个事情,大家应该要记住。

如果家里听的话,你们自己点个什么香,点个什么栴檀香,百树香,或者说是一些其他的香。

这里一铢的话,一铢好像是二十四铢为一两,很小很小的,一点点的意思。藏文们当中翻译的是,栴檀香当中一点点如果去烧的话,实际上在40闻旬的地方,香气都弥漫了。

好像圆瑛大师的《楞严经》讲记当中的话也讲到[3],当时汉武帝的时候,用一点点像豌豆那么大的一点点的那种栴檀香拿到外面去烧,燃烧的话当时40里的地方就一直弥漫着芬香,弥漫着香味,后来好像在一个月当中都没有消失。并且在40里以内的所有的这些疾病、瘟疫全部都消散。

所以我们点个香,有时候这样的话,清新空气,还有精神比较舒畅,好多,有这个作用的,其实这个也是很好的。

但是务必要注意消防,因为消防的话对全世界来讲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为了扑鼻的芬香,最后得了更多的麻烦的话,也不好。一定要点香,这些的话,以安全为主,这个不管在哪个地方也是很重要的。

我最近对消防方面还是很感兴趣的,所以今天都是见了一些消防的领导,我们这边的部门的一些负责人,刚开始是有点不同的心态,然后我见了以后,他们开心,我也开心。其实消防确实也很重要的,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呐,这些都是,首先有这样的消防意识还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们不管是任何的一个建筑也好,在那些方面的话,消防通道,消防设备、仪器这些都是也很需要的。不然的话,确实人有时候是很无常的,许多道场也好,许多建筑物的话也一定需要预备这些。各个部门的话也不能轻视,一旦如果发生什么的话,那我们怎么办?作为佛教团体的话,也需要的。作为我们一般世间人的话,也确实需要的。因为生命无常的话,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很难说的。

下面讲到什么呢?刚才讲到这样的芬香传到40里的地方。

那么佛陀告诉阿难:

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

这么好闻的香呢:“实际上是它出生于是栴檀木当中呢,还是生于你的鼻子,还是在虚空当中产生的?”

然后佛陀告诉阿难:

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

“如果你说这个香是从你的鼻子当中产生的话,”

称鼻所生,

那么我们可以说:“是你的鼻子当中产生这个香的,是吧?”

这样的话:

当从鼻出,

“你的鼻孔里面,或者说你的鼻根当中出现了这些香味。”

这样也是不合理的。

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

“因为你的鼻子是肉团,不是栴檀,如果你的鼻子里面一块栴檀都没有的话,那你的鼻子当中怎么会是出现栴檀香呢?”

这个不肯定不可能的。不可能是鼻子里面出来,鼻子里面出来的话,那是不合理的,鼻子里面有鼻涕、鼻毛啊。鼻子里面的毛叫什么?它可以叫黑毛吗?可以吗?眼睛是睫毛,鼻子怎么说?鼻毛可以说,确定吗?好么。

那鼻子里面肯定没有栴檀,所以只有鼻毛和鼻涕。呵呵。

称汝闻香,

“再加上你闻到那个香,是吧,你所谓的闻到香的话,”

那应该是:

当于鼻入;

一般我们闻香的时候,“因为香气入于鼻子,才能闻得到的。”

但现在你说是从鼻子当中出来,那出和入肯定是相反的。

鼻中出香,说闻非义。

本来一般的是,鼻子当中入了香气,然后就闻到了香。

“但是你现在是从鼻孔当中出来的话,那出和入是相反的,所以闻香的这种说法是完全不合理的。”

所以第一个,从鼻子当中出香味的话,是不能成立的。

然后第二个。

如果你说是这种香味是从空当中产生的话,

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

“如果你说香味是从虚空当中产生的话,那虚空大家都知道它是恒常存在的。那这样一来,一推理,你的这种香气也应该经常存在的,中间一点是不能间断的,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是不能间断的。那为什么借助香炉里面的‘爇此’,把这个香也好,或者说是栴檀木也好,这个烧了以后才能出现香味,不应该这样的。”

因为从虚空当中产生的话,那虚空是那里都有,所以你到那里去的话,只要有虚空的地方都有这个香味,但是这个现实当中也不是这样的。一定要有一个香炉,香炉里面烧那个香,而且烧香的时候,半天燃不起来,啪啪啪,火柴也没有,打火机也不行,最后都是生嗔恨心,就这样,不点香了,有这种情况。

“何必这样?没有必要的。”

这是第二个方法也不合理的。

若生于木,

第三个。

“如果你说是栴檀木当中产生的。”

那这样的话,

则此香质因爇成烟,

藏文当中解释方法有点不同,汉文里面,下面的推理,稍微有点难懂,我先藏文当中的解释方法说一下。

他说:“如果是从木头当中产生的话,那么这为什么,这个香烧完了以后变成烟?因为你说的是从栴檀香里面产生吗?檀香里面产生的话呢?那为什么是‘香质因爇成烟’?”

这里前面有个为什么?藏文当中这样的话比较好懂。

“那为什么是你的这个栴檀香把它烧完了以后,烧坏了以后,变成烟的时候才有香的气,为什么这样?”

这是第一个为什么。

然后第二个为什么。

若鼻得闻,

这个不要紧的,“我鼻根得到香味,就这样。”

他说是为什么?

合蒙烟气,

“为什么要借助焚烧的烟和气,为什么是这样呢?”

这是第二个为什么。

藏文当中这样的。

如果说它在腾空的话,那也不对的,

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

这里有个“云何”。

“如果栴檀香是从栴檀木当中产生的话,它的烟在空中,没有去遥远的地方,只是在短短的空中的时候。这个遥远的40里的地方都能闻得到。为什么呢?”

藏文当中说好像有三个为什么,这样是不是稍微好懂一点?

如果我们按照汉文来解释的话,如果是依靠檀香木而产生的话,它的香质烧完了以后成了烟,如果鼻根闻到的话,应该是它依靠这种烟气而得到。而且这种烟气在腾空之中,没有去遥远的地方,为什么是闻得到?

好像“云何已闻”,可能也算是一个它的总结文,这样的话也许可能也好一点。

不管怎么样,这个香气的话,以前的有一些古大德的话,通过这个香气也有证悟的,《鸡足山志》当中有一个法师,叫做兴徹[4],他在鸡足山上修行的时候,发愿终身立禅,站着禅修,也不坐也不卧,他这样发誓。他就修了很长时间。后来在印光大师那里学了《楞严经》,学了《楞严经》以后,他得到一定的境界。后来有一次,他烧一根香,然后他说这根香没有烧完之前,我要这个离开。确实后来说这根香还没有烧完的时候的话,他就是站着而离开的。当时空中也是听到佛声,他就是随着香烟,西方而往生的,也有这样的说法。

所以我们有时候点香也好,学《楞严经》的话,也有很多不共的缘起。

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

那一样的。

“我们的鼻根处也好,还有这个闻处、尘处,这两者的话实际上是没有处,如果真正去观察的时候,我们熏香的时候应该能知道。”

这里每个观察的方式都不同,真正的闻香,到底鼻根当中出现的,还是栴檀当中出现的,还是空中出现的?这样的观察。

即嗅与香,二处虚妄,

那最后的话:“我们的这种嗅,这个鼻根和香这两处都是虚妄的,”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它并不是是依靠因缘和非因缘而产生的,也不是自然和非自然而产生的。”

它就是这个缘起性,只要懂得缘起性的话,它没有一个成实的东西。所以十二处当中,我们讲了前面的六处,大家也应该明白了。



[1] 《大智度论》大智度初序品中缘起义释论第一(卷第一):“问曰:闻者,云何闻?用耳根闻耶?用耳识闻?用意识闻耶?若耳根闻,耳根无觉知故,不应闻。若耳识闻,耳识一念故不能分别,不应闻。若意识闻,意识亦不能闻。何以故?先五识识五尘,然后意识识;意识不能识现在五尘,唯识过去、未来五尘。若意识能识现在五尘者,盲聋人亦应识声色。何以故?意识不破故。

答曰:非耳根能闻声,亦非耳识,亦非意识。能闻声事,从多因缘和合故得闻声,不得言一法能闻声。何以故?耳根无觉故,不应闻声;识无色无对无处故,亦不应闻声;声无觉亦无根故,不能知声。尔时,耳根不破,声至可闻处,意欲闻;情、尘、意和合故耳识生;随耳识,即生意识,能分别——种种因缘得闻声。以是故,不应作是难:「谁闻声?」佛法中亦无有一法能作、能见、能知。”

[2] 《方广大庄严经》:音乐发悟品第十三:“譬如箜篌,弦器及手,和合发声,本无去来。”

[3]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记:《博物志》云:‘汉武帝时,西国遣使,献异香四枚于朝,汉制香不满斤不得受。使乃将其香,取如大豆许,著在宫门上,香闻长安四十里,经月乃歇,帝乃受之。后长安瘟疫流行,博士奏请,焚香一枚,四十里间,民疫皆愈。’此异香功用殊胜之明证也。

[4] 《鸡足山寺志》第6卷:“名興徹,洱海人。初師鷄足定堂,誓立禪,永不坐臥。後往孤島寺,叅天竺和尚。竺與師鉢烙餅,連燔六枚,一一被訶。跪請曰:「某素為鄙業,所食不佳,願賜指示。」竺曰:「示汝耳。」繼又入蕩山,學《楞嚴》于印光禪師,每定三日。光訊曰:「得法喜乎?」曰:「然。」自是翹一足立,無欹斜。住獅子山,一日向眾為別語:「香煙盡,我則去矣。」迨香煙既盡,聞空中佛聲,漸向西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