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29.pdf

《楞严经》第29课

(听打稿,仅供学习方便)

今天首先在这里讲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今天讲《楞严经》,六入已经讲完了。明天是星期天,后天星期一没有课。

后面的这几天大家共修忏悔法对吧?我希望我们每个人按40万的标准——最低最差的话,这个萨嘎月的月底之前完成,不管是你发心再忙,一天12个小时或者24个小时发心的话,看看能不能念诵金刚萨埵心咒40万。

我都已经念了好几万了,很厉害,我自己觉得我是特别厉害。那么这个月当中,我也这么想,每年都有时候留个尾巴,有时候念不完了,有这种情况。所以今年一定要念完,不然的话,寿命是无常的,什么时候离开,谁都不知道。

每个人的寿命都是这样的,特别特别的那种,像水泡一样的。所以我们至少是,比如说是某一个年离开的话,这个之前,以上的这些罪业都能忏悔的话,我觉得这也是很好的。无始以来造的业,依靠这个心咒的话,肯定能忏净的。

所以我们自己最好是做一个各方面的准备。所以大家不要找各种借口——因为我身体不好,因为我发心,因为我工作忙或者说是因为什么什么的。我们每个人如果努力的话,我相信这个月应该能完成40万遍金刚萨埵心咒。

同时如果自己各方面观修能力好的话,好好的观想。

这么多的僧众一起共修的话,我觉得是越来越难。以后是越来越难,哪怕是一天,不说什么,一座,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缘。因为如果自己,人在福中不知福,一旦离开的时候都会有遗憾。

所以我希望,这次我这边也是没有传什么个别的法,也不需要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懂这些。

传法已经——应该是可以的啦,从早上起来一直听听,听到晚上睡觉之前——所以我们现在有个别的还是一直学得比较不错,还可以。

所以这几天的话,我们大家都好好的,不要出去的太多了。尤其是这期间出去的话,现在大家都知道,出入特别不方便。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比如说身体特别不好,有一些身体不好的话,可能出去看看病,也是可以,如果没有课,这样的话比较好一点。除此之外去朝拜、拜见,到处去,这可能不是很方便的。尤其像藏地的话,这些小小的县城之间,管得越来越严。一方面这样也是很好的,这也是一种疫情防控,是保护生命,也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好的措施。

所以今天我也是不得不有感而发,说我们喇荣不会开金刚萨埵法会,大家自己在自家念心咒,也是这样的,这也是有很多原因。

确实也是,如果没有这样的话,我们这边很多的违缘也不知道何时而至。所以这次大家应该安心的,住在自己的屋子。如果你特别想有些好吃的东西,那就没办法。除此之外基本上是以闭关七天这样的方式,其实是很好的。

确实这个月是萨嘎月,而且这个月是释迦牟尼佛成道日。藏历与农历有点不同,但佛陀的生平当中讲,不管哪一个地方的话,都可以按这样算。

比如说汉地的四月初八是前面,我们藏地的四月初八是现在这个月。像这个月,佛陀成道日、佛陀涅槃日、佛陀降生日,四大节日,除了转法轮日以外,全部都是在这个月当中。这个月是特别特别重要的一个时间。

在这样的特殊的时间当中,如果我们念诵的话,翻倍的,善根翻倍的增长。所以我觉得大家应该特别努力。

不管是在哪里,自己好好的念诵金刚萨埵心咒,我中间也不再给大家提醒,之前提醒的话,每个人如果有自觉的话应该是可以的。

我们先把忏悔修法大家好好的修一修。汉地经常有,叫修“禅七”。所以我们这次也是忏七,忏悔的忏,那么七天当中忏悔自己无始以来到现在,确实身语意所造这些罪在金刚萨埵佛父佛母面前诚心的去忏悔的话,一定会是能清净的。

所以我想我们这个缘分还是很好的,没有死之前,有这么一个忏悔的机会,而且每天是有这么多的出家人,还有圣者,一起共诵,念《普贤行愿品》的话,我们不说别的,哪怕是一座的念诵功德,可能有些人都是好几十生的话,都不一定能遇到这么殊胜的因缘。所以大家应该有一种欢喜心和难得心和可贵心来对待。

这七天的话,你们不要说:哦,明天开始没有上课的话,一直睡七天,然后中间散乱,看什么短视频呐,有些是开始看连续片。那这样的话,在这么殊胜的圣地做的话,确实特别不庄严,不如自己还是换上一个特殊的衣服,离开这里好一点,对吧。不然的话,尤其是出家人,确实是——不仅是外出家,内心如果出家,真正是能希求解脱的话,这就是我们真正的人生的一个,可以说是价值观,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价值观。

好吧,我今天大概说这么多。

那么今天我们讲《楞严经》。

今天的《楞严经》,前面也跟大家已经说了,这个六入当中,其实六入就是六根的意思,大家知道。每一个分析的后面,比如说眼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然后“耳入虚妄……”,也是一样的,然后“鼻入虚妄……”,所以入的话,一般是鼻根或者眼根、耳根,这个意思。

那么六根当中,前面三根已经讲完了,眼、耳、鼻,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或者是闻到的这些,没有实有。这个道理已经讲了。

那接下来我就先不广说,不然等一会后面太那个了。

接下来我们讲舌入虚妄,抉择舌入虚妄。

阿难,阿难,阿难达,阿难达。是哇。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

这里也是讲一个比喻。

大家都知道舌根,依靠舌根,我们品尝什么呢?品尝美味,品尝味道。当然这个味,按照《智者入门论》,还是《俱舍论》当中:有苦、辣、酸、甜,涩,咸,主要根本的有六个味,味有六个。还有它有一些混合的、合成的,还有悦意的、不悦意的。

味道实际上就是舌头尝到的,味还有很多的类别,也有苦的、甜的、辣的、酸的,什么样的都有。

这里也是一个比喻,也是先用比喻来介绍,然后进行分析,最后抉择为空性,就是这样的。

佛陀告诉阿难:“譬如有一个人呢,用舌头,‘舐吻’,用自己的舌头舔自己的嘴,时间久了,舔着舔着,因为舔的时间很长了以后,这个嘴唇有一点劳累,这个时候就出现一种特殊的味道,特殊的味儿。”

好像宣化上人说:“自己吻自己,自己亲自己,尤其是没有朋友的人自己拼命亲自己。”

但这个‘舐’的话,是舔的意思,主要是舌头舔,舔自己的嘴唇。好像自己这样舔的时候,我试了一下还可以,感觉有一点——可能我因为身体不好,有一点苦味。

“‘其人若病’,如果这个人他身体不好,有病的话,那么‘则有苦味’”。

就像中医看病人的时候,也有各种观察方法,就像是这样的。自己这个舌头舔自己的嘴唇的时候,时间稍微长了以后,本来是舌头这样舔着的时候,结果嘴唇出现一种反应,一种苦味。

“如果这个人,他身体很健康,没有病的人,‘微有甜触’,微有甜味。”

本来也没有糖,也没有什么苦的东西,苦瓜也没有,为什么变成有个苦和甜呢,实际上这是一种特殊的因缘发生。

那么这样的话,

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

“刚才出现甜和苦,主要是显现舌根动摇的原因。‘不动之时’,如果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有一种淡淡的,实际上也没有甜也没有苦,也没有咸什么等其他的味道。”

舌头什么都不动的话,就像我们平常的嘴唇一样,里面没有什么味道,没有什么感觉。

所以甜和苦也好,淡也好,凡是这些的话,通过造作,出现一种倒世俗,尤其是前面的甜、苦、和淡,应该这是一种幻觉。这种幻觉,并不是真正实际当中存在的。

兼舌与劳,

“我们平时的舌头,它品尝到的一些,酸、甜、苦、辣的味道,这种虚妄相的话,”

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这个非常相同,菩提自性当中引发出来的也好,或者说是菩提自性的这种妙用——‘瞪发劳相’是非常相同的,也就是说本性当中是没有的,但是与菩提妙用的这种虚幻的相,也完全是相同的。意思就是说,在本性当中是根本没有成立的。”

如果用舌头来舔的话,如果不是很方便,可以自己吃一个糖或者吃特别苦的味道。或者是吃什么,吃这个臭豆腐。还有南方那边有叫臭干,凡是有各种这样的,看起来都是还不错的。

但是实际上真的——在成都有些地方,有些年轻人特别喜欢吃的那些东西,这个串串,那个串串,但真的到旁边去——我有一次经常看到有一些年轻人,特别多的,每天都是这样排队,然后我有时候去排队,要接近到那里,一闻味道,特别难闻,好像跟不净粪没有什么差别,然后没有去买:哎呀,算了,如果我去买的话可能更那个的。装着那些年轻大学生,排队进去,结果到了跟前的时候,实在是很难闻,有点接受不了,就离开了。我想花了很长时间排了那么长的队,就是……。

所以有些时候,确实是这种味道,我们欲界的众生对美味很执着;对不好的味道也不愿意品尝,对吧。就是这样的。

但实际上,今天跟我们要讲,其实都是一种空性,除了有一种显相以外,是没有的。没有的,下面也可以这样讲。

那么下面去观察,

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

前面讲的甜和苦,是一个味道,它是比较明显的。淡是一个味道,跟明和暗一样的,一个是明显的,一个是不明显的。

“那么这两种妄尘,苦甜是一个妄尘,淡是一个妄尘。这样虚妄的尘,其实它‘发知居中’,发知居中就是在这样的知觉当中,在舌根的知觉当中,依靠这样引发出舌根的知觉,它能吸外面的这种尘的显相,不管是酸、还是甜、还是淡,这样的这个尘相。那么这个就叫做‘知味性’。”

这里用“知”,有时候是用“觉”,我们一般是见、闻、觉、知,见、闻、嗅,这个应该是品尝,可能不同字的话,见、闻、嗅、尝。

觉知,知的话,下面的意思也比较好一点。但是实际上知味,主要是那个味,味,这个比较重要的。

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

“如果我们去观察的时候,知道这个味——刚才前面不管是甜也好,苦也好,这个味觉的话,实际上也离开了它的甜苦、淡二尘,毕竟在本性当中是不成立的。”

我们前面也讲了。

所以一般密法的灌顶当中,也有一些,比如说好吃的东西,也有特别难吃的东西,然后也有好听的、悦耳的声音,难听的这种粗糙的声音啊,还有在鼻根面前的话,特别香的,一些好一点的香气。还有什么,有些臭气……。

我们有些人的根基也不同的,去年那个臭气和香气的话,有些人认为是香气是很臭的,臭气是很香的。众生的根器真的不同的。所以有些人喜欢吃甜的,有些人喜欢吃苦的,有些人喜欢吃辣的,有些人喜欢吃咸的。

其实我们真正吃东西的时候,如果不管是酸甜苦辣,味道特别重的话,对身体应该是不太好的。很多健康学者都是这样认为。

因为我们身体的本性,它不能太苦、太咸、太辣。如果太苦、太辣、太咸的话,身体要进行消化的时候,不管是肝、肾,它们要用尽很多的力量。这样的话,慢慢会对自己的身体不好的。

所以现在各个地方的人,有些是喜欢吃麻辣的,有些是喜欢吃咸的,有些是喜欢吃酸的。

我看我们藏地的话也特别喜欢吃咸的,不管是糌粑汤也好,做什么的话,一定要加好多好多的盐巴。我们经常觉得,如果没有加盐巴的话,觉得这个什么味道都没有。但现在逐渐逐渐吃一些淡一点的。其实汉地有些寺院里面的饭菜也是很好的,但口味比较重的那种人可能都不行。

所以其实健康跟我们的习性、习惯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那今天这里讲,不管是你喜欢什么样的味,实际上这也是本体不成立的。怎么不成立呢?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

观察方法都是一样的:“不是对境而来的,不是我们的根来的,不是从空而来的。”

这样观察的时候,确实密法里面有一些直指法,通过这种方法来认知。这个《楞严经》里面没有这样的,但实际上它也是直指我们的六根,前面不是直指五蕴吗,这里直指六根是空。如果是密法里面的话,可能五蕴,前面讲的是五佛。然后五根的话,也是五菩萨,这样来直指的。

它这里说:舌根的对境的苦甜,淡还有这些,不是对境来的,不是根来的,不是空来的,

何以故?

“何以故呢?”

下面进行观察。

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

“如果我们说这个味道是甜、苦来的,那这样的话,淡淡的味道就永远没有了。那这个世界上怎么会知道有一个淡的这种尝觉,怎么会有?不应该有的。”

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

“如果从淡出的话,那甜、苦,即——当下就灭亡了,怎么会是知道还有甜、苦啊,怎么会有?不可能有的。”

有些人想,甜和苦来的时候,淡是没有的,或者有甜的时候,没有苦,但不要紧,苦还是在,甜还是在,我吃苦瓜的时候,苦的味道是从外面来的;我吃糖的时候,甜的味道从糖而来的。这个从外境而来的,应该是有。

但实际上我们再继续观察的时候,我们的这种执着,认为它是实有存在的。但如果实有存在的话,一个实有的东西不能迁移或者变成另一个。如果它没有一个实性的话,跟我们执着的相,完全都是相违的。

我们认为它是一种实有的,其实它不是实有的,它是一个虚假的因缘,就像是出现在电视里面的人,或者说是幻化的像,或者是彩虹这些的话,偶尔发现,偶尔发现的话就马上没有了。

但这跟我们的执着相完全是不同的。我们认为苦瓜永远是苦的,这个糖永远是甜的。说明这样的实相跟我们的执着完全都是不同的。

因此通过这种方式来也是可以打破我们执着的这种实有相,实有的执着相。

这个大家应该知道,这是第一种观察方法。

第二种观察方法:

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

“如果从虚空当中出来,刚才甜的也好,苦的也好,这个味道的话,那虚空自己的这个味道,这样的话,跟你的这个口——我们一般说这个味道是从口里面品尝到的,对吧。我们吃了以后,我先尝一口试试,看好吃还是不好吃。但如果它是虚空的话,虚空到处都在,那跟你的口没有什么关系,不用品尝的了。”

是不是前面断了一个?(若从舌生)

前面说是如从对境生的话,不能成立,这个推理方式是一样的。

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

“‘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因为这个味道依靠舌根就出来了。那这样的话,对境的甜和淡和苦,这些境尘全部都消失了。”

斯知味根,本无自性。

“通过以上这样的观察,我们知道,这个舌根也好,或者说是味道和根这两者的话,实际上本性无有自性的。”

刚才讲,如果是空中产生的话,那虚空有滋味,虚空有滋味的话,跟你的这个口没有任何关系的。或者说如果这个空它自己有知味道的功能,这样的话呢,那就是“何关汝入?”跟你的这个根、你的舌根有什么关系呢?没有任何关系。

是故当知,舌入虚妄,

“舌入虚妄”的话,好像藏文翻译的时候都是世俗法,这些虚妄的话都是世俗法,世俗法都是虚妄的、假的,也可以用吧。

“‘是故当知,舌入虚妄,’舌根是虚妄不实的”。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它不是因缘和非因缘而产生的,也不是自然和非自然而产生的。”

所以这个也很重要的。

我看蕅益大师的注释[1]当中,讲一个憍梵钵提,牛迹尊者,这个尊者听到这部分舌根方面的道理以后,已经开悟了。

当然后面有一段内容,有很多尊者都是依靠这里面的一些内容来开悟的,也是比较多的。

我们也是看看,这个《楞严经》光讲了的话,我也会勉强字面上能解释。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好像因为对显宗的五部大论,密宗方面稍微有一些了解,可能讲的还可以的;有些时候就觉得讲的不一定很好的。但不管怎么样,字面上我也会讲,你们也会讲。但最关键是在现实生活当中,今天我们讲了这个舌根,那舌根的时候,看现实生活当中有没有一种——会感觉的,我们品尝到这个甜的、苦的、或者是咸的、涩的,各种各样的味道的时候,你就想起来——这个是对境产生的,还是我的舌根而产生的,还是空中而产生的?如果对境而产生的:哦,确实是不成立的。如果根产生的话也不合理的。如果是虚空而产生,虚空而产生,我们可能谁都不会这么想。但是可能境和根之间产生,这里的虚空,基本上境和根中间而产生。但中间的话,意思就是说,除了根和境以外的一个虚空当中的因缘而产生,这个也不可能。

这样的话,我们平时吃饭的时候也是可能——有些真正要想熟瓜落蒂,想要马上开悟的话,哇,现在不管怎么样,吃饭的话,我们随着众生的业力现前来到这里的时候,就是要想吃。吃饭的话,你看世界上所有的,那天上海和北京有些关了好几个月,出来的时候的话,他们就一直熬夜吃饭,一直吃,最后是吃的不行了,还想吃,这个也理解。

我们众生的话,真的是不依靠饮食也不可能的。但是其实,如果真正《楞严经》的这些道理,不是字面上讲的——字面上都会讲的,但是现实当中,我们前面讲的眼根,眼睛看到的东西,不管是美还是丑;然后耳朵听到的、鼻子嗅到的、舌头尝到的这些东西的话,这些东西每天都跟我们在一起的,以前可能我们从来都没有反思过——自己的这种眼耳鼻舌,可能前几年的时候,“无眼耳鼻舌身”等等,一直念,但是实际上呢,眼耳鼻舌身一直认为是有的。现在这样观察的时候,其实我们很多众生,为什么说是迷乱的,为什么说世俗是假的,原因也是这样的。

这样以后,也许可能从明天以后,对自己的饭不会特别的执着,也不会吵架,为了一口饭天天跟别人吵,好吃不好吃,你给我……。

我们有时候众生的所作所为,依理观察的时候,也是特别可怜,对吧?

这是舌根得来的。然后下面是身根,就是身入。

然后又告诉阿难,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

下面也是讲一个比喻:“比如说有一个人,他用自己的一只手,一只手是冷的,在外面或者冬天什么,然后一只手是热的,在烤火或者是这样。那么冷的和热的手接触的时候,如果这个冷的势力比较多的话,那热的手就慢慢变成冷的了。”

本来冷热的两个手一接触以后,大家都知道马上会转化,或者是平等,会这样的。

就像《大智度论》里面讲,开水一桶,倒到冰上面的话,因为冰比较大的话,那这个水就全部马上变成冰了。如果热水比较多一点,倒在一个小冰块上面的话,冰块马上变成水了,甚至可能是它马上变成温水,有这个可能的。

意思就是说,如果冷的势力大的话,热的那只变成冷的;如果热的势力大的话,冷的那只手就变成热的。

“‘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这两个手合在一起的这种触觉。”

“‘显于离知’,这样的这种结合,接触时候的这种感觉,离开以后更加的明显。”

那这个明显的原因就是:

“‘涉势若成’因为在这个接触的过程当中,一个势力如果超越一个势力,这样的时候,明显的冷也好,热也好,这个感觉就是比较明显的。”

那么这个实际上也可以称为一种劳触,也是一种虚幻的触觉。”

这个触在《俱舍论》当中,它有因触和果触,因触的话,地水火风,四大。果触当中的话,比如说很滑的,很涩的,就是粗糙。还有轻、重、饥、渴、冷。好像热没有,是吧。

凡是果触当中有很多很多的,这里只举一个冷和热,其他的地水火风这些都是没有说。

所以一般触的话,就像色、声、香、味、触,触是一个对境,但这种对境不是我们眼睛看到的色法一样的、耳朵听到的,平常的,好多,没有一个直接的实体,触是这么的,学过《俱舍论》大家都应该清楚的。

所以这里说,因为刚才势力的这种互相平衡,或者说是这种接触的原因,逐渐逐渐它的这种虚妄的:冷也好,热也好,或者说饿也好,或者说是感觉到很重、或者是感觉到特别饿,这些实际上都是所触。这是一种虚幻的相,可以说通过外在的各种因缘的操作,然后现出来的虚妄的相。

这是一种。

兼身与劳,

还有,“‘兼身与劳’,是我们身体接触其他的一些疲劳的相、虚幻的相。”

前面算是一个倒世俗,后面是一个正世俗,这些虚幻的相,

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这个也是菩提自性当中本来没有的,显现成幻觉的这种瞪发劳相、虚妄相,是比较相同的,不是实有的。”

为什么不是实有呢?

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

刚才我们身体的这种知觉要抉择。抉择的话,“如果这个离和合,刚才不是手接触的时候的一种感觉,合的时候一种感觉,离开的时候一种感觉,其实这里离和合就是两种妄尘。有了这两种妄尘,实际上是‘发觉’,因为身体它是依靠身根的这种觉。身根的觉当中出现,出现什么呢,它吸外面的、接触的触的境尘,外境的尘。这样的话,这个叫做‘知觉性’。”

因为身体知道是轻的、重的等等,这样的。我们说:见、闻、觉、知的话,见是眼睛,闻是耳朵,嗅是鼻子,可能见、闻、嗅、尝,然后这个是觉。

其实是觉知,知觉,他们翻译的时候,藏文当中专门有个特别好的直接的一种词,读起来很顺的。汉文当中的话,好像前面是见、闻、嗅、尝,那么觉是身体的这种知觉。全是用知觉的话,好像没有一个,知道是知道,是身体的这种知觉,对吧?身体接触的这个知觉,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叫什么?没有一个专用词,有的话可能好一点。

觉知,觉是身体的感觉,可能好一点,对吧。身体的感觉,品尝就是尝,见、闻,然后嗅、尝、觉知,见闻嗅尝觉知,是不是这样的话,更比较清楚一点,每一个根它有不同的一种根的感觉,根的结果对吧?

身体因为有了身根,外面又有了触,触的话,刚才讲的重也好,轻也好,热也好,还有饥饿等等这些。

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

“那么知道这样的这种觉体”,刚才我们身体接触,两个手接触也好,或者说是在密法当中,经常有比较柔软的、还有粗糙的,以前上师灌顶的时候也是经常,粗糙的话,像那个牛马帐篷切成的,特别粗糙的,身体一摸它的时候的话,特别难受的,这样的。还有特别光滑的绸缎、哈达,特别舒服的,手上一摸的时候,就像天人的衣服一样的,特别好的,也有这样的。

“如果是离开了这两者,如果离开了这样的话,‘彼离合’,离、合,还有违、顺二尘,违是苦的,顺是乐的。”

违顺是一尘,离合也是一尘也可以。还有些的话,离开的时候是违,合的时候是顺、快乐。

藏文当中把违顺翻译成利害,害和利,这样的。

下面好像也是分开说四层。

其实这样的知觉的本体,已经远离离合、违顺二尘。这样的话,“毕竟它是没有本体的”。

在这里这样讲,怎么没有本体呢?下面就开始进行分析:

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

这个观察方法也是一样的:“不是从外境的离和合,或者说是违和顺而产生的。然后也不会于根而出的,还有不会从空当中出来的。”

所以我们身体的知觉也是一样的。除了眼耳鼻舌以外,我们身体的知觉,平时我们觉得很舒服、很不舒服,我们身体当中摩擦的衣服也好,或者说身体接触的,冷也好,热也好,这些我们有一种感觉,快乐、不快乐就是这样的。

其实这些也是我们的一种幻觉。

为什么是幻觉呢?因为这样的这个触觉,这样的触觉不是从外境而来的,也不是从根而来的,也不是从中间或者虚空当中来的。除了这个以外,它们的这种来源也是没有的。

既然它没有来的话,你感觉是有,那完全是你的一种虚假的错觉,是一种错觉。

所以如果利根者的话,确实我们平时也特别追求身体的这种感受。《俱舍论》当中,身受和意受,身体也有感受,意识也有感受的。身体上的感受,虽然需要意识的配合,但是身体它还是有一种身根的感受。但这些身根的感受我们可以这样观察,我每天都是想:我的身体接触一些好的,产生快乐,然后远离一些不好的、远离一些痛苦。

我们都经常这样追求,不要说我们人类,包括有一些小麻雀、小乌鸦它们快乐的时候,都是经常打扮,肯定是对这个身体有一些……;然后痛苦的时候,他们在雨水里面,冰雹里面一直带有一种恐惧感,躲藏自己的身体。

其实这些也是我们世俗众生的一种幻觉,真正去观察的时候,身体的所有的这些知觉,也是无从而来。

佛陀一直想让我们知道的这样的,阿难尊者不厌其烦,替我们这些可怜的众生,问这个,问那个,一会是从五蕴问,一会儿从六入方面问。其实阿难,我想他肯定是幻化声闻,没有这些的侍者。

但是我们众生确实是有的,但有些可能是依靠身根的直指方法来证悟的。有些是可能依靠前面的,比如说见闻,这些来证悟的。

所以众生的根基是千差万别的。佛陀为什么讲这么多的法——根基不同。因此我们也是看自己适合哪一个,应该观察。

下面的观察方法也是一样的,阿难说从这三个地方是不可能来的,

何以故?

“何以故呢?”

也是一样的。

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

“这样的身体的知觉是和合而来的话,那离就永远都已经灭了。这样的话,怎么会知道有一种离呢?”

刚才两个手先接触,然后离开的时候,有些时候可能感觉更那个,比如说我们离开衣服的时候,这个身体就更寒冷,本来是穿的比较多一点,然后把厚衣服离开,身体就更加冷。

所以离开实际上它这里也是一种感受的来源。

违顺二相亦复如是。

佛陀在这个地方省略了。

“违和顺也是一样的,跟它相违的,或者随顺的,有害的或者是有利的这些外面的这种对身体有利有害的这些相的话,也是一样的。”

如果一个是真正从违当中来的话,那顺永远不应该有了。如果从顺当中来这个知觉的话,那违就不应该有了。

这是第一个从对境而来的话,身体的知觉也不合理。

若从根出,

“如果是从我们的身根,身根而出的话,”

必无离合违顺四相,

你看这里讲的四相,前面说的是二尘。

“如果你说是从自己的身根而来的话,那刚才外面的离也好,合也好,违也好,顺也好,这些都是没有任何的关系了,”

则汝身知,元无自性。

那这样一来:“阿难你为主的这些身体,应该知道原本都是无有自性的。”

这个是从根和境方面观察的。

必于空出,

前面有时候说“若于空出”,但这里“必有空出”,也可以吧。

意思就是说:“如果必定是从虚空当中出来的话,”

空自知觉,何关汝入?

“如果你说在虚空当中能觉知身体的这些感受的话,那跟你的身根有什么关系呢?”

一点都没有关系了,因为身根本来就是接受外面的冷触、热触,或者说是轻触、重触这些触。但是如果是虚空当中来的话,那虚空到处都是有的。这样的话,那你的这个身体跟外面的这种,包括衣服这些都没有任何关系了。

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该知道我们这个身入是虚妄的,身根是虚妄的,不是因缘和非因缘产生的,不是自然和非自然产生的。”

那接下来我们讲一下意根。意根稍微可能比前面的五根要难一点,里面有几个词有点难的,所以你们要更加专注,不要打瞌睡,好好的看看你的智慧怎么样。

有时候我也看不懂,对吧。人现在越来越老,智慧越来越,糊里糊涂,遇到《楞严经》这样的古文的时候。以前读初中的时候上过几堂古文课,但是没有好好听,其实听了也不一定用吧。现在遇到这些的时候——我看你们应该没问题的,读过的书是应该那么多,很多人是——按理来讲的话,初中我算一算,都没怎么读,所以说现在遇到这些时,有时候很想:哎哟,年轻的时候多读一点书很好的。

以前我们藏地有一个年轻人,他说他每次到城市里面的时候特别恨自己的父母。我说为什么?“因为如果我小的时候让我去上学的话,不会那么迷茫,我开车的时候连路牌都不知道,特别伤心”。所以我倒并不是父母当时遮挡的,是当时的这个教育就是这么个状况。

下面讲意根。佛告诉阿难: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忘。

因为我们要讲意识:意根也不存在,意根怎么不存在呢?

佛陀告诉阿难:“譬如有一个人,他白天上班,发心、背诵,很累很累的,然后回到家里以后马上睡着了,就是睡着了;然后睡着睡着睡着,睡好了以后,睡的已经差不多了以后,就醒过来了。”

“寤”就是醒,我们说是累了就睡了,吃了就睡,什么……,累了就睡,然后睡了就醒了是吧。

“醒了以后,他就‘览尘’,可能一方面是回忆自己的事情也可以,或者说他看那些外尘,看看色身香味等,或者说取外境这样的。然后他就产生分别念,回忆。”

这样,累了就睡了,睡了就醒了,醒了就开始上班,上班以后就各种各样的这种,千思万想,各种分别念。

“分别念有了以后,‘失忆为忘’,回忆完了以后又忘了。”

反正就是睡了以后就醒了,醒了以后就想,想了以后又忘了。

这个人也是,可能跟我们也差不多,很多人包括我们背书的话,不想背,累了就睡了,醒过来了以后,就开始记;记以后的话,过一会又忘了,又伤心了;伤心以后,过一会吃得好一点又开心了。凡是这个人生就是这样子,对吧。

自己对自己很失望的,尤其是旁边的道友背得很好的时候,很嫉妒的——别人念三遍就记得清清楚楚的,我念一百遍的话,还是模模糊糊的。为什么是这样?自己对自己产生失望。

刚才这个知道吧,每个都有一个过程,睡的过程,醒的过程,还有回忆的过程,还有遗忘的过程,四个过程。

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踰越,称意知根。

什么叫意知根呢?刚才这四个过程:睡、醒、忆、忘,这四个过程,实际上这四个过程都是颠倒的。怎么颠倒的?

“他们每一个都有生、住、异、灭,那么这些生住异灭都是在我们的意根当中可以串习,可以接连不断的去意识当中接了,接了以后又回归于这个意识。然后‘不相踰越’,不会超越的,它是前前产生后后,相续不断的,那么这个叫做意根。”

为什么呢?刚才我说这些颠倒的话,比如说刚才睡的话,它有生住异灭四个:睡的话,刚开始要想睡,正在睡的话是安住;最后睡完了以后,可能你的这个睡眠,慢慢慢慢,开始要接近醒过来了,这个叫做变异,一种变化;然后开始睡眠就已经没有了。

醒也是这样,刚开始产生,醒过来了以后,安住在醒的这种状态当中。醒了以后的话,等一会可能又想睡的话,就慢慢变异。最后又睡下去的话,那个醒觉已经灭了,灭了。

同样的,刚才回忆也是有生住异灭。还有忘的话,也是有生住异灭。

每一个都有四个过程,就像这个劫的话,有成、住、坏、空——成、住、坏,坏就是正在去向灭亡的过程。这里叫异,一般就是坏;最后空,这样的一个过程。

那这些过程其实在意识当中的话,很多很多的这种习气出现,出现以后就回归意识。然后回归以后,它在意识当中也是不断的,它是连续的,它不是像眼根一样,当下看了一下,然后就没有了,不是这样的。意识当中,很多东西都是可以遗留下来,睡完了以后可以醒,醒完了以后可以回忆;回忆完了以后又遗忘,遗忘完了以后又开始想睡。

我们每天都是在意识当中,它可以不断的迁流,不断的,是这样的,这个就叫做意根。

它这里是“意知根”,“六种识聚已灭尽,无间之识既是意。”(师念藏文)《俱舍论》当中说,前面的六个识聚灭完了以后,在这个当下就叫做意根。

但这里可能说法有点不同,意思就是说,色身香味触,这五个知觉要灭,灭的时候,意根就出现。如果没有灭的话,意识就没办法现前。我们这个睡也好,什么的话,跟外面的五根识,我们前面的五种根的,按照《俱舍论》的观点叫色根,对吧?因为都是有色的。有部宗的话,它每个都是有色法的;意根是无色的,它是没有色的,它完全是属于我们心相续当中的。

那这样的话,刚才我们说睡、醒、忆、忘这四个过程都有生住异灭。

其实我们生老病死也是一种过程,生住异灭在什么过程当中都有,但意识当中的整个这样的过程,在意识当中是不断的迁流。

实际上这样的过程、这样的显现也是“虚妄劳相”。

兼意与劳,

“真正的意识当中所出现的这些劳相,”

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那么这个完全相同:“真性菩提当中显出的虚妄,或者说是与菩提相同的本性菩提的虚妄,也是相同的意思。”

下面就说这个是不成立的。

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

下面是抉择的时候。

刚才讲的生也好,灭也好,刚才意识的整个过程,“生住异灭,把前面和后面的两种尘,这两种尘,‘集知居中’。”

刚才外面的五根,全部是“发”什么,这里是“集”,不同的。因为外面的是往外,五根的话是往外,因明里面讲的是五个玻璃窗[2]的,意识困在里面,其他是在外面,五个门当中向外看。

“召集在里面的这种意根,居住在意根当中,它吸收或者是吸取,吸取什么呢?内尘,因为其他外面的色身香味触,是外面的法。这个是内尘,也就是说内法,意识的对境,是内法。”

这个大家也是知道的,它并不是外面有色的这些相,是内法。内法的话大家也是应该清楚的。

“那么这样的这种内尘,实际上是‘见闻逆流,流不及地’,意识的状态是什么样呢?其实见和闻这些都属于五个根,五个根的话,往外流,这个是顺流,因为这是外面,它当下可以产生,可以显现的。而这里的这个见闻的话,在意识状态的话,不是往外流,是往内流。往内流的话,这个就叫做逆流。但是这样的逆流实际上是‘流不及地’,意思是,虽然是见闻觉知,但往内,往内的话,在意识当中的话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触及的。”

为什么呢?因为意根实际上是意识的一种相续,在它上面能保留的是什么呢?只是取色声香味触这些境的影像而已,除了这个影像以外的话,在意识当中是不可能看到这个色法。

其实怎么讲,就像是我们这个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有色的根,在外面得到的东西全部把它收回来,收回来交给——比如说我们派五个小孩,外面捡五个蘑菇,回来以后就交给里面的厨师,那厨师就把它做成一个菜。实际上这个意识它从来没有去过外面,而外面的这些,它们也没有进入到这个意识,只不过是在意识的这种阿赖耶上面也好,意识上面它就留下一个影像。这个时候,意识它就知道:哦,我见到过外面的色法,听到过外面的声音,然后它开始操作,烹饪、运作,是这么一个状况。

所以这里与见闻的顺势的缘起有点不同的,这个色声香味触在外面,而见闻反过来,逆流的话,其实在意根当中。

“这样的意根,在这里就叫做‘觉知性’。”

也就是心知法,意思是它知法。

这个应该大家可能明白了吧,好多法师的解释方法都不同,但是个别法师讲的应该可能是这样的,这样比较好一点。我们要懂得意根的话,就比较清楚的。

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

实际上是这样的:“刚才缘那个法,缘内法的这个意识的觉知,实际上是离开了刚才睡和醒,生和灭的这种尘”,这样一来就是,

毕竟无体。

“毕竟都是无体的。”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

“‘如从寤来’,如果是从醒觉而来的话,那这个寐,或者是睡,睡眠就永远随之而灭了。这样的话将来怎么会知道是有寐呢,怎么会是知道有一种睡眠呢?”

可能佛陀也有点累了,后来就再没有从寐反过来,或者是生和灭,没有这样,就像我讲的课一样,越来越略了,后面就没有分析。不然的话,生啊、灭啊,成、住,还有刚才是观察寤,也可以观察寐,再反过来也可以观察。但没有这样的。

下面有个生,对,生还是有的。

必生时有,

“如果认为是从生当中来,刚才那个意识的知觉,是从生当中来的话,”

灭即同无,

“那灭的同时,就没有了,”

这样的话,

令谁受灭?

“那谁知道——是什么呢?这个灭怎么会存在,谁都不会知道的。”

因为刚才这个知觉是因为生而来的。

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

“‘如从灭来,生即灭无’,那谁知道生如何产生的?”

这是从对境当中观察的这几个。

若从根出,

“如果从根当中出,刚才意识的这种知觉,缘法的知觉。缘法的知觉,如果你说是从意根来的”。

这个方面有点难懂。

如果你认为这是意根来的,不是外面来的。因为眼耳鼻舌身跟它没有关系,跟这些五根没有关系。如果你认为这是从根那儿来的,从根来的话,这里的根指的是意根,如果从意根而来的话,

寤寐二相随身开合,

“‘寤寐’,刚才讲的,一个是睡觉的,一个是醒觉的。那睡觉和醒觉的这两个相,应该变成随着身体的开合而产生。”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睡觉的话跟醒有关系的,如果跟醒没有关系的话——睡着了、睡不着,全部都是醒在造作,如果醒没有的话,睡和不睡的概念都是没有的,人一直躺在那里。

然后醒觉也是这样的,醒觉也是跟我们的醒有关系的。如果醒没有的话,那就是醒觉和不醒觉,怎么来,身体来没办法。

但是在这里说,如果我们的这样的缘内法的知觉,不依靠外境,只是从意根而来的。如果是意根而来的话,那我们的这个睡觉和醒觉,这两者应该变成只是身体的开合了,因为没有醒的话,那就是身体的开合而来。那身体开合,比如说睡的时候,身体五根全部关闭、闭合。醒过来了以后,四肢开放或者是整个开展起来了。这样的。

那这样的话,这个醒和觉,应该通过身体的开合来。但是这个不是,如果没有醒的话,你身体怎么开、怎么合的话,这个不叫醒和觉。就是这样的。

离斯二体,

“离开了身体开合的体性的话,”

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

“此觉知,离开了身体开合的话,这个知觉如同于空花,毕竟就是无有自性。”

但这个地方我有点那个,因为只是从根当中观察,“离斯二体”,如果说我们把前面当作,一个是从境而产生的,一个是从根而产生的。然后这里打一个句号,句号以后,“离斯二体”,一个是从根,一个是从境而来的。如果这两个体性没有的话,那这种知觉就变成了空花一样,毕竟是没有的。

我们前面有一些境和根两个抉择完了以后,它有一个小的总结,如果这样的话是不是解释的更好一点。

但是汉地的很多大德把这个放在“若从根出”,跟后面连在一起。这样的话,也解释是可以。但是解释的时候好像有一点点难,我们的这个知觉是从根而产生的话,那这个醒觉和睡眠,就随着这个身体的开合;如果离开了这两个的话,离开这两个,然后这种知觉,如同空花,好像稍微有一点——牵强。

这个到时候你们再看一下。

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

“如果从空而生的话,‘自是空知,何关汝入?’如果你说是这个意识的知觉,是从空中而产生的,那空中就知道了,跟你的这种意入,意根有什么关系呢?一点关系都没有。”

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1] 蕅益大师:大佛顶楞严经文句卷第三:“故憍梵钵提悟之。”

[2] 《量理宝藏论》:“若谓随从根门意,见名混如无分别,否则见觉境异体,了知外境不现实。”

有一部分外道,他们这样认为:尽管一般来讲,名称和意义之间并不存在真实的关系,但是,当缘取外境的时候,我们的根与意识就会产生一种联系。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外道在论典中还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意识就像一个猴子,它住在一个具有五个玻璃窗的房子里,五方各具一个窗,每个窗各代表一个根,意识从哪个窗口看,哪里就出现它的根识;与此同时,也会产生与其相关的分别识,实际上取境之时,分别和无分别都在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