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28(卷三).pdf

《楞严经》第28课

(听打稿,仅供学习方便)

那今天我们讲《楞严经》,第三卷开始。

一般品是往上,卷是往下。卷的话,第一卷,卷的内容在下面。一般来讲,藏文当中也是这样的。第一品的话,一品终,前面一般来讲不太说,但是有时候书上也会有的。

前面已经讲了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等,都要抉择为空性。

我们上次已经讲了五蕴。五蕴空性的道理已经讲了。从今天开始,先讲六入,然后十二处,还有十八界等等。

这些道理我们在这里讲的时候,大家都知道,通过学习《楞严经》以后,应该对自己的心的认识有新的发现。原来你想得——认识自性,或者说是开悟、觉悟这些都不是那么的简单,也不是那么的难,应该是从两方面来,有一种心的觉悟。那这样的话,因为自己有了这种心的觉悟,可能获得生死自在也好,跟其他的有些完全都是不相同的。

比如以前的佛印禅师[1],有一些历史当中说,以前他整个家族对传统文化是非常精通的。大概他在三岁的时候,像《论语》很多都背的特别好。大概五岁的时候,他能背诵三千首诗,后来他就开始学《四书五经》,对整个传统文化,应该是特别特别精通的。后来在一个寺院里面,他有机会听《楞严经》,听到《楞严经》之后,也许可能前世的因缘苏醒,特别特别喜欢这部经。这样以后,他也是经过父母的同意,舍俗出家,开始修行。后来通过《楞严经》也是利益了非常多的众生。

当他离开的时候,一笑而逝,我们前面有一个出家人也是说过[2]:“我要像佛印禅师那样,死的时候,一笑而逝。”他一边笑着一边坐化,站着还是坐着不太清楚。但确实是前辈的这些大德们也是这样的。

我也希望我们很多人听到《楞严经》以后,像佛印禅师一样,死的时候——不是哭着而逝,笑着而逝是最好的。

但是不知道,法就是法,人就是人,我们这个法能不能融入到心也确实不好说。

确实原则上看的话,我们遇到这么殊胜的、有加持的这些法,应该是可以的。应该是可以的,当然关键是看你们能不能自己去摸索,自己去修行。我们这里有些道友说,这个堪布讲的很好,那个堪布讲的很好——他有那个修行的味道。但是真正去那里听的时候,过一段时间又说这个堪布不好,那个堪布很好。

其实我们这里有个别的,分别念特别重、天天都是吹毛求疵的有一些人。这些人的话,我也并不是反对他们,他们言论可以自由的,但是相续应该是很糟糕的。有些是经常在自己听受的堪布、堪姆面前,可能讲的不一定是很好的,如果没有去听的话。然后到那里去听的时候又开始一大堆诽谤。这样的话,不要说《楞严经》,大圆满《法界宝藏论》的话,我觉得这种人肯定没有什么机会。

因为这种人在听课的时候,连这个身体都东倒西歪,一直是,可能连短短的时间当中都是坐不住的。所以我们有些人听课的时候,一看都是可以看得出来——念经的时候一看都是看得出来。

然后坐禅的时候,包括我们现在要求修行坐禅,坐禅的时候有些都是一直动,真的是——前世是猴子转来的,还是是谁,一直是动的。有些修行比较好的是很专注的。所以我们打坐的时候,有些人一直在晃来晃去的话,希望法师用个什么东西,稍微给他打一下,都是可以的——不能打的太严重。或者说是点名:“谁谁,你天天为什么是这样?”大众当中点名几次的话,稍微会好。不然的话,有些人太那个,一直是这种,因为他自己的这种分别念、邪见很重,然后身体也是——连讲一节课的时候一直晃来晃去。如果这样的话,比如说我坐在前面,我一直晃来晃去的话,我周围所有的人都是看不惯,又不好说,不敢说,这样以后对大家是有影响的。

这样的话,以后我也是,我现在因为时间关系,一起入定的时间都是不长。但是如果入定的时候也好,或者是讲课的时候太那个,每天都这样的,偶尔可能是确实身体不舒服或者是怎么样的,但有些人已经习惯性的动来动去,这种人不要说是什么禅定,连基本的这种种子都不一定能种得下来。这种人有时候确实是有一点,不是全都是温和的,温和的话恐怕也是不行的。因为有些人当中,专门有一种,像世间人一样的,故意私下搞一些小宣传的。

我希望我们学院当中,不要有任何的宣传,包括我个人的话——如果对我有信心,你就自己好好听课,不用这个虚名来宣传。同样的道理,其他任何的法师也好,堪布堪姆也好,法师们也不要发射一些小擦擦到处去宣传,这样也不太好。这种习惯不应该有的,以后在这方面希望大家要注意。

来到这里以后,大家都是应该是平等的,当然个人的、有些堪布堪姆的修为确实有差别的,有些是特别善巧方便,让很多的弟子心生欢喜心。有些的话,不管是说话,做什么事情的话,自己也特别敏感,然后很多事情令大家烦恼。这并不是一两个人,如果一两个的话,那可能是弟子的问题,如果很多人经常这样的话,可能确实是这个法师自身也有一些问题。

我也经常关注,经常去询问。这样的话,我也发现有些人,可能自己心很清净,让大家过得很快乐的;有些的话自己可能是有点烦恼,经常都是……,虽然你的学识上已经有了这种身份,但是修行上或者说是你的智慧,有时候也有这种——就像我们古人说的,五个指头都有长短,这个肯定是有的。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听了法以后,哪怕是说一个偈颂的话,也应该,即使不能视师如佛,也应该以观清净心来对待。

所以私下一直讲一些是是非非的话,我是很不愿意听的。因为有些人整天都是讲一些是非,除了是非以外,在他的口里面根本出不来任何的比较有价值和有意义的语言。

一般来讲,人自己内在的这种,怎么讲?就是内在的精神财富,在外面的身语意——身体和语言当中会出现的,所以大家应该经常学会观察自己的相续。

那我们今天开始讲《楞严经》的六入。六入的话,从第三卷开始。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尊者问,怎么能了知六入?六入就是我们说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入的话,本来如来藏的妙真如性,如来藏真正的本来面目,或者是如来藏的真正的真性,依靠六入怎么了之呢?”

或者说,六入实际上是如来藏的真如本性,为什么这样说呢?提出来这样一个问题。

佛陀下面讲六入,每一个先举一个比喻,这个比喻进行分析。先分析,最后得出来一个结论。

所以今天的这个课,应该今天和明天都是这样的,不是很难的,只要把它的方法弄懂了以后,基本上是一种推理方法。但是这个方法不懂的话,确实《楞严经》有时候也是稍微难一点,但学过中观的人,学过因明的人,然后学过《俱舍论》的这样的人来讲,我觉得《楞严经》应该就不难。如果什么都没有学过,有些人以前对五部大论什么都不懂,想讲《楞严经》或者学《楞严经》,确实恐怕有一点点困难。这里是非常有思辨性,这种思辨性如果推不来的话,好多问题可能反而让你产生怀疑,或者是产生不解。有这个可能性的。

下面佛陀告诉阿难:

“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佛陀讲了一个比喻。

“譬如有一个人,他目不转睛的看一个地方。这个时候‘瞪发劳者’,因为看了很长时间以后,最后眼睛疲劳了,疲劳以后的话,出现一种疲劳的相,也可以说是一种错觉。”

我们有时候看前面的柱子、瓶子,一直这样看,一直这样看,最后因为眼睛累了,好像前面有时候是像毛发一样的,有时候出现一种乱相。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个是倒世俗,因为眼睛累了以后,前面可能出现人像、马像,或者说是像毛发,各种各样的显相。这是因为你的眼根出现一些问题,眼根出现问题,前面的对境也会出现一些显相,这种显相实际上是不真实的,这是一种迷乱相。就是倒世俗一样的。

“‘兼目与劳’,你的眼睛没有问题,真正的看到了一些东西,看到一些东西的话,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劳相。”

刚才我眼睛一直看看,最后出现的迷乱的显相。后来有一个人,他看到这个瓶子,一下子就发现:“哦,这是红色的瓶子”。

实际上这两个都不是正确的相。

刚才一个是六根有害的乱相和六根无害的乱相,尤其我们这里讲的是眼根,那这个相“‘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菩提,菩提就是菩提真性,菩提真如性,刚才前面讲的如来藏真如。如来藏真如它自己本来是清净的,但是在我们众生面前显现的时候,有一种幻觉的相。”

菩提的本性是正确的,但是菩提,根据众生业力的不同,菩提当中它能显现一些迷乱的相。

藏文当中“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说这个菩提真如、菩提法性的话,它会带来这种迷乱相。本来菩提是不可能有这种迷乱相,但是菩提的这种本性当中,怎么说?它的妙用当中显现一种迷乱相,因为这里面是“瞪发劳相”,瞪前面有目字旁,跟眼根有关系的,但是后面的包括耳根也好,鼻根也好,舌根也好,都用“瞪发劳相”。

“瞪发劳相”意思就是说,菩提本来它是清净的,无有自性的,但在众生面前显现各种各样迷乱的、幻化的相、幻觉的相,比如说眼睛面前看到色法,耳朵面前听到的声音,这些都是“瞪发劳相”。

这个“瞪发劳相”的话,好像前辈的大德们基本上也是这样承认的。如果我们没有这样解释的话,下面耳根也是为什么“瞪发劳相”,鼻根面前为什么也是这样的。

这个套路大家都应该清楚吧。

刚才我眼睛一直捏着,或者是一直目不转睛看一个东西的话,最后出现倒世俗的迷乱相。后来我看到的这个瓶子的正世俗的迷乱相,实际上跟“菩提瞪发劳相”没有什么差别——菩提本性当中是清静的,但是它的妙用也好,或者说它的游舞也好,它的显相也好,它的迷乱现象都是各种各样有相的东西,有妄相的东西。

所以这样的东西,实际上跟“菩提瞪发劳相”是相同的。这个要明白。这个不明白的话,一开始就已经迷乱了,然后就看得越来越迷乱了。

下面就开始分析:

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

刚才不是讲,见到的东西实际上是菩提显现当中的一种迷乱相,这样讲的。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我们的对境,明和暗,两种妄尘。”

在这里主要讲的是什么?眼睛的对境:色法。色法按照《智者入门论》当中讲,色法有显色和形色,显色指根本四色,白红蓝黄。还有支分[3]:明、暗、光、影等等这些。

实际上明和暗的话,应该说是色法当中的部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明和暗里面应该可以包括很多的色法。这个色法,眼睛对境的这个色法都应该可以包括的。如果要看对境的话,那么出现的要么是暗尘,或者说是明尘。

“发见居中,吸此尘象,”这个大家也要明白:“发见居中”的意思是什么呢?温陵戒环[4]说:“因尘发见。因根吸尘。”意思是什么呢?“发见居中”,依靠外境引发你的眼识;“吸此尘象”:就是依靠你的眼根吸引外面的这种尘,意思就是说境和根互相都起作用。

眼根和外面的色法,发是引发见的居中,还有吸取尘的形象,前面那个是从根的角度来讲,后面那个是从对境的角度来讲的。这个下面每个当中都是有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见什么东西的话,一个是依靠外面的尘来引发你的见,还有一个是依靠你的根吸引外面的尘,这两个是这种因缘关系。

我们学因明的时候,根和境的话[5],境是所缘缘,眼根是增上缘,还有一个作意是等无间缘,但是这里面没有讲作意,因为前面讲识讲的比较多。所以在这里,根和境之间是互相起作用的关系,这种因缘法。

这样的话,“最后你看到的这个对境,叫做见性。”

《正脉疏》等很多里面说这里的见性[6],并不是明心见性里面见胜义谛的道理。在名言当中,你自己的眼根看到外境,这个叫做见性。比如说红色的瓶子,这个瓶子是红色的本性,你的眼根见到这个红色的瓶子,这叫做见性,并不是见到了自己的心性,这样的。

所以这个明白以后,方法大家都知道。意思就是说,依靠根和境的因缘,见到了这个对境。

其实对境的这种尘相,是依靠根见到的。其实真正的,比如说现在科学的说法,依靠眼球、视网膜,各种因缘具足以后,经过大脑再去看到对方,有这样的,但是这个比较复杂。

其实佛教里面所讲到的,我觉得很简单的,就是根和境之间的一个关系,这个因缘有了的话,那就能见到对境,这叫做见性。

名言当中,大家都知道:我看到什么东西——我看见一座座山,真的在名言当中是有这样的这种现象,这个大家都是不可否认的。

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

虽然我们说是这样的见,“但是这种见实际上是离开它的明和暗二尘”。

我正在看到的这个东西,只不过是迷乱现象当中的看到而已,实际上这样的见,对境没有了。因为这里对境基本上包括在明和暗当中。

那这样的话,其实你所谓的见到是你从来没有见到过,“毕竟无体”,你这样的这种见——这里每一个地方,先抛一个见性或者闻声这样的,然后下面说“其实这个是不能成立的”。

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那下面讲为什么说这个见不成立呢?

佛告诉阿难,每次都是喊他的名字,说:“你要详细的观察,实际上这样的见,不是从明和暗来的,不是从对境来的;也不是从你的根,有境出来的;又不是从空性当中来的。”

所以下面每一个根的剖析,用三个方面来破的:不是从境而来的,也不是从根而来的,也不是从两者中间的空而来的。

我们有时候观察心的时候,心不在外,心不在内,也不在中间,也是一样的。这个见的话——其实这个道理还是很深的,我觉得很多人应该很受益的。我们从无始以来,觉得我已经见到了什么什么,希望我见到什么,包括喜欢的人也好,喜欢的环境也好,或者说包括明心见性也好,有一个实有的东西。

阿难也是这样的,他很想有个见的东西,但是佛陀给他讲,你可以在名言当中说是有一种见,但是这种见,确实是——见不在外,也不在内,也不在中间。

学《入行论》的时候,也是观察真正的识的话,外面也不在,里面也不在,中间也不在。我们不说密法和大圆满,依靠显宗自己的观点,所谓的我们每天说:“我想见到你,或者我要见什么什么的。”真正有智慧的人来观察的时候,这个见不在外、不在内,不在中间。

这么一个道理。

所以以后如果有些人说:“上师我想见你”,那说明《楞严经》学的一点都不好。因为这个见,是从明暗当中来的呢?还是从根来的?还是从中间来的?如果这三者当中你说不出来的话,那你见什么?见者是谁啊?见境是谁啊?这样的话,你完全是胡说八道。所以如果有人说要见我的话,我说你看《楞严经》去。然后如果成立见的话,那我同意。除此之外的话,见不存在啊。

那是不是这样的呢?这不是我胡言乱语的,是释迦牟尼佛亲自跟我们讲的,释迦牟尼佛亲自来到这个地方,除了这个以外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那为什么这种见是不存在的?见应该存在吧?所有的这个地球上的人们都觉得是见、见、见,怎么会不存在?其实真的,见在名言当中来讲,如果你稍微懂得一点这个道理的话,在佛陀时代也是有很多人——内见,真正证悟的,但是这种证悟也没有实性的。除此之外,我们说真正的见当然是不成立的。

前一段时间,好像前几年,我们这边有一个堪布的父亲,他跟我比较亲的。以前我在家里的时候,经常是我们家里的一个客人,爸爸妈妈也是,他们晚上一直聊天的。听说这几年,因为可能失明了,见不到。去年他给我捎一个口信,说:“现在我见不到任何东西,怎么办?连上卫生间都靠绳索来。”然后我给他说:“你已经见了这么多年了,什么都见过了,现在有什么可见的,好好的念观音心咒。”然后前两天那个堪布给我说,这句话对他还是有利的,他一点都是不渴望见……。

确实我自己也在这样想,比如说我现在见不到任何东西,或者我得不到任何东西的话,在人世间当中,该见的,该尝的,都也有了。所以不学《楞严经》的话——可能所有的见也没有什么可重要的,大家也是应该有个这样的心态。

胜义当中观察的时候,确实见不存在,今天我们也可以抉择。所以一般密法当中,尤其是《四心谪》的密法灌顶当中的话,见、闻、觉、知,还有色、声、香、味、触都有一个表示,我们摸的、看的、闻的,什么都有,有香味、有臭味、什么都有。去年都是有些觉姆在我们经堂里面灌顶的时候:“啊,好难闻,嗡班匝萨埵吽,嗡班匝萨埵吽。”有一个觉姆,因为有一些比较臭的东西也要那个,她就:“啊,嗡班匝萨埵吽,嗡班匝萨埵吽。”因为很不好闻,但是又担心不能这么说:“嗡班匝萨埵吽,好臭啊,嗡班匝萨埵吽,嗡班匝萨埵吽。”所以我们密法当中是用这些来讲的。

我们也是看看,我这次讲《楞严经》还是带有一点密法的滋润。那天说是什么,有一点点,我就试试,如果把密法里面的有些信息稍微给它滋润一下,装饰一下的话,那更有这种感觉。本来是长得比较好看的,然后再稍微加一点化妆的话,那更好看。如果人不太好看的话,不知道化妆怎么样,也行吧。《楞严经》本来都是比较可以的,然后再给它加密法的观心性的有些道理的话,更好。

佛陀说为什么不是从境来,不是从根来,不是从空性来呢?

何以故?

何以故呢?

下面开始分析。

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

“如果你说这个见性,见到的东西是从明当中来的,外境就像白天日光下一样的、明当中来的。那确定吗?如果你说确定,暗当下就已经随灭了,当下随着这个明的存在,它已经灭了。那这样的话,‘因非见暗’,见暗的情况是不应该有的。”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比如说白天见明,晚上见暗,事实不是这样的。如果对方说这个见并不是单独一个明来的,又是明来的,又是暗来的。那这样的话,对方是不能满足的,因为你要有一个实有的东西才能确定下来。一个假立、虚假的缘起生的话,声闻乘也是不承认的。这里要建立一个真实的因果,那就很复杂了,它不能承认的。

这是第一个方面。

若从暗来,明即随灭,

“如果你说是从暗来的话,那对境的明当下也是灭亡。”

应无见明。

这样一来的话,“‘应无见明’,这个见明永远都不应该有了。”

但事实也并不是这样的,也有明的对境。

所以通过这两个方式,从对境当中来见是不合理的。这个大家应该明白的,表面上看到好像有点似懂非懂,但实际上里面有很深的一个道理。如果我们真的有一个见的东西的话,那只有从对境来的。那对境的话,无非是暗和明,以外要么比较暗的东西,要么比较明的,以外也可以说是没有。这样的话到底是从哪个来的,你就不能确定的,没有一个实有的东西。

那么第一个问题如果你没办法回答的话,

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

从这个根,这里主要是眼根当中产生。

“那你的见性是从根产生的话,‘必无明暗’。这样的话永远不能依靠这个对境的明和暗。”

但事实也并不是这样的。单独一个根怎么会能见性呢?没办法的。我见到柱子的话,如果柱子的明和暗的条件下的柱子都没有的话,那光有一个眼根的话,见什么?什么都见不到的。

第二个也不承认的。这个是有境,根方面的观察。

这样一来,“‘如是见精,本无自性’,通过上面这样的对境,通过上面的有境,能取和所取两个方面来观察的话,那这样的见精,这个见精并不是明心见性的见精,是我们现在一般的明眼的能见,这样的见,本来是无生的。”

刚才境和根已经观察完了,如果境和根当中没有产生,那是不是从空当中产生呢?

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

“如果你说见是从中间的空当中来产生的话,那不行的,前面看到的尘象,因为是空当中来的,见到的尘象刚开始从空当中来的,哪里来最后回归于哪里。这样的话,最后当它回归的时候,它还是能看到这个眼根,‘见根’,见到这个根。”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虚空当中来一个见,见完了以后,它起作用以后,回去的时候给我眼睛再看一下。或者是它刚出来的时候先看一下眼睛,然后再见对境的话,那不可能的。所以这个见不是从空当中产生的。

还有,空当中产生的话,另外还有一个过失,

又空自观,何关汝入?

“如果你说是空当中来看见,这样的话,空它自己可以看到这个色法。这样一来,这个眼根,眼入,你的眼根有什么必要呢?有什么关系呢?没什么关系了。”

因为虚空它自己都是能看得到,那能看得到的话,跟你这个眼根就没有关系。比如说我们砍木材的时候,用其他东西能砍柴的话,你手上的这个斧头有什么用呢?没有什么用的了。写字的时候的不用笔写,用另外一个写的话,那你手上的这个笔也没有什么用的。本来我们的眼根是看东西的,但是人家虚空都可以看得到的,它自己都能看得到的话,那这个眼根一点作用都是没有的。

所以这样的说法实在是不合理的。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那么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呢?

“是故,阿难尊者,您应该知道,你的这个眼入实际上是虚妄的,它并不是在本来存在的因缘当中产生的,也并不是本来不存在的因缘当中产生的,它并不是自然当中产生的,也并不是非自然当中产生的。”

当然名言假立的有一种依靠眼根而看见东西是有的,但是这个并不是实有的,一点实有的东西都是没有的。

所以说,确实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以前我们一直认为我眼睛看见什么东西,但这样一观察的话,眼睛看见是从对境来看见的,还是眼根来看见或者是空中看见——刚才前面对境的话,明暗都不能;然后根的话也不能,那中间这个空,空中是更不能。

这样的话,我们在迷乱显相当中——我看到什么什么,想看到什么什么,但实际上真的——也是特别的迷茫。众生都是这样的,所说的这些语言,为什么“语言当断”的原因也是这样的。你真的去观察的时候,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有信仰的原因,我们要听释迦牟尼佛的话,或者是我们听善知识的话,不是这样的。

用这样细微的、具有逻辑性的智慧去观察的时候,我们跟任何一个科学家或者说是哲学家,可以跟他说:“您有没有看到东西?”他说:“当然,我看得到你。”“那你看得到的话,你分析一下,你用眼睛看的?还是对境看的?还是中间看的?”你这样一分析的时候,对方也许哑口无言的,如果他举出了更多的理论的话,倒是很好的。但是可能很难。

刚才眼入已经讲完了,下面是耳入,讲耳根。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譬如说有些人,用两只手的手指,手指插在耳朵里面,或者是说我们耳朵后面的那个片片,片片把它盖上,然后这样压一下,也可以。这样的时候,听见呜呜的声音;或者是两个指头插在耳朵的孔里面,放一会,使劲这样的,突然有一种呜呜的声音。”

大家都应该知道。

“‘因为耳根劳故’,耳根有点疲劳,或者说有点损伤。”

大家做一下看,可以吧?有没有?佛陀没有骗人吧。

“‘头中作声’,发出了刚才我们讲的呜呜的声音。”

但实际上呜呜的声音完全是一个倒世俗,因为耳朵里面可以听到外面的声音。为什么塞了手指以后,里面有一种声音,这是很奇怪的。这应该说是一种假因缘,本来我们刚才这个经堂里面哪有呜呜的声音,但是个人因为这样的原因,依靠这种因缘,听到这种呜呜的声音。但呜呜的声音实际上是一种假世俗。

“‘兼耳与劳’,真正耳朵在外面听到的声音,也是一种劳相。”

这两个,刚才倒世俗和正世俗听到的两个声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那么这个在菩提本性当中,本来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众生面前显现为有的这种虚幻的、迷乱的、显现的劳相是一模一样的。”

不管是假的听到的声音也好,真的听到的声音也好,实际上在本性当中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菩提的妙用也好,菩提的游舞也好,或者是菩提的一种虚幻相,应该是这样的。

为什么这样呢?

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

下面去分析的时候,“耳根的对境,声音,要么有动的声音,要么有静的声音。”

声尘像《智者入门论》里面有:有执受大种声、无执受大种声、有执受无执受声、有记别声和无记别声。有执受声一般是众生的这种,比如说弹指这些;无执受声的话,地水火风的声音。有执受无执受声的话,就是敲鼓,众生和非有情两者结合起来的。然后有记别声和无记别声就是能表示意义和不能表示意义的声音。有好多好多的这样的声音。

但在这里,所有的声音要么是动摇的,就是我们听到的外面比较明显的声音;要么是静止的,静止声我们一般都听不到,但实际上就像我们黑暗作为对境一样的,它也是耳根对境的一种声音,不明显的、一种潜在的声音。现在的话来讲,可能是比较潜在、不是很明显的那种声音。有两种尘。

这两种声音的话,也是与刚才一样的,“‘发闻居中’,依靠这个对境,你的这种耳根也可以出现;然后依靠耳根的话,‘吸此尘象’,吸引声音的尘象,有了这两个因缘,也就是说对境和耳根这两个因缘,一个是声音的对境,不管是动还是静,你的耳根对境因缘具足的时候,‘名听闻性’,能听到的,不管是什么声音,最后总结起来,要么是动听的声音,要么是难听的声音,或者说是中等的声音,声音都是这样的。最后叫做‘闻性’,也就是听闻性,听到这个声音。”

那这样观察的时候,

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

那一观察的话,“这种听闻,动静二尘毕竟是不可能成立的。”

我们听到的声音,其实密法里面是通过表示直接讲的。在显宗当中,《楞严经》真的很深的,不知道能不能讲完也不知道。如果讲完的话,可能有些人真的有这个大概的开悟。

大概的开悟有的啊,如果开悟的话,跟我说一下,我都没有开悟,你们开悟的话,我给你们发个奖,买一点糖。但有些人没有开悟,说我开悟了。为了糖而已。

刚才闻到的动静二尘,实际上毕竟是没有的,怎么没有呢?

如是,阿难,当知是闻,

下面开始分析:

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也是一样的。

“刚才我们认为是动静传出来的声音,也没有从对境来,根当中也没有出,除了根和对境以外的空性当中也没有出。”

怎么会听到声音呢?眼睛也看不到,然后声音也听不到。现在我们学了《楞严经》以后啥都不是了,呵呵。

现在听不到了,怎么听不到呢?

何以故?

何以故呢?

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

“如果说这个声音是从静止的对境来的话,那动摇的声音当下就已经灭了。”

与刚才的推理一样的,因为既然是实有的话,那这个声音是从安静的对境当中来的话,那动摇的这些声音全部再也不应有了。

“‘应非闻动’,那从此之后再也不能听闻动摇的任何一个声音,不应该有的。”

反过来说,

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

“‘若从动来’,那么静止也随即灭了,这样一来,‘应物觉静’,那从此之后都不应该听到任何寂静的声音,不应该有的了。”

所以这是从对境方面讲声音不可能有。其实不用动和静,一般来讲,我们听到的声音,有些当中也有这样吧——我听到的这个声音是从对境而来的,是从耳根来的还是在中间来的?如果你说从对境而来的话,那对境是柱子、瓶子,比如说我们听到的鼓声,这个鼓的上面、下面、里面、外面,这样观察的时候,声音也是观察不到的。如果说是从根来的话,那是从我的耳朵的哪里来?像《俱舍论》里面讲的一样的,耳根实有的话,那从哪里来的?也找不到的。那如果是中间来的话,除了耳根和鼓中间也没有什么东西。

其实这个观察方式是这样的,密法当中经常有的。

若从根生,必无动静,

“如果你说是从我的根当中产生的话,那外面的声音动和静都是不应该有的,但事实也并不是。”

外面还是确实有一种因缘生的。

如是闻体,本无自性。

“如是你听到的这个声音的本体,实际上本来确实是不存在。”

好像它的这个方式,前面的根和境分析完了以后做一个小总结,然后再讲从空当中产生的,每一个都是这样的,方式完全都是一样的。

若于空出,

“‘若于空出’,根和境当中都没有的了,但是从中间空当中出现的话”,

有闻成性,即非虚空;

“如果你说是在中间的虚空当中出来的话,那空间里面已经有了这个闻的话,已经变成了声音的本性,这个不是空的了。”

比如说我们发出的声音,不是对境,也不是我的根,但是从中间出来的话,那中间就不是空了,已经变成声音了。

那这样的话,“‘即非虚空’,中间就不是虚空了。”

有这个过失,因为虚空变成了声音,声音肯定不是这个虚空。

还有这样的一个过失。

又空自闻,何关汝入?

“如果真的是从虚空当中来的话呢,那虚空它有闻的本性,它自己也能听得到。那虚空它自己能听得到的话呢,‘何关汝入?’跟你有什么关系啊,跟耳根一点关系都是没有的。”

人家虚空它自己都是随随便便听到所有的声音,跟你的耳根没有任何关系。这样一来,没有耳根的聋子的话,他也能听到,因为他面前,虚空声应该是存在的。这样一来,整个世上没有一个聋子了。

前面的眼根,这样一观察的话,整个世上就没有瞎子了,因为不需要眼根也可以看得到这个色法,不需要耳根也可以听得到声音。这是我讲的,实际上也可以这样解释。

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阿难你应该要知道,其实你认为是耳根听到声音,这完全是一种虚妄,它并不是因缘和非因缘而产生的,它并不是自然和非自然产生的。”

这样的话,确实这种声音也是不可能的。

确实这个《楞严经》的这种推理,我们一般这样学的时候,有时候也不是很好懂。但是世间人的话,有时候是依靠自己的这种智慧,他们有些也是看了以后——我那天看了一个短视频呐,他通过一夜读《楞严经》,他可能自己以前不一定有信仰,但有些有智慧的人,他自己好像也应该可以的。这个时间很短,给大家看一个短视频,看看人家学《楞严经》跟你有没有相同的。

视频文字录入如下:

(2007年4月下旬,那个日期是4月25号。那天我读《楞严经》,晚上我读《楞严经》的时候。那一天晚上,后来我缓过神来的,凌晨四点,天快亮了,读了一晚上。我读完之后,为什么那个书那么吸引我呢?我跟同志们讲啊,因为我是学哲学的,那些杂七杂八的就是没有逻辑,没有什么,有时不大能接受。但是我读过,原来我对佛教的看法,我跟你们说了,我其实并不了解中国,但是那个书一下子把我带进去了,为什么?它有全世界最严格的逻辑和学术的依据,一环紧扣一环,把我带进去,带完之后,给同志们报告,那一晚上结束的学术训练,比我读西方哲学那几年的博士训练不知道要强多少倍。那个早晨合上书的时候,给同志们讲:康德[7],浮云尔;黑格尔[8],大概都没有跟我对话的资格,不乱说。如果你有西方学校的,我专门给你做黑格尔的报告。哎哟,我一下子就意识到了,这个感觉给我强烈的冲击。

冲击是什么呢?看孔子的话,孔子登东山而小鲁,朋友们,你登上东山了,鲁国就小了。为什么,你哎八九百米一看,鲁国显的小了。可是你登上泰山了,孔子想登泰山小天下。我给诸位说,学术的研究就像登山。如果说康德是一座2000米的山,如果同志们没有登山的经历,2000米的山,大家知道,那真的气喘吁吁,有道理吧。可是我告诉你,孔子是5000米的高山,老子是7000米的高山,佛陀是地球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所以我读了《楞严经》以后,当我登过8800多米的那个世界上最高峰的山之后,我再回过来,再想2000米的山,一下子就知道了。我给同志们讲,这个感觉对我的冲击非常大。)

好像声音不是很清楚,是哇,清楚了,听清楚了吗。还可以是吧?只听到是什么7000米,然后2000米,还有5000米。然后珠穆朗玛峰,是吧,8800米。他一天晚上就是看,然后看完了以后一直睡不着,一天晚上就读了。

人家还是智慧不错,我们学了那么长时间。有一些不要说内容,就是字面上都看不懂,这样对吧?人家一晚上就知道释迦牟尼佛的智慧是最高的,孔子、老子,康德,黑格尔,这些的话并不是什么,对吧。这是他们说的,不是我说的。

下面我们再讲一个,把这个讲一下就可以。这个也不难。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

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些人长时间当中吸气”,

我们有时候检查身体的时候,吸气--呼气--,就是这样。我每年都是好多次,有时候晚上做梦的时候吸气——呼气——放松——。

“然后这里从鼻子里面吸气,(上师做吸气)就是这样,不要排出去,一直吸气的时候,感觉鼻子里面——本来是不可能有的,但是好像很冷的,有一种触觉。”

试一下,比较强烈的,急促的,对。因为时间久了以后,鼻根劳累,最后的话鼻子当中出现比较寒冷的一种触觉,我们每个人试的时候,都会感觉得到的。

实际上这个就是倒世俗。大家知道本来是鼻子里面平时没有什么冷的东西,但是这样,通过吸气以后,好像在鼻孔当中是有一块寒冷的东西。其实这是一个倒世俗,颠倒的迷乱相。

下面是正世俗的一个比喻,前面的这几个当中都是没有的,后面不知道有没有。

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

“那么通过这样的接触、分别的原因,通、塞、虚、实,乃至香气和臭气。”

这个应该是正世俗,平时我们依靠这样的触觉的原因的话,因为鼻子里面通的原因,好像就有种空的、虚空的感觉。因为鼻子有时候感冒,这样的话鼻子有点塞,塞的时候里面有一个实体的东西,感觉是这样。

还有通过你的鼻根能感觉得到这是什么——这个是花,特别香的气味;或者厕所里的味道,或者怎么样,特别臭的这个味道。那这些的话,实际上就是:

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兼鼻与劳”,可能跟前面有点不同,如果这些全部倒世俗的话好像不太合理的。

因为接触以后,确实臭气、香气,这些是我们现实当中我们的真正正世俗的觉。

那么这样的话,“前面这些寒冷的触觉,其他的我们鼻子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闻到的这些东西——这些东西的话,实际上是我们嗅到的嗅味是吧,嗅气是吧,这些实际上,完全是‘菩提瞪发劳相’,也就是本来菩提真性当中是不存在的,但是它的妙用当中的这种虚幻的相是一模一样的。”

意思就是说这些也不真实的,不管是你鼻子通过这样的吸气以后,非常迷乱的颠倒相也好,或者说平时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能闻到的这些,或者是嗅到的这些气息的话,实际上这些全部都不是真实的,它是菩提真性的一种游舞,或者是它的一种迷乱的相而已。这样的。

为什么这样呢?

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

这里“闻”的话,实际上应该是闻气息,意思不是前面闻声音的那样的。

“因为塞和通二种妄尘,因为鼻子当中要接受这个对境的话,要么是通,要么是塞。”

这里通和塞的话,实际上是鼻根的对境的尘,《智者入门论》这些当中,好闻的和不好闻的,和中等的;色、声、香,香记得没有分很多的,凡是好的,和不好的和中等的。

其实这些都是尘。

“那么这些妄尘的话,依靠你的对境,产生你的这种根,依靠你的这个根吸收对面的这个尘。那这样的话,最后嗅这种气,闻性,不管是好嗅的、不好嗅的,或者是好的东西,不好的东西,这个气息在你的鼻根能感受得到的。名言当中确实是这样的,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假的。”

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

这里的闻跟前面的耳根的闻不同的,这里应该嗅的意思,

“嗅的、闻的本体的话,其实通塞二尘,本体是不可能存在的。”

下面也是一样的分析。

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一样的——“不是从对境来的,也不是从根来的,也不是从空中来的。”

何以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

“‘何以故呢?若从通来’,塞当下就没有了,这个塞的闻当下就没有了。如果这个对境是通而来的话,从此之后塞永远也没有。”

这样的话,

云何知塞?

“云何知塞?”

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话,鼻孔今天塞了,它里面不通了。其实当时也是闻到这个塞的一种实体的东西的味道,就像眼睛看到黑暗,说的一样的。

那不应该有这样的。

如因塞有,通则无闻,

“如果是有塞的存在的话,那么通就不可能有的”。

如果这样的话,

云何发明香臭等触?

如果这个通不存在,刚才有塞的话,那通就没有。通没有的话,我们平时经常说是闻到——今天这个香,好香,这个花好香,好像接触一个味道一样的。哇,今天好臭,什么东西。我们有时候,不管到哪里去,有香气和臭气。对吧。

这样的话,

“如果塞是对境的话,那这个香气和臭气是从何而来的,不可能有这样的这种气息的接触,不可能有的。”

这个是对境方面的观察,

若从根生,必无通塞,

跟前面一样的,“如果你说是鼻根产生的话,那外面的通和塞也好,香和臭也好,这些不应该有的。”

因为你的这种知觉全部都依靠根就可以了,那就不需要外面的了。

如是闻机,本无自性。

这个地方也有个小总结。

“那这样的这种闻、这样的这种嗅气,本来也是无有自性的。”

跟刚才境和根方面观察,也是一样的。

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

“如果你说这个闻,是从空中出,不是鼻根出的,也不是对境出的,是空中出的。那空中出的话,应该自己闻。”

这里闻气,有时候也可以说是闻气。闻气的话,虚空当中如果能闻气的话,

“它也可以闻鼻子的这种气味,鼻根到底是好闻还是不好闻,它也可以闻闻鼻根。”

就是这样的。

空自有闻,何关汝入?

“还有那个空,自己有闻的能力的话,何关汝入?这个鼻根有什么用呢?”

因为刚才虚空它自己都是可以闻的,这个观察一样的:

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也是一样的。

“我们这个鼻根,实际上所显现的一切闻到的东西,或者说是嗅到的东西,都是假的,并不是因缘和非因缘而产生的,也不是自然和非自然而产生的。”

这样一来的话,我们经常说“万法如虚空”,包括我们今天见到的、听到的,还有嗅到的这些,都没有的话,明天还有后面的这三个没有的话,我们就不会天天都想好吃的东西,好听的音乐,好看的东西等等——如果真的利根者的话,通过这种方式来知道,原来佛陀说的“无眼耳鼻舌身意”,原因是这样的。原来说:无眼耳鼻舌身,怎么眼耳鼻舌身会没有啊?我有啊,你看我大大的鼻子,眼睛也是不大不小的;这个舌头也是长长的什么……。

但实际上,佛陀并不是说连这些都不存在,不是这个意思。

因此在这里讲到这么一个道理。

今天《楞严经》讲到这里。



[1] 佛印禅师(1032~1098),宋代云门宗僧。法名了元,字觉老,俗姓林,饶州浮梁(旧属江西省鄱阳郡,今属江西省景德镇市)人。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三岁能诵《论语》、诸家诗,五岁能诵诗三千首,长而精通五经,被称为神童。

佛印少时,曾于竹林寺读《大佛顶首楞严经》,遂礼宝积寺(在今江西省浮梁县旧城)日用为师,学习禅法。十九岁登临庐山,参访云门四世开先善暹,复参圆通居讷(1010~1071),师从云门四世延庆子荣,师赞叹说:“骨格似雪窦,后来之俊也。”二十八岁,由于精究空宗,被称为“英灵的衲子”,而嗣善暹之法,住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承天寺。其后,历住淮上斗方寺(在湖北省浠水县境内),江西庐山开先寺、归宗寺;丹阳(今江苏镇江)金山寺、焦山寺;江西大仰山等知名古刹,前后四十余年,德化广被,为人称颂。曾四度住南康云居山,接得四方云衲。

佛印禅师还整编白莲社流派,担任青松社社主,倡导弘扬净土思想。宋神宗曾敕赐金钵,以旌其德。佛印门下著名弟子有义天、德延、净悟等门生。元符元年(1098)一月四日佛印禅师示寂,享年六十七岁,法腊五十。朝廷赐号“佛印禅师”。

[2] 详见27课内容。

[3] 《智者入门论》:第一、蕴:其中色是眼根的对境,分类有显色与形色两种。显色包括蓝、黄、白、红四种根本显色以及影、光、明、暗、云、烟、尘、雾八种支分显色。

[4] 详见:《楞严经要解》卷第三(上),温陵开元莲寺比丘戒环解。

[5] 《量理宝藏论》:“等无间缘的作意、所缘缘的对境和增上缘的眼根,这三个因缘具足以后就产生了眼识。”

[6] 交光大师《楞严经正脉疏》卷三:“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首二句。是所托之尘。次二句。是妄现之见。末句因得其名。可见但有其名而已。只是根揽尘而成名。不可交互平言。”

[7] 伊曼努尔·康德,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生于东普鲁士哥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哥尼斯堡大学毕业。1755年起在母校执教,1770年升教授。其思想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在前批判时期,以自然科学的研究为主,并进行哲学探究。1755年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8]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公元1770年8月27日—公元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德国的国家哲学作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对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