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25.pdf

《楞严经》第25课

(听打稿,仅供学习方便)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我们继续讲大乘的《楞严经》。

现在正在讲第二卷当中,前面七种征心和十种见性都讲了。现在正在讲众生的别业和共业——“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这个道理,讲得比较深入。

我们这部《楞严经》,大家也应该清楚,确实前辈的很多大德都是依靠这部《楞严经》而获得开悟的。部分的一些案例在课堂上也给大家讲了,实际上特别多的关于这方面的一些案例,应该是特别多。

所以我们在讲的过程当中、大家接受的时候应该很认真的听授,如果你觉得对这个法或者是对讲者没有信心的话,不听都可以的。佛经当中的话,哪怕是佛陀讲经的时候,如果生不起信心,当场可以离开,也有这样的这种教证。

不管是什么人,我们这里也没有给大家收什么费用,也没有怎么——大家都是自愿的,要是听的话,不管是在现场、还是在家里面听,应该很认真的听授。你一边炒菜一边聊天,一边吃东西,如果去听的话,那是对法不恭敬。确实有些人一边——好像听收音机一样的,顺便自己做一些琐事,自己顺便听一听,这种态度的话,对法特别不恭敬,这是舍法罪。

所以我想大家听的过程当中,应该最好前面的念诵文和后面的回向文全部都能圆满。因为我们这么多的僧众,一起来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我个人的话,不管有再多的事情,也是尽量把前后的念诵,和一堂课能圆满。

这样的话,我最近也在努力吧,我想我们这边里里外外的很多发心人员虽然是比较辛苦的,但是给大家创造这样的一个条件也很不容易的。以前我们经常是,比如说上百堂课的论典完成的时候也觉得不以为然,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现在的话,里里外外的整个世界,外面的战争也好,里面的疫情也好,还有每个人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比较多。这样的话,哪怕是讲完一堂课,觉得有一种轻松的感觉,觉得有一种成功感,也有这样的。

所以我想,我希望每个道友,你要么不听,当然也没有什么,听的人也很多,不听的人也很多;要是听的话,提前都是应该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哦,这一节课,接近两个小时,那么这个时候我一定要认真的。像我们一天当中,自己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来看待的话,可能你得到的收获也不同一般。

所以我们在这里大家也非常配合,所有的道友们,我相信大家可能每个人有自己的烦恼、痛苦,各种各样的一些事情。但总的来讲,这样的求法和这样的听法确实是:实在实在是不容易。我们每个人能接受这样的法,在末法世代的时候确实很重要。

而且这个《楞严经》,我们每个人也要发愿,不管你是什么身份的人,有生之年当中乃至生生世世要弘扬这部法。以前很多的前辈大德们说:“佛法最后要毁灭的时候,先要灭《楞严经》,如果《楞严经》在这个世界的话,那佛教是灭不了的。其他的经典虽然在世,但是如果《楞严经》已经灭的话,很快整个佛法都会灭的。”

所以说,我想很多前辈的这些大德,说这句话肯定是有各种真实的理由[1]。这样一来,我们在座的各位也是应该要发愿:得了这样的法以后,哪怕是我们的前两品,也要给弘扬出去,有这么一个信念。

我们前面的,包括像《维摩诘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这些经算是比较大的了。现在真正有传承的,真正在讲的,恐怕也是不算很多的。在这个时候,以后有机会的时候,我们有一些法师,哪怕是极少数的人,这些经应该要圆满传讲。

我们各个道场当中也好,或者说是一些中心也好,哪怕是部分的有些人,也应该讲。不过我们很多地方的人比较奇怪,他们经常求打卦、摆饰,这些是比较重视的。但历来对求法没有像藏地一样——我要得这个法,没有得过这个法;得这个法的话,自己有一种获得感,有一种光荣的心;如果没有得的话,自己有一种失败感,或者说是自己觉得特别遗憾,很可惜。

我们每个人都带有这样的一个心情的话,那可能法师们出去的时候,也有弘法利生的机会。不管怎么样,大家学这些法,将来我想肯定有很好的机缘。所以大家在讲的过程当中也好,听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认真的去接受。

当然我也自己先看一下,然后再给大家讲考。所以我讲的很多地方,可能是不一定对,但大的方面的话,我想因为我对着藏文,还有前辈的其他的有一些注疏来进行对照,可能也有一些地方讲错了的,或者是不明白的也有,但大多数内容,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所以我想这样的机会,可以说是来之不易,应该有一种难得的心来接受的话,那听授的过程当中累一点,稍微苦一点的话,大家也不会有什么其他的难受,应该不会有的。

那么我们今天也继续讲《楞严经》当中的共业和别业的道理。前面分别讲了共业和别业的一些案例,接下来佛陀说:

“阿难,吾今为汝,以此二事,进退合明。

佛陀跟阿难尊者说:“我今天也是‘为汝依此二事’,就是前面共业和别业这两种事,进退、和合,说明清楚。”

意思是什么呢?进和退的话,前辈的这些大德们,也有一些不同的讲述方法。但这些意义说的话,可能对经的内容有所遮障。我看梦参老和尚讲的时候,我说的也是对的——其实这个原文的话,有很多前辈的大德,他们各自根据自己的领悟的方式,讲解过程当中、解释的过程当中也有不同的,但我们完全是跟这个道理、那个道理来分析的话,有时候也没有必要。按我们后学者的话,应该是自己要认真的研习经文的意义,经文的意义再自己去讲。

当然我想,如果有智慧的人,自己可能看经文的意义直接可以讲。但一般没有这样的智慧的话,也是有一定的困难,月称论师说龙猛菩萨对甚深恐怖的佛经教义用《中观根本慧论》来宣说,然后他月称论师的智慧,依靠龙猛菩萨的《中论》,他进一步的再次宣说,有这个意思。

我想月称论师直接进入佛经,显现上是有一些困难,所以我们可能有些人直接看经文的话,不依靠后来大德的这些注释的话,也许是有一些困难。但如果我们自己能明白经义当然是最好的。

这里这个意思,各位大德讲的方式都不同的,但是大的意思也是大同小异。

这里“进”指法义,“退”是比喻方面,也就是说共业和别业的话,前面的这个比喻,看灯圆光、圆影的意义。讲共业时,一个国家中人看到外面各种各样灾祸的相,这个是从比喻方面讲的。意义的话,实际上无始以来的所有众生都带着眼病一样的。看起来这是两个,共业和别业,但实际上不管是共业还是别业,都是前世的无明眼翳所造成的。

所以意义和比喻又进入到意义上面,然后又退到比喻来说明,又比喻进入到意义上面,这两个互相交替的方式来说明下面的内容。因为下面所讲的一大段全部讲共业和别业所见、见精不同。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前面讲的“见见之时,见非是见”的道理,讲的比较清楚。

所以佛陀很慈悲地说:“这个共业和别业的情况,我下面就以意义和比喻相结合,再给你讲明白。”这个意思。

接下来佛陀继续说。

我有时候说e难,有时候说阿难,但a难的话好像有点,a难,e难……。

“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似前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

佛告诉阿难尊者:“我们这个众生,因为众生的别业妄见。”

先讲别业妄见,然后讲共业妄见。

“众生个别的,别业妄见”,前面经文当中所说的那样,“照见了灯光的过程当中,所现的都是圆影、五彩缤纷的圆影。有眼翳的众生的别业妄见,他看灯光的时候现的是圆影。这个圆影‘虽似前境’,虽然在他面前现前,好像外面真正是有一个圆圈,这样的外境。但‘终彼见者,目眚所成’,实际上始终都是那个见者、有眼翳的人、有目眚的人,有眼翳的人他的眼睛因为有问题的原因造成的。”

这个圆圈,实际上在有别业的众生面前无欺的存在,这样的一种五颜六色的圆影,实际上其他的众生是看不到的。因此说他的目眚,也就是说他的眼翳所成的。

眚即见劳,非色所造;

“眼翳的话,实际上是‘见劳’,就是见相颠倒,见的毛病。”

看见圆圈的话,是有眼翳人的见有问题,好像长水子璇里面说:“妄心变起。似有不真。”妄心一启动的时候,好像是有,但实际上是不真的,所以“见劳”,就是见的毛病,颠倒的相。

“‘非色所造’,这种现象,实际上并不是色,也就是说这个灯光,它没有五颜六色的,不是这个色来所造的。而是这个能见者,我们的妄想所造的。”

然见眚者,终无见咎。

“‘见眚者’,见眚者,刚才有眼翳的人,他的见性,虽然他看到的是当时的这个圆圈,但实际上它内在的真正的见性始终都是没有错误的,它始终是‘无见咎’,没有咎。”

因为它只是偶然的现象而已,实际上有眼翳者的见性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没有什么过失的。

我们也应该要明白的,其实众生正在显现颠倒的显相的时候,他的见性是无增无减的。因为他见到颠倒的相的原因,他的见性也是有减少了,因为他没有见到颠倒的圆影,他的见性有增加,没有这样的,无增无减的。

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

佛陀跟阿难说:“就像你,汝今以自己的眼目来观,观看这个世界,观看这个世界的话,所有的山河,大地、国土,十类众生,就是六道众生这些,所有的形形色色、包罗万象的景色,其实是我们众生有无史以来的见病所造成的。”

所以这个并不是是实有的。刚才前面是一个比喻来讲的,现在已经到了意义上。阿难你应该知道的,实际上刚才有眼翳的人,他看到的这个圆圈一模一样的。如今人们看到的非常坚固的山也好,或者说是我们面前能解渴的河流也好,或者说是全世界有这么多的国家,形形色色的;还有这么多的众生,芸芸众生,这些的话,其实是无始以来的众生,无始以来的这种见病——我们有妄想、无明,眼翳所造成的这种见病所导致的。

所以这一切显相,实际上是虚幻不实的,没有真实的。

有个别的大德,在这里引用了《华严经》[2],说是:“众生妄分别。是佛是世界。若了真法性。无佛无世界。”因为众生虚妄的缘故,我们见到清净刹土的佛、不清净世间的众生;如果真正见到了真实相,那所谓的佛,所谓的世界也没有。这里所谓的没有,并不是一切都变成了断空,不是这个意思。一切我们说有相的东西或者有戏论的东西,在真实了义当中都不可得,不可得,也是这个意思。

接下来讲为什么这样?见和眚,见和眼翳,在这里做了一个分析。

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

“一般来讲,见是能见,见缘就是所见的外面的山河大地等等。这些显现表面上看,似乎显现见和见境好像是分开的。”

当我们看到外面的这种境相的时候,这个见和见缘的话,表面上看到能取和所取应该是分开的,现前的有境和外境也是有的。就像我们面前看到的电脑也好,茶杯也好,任何东西,它明明在那边。我们好像觉得有各种各样的显相,境和心是分开的,但实际上“‘元我觉明’,我们本身的觉性光明,除了这个以外也是没有的,显现上是有这样的。”

见所缘眚。觉见即眚;

这里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方法,但是我只能用一个,意思就是说:“‘见所缘眚’,能见的所缘,外面所取的显相实际上是眚,也是眼翳导致的外面的相。”

有时候禅宗大德说是相分和见分,相分的话,就是对境,《现观庄严论》里面有时候说的行相,行相就是外面对境的行相,这个叫做是相分。

“‘觉见’,指的是能见的这种见分,就是有境,有境的话,也指的是眚,也是有病的。”

这两个实际上并不是——也就是说能取和所取的部分,这两个实际上都是有障碍的法,并不是真实的。

本觉明心,觉缘非眚。

“真正的我们本来具有的觉性,光明的这颗真心。这个真心,‘觉缘非眚’。它的这种觉缘并不是眚,因为这是无有颠倒的、清净的心。”

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

“那这样一来的话,‘觉所觉’,也就是说我们这个见解,所觉的这个法实际上是真,也就是说刚才对境的这些法,真正的觉它并不是在眼翳当中,并不是在迷乱当中,真正的觉不是在迷乱当中。那么这个可以叫做是真正的见。真正的见实际上并不是有相的东西,它是真正的这种见。它叫真正的见,怎么会说还要‘觉闻知见’”?

觉闻知见的话,它毕竟是一种相上面的东西,它并不是是真正的觉性,真正的见性,还算不上的。我们经常也是说“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入行论》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圆觉经》里面也是说:“以净觉心”,以清净的觉性,“不取幻化及诸静相”,真正的清净的觉性,根本不会取幻化的和清净的相,甚至佛陀的清净的相,也不会去执着,不会有执着的。

所以我们有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开悟了,我已经见到了,我现在好像有了神通的话,确实这是一种执着。禅宗大德特别特别驳斥,凡是有这个执着的话,都要放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要有相的话都是不可碰的,不可取的。

所以我们自己有时候认为:我真正已经了悟到什么什么,这样说的话,实际上这种说法确实也是不合理的。尤其是我们要讲禅宗最后的明心见性的时候,凡是自己觉得我肯定已经开悟了,有这么一个特别强大的执着,这样的时候,真正的开悟者,或者是见者和所见之间,像《楞严经》里面所分析的那样去分析的话,也是得不到的,得不到的。

当然你在名言的显现当中,你自己这样的了悟,你自明自知的一种了悟是可以。但有些人特别执着,自己认为自己有一些境界,然后这个境界到处去说,现在包括有些法师也好,一般其他的普通人,普通人经常把自己的一些境界,自己的有些想法经常用到自己的工作上、发心上,不懂装懂,经常给别人授记。其实真正给别人授记,真正给别人未来的这种事情要说明,或者说要涉及到业力的这些方面,我想我们很多人最好是不要顾及。因为自己如果,你分别念来想:他可能是什么原因,这样的话,这是一种顾及。如果这样的伺察意正确的话,倒是贫穷人的家下面有宝藏的话,这个也应该变成真实的了。学过因明的人,大家应该是清楚的。

所以我们平时作为一个修行人的话,自己即便是有一些境界,前辈的很多高僧大德都不会显露的,不会在别人面前说:我今天见到了本尊,我明天梦里面显现什么东西;然后在别人面前:“你可能前世的业力,因为你前世杀过什么样的众生,今天你就变成这个样子;再过几天,你家里可能会发生什么?最近的话,那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呢?在上半生的过程当中,是不是你遇到过什么人啊?”……

有些人并不是真正有现量见到的智慧,大多数都是用一种估计,或者说是用一种推测,甚至的话,就是乱猜。这样引导别人是非常不合理的,有时候可能会有一些碰巧,但是这毕竟是一个碰巧,并不是现量见到。如果你没有见到,装着现量见到的话,那我们出家人,这个叫做是什么呢?就是说大妄语。你对人的前世后世、业力,这些没有先知的智慧,你在别人面前经常装着:你前世是什么的话呢,如果这个人是已经受了沙弥戒以上的话,那肯定是破了根本戒,跟僧众共住的机会都是没有的。

所以说这方面应该要知道。

这里讲,即使有能取所取的见,它也是在一种毛病当中,或者是迷乱当中。这样的话,这种见闻觉知也是有实相的,真实的见闻觉知,肯定是不合理的。

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

这个还是很重要的。

所以,佛陀当时告诉阿难尊者:“你如今看到我,佛陀我这个相好庄严的身相也好,见到你阿难尊者你自己的这种身体也好,还有世间的十类众生。”

十类众生,有一个注释里面有,我们以前《金刚经》当中讲,卵、胎、湿、化四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九类众生。然后我看到有一个注释当中,其他都是一样的,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这些众生,还有有色的众生,无色的众生、有想的众生、无想的众生、非想的众生和非非想的众生,总共有十类。具体的话,以前在讲《金刚经》的时候,也给大家说过,为什么是有想无想,都讲过,在这里不说。

这里说:你看到我也好,自己也好,还有世间的十类众生也好,“其实见到的这些全部都是你见解的迷乱,‘皆即见眚,非见眚者’,并不是真正的见性者,不是真心。”

中观的世俗谛,实际上世俗谛都是假的,从中观的角度来讲,不管是佛陀的色身也好,还有十类世界也好,所有的这些应该是用世俗的眼光来看的。那世俗的眼光毕竟属于二取的有境,二取的有境到最终也是迷乱的相,肯定不合理的。

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

“所以真正的见性,真正的你的这种觉妙见性的话,实际上是‘性非眚者’,不是迷乱的了,不是有眼病的见。真正的见,像没有眼病的人看到的一样的,所以如果没有眼病的人看的话,凡是有相的这些,肯定是没有的,得不到的。所以你可以称之为不见。”

当然这里的不见,也是堕入一个边。其实是大不见,见也没有,不见也没有,见不见二者也没有——非二者也没有,这就是真正的见。

(师念藏语)《定解宝灯论》里面讲[3]:“没有见的话,这是殊胜的见解。所见的意义就是不偏堕于一方,这个是真正的见。”

所以真正的见确实也是这样的一种见。

前面讲的别业妄见和同分妄见两种,这里别业的道理跟意义结合起来讲。

接下来讲共业所见。其实这个共业和别业所见也有一些大德依靠这个而开悟的。我看到有一个叫做瑞白禅师[4]他的事迹,在明朝的时候,《嘉兴大藏经》当中也有,瑞白禅师的语录里也有[5]。禅师以前小的时候,特别的苦行。禅师他自己的语录当中说,有些人说一切都是看破放下,但是这个作为根基好的人来讲应该是可以的,像以前百丈禅师的话,有一些禅宗的话机说:“鼻头痛[6]”,这个词已经开悟了,一切放下都可以的。但一般的修行人就必须要功夫,如果没有功夫的话,也不可能得到这种境界。他自己以前小的时候也遇到过一些善知识,在他面前得过两句。不知道什么两句,可能是念佛方面的。

然后他一直念诵,最后嘴里已经溃疡,念的特别的精进。后来在一个禅师那里听到《楞严经》,《楞严经》讲到了别业和共业这个地方,他突然有所开悟,但是这种开悟仅限于一种单空方面的,还不是最高的境界。

后来他云游四方的时候,有一个云门禅师,明代的时候好像也是很出名的,叫湛然圆澄大师[7],在他面前开始得一些法,当时他就问:“四大是假合的,身体是无我的,念佛者也是不存在的,你也是如何不存在的……。”有一天依靠他这样的指点,都已经开悟,开悟以后到处去利益众生。

他的见解,就像虚云老和尚的年谱里面讲的一样的,“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等等,这样的境界。但是他没有放弃,到晚年的时候[8],还要下山,下山的时候他身上只有一个衲,一个瓢,一个杖,还有一个蒲团,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去利益众生。

应该是一种苦行僧,以这样的身份,七年当中,他没有脱衣服。十三年当中,好像记得十三年当中没有睡觉,一直还在努力,一直这样修行,到最后示现圆寂。

所以我们很多人,自己稍微有一点开悟的时候,就觉得现在开始积累资粮也不需要,净除罪障也不需要的,什么修行也不用的,听闻法也不用的。这样的话确实可能会有一些差别。

瑞白禅师的这个公案,你们自己也是在这个当中的话,自己也搜一搜,好好的看一下,也对照一下自己。我们有两个方面值得深思,一方面的话,别人年纪很小的时候,他是在别的法师面前听到这个共业不共业的时候,有所开悟,虽然他那个时候的证悟好像是一个单空——因为他当时刚开始证悟了这样的单空的时候,甚至他觉得是业因果这些都是不存在,处于一种不取舍因果的一个状态当中。后来他也是生了一场大病,后来病好了以后,才继续参访的,这样的。

所以对方依靠这样的窍诀来开悟,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看这些共业不共业,有没有什么领悟,值得我去思考的。

还有一个方面,我们假使说稍微心有一些领悟,有一些觉受,或者说是真正有一些觉悟,如果有这样的话,我们能不能放弃积累资粮?这个是千万不能放弃的。

真正的前辈的这些大德,他觉悟的境界越来越高的时候,取舍因果方面越来越谨慎,而且行持善法方面也越来越精进。我们有些人如果觉得自己已经开悟了,但是比以前懒惰了,比以前懈怠,比以前散乱,比以前——所作所为都是不太如法的话,说明是你的开悟应该是着魔的,并不是真正的开悟。

在这方面一定要值得观察。

刚才不共的别业方面前面已经讲了,接下来讲:

“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

下面讲同分妄见。

例彼妄见别业一人。

同分妄见,跟一个别业妄见的人进行比较。

“妄见别业的一个人,这人是什么呢?

一病目人,同彼一国,

这个就像我们前面讲到的什么,“就是有眼病的,看到灯光有圆圈,是吧。那么这个人跟刚才两个小国里面,其中有一个小国家的国人,他共同看到外面的境相,这两个可以比较。”

怎么比较呢?他下面讲。

彼见圆影,眚妄所生。

“其中别业妄见的这个人,他因为眼睛有眼翳的原因,他看到的灯光上的圆影实际上是他的这个眼病,妄见所导致的,‘所生’的。”

此众同分所现不祥,

“刚才那个国家的同分妄见,他所看到的什么呢?外面的两个月亮,两个太阳,还有日晕,月晕这些,也是看到一些不吉祥。”

今年以来全世界的好多地方,好像天空当中也好,包括江河变成血红的,还有各种各样的一些不吉祥,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但是这些不吉祥,就像《了凡四训》里面所讲的一样,如果我们众生念一些经,或者说是修一些法的话,不管是个人,或者说是整个共同所见到的这些不吉祥的兆的话,都可以改变的。

当时了凡先生,本来别人给他授记一生当中特别准的,说是54岁的时候要死的。好像叫云谷禅师[9]还是什么,他遇到之后的话[10],可以改变命运,让他行持善法,然后活到了80多,是吧。

《了凡四训》是比较清楚的,已经改变了,所以人的寿命的话,本来是有一些不吉祥,但是也可以改变。然后整个世界,众生共业所显现的各种各样的一些不吉祥的事情,如果大家都行持善法,这样的话,也可以改变的。这种因缘的话是不可思议的。

确实,好的因缘也变为坏的也有,不好的因缘又变成好的,也有的。所以我们每个人,不管是在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任何的一些不吉利的这种因缘如果出现的话,尽量的——不应以此而一蹶不振,马上通过其他的方法来改变这种不吉祥的兆,很重要的。

刚才人所看到的圆光和还有这个国家的众生所看到的不吉祥,这两个实际上:

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

“刚才同分业力见到的,和个别自己别业所见到的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是‘瘴恶所起’,瘴是一种恶气,也是一种罪恶,罪恶所起的。”

刚才共同的众生看到的不吉祥,也是一种恶所起的。然后一个人看到的灯光的圆圈,也是他的一种眼病,他以前害过什么其他人的眼睛,以这样的这种恶,可能他造的恶有大小、有层次的。但实际上这两个根源,不吉利的根源,实际上是先有我执,然后有了无明和我执,然后有了烦恼,造的这个业。

“俱是无始见妄所生”,这两个都是什么呢?根本就是我们众生的无始以来的这种无明相应的妄见所产生的。

大家也应该知道,不管是我们发生的众生共业的这种痛苦和虚妄的相也好,众生别业看到的这些,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我们前面的一些恶业、恶分边念所造成的。

因为我们的世界当中,有时确实是众生的共业,我前两天也是给大家举过例子,现在像乌克兰的这种局面,确实很可怜的,很多众生是这样的,但是其中每个众生所感受的也不同的。

所以共业当中有别业,别业当中也有共业,因为它的共业导致的,共业的话跟其他众生能一样看到的。

以前我们学院拆房子,这个时候,总的方面来讲,当时也是一个共业所显现的。但其中有些人得到的痛苦、得到的困难更多的。这个也是共业当中的别业出现的。

所以说这些都应该是无始以来的妄见所生。因为我们众生的业的根源,时间是很长的;有些可能是短短的时间当中自己的前世造的;有些是在你的阿赖耶当中陈留了很长时间,在你的潜意识当中保留了很长时间以后,因缘具足之后才慢慢现前的。各种各样的。

那么下面也讲一个例子,

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

“比如说是阎浮提三千洲当中,包括现有‘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即便是这样的,但是整个三千洲当中的娑婆世界,还有十方的有漏国土和众生。”

同是觉明无漏妙心,

“所有的这些众生,从觉性和明心角度来讲的话,都没有丧失过,没有失去。”

他的真心,确实不管什么样,整个世界当中的所有的众生的心的如来藏光明,一直是没有失去过。哪怕是昆虫以上的话,都是这样的。

见闻觉知虚妄病缘,

“因为后来的因缘不同,众生产生无明之后,有见闻觉知,虚妄的病缘就跟它结合。”

这个相当于我们密法当中讲,本来众生都是清净的,但是因为在本基当中显现基现的时候,普贤如来他已经了悟自性了。而众生,虽然自己本有的这样的心,也没有了悟,一样的。

因为这个病缘的话,

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各种因缘具足的时候,和合而产生;各种因缘妄想具足的时候,和合而死。”

所以众生确实是在这样的世界当中,不断的生死,在六道轮回里面不断的生死。

有一个《新续高僧传》,当中说,有一个法师叫做释本智[11],本来的智慧就是本智,他12岁的时候开始出家,后来专门学《华严经》,学的也是很好的。到了十九岁的时候应该授近圆戒,然后到各地参拜、朝一些名山,学各种宗派和学派。但是他对自己的这个心还没有完全的了悟、没有完全的了悟。后来他参禅大概12年,禅修方面下功夫12年,之后自己的心有所认识。有所认识的时候,他继续去弘法,当时有一个国王,发现他之后对他很有信心,然后迎请。迎请以后,当时本智禅师到了那个国家的时候,那个国家到处都是特别幸福美满,富饶无比。禅师就问:“你的国家这么美好,是什么因缘而来的。”国王他说:“我是供奉三宝的,这是三宝的加持而出现的。”然后禅师就说:“如果你是供奉三宝的话,为什么僧人来的时候,不理呢?”可能对法师有点,因为毕竟他是国王,他对有的人不是很恭敬的。后来这个国王从高座上下来,马上向僧人,就是本智禅师进行顶礼。好像应该是皇太后,他的母亲请求法师讲《楞严经》,讲到了不到两卷的时候。有一天的话,说:“生死去来皆目詈所见耳。”意思就是说生死也好,来去也好,这些的话全部都是目詈所见,有眼翳的人所见而已。生死也好,去来也好,皆目詈所见耳——这些都是有眼翳者的所见,其实本性当中,生与死这些都是应该没有的意思。他说完了以后,说我要去华藏世界,然后坐着而化——坐着示现圆寂了。

前面讲到的“和合妄生,和合妄死”,实际上也是因为我们的无明烦恼引起,然后在世间当中会出现这样的生死轮回的流转。如果真正是本性上面来讲的话,其实这也是一个有眼翳者的眚。眚是生盲的意思,那个意思是眼翳。

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

“如果我们能远离一切‘诸和合缘及不和合’,那么能灭除一切生死的因。”

这里的和合和不和合,下边会讲的。有一些大德,包括蕅益大师[12],他们的话:生死有分段生死和变异生死。和合缘是分段生死,就像我们六道众生一样的,比如说现在变成人,这个过程告一段落以后,就变成牦牛、变成饿鬼这样,分段分段的生死,这种叫做是分段生死。不和合缘就是不明显的一种因缘,它是一种细微的和合,一种不和合,也可以说不是世俗这样的因缘,这个的话叫变异生死。变异生死的话,像圣者、阿罗汉,他们投生流转的时候,他们的心相续稍微改变一下而已,没有像我们众生的五蕴,一分段一分段,不是这样的。

所以这里说,如果是我们远离了和合与不和合,下面讲的和合与不和合,有时候跟无明、业和合不和合,也有这样讲的。

但这里,如果从分段生死和变异生死,和合不和合来讲的话呢,如果远离了生死,那世间当中所有生死的因全部都已经远离了。

圆满菩提,不生灭性,

“真正的圆满菩提,它的本性是无生无灭的。”

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那这样我们的清净本心,实际上本来它湛然常住,无离无合,或者说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这么一个境界。”

所以要真正了达这样的境界,他没有证见。

那么接下来,刚才和合不和合的问题,佛陀还要继续给阿难印证。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佛陀把前面的道理告一段落以后,又再次的给阿难说:“你先前虽然已经了悟我们的本觉妙明、它的本性不是因缘而产生的”,这个前面也已经讲了,“也不是自然性的”。

因为前面两个道理,如果是像外道所承认的自然的话,也不合理的。然后像《楞伽经》里面所讲到的因缘而产生的话,也变成无常了,也不合理的。那么这两个道理的话,你都已了悟了,已经基本上都明白了。

“但是你现在还没有明白什么,我们这样的觉元本明,我们的明心实际是‘非和合生,及不和合’。你就不明白,和合生还是不和合生的道理,不明白的。

或者是刚才讲的和合生呢,是分断生死;不和合生是变异生死。或者说是业和无明和合的因缘而产生,还是业和无明不和合的因缘而产生。有些是通过修行而产生、非修行而产生。大德们对和合和不和合也有很多的解释方法。

所以说这里,佛陀对阿难说,你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没有明白,什么没有明白呢?这个和合生和不和合生的道理,你好像现在还是——我们世间人说的,卡在那里。你现在可能前面的非因缘和非自然比较明白了,但是下面——因为下面我们要讲和合和不和合,这个真心和合也不行的,不和合也不行的,讲这个道理。

佛陀先问阿难。

“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

佛陀说:“我现在以现量外境的角度来问你,前就是现前,尘是指外境、六尘。那么我今天先给你抛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你现量见到一个外境,从这个角度来,我你问一个问题,问什么样的问题呢?‘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因为世间人们,大家都知道是通过妄想和合因缘,妄想和合以后,诸一切都是因缘性的。”

我们的见闻觉知也好,山河大地也好,一般世间人的话,大家都觉得是有因缘才可以产生的,无因缘是不能产生的——以这样的一个观念来承认,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

“‘而自疑惑’,这样一来,你阿难的话,你自己也是有点疑惑,有什么样的疑惑呢?‘证菩提心和合起者’,你觉得我们的真心也好,或者说菩提心,最究竟的这种证悟的菩提心的话:哇,这个也应该是因缘而产生的吧?你可能会有这样的怀疑。”

那怀疑的话,那我下面就帮您分析,怎么分析呢?

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

佛陀说那我现在就帮你分析,分析什么呢?“你如今的妙净见精,也就是光明的觉性,你说是你的这种见性和菩提心是和合而产生的话,那我问你,和合产生的话,到底是跟光明和合而产生,还是以黑暗和合而产生?还是以空性、通达而和合呢?还是以塞墙,外面的闭塞而和合的?”

所以下面呢——我们可能很多人也是这样想的,我们自己有一种了悟心,但是这种了悟心的话是依靠一种因缘而产生的。什么样的因缘呢?可能是上师给我指点的因缘,或者说是我自己观想的这个因缘,反正是各种因缘而产生的。我们很多人也是觉得是自己的了悟可能是因缘而产生的。但如果因缘而产生的话,那因缘肯定要和合,因缘和合而产生的话,你的见性,你见到的这个真心跟什么和合,在这个上面观察。

所以我们前面讲到,这个《楞严经》的话,实际上完全的是用空性的角度,依理而破除你的这个实有的见解,它并不是不承认你的见性是存在的,不是这个意思。但是就像《中观根本慧论》里面,以理观察的时候,任何一个法,哪怕是佛善逝也好,相好也好,所有的法,最后在空性面前都站不住脚的,一点微尘许的法不能成立的。那么《楞严经》当中的话,我们的这个心,通过各种比喻和各种方式来抉择,最后抉择到——所谓的见性的本体,也是了不可得。

应该作为佛教徒的话,一定要证到这样的道理。否则,好像我们有时候胃痛的时候,在胃里面有一块是特别隐痛的东西,这个一直消化不了,一直这样。所以我们的见性,好像心里面一直是有一块东西,这个东西,说也说不清楚。自己一直认为是有的话,就变成实有的东西。变成实有的东西的话,你没有对治的妙药,逐渐都是变成了恶性肿瘤,精神上的恶性肿瘤。最后的话就顽固不化,最后也逐渐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祸患,祸患无穷的。

所以说这里,阿难的很多疑问,我想我们很多人确实在修行过程当中会有的。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法师引导的话,光是自己看,自己没有这方面的修行和觉受的话,也许也不一定发现其中所讲到的这些甚深的意义。

佛陀说,你说是和合而产生的,和合无非是——这四个是代表性的,实际上还有很多和合,比如说光明当中分很多的,黑暗当中也是分很多的,还有空和塞当中也是分很多的。但是大体上它可以包括这四个外境中,这四个外境要么有阻碍的,、要么没有阻碍的、要么明的、不明的,这些外境基本上都包括了。

如果你要和合的话,你的见性与这四种外境要和合。这四种外境要和合的话,怎么和合?下面分析怎么和合。

这个道理稍微分析一下,我看这边不多。

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

“如果对方,阿难尊者说,我的这个见性是有一个和合而产生的,而且见的过程当中也有和合的。这样的话,我首先说我的这个见跟明和合。如果与明和合的话,那你再仔细的去观察:怎么跟明和合。当你的见性跟明现前,跟明现前的时候,‘何处杂见’?”

“何处杂见”可能也有不同的解释方式。但是这里的话,如果与明和合的话,那在什么地方见到?杂指明或者暗,明也有各种明,比如说手机啊,水瓶啊,电脑啊,佛像啊,等等,明不仅仅是一样东西,这样的话,“再什么地方‘杂见’?与明和合,明有很多法,这个法在何处见到?”

你的见性与外面的明,明是对境方面的,见是有境方面的,有境的见与外面的明在什么地方杂见呢?在什么地方碰合、具足呢?

这是一个分析。

见相可辨,

“如果这样的话,见的相可以辨别出来,是吧,我见到的相——明的相是这个,见的相是那个,你可以辨别出来。”

杂何形像?

见的形象可以辨别出来的话,“对境的这个杂相,见所摄的对境的杂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形象?”

你说我的见与明和合的话,见分方面你可以辨别出来。然后明的话,外面的对境方面它是什么样的形象,这个也可以表示出来。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发现,与明和合也有一定的困难的。

若非见者,

“如果这个明没有见到的话,”

云何见明?

那这样的话,“见性怎么会见到与明和合呢?怎么会见到明呢?”

若即见者,

“如果没有见到,你说见的话,”

云何见见?

“那就自己见自己,是吧。”

如果没有真实的、外面的明见到的话,那你自己心见到自己的心,那这个也不算见呐、这个不叫与明和合。自己跟自己见的话,那自己跟自己怎么和合呢?没办法。“云何见见”。

这是一种观察方法。

必见圆满,何处和明?

“如果对方说他的见已经圆满。”圆满在有些注释里面说是周遍,比如说我的见性,“它周遍于所有的法的话,‘何处和明?’你的见已经圆满、周遍一切的话,在什么地方跟明和合的呢?”

因为周遍的话,那就分不清楚。你刚才说跟明和合吗?与明和合的话,见已经周遍一切的话,那怎么和合呢?这个概念也是说不出来的。

若明圆满,不合见和。

如果你反过来说。不是“见”周遍一切的,而是“外面的明已经周遍一切,圆满一切的话, ‘不合见和’,那实际上的话它根本就没有与见和合过。”

明也许可能周遍一切的,但实际上它没有跟“见”见面过,没有跟“见”见面,只是明周遍一切,一样的。

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

“如果说见和明是异体的,对境的明是另外一个本体,有境的见解也是另外一个本体的话,杂——那么这两个杂在一起的话,实际上失去了这个见性和失去了外面的明的这个名字。”

如果你说见和明,两个本体是不同的。如果他们两个杂聚在一起的话,你不能说与明和合,因为各自本体都是分开的,一个老虎和一个牦牛放在一起的话,你不能说互相已经见性明了,和合了,不能这么说。有真正的本体的两个,它的性也是一个本体,明也是一个本体。这样的话,见性与明和合这样的说法也没有。

杂失明性,

“如果你说明和性又杂在一起,刚才这个反过来。这样的话,又失去了明的本性,还有见的本性。”

这两个字稍微反过来而已,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差别,逻辑是一样的。

和明非义。

“您说是见性和明合在一起的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不符合道理的。”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那么同样的道理,‘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观察的话,实际上见性也并不是跟其他的四个对境和合而产生的。”

好,讲到这儿。



[1]《佛说法灭尽经》:“《首楞严经》、《般舟三昧》先化灭去。十二部经,寻后化灭,尽不复现,不见文字。沙门袈裟,自然变白。吾法灭时,譬如油灯,临欲灭时,光更明盛,于是便灭。吾法灭时,亦如灯灭。自此之后,难可数说。”

[2]《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二十三,兜率宫中偈赞品第二十四:“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了达法性者。无佛无世界。”

[3]《定解宝灯论》:“观察引生定解中,一缘安住之等持,未见殊胜见之义,见义不堕于一方,虽无任何执著相,然如哑巴品糖味,恒修瑜伽士境界,并非唯由观察生。”

[4] 明雪(公元1584-1641年),明僧。字瑞白,号人寿。桐城(安徽)杨氏,一说相城(福建泉州境)人。湛然圆澄嗣。历主云门、弁山、百丈等寺。有《瑞白禅师语录》传世。

[5]《入就瑞白禅师语录》:古云无你用心处,或云莫妄想,或云放下,着岂工夫可做。古有一言之下心地开通者。有一喝下一棒下明白者。如百丈被搊得鼻头痛而悟入。岂用工夫也。但做工夫。是不得已为下根人的事。如山僧最初念佛。后遇一老宿。授以半偈。念得口中白醭流。又不知何者是四大。何者是心境。又遇一老宿。教我听楞严经。至同别二种妄见处。遂悟得根身器界。总是空花。单只得个空境。不得自心。遂生拨无之念。后见云门先师。先师云。四大是假。心境本空。何者是汝自己。问话者又是何人。念佛者又是何人。我被说着病根。是时疑情顿发。至绍兴府延庆寺。一连七日七夜立在佛前。如人推一推。这边跳过那边。胸中忽涌起两句证道歌。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忽然悟得自己。此是得本也。

[6] 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福州长乐(今福州东南)人,俗姓王。幼年即从西山慧照和尚出家,后到衡山法朝律师处受具足戒。听说马祖道一禅师在江西传法,遂前往投师参学,与当时的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并为马祖座下的三大入室弟子。有一天,怀海禅师陪同马祖在野外行脚。这时恰好有一群野鸭子从附近飞过。马祖问:“是甚么?”怀海禅师道:“野鸭子。”马祖问:“甚处去也?”怀海禅师道:“飞过去也。”马祖突然转过身,使劲地拧怀海禅师的鼻子。怀海禅师疼得失声大叫。马祖道:“又道飞过去也!”怀海禅师言下恍然大悟。

[7] 湛然圆澄和尚(1561—1626)明代高僧。

[8] 《入就瑞白禅师语录》:“我是万历三十六年下山。将自己衣单尽舍与人。单只一衲瓢杖蒲团而已。七年衲不解带。十三年无被。至泰昌元年具足。师弟见我甚寒。白先师。先师命他送被一床。自此方才盖被。上来所举。这都是我钝根人为的事。若是上根。何用费许多周遮。”

[9] 云谷禅师,1500-1575,俗姓怀,浙江省嘉善县胥山镇人,出家时法名“法会”,号“云谷”,所以在《了凡四训》中称为“云谷禅师”。当袁了凡先生未及第时,曾经在山中参访云谷禅师,他们相对着默然无言地静坐三天三夜。云谷禅师把「一切唯心造」的生命奥义指示给袁了凡,袁恭谨地接受,这件事详细情形在袁的著作「省身录」上。摘自网络。

[10]《了凡四训》了凡先生在栖霞山遇到云谷禅师,云谷禅师告诉他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但了凡先生心中还是有些疑惑。于是便向云谷禅师请教说:孟子说过“求则得之”,但我觉得道德仁义这些还可以求,因为这是自己的事,而功名富贵,都是身外之物,又怎么能求得到呢?禅师说:孟子说的话没有错,是你理解错了。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上讲:“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不管是内求还是外求,一切都要向内心去求,向外面求就错了。道德仁义是内,功名富贵是外,内外都得,这才是真正有益的求。

[11] 《新续高僧传》明院中浮山华严寺沙门释本智传。摘自网站https://ctext.org/zhs

[12] 蕅益大师《大佛顶楞严经文句》卷第二:“诸和合缘。是分段生死因。不和合缘。是变易生死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