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20.pdf

《楞严经》第20课

(听打稿,仅供学习方便)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今天我们继续讲这个大乘《楞严经》。

这个大乘《楞严经》大家都知道,在汉地来说它是非常著名的,而且依靠这部经典有千千万万的人已经获得开悟。不仅它是理论性很强的一部经典,还有就是窍诀的加持力特别大。依靠这部经典,有许多高僧大德前往清净之地,这么一个殊胜的经典。

当然每个众生的福报和因缘可能都不太相同。我想在其他地方而言,可能《楞严经》也是没有那么的出名,包括我们藏地。

藏地的话,最近有些堪布,算是应该在我们学院当中是学问非常高的那些堪布,问我:“你最近在讲什么?”

我说:“《如意宝藏论》。”

然后他们说:“哇,很棒的,还讲什么?”

“《佛子行》。”

“也不错,还讲什么?”

“《楞严经》。”

“《楞严经》是藏文里面什么?”

我说:“(师念藏文)《楞严经》藏文翻译出来就是这个经典。”

然后他们说:“这个经在《大藏经》里吗?是小乘的经还是大乘的经?”

很多(堪布)基本上没有听说过,所以有时候觉得佛陀的这些经典,也许可能在某个地方不那么出名,说实在的。

《楞严经》在德格的《大藏经》当中大概有两品。后来章嘉国师他们翻译出来,离现在应该有200多年的历史,翻成藏文应该有200多年。

我们三年前刚开始讲乾隆皇帝的序言的时候,都讲过。当时应该是庄亲王[1],庄亲王对整个翻译工作是很重要的一个人,是乾隆皇帝手下的,他的序言里面也有。还有章嘉国师,他们应该是1752年开始翻译,一直到1763年,大概用了11年的时间。

先汉文翻成满文,满文翻成蒙文,再蒙文翻成藏文,四种文字,光这个《楞严经》用四种文字,已经花了大概有11年的时间。到现在的话应该有这么长的时间,200多年的时间。但两百多年的话,说实在的,不管是藏地的哪一个传承的寺院当中,或者说是老百姓当中的话,这部经并不是很出名的。

在藏地老百姓当中比较出名的,比如《贤戒千佛经》、《金光明经》,还有《般若八千颂》,这些在民间是很出名的。他们不一定知道其中的内容,但是他们都听说:这几部经典如果在家里的话,那就是风调雨顺啊,子孙满堂啊,等等,有各种世间的一些目的。所以他们挨家挨户经常请的就是这几部经典。

但是《楞严经》而言,在藏地来讲,确实知晓的人并不是很多,这个也是一个事实。我想将来会不会有很多人弘扬,在藏文上很难说。像章嘉国师和乾隆皇帝他们的话,应该从某个角度来讲,世间的威望和出世间的成就,应该说无与伦比的,但是他们译出来的,他们弘扬的也没有怎么。

当时听说好像翻了蒙文和满文以后,在那些地方也去做了一些弘扬。但是弘扬的话也可能,不知道,在其他民族的文字当中,弘扬的怎么样,不是特别的清楚。

当时应该是庄亲王手下,还是他身边的有一个法师,叫做通理法师。通理法师刚开始好像讲交光大师的《正脉疏》[2]。但后来觉得这里面有个别的内容,他不是特别的满意。这样以后,好像当时庄亲王也可能有这个意思。后来说是通理法师他前前后后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做成《指掌疏》[3],这个应该是在清朝的时候非常出名的。他说,《指掌疏》的意思,他自己的注释当中也说[4],就像我们手掌当中庵摩罗果一样的,非常浅显易懂,一目了然的这么一个名称。

其实汉地也是,《指掌疏》也好,《正脉疏》也好,我们藏地的话,就是《大车疏》也好,《妙车疏》也好,有很多不同的名称。

那么当时《指掌疏》,应该他用了20多年的时间。后来通理大师也说过,他前面《法华指掌疏》也用了20多年,后来《楞严指掌疏》也用了20多年,就像做梦一样的。这两个《指掌疏》在人生当中对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两部论典。所以在汉地应该说是比较出名的。

但是通理大师等,他们在各个不同的寺院当中当时也弘扬,可能汉文的弘扬应该是比较成功的,但其他满文和蒙文我不是特别的清楚。我们这里不知道现在蒙古人,好像没有,是吧,以前蒙古人比较多,“啰啰啰”,有一些蒙古人吧,是吧,不知道。蒙古文当中的《楞严经》出不出名不是特别清楚。在英文当中也是有,但是也没有汉文里面那么出名。

我们刚开始讲的时候也做过一些介绍。总的来讲,汉文确实是,在汉地很出名的,包括现在的话,大家都说这个是很好的,但是实际上真正讲《楞严经》的人,现在不知道有多少。按理来讲,各个寺院里面应该是有讲《楞严经》的这些高僧大德也好,和尚也好,应该是有的,但不知道具体怎么样。

其实我们这里的好多道友,汉地特别出名的这些经的话,应该会讲。比如说我们前面讲的《法华经》,好多法师从头到尾学的应该算是很精进的。后来我们讲《维摩诘经》,也是很多人应该特别——从头到尾大家非常有序的闻思,应该很好的。那这个《楞严经》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如果讲的话倒是,应该是很好的。但是不知道有没有人听,因为现在内地的闻思风气不怎么样,说实在的。有一些道场的话,还是没有正式的开放。有些的话,怎么说?在旅游、观光方面,比如说经商方面的气氛也有一些。还有一些禅堂,有一些比较寂静的寺院里面,可能不开放,也有这种情况。

所以我们确实是培养了一批人才,算是这样的,如今这么多年轻的、有智慧的、有悲心的人有没有?不知道,但是他们能做多少,不是很清楚,也许这也是对佛教的一种贡献,一种奉献。但是具体能不能利益众生,不是特别清楚。

我记得以前,当时法王如意宝在世的时候,好像跟你们讲过吧。有一次法王上来的时候害怕高山反应,就住在汶川,然后又上来到米亚罗。米亚罗住的时候,我们住在上面的那个镇里面。因为来得比较早,到了下午的时候,法王休息。然后我们几个法王身边的人,下去,大概一两公里的地方,对面有一个好像看起来寺院一样的,进去以后原来是个宾馆。是一个藏族老板开的,这个藏族老板说:“我这边开了一两年了,生意不是很好,没有生意。”他说自己“垫了好像一百万多,政府这边借了什么200万。”我忘了一点。“不管怎么样,生意虽然不好,但是我给藏族人们留了一个很好的宾馆,安心的做了一个很好的宾馆。”

我当时心里想,如果生意不好的话,给藏族人们留了什么?是你自己的生意不好。这个是当时的一种印象。当时他自己说。因为做宾馆的话应该这种,怎么说?就是要生意好,不然的话对藏族人民也好,对谁都不一定是个贡献吧。如果宾馆生意不好,就像我说的一样的,现在我们这边确实也是培养了一些人才,但是不知道以后有没有什么用处,不知道。这个我不是特别清楚,就像那个藏族老板说的一样的,“我留了一个,给藏族人们留了一个很好的宾馆,但生意不好。”他的民族这种,怎么说?有一种强烈的信心吧,但是也不是特别清楚。

就像这样的,我们这边确实《楞严经》也好,前面的几部经典的话,大家都是有个很好的传承,尤其是我们《维摩诘经》和《妙法莲华经》这些,还是有特别好的这种传承。这个传承应该是很难得的,以后有机会的话,希望大家也应该好好的弘扬。

现在不管是在寺院当中还是在其他的道场当中,弘扬这些经论是非常重要。我们知道这个《楞严经》,三年前也给大家讲过,在汉地弘扬确实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当年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他跟一个印度和尚交往的时候,他说有些修行的境界在《楞严经》里面有明确的宣说,然后他就很想得到这个《楞严经》。天台宗那边有个叫做是拜经台,当时智者大师18年,面向印度拜佛,希望这部经典来到东土。但当他示现圆寂的时候,(《楞严经》)还没有来。后来呢,般剌密帝听说智者大师有这个愿望,很多人有这样的希求,并且弘法的因缘已经成熟,他很多次的想办法把这部经典带来这里。但是,因为当时那烂陀寺和印度把它当做一个特别珍贵的国宝一样的,不能往外传,所以好几次都没有成功。后来把它写在一个特别特别薄的那种纸张,或者说是当时的印度有一种艺术的,特别特别薄的那种,有些说是山羊皮,有些说羊皮,但不管怎么样,装在那里面,然后剖开自己的肩膊,将经文藏在其中,藏着以后就缝上。然后来到汉地,在广州还是什么,在那个地方,打开的时候里面也是完好无损的。

当时房融宰相等他们也在那个地方开始开经的。应该记得是公元705年还是713年[5],大概在那个时候,当时应该是唐朝,武则天执政的时候,她是非常重视佛教的。刚开始是这样来的,但后来好像唐朝的注释,这些都并不是特别多。然后宋朝、明朝、清朝之后,很多高僧大德、讲《楞严经》的人也是比比皆是。

这样以后在汉地确实是特别特别的兴盛,有一个憨山大师,他说:“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大家以前都非常清楚的。所以我们如果不读《楞严经》的话,也不知道我们修行的时候到底是迷还是雾,这个问题。然后不读《法华》呢,当时佛陀在因地的时候如何如何救世,还有当时以他无上的悲心如何如何救护的;如果我们不读《华严》话,那佛教的这种富贵——这里富贵并不是指佛教徒很有钱,应该说是佛教对宇宙观、浩瀚无垠的整个世界观,那根本不知道。如果我们不读《华严经》的话,原来2500多年前的佛陀在《华严经》当中,整个宇宙的这种各式各样的妙说,或者是我们大乘菩萨的这种富贵——菩提心的功德,菩提心的各种利益等等,这些根本不知道的。所以汉地有这样的这种传承的原因也是这样的。这三部经典也是非常重要。

我们现在《法华经》也已经讲过,《楞严经》已经讲了。昨天有一个人是说:“哎哎,你可不可以给我们讲个《华严经》?”说起来都是很简单,但是哪有那么简单。正在讲考的时候一个人跑过来了。我想是什么事情呢?

他说:“哎哎?”

“什么?”

“你可不可以给我们讲个《华严经》?”

《华严经》不是那么简单哦。

下面我们就正式讲我们的这个《楞严经》。《楞严经》讲到,今天是讲(第七个)见性无碍,就是无有障碍,主要讲这个意思。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

阿难继续白佛陀,说:“世尊啊,我的见性,前面说是没有在外,没有外物。我知道应该在自己的境界当中,没有外面实有的事物,外面是没有的。但是我跟如来一起去观四大天王的各种‘胜藏宝殿[6]’,各种珍宝的宝殿,各种殊胜的宝殿,我们去看了四大天王的各个宝殿,同时也看了日宫和月宫。”

有些注释里面说日宫有五十一由旬,月宫有四十九由旬,有个别的一些注释当中也这样讲[7]。还有个别的一些注释当中[8],在这个时候引用了器世界的风,有一些风的叙述,比如说持风不会让这个世界堕落,然后住风的话就是进行安住,顺风让整个世界顺行,还有摄风和行风,讲了五种风。跟《如意宝藏论》里面的名称有点不相同的,但是有些作用好像比较相同的,有些也这样讲的。

但不管怎么样,阿难当时的问题,就是我们去了四大天王那里,所有外面的世界都已经看见了。

“这次见到‘周圆’,整个周遍、圆满全部见到,而且‘遍娑婆国’,遍娑婆世界、南瞻部洲。”

可能主要是四大部洲为主吧。这里娑婆的意思就是说,到了四大天王的时候,整个四大洲一览无余,全部都看清楚。

这一段主要讲阿难当时他的这种见性,广阔无垠、特别大。因为到了四大天王那里,不要说是四大天王,到了可能珠穆朗玛峰的话,也是能看到周围的世界,全部都是一览无余的,看得比较清楚的。所以说整个世界看得非常的广大。

退归精舍,只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檐庑。

他说:“后来呢,退回到祇园精舍。”印度的祇园精舍。“然后只看到他的‘伽蓝’”,伽蓝就是当时的寺庙。我们大经堂,一般就叫做是(师说藏文),叫伽蓝,是大的经堂。

因为他到了祇园精舍的时候,他的所见也缩小了一部分。然后到了伽蓝的时候,他的所见也缩小了很多的。

“清心户堂”,清心户堂的话一般就是禅房,藏文当中说是在禅房里面入定的时候,也就是说让自己的心得以清净、这么一个闭关处,或者说我们说的宿舍,或者说是禅房;有些里面说是讲堂。藏文当中说是闭关的,有些当中说闻法以后进行思维,然后清净自己心的这样的一个讲堂。但不管怎么样,是在当时一个小屋子里面,可能禅房是比较对的。先到精舍,祇园精舍,然后去了大讲堂,然后就去了禅堂。

“那这个时候,‘但瞻檐庑’,只看见他的房檐和还有庑”,“庑”可能就是走廊,可能他的闭关房只看见他的屋檐、走廊。

这样的话,那阿难的所见也是缩小很多。他现在问题就出来了。

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遍一界,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见到的是这样。刚开始见到的这种本体,‘周遍一界,’周遍整个娑婆世界。”

从四大天王往下看到的整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的。

今在室中,唯满一室,

刚才这个祇园精舍也好,伽蓝也好,或者是他禅修的小房子里面,“我的这个所见,‘唯满一室’,就只是一个小经堂里面。”比如说我去四大天王那里,刚刚回来,我到这个经堂里面,我觉得这个经堂好小,然后我再去我自己的小木头房子里面,我的这个所见就更小了。这样的话,刚才是我的这个所见是特别大,现在的话那么小。下面他的疑惑来了。

为复此见缩大为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

这里有两个“为”字,我刚才说的那个《指掌疏》[9]里面,说是疑问、怀疑的一种词,他怀疑什么?“刚开始见到的这个,然后慢慢慢慢就缩小了呢?”

原来不是世界是那么大的,然后现在屋子里面的这个见就很小很小的了,我的见已经缩小了,广阔无垠的,最后的时候只有这么狭窄的,是缩小了吗?

“‘为当墙宇夹令断绝?’或者的话,是不是这些墙壁和屋宇夹着我,令外面的视线割断了,中间就断绝了。”

意思是说,是我的见界越来越缩小了,还是因为这些房子的墙壁、木头,这些已经割开了我的视线,到底是怎么样呢?

这个是他的疑问,他就问佛陀。

我今不知斯义所在,

“我现在又开始懵了,我不知道这个道理是怎么回事。”

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我祈愿佛陀,您垂念我,以广大的慈悲心为我宣说。”

阿难的见解大家应该是非常清楚的,一方面,他当时没有开悟,还有他一般显现上是小乘行人,小乘行人的话,所有的修行就是往外求。这方面的差别还是有的,大乘往内,密乘往密,更往心的深处,这样的。

所以说,我们从昨前天很多阿难的问题当中可以发现什么呢?阿难是特别往外求的人,一定要外面有一个什么。他这里的这个见实际上可能是以眼见为主,因为他到了四大天王那里的时候,他眼睛看到了很多。其实心的这种见性,他还是没有完全的明白。

这个时候他觉得是,我的见实际上是这么广的,现在什么都不见,这两个都是见。见的话,那我的见缩小了呢?还是中间被其他的物质遮障了?

所以说他把见当成一个实有的东西,这样的见一定要有一个实有的东西才能成立,这个问题是阿难一直存在的问题。

如果我们按照大乘和一些密乘的修行方法,我们本身这个心,实际上,确实它有光明了然的这么一部分,但是它并不是实有的一个——有形状的,有颜色的,有形体的,不是这样的。心的本体与虚空是比较相同的,但是跟虚空有所不同的。所以我们心自己的本体没有了知。

还有更重要的,心的本体,它并不是一个实有的东西。如果我们承认心是一个实有的东西,那怎么讲也是可能讲不清楚的。

所以说我们佛教的主要特点:不承认心是一个实有的,在胜义当中远离四边八戏,世俗当中如梦如幻的。或者说我们的这个心,你真正去观察他的本体的话,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实体,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我们没有知道这一点,所谓的这个见性还是很难找到,可能越学,每天不同的比喻当中,我们也跟阿难,可能我们比阿难更差,因为阿难有机会当释迦牟尼佛的侍者,还是最后有者——应该后来他一生当中获得阿罗汉果位的;还有些按照《法华经》和有些经典的话,其实阿难也是一个幻化的圣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自相的凡夫人慢慢变成阿罗汉的,不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可能要知道,阿难实际上应该是替我们说的。我们大多数的人也可能具有这样的一种实执。现在唯物论的话,我们一说开悟的话,好像开悟就像是把这个屋子打开了一样的,或者说是房顶破了一样的。我们特别——修破瓦的时候,一定要:“你看,实在不行的话,你把吉祥草使劲插到我的头上。”这样的话,其实你头再怎么样破的话,到底能不能开悟也不知道,只不过这是一种相。

因为我们很多人在平时的谈论当中,对大乘佛教还是并不是特别的了解。最关键的这个心的本体,我们把它当做一个实有的话,怎么样也是可能弄不好的。这个是最关键的。

因为我们把心当成一个实有的东西,外境当成一个实有的东西,那可能说有也不是,说无也不是。有、我二者也是矛盾的,除了二者以外的其他的第三边物体,在这个世界上也是找不到的。

这样一来我们可能很苦恼的,但是我们有了大乘上师们的一些窍诀的话,心并不是那么的复杂。当然按照显宗的这种观察方法来找的话,确实可以找的。

其实佛陀是很了不起的,因为阿难的每一个问题,我们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时候,佛陀就给他一个很好的、一种巧妙的这种方式来(回答),让他最后哑口无言。最后的回答,对我们而言也非常奇妙、稀有的。这一点我们也应该都要明白。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修心,修行开悟的话,确实这个《楞严经》是一个开悟的法门,很重要的。

但我自己认为,如果要开悟的话,不管是读显宗里面的这些禅宗的书也好,密宗的密法的书也好,最关键就是我们自己的相续也要堪能,一定要心融入到本性上来,并不是外观,是内观;要内观的话可能需要有一种修心的方法。这个方法的话,一定要按照我们前辈大德的修行方式来次第的修行,这个是很重要。

前一段时间我也讲过,按照全知无垢光尊者的话,要么是以片段的教言来成就的,要么是以次第教言来成就的。

但片段教言来成就的话,如今这个末法时代很难的。所以有这个次第的话,像我们前行里面所讲到的一样。所以我今天自己在屋子里面想,我们每个人如果要是开悟的话,可能无缘无故不一定开悟的。但要是开悟的话,真的,我们的心要修行上来,那修行上的话,可能前辈大德的特别殊胜的一个教言书作为引导,然后我们去祈祷和去修行的话,这个应该是很好的。

所以我最近又重新校对《前行备忘录》,《前行备忘录》应该翻译的也比较浅显易懂,藏文上也没有什么,除了极个别的词以外的话,没有什么出入。这样的话,我建议可能我们5月份开始,用100天的时间当中,自己学。我看大概有两百七八十页,不多。现在我们新排的书大概有200多页,不到300页,前面有个丹增活佛编的《阿琼堪布密传》,这个也不多,但这个读也可以,不读也可以,最关键的后面的这个次第。

然后到了秋天,如果没有出现违缘的话,我想我们今年如果学密法的时候,学什么?那天说是《入大乘论》是吧?《入大乘论》的话,那《前行备忘录》也是两年或者一年,每个人都学一下。这个可能对我们来讲应该是最好的一种方法。

因为《前行备忘录》是具体的修法,《大圆满前行》和所有密法的具体的修法,根据以前传承上师的这种秘传的方式来讲的。

所以我以前也是给大家念过传承,我们好多的堪布、堪姆讲过。以后具体怎么讲,具体怎么得传承的话,我也在想。那么,现在的话有这样的一个建议,如果你们觉得想开悟的话,确实这本书是非常好的,

你学《楞严经》也好,学《如意宝藏论》也好,学其他的话,可能我们自己的心应该是先从世间的各种烦恼当中走出来,走出来的话要有一个方法,就是修行。那修行就按照最深的、最密的、最好的一种方式来。

所以你们不想看的话,也没有什么强迫性,没有什么的。如果没有书的话,到时借啊,或者是想办法,也应该可以吧,我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凡是从5月开始100天当中的话,先自己学一遍。因为我们课外的书,除了我们在这里读书以外,其他都好像没有事,就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10]。”其他的什么世界战争也好,乌克兰的事也好,俄罗斯的事也好,英国也好,别的地方在我们这里听也听不到,听了也没有什么多大的意义。我们在这里没有出现饥荒,没有出现战争,没有出现各种瘟疫之前的话,先已经开悟,然后开悟以后,我们就不怕世间当中发生什么事。

有些是开玩笑,有些的话是真心的,可能每个人——就跟昨天阿难说的一样,其实开悟不在外,应该在内。在内的话它需要一个前面的一种前行、一个前提。不然我们完全是跟以前一模一样的,心在世间八法当中的话,那不要说开悟,可能我们在死的时候连一点改变都是没有的。

所以人身很难得的,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一个修行引导的话,确实今年也是这样的,明年也是这样的,除此之外,我们死的时候都不一定对真正的心有所了悟。

所以我觉得这个《前行备忘录》对大家来讲应该是最珍贵。我自己在校对的过程当中,最后我自己对自己都是有点:“哦,已经翻译出这样的话,是多么好啊,这个是很珍贵啊。”当时我好几次都这么想过。

这个记得是07年翻译的,十多年了,没有这次那么的说——课堂上都是说了好几次。但我说的原因,其实我们现在遇到各种各样外面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内在,确实需要有一个依靠处。如果没有依靠处的话,学得再多有时候确实是不一定用得上,不一定用得上。

所以一边你们学习五部大论,另一边的话看看你自己——这里面的一些方法,尤其是我们《备忘录》当中,前面的人身难得和有些修法比较广一点,后面的寿命无常、业因果、轮回痛苦,解脱功德、依止善知识这些,都是很短的就过了。后面最关键的就是讲的皈依和菩提心,后面集资净障和忏悔这些也有讲的,但最关键的,它最核心的话,就是人身难得和皈依、发心,这几个方面。按照华智仁波切和纽西龙多,就是华智仁波切的窍诀,然后阿琼堪布,他说他,我记得是他后文当中说他好像前后得过两次[11],第一次得的时候好像是后面部分皈依以下得的。然后第二次得的时候,比较完整,前后都比较完整的,所以把它记录出。

而且他的这种修行方法——直接,比如说讲菩提心的时候,讲得很细,就像国外的人写小说一样的,特别特别细,怎么观想、怎么样……,但唯一里面的有几个念诵,我没有——当时有几个念诵的话,其实也应该加上,后面有部分的加了,前面有几个部分的(没加),这个可能到时候《宁提课诵》里面的,也要可以加上看。

所以我现在该讲的《楞严经》不讲,不该讲的《前行备忘录》上面讲了一下,这个还是有必要的。不然的话,我们跟阿难一样的,每天都——今天一个问题,明天一个问题。有些寻思者的话,我看我们下面的一些辅导的时候,有些是好像真的是在心上面去下功夫,有些是一直在,比阿难肯定还要往外散的,还是有点这样的。

刚才阿难说,佛陀,我不知道怎么样,我的见性是狭窄下来了还是被阻挡了,我不知道,你能再给我讲一下嘛。

佛告阿难:“一切世间大小内外诸所事业,各属前尘,不应说言见有舒缩。

佛陀告诉阿难:“整个所有的一切世间当中的大也好,小也好,外也好,内也好,左也好,右也好,所有世间当中一切一切的事相,各自全部都属于‘前尘’。”前尘的话,长水子璇里面也讲了:“大小内外对待假立。”大小和内外全部都可能是我们假立的。万事万物也好,或者是分别念也好,一切的大小等,互相观待的,互相假立的,没有一个实际的内和外、大和小,没有这样的。我们的“前尘”,也就是说外境的显相,藏文当中有些翻译成外境的一种显现所摄。

“而不应该说自己的见,它有舒缩的。”自己的见现在都缩小了,不应该这么讲。

这里的话,全部是与我们的心有关系的,整个外面的一切显相,其实是心的一种显现,心的一种假立,是心的一种分别显相而已。

《宗镜录》当中也说[12]:“凡夫人心。于诸法中。随意作大小。如人急时。其心缩小。安隐富乐时。心则宽大。”这个我觉得还是很好的。因为我们凡夫人的话,实际上在这个法当中,随着自己的意乐,可能会发现:大的、小的,很多事情,包括你发生一件事情的话,如果心比较狭隘的人:哇,觉得是天大的事情呐,这样的。如果心比较广大的话,即便是天大的事情,对他来讲真的是如如不动的。所以就像是一个人的心特别急的时候,那你的心特别小。比如说这个心很狭窄,就马上哭、马上闹,各种各样的,心急的时候。如果你的心比较缓慢,或者说是你快乐、富裕,在这个时候,人们都觉得是心很广大的。

其实我们凡夫人真的是很可怕的,心急的时候,什么事都可以弄出来。心比较放松的时候,那外面的这个事也没有什么事。因此凡夫人就是有这个差别。

佛陀这里也讲,其实外面的这个世界的大小,都是分别念假立的。你不应该说是我的见有大小,见有舒缩,见有各种变化,不能这么说。

为什么不能说?为了便于理解,佛陀下面讲了一个比喻。

譬如方器,中见方空,

这里讲一个比喻,“比如说有一个四方形的器皿”,比如说盒子、箱子或者说是一个四方形的小房子。这样的时候,你发现:“里面的这个虚空也是四方形的”,因为外面的这个器已经固定了,固定了的话,那里面的这个空间肯定是四方形的。

那这样的话,我问阿难你:

吾复问汝:此方器中所见方空,为复定方?为不定方?

下面问:“这个四方形的器皿当中,见到的是不是四方形的虚空?”

这个是阿难也是承认的,对方也是承认的。确实是这样,我们现在也是可能知道,在这个地方有一个四方形的盒子,那里面的这个空肯定是四方形的,我们大家都是应该可以共同承认的。

这样的话,就有一个疑问,或者是问你,那这里面的这个四方形的虚空,

为复定方?

“里面的这个空,确定是一个四方形的吗?”

还是,

为不定方?

“里面虽然有这样的空,但这个空不确定是一个四方形的?”

只有两个回答,要么说里面的空是确定性的四方形,要么说是不确定的一个四方形的空,这样认为的。

若定方者,别安圆器,空应不圆;若不定者,在方器中应无方空。

“那如果对方说是‘定方者’” ,如果对方回答说,里面的这个清明的空决定是四方形的,决定四方形的话,那就是“‘别安圆器,空应不圆’,如果这个四方形里面你再放一个茶杯,或者是再放一个圆形的东西的话,那是不是里面的这个空又变成了圆形,但这样的话,按照你的承许,不应该这样的,因为你刚才已经确定。”

其实这个跟因明里面的辩论基本上是相同,先给他已经说了,这里面的这个虚空是不是四方形?如果是的话,那肯定就是不能变的。如果对方说这个刚开始是四方形,后来变成圆形的话,那说明这个不是四方形的,它可以变的。对方应该承认一个实有的东西,如果实有的话,那四方形就是四方形,不能有圆形的,这个是确定的,学过《中观庄严论》的大家都是非常明白的。

所以如果你说这个是四方形的话,那我们就放一个圆形的器皿,然后这里面的空就不应该变成圆形。为什么呢?因为你承认了这个里面的空是个四方的,而且这个四方是实有的话,永远也是不能改变的。如果改变的话,那里面没有一个实质性的东西,它随所改变的,改变的这个方就不叫四方形。

如果四方形一会变成圆形,一会变成三角形,一会变成长方形的话,那说明它自己没有这个本性。

这是第一个方面佛陀给他的回答。

若不定者,

“如果说这个四方器皿当中的虚空是不定的,它不一定是四方形的话。”

在方器中应无方空。

这样的话,“四方形的这个器皿当中应该说没有这个四方形的空,没有四方形的空。”

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不定的。不定的话,不定的东西你不能确定是四方形,因为它不一定是四方形,不一定四方形的话,那你不能认为这个是四方形。

这个是比较容易吧,这里面的空代表什么?代表是我们的心。外面的四方形也好,三角形也好,大的器皿也好,这些代表外面的事物,因为我们的心一直被外境束缚着,一会大……。

其实我们也可能跟阿难相同的。我们在一个小房子里面的时候,心里面一观想:哇,我在小房子里面观修,这个时候我的心好像小了一样的。然后我在大的、广阔无垠的地方的话:哇,那我的心也开始广大了。我们经常有些人说是,到山顶去心放宽一点,这样。但这样的话,实际上心没有本体的,跟虚空一样的,但是外面束缚的东西,是外物。

所以阿难一直分不清楚,分不清楚的时候,佛陀用这种比喻来直接斩断他的这个有阻碍的心,因为这里讲见性无碍,无有阻碍。其实虚空是没有阻碍的,心也是没有阻碍的,这个意思。

汝言不知斯义所在,

“你不是刚说我不懂这一点。”

义性如是,云何为在?

“你刚才说我不懂大小,这些为什么是这样?”

在四大天王那里看到广阔无垠,到了自己的小房子里面就很小了,那就不知道这个怎么办?阿难刚开始这样说,我不知道这个道理。

其实这样的见性应该是没有大小的,归根结底,在这里面讲——见性没有大小,见性没有舒缩,见性没有上下,也没有什么好坏、美丑等等,没有的。“所以它的意义就是这样的,你还有什么没懂的,就是这个样子。”这样的话,你还有什么没有懂的,应该是这样的。通过这个比喻,应该比较容易了解的。

然后还进一步的给阿难再讲一下。

“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但除器方,空体无方,

“如果你想进入一个既没有方,也没有圆,这样的一个境界的话,那你首先应该破除什么呢?破除‘器方’,破除器皿的方和圆,这样的话,空体是没有方圆的。”

下面可能应该意思上也会这么讲。就是说如果你真正想要广阔无垠的一个境界的话,那你要破除器皿,这样的话,空体是没有方圆的。

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

“而不能说,我现在准备把里面虚空的四方形根除。”

没有必要说的,因为束缚我们的实际上并不是这个虚空,应该是外物,外物的执着相如果破除的话,所有的这种相可以破除的。憨山大师在这里说[13],我们的心被根和身束缚着,如果我们破了内和外,那真心没有大小。

所以我们对这个境如果没有去执着的话,那所有的轮回也消除了(师念藏文):“见境无我时,诸有种皆灭。”四百论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很多中观里面也是这样讲。只要我们见的这种境,实际上是执着而产生的。如果我们知道外面的山河大地也好,任何的外在也好,包括自己的身体,这些证到无我的时候,那所有的轮回种子,自然而然消除。

若如汝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

“如果你问,说是入了这个小的房子的时候,那么它的见已经缩小了。”如果这样的话,

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

下面是给他讲一个窍诀。“你不是说入了你的禅房里面的时候,所见就缩小了。这样的话,有一个办法,你把天窗打开,或者是到门口往虚空当中看,看的时候,太阳是那么广大的,虚空是那么广大的,所以说这个容易解决的。”

阿难当时比较自卑,他看到,回到了自己禅房里面的时候,什么都见不到,我的见也缩小了,这样讲。那你不用担心,你可以从天窗当中,在那里看日轮,日轮是那么的广大,这样的话,你原来缩小的见界就已经扩大了。

若筑墙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续迹?

“如果您说因为有墙壁,有这些建筑物,有这些屋宇,夹断了你的见境,或者说是隔开了你的所见,这样的话,那还是有办法,你在墙壁上穿一个小小的洞,小洞,那不是很好的,原来你所见到的这种相续也很容易看到整个,难道不是很容易的,你的这种通达无碍的相续就都可以了。”

是义不然。

“所以你这样的说法实际上是不合理的,刚才前面你提到的是不合理的。”

这里憨山大师说:“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不用求真的话,我们不要在外面求一个真心,不用求真,那么唯需,唯一必须的是什么呢?就是息见,息的话要减少,减少的话才能见得到。意思是我们要想开悟,一直想见到一个光明的东西的话,这个是很难的。应该原来我们对万事万物的这种实有的执着、贪执,这些减少。这些减少的话,自然而然就了达了心的本性:哦,原来我的心就是这个样子,这个时候就很容易的。

所以说这里,因为有实宗的话,他毕竟还是往外求,心在往外求,往外求的话,始终是得不到的。

下面他就讲了这样的窍诀。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

这个确实讲了很深的一个道理。“所以我们三界轮回当中的所有的众生,无始以来,被无明、烦恼所遮蔽,然后在业的驱使下,‘迷己为物’,本来我们自己的心是光明的、清净的,自己却认为外面有一个实有的东西,一直漂泊于外境上。这样一来,“失于本心’,最后我们丢失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为物所转’,很可怜的,最后没有控制下来,被境所转,于外物而转。”于外物而转的话,就像所谓的王子漂泊到世间当中一样的,本来是继承王位的这种本性,可是没有认识的原因漂泊在民众当中,一样的。

这句话我觉得还是很好的,我们无始以来,真的,不管是显宗、密宗讲,我们还是有本性的,但是没有……,按照密宗来说,普贤王如来他已经是开悟了,他如果没有开悟的话,没办法为众生宣说这个真理。所以他因为开悟,以后、将来为众生可以引导的。但是我们很多众生的话,迷失了这样的路。

故于是中观大观小;

“所以在这样的境界当中,我们这些众生,一会儿观大,一会儿观小,一会儿的话——就是各种各样吧。”

因为我们有迷乱,可能一天(里)的价值观都是不同的。今天我很快乐的,一会说我很痛苦的,一会儿说我们这个世界是广大无垠的,一会儿说我们这个世界是很狭窄的,一会儿……,此起彼伏。就如我们这个世界,确实是各种各样的现象都出来了,因为我们就是随着外物而转的。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

这句话是在汉地也是很出名的,大家都知道。我们随外物转,意思是:“如能转物,不是外镜转我们,是我们能转外镜,不随外镜转,那这样的话跟如来相同的,然后身心圆满,身体也得以清净,心也得以清净,这是‘圆明’,那就是得到了如来不动的坛城,不动的道场。”

《坛经》当中说:“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有这样的说法,大家学过《坛经》的时候都有。明朝的时候有一个传灯大师[14],他说过也是同样的[15]:如果心悟就是转楞严,心迷的话,被楞严转的。心迷和心悟也是这样讲的。

其实传灯大师对《楞严经》非常精通。他从小出家,出家以后,后来好像学《法华经》,《法华经》就很精通,后来有一定的开悟。后来有一个叫百松禅师,(他)在百松禅师那里学《楞严经》。学《楞严经》的过程当中,有一次他就问百松大师[16],说是《楞严经》里面的大定的意思是什么?大禅定,因为《楞严经》里面一直讲大禅定。这个时候百松禅师“瞪目周视[17]”,可能瞪一眼或者这样,因为这个因缘的话,他就“契入”,当下开悟。后来他好像到高明寺也是弘扬佛法,后来造了《楞严经玄义》[18]等四部论。72岁的时候,手里拿着《法华经》,然后“妙法莲华经”五个字,一边高唱一边示现圆寂。所以说是他是非常了不起的。

按照他的说法,那么我们如果心悟的话,那就转这个《楞严》,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被外境所转的话,那跟如来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

那个时候“身心圆明”,身心圆明的话,蕅益大师[19]把‘身’解释成清净法身,心也是清净的——凡是得以清净,这样解释的,好像心如幻化一样的。但藏文当中的话,说是如果这个心能转外物的话,如来等同的,本来清净、本来光明的这个身心,也圆满,然后一直住于真如的坛城当中,如如不动。这也是一个很高的这种境界。

这一段大家也应该记住,刚才从“无始以来”一直到这里的话,在禅宗当中是非常重要的词。

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那么这个时候,在一个毛端当中,能容纳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或者十方国土,都可以。”

“于一尘中尘数佛”这样的《华严经》的境界也可以展现,在这样的境界当中完全都是可以展现。

这是我们的第七个,见性无障,第七个问题。下面讲另一个问题。

今天我们《楞严经》讲到这里。



[1] 爱新觉罗·永瑢,乾隆第六子。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去世,时年四十八岁,谥号为庄。

[2] 全名:《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

[3] 《楞严经指掌疏》,亦称《楞严经新疏》。佛典注疏。清通理述。十卷。

[4] 是唐般剌密帝译《楞严经》的注释书。作者序称:乾隆十七年(1752)应邀讲《楞严正脉》,嫌其“驳辨太甚,且前后次第与清凉大有径庭,不合贤宗家法”,故撰本书。书成后曾重订,并于乾隆四十一年刊刻流通。书前作者另撰有《楞严经指掌疏悬示》一卷。后又撰有《楞严经指掌疏事义》一卷,注释疏文中难解的词语。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5] 本经译主般剌密谛,依于愿力,要利益中土之人,第一次身上藏着《楞严经》东来之时,被守边界的官吏查获,而不许他出境,这反而使他的宏法之愿更加坚定,并且更加精进。他并想到了一个方法,可以将此经携带出境而不被发觉;他用极细的白绢书写此经,然后剖开自己的肩膊,将经文缝藏在其中,等疮口平复之后,再申请出国,海关搜查无疑,才得航海东来。大师于唐中宗神龙元年(西历七〇五年)到达广州,那时正好首相房融被贬在广州,房融便请大师住在制止寺。般剌密谛于是剖膊出经,并诵出,与另外两位法师一起译成汉音,房融笔受。大师如此艰辛冒险,乃至不惜荣辱、身命,正是所谓重法轻身,所成功德,不可思议;我国之众生,均沾其法施之益。摘自百科。

[6] 《楞严经讲义》圆瑛法师著:此殿乃殊胜藏宝所成,故称胜藏宝殿。

[7] 《楞严经讲义》圆瑛法师:“阿难随佛至彼,故与如来,同观日月宫,此宫亦在须弥山半,与天王宫殿齐,随至二宫,故曰居日月宫。灌顶云:‘日宫纵广五十一由旬,火摩尼宝所成;月宫四十九由旬,水摩尼宝所成,皆天人充满。日宫虽火摩尼宝所成,其清凉与月宫同,但光胜下注耳,犹如火镜,体质不热,光注成烧。’”

[8] 《楞严经讲义》圆瑛法师:《起世经》云:‘日月宫运行无滞,为五风所持:一、持风令不坠。二、住风令安住;三、随顺风令顺行;四、摄风令缓急;五、将行风令得中’也。

[9] 《楞严经指掌疏》:“二为字。乃持疑不决之词。言在天本遍。在室则局。是必为室之所碍。然有二义可思。一者。为室所拘。缩一界之大。而为一室之小。如过卑门。身则鞠脊。二者为墙所夹。断周遍之一。而成不遍之二。如筑高堤。水则两分。是二皆为受碍。两疑不决。故云为复此见云云。”

[10] 形容读书人只顾读书,对外面的事情不闻不问。

[11] 《前行备忘录》摘要:我本人(指堪布阿琼仁波切)18岁时,曾在无等上师龙多丹毕尼玛嘉灿吉祥贤前得受了《大圆满前行》菩提心品以下的详细传承,而这以上的内容没有得受。第二年在两个月期间,上师作了广讲,由此得到金刚萨埵品以上的传承,当时上师法体欠佳,没有圆满结束。但实际上,我先后两次已得到此法的完整传承,当时保存了一个无头无尾的记录,对此堪仁波切班玛嘉灿、班诺活佛二人十分重视,劝请说“需要立成文字”。加之,具三恩德的上师仁波切多丹吩咐,师命难却,于是作成此备忘录。

[12] 摘自《宗镜录》卷第六十四。

[13] 《楞严经通议》卷二明·憨山大师著:阿难问意,经文可知,但破见量之说从前未发,茍不如此,何以此见一破即能一毛含受十方国土耶?世尊答意约器以破者:以此圆明妙心今在迷中,而为根身器界之所局碍,若能内脱身心、外遗世界,则圆明妙体当下现前,故除器方而空体本无方圆也!

[14] 幽溪传灯(1554年-1628年),天台宗三十祖,明末中兴天台宗的僧人,世称幽溪和尚、幽溪大师或传灯大师。幽溪大师出生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八月二十日,俗家姓叶,字无尽,别号有门,浙江衢州府西安县人。

幽溪大师幼年习儒,因读《龙舒净土文》而矢志向佛。万历七年(1579年)大病一场,过后经母亲同意出家投入映庵禅师(映庵祝发)门下,得授《永嘉集》。万历十年(1582年),得百松法师(百松真觉)传授衣钵。万历十四年(1586年),入驻天台山重兴高明寺幽溪道场,立天台祖庭,兼研净土宗和禅宗,讲经长达四十余年。

崇祯元年(1628年)五月二十一日,大师讲学于新昌石山寺,预感寂灭将至,会与僧众提笔手书“妙法莲华经”五字,并高声唱题而寂,享世寿七十五岁、僧腊五十载、居幽溪三十年。

[15] 《楞严经圆通疏》卷二,师子林沙门惟则会解,天台山沙门传灯圆通疏:“禅宗六祖云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且约语言文字说也。今经云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即同如来。则尽大地是一部楞严经。山河国土草芥人畜莫非无相文字。心悟转楞严是能真转法轮者也。”

[16] 《法华经感应录》,3.明释传灯:释传灯,俗家姓叶,是古越国姑蔑人。小的时候跟随贤映庵师剃头出家,后来又拜见百松法师。跟随百松法师听讲《妙法莲华经》,恍惚间心领神会。接着又听《楞严经》,半夜的时候到百松法师房内请教楞严大定的旨意。百松法师不说话,瞪着眼睛看他,传灯一下就开悟了。百松法师把金云紫缕袈裟传给传灯。传灯一生中修行法华、大悲、光明、弥陀和楞严等忏法,没空过一天,从此讲经远近闻名。

[17] 《传灯大师传》:“随谒百松法师,听讲法华经,颇有神会。次听楞严,中夜入室,问楞严大定之旨;百松瞪目周视,师即契入。松遂以金云紫袈裟授之,卓锡天台山幽溪高明寺。”

[18] 《楞严经玄义》明传灯述,4卷。

[19] 蕅益大师《大佛顶楞严经文句》卷第二:幻化空身即法身。故身圆明。无明实性即佛性。故心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