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19.pdf

《楞严经》第19课

(听打稿,仅供学习方便)

为度化一切众生,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接下来我们讲《楞严经》。

前面已经讲了十种见性当中:见性是心、见性不动、见性不迁、见性不失、见性不还。讲了五个直指法,就是五种见性法。

今天开始讲见性非物,见性没有一个外在的物体。主要讲这个道理。

那么我们讲这个《楞严经》,我想应该比较简单的、简单的地方讲得多一点,但是到目前为止好像也没有那么简单的地方,但也没有那么难的地方。大家要看字面的意义,还有可能要看一些前辈大德的这些注疏,还有其他的一些、包括智者们分析的道理,这样的。

那么我们今天讲到见性非物,其实这个前面也讲过。《楞严经》实际上是佛陀对阿难尊者等直接讲述心性的一个特别殊胜的法,所以这部《楞严经》,自古以来不管是禅宗、天台宗还是其他的宗派,在汉地也是非常重视的。藏地的话,只有中间的两品,在德格的《大藏经》当中有,这个我也已经得过传承。其他的话,后来的说章嘉国师他翻译的,没有藏文的,可能传承吧。

因为《大藏经》当中是有,可能在两部《大藏经》当中,一个是北京《大藏经》里面有这个藏文的原本;还有在拉萨那一带也有一个《大藏经》当中有,但是这两个传承到目前为止不知道有没有。因为当时章嘉国师从汉文的《楞严经》翻译过来,不知道,汉地以前也没有所谓的——我们藏传佛教所讲到的那样的传承。如果没有的话,章嘉国师也不知道念过没有?这个到时候也可以分析。

我们这次大家也学得比较认真。我看到当天的那些讲考的时候都比较认真的,应该可以的。然后没有参加讲考的,我也希望你们应该——要学一部论典的话,学一部经典的话,都要在这个期间,一定要认真地看。

以前我们在上师如意宝面前听课的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遗憾吧,因为当时自己讲的课也比较多,往往上师讲的课就只是听个传承,讲的时候比较认真地记录一下,接下来过后就是辅导,除了个别的一些论典以外,到后来是没有怎样,现在看来也是比较遗憾的。

所以我们每个人在学的过程当中,如果有时间的话,大家一定要认真地去学习。因为我们一般来讲,今年我这边的学习任务也不算特别多,现在暂时拟定为三本书,《如意宝藏论》和《楞严经》、《佛子行》。

那我们今天继续讲佛陀对阿难的直指法。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阿难在这里跟佛陀这样讲。这个是我们今天最主要的问题。

他说:“虽然已经知道这个是自己的见性,这个见性是无还的。”

因为前面讲,比如说黑暗最后回归于黑暗,光明回归于光明,阻塞回归于墙宇等等,上面讲了八种回归。这样的话,其他的很多包括有些对立的有法,世俗法的话,都可以回归于自己的本体当中。但是这个见性就没办法回归。见性的话,他已经见到了这个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本身它是一个真心,这个真心没办法回归,前面也已经讲了。

这样的话,阿难在这里说,我虽然了知到这个见性是没有回归的,它是最真实的一个东西,但这样的话:“‘云何得知’,那我怎么知道是我见真性?”我知道见性它没办法回归的,但是我怎么知道,到底见性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阿难在每一个问题上面还是比较困扰的,因为他分别念也比较重。虽然对佛有信心,他也很想得到开悟,但是一直找不到切入点——见性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直在折腾。

所以也进一步的问佛陀:我知道见性这个东西是没什么回归的,但是见性到底是怎么样的?我这个见性是不是一个真正有外物的东西,他这样问的。

那么这个时候,佛陀告诉阿难。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

佛说:“我现在问你,你如今虽然没有获得阿罗汉的果位,所以这种清净的慧眼是没有的。”

因为阿难在佛陀涅槃以后才得到圣者的果位,所以他当时可以说是没有开悟的。

“但是你承蒙佛陀神通的威力、加持力,见到了初禅。”

见到我们四禅当中的初禅。有些讲是初果,也有这样的解释。

“你得到了初禅的这种智慧,实际上是得了无碍得见。”

无碍得见什么呢?一般四天下、整个我们四大洲的这些事,你都可以见到。

当时阿难的这种智慧,实际上我们世间当中他还是很厉害的,整个世间还是能照见的,一个小千世界也可以看到的。这个意思。

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

虽然是小乘,“但是阿那律[1]”,佛陀的弟子当中他是天眼第一,“他已经照见了,照见了什么?照见了阎浮提。”

这里的阎浮提,有很多注释当中讲,不仅仅是我们的南瞻部洲,意思是整个三千大千世界。这个原因是什么?《维摩诘经》当中也是有,当时阿那律尊者,他能照见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当时有这个公案[2]的。所以说他是已经见到了阎浮提为主的整个三千大千世界。

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就像是我们手掌当中放着庵摩罗果一样的,内外透明的,全部照见无余。”完全就能见得到的。

所以阿罗汉有些也是能见到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像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就是这样的。

诸菩萨等,见百千界

刚才阿罗汉是这样的,“菩萨就是照见百千大千世界。”

菩萨的这种见,一百个三千大千世界,他能照见的。

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

“十方如来,不管是哪一个如来,只要是获得佛果的这些东南西北四方四隅上下的十方如来,整个世界穷尽的微尘数的清净国土都无所不见的。”

《入中论》当中讲一地到七地,七地后面清净三地,到最后佛地的功德,讲的时候,用微尘数来比喻[3]。穷尽微尘数的这些清净国土,佛陀没有一个不照见的,所以佛陀的智慧确实也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众生洞视,不过分寸。

那么我们一般的凡夫众生,跟前面的阿罗汉也不同的,初果也不同的,跟菩萨和佛陀都不同的。

“那么我们凡夫众生的洞视是什么呢?实际上,‘不过分寸’。”

我们仅仅是非常狭隘的,就眼前的一点点外境,除此之外——长水子璇的注释当中说[4]:我们凡夫人,比如说有一张纸,外面的见不到的;有一层皮的话,就见不到内五脏。所以说我们凡夫的话,没有慧眼。这样的话,那我们的所见就非常有差别的。

所以我们凡夫人,确实也是不能认为自己的智慧太尖锐或者说自己是太了不起,不应该这么想的。毕竟是凡夫人,我们的见界太有限了,所以说可能也没有什么可靠的。

确实我们昨天发生的事情,现在自己都不清楚;不要说隔了一座山,一般有一层墙壁的话,外面的东西我们也看不见。而且我们自己,比如说今天背的一个教证,明天就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很多的这种现实来看的话,我们的见界确实是有限的。

以上的话有五种对比。阿难是一个,然后就是阿罗汉、菩萨、佛陀、包括我们凡夫人。这以上的话,每一个不同层次的见者,他所见到的对境、事物完全是不相同的。这个意思。

接下来佛陀又告诉阿难尊者。

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中间遍览水陆空行,

“阿难,今天你跟我一起到四大天王去参观,去旅游。”

就像以前佛陀带难陀去看看天界,看看地狱,一样的。佛陀经常是,这些弟子们带着,然后依靠神变,直接就飞到天界去的。

“到四大天王的天宫,四大天王的这些住所,天人的宫殿,还有中间‘遍览’观看,观看那里的江河、陆地、空行。”空行,就是天界,一般空中行走的空道。可能依靠神通力去的话,可能也有一个——相当于是我们现在的航线一样的,有一些空行的地方。

佛陀就带阿难去到四大天王那里。

虽有昏明种种形像,无非前尘分别留碍。

“在这个过程当中,看到了种种的,包括光明的、昏暗的,种种形像。”到了天界、四大天王的话,就像我们人世间一样的——我们有时候,可能跟上师也好,跟谁一起去的时候,在路途当中看见种种快乐和痛苦的事情,光明和黑暗的事情,显现种种的游戏和节目,看见各种各样的,但是这些的话,“都无非是前尘分别留碍”,前尘就是眼前所现的,尘就是六尘,就是我们眼前所现的这个外境,色声香味触法。

那么这个就是“分别留碍”,我们用分别心对它进行假立而已,留下来的这样的一个印象以外,别的没有什么。

这个过程当中,他带阿难尊者去四大天王,转一圈回来的时候,虽然看的可能比较多。四大天王里面有些是很富裕的,这样的话,就有各种各样的景象。但是实际上归纳起来的话,无非都是我们分别念假立的现象在意识当中留下来而已,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比如说有些上师也是直指,对弟子直指心性的时候,先可能让他看看这个世界,或者是外出去看看,也有这样的现象,跟这个差不多,一样的。

汝应于此分别自他,

“那么你现在已经参观完了,现在呢应该开始要分析,就是‘分别自他’,自他的话,主要是见性,见性到底是自己的还是是其他的?”并不是我们一般众生的和自己的,不是这个意思。你因为看了整个四大天王的国土以后,那你在这里,接下来你可以写一个什么感想文章啊,或者说是你现在应该分析了,到底这个见性是自己的,还是其他的?这样。

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

“如今的话,我也可以帮你,可以替你抉择,抉择什么呢?见解当中。”

阿难肯定是有一些见解,因为前面他一直就关注这个见解,每一个问题上面:见性到底怎么样,见性是怎么样。我们这里有些道友是比较聪明的,有些道友的话就不太聪明的,每天都是拿一个问题来,法本到最后都是——全部都好像那个肉秤,黑黑的,也比较努力,也算是可以的。

阿难也是这样的,天天是想认识自己的心。如果这个拍成一个电影的话,每一个问题里面都是阿难又出来对佛陀问个问题。《楞严经》有没有电影?没有,是吗。

然后他说抉择见解当中,到底谁是我体,谁是自己,谁是其他的物象。

今天我们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这个见性,见性到底是你自己呢?还是其他的,就是这个问题。

我们经常也是说认识本性,这个认识本性的这种见性,这种见性到底是自身呢,还是是另外一个外物,这个是最关键的。

所以佛陀说,我也今天帮你,因为我一起带你到那边去了,回来以后你也比较累,所以今天我也替你抉择抉择、琢磨琢磨,然后看看你自己的这个见解,到底是什么样的?到底具体在自身还是在他身?主要抉择这个问题。

那么这个时候下面要分析,首先佛陀继续说。今天基本上阿难没什么话说的,佛陀一直跟他说,不知道阿难他态度,有时候他是哭着的,有时候他是笑着的。

那佛陀说:

“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

佛陀告诉阿难:“你现在应该用尽你的一切,寻找你的这个见源,你的见的根源。”

见的根源寻找的时候,“从这个四大天王也好,或者我们这个世间当中,从日月宫,就是日宫和月宫,从日月宫那里去算、去看的话,到底这个是外物,还是这个非外物?这样观察的时候,外面的太阳、月亮,是外面的物,而不是你。”

它出现在这一段当中的,全部都是外面的事物,而不是你自己。所以在这一段当中,我认为它的这个见性,不是外物,应该见性是自己内心,山不是自己的心。

《如意宝藏论》当中讲,显现是自己的心,显境不是自己的心。在这里主要讲显境,外面显现的这些,那是外物,不是你自己的见性。

至七金山,周遍谛观,

同样的道理,“七大金山。然后周遍,你可以细细地去观察,细细观察的时候。”

虽种种光,亦物非汝;

“七大金山等周围我们也去观察的时候,有种种光线,五颜六色或者色彩斑斓,各种各样的。但是这些是外物,不是你的见性。”

刚才说太阳和月亮,这些是上等者的对境;七大金山,这些是中等者;下面的这些是下等者的。有些也有分上中下的分析方法。

渐渐更观,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然后渐渐地再去观察的话,包括世间当中的云腾,还有鸟类的飞翔,风的吹动,微尘的起雾,还有树木山川,草芥草木,还有人和动物等等,这些的话都是‘咸物非汝’,这些也是全部是外面的外物,而不是你。”

这一段当中,不管是天界当中的也好,或者我们人世间的所有的山河大地种种,包括人和动物等等,这些显相应该是外在的事物,而不是内在的见性。

我想这个应该是从显境,从显现的外境方面来讲的,应该是它有自相的一种外物。

下面这一段是从显现方面讲的。佛陀就进一步的,因为上面的这些实际上讲外面的物不是见,这个意思。然后下面的这一段讲见不是物,见不是物,主要讲这个道理。

下面又继续说。

“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瞩,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

他说:“阿难,你现在看到的很远的地方、很近的地方,各种各样的这些事物,包括山河大地也好,内情众生也好,这些种种的差别,外面见的种种的差别,各种各样的、千姿万态、就是各种各样的,但是这些的话:‘同汝见精’,全部在你的见性当中是同一的。”

你看这里,虽然外面有种种显现,山河大地等等的,但是从你的见的角度来讲的话,跟你的这个见:同汝见精,全是在你的见解上,是没有什么分开的。

“‘清净所瞩,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所有这些清净的所瞩,都是各种各样的物类,自己是有差别的,见性没有差别。”

此精妙明,诚汝见性。

“那么这个光明、美妙、稀有的见解,实际上就是你的见性。”

在这里的话,把外面种种的差别、各种显现的,包罗万象的、千姿百态的各种显现,实际上是从外境的显相上面来讲,是多式多样的。但是从你的见解层面来讲的话,虽然有差别,但最终你的这个见解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这就是见性。

所以我觉得无垢光尊者,说是:“显现是心,显境不是心。”这是从显现的角度来讲的,外面各种各样的这种显相,其实是当时他见者的这种智慧面前显现而已。除此之外,也没有一个实有的东西。应该在这里要明白这个道理。

然后的话,下面有一个辩论分析,这个大家可能要注意一下,不然的话也许可能要开始坐飞机了,刚才坐火车,现在开始坐飞机的话,那有点……。今天我也讲得不是很好,有点不太舒服。

下面开始要讲,我大概自己先不看书讲一下。

下面要讲“见”。阿难尊者这边,他的这个见,他很想知道自己的见性到底是什么样的。佛陀通过一些辩论,或者是用一些比喻、或者说是用一些道理来给他直指,直指的过程当中给阿难说。这一段当中主要说明我们的这个见性,没有外面的一个外物,没有外物,这个是最关键的,见性是没有外物的。

见性怎么没有外物呢?见性如果有外物的话,你觉得见性如果真正是有外物的话,那么就是说——我的见性你也应该见到的,因为有外物的话,佛陀肯定见到的。这样的话,你阿难尊者觉得见性是一个外物的话,那么你应该也见到我的这个见性。

为什么呢?因为见性有外物的话,那我的这个见性也有外物,这样的话,就像你有眼根的话,我这边有瓶子,你为什么见不到?这也是我们共同之见。这是第一个。

那我就直接这样讲。

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

佛陀告诉阿难,这个见性没有外物的,其实见性是什么样呢?我们前面也是在讲见性,讲了很多。真正的见性,其实认识到自己心的本来面目,这个叫做是见性。

但是如果从严格来讲的话,它没有能见,也没有所见。能见、所见它是二取所摄,远离了二取,了达心的本性,实际上是见性,它可以说是恒常的,它也不以任何的法,甚至从众生乃至到如来之间,这个见性是无增无减的。

我们要懂得这种见性,在这里说的也比较容易。否则的话,我们一般的文字上啃的话,可能有时候好像似懂非懂的。

所以阿难很想知道这个见性到底是怎么样的,但是我们有些人:“我见到了这个本性。”见到本性的话,好像这个本性,他就觉得是有一种外面的一个东西,那么我就去见到它,那么这个就叫做开悟,这个叫做是见到。但实际上有这样的、有外面的一个东西,你非要有个——好像,比如说这个,我的眼睛能看到这个瓶子的话,那所见就是这个瓶子,能见是我的眼睛,眼睛就是看到它,那这两个是以他体的方式来存在。如果见性是一个外物的话,那佛陀的这个见性的话,阿难也应该能见得到的。因为佛陀的这个所见也是一个外物。那这样的话,阿难也应该见到佛陀的这种见。

如果见性是外物的话——其实它这里基本上是用一种中观和因明的推理方法来进行剖析,这样的话,“如果见性是外物,则汝也应该可以见到我之见。”

但是这个不能承认的,为什么不能承认呢?因为阿难的见性,刚才前面也讲过了,他只有一点点的这种照见,不要说是佛陀,连阿那律的这种见性都没有,菩萨的见性都没有。这样怎么会是有佛陀的见性呢?这个肯定是不能说的。如果见性是外物的话,那你有这个过失,要见到我的所见,或者是我的这个见——我的见也有外物,你的见也有外物的话,那你为什么见不到?因为两个都是外物的东西,那应该像有眼睛的人,他就看到这个瓶子,也是可得之见,是吧,应该可以见到。这一个方面。

若同见者,名为见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

这个道理怎么讲呢:“比如说阿难和佛陀如果同一个时间当中见到一个外物”,比如说这个茶杯也好,或者是画也好,佛陀也是看这个,阿难也是看这个。这样的话,一般我们没有经过详细观察的时候,两个人在同一个地方,观察某一个事物的时候,我们都会说:哦,我们两个同时见到。

比如说我也见到了这个茶杯,你也见到了这个茶杯,同一个时间当中见到的一样的。实际上从因明的角度来讲,根本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呢?我坐在这里,看这个,他坐在我的身边见到的。但我们两个不同的角度,那就是微尘的整个形状也好,微尘的方向也好,微尘的大小也好,各方面来说,不可能同样的。

我们经常说是我们两个同一个时间当中见到某个人。但实际上这是比较粗大的一种概念。如果真正来讲的话,因明当中有分析的,我的这个所见和你的所见一模一样,是根本不可能的。我可能是从这边来看,我是可能靠近南方这边的侧面去见的,你是从北方这边的侧面去见的。但是如果我见的和你见的一模一样的话,那你坐在我的这个位置上,我的眼识跟你的眼识也应该是一样的了,有很多细微的过失。

当然我们这里没有那么细的去分析。意思就是说“同一个时间当中,如果是‘同见’的话,那么这个是‘名为见吾’,佛陀说如果我们两个共同见到的话,那你就见到我的见性。”

如果见到我的见性,有什么样的过失呢?“吾不见时”,如果你真的见了的话,那我不见的时候,比如说佛陀先看这个画,然后阿难也看了,佛陀也看了。然后阿难说是你见的是我也见到,那佛陀说我不见的时候,我闭着眼睛或者是我转移视线的时候,那这个时候“何不见吾不见之处?”那你为什么是见不到我不见的这个‘处’,因为我们这个见,你说是一样的;见是一样的话,那不见也是一样的。这样的话我不见的时候,你为什么——要么像我一样的,你也闭着眼睛,不见我的这个对境。要么的话我不见,但是你已见到。

应该有这么两种情况的,为什么你看不到我看不见的地方,因为看不见的这个地方,你也应该看到的。因为这个见性方面,如果是有外在的事物,见性是有外物的话,因为你看到的是和我看到的是一样的;看不到的时候,因为这个外物要么马上就变成看不到的外境。那么佛陀我来讲,看不到的这个外境。我们前面分析的是一个黑漆漆的外境,也见到不见处。那这样的话你也是,为什么?因为我们两个的对境是一样的。对境一样的话,我的对境为什么你见不到?这样的一个疑问。

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

阿难可能晕了。然后:“如果你说你见到了我不见,因为佛陀刚才闭着眼睛没有看,没看的时候,阿难如果你见到了我刚才没有见到的这个处,佛陀没有见到,阿难已经见到的话,自然就是‘非彼不见之相’,那你的这种见并不是不见之相,因为你刚才说是我已经见到了你不见的地方,但是你不见,和你见到两个是完全相违的,那肯定不是。”

文字上就像我们因明里面的辩论一样的。问你到底见到没有我不见的地方。如果阿难说,我已经见到了你不见的地方的话,那不可能的。你不见和见是相违的。那你是什么意思啊?见的法相和不见的法相肯定是完全相违的。你如果见到不见的话,那哪有这样的地方。

“见不见,他就在那儿!”

这个还是很深的意思,对吧。一段时间都一直说是仓央嘉措的,根本不是仓央嘉措的,原来是阿难的见解。

他说见不见是相违的。这是第一步,如果阿难说我见到了你不见地方的话,有这个过失。

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如果这个不见,是我‘不见之地’,如果阿难你没有见到吾不见的地方,”刚才因为佛陀他闭着眼睛,他没有看他所见的地方。这样的话阿难也是没有见到,我佛陀不见的这个地方,“‘自然非物,云何非汝?’根本就没有外面的,没有外面的话,没有外在的物质。”

那你说为什么不是你自己的呢?因为你刚才没有见到佛陀不见的地方。没有见到佛陀不见的地方,原来你的见性就不在外面,在自己上面。所以所谓的这个见性,如果你认为是外在的话,那这是你的一种最大的错误。

实际上这个道理,我们也可以这么说,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这样讲过。我们一般用心来观察心的时候,其实也没有什么可见的东西,《定解宝灯论》里面说(师念藏文):“不见是最殊胜的见[5]”,除此之外没有一种实有的东西,没有什么可见的。

这个地方就是说,你如果没有见到我不见的地方,这一点说明你的这个见性不在外面,就在你自己的身上。

所以一般来讲,所谓的上师直指也好,或者说是依靠其他诸佛菩萨来对你印证的话,当然它是一种因缘,前面也不是讲了吗,文字和这些的话,这是一种因缘。真正的话,你自己内观,内观的时候就是明心见性,应该自己开悟的,而并不是依靠一种外物来,然后你真正看到,最多是用手指来指月亮,手指来指月亮的时候,通过手指的这种方向,继续看的时候,你自己看到这个月亮。其他所有的表示法,所有的这些引导法的话,实际上是我们见性的一种方便罢了。除此之外,你依靠这个方便法,当做是一个真正见性的东西的话,那恐怕是不合理的了。

这里说,如果我不见佛陀你也不见的地方,那说明是没有外物了,就是你自己,见就是你自己。

这是刚才见不见的分析,你们应该明白了吧,下来应该可以的。

还有一个。

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

这是另外一种太过。上面应该完全是我们因明的推理方法,我看子璇、蕅益大师前辈的这些大德们,确实这种逻辑方式还是很明白的,虽然他们文字有时候有点古色,不是很好懂的。但实际上他们的这种逻辑方式,完全是符合原来经文的教义。他应该是这样推的,而且推的过程当中,主要就是不能承认外面有一个实有的所见,有一个实有的所见的话,那肯定是不成立的,我们学中观的时候也是,实有的东西不管在哪里也不能成立的。

所以,尤其是在见性的时候,见到自己本性的时候,那哪里有一个实有的?如果有一个实有的话,那这个过失是非常多了。

下面是另一个。如果见到外物的时候,比如说我们见到外面的任何山河大地也好,在这个时候如果“‘汝既见物’,如果这个也是你的一个见物,像我们的见性,不仅是在里面,还是它只在外面有?那如果有的话,‘物亦见汝’,那么外面的这种事物也应该能见到你。”

意思是什么呢?这个我觉得无垢光尊者的《心性休息》和《七宝藏》当中的有些推理可能稍微好一点。

比如说无垢光尊者说:“如果山是自己的心,那山起火的时候,你的心也起火,或者说你的心能见到山一样,山也应该能见到你,因为它是你的心。”有这样的推理,有这样的一种太过。

这里也是这样的。如果你见到任何一个事物的时候,你的见性在外面,见性就是外面这个事物。这样的话,因为外面的事物的话,其实你见性,它是见的原因,它也应该照见你。那这样的话,一个人有两种相续了,有这个过失。或者是有些人把他的能见所见——如果你的所见是外物的话,那这个所见也应该反过来,见能见,这样的话所见能见就混乱了。如果这样的话,整个体系,整个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的话,有点混乱了,混乱了,因为你见我、我见你,能见和所见都已经混乱。这样的话,你和我也好,还有整个世界的话,它就不能成立。

我们一般世间当中的境和有境分得很清楚的,心和外境分得很清楚的,器世界和有情世界也是分得很清楚的。

如果你的这个见和见境都是一种见性的话,那外境的物质,比如说我要见到这个柱子,见到柱子的时候,因为柱子是我的见性,柱子是我的见性,柱子是在外面,既然它是我的见性,见性也有可能会照见你。这样的话,那世间的名言就全部都混乱了。

最后的话,你和我也好,世间种种的显相,要么互为错乱,要么混为一体,要么就是互不成立等等,有无量无数的过失。

所以这样的安立肯定是不合理的,所以在这里要讲到的是什么呢?其实见性应该,稍微内观的时候,就认识一种心性光明、无为法的道理。这种没有能取所取的分别念,只有通达无碍的人,他自己就像哑巴吃糖丸一样的,完全明白:用语言和思维来描述的话,很难表示的。可能这样来理解比较好一点。

佛陀最后告诉阿难。

“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

“你自己要明白,你见性的时候,你自己心的本来面目见到的,而并不是见到我或者是外物,这样的。”

见性周遍,非汝而谁?

“你的见性,并不是一个很狭隘的、有为的、短暂的,不是这样的,它是周遍的。”

我们经常讲佛陀的功德的时候,就是恒常、周遍、还有任运自成,有三大功德。

其实真正的见性,它有这样的特点,周遍也好,恒常也好,任运也好。“这样的话,这个就是你自己。除了你自己以外,还有谁?”没有,见性都是自己当下开悟的,除了当下开悟以外,没有外面的,任何事物在外面是没办法剩下的。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

“那这样的话,你怎么会还是怀疑自己的真性。”

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你自己的本性,通过自己的方式来,不认真的去了解,不见自己的真心,不见自己的真心,反而你就用语言、文字来求我,想获得的话,没有用的。”

因为文字和语言,毕竟它是一个暂时的工具而已。这样的话,就像过了河以后,这个船只也没有用。

所以你自己没有好好的观自己的心,认识自己心的本来面目,反而天天都是问我,这样的话有什么用?

我们有些人自己都是不好好修行,天天都是问问题,然后问问题,回答完了以后,他也不好好记住。那这样的修行有什么用呢?确实也没有用。

所以我们一般修行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是祈祷是很重要的,发愿很重要的。所有的修行法门,经常要祈祷,祈祷上师三宝:一定要让我开悟——发自内心的,特别真诚地去祈祷。

任何一个修行,没有祈祷是不行的,尤其是每一座的前面,修上师瑜伽。然后上师瑜伽修完了以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始入座。

这样的这种修行,还是很重要的。然后它的前行和后行,就像我们这个课前课后念诵一样,《普贤行愿品》这些来念诵。这个很重要的。

我们可能这几天大家每天都有课,也许稍微有一点压力,但是有时候有一些压力的话,我们凡夫人还是有自然而然的一种动力,否则的话,我们可能没有课的那一天,不要说是其他的闻思经论,就是要念一遍《普贤行愿品》是很难的。

所以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其他如果什么都做不了的话,这么多的僧众和这么多的圣者一起,共同发愿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话,那这个功德真的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一般来讲,我们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最好是从开头的“桑巴ra,桑巴ra”,一直到最后的回向和门措上师住世祈祷文之间的话,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我们一天当中的基本上——我自己的话,大多数的功课也算是上课的时候,因为我们这个当中也有《八吉祥》,也有《大自在祈祷文》,也有《释尊仪轨》,也有忏悔的,也有供佛、七支供的,还有除障法,还要念咒语的,等等,有很多的。

过一段时间我们讲《如意宝藏论》的话,可能还是要加个护法神,“阿,阳类耶希……[6]”,还有可能加一点忏悔。不然的话,我原来觉得《如意宝藏论》显宗部分,应该没有什么。但后来觉得,《七宝藏》毕竟是三大护法神为主的、浩瀚如海的护法神一直保护着的。所以尤其是在这个期间的话,可能道友之间的团结也好,清净观也好,很多方面的话,要注意。

不然的话,这个《七宝藏》是很多大德都是不敢传的,不敢传的原因一个是害怕护法神惩罚。还有一个的话,下面的很多人听完了以后,对金刚上师也好,金刚道友也好,互相就是不恭敬,不守这个誓言。这样一来的话,后来可能这个密法的效果就并不是很好的,甚至可能破誓言的。

所以有智慧的人,一般是为了保护自己,为了保护大家特别注意的。所以我们可能《如意宝藏论》的话,重视度方面有点不够,还要可能各方面来要忏悔,平时。因为这两天的话,我们把前面的这几个课程,大家每个人都是要念,我以前讲其他密法的时候都是要求念10万遍金刚萨埵,这样的。

但这次的话,我想到了密宗的地方再说,但看到好多情况的话,好像不行。所以现在都是要忏悔,这样的话,至少要念一万遍以上的金刚萨埵心咒。

我看这两天,星期一之前应该念完一万遍,再多的话还是能念10万的就这样(念)。我们大家共同可能要忏悔一下,不然的话可能有些地方还是可能不行的。

平时我们这样的一堂课的话,确实也是有很大的利益。我是这样想的,比如说出现一个战争的话,后来有少数的幸存者,虽然我们这里没有发生什么战争,但是从某种意义上面的话,我们很多人,希望闻思修行的人,到最后遇到了种种的内外密的一些违缘,最后我们幸存的也不多,那么这样的话自己也是应该有一种难得的心呐,然后可能接受这些甚深的法。

其实《楞严经》它也是完全有一种显宗密宗相结合的方式,来直指心性的一个特别甚深的窍诀。所以一般来讲的话,我们不管是讲《楞严经》也好,读《楞严经》也好,念楞严咒也好,它是震动魔宫的非常深奥的法,也有这样的说法。

所以在这个修行的过程当中,不管个人也好,集体的话,也许可能会显现一些小的违缘。那这些的话,我们都有一个坚强的心,或者说是以空性的见解来摄持,然后完成这部大乘法。

在末法时代的时候,我们不说是什么大经大论吧,常年如一日的几个月、几年当中,这个根本不敢说,连可能两三堂课的话,都不容易的。尤其我们这里有些堪布堪姆出去的时候也是知道的,他准备想三天讲课的话,有时候第一天是没事了,第二天差点不是那个闭关了,最后的话是从这个地狱里面获得解脱一样的,然后往香巴拉飞翔。也有这样的。

所以我们确实好多事情也不容易的,也无所谓吧,我们不管是成也好,不成也好,尤其是修行大乘佛法的人来讲,实际上在这个轮回当中的任何一个事,好也好不了多少,坏也坏不了多少。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但从另一种意思上讲,在我们阿赖耶上面要留下这样的一个种子,也是难能可贵的。

所以大家应该以这样的心来接受。

今天《楞严经》讲到这里。



[1] 阿那楼驮:旧称阿那律、阿那驮,译作如意、无贫,新称阿泥律陀,译曰无灭如意。佛十大弟子中天眼第一,为佛之从弟,迦毗罗城之释氏也,乃甘露饭王之子,佛之堂弟也。

[2] 《维摩诘经》:弟子品第三:佛告阿那律:‘汝行诣维摩诘问疾。’阿那律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一处经行,时有梵王,名曰严净,与万梵俱,放净光明,来诣我所,稽首作礼问我言:“几何阿那律天眼所见?”我即答言:“仁者!吾见此释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勒果。”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阿那律!天眼所见,为作相耶?无作相耶?假使作相,则与外道五通等;若无作相,即是无为,不应有见。”世尊!我时默然。彼诸梵闻其言,得未曾有!即为作礼而问曰:“世孰有真天眼者?”维摩诘言:“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见诸佛国,不以二相。”于是严净梵王及其眷属五百梵天,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礼维摩诘足已,忽然不现!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3] 《入中论》:“量等百万阿僧祇,大千世界微尘数,且说于此第十地,所得一切诸功德,量等超过言说境,非言说境微尘数。”

[4] 《首楞严义疏注经》宋子璇集:众生洞视不过分寸,隔纸瞙不见外物。隔皮肤不见五藏。

[5] 丁三、以承上启下而结尾:

观察引生定解中,一缘安住之等持,未见殊胜见之义,见义不堕于一方。

总而言之,通过观察引生定解之后,于其中心不散乱自然安住,其间,未见到任何可以见到的,未得到任何可以得到的,这时,未见到即是最殊胜之见,未得到即是最殊胜之得到,比如见柱子时,世俗中虽然称红色的柱子为所见,而真正于法界中安住时其实无有任何所见,而未见实际就是真正的所见。续部中说:于觉性法身界之中,以无思之方式来见,则无所见即为现见法身,此称为智慧界。

对于智慧界和胜义方面的相关问题,以凡夫分别念根本无法接受。无有所见就是真正殊胜的见,麦彭仁波切说:“未见殊胜见之义。”但所见之义并非偏堕一方,比如心性是明明朗朗的,或者是空空洞洞的,如此偏于某一方而执著并不是真正的所见之义。华智仁波切说:若思此法是束缚因,若思此法为某法是迷乱因,欲修持之想是愚童之心,舍弃一切而修方能真实得见。于凡夫阶段,想修加行、欲成佛果等念头非常好而且十分有必要,但真正的入定境界中,思维“此法”、“彼法”以及“我应修持”等一切想法皆成束缚之因、迷乱之因,真正最高的境界并非凡夫分别念可以思维分别,唯有舍弃一切才能够见到真正的法性。

因此说,既没有见到空也未能见到现,不偏堕于任何一方而见到无所见,即是殊胜之见。

[6] 供护法仪轨。参加《喇荣日常课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