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17.pdf

《楞严经》第17课

(听打稿,仅供学习方便)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接下来我们讲《楞严经》。

《楞严经》,大家应该学得也比较精进,接下来过后也在辅导,还有探讨,这个也很重要。我想以后如果有弘法的机会的话,应该这个《楞严经》是可以弘扬的开,大家也是很关心的。所以前辈的这些大德们来讲的话,确实特别多的——不管是禅宗也好,天台宗也好,净土宗也好,很多的大德学《楞严经》。

所以我想未来有没有这样的这种因缘呢?应该会有的,只不过跟古代有点不同的。现在确实是事过境迁——以前的,不管是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的这些大德们,他们讲经说法的这种事非常重视,而且在各个寺院当中,各个道场当中,经常有讲经说法这样的优良传统,有这样一个非常好的规矩。

但现在,虽然在某些上面是有一些变化,但以后只要因缘具足的话,我想我们这里的很多人也会进行弘扬正法,尤其是这个《楞严经》,具有相当加持力的这么一部经典。

那这部经典我们自己学的时候尽量地有感觉、有感受,这个很重要的。我们学的时候没有什么热情心,没有什么好奇心,没有什么真诚心,到时候你要去弘扬的话,也许可能你都没有任何的印象。这样一来的话,我是这么想的,我们希望今年能不能《楞严经》都讲完,有这个想法。

即便是今年不能讲完,凡是我也曾经说过,有生之年当中,我还是想讲完,就是这么一个——如果没有特殊的一些寿命,或者是其他的违缘的话,也是这样的。

我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也依靠这样的一个坚定的心来进行听授。这样一来,我们会有个好的缘起。

那么,我们前面通过波斯匿王,他以这样的这种——以自身的无常,还有恒河的比喻来认知自己的心,自己的真心。

所以在禅宗当中,一般的,经常讲微妙的这种心呐,真心呐或者说是明心呐,有很多这样的这种——比较特殊的专用词。像我们也可能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知道,在某些意义上面的话,应该是跟密宗完全都是相同的。尤其是,我们如果学了密宗以后,讲《楞严经》也好,讲其他的,包括《维摩诘经》和《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等这些大乘经典,讲的话,好像非常方便。

如果你没有学过密宗的这些教义,有些内容,跟显宗共同的经典,好像有些意义是不大相同的。在这个时候,可能你要讲这些经典也好,或者是你自己理解这些经典的话,就遇到一定的困难。

所以我一直认为,尤其是学我们宁玛巴的一些续部,包括大幻化网,包括大圆满,学了这些以后,这些大乘经典讲的时候,好多道理只不过是文字上的提法不同而已,但实际上应该意义是相同的。文字上为什么不同呢?一个是可能当时的翻译家、译者他们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其实藏传佛教当中像轮咒和《大藏经》的译法,当时国王赤松德赞,相当于是——如果用现在的语言来讲的话,像国家性质的这种建立了译经院。

这样以后,好多名词先统一起来,然后进行翻译,当时做的是非常的合理的。而其他地方的话,好多译师,当时是比较零散的出现。零散出现的话,他们用的这个词也是不完全一致的。就像我们现在在西方弘法的好多大德,每一个译师他们都用的是自己的、比较适合这个传承的一些词。所以说现在,到目前为止,在英文上有好多的专用名词还没有统一起来。

所以我看我们汉地的有一些经典里面的这种词,统一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这是一个方面。

还有一个方面的话,因为这个时间是很久远的,时间很久远的话,那个时候的这些词,现在我们现代人用的时候,有些地方也跟我们之间也有一定的鸿沟,也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说我们现在学起来,并不是现在我们人们所常用的这些词,也许可能不是很懂的。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应该是要进入那个世界当中去,开始学习,不可能现在所有的这些古文,用现在的网络语言来表示,这个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现在,可能人们经常使用的这些语言,再过了100年、200年或者甚至1000年以后,现在的语言的使用风格,也许会有很大的变化。

这样一来,我们这次学《楞严经》,对我而言,前面也说过,有时候也是——自己学习还是有些地方有一点费力。但有时候觉得这部经典还是很有加持力的,很有意义,所以也认真读,认真地在探索。只不过是没有时间,有时间的话,多参阅一下相关的那些古大德的注疏、讲义。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方法结合起来的话,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我们现在继续讲。

昨天佛陀最后讲到,也就是说我们十种直指心性当中的第四个,讲见性不失,讲到这个里面。这个之前的话,一个是我们见性是心,然后还有一个见性不动,还有一个就是见性不退,是吧,见性不退。第四个就是见性不失。

见性不失当中,当时也是佛陀跟阿难尊者之间的对话,最后佛陀用他的手,是颠倒还是非颠倒,这个道理上面,也可以是阿难为主的这些在座的眷属,大家都是处于一种,应该说是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的话,当时佛陀这样一说,大家都是目瞪口呆,好像不知所措,到底这个身形的颠倒在哪里?这么一个状态当中。或者阿难在那个时候觉悟到一个很高的境界。确实所谓的颠倒和正确的话,实际上只不过是我们的这种,怎么讲?最后的话颠倒不颠倒,意义都是不成立的。像我们学中观的时候,说世俗当中有颠倒世俗和正世俗。但是这个颠倒世俗,名言当中也不存在的法。正世俗在六根识面前无害而存在的这些法,但到最后的话,其实这些显现都是假立的,在胜义当中也是不成立的[1]。

就跟这个也比较相同的,按照第三转法轮的教义来讲,那就是佛陀的身体跟阿难的这个身体,实际上显现当中是有清静和不清静,有显相。但实际上,净和不净也是无法安立的。讲了这么一个道理。

这个时候大家也处于一种,应该比较特殊的这样的一个状态当中吧。

今天我们再继续讲后面的过程是什么样。其实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徒,对佛法、对佛陀,对整个三宝有信心的人来讲,学习这样的经典,我前面也讲过,好像是我们自己已经到了那个时候的2500多年的这个现场,一样的:一会波斯匿王出来说话,一会阿难出来说话,还有后面文殊菩萨还有很多的菩萨也会出来对话。在这个对话当中,我们也可以寻找自己的真心,这样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其实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大家很认真地观自己的心,这个很重要的。

你不管是学任何一个法,有些有缘分的人可能遇到一些特殊的这种词句,遇到特殊的一段内容,也许对你有一个特别好的这种感悟。如果你没有缘分或者说是自己业力非常深重的话,那就是——哪怕是讲最高、无上的大圆满的这种最甚深的心地修法,也许也是没有什么感觉的。其实人的,真的,这种悟性有很大的差别,可能所谓的习气也有薄厚,很有差别。有些可能只在学院当中呆了十年、八年、二十年的话,好像就没有什么悟性;有些至少他还是有一些坚定的信心,坚定的出离心,这些也会有的。

所以有时候这个法的话,确实是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情况是非常不同的。哪怕是一部经典,有些人他有非常深的感悟,有些人是一般般,凡是待在这里,不打瞌睡的话,阿弥陀佛!就是这样。自己觉得是:啊,这一堂课当中我还是认真地听了,没有打瞌睡,自己对自己就是点赞的。有些的话,甚至可能在讲课的过程当中,或者学习的过程当中,生分别念,生各种各样的,比如我们讲前行的时候,前面讲杂烦恼,相当于是有毒的食品一样的,也会有这样的。

那不管怎么样,我们在闻法的过程当中,大家都是一定要梳理自己的情绪,一定要自相续得以清净,这个很重要的。我们一般说法者而言,我们也很认真的,即便是自己情绪上有一些烦恼、痛苦的话,在说法当中,如果没有特殊必要,尽量不会用在这个课堂上。

那我们听者也是一样的,就像我们前行当中,前面讲要么是以广大心,为了利益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而发心;或者以秘密清净方便的这种心来摄持,这样的时候,我前两天也提过我们的这个眷属,包括说法者,包括我们的法、包括世间、包括所有的这种法,全是清净的,无尽庄严轮[2]——特别清净、不可思议的,心态调整在这样的一个境界的话:哦,那我现在跟很多菩萨在一起,在如来面前听授,其实一切诸法都是依靠因缘而产生的,完全的得到这样的功德。这个很重要的。

那我们这里现在继续讲。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

这里说是,当时佛陀大兴慈悲,哀悯阿难,还有在座的大众。不知道当时大众人多不多,不太清楚,就是大众。然后佛陀发出海潮音,遍告于所有的当时楞严同会。楞严同会的话,一般我们现在很多《楞严经》的有些书,有些经前面,专门有画的楞严同会的这个图,画得很好的,也有这样的。有一个叫做《图说楞严》[3],里面讲了很多的,当场佛陀在讲法的时候各种不同的公案,以绘画的方式来展现,也是很好的,也有很好的。有些寺院当中,在墙壁上,在一些特殊的讲堂里面也有《楞严》当场的、非常壮观的这么一个聚会的绘画,也有这样的。

这里说发海潮音,实际上佛陀的这种声音,相当于是大海的波涛一样的——大海的波涛永远也不会离开的,那佛陀的这个声音,其实摄受众生、利益众生的这个事永远也不会离开的。也有这样的说法。

还有就是大海海潮,圆满、周遍的意思,因为大海它还是周遍一切的,那同样的,佛陀的这种慈悲的声音,其实它能周遍所有的眷属,只不过有些眷属是有信心,他可能得到的利益比较多;然后有些眷属没有那么大的信心。佛陀的这种海潮音,各个众生得到的结果是不相同的而已,就是这样的。

当时佛陀以慈悲的海潮音说什么呢?

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

佛陀告诉诸善男子。善男子、善女子,这里女子倒没有说,可能阿难是这里的主要角色,所以可能以阿难为主的诸位善男子的话,“我经常会说:”经常说什么呢?应该佛陀在其他的大乘经典里面已经讲过。经常说的什么?“色和心、诸缘,以及心所使和诸所缘法,这些全是由心当中所显现的。”

这几个法有不同的解释方法。但我看长水子璇他的解释方法可能比较适合[4]。虽然与他们翻成的藏文的《大藏经》,就是章嘉国师翻译的这个稍微有一点出入。但实际上他这里的“色”是十一种色[5],我们讲《俱舍》和《智者入门论》当中有。然后“心”就是八心,我们前面讲的是八识聚,就是阿赖耶,染污意,然后还有意识和五根识。

“诸缘”的话,他这里是24种不相应行[6]。诸缘指的是24种不相应行,这个都有。“心所”的话就是五十一种心所[7],五十一种心所。“诸所缘法”就是六种无为法[8],虚空无为、抉择和非抉择等六种无为法。这样的话,这个叫做是五位百法,有五个不同的种类,全部加起来就有100个法,就是百法论门,有很多百法。一般从共同乘讲的话,经常有百种法门,这个其实很重要的。

这百法门的话,我们名言当中的心和心所、还有不相应行、色法,凡是有情物和无情物不相应行,所有的这些名言的法可以包括在这里面,这里面不包括的是没有的。

其实这个《智者入门论》,应该大家学一下,这个很重要的,这里面的每一个法都讲得很清楚。《俱舍论》当中虽然没有这样的集聚在一起讲,但实际上也讲得比较清楚的。

所以这里说这个心也好,心所也好,色法也好,不相应行也好,甚至这个无为法的,所有的这些法,唯一、就是全部是由心当中所显现的。万法唯心造的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

一般来讲,我们这个佛教不管是共同乘还是不共同乘,一切万法是由心中显现的,这个道理不会有什么大的辩论,基本上佛教的观点都是这样的。

所以我觉得长水子璇的解说方法应该是很好的。

长水子璇其实他是,好像昨、前天也稍微提了一下,他从九岁的时候跟《楞严经》结缘了,他一辈子修这个法。“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下面还是第六卷当中,他把《楞严经》读到那里的时候,已经就是开悟,有这样的历史,我们到了那里的时候可以讲。

实际上我觉得这个子璇他还是很了不起的,他后来应该是大概也成了华严宗的第六祖,成了华严宗的一个祖师[9]。

他出世的话基本上大概可能就是公元900多年的,到这个1000年左右,基本上跟我们阿底峡尊者出世大概是比较相同的,大概这么一个时候,离现在应该接近1000年的时间,这个时候的一个大德。

他这一段解释我觉得是很好的,应该我们可以这样:凡是整个所有的万法就是由心当中显现的。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这句话也是很重要的。

当时佛陀不是对阿难尊者他们说:“你们的身体、你们的心全部都是什么呢?是妙明真精的妙心当中产生的。”

意思就是说,你的身体和你的心,凡是一切的一切这些万物都是——妙是微妙,明是光明;真的话,没有任何的虚伪的叫真;精的话,没有杂有任何不清静的法。这样的一个妙心当中显现的。

其实这个妙心的前面全部是它的定语,我们藏文当中翻译的是:非常稀有的、光明的心当中产生的。这样的话也比较——也可以包括吧,意思就是说我们的所有的身心也好,一切的一切,实际上在光明无为也好、真实的妙心当中,觉心当中,或者说本基当中显现的,这样的一个产物。

这样说的话,那跟我们《如意宝藏论》第一品当中所讲的也比较相同,意思就是说,现在的一切显现,应该是一种心的显现。它可以说是心的显现,它并不是心的显境。我们按照无垢光尊者的观点来辅助的话,也可以这样来说。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

那么如果一切都是这个光明的心当中产生的话,那为什么“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

这个也是跟我刚才讲的一样,可能如果结合密宗的观点来讲的话,就比较好一点。

因为我们现在的所有的身心,所有的这些不清静物全部都是美妙的、稀有的真心当中产生的,那为什么说是你们这个最初的这种本妙,“本妙”就是本来的这个真心、本来的这个觉心,不修而成的、这么一个圆实的心,为什么失去?一个是“本妙”的,还有就是“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藏文当中好像是光明的、清净的、真实的这个心为什么失去?它没有很多的特点。但实际上我们可以说这个明心,本来就是非常稀有的、美妙的、圆满的、或者是常寂的、光明的。还有本来它是如珍宝一样的,清净的,这么一个心,为什么这样的失去。

而且“认悟中迷”?本来它是一种觉悟,觉悟当中的话,怎么会是已经成为迷惑呢?

我们不是讲本基的时候也是,本基是光明的,义阿赖耶识[10],它是如来藏,但是在这样的清净当中,出现无明,然后以无明作为缘,在三界当中出现了三种习气[11],然后就造业、漂泊于轮回当中。可能这个说法比较好解释。

否则我们共同乘的观点来讲,那怎么?最开始的一个本心怎么会这样突然遗失了呢,为什么这样呢?讲《楞严经》的时候一定会是有这样的怀疑。如果真正的一个本来的一种妙心,本来的一个真心的话,为什么它突然就迷失了呢?有这样的疑问的。所以密宗的说法,跟《楞严经》的这种本基当中显现,基现的这个说法在这里基本上是可以印证的。

那么他说本来的认悟当中迷乱了,迷失了。怎么迷失的呢?下面讲。

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

这里晦昧就是无明。大家都知道,因为在这样的本来清净当中,我们说的是俱生无明和遍计无明,是吧。遍计无明和俱生无明作为一种,怎么说?没有任何的阻碍,这个叫做是空。这里的空并不是大空的意思,这种无明相应行,本来是清净的法界,没有任何的错乱和迷惑的。

然后突然、偶然,就是无明。“无明的话,它是黑暗的、昏昧的。它就跟这个空,相结合,然后空就跟这个晦暗,”晦暗的话它也是一种黑暗的,也是一种无知的、愚昧的,“这个当中就是‘结暗为色’” 。最后把这个无明和这种空性,无明和世间的空性,或者说是这样的物质结合一种因缘,最后就变成了什么?就是四大等外面的色。

我们前面讲的不是有一个叫做境习气,外面的山河大地是自相的现前,这个相当于也是这个的。

色杂妄想,

有了这样的色以后,“色杂妄想”。然后有了这样的境习气以后,这个色就参杂着妄想,妄想相当于是我们前面讲的意习气,也就是说我们的心和心所,阿赖耶识等等,这些就慢慢慢慢的出现妄想,跟外面的这个色,然后分别妄念就变成了妄想。

想相为身

有了外面的色,有了自己的这种心识分别念,有了这两个因缘的话,它依靠什么呢?依靠这个身体,身体是身体习气。

“想相为身”,这样的话,那这个身体和想和色,它这里是身体和想,色——身、想、色可以这么说。然后唯识宗的有些观点里面(师念藏文),说境、义、身这个意思一样的,还是讲自己的阿赖耶等等,然后境的话有时候这个身体叫境,在唯识宗的有些观点当中是这样的。在这里的话我觉得是我们的三种习气,一个是色,就是第二个是妄想,就是想。第三个就是身体,这样的。

那么这三个,这三种因缘具足的时候,

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

有了刚才的那个外境,又有了这个身体,又有了我们的这个妄想,有了妄想的话,那么这些,三种习气因缘具足的时候,这个叫做是“内摇”,内在的这种分别念。我们经常讲的能取分别念,有了能取分别念,就开始往外:这是白色的,这是红色的。

然后“趣外奔逸”,外面依靠色声香味等六尘,就出现外面的所取分别念。有了能取、所取分别念,“昏扰扰相”,远离了他的真心,在轮回当中就是一直昏扰,迷乱的这个现象,迷乱现象,应该是我和我执也好,山河大地也好,各种各样的这些轮回六趣的迷乱显现,“扰相”,就是扰乱的显相会出现。

那么这个“以为心性”,六道众生的话,把它当做是真正的心性——我们本来,“我”没有,然后执着为“我”是有的;本来是不清净的,但执着为清净的,常乐我净。本来是刹那、刹那无常的,我们认为是常有的。

昨天不是说波斯匿王看恒河的时候,以前的恒河,就是13岁的恒河,和62岁的恒河都觉得是一样的。其实他也是有这个“昏扰扰相”,因为他作为一个世间人,恒河的相续可能一直是没有知道的,没有知道的话,别人问你的时候觉得(一样的)。他有一个相续迷乱,相续迷乱的话,就知道说我以前渡过的河也是这个,我现在渡过的河也是这个。他未经观察的这么一个时间的迷乱相。

波斯匿王也是,毕竟是他可能闻思的不多,在显相上,在佛陀面前的时候,他就觉得是——当然到最后,说是“我们的心性不动”,就已经认识到这样的一个道理。

但实际上确实也是有这样的,我们这个迷乱的相,迷乱的相,昨天我看讲考的时候,两个法师都讲得——稍微这个比喻,有一点点,是不是当时我没有讲清楚,还是什么样?比如说这个睫毛放在眼睛里面的时候,特别敏感,马上能发现:哇,特别那个,就是……。然后这个睫毛在手掌上的话就没有什么感觉。同样的道理,我们修无常很好的一个人,整个春夏秋冬也好,少年、中年、晚年的整个过程,对他而言是特别明显的:哇,一切都是无常的。你看现在春天来了,再过一段时间夏天,夏天后就冬天:哇!我的寿命也是非常快速地在转。然后自己看到前两年的自己的照片,今天的照片:哇!我是这么无常。马上都是特别有这种感觉的,就像是眼睛里面放睫毛一样的。然而一般世间人,没有很好修行的人就没有什么的。我们经常知道是世间人的话,给他再怎么讲春夏无常,“是,是,是,春夏无常的。”他根本没有任何的这种概念。

所以我想,我们可能稍微、真正是懂到佛教的这些道理的话,虽然自己在迷乱当中,我和我所执当中,但是一下子自己反应过来的话:“确实我是本性当中已经迷失到今天,今天我认为是‘我’和我所,认为是清净和快乐的这些事情,它的本质并不是这样的。”马上反应过来了。

这个跟我们的修行和根基确实有差别的。有些人是可能前世的因缘,稍微可能讲一个《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的话,它里面的大多数的内容开始融会贯通,自己感受非常深。有些人是已经听了多少多少次,我们藏地有一种说法:他听的法太多了的话,他那个,怎么说?头变成扁扁的,头都已经扁了,已经听得太多了,最后都是头都扁了,但是还没有意识到。

是这样说的吧,是吧?有没有这个说法,这么说的?头都扁了,没有?那些老菩萨有些都是听了那么多年的,头扁了没有?你听了多少年了?(回答:30年了)。听了三十年了。你呢?20多年了。还可以,那头肯定已经那个了。那还可以,也不单是头这样的,心也应该有调伏了,还是挺好的。听这么多年也不容易,对吧。

所以我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管是观无常也好,观迷乱的这些显相的话,应该是听得比较多了,然后学得比较多了,看得比较多了的话,心会有转变的。心即使没有特别大的转变,那我们即生当中对这么好的佛法种下了这么好的一种,怎么讲?结上了这么好的一种因缘是非常难得的。

我经常想是,只不过我们把法本上的东西结合自己心的时候,有一点困难。不然的话这个法本,100%,都是一个比一个好,说实在的,比如说《大圆满前行》:“哇!好得不得了。”但是里面的好多东西我可能要学的时候,需要一定的距离。《楞严经》讲得:哇!特别好!《如意宝藏论》:哇!真正是如意宝。就这样的。

但是有时候好像我们这个法本里面的东西,真正是变成自己的东西,需要有一种勤奋,还有可能祈祷啊,这些因缘都具足。

其实真正来讲的话,如果有一部法的话,都是可以足够。真的,如果一个很好的修行人,没有很多的理论,把一部法就是做到很好的话,倒是也会变成真正的修行人。

所以我们这个修行人一定要,法融入于相续,不然的话,听课的时候很认真的,然后接下来的时候——前几年我们这边的一个和尚跟那边一个藏族喇嘛,两个因为房子的事情吵架。然后我们这边的人也开始跟他说得比较厉害,最后那个喇嘛就说是:“好像他听课,听的法,他是一点都没有听懂。”呵呵。他当时因为他的,可能表情不太好,这样的。但这个是可能,我相信因为人不在状态的时候,谁都可能会有这样的习气,也许那个喇嘛他自己也听课的时候,会不会这样?但不知道怎么样。

如果我们修得不是很好,可能听的法不能融入相续。

刚才是讲“以为心性”,我们最后在轮回当中流转的时候,“以为心性”,其实这不是心性,大家都知道。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

那么一直迷乱的这个心,决定的这种迷惑、烦恼的话,实际上认为是在自己的这个身当中,色身当中。

我们都可能——一直这样迷乱的话,最后把五蕴当作是自己。我们每个人确实有,因为这么长的时间以来一直迷失。一直迷失的话,因为这个业、因为烦恼,因为这个我执,因为这个什么二取的这种原因,最后好像理所当然的把自己的身体认为是“我”。

其实身体并不是“我”,我们每次学《中观宝鬘论》也好,《入行论》也好,都知道五大也不是“我”,五蕴也不是“我”,但是我们一直这样稳固习气,把它当作为“我”。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我们很多人不知道身体和色法,还有乃至外面的山河、大地、虚空,都是妙性和真心当中产生的。”

这个也是《楞严经》当中很出名的词。我们很多人,确实无始以来的这种习气——我们可以说是无始以来的这个习气,密宗也可以说,显宗也可以说,只不过密宗当中的无始以来的习气,它是一种,也并不是完全是无始的,它是本基当中,出现基现的时候,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不知道身体和色法也好,外面的山河大地,包括我们这个喇荣山沟也好,或者说是我们现有的大地也好,虚空也好,其实这些都是非常稀有美妙的,真正的心当中产生的。

这段话也很重要的,以前历史上也是有这样的。憨山大师,我前面也讲过,他是真的很了不起的。憨山的禅宗的有一些书,真的是他的一种觉悟,很难以想象的。听说是他在30岁的时候[12],那个时候没有人印证他的,他自己先看《楞严经》的时候,看不懂,一直看不懂的。但后来的话, “八阅月”,好像8个月,凡是后来很长时间。我不是特别懂他那个里面,有一个。他经过很长时间,开始阅读《楞严经》。阅读《楞严经》以后,大概可能41岁的时候[13],有一次忽然心有一种新的感受。那么那个时候他读到《楞严经》的,他前面的字稍微有一点,“如身入性,不知色声”这两个,在他年谱里面说的是:“汝身汝性,外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这一段,这一段读到的时候,他完全都已经开悟了,完全都开悟了。后来他就造了一本书,叫做《楞严悬镜》。《楞严悬镜》不知道有没有,有的话到时候也可以看一下,憨山大师的,因为现在我们有一些注释,名字叫《悬镜》,好像只有一卷还是什么的。

所以这一段,我想憨山大师读这一段的时候就开悟了,我看我们今天那么多人,应该也有憨山大师的弟子吧,有没有?读到这里的时候,你们也想一想。我是刚才下午读了几遍的,还没有开悟,当然应该快了吧。呵呵,晚上回去再读一下看看,看看虚空。

这里意思就是说,自己的身心也好,外面的山河、大地,全是这个妙明真心当中——其实我们密宗当中也是这样讲的,所有一切轮涅显现的法都是觉性当中显现的,本有的觉性当中,本来的阿赖耶当中显现。这些词在我们密宗的书当中也是非常多的。

所以我看有些关键的这些词,大家读到的时候,确实这些汉传佛教当中特别多的这个大德们,依靠这样的这种禅宗的——他们大多数的大德看作为是一种禅宗的开悟的书,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也看看,自己依靠这样的这种方式来好好的想、祈祷,然后又反反复复的,就像以前法王如意宝经常读《直指心性》以后,像开悟一样的。应该自己有了信心的话,这些词,再三地想的话,法王当时也不是说,只不过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如果读的话,那肯定会了悟的。

他前面是有一种这样的决定性,有了这样的决定性,反反复复读的时候,最后呢——刚开始时候好像不是那么的清楚,然后,慢慢慢慢:哇,确实这样的,整个山河大地也好,现在我们如果结合这个意义,包括我的心也好,我的身体也好,山河大地,所有的一切的一切,其实是我们最初的这个光明心当中的显现。意思就是说,现在所有的这些就像梦里面当时的山河大地,实际上是当时的他的意识的一种迷乱显相而已,因明当中也是这样讲的。然后当你梦里面醒过来的时候,原来的、所有的这些山河大地全部当下没有了,也是完全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今天依靠这样的一种显相,最后真正认识到自己心的时候:哇,原来在三界轮回当中这些众生天天的都是这样叫苦连天,实际上就只要认识到。

为什么禅宗的很多大德经常说:“心在哪里?”或者说:“你是谁?”用这么一个参话头来当下开悟。

所以我们密宗当中,也是上师有一种特殊的语言,或者说是让你看看虚空,或者是观观自己的心,或者是你是谁啊。很多大德的这些传记当中都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也应该好好的想一想,看看怎么样。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这是一个比喻。“比如说一个人把千百由旬的大海抛之脑后,把它放弃,唯一的认为有一个——‘浮沤’”,是吧?浮沤实际上是一种透明的水泡,大海当中,海草上面的一个水泡,水泡体。“这个水泡体认为它是有波涛,有全部的海潮。”

然后“穷尽瀛渤”,穷尽瀛渤的话,就把它当做是大瀛小渤,中国当时渤海,南海有很多海,也有渤的名称,意思就是海。我们只是把大海抛之脑后、放弃,然后有一滴水或者是一个水泡,一个水泡认为是这个大海的话,那这是不是一个可笑的事情。

其实我们也是这样的,像大海一般的,我们的这个真心,就是抛弃;周遍于一切的这样的万法的道理,这样的这种真心抛弃。然而很小的一个自己身体有关的一个五蕴,像透明的水泡一样的把它当做大海,我们这个五蕴当做“我”,这是一个很愚痴的一种行为。

这个比喻还是挺有意思的。如果一个人把大海抛弃,然后一滴水看作是大海的话,其实是很可笑的事情。但我们也是一样的,把大海一般的这种真心抛弃——这个本来是真正的我,但是你把五蕴,我们的身体、心识把它当做“我”的话,那与把水滴当作“我”没有什么差别的。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你们这些人,是在迷乱当中更加迷乱的人。”

佛陀也是在这个时候有点呵斥吧,跟阿难尊者——你看阿难尊者昨天耍聪明:“我不知道,世间人知道,世间人说什么……。”他这样的,实际上今天佛陀也比较清楚阿难的这种想法。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他说,你们这些人是真的笨得要命,特别、特别特别的这种迷乱者,很迷惑的人。“就像我昨天把手垂着的时候,你们对这个颠倒也是非常地迷惑不解,当时都是迷惑不解,跟这个没有什么差别的。所以如来在这里的话,看到你们很可怜的。”

因此在这里只有以这种方式来跟你们说,刚才用大海和这个真心当中怎么产生的。

其实《楞严经》,我们很多人都可能感觉到,学藏传佛教的人的眼光来看的话,好多都是可以呼应的。这一点的话,我想我们这里有些人是一直学藏传佛教的,但是以后我们弘扬的时候,都要需要的。

所以这个应该,可能我并不是特别精通这个,但是我可能有一个好处,对藏密比较稍微了解,所以这两个结合起来,可能在汉地的注释当中、讲解当中的话,可能比较少。除此之外,逐字逐句的让我来解释的话,可能一个是智慧的原因,一个是时间的原因,还有各方面的这些那个吧,不一定让大家满意。但是总的来讲,可能这些解释起来,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新的体会。

这以上的话,我们十种直指当中,刚才前面不失直指已经讲完了,第四个。然后接下来第五个应该是“见性不还”。

其实它这里的不退、不动、不失这些都是有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有一些,比如说我们前面讲的是不失,不失的话,真心是没有失去过的,只不过是变个位置而已,它这个比喻和意义都是有一个深刻的解释。

不动的话,其实我们的真心是没有动摇过的。不迁的话,它其实没有迁移过,跟当下的这个比喻有个很深的这种——可以结合,但我们时间关系,也不用太多的解说。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

这个时候阿难尊者“承佛”,就是承蒙佛的加持,“慈悲的救护也好,深深地教诲也好”,因为前面也有呵斥,也有什么你们特别笨,佛陀也稍微可能说了。

这样以后阿难就觉得自己可能确实有点笨,然后就是“垂泣叉手”,他就一直泣不成声。

“叉手”,不知道怎么弄的,是这样吗?还是?叉手、叉手,合掌叫叉手?宣化上人讲的是“合掌”,是吧?是不是,行吧。叉手,叉叉叉,好吧。我看藏文里面怎么讲的,忘了,刚才看的。藏文里面有没有?叉手有点不满意。等一下哦。藏文没有,那没事,算了。

你们肯定明白,所以故意不说,让我在这里挣扎。现在人心有点坏,这么简单的道理也不懂,还坐在法座上。可能有些人想。

他就特别伤心,边哭边——合掌也好,叉手也好,“白佛言”。

“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

阿难尊者说:“我承蒙如来的这种加持,也是您的这种微妙的声音,基本上是了悟了自己本来光明的这颗心;‘元所圆满’,本自具足,本自圆满、常住的这颗心。”

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

“虽然我听到,我自己觉得可能以前佛陀所说的、所谓的真心是什么样的,光明的心什么样,常住的心怎么样,基本上是了知的。但是这样说来的话,我现在悟到:佛现在说的法音,其实是‘现以缘心’,我以前大多数是以攀缘的心,听着佛陀的法。”

我们好像每次都是,听法的时候就是听这个说法者的声音,自己觉得是比较明白、比较明白。但实际上真正自己的心还没有认识到,只是一种缘取的心而已。

所以以这种方式来瞻望,以这种方式来瞻仰、羡慕、渴望。我们有些人每天都是特别喜欢听课,这种缘心也好,有一种攀缘的心:“哇,这个法师讲课,讲得特别好,我太开心了。”但,说是这样的,实际上真正的这个心,没有,自己也没有去找,没有去;也没有认识到。我们可能大多数人真的跟阿难相同的吧,大概的词句上知道自己的心可能是这样的。但是真正认识到心的本来面目到底是怎么样的,这个一直是,没有自己这种体会,没有一个很深的体会。

所以他是用一种羡慕、用一种渴望、用一种缘取的心,一直听佛陀的法。

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

“那么我自己得到这样的真正的心,其实我不觉得,认为是真正的心。”

我们很多人也可能会有,虽然听了很多的课,自己也觉得是认真学习,但真正的这颗心的本来面目,到目前为止自己不认为它是真正的觉心、真正的元心,并没有。

所以我那天也不是讲,尤其是我们这个修心班也好,或者是说我们每天自己在禅坐时候,一定不要被各种昏沉、散乱心加以控制。一定要认识到心的真正的本来面目到底是怎么样,用一个比较强行的方式来,自己一定要认识它。有时候这种心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如果你没有散乱,也没有产生各种各样的分别念,真正要想认识它的话,会有这个机会的。有时候,形式什么样的都可以,它是,一方面是很不听话的,但另一方面只要因缘缘起具足的时候都可以应用的。所以我们这个修心真的很重要的。

我都经常这样想,我们在座的各位,理论的话,基本上都是大家都会讲,应该是——如果现在的社会来讲,我们这里的个别法师的水平,完全是没有任何问题,讲这部经典和讲这部论典是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最关键是,我们自己,心没有——如果稍微有一点,昨前天我讲的这个乱心或者是认识也好。我们不说像一地菩萨那样的现量见到,但至少是自己对自己的心有一种体会,因果的体会,菩提心有一种真实的、领受的体会。如果你没有,可能以后给别人讲经说法,夸夸其谈的话,不一定是对别人的心理有什么转变和利益,只不过是把佛教的这些道理,就像现在世间的一些学术的人一样的,给他传输而已。

如果我们自己真正是,你在喇荣期间,哪怕是两个月、两年:哇,认识到这个心有转变。如果你的心有转变,那以后弘法利生也好,自己独自修行的话都完全是不相同的。

所以我们在座的各位不要把时间耗在一个理论,或者说时间耗在一个研究方面;如果研究的话,当然它是一个善事,也是一个好事。但是这个研究得到的结果有没有穷尽的时候,很难的。

如果我们认识自己心,那就是每次修任何法,自己有体会。我那天在想:我们今年如果讲《入大乘论》的话,同时能不能把大圆满《前行备忘录》,堪布、堪姆们读一下。这样的话,可能是不是里面的很多具体的修法,我们真的去修——其实《前行备忘录》是很重要的一个法,当时因为可能我翻译的时候身体不好,我也强调的不是很足够的。当时我给堪布、堪姆们念过传承,然后堪布、堪姆们也传过。但我去年就自己想这个《前行备忘录》我是在哪一个上师哪里得到的?我是得过的,但是那个人的名字都忘了,所以现在很惭愧。再怎么想的话,好像是和慈师我们两个在一个上师那里得到的,还是谁那里,凡是再怎么想也是……。

最近我一直在想,能不能回忆前世,我看那个是谁,凡是我当时给堪布、堪姆们念过传承,所以大家也是一个选择。

《前行备忘录》,它是堪布阿琼的独传,他们那一派,修心,包括华智仁波切他对推修心很重要的,可以说是藏传佛教当中的一个禅派,大圆满一种直指心性方面,很重要。尤其是在这个当中,前面讲的前行的基础很重要的。所以这也是看看我们怎么样。

然后当时阿难尊者觉得自己以前的学习全部都是掉到文字上面,有点伤心。

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愿佛陀慈悲、悲悯。”

他天天的求。其实阿难很可怜的,每天都是在佛陀面前做错了,不过他的态度还是挺好的,他每次都是在佛陀面前那么恭敬。

他说:“您能不能宣示圆满的这个音,直指心性的,或者是让我真正认识到——不仅是你的词句上,意义上的这个直指,能不能给我讲清楚,拔除我的这个疑根。”

他毕竟是声闻乘,他有疑根,能不能就是“让我也是归回到实修,或者说是真正的这个无上道当中”。

把这个比喻讲一下应该,这个比喻比较简单。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

这个时候佛告阿难:“你们是以攀缘心来听法的,‘此法亦缘’,那此法变成攀缘心。‘非得法性’,如果我们光是耽着在一些词句上的话,那不是真正的法性,不是真正的心性。”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

下面就给他讲一个比喻。“比如说是一个人,以手指这个月亮,指示给别人:我的手指上面沿着那个地方的话,有明亮的月亮。那么‘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这个人如果不是很笨的人,就沿着那个手指,应该看这个月亮。”

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

如果这个人有点笨,“他以为这个手指就是月亮的本体”,《量理宝藏论》当中也有这个比喻。认为:哦,月亮在那里,他觉得是他不看天空,只看那个手指。“这个如果是月亮的本体,那肯定这个人已经失去了这个月轮了。”月轮肯定看不到,他只看手指。

“如果只看手指的话,其实这个手指也亡失了。”为什么?因为这个月轮是圆满的,它可以散射清凉的甘露光,但是手指没有这个特点,所以说他又看不到这个月轮,又看不到真正的手指示的月轮,所以手指也已经失去了。

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

“为什么这样讲?其实手指它表示的是这个明月,并不是它自己的手指。”

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

“不单是它失去了这种手指的作用,又不认识明与暗之间的差别。”

本来手指是暗的,月轮是明的。如果这样的话,明与暗的差别都已经没有了。

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

“指的是什么呢?把手指当成明月。”

明暗二性无所了故。

“这个人最后的话,明和暗都没有了知。”

其实这个意思,明指的是真心,暗指的是一种通过声乘,一种声音的乘,把它误认为这样。比如说阿难听法的时候,佛陀开始讲的时候,应该是像明月一样的给他指点。但是他没有看明月,只看他的手指。比如说一个法师讲《楞严经》的时候,你就:“啊,这个法师的声音特别好听,哇!我听起来特别舒服;这个法师是很慈悲的,哇!我看到他特别特别喜欢。”实际上跟这个比喻是一样的,你听法的目的:这个法师好看,他的声音洪亮,他整个气氛很好,他讲法的时候我们这个班里面不需要开地热,整个是非常非常的暖和。”那你在这里,来这里是取暖还是是听法?所以真正的,他所指的这种法,你真正地融入在自己的心。但是如果你失去了这个的话,那与一个人看月亮的时候没有看到月亮,只看你的手指,没有什么差别。

“汝亦如是,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

“如果你用分别心,我说的法,你认为这个是你的心的话。”

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

“你的这种心应该是离开,怎么讲?所分别的这个声音,然后‘有分别性’,也应该离开能分别的心。”

这里所分别就是听到的声音你也应该离开,那个能分别的这种心也不应该有的,但要有什么呢?要有一个佛陀所指示的真正的真心,这个是很需要的。

所以我看讲到这里。下面的比喻明天再讲。

是啊,叉手,是合掌的意思。谢谢!你看我们老菩萨当中有些人还是厉害的,提前都是看到宣化上人的注释,赞叹哦。堪布、堪姆们不在身边,我们这里人才是有的了。



[1] 《入中论日光疏》:名相之分类:宗喀巴大师在《善解密意疏》中云:“非但所知中可分二谛,即见妄法之心亦许有正倒二类,未被现前错乱因缘损坏之明利诸根,及依此根所生之诸识,与已被现前错乱因缘损坏之有患根识。有患诸根所起之乱识观待未被现前错乱因缘损坏之明净根识,许为颠倒识。前者许为缘境非倒。此二差别皆非中观自宗,是观待世间识而分,如心可以分倒与非倒二类,其境亦尔。谓未被现前乱因缘所损六种根识所取之义,乃为世间所知,唯由世间安立为真实,并不是观待圣者可以安立彼境为真实。此言圣者与言中观宗义相同。”萨迦班智达亦云:“有正世俗与倒世俗两种,言正世俗者,不仅显现,且与显现有相应的作用力,犹如水。倒世俗者,虽有显现,但无有与显现相应的作用力,犹如水月。”宁玛派自宗在《分别见派论自释·文殊密意庄严》中云:“总的来说,自续派在胜义理论面前分别二谛,其理论不破正倒世俗谛而破彼法在胜义中的实有。应成派在不共胜义理论面前不分二谛的缘故,是正倒世俗必须观待世间而能如是安立。在名言世俗谛面前,如见白色海螺与承许因果之正见等,未被错乱因缘损害的显现诸法为正世俗。如见黄色海螺与不承许因果之断见等,已被错乱因缘损害根识的显现诸法为倒世俗,应如是分别安立。”

[2]《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无尽”,指无论从时间、方所、数量、力用等哪一分上观察,都得不到边际。“轮”表征相续不断。“庄严”是具足德用的意思。

[3] 《图说楞严经》是2018年8月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石见明。它是一部“佛法百科全书”,是一部指导人们修证的系统修炼手册。

[4] 《首楞严义疏注经》:“色谓十一种色。心谓八识心王。诸缘即总指色心。或可别指不相应行。心所即五十一心所。诸所缘法谓六无为也。此上五位一百法摄诸法尽。”

[5] 《俱舍论讲记》第一分别界品:“所谓之色即五根,五境以及无表色。” 所谓的色蕴即五根、五境以及无表色,共十一种。色蕴的事相即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无表色。

[6] 总有二十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异熟、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时、二十一力、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7] 五十一法为:遍行法五(触、作意、受、想、思),别境法五(欲、胜解、念、定、慧),善法十一(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根本烦恼六(贪、瞋、痴、慢、疑、恶见),随烦恼二十(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失念、不正知、散乱、昏沉、掉举),不定法四(悔、眠、寻、伺)。

[8] 根据《百法明门论》,将无为法分为: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等,总共有六种。

[9] 华严宗,以《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宗经,而得名。在印度,《华严经》据传为龙树菩萨入.龙宫求得,并造有十万颂的《大不思议论》来诠释其中的十地品。华严宗初创于法顺,发展于智俨,大成于法藏。因为法藏曾被赐号贤首国师,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所以又把华严宗称为贤首宗。贤首教观一宗,播华严法界无碍之玄境。华严主要教理为法界缘起说。宇宙万法、有为无为、色心缘起时,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并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来阐明无尽缘起的意义。其理论有四法届、六相、十玄门等。马鸣大士(约公元2世纪印度高僧,开启大乘法脉,被尊为贤宗初祖。)

  杜顺和尚(558-640)隋代高僧,贤宗汉传初祖,著有《华严五教止观》等,世称文殊化身。

  智俨大师(602-668)隋末唐初高僧,贤宗汉传二祖,著有《华严一乘十玄门》等。

  贤首国师(643-712)唐代高僧,贤宗汉传三祖,著有《华严金狮子章》等,贤首一宗于其大备。

  李通玄居士(635-730)唐代学修华严之大德,著有《华严经合论》等,流通颇广。

  清凉国师(738-839)唐代贤宗集大成者,贤宗汉传四祖,著述颇丰,有《华严法界玄镜》、《华严经疏钞》等,历七朝为帝师,为历代弘扬贤宗巅峰之师。

  宗密大师(780-841)贤宗汉传五祖,著有《注华严法界观门》等,会通诸宗,续传华严要义。

长水子璇(965-1038)宋初高僧,弘扬贤宗之大德,贤宗于会昌法难后略有复兴之势。

后略。

[10] 《文殊净智经》中说,阿赖耶是一切的现基,是轮回和涅槃的基础。而心性的本来面目,远离四边八戏的光明无为法,就叫做本性真实义阿赖耶。它是一切轮回和涅槃的本初,也可以称其为如来藏或一切万法的真实自性。摘自《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11] 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专门讲了阿赖耶可以积累习气的道理:阿赖耶是无分别的,其上可以积累无色界习气;阿赖耶识和五根识也没有分别,但是它有明清的心识部分,其上可以积累色界习气;意识和染污意识上,可以积累欲界习气。所以,无色界、色界和欲界的习气,分别积累在阿赖耶、五根识和阿赖耶识、意识和染污意识上面,这样会成熟各种各样的习气。

全知无垢光尊者的《如意宝藏论》中还讲到,众生有三种习气,即身体习气、心识习气和外境习气。

因为有身体习气,我们在六道轮回中会现前各种身体——可能会变成动物,也可能变成人;可能变成南非人,也可能变成其他地方的人。有些人经常说:“我前世可能是藏族人,你看,我一来到藏地,很多人都说我特别像藏族人。”可能你确实有藏族人的习气。而有些人可能有非洲人或印度人的习气。这是身体习气。

还有意习气。“意”指阿赖耶识、五根识等七识聚。因为有意习气,就可以出现六道众生不同的心识,比如动物的七识聚或人类的七识聚等。

还有一个是境习气。有了这个习气,你的面前就会呈现各种外境。

我们做梦的时候,这三种习气也会发挥作用,了解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有心的习气,所以做梦时有梦中的意识;因为有外境的习气,就会出现梦中的外境;因为有身体的习气,也会出现梦中的身体。

有时候,我会梦见自己变成了其他人,有些人也会梦见自己变成了动物等形象。因为每个众生确实都有这三种习气,所以将来就可能出现不同众生的心识、身体和外境。比如,很有可能现前海洋动物的心识、身体和外境,就像梦中的业力习气成熟一样。这就是三大习气。摘自《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12]《憨山大师自述年谱》:四年丙子。予年三十一。春三月。莲池大师。游五台过访。留数日。夜对谈心甚契。是年予发悟后。无人请益。乃展楞伽印证。初未闻讲此经。全不解义。故今但以现量照之。少起心识。即不容思量。如是者八阅月。则全经旨趣。了然无疑。

[13] 《憨山大师自述年谱》:十四年丙戌。予年四十一。……即说偈曰。海湛空澄雪月光。此中凡圣绝行藏。金刚眼突空华落。大地都归寂灭场。即归室中。取楞严印正。开卷即见汝身汝心。外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则全经观境。了然心目。随命笔述楞严悬镜一卷。烛才半枝。已就。时禅堂方开静。即唤维那入室。为予读之。自亦如闻梦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