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唐中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十课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课前开示

        今天继续讲《楞严经》。这个《楞严经》呢,内容都比较多。不知道能讲多长时间。《维摩诘经》讲了两年多,这个也许可能超过两年,我看比较多。不管怎么样,大家都发了这个愿。应该每年有一段时间讲《楞严经》,希望大家每年都空出这个时间,最好去学。

         我也在想,人生无常,不管是外在的因缘,内在的因缘,还有生命无常,最好把这部经典学完。现在讲到七处征心,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密法,与直指心性有关系。法王如意宝的注释(直指心性是麦彭仁波切的),我重新翻译过,法王如意宝亲自写了一个序,写了中观的安住方法,大手印的等,与这里的观察方法是比较相同的。

         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大德讲得不是很细致,但应该通过观察 的方法,认识自己的心。七处征心,以前交光啊,他们的注释,也是这里的说法,稍微有一些不同。什么不同呢?现在整个住心的观察 方法,有些大德吧,包括交光讲到前面的七种住心,主要是观察 住处,讲完之后,讲妄相分别念。

        藕益大师说得明确,前面的七处征心主要是遍计法,后面是缘起法,或者说是依他起。然后后来的长水大师,他们也基本上赞叹藕益大师的观点,主要把正行讲得好,能认识的话,破成实,则很容易发现,同理,如果心无有隐藏之处,也容易打破妄相。

       汉传的大德,都是以天台和唯识宗结合的方式讲的,有时以天台宗的三观,有时以唯识宗的三法——遍计法、依他起和圆成实,交光大师可能以心的住处、来龙去脉观察 ,尤其我们密宗大圆满接近相似。

        我们七处征心,有些人认为众生都有的妄相分别念遍计法,从这方面遮除心的住处本体。有的看心的住处有没有,前面讲过,心在内不成立,在外不成立,在中间不成立,四是讲到见外和见内两种中着重破内向,这也是不成立的。所以我们可以观察 出,在《楞严经》中,应该一方面通过因明的观察方式,不断地追问,不断地观察分析,心,最后所谓的心,根本没有任何体相,要找到这样的境界。

        当然这里,阿难尊者不断地问,佛陀不断地回答。相当于阿难尊者代表我们学术界的人,他们认为要么在内,要么在内,要么在中间,一定要有本体,如何认识它?这是学术的思想,这是很重要的,不能盲目愚昧地接受,信心很重要,但要在智慧的基础上,叫正信,如无智慧,就是迷信。所以我们应该建立在细致入微的观察 上,这样 得到的结论是坚固稳定的正行。

         我们也在观察过程中,一方面不要一直带着学术的思想,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全是反对,找毛病的方式找。今天我跟一个管家,早上的时候,在一张照片上,管家一般是,寻找一些问题,就象我们的警察。在我们寺院的视频,我说这个很好。他说, 你看这个人拿手机,那个人打瞌睡 ,那个人戴帽子,一下就发现了三个。我没有看到,我一看确实是,他可能和发心有关。

       有的人说这个不合理,那个不合理。挑出毛病来。我不是正面的比喻,当然学习时,可能也要观察 自己的相续,我相信这里有的道友,从世间看,学问比较高。世间读的书多,人们认可你的智慧,自己从小学中学大学,一直是得过奖,一路上这样,认为自己的智慧很不错的。这时用自己的智慧观察佛典的过失,可能不是很成功的,应该增加信心,从正面观察佛教的意义。

        有人比较迷信,要增加智慧,要有逻辑的观念 ,要有推理的方式得到智慧,这是很重要的。

        现在的《楞严经》在紧接着讲,还有一个,我看到《佛国记》中,法显的,也叫作《高僧法显传》说,他到了行程,拿着花灯,在灵鹫山供养,他想起这里是佛陀宣说《楞严经》的地方,他特别伤心,哭了。佛陀在的时候,我没来到这里,现在来到这里,到处是遗迹。他在一个洞里,在那里,呆了一天,住了一天,有这样的记载。

         所以在《佛国记》中讲的是《楞严经》。我想,《楞严经》从翻译的时间来讲,翻译成汉语的时间,应该有一些出入的。应该是公元705年,法显是公元300-400年,中间有一段时间。当时法显可能读的是梵文本的《楞严经》。还有,《楞严经》可能是《首楞严三昧》,虽然都讲的是《楞严经》,但可能是《首楞严三昧》应该是佛陀说的,与给孤独园有一定的距离 ,也有可能在其他地方宣说,著成经典。

         我们在分析的过程中,法显传中的《楞严经》,有可能是《首楞严三摩经》,也有可能读的是梵文的,因为他65岁出国,学的是梵文。当然这些我们可能边闻思,边可以各方面寻找可靠的资料,然后去了解其中的意义,这应该是有意义的。我中间顺便讲一下《佛国记》中法显讲《楞严经》 的道理,可能能解释。

         今天讲到七处征心中的第五个。七处征心已经破了前面四个:执心在身内、执心在身外、执心潜伏在眼根、执心分明暗,分四个方面,今天继续学习第五个。

 

卷第壹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第5处征心】执心则随有

        阿难说:我曾听闻佛对四众弟子作开示,心产生万物各种法。因为有法产生的缘故,应该有种种心可以产生。法的话,就是外在面的形形色色的法。可以说是外在的法。

        然后,因为万法是依心产生的,所以外在的各种显现是存在的。因为外在有各种法的缘故,所以心也有各样的。

       比如可爱的对境产生贪爱心,可恶的对境可以产生嗔恨心。或者说,我们容易 产生恭敬的对境,产生信心,可怜的对境产生悲心……有各种产生。

       阿难说,我如今思维,思维的本体是心。还是存在的,因为存在的缘故,法和心互相产生,这样的话,他认为因缘具足,可以产生种种心。

         他觉得心在内在外都不成立,只要心接触外缘,因缘具足时可产生各种法,这样的话,前面的说的内在外在中间不成立是对的,所以我认为依靠因缘和合产生是合理的。

         交光真鉴说,阿难认为一定要有一种体性的法,本来相互依存的世俗的如梦如幻他没有懂得,他一定要认为,要么心存在,要么法存在,要有一种实体的。就如刚才所说,唯物论或者学术界的心态吧。

        在他的思想中,没办法接纳缘起空性,如梦如幻,胜义无所有,不能接受。

        他说一切依靠因缘而产生的,如果按中观的道理,因缘和合的法我们也承认的,但对方不是这样认为的,他一定要认为心的实体要成立,如果这样很难成立的,佛要破掉。 

【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触头头知,触足足知,岂不是随所合处心则随有。然随所合处,心则随有;随所不合处,心则总无。岂不是断常邪见?

        世尊姑无暇责此,但就彼合之一字,详辨其非。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 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若有体者, 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佛告阿难:你说心要因缘和合产生,下面要破他的观点。 在经文中不是很明显。

        你的心的本体是有还是没有?有这样的疑问,下面就好解释了。

        你不是说一切是因缘和合产生的,你认为心的本体是没有还是有?


 1、若无有体, 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如果心没有本体,则无所合。你说因缘和合,如龟毛兔角,如果没有,怎么成立?

      下面遮破。如果没有体,而能和合,有什么过失呢?十八界是六根六识六境,第十九界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如果本体没有还可以和合的话,应该有十九界,六尘是存在的,但如果它的本体没有,还可以和合,那么应该有第七尘。与第七尘应该和合,实际不可能的事情 。

       因为现量成立,没有本体和合不可能的。第十九界第六尘和合不可能成立的。这是心无体的过失。

【苕溪】是心无体,则无所合。体,犹性也。夫心性徧在诸法,假缘而生。譬如火性,寄诸阳燧,因与日合,故能出火。若无有体,而能合者,此犹火本无性,随所合物,火则随有,岂应尔耶。

【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中间又生出六种分别心叫六识,合共十八界。


2、若有体者, 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

         如果心有本体,你的手摸着自己,有的注释说捏着。藏文和汉文是接触的意思 ,如果手接触身体,肯定有知觉。

        汝所知心,应该有知觉。这样的知觉,从自己的身体的体内出现的呢?还是从身体的外面进入的?问了两个问题。

        有触觉时的心,是从哪里出现的?

(1) 若复内出,还见身中;如果从身体里面出的,有过失,不能逃脱前面的过患,所以不能承认。

(2) 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如果从外面来,和前面的过失一样。因为心是明明了知,如果能了知,则应该见到自己的面。但这不可能,如果自己见到自己的面,除非照镜子,或者心跑到虚空中来,这不合常理,不能承认。

       这是刚才是心有无本体,从这两方面观察 。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

         阿难回答佛陀说:我不是这个意思,见和知是有大差别的。见是眼睛见的,眼见为实嘛。

        知是心知的。我们有五脏六腑,应该是心知道。见是用眼睛见。你知道自己有面容,但不是用眼睛看的,眼睛不一定能见到的。

        见是眼见,知是心知,不是眼睛看到的。所以见非义。见自己的面非义。心是能知,佛陀所说的过失是没有的。

        佛陀驳斥他说:如果眼眼能见,你依然有过失。如果眼是真正能见对境时,你坐在屋室中,眼如门一样,门能不能见到?

        前面以琉璃的比喻,眼睛也有这样的比喻推理。

        这里如果眼睛能见,比如门打开,或者你住在室里,通过门能外见吗? 


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 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如果眼能见有什么过失呢?

        一个人死了,他有眼睛,应该能见。如果眼能见,门应该能见,有这个过失。尸体有眼睛,他应该也能见,如果能见,怎么说他是死呢?他见到,应该说他是活的,看得清清楚楚,不应该是死了。有这个过失。

       这里是按对方的观点作为承许的理由,讲中观和因明时,有时以这样的推理,别人不得不承认。

       如果眼睛能见,不该见的应该都见到。如果不能见这些,眼睛上是不是有能见和非能见两者,那么就不应该说眼睛是能见。

       眼睛有看得到和看不到两个东西,而说它是看得到,是不合理的。

       比如人有富贵的阶段,有贫穷的阶段,你只承认他的一个阶段,是不合理的。

       物质主义者一定要这样承认,可以这样推理,对方不得不承认。

      否则按因明的真正的三相推理,同品、异品、因和立宗一一承认的话,有的以对方的承许作为因来推断……好翻译吗?呵呵

       我以前法王99年到圆寂之间,作同步翻译,法王有时讲比较熟悉的故事时,法王没有讲,我已经讲完一半了。有些不太熟悉的道理,好像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考虑半天,法王已经跑了,就已经跟不上了。所以同步翻译,一方面不用一直等着,是国际上非常好的翻译方法,但技巧没有明白的话,往往有一些……所以刚才的因明的推理,不知道成不成功。

        这是第一个。其实这里可以断开。下面佛陀说,前面说心有没有本体上观察 。

        接着说,阿难,你说心的本体,刚才前面说,就跟前面的推理方法结合来破。

       下面说,你明明了知的心,如果有本体的话,可能从四个方面观察 。

       你的心是一体还是多体?或者是遍于一切所有的体,或者心不遍于身体,只遍于一部分,如人们说心在大脑中或者心脏中。有四个方面的观察 。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 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

1、一体还是多体?

(1)如果说心是一体的,你的手摸着你的脚,你四肢都应该有摸的感觉。

          比如手特别冷,其他的地方比较暖和,摸手的时候,其他部位应该都有冷的感觉。

        如果是一体,其他部位应该有感觉。原因是,心是一体,就应该有感受。如果全身有感觉,那么本来接触手,全身有感觉是不可能的。我接触手或者别人的手,只有手有感觉,其他地方没可能有的,这样的话,接触的地方就不存在,有这个过失。

        如果你整个全身有接触的感觉,那么你说心是一体是不成立的。 这是一般不可能的,接触不同的地方都有感觉的,下面有破的。这是一方面,心是一体,不合理。

 (2)如果多体者,如果我们的心有很多体性,则成多人,一个人就变成很多人。

          因为众生有不同相续。那么你接触手、脚 ,每一处有不同的心态,一个人变成很多人,甲等,你自己变成哪一体?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2、是遍体,还是不遍体?

(1)心遍于所有的身体也不合理。如果若遍体者,同前所挃。前面讲了,心如果遍于所有,如前面所讲,所有的四肢有感觉,有这个过失。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

       心若遍于所有的部位是不可能的,下面再讲吧,身触的感觉再讲一下可能好一点。

(2)身体是一个,但心在某个部位存在,不是遍于所有的身体。

       这样观察 ,如果你的手和脚在同一时间接触,你应该头部有感觉,而脚 不应该有感觉。因为你的心只遍于部分,要么心在头上,要么心在脚 上,如果我同一时间接触你的头脚腰胃……全身不同的,有时我们做心电图,到处贴上,这时你应该只有一个感觉,因你承认心是一体,且遍于部分。可能 按神经系统 ,有一些学科中的知识,他们也觉得有一些神经元,但其中接触的信号以心分别。但这种说法与因明和佛教的说法不同。

        这里有甚深的道理。《释量论》中说,无分别 识可以同时产生,但分别识只能产生一个,如果同时产生两个分别,就会变成两个相续。头和脚 同时接触,辨别只能一处辨别。比如头和脚痛,只能有一个全身痛的综合感觉,或者头痛,你觉得脚 也痛,头也痛,同时两个分别念是无法产生的。

         讲《中观庄严论释》中不同的对境有境,有三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吧,眼识取它花花绿绿,有的说对境有多少,有境就有多少。有的说,对境多,有境只有一个……其实触觉是一种类别的,眼取色法也是一种类别的。比如眼睛看到好看的,正在执著时,身体产生分别念是不可能的。一方面觉得好看,在无分别 的现量识中,可以接触。

       我觉得佛教的说法,比较适合我们的逻辑,不然,有时关于神经系统 的分析方法,也许他们有自己的分析方法,但讲到分别念,分别念只有一个,当产生一个分别念时,其他的分别念无有是处。比如你产生嗔心时,其他的善心等不可能 同时产生。

       可能 学一下因明会比较好懂一点,我看到今年有一些人报了因明和俱舍班,我的想法是学习中观,产生空性的定解比较重要。

       虽然 因明对于分别念重的人很重要,但我看男众女众因明好几个班,中观没有几个,五部大论都很重要,打好基础的话,自己要明白,心也好,心所也好,尤其俱舍论和因明中讲的基本上相同,中观没有其他的不同观点,也可以了解。

         这是现量成立的,这是不可能 的事情 ,不同的地方应该有不同的知觉,分别念应该是不可能同时产生的, 当然这时触觉本性的分别念可以产生的。可以这样说吧。

        随着因缘和合产生,所以是无有是处。这是第五个征心。

        我这里有一个乾隆皇帝的《楞严经》的译制本,是用雍和宫得到的,然后这里呢,好象汉语的乾隆皇帝的序和藏语的有点不是很相同,相同是相同,汉语有点难懂。

御制楞严经序

       三藏十二部皆出自天竺,流通震旦。其自西达东,为中途承接者,则实乌斯藏天竺,即所谓厄讷特克乌斯藏,即所谓图伯特也。故今所译之汉经,藏地无不有,而独无楞严。其故以藏地有所谓浪达尔玛罕者,毁灭佛教,焚瘞经典,时是经已散失不全。其后虽高僧辈补苴编葺,以无正本莫敢妄增。独补敦祖师曾授记是经当于后五百年,仍自中国译至藏地,此语乃章嘉呼图克图所诵梵典,炳炳可据。朕于几政之暇,每爱以国语翻译经书,如易书诗及四子书无不葳事,因思皇祖时曾以四体翻译心经,皇考时曾锓而行之,是楞严亦可从其义例也,咨之章嘉呼图克图国师,则如上所陈。且曰:心经本藏地所有,而楞严则藏地所无,若得由汉而译清,由清而译蒙古,由蒙古而译图伯特,则适合补敦祖师所授记也,虽无似也,而实不敢不勉焉。因命庄亲王董其事,集章嘉国师及傅鼐诸人悉心编校,逐卷进呈,朕必亲加详阅更正;有疑,则质之章嘉国师。盖始事则乾隆壬申,而译成于癸未,庄亲王等请叙而行之。朕惟楞严者,能仁直指心性之宗旨,一落言诠,失之远矣,而况译其语,且复序其译哉。乃思今之译,乃直译佛语,非若宋明诸僧义疏会解,晓晓辩论不已之为。譬诸饥者与之食,渴者与之饮,而非拣其烹调、引导其好嗜也,则或者不失能仁征心辨见妙谛。俾 观 者 不 致 五 色 之 迷 目 ,于 以 阐 明 象 教 ,嘉 惠 后 学 ,庶 乎少合皇祖皇考宣扬心经之义例乎。

乾隆二十八年十月十八日。

        前两天说了,看到藏语的序,也许他用藏语写的,也许是用满文写的。这里稍微放松一下,讲一点。

        三藏十二部,乾隆这样写的,主要弘扬到藏地,这是佛法的终点站,那里非常兴盛。凡在汉地有的翻译的经论都有,唯有《楞严经》没有。原因是,有一段时间朗达玛灭佛时,有一些经部和续部以火烧,有的埋在地里,所以不完整。

       有的大德想做得完整圆满,但没有可靠的版本,所以没有办法增加。之后布敦大师,五百年之后,汉地会把《楞严经》翻译成藏语,当时章嘉国师在读诵的书里有这个,汉语说是梵本,但不知道章嘉国师读不读梵本。他读诵的典籍中有这样的手记。

        那么作为乾隆皇帝,平时有千千万万的世间的国政的事忙碌,有时间时,就把汉语翻译成满语,四书五经,诗学等,然后他有一个当时,康熙皇帝把心经翻译成四种语言,其父王雍正皇帝印刷弘扬,他觉得有这样传统弘扬比较合理吧。他经过章嘉国师同意,他把大乘《楞严经》因数藏地没有,心经藏地有。他想先翻成满文,再翻译成蒙古文,再翻译成藏语,这样比较适合布敦大师的授记,所以不懈努力 。有一个庄亲王,命令他,还有章嘉国师,还有一个汉族人,个别人想把《楞严经》观察分析,翻译。翻译中,每一卷翻译完,由乾隆皇帝审阅,有一些怀疑处,亲自问章嘉国师决定。

        1752-1763年间,在十一年中,圆满完成三种语言的翻译。他说,后来,庄亲王,让乾隆皇帝写序,在写序时,《楞严经》是释迦牟尼佛甚深的直指心性的法门,如果没有解释是有过失 。但他直接翻译,不象宋朝和明朝时,有的僧人,小的观点争执不息,他不愿意这样。就想需要饮食者直接给他饮食就好了,不用给他肉和汤,依靠这个,释迦牟尼佛的无分别智慧,胜义谛不被世俗的彩虹一样的法遮障,就直接能看到佛陀究竟了义的道理。而且,依靠这个,能让佛法得以兴盛。后学者也会得到利益,同时,王储弘扬心经一样的传统,一直不断地延续下去。所以乾隆十八年10月18日写的这个序。

       这个到时候你们辅导时,最好自己要读一下,看一下前辈的国王,对《楞严经》是怎么样。我们只是说说而已,藏文有这个序,藏文新的《大正藏》没有这个序,为什么,不知道。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第6处征心】执心在中间

       下面是第六个,这个比较简单吧。不知道。今天讲完吧,不然时间太……

        阿难继续说,世尊!我听说您对文殊等法王之子,说“心不在内,亦不在外”。确实心无所见。如果内能见,无所见,外不相知,如两个阿罗汉一样,有过失。 

      下面没有单独解释,与下面结合。我看到长水,交光等解释时,这里,内有所见,外有相知,有这样的。我想差别不是很大的,都可以解释。

      按他的意思,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因为内不知道内脏,所以在内不成立。继续把佛陀的密意作了解释。心不在内。身心互相知道,不是两个比丘不知道,所以在外面是不可能 存在的,在内不存在,在外不存在,在哪里呢?互相不知道的缘故,应该在中间吧。他趋向于在外的中间。中间有不同的中间,眼根也有眼根的中间,这里内不在,外不在,应该在外的中间。

       下面破他的观点。我看到藕益大师说,心应该有一种体相。他根本没有懂得是一种妄相,内和外都是妄相,阿难一直觉得心是有一种体相,不放这个观点,一定要找出一个地方,这是很难的。世俗中本来如梦如幻,胜义中不成立。

【宣化上人】实相有三种意思:(一)无相之实相,即无一切虚妄的相,并不是本体亦无。(二)无不相的实相,即随缘显现,一切妙色,并不是完全无相。(三)无相无不相的实相,即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如果说它有,则绝相离名,本无一物;如果说它无,则灵光不昧,应用自在。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 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佛陀说:你说心在中间,不能含糊,必须要说清楚。非无所在。心一定要有一个所处,中间一定要有一个所处。

         我们也是,可以这样理解,你说中间, 要么在身体的中间,要么在外面的中间, 一定要在东西的中间,中在哪里?

          对方说,中间有两种。一是在外面的比如尼泊尔和印度中间,云南 和四川中间,或者在身体中间,这两个可能。

1、若在身者,如果在身体中间,在边非中,那么身体的皮肢表面,这不是在中间,如果在身体的边上,比如在身体以外,拖着吊着,边非中。如果在肚子里骨头里,内脏里,前面说了,应该有同内的过失,应该看到五脏六腑。

2、如果不在身体中间,在外面。

         学《楞严经》应该学过因明好一点,我还好一点,我们学过因明的人,很有信心。那天我看到讲七处征心,年轻人跳起来了,有基础讲得比较不错。

         这个所处,是有所表还是没有?有没有参照物?如果没有表,相当于虚空石女儿一样,没有互相的两个法,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如有参照物,不定,不一定在中间。为什么?因为参照物以不同的处所方位来安立,而依人来表,从东方看,它在西方,从南方看,它在北方。

        如果真有一个中间,比如有一个参照物,放在西方,我们觉得东西之间,但西方人看是靠近东边,南方人看着是靠近北边 。

        所以我们觉得我们是东方人,西方人,尤其按现在的地球,南极北极无法以东西来表,南极全是北,北极也是一样的。

        如果有一个固定的所谓的中间,就没办法,尤其心放在东南西北的中间,没办法的。所以这里的因缘法,观待而安立非常合理。

暂时观待安立是合理的,真正的实相是没有的。

       东和西之间,稍微标签移动,不是东和西,应该是南和北,最后心杂乱了,无法成立真正的中间的心。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 则为心在。

        阿难说,我说的中间不是东南西北的中间,我说的是眼和识,眼是增上缘,色是所缘缘,依靠眼和色产生,识是可以有的。

眼是有分别的,一般来讲眼是无分别的,眼识也没有分别,最后眼识以心识加入才有分别。可能这里有明分,能执著对境,可能从这个方面讲的。

       色无分别,眼有分别,中间的心识可以夹在中间产生的。智慧品里有破的。

      交光说,阿难多闻,但听不懂的佛陀的缘起法,虽然广闻博学,确实说,你对文殊菩萨怎么讲的,你对四众怎么讲的……就象现在的学者一样,你在这个书里怎么说的, 那个书里怎么说的,文字能背,甚深的意义不懂。所以,学术界的人啊,千万不要学阿难。他虽然多闻,但不懂。

       他说色和眼之间,应该有个识。他不知道什么是眼识,佛陀要破他的观点。下面要稍微专注一下,稍微难懂。

       根和尘之间有一个眼识,所以心是存在的。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 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 中何为相?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佛陀说:你说心若在根尘之中,那么这个心,此之心体,为复兼二, 为不兼二?

       意思是说,你的心不是在中间吗?中间不是和根和尘都有关系,还是和二者没有关系?

       藏文中说是一起吗?同时吗?有联系吗?先说关系吧。

1、如果对根和尘二者都有关系,都有见,有什么过失呢?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

       如果根和尘中间,物是对境,体是根,对境和根都杂乱。因为心识既和根有关,又与物有关系,那么,三者完全成了对立,怎么能成立有关系呢?

       大家觉得对境存在,眼根存在,心识存在,根和尘之间有心识。学过《俱舍论》和因明白人知道,眼是增上缘,外面是所缘缘,产生眼识,阿难不知道。

       如果这样,眼识上有根的一部分,与根混在一起;有尘的一部分,与尘混在一起。如果这样的话,完全已经杂乱了。有实宗就是这样,这样的话,完全混为一谈了。尘和根混在一起,尘和识混在一起,尘和根混在一起,三个法混在一起,你无法知道哪个是尘根和识,所谓的眼识到底是心还是无情法?完全无法辨别 。完全对立的三个法,混在一起是不合理。 物是根,体指的是境,这全部是对立的法,怎么一起拥有呢?没办法的。

2、不在一起的话,非知不知。

       不在一起根不是尘,尘不是根,心不和他们在一起,心不和根在一起,心不和尘在一起,怎么会有一种体性呢?怎么叫中间呢?大家明白了吧?

        尘和根之间有没有心?以联系的方式,不可能有的。如果有关系,混为一谈。没有关系,也无法安立。中到底在哪里呢?明白了吧?如果不明白也没办法,我那么使劲地对大家讲。 

        是故应知,一无是处。

【注】此笔记文稿仅供参考,为尚未定稿版。

若有错误,在此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