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品 密乘戒

接下来,抉择诸大持明者的学处密宗三昧耶戒之次第,如来彻底通达蕴界处所摄的一切法本来即于身语意无尽庄严轮自性中成佛之理,这是所诠义续;无谬开显此理的即是能诠声续,此声续是由金刚持三密无二无别中自生的,在所化众生前所显现的这一切表示与名声续均是通过身幻变的文字相、语幻变的名声续与表示的方式来直指本义的,依此而通过意幻变能为有缘者直接开示实相义智慧。由于此等甚深续部与十方四时诸如来三金刚无二无别,因此堪称为诸乘之顶、诸教之源、究竟了义,远远胜过他法。

乙四(密宗三昧耶戒)分四:一、缘起;二、未得戒者得受之方法;三、得戒者不失而守护之方法;四、失而恢复之方法。

丙一(缘起)分三:一、真实缘起;二、所受戒之本体;三、分类。

丁一、真实缘起:

本师普贤金刚持,密严刹中说续部,

后于米积等重说,问者金刚手结集,

八位大成就者等,印藏智者作诠释,

共称前译派教藏,以及新派之宗轨,

虽不可量然于此,宣说续部总誓言。

本师佛陀以五圆满之方式宣说了续部,(法身界五圆满:)本师圆满:我等大师无始时于本基法界中解脱觉性智慧,现前菩提,安住于身智无离无合的境界中,与三时诸佛意趣一味一体,从中显现圆满受用身,如《密智续》中云:“自性不动自圆满,一切行境为普贤。”也就是说,本师圆满即普贤金刚持。由于一切行境唯一清净为智慧自现之本体,故为普贤,因不为二取妄念所动,故称金刚,法界智慧无离无合而受持,示现为一切坛城的殊胜主尊之本师。处圆满:自现极为清净的密严刹土。眷属圆满:与本师无二自现的无量寂猛坛城眷属。法圆满:不可言说之智慧光明密意。时圆满:基圆满无有迁变法界中以自现方式显现的时间。

(报身界五圆满:)由受用圆满身中在十地菩萨前显现的密严圣处,以六部本师的形象,通过表示密意的语言为诸位菩萨眷属恒时宣说密宗如海续部。同样,在九地菩萨前显现的相似密严刹土与八地菩萨前所现的假立密严刹中也以相同的方式宣讲。尔时,在威猛所化者前也现为黑日嘎形象幻变忿怒坛城来利益他们。

(化身界五圆满:)此外,在自性化身五刹土以及清净不清净的所有世间界显示无量无边的调众化身相,根据各处众生各自的意乐而以不可估量的调化方便加以饶益。如是一切续部是由金刚持意幻变的三部怙主菩萨分别在天界、龙宫以及罗刹境内弘扬光大。尤其是在人间等处弘扬的情况如下:

殊胜化身我等本师在苦行期间心于密严刹土中成佛后依次在须弥山巅、大海岸边、邬金境地等处宣说了许多密法,又再度入于肉身而示现成佛等。还有者认为,佛陀以化身在宣说三藏时到密严刹土中成佛之后次第宣讲所有密法,虽然有这种说法,但此处遵照前一观点。佛陀传讲三乘之后于三月十五日在米积塔前,于下方幻化法界语自在坛城,于上方幻变具德星宿坛城,为云集此处的眷属灌顶后宣讲瑜伽与瑜伽母的所有续部,又以离贪的形象传讲了大多数事续、行续,为邬金国王恩札布德传授《密集金刚续》,为金刚藏授予《喜金刚续》,诸如此类。在传法时,佛陀自己显示为各自坛城的主尊身相。“等”字是指前面所说的密严刹土各处,又重复演说以前宣讲过的一切续部。

以结集等方法弘传的情况:在须弥山的东北杨柳宫,九亿六千万菩萨聚集一堂,由金刚手菩萨结集、宣说一切续部。《时轮根本续》由月贤尊者结集,金刚藏菩萨结集《二观察续》,《金刚空行续》由金刚亥母作结集……总之这些续部是由请求者的诸位眷属结集的。本师与结集者显现上是异体,实际上无有二致。《成密续》中云:“传讲续者意金刚,说者集者均为彼。”

若问:那么,《授教王经》中云:“引导众生之三乘,必是世尊所宣说,因果任运自成行,正觉不从他处寻,为何不说了义乘?”“于因信解者,转因F轮后,金刚乘捷径,未来时出现。”这不是已经说明果乘佛只是授记了,并未直接宣说吗?对此作答:那只是说密法在人间未普遍公开而已,并不是指根本未宣说。依靠前面所说之理也能够了知这一点,所谓的授记后来出现密意是指将来广泛传播。

按照前译派的观点续部在人间兴盛的情况:如《集密意续》中云:“吾已涅槃后,二十八年时,三十三天处,教主胜心天,降临于人间。南瞻东方隅,人中具缘种,名为国王匝,出现祥预兆。扎谢坚山上,金刚手现前,传于五圣贤,罗刹境主等。”佛陀涅槃后二十八年时,圣种五贤依靠各自的神通神变汇集在斯里兰卡的玛拉雅山顶,发出二十三句悲哀之词,结果密主(金刚手)现前,为圣种五贤等大多数聚集于此的持明者宣说了曾在密严刹、兜率天、三十三天弘扬的密乘。慧方便罗刹用琉璃溶液写成金函,以密意七妙力的方式隐藏于虚空中。当时,依靠此伏藏的加持,萨霍的国王匝梦到七种稀奇梦兆,依此缘起,结果玛哈约嘎续部经函落到屋顶。此外,智雅等其他续部也分别落到各处。在邬哲雅那境内嘎绕多吉在金刚手菩萨前直接听闻阿底约嘎续,并作结集,撰成经函。所有修部(八大法行)以前曾经在密严刹土圣地由胜尊黑日嘎以法性自声宣说,密主金刚法自己显现在九圣聚坛城中,最初以语言结集,之后才立成文字,同时又撰著了诠解密意的 五教

,交付与自在空行母。她将总的续部与分别的续部分开,装于各自的宝箧中,伏藏于能乐塔处,后来将八宝箧分别交付与获得大成就的八大阿阇黎,总的宝箧仍旧隐藏,最后由持明者莲花生大士开取,传授予九位或二十五位心子……

印度藏地的智者成就者们对各续部的密意加以诠释、广泛弘扬。按照《集密意续》中所说“密意持明与耳传,如来菩萨瑜伽士,乃至补特伽罗间”。

前译派自宗的远传教法部与近传伏藏部是通过此续中所说的三传承,再加上嘱咐授记传、发愿灌顶传、空行印持传这六种传承的方式一脉相传,这是共同承许的。

后译新派的宗轨,邬金国王恩札布德将所有续部立成文字,为当地的一切众生宣讲,最后包括细微生灵在内全部变成虹身,整个地方空空如也,成为汪洋,遍满龙类。密主又为这些龙类传授续部,使它们相续成熟,次第转变为人,到大海岸边,形成城市,通过修持全部获得成就。他们的儿女们变成了空行勇士勇母,于是便形成了人们共称的邬金空行洲。如此一来,大海也干涸了,自然出现黑日嘎殿堂,在其库房里保存着所有续部经函,后来持明成就者们从该地以及香巴拉等其他地方迎请,逐步弘扬开来。诸如此类的源流虽然不可估量,但未加广述,此论中对外续部只是笼统提及,为了实修而主要宣讲了内三续总誓言的戒条。

丁二、所受戒之本体:

本体三门由方便,智摄戒条依各宗。

若问:所实修的密乘戒的本体是什么呢?以能护殊胜方便智慧摄持的大乐智慧加以防护所护之三门细微习气以及执相之分别念的心及其种子并且通过自相续获得灌顶而得到的密宗戒律。自相续受持目视大乐、发笑大乐、拥抱大乐、双运大乐智慧的差别依照四续部各自的观点。

丁三、分类:

事行瑜伽无上四,十四堕罪各数定。

参阅时轮金刚说,无上之宗廿五戒,

十四根本五部戒,粗堕与大圆满轨。

如果对此密宗戒作分析,则事、行、瑜伽、无上四续部中十四条根本堕罪各自均是定数,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在具德《时轮金刚大疏》中有宣说,请参阅。外三续的所护戒条归纳成偈颂即:“事续十四根本罪:诚信三宝与密宗,信解大乘敬师友,不嗔他尊供自尊,不赞他论供宾客,不舍慈心勤利他,精进念诵护誓言,密续不传非法器,护持证悟密宗续,违犯则为根本罪,依密总续而禁戒。行续十四根本罪:十不善业为所断,正法以及菩提心,纵遇命难亦不舍,莫以吝啬不布施,不害众生若违越,《现菩提》说根本罪。瑜伽十四根本罪:五部誓言次第为,皈依殊胜三宝尊,受持铃杵手印师,慷慨发放四布施,受持戒律勤供养,即是所断余他胜,《大现真如续》中说。”

此处主要宣说无上瑜伽部的二十五条戒律、共同与殊胜五部戒、总续部中共称的十四根本戒、彼支分粗堕,大圆满教轨中的根本支分誓言在下文中也有阐述。

丙二、未得戒者得受之方法:

初说未得得戒法,彩粉密处之坛城,

世俗胜义菩提心,如是四种坛城中,

瓶密智慧四灌顶,次第赐予具相徒。

一般来说,灌顶有基灌顶、道灌顶、果灌顶三种。其中基灌顶:风脉明点的本性与四灌顶的功德是不可分割而存在的,如续中云:“自若无灌顶,灌顶岂能得?于荞麦豆米,灌顶无果现。”道灌顶:是由金刚阿阇黎授予的灌顶,下面再作说明。果灌顶:最终现前果位时,虽说不需要依靠仪轨而得世俗所摄的灌顶,然而就像因乘中所说的佛地具有断障发心一样,在四身本体中可以安立果灌顶的名言。道灌顶:自己仅仅本来具有这样的基灌顶还不够,譬如,虽然具有种子,但如果人力、水肥、温湿的外缘不具备,则不能成熟苗芽。同样,如果未得受能成熟的灌顶,就无有直接生果的能力。

(道灌顶又分为基、道、果三灌顶:)最初未得者新受的灌顶是基灌顶,之后上师赐予灌顶,自己趋入坛城受灌顶等,称为道灌顶。十地末际,依靠报身佛灌顶而净除细微习气,从而本师、眷属成为无二无别,这是果灌顶。

在此宣说基灌顶与道灌顶的得受方法:本来,自性智慧坛城、殊胜等持影像或幻化坛城、觉性觉受坛城、殊胜影像坛城四种之中前三种依次是:上师圆满佛陀赐予十地菩萨的灌顶,十地菩萨授予见道、修道菩萨的灌顶,见道修道菩萨传与究竟资粮道加行道功德者的灌顶。

接下来,广说最后一种殊胜影像坛城的灌顶,此灌顶是为了成熟不能趋入前三种坛城的补特伽罗相续而传授的。关于灌顶者金刚阿阇黎的法相,《集密意续》中云:“稳重调柔无谄诳,通达密续之修法,擅长绘画诸坛城,十种真如皆当知。于诸有情施无畏,恒时喜爱大乘法,彼即称为阿阇黎。”具足此等续部中所说之法相的上师依靠任意坛城进行四灌顶。第一宝瓶灌顶,《八大法行集善逝灌顶仪轨》中云:“于何坛城中,上中下所说,三坛城灌顶。”趋入花束、唐卡、彩粉三坛城,或有些利根具缘者首先即趋入阿阇黎身坛城也可以。此外,三殊胜灌顶通常而言是依靠自性真如身脉坛城,不同的是第二灌顶依靠密咒真如文字密处坛城,第三灌顶依靠本尊真如世俗菩提心坛城,第四灌顶依靠智慧真如胜义菩提心精华智慧风坛城,有此四种。灌顶的方式:伏地、宝瓶、本尊像、弟子等事先做好准备,其后上师自己趋入坛城,为了使弟子堪为法器而令入坛城,受持誓言戒律。

净醒梦酣睡双运,所生三门所知垢,

生次绝火喻义智,修得三身具能力。

初三处观三金刚,最终四灌圆满时,

获得持明密戒后,承诺精勤守誓言。

灌顶正行:(宝瓶灌顶:)阿阇黎身金刚住于化身本体与坛城本尊无二之中,从中幻化的本尊与从自性刹土迎请的天尊这一切均具足三清净相而住。上师将弟子与灌顶圣物观想为本尊,融入智慧尊者,灌顶物的所有圣尊化光后变为各灌顶物的形相,再持此灌顶物而进行觉性五灌顶以及方便金刚禁行灌顶即弟子之六灌顶,加上方便生金刚阿阇黎灌顶宝瓶灌顶,正行时赐予这七种灌顶,包括彼之分支结行均已完毕,从而领受现空无二智慧。

(秘密灌顶:)金刚阿阇黎语金刚住于佛父佛母双运报身本体中,迎请诸佛融入后通过双运喜爱等安住于菩提心本体白红甘露密处,弟子直接从上师父母密处取甘露,或者,如果无有这种能力,那么上师就用镜柄沾取甘露而放在弟子的舌头上而融入心间,赐予秘密灌顶,从而领受明空离说智慧。

(智慧灌顶:)金刚阿阇黎意金刚住于法身本体中,依靠弟子佛父佛母双运而赐予智慧灌顶:智慧尊者融入后上降四喜的方式而降下,达到金刚宝瓶时无漏而持,从而领受空乐无二智慧。

(句义灌顶:)阿阇黎智慧金刚住于本性身本体中,第三灌顶时的四喜圆满后以方便逆返,从中究竟下固十六喜时,领受俱生智慧,这是第四灌顶。此灌顶有仅是以词句直指智慧之句灌顶、相续中生起大乐智慧殊胜等持之义灌顶、依靠明妃引出觉受的所依灌顶、修习彼的道灌顶以及究竟的果灌顶五种,将这些灌顶次序不乱以间断或连续的方式依次而赐予具有能自利的信心与能利他的精进者、能无有取舍地享用五甘露等殊胜誓言物、能修自加持之道的禁行者、风脉明点堪能并能依止手印明妃的禁行者、能远离取舍无二安住的平等禁行者具足法相的弟子。续中云:“了知信勤禁行者,应当次第而赐予,利益力量之灌顶,以悲不令唐捐摄。”

如是灌顶次第灭尽醒觉时的粗大显现、梦境时明点被风所动的细微显现、酣睡时不分别一切的意明点以及双运时安乐境界中的所有分别识聚,也就是净除四阶段所生的粗大身、细微语、极细微意三门以及最细微阿赖耶的一切所知垢。此外,依次摧毁蕴魔、烦恼魔、死主魔以及贪执对境的天魔,而清净业障、烦恼障、粗大所知障、细微所知障的所有习气障。通过灌顶赐予弟子这种能力,使他们具有修道的资格。得受第一灌顶能修内外生起次第及事业;得到第二灌顶可以修持绝地火、幻身等具自身方便的道;获得第三灌顶,可依靠业手印、智慧手印而修空乐道,通过修持这两种道而生起喻智慧;获得第四灌顶可以修双运道而在相续中生起义智慧。喻智慧与义智慧是以三圆满次第而获得。如是反复修习四道,究竟时获得身金刚与化身、语金刚与报身、意金刚与法身、智慧金刚与本性身四果。在进行灌顶时,只是可以赐予修持各道、获得各果的能力及殊胜缘分而已,并不能立即现前果位。如颂云:“犹如磨利刃,得生能力量。”

认清获得密乘戒的界限:从最初弟子三处观想为三金刚、加持三门开始,到已经生起戒体的末尾即是四续部各自的结行圆满之时。也就是说,下三续部各自灌顶的正行完毕观待各自的阿阇黎灌顶圆满,因此得到戒体是这些灌顶的末尾;无上续部的宝瓶灌顶末尾时获得生起次第的戒体,得受三殊胜灌顶时得到观待各自圆满次第的每一戒体;最终圆满四灌顶时才获得了所有持明密乘戒体。

根据法器的差别,无论传授多少灌顶,在灌顶完毕后都要详细宣讲誓言,再概括说明,令弟子承诺受持誓言,受持誓言后必须要努力守护一切戒律与誓言。

丙三(得戒者不失而守护之方法)分三:一、所护戒条;二、概述;三、生起密乘戒之所依。

丁一(所护戒条)分五:一、二十五条戒;二、五部誓言;三、宣说十四条根本戒;四、宣说支分粗堕;五、宣说大圆满之誓言。

戊一、二十五条戒:

中说不失守护法,初禁行戒时轮云,

断除杀盗淫妄酒,所断五种根本戒。

禁止牌棋非法食,口出恶语修魔法,

及学非法五近罪。杀牛孩童与男女,

佛塔共称五杀罪。嗔恨善友主尊佛,

僧众上师五怨恨。不贪色声香味触,

眼耳鼻舌身五根,即二十五禁行戒。

仅仅获得戒体还不够,中间为了使所得戒不失毁,必须要以格外的清净心而护持,誓言戒律是密宗所有功德的基础,如果失毁,那一切学处都成了无有意义,譬如命根若灭尽,则一切根都将灭亡。也就是说依赖了知护持方法而于此宣讲,这以上是略说。

下面对前面分类时所说的五种密乘戒按次第讲述。第一、二十五禁行戒:最初成为誓言所依的金刚萨埵誓言支分的二十五禁行戒在《时轮金刚》中有宣说,它共分五类:

一、五根本罪:(一)包括细微生灵在内不用说是杀害,就是刹那以害心损恼也要禁止;(二)以自私自利欺骗他人的心态说妄语;(三)盗取旁生以上执为我所的他者财物;(四)依止他人的女人等行邪淫;(五)饮用产生罪过根源的迷醉之酒。此五种包括同分在内均必须断除。这些是将我们紧紧束缚于轮回的因,如同金刚绳一般,能摧毁自他一切善法。如果能够并且想守护这些戒条,再赐予其余二十条。因而这五条称为所断五种根本罪。

二、五近罪:(一)通过打牌、下棋等方式赌博;(二)依靠别人为了饮食、钱财而杀的肉等非法食品维生;(三)以烦恼心引发而谈论战争、经商的话题等;(四)将吠陀中所说的祭祀祖先所信奉的神祇等视为解脱的善法、唯一依止以牲畜供施等魔法;(五)除了自己杀的肉以外以业力而死的肉不吃、穿着白衣、饮用鸡蛋清等,随学边地这些非法陋轨。如果以这些非法虚度时光,则失毁善法,故称为五近罪,切莫行持这五种非理之事。

三、五杀罪:(一)欲求善趣,为了供施而杀牦牛;(二)为了供神而杀孩童;(三)为了供施而杀男人;(四)为了女人而杀女人。这四种虽说可包括在前面五种根本罪的杀业中,但许多外道徒将总的杀业视为罪业却认为这些是善法,因而为了遮止而另外宣说。(五)所谓的杀人天上师是指毁坏佛菩萨像、经典以及佛塔,之所以立名为杀,是因为边地者认为这些也是正法,为了加以遮止,并且由于罪大恶极而如此称呼。如是共称的五杀罪均当断除。

四、五怨恨:(一)对于正法与世间法的同行善友生嗔怀恨;(二)对依照二轨应当恭敬的尊者长者等生嗔怀恨;(三)对人天上师佛陀生嗔怀恨;(四)对比丘僧众生嗔怀恨;(五)对理当依止的堪布阿阇黎等上师生嗔怀恨。必须断除此五种憎恨。

以上这二十条戒应当通过平时威仪而精勤断除。

五、五根境罪:眼、耳、鼻、舌、身五根识不应贪执色、声、香、味、触五境,否则都是能引来世之业。对此,应当通过生起次第将根境转变为天尊,以收摄瑜伽之圆满次第而断除取境等,勤依正知正念来对治。

上述的这五类誓言称为金刚萨埵二十五禁行戒。

戊二(五部誓言)分二:一、五部共同誓言;二、五部特殊誓言。

己一、五部共同誓言:

五部共同五誓言:学愿行心三律仪,

如来瑜伽部誓言;受持铃杵手印师,

乃金刚部之誓言;财法无畏与慈施,

即珍宝部之誓言;受持内外密之乘,

为莲花部之誓言;供食业次业部誓。

意义虽然超胜瑜伽后品中所说之义,但由于名词相同而且与愿行发心、三律仪等大乘总的学处相同,因而称为共同戒条。在此依照金刚乘的殊胜密意来讲,尽管需要以各部的瑜伽来守护五部誓言,但主要应当修学自己所属部的戒律,所以称为五部各自戒或五部誓言。接下来依照次第而宣说:

一、如来部誓言:按照直接意义来说,稳固受持愿行二发心以及具足各自法相的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戒,这一切的所依即是不共皈依三宝。隐含意义即受持空乐无二菩提心与心性本来清净三殊胜自性。如来部瑜伽毗卢遮那佛主要是身部,身是一切果法的所依,同样戒律也是一切功德的所依,戒律的根本即是皈依,因而将愿行二菩提心与三律仪立为此部的誓言。

二、金刚部誓言:就直接意义而言,受持外标志物的铃杵后将自己观为大手印本尊,《集真如续》中云:“彼当持金刚,摇晃正法铃,以誓言加持,大手印诵咒。”隐含意义指内铃杵与密铃杵。其中内铃杵即方便佛父金刚宝、智慧佛母莲花铃,手印为互相双运。密铃杵指白红菩提燃降而双运,修持真如不变大乐与具殊胜之空性无二无别双运智慧也就是大手印。对于开示此等真如之义的上师也要恭敬依止承侍。由于金刚不动佛主要是意部,能诠方便智慧的标志物铃杵以及内密真如铃杵为所诠意之本体,因此受持手印铃杵与依止上师安立为金刚部的誓言。

三、珍宝部誓言:依照直接意义而言,财施、法施、无畏施、彼之根本大慈心此四布施,每日六时中要奉行。隐含意义,通过双运菩提心降返生起四喜智慧。由于宝生佛是一切功德的源泉,故为珍宝部,布施也是赐予所需的本体,因而财施、法施、无畏施与慈施安立为此部的誓言。

四、莲花部誓言:按照直接意义而言,受持外因相三乘、内事、行、瑜伽三续、密内三续诸乘之词义。隐含意义:于中脉内持风,从而修持无毁之语金刚。由于无量光佛是语莲花部,法也是语金刚之本体,所以受持内外密乘义立为莲花部的誓言。

五、事业部誓言:就直接意义而言,在具足以上所有戒律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供养内外密的供品,供施食子,进行火施等受持四事业之一切次第。从隐含意义来讲,这一切均以智慧方便双运印持,通过供养而令融乐之蕴界根境诸天尊心满意足。不空成就佛是一切事业的主尊,同样,这些戒也主要是事业的本体,所以安立为此部之誓言。

己二、五部特殊誓言:

特殊杀生金刚部,十大应诛风分别,

珍宝部誓不与取,财女大乘甚深法,

念成自他利益说,莲花部业法誓言,

大手印说依女人,事业部誓说妄语,

不缘自他示无实,如来部依酒五肉,

诸境次第不失行,内外密乘无上宗。

行持无上瑜伽不共五部瑜伽获得稳固并得到能力的人,如果为了自他的利益而依照词句直接行持不了义生起次第的戒律,也要明确词句转变具有密意所说的了义而不是依直接的词句而行,相应上灌顶圆满次第的戒律。这些誓言的了义、不了义两方面都是无上密宗的不共学处,故而称为特殊誓言。特殊誓言也有五种,在此次第宣说:

一、杀生即是嗔心清净为金刚部不动佛之誓言:从不了义方面来讲,为了使只有以诛法才能调伏的十大应诛的众生中断恶业而以诛业降伏,如此而做自己非但无有罪过,反而意义重大。《密藏续》中云:“不缘有无与中间,如幻眼花之方式,无命命亦无所断,命与士夫乃邪念。”《定言续》中云:“损害佛陀教,精勤谤上师,恒时勤害众,智者当诛杀。”从了义的角度而言,命是指精、血脉之风,依靠断绝风的方便使风入于中脉,在顶髻得以稳固。此外命也指分别心,断彼即指令分别念的心相续清净于无生法界中。

二、我慢清净为珍宝部之誓言宣说不与取:从不了义方面而言,为使他人资粮圆满,遣除布施对境的贫穷等而依靠密咒的威力获取他财作上供下施等,无有罪过。《密藏续》中云:“二谛二者无有别,幻化方式非异体,无有他与不予故,无取一切均法界。”从了义的角度来讲,为了修持密宗智慧而以勾召他者之女人的方便抢夺,依风力而取受她的菩提心,或者是指胜义明妃大乘密意空性,依靠修持它的精华甚深法无二智慧而获取,密意是针对成办自他二利自在者而宣说的。经中云:“为何于大乘,何者亦未予,悟者不与取。”

三、贪心清净为莲花部之誓言说邪淫:具有修行证悟境界的补特伽罗具足无二见解,将佛父佛母作天尊想、二密处作金刚莲花想、大乐智慧作法想即具此三想而观修,以三方便行为摄持,依止真实业手印明妃。《密藏续》中云:“无贪即是贪,贪性无有贪,彼为胜梵行,亦是极大贪。”同样依止意幻明妃法手印、绝地火誓言手印,即依靠此三手印(业、法、誓言手印)而修融乐智慧,因此有了义、不了义两个不同的角度。从了义的角度而言,修持具殊胜之空性与不变大乐双运中的空乐大手印义智慧,这些是借用女人的名称而说为依止的。

四、嫉妒清净事业部誓言而说妄语:从不了义方面来讲,如果对他众有利,则当说妄语。《金刚续》中云:“行利诸有情,为恒护誓言,师财有情命,妄言亦当说。”从了义的角度来讲,于不缘救度者与被救度者之众生的境界中救度一切有情脱离无实轮回,《密藏续》中云:“一切万法如幻术,名词虚妄而假立,虚妄性中虚妄行,虚妄假立亦非有。”或者也可以如此解释:风融入心轮从而显现无毁之诸声说为了义;除此之外他现众生前同时演说各种法门说为不了义。《金刚藏续释》中云:“何者食命风,同时以众语,随机而宣说,相应法妄语。”

五、痴心清净如来部毗卢遮那佛之誓言:从不了义方面来说,饮用无有迷醉过患的酒,以及为了摧毁贡高我慢、净秽执著,就像在中土对于不是为了享用而杀的五肉有开许一样,将那些以自己业力而死的一切肉作为誓言物。此外,五甘露以及色等诸境随意享受。就了义而言,享用五肉是指受持五根精华,饮酒意味着无漏受持上降俱生融乐,享用五甘露则指受持五大精华,依此清净细微明点。境是指大小香精华逆反到脐间。或者说,依靠这些能使一切分别念于平等法界中融为一体。

这所有的誓言与戒律的次第,之所以最先宣说二十五禁行戒,是由于它所属的五类中第一类对众生损害颇大,第五类五根贪执对境也是生起烦恼之因,为此因相乘与外三续都一致要求断除。接着宣说共同五部誓言,原因是它的所有直接意义与瑜伽续誓言相同。再后宣说五部特殊誓言,是因为它的了义不了义两方面都是无上密乘的特法。所以应当清楚,按照所化众生的根基次第以不失毁的方式加以引导,并让他们如法奉行,这是无上宗派的做法。

戊三、宣说十四条根本戒:

宣说十四根本戒:存心诋毁三恩师,

轻侮扰乱其内心,一切罪中最严重,

是故此条首先说;于示取舍如来教,

上师教言自明知,轻视违行违教二;

于总远近密道友,嗔怀恨嫉侮等三;

心想众生离诸乐,诚心舍慈第四条;

以贪非时故出精,舍菩提心第五条;

诋毁寻道入外道,声缘大道乘宗六;

非器未作仪轨者,未圆满与失毁者,

畏惧深法五者前,泄露秘密第七条;

于五蕴即五佛陀,轻侮诋毁摧残八;

于基道果清净性,疑为引导第九条;

本具能力不降慈,十大应诛第十条;

离名等执实无实,寻思衡量十一条。

不利具三信心众,不护心欺第十二;

合适资具誓言物,应时不依十三条。

观待总别智慧母,明暗满足谤十四。

如果能像保护树根般守护誓言,则是产生一切道果功德的根本;若未加以护持,则成为恶趣之因与痛苦的根源,以业力牵引而下堕,密宗誓言也可分为十四戒条,以下对此理进行说明:

一、诋毁上师:如《明誓言续》中云:“一般引导誓言灌顶师,酬忏师与令解心续师,以及窍诀传承六上师。”这里宣说了六种上师。虽然从对境方面而言,不需要只是与密宗相联,但此处所指的是三殊胜上师,《集乐寂静根本续》中云:“解脱相续灌顶示窍诀。”也就是说,对于赐予灌顶、续部与窍诀的三恩德上师或具二恩德或具一恩德上师任何一者,以嗔恨或嫉妒心心想诋毁,进而通过言词反对、讥讽的方式加以诋毁,轻侮不敬等,扰乱其心,令不欢喜,这是所有罪业中最为严重的,因为金刚上师是诸佛之本体,不仅对境严厉,而且自己的一切道果功德都完全取决于上师欢喜摄受,为此首先宣说这条誓言。如果破此誓言后未立即忏悔还净,那么无论再怎么精勤修持密宗道,不用说殊胜悉地,就连共同成就也不会获得。因此,对于上师的任何行为都应视为功德,尽心尽力成办上师欢喜之事。

二、违如来教:对于为所化众生开示取舍道理的三藏六续所摄的一切如来教法、诠解其密意的所有论典以及遵循彼等取舍学处的殊胜上师对自己的言教,自己明明懂得其义,却以轻视的心态违越,不依教奉行,或者背道而驰,或者与彼相关的事情讲与他人,无论如何这些都是违背如来教。第一条根本过后要数此罪最为严重,因而立为第二条誓言。

三、嗔恨道友:总道友即一切众生,远道友是所有佛教徒,近道友指入密乘者,尤其是密道友即一位上师摄受的一父之道友,间接说明一坛城所摄一母之道友,以上这些道友后后较前前更为亲近,特别是密道友中于一父母前获得灌顶时间如果有先后,则如长幼兄弟,同时受灌顶如孪生兄弟。圆满获得四灌顶的所有道友是最为亲密的。对于这所有的道友心里嗔恨,怀恨在心,以嫉妒的心理身语侮辱,口中言说过失等令其心生厌烦,则犯第三条根本戒。密道友之间进行争论等是金刚内战,罪过极为严重,难以清净,故当小心谨慎。

四、舍弃慈心:心里想:任何众生远离一切快乐或某一安乐遭受痛苦那该多好,以嗔恨的心态存心舍弃慈心,则犯第四条根本戒。

五、舍菩提心:尤其是因为秘密灌顶道而发呕,从而舍弃方便智慧之精血,因为智慧灌顶而在非为开许七时的时间以贪心和轻毁学处之心对不变大乐生起邪见,认为不变融乐无有必要,故意出精。关于开许七时,如颂云:“秘密灌顶第三灌,一味平等供天尊,繁衍种族作丸子,以及观察死相时。”一般来说,以生起次第舍弃对众生的愿菩提心或者通过行持菩萨戒根本堕罪而舍弃行菩提心,即犯第五条根本戒。

六、诋毁宗派:对于为寻求出离恶趣获得善趣而宣说外道宗教的白法,趋入出离之道的声闻缘觉以及趋入脱离二边的大道的大乘宗派,不认为这些乘道是趋入究竟一乘、引向上乘等的阶梯,而是真正执为它们有胜劣之别,以嗔心加以诋毁,则犯第六条根本戒。

七、泄露秘密:因不诚信因果而未成熟的非器邪见者、因未作仪轨而未成熟连宝瓶灌顶也未得受者、因未圆满仪轨而未成熟未获得三殊胜灌顶者、因失毁而未成熟犯根本戒未忏悔还净者、声闻缘觉等根基未成熟畏惧甚深法义者,在观待调化的时间与对所讲之法不能堪为法器的这五种人面前,泄露密宗不共的誓言物、行为以及深义的秘密,当对方明白并生起邪见时,即犯第七条根本戒。

八、诋毁五蕴:如续云:“金刚蕴支分,共称五正觉。”对于诸如在灌顶时直指五蕴自性为五部佛,以欲妙欢喜供养从而增上所依大乐、现前能依智慧这一点不了知,而认为身体是集谛的根本,口中侮辱诽谤并以砍断身肢等苦行摧残身体,则犯第八条根本戒。

九、于法生疑:基道果之诸法自性清净故说于无二双运光明菩提心如来藏本来实相中安住,认为此种说法只是为了引导众生入道令生欢喜而已,实际上并非如此,产生怀疑,进而生起邪见,则犯第九条根本戒。

十、不降十敌:如《明誓言续》中云:“三宝上师怨敌二,破誓退密反抗者,入聚会列害众生,成具誓敌唯造罪,以及三恶趣众十,诸瑜伽士当诛之。”正在造痛苦之因的九应诛、真实感受痛苦的三恶趣众生算为一应诛,对于这十大应诛任何一位有情,尤其是对损害上师与弘法利生的野蛮众生,在自己明明有降伏能力的情况下,本应当以大悲心予以降伏,却放弃不降伏,反而以颠倒的贪爱与其结为亲友,平庸仁慈,身语也与之同流合污,即犯第十条根本戒;对于这些应诛众生,如果舍弃慈心,则犯第四条根本戒。

十一、揣度正法:对于远离一切名称、表示或相状等的胜义以及了达胜义的方便无分别之道,不是以各别自证,而是以怀疑之心认为它有实、无实,分别贪执妄加揣度,则犯第十一条根本戒。

十二、令信士厌:具有清净信、欲乐信、诚挚信三种信心想求正法的所化众生,自己明明有能力赐法,非但不行利益,而且相违其心,不加护佑,以令生邪见的行为和贪嗔之心言说过失或者谄诳欺骗,使该众生心生厌恶、反感,则犯第十二条根本戒。

十三、不依圣物:在会供勇士勇母享受喜宴等密行时,本应依止的誓言物铃杵衣饰等资具、内外五肉五甘露醇酒等饮食受用,金刚歌舞等誓言物以及行为在应时也因耽著声闻戒律认为这些有过患而不享用,则犯第十三条根本戒。

十四、诋毁女性:对于总的女性,特别是自己所依止的智慧女性这些法源自性者当面或暗地为了心里满足而轻侮,说诋毁之词,当对方懂得其义时,即犯第十四条根本戒。然而,如果这些女性具足密宗誓言并是自己的上师或道友,则犯第一条或第三条根本戒。

此十四条根本戒的顺序也是依据密宗对治的次第,后后较前前轻,因此是以轻重的方式如此安立的,成为四灌顶各自根本戒的道理,如此主要而言,则第十三条与第五条作为因果而成为与秘密灌顶与智慧灌顶相违的根本戒,第十四条尤其是与智慧灌顶相违的根本戒,第九条与第十一条是与第四灌顶相违的根本戒,其余的九条则是与宝瓶灌顶相违的根本戒。后后灌顶时前前成为共同的戒条,本灌顶自己的戒成为不共的戒条。所以,仅仅获得宝瓶灌顶者与自相违的九条戒如果犯了,则成为根本罪,除此之外的其他五条虽然犯了,也不会构成真正的根本罪,尚未得断彼之戒的缘故。

戊四(宣说支分粗堕)分二:一、八粗堕;二、旁述。

己一、八粗堕:

今说支分之粗堕,灌顶誓言未成熟,

依止明妃会供时,身体语言相诤斗,

于未宣说之明妃,以自之力取甘露,

不为法器说密法,信士提问说他法。

住声闻内满七日,不具瑜伽与智慧,

自己诩为密咒师,于非器说八粗堕。

现在宣说与根本罪同分的支分戒,虽然不是舍戒的他胜罪,却会障碍迅速获得成就,罪业粗重,故称粗堕。相合《离畏勇士续》与《誓言海续》等的密意而在此论中概括宣说。其中前三条是能成熟自相续的支分戒,后五条是能成熟他相续的支分戒。

一、未得灌顶与不具足誓言者依止相续未成熟的明妃。

二、会供等时金刚道友之间虽无害心但以身语相互争论、殴打,发生口角。

三、未依仪轨仅仅以自己的风力从不具足续部中所说之法相的一般明妃处取甘露;

四、对于堪为法器并具希求心的弟子,因吝啬秘诀而不传讲密法。

五、具足信心并希求法义的弟子请教法义,不予以正面回答,反而讲些其他的法门。

六、在诽谤密宗见行的真实声闻或者寻思者当中居住满七日。

七、不具备密宗瑜伽真如智慧而自我标榜为持密金刚持。

八、对于不能堪为讲窍诀法器而想求法的人,在非时传讲甚深赤裸觉性之义。

以上八种即是支分八堕。

己二、旁述:

未曾依修等而行,灌顶开光事业等,

于信外法示身印,于具二戒佛制者,

说无必要令违越,此等粗堕有多种,

然而谓此罪轻微,乃为时轮金刚说。

此外,自己从未曾进行念修等而想为弟子灌顶、对三宝所依开光、举行火施之事等,并着手进行;对于虽然不是畏惧深法的种性但信解外因乘法门的补特伽罗,在无有必要的情况下显示身手印;对于获得了别解脱戒菩萨戒的密宗者在不是会供、火施等特殊必要的情况下令他们违越过午不食等佛制罪。对于诸如此类粗堕的认识、次第、数量均不一定,支分不具全的恶作等罪业虽有许多,然而由于罪过轻微,而在此未作详细阐述。如《时轮金刚大疏》中云:“堕罪虽有许多,然惩罚极为轻微……”

这以上新旧派共同的所有誓言均已宣说完毕。

戊五(宣说大圆满之誓言)分三:一、总说与根本誓言;二、别说支分二十五誓言;三、旁述特殊誓言。

己一、总说与根本誓言:

尤其前译大圆满,根本誓师身语意,

各分九类二十七,支分誓言二十五。

接下来阐述在新续部中未提及过殊胜前译大圆满为主的所有续部中宣说的戒轨。一般来说,誓言梵语为萨玛雅,引申义为对所立下的誓愿不能违越。《普集续》中云:“难越金刚誓言永守护。”也有以守护利益无穷、未护危险极大而安立为誓言的。《集黑日嘎续》中云:“若未违越成殊胜,违越被焚称誓言。”如果详加分析,前译派所有的不同续部可以包括在续、教、窍诀三者中,这其中均宣说了总誓言、别誓言与特殊誓言三种。

所谓的总誓言实际上就是指别解脱戒、菩萨戒以及外续部这些戒共称为有守护界限的一切誓言。《集乐寂静续》中云:“别解脱与菩萨戒,事行瑜伽续之中,宣说所护任何戒,即是共同总誓言。”第三特殊誓言在下文中有讲述。

别誓言:一切续部的根本《大幻化网根本续》中所说的五根本誓言与十支分誓言中前者可包括在此处宣说的根本誓言中,后面的十支分誓言就是指此处的二十五种支分誓言中不舍与应取两种誓言,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一切圣教的根本《集密意续》中所说的根本三誓言与二十五支分誓言中的前者也包括在此处所说的誓言中,后者也与此论下文要讲的二十五誓言意义一致。由此可见,此论中已宣讲了窍诀阿底约嘎的所有誓言。

大圆满誓言也分为顿根者无守之誓言与渐次根基者具守护界限之誓言。其中顿根者之誓言,如《宝聚续》中云:“超越护界之誓言,自成无有唯一等。彼等相辅相成也。”也就是说证悟诸法本来无有取舍而安立超离取舍守护界限的誓言。渐根者之誓言:按照《誓言庄严续》中所说来讲,根本誓言是指自己的三门印持为与诸佛总体上师之身语意金刚无二无别,或者说革日(上师)有沉重之义,如果失毁,则难以清净,以此得名。如若分类,则身语意每一种都可分内外密三种,共有九种。

一、身誓言中三种外誓言:断不与取为外外誓言;断非梵行为外内誓言;断除杀生为外密誓言。身之三种内誓言:不诋毁父母、道友与自之身体为内外誓言;不诋毁法与补特伽罗为内内誓言;不以殴打苦行轻侮、折磨自己的身体为内密誓言。身之三种密誓言:不殴打或准备殴打金刚道友的身体、不诋毁其装饰为密外誓言;不侮辱上师的空行母为密内誓言;不践踏上师的身影在其前言行谨慎为密密誓言。

二、语誓言中三种外誓言:断除妄语、断离间语、断粗语。三种内誓言:不诽谤说法者、不诽谤思维法义者、不诽谤修持实相者。三种密誓言:不轻侮违越金刚道友之语、不轻侮违越上师手印及侍者之语、不轻侮违越上师的一切言教。

三、意誓言中三种外誓言:断除害心、断除嗔心、断除邪见。三种内誓言:断除放逸草率的邪行、断除沉掉歧障的邪修、断除常断边执的邪见。三种密誓言:断除每日每座不作意见修行、断除不观修本尊、断除不观修上师瑜伽及对道友不修慈心。总共有二十七誓言。

成为根本誓言的助伴或方便的支分誓言有二十五种,分为五类。

己二(别说支分二十五誓言)分三:一、应行行为之誓言;二、应知见解之誓言;三、应修修持之誓言。

庚一、应行行为之誓言:

杀生邪淫不与取,妄语绮语五应行。

贪嗔痴慢嫉妒五,即是五种不舍誓。

大小香精人血肉,此乃五种应取誓。

第一类:具有善巧方便者在无有自私自利贪执的情况下,如果为了利他,则如前一样按照直接意义行持降伏、双运、不与取与说妄语,为了改变刚强难化的众生相续等而说绮语。从隐含意义而言,使分别念风灭于中脉的杀生、不与取明妃的甘露、依双运而修不变融乐的淫行、从现而无自性的轮回中解脱的妄语、证悟无说之义毫无隐晦而谈的绮语,此等为五应行誓言。

第二类:就直接意义而言,对于贪、嗔、痴、慢、嫉这颠倒的五毒,不必像声闻乘那样将它们视为怨敌而断除,由于诸法各自本体为空性,因而所断的实法不成立,如阳焰水不需要筑水坝来防护一样。《金刚续》中云:“诸惑如幻本体空,知自无明自性解。”如果以方便摄持,那么尽管享用五毒,但不仅不会受到束缚,反而成为解脱的捷径,因此也不必断除,如同进入耳朵里的水要用水引出一样。《大海续》中云:“烦恼道为大清净,方便欲妙殊胜饰,一切游舞依彼等,速成吉祥黑日嘎。”五烦恼本来即是五部五智慧的自性,为此也不需断除,犹如想得到油就要榨芝麻一样,阿阇黎莲花生大士在《方便绢索续释》中说:“痴心是毗卢遮那佛之誓言,何以故?无明无所断,觉性无所成,于法界中一味一体之故……”从隐含意义方面来讲,真实的五毒,即是指证悟诸法为等性、见解无有偏堕、行为无有取舍辨别的痴心。如是对未证悟此理者以无缘大悲摄受的贪心、以各别自证智慧摧毁邪妄的嗔心、证悟等性见解不畏一切的我慢、二取见行等性境界中不容纳一切的嫉妒,如此依靠证悟修习的方便而不舍五毒,此五种是五不舍誓言。

第三类、依照直接意义而言,如实了达四成与三是而享用大香、小香、人血、人肉、精液五甘露。所谓的四成即指法性本体成、有法自性成、能力作用成、殊胜加持成;三是即指是获得成就与遣除五病的妙药、是修持共同殊胜悉地的圣物、是五部五智慧的自性。隐含意义,不漏而持五蕴精华,此等即是五应取誓言。

庚二、应知见解之誓言:

五蕴五大五境根,五色天尊五应知。

五类誓言中的第四类:由于诸法本来即是正等觉,所以五蕴为五如来佛父,五大为五佛母,五境为五勇母,五根与五根识为五勇士,五色为五部五智慧等,五类分别识聚的自性清净为天尊,因而依靠智慧断除增益而通达身智坛城,此等为五应知之誓言。

庚三、应修修持之誓言:

如来金刚宝莲花,及事业部五应修,

结合应时之行为,是故取受诸密意。

五类誓言中的第五类,五种应知誓言通过证悟修习而以如来部、金刚部、珍宝部、莲花部与事业部五部的方式在自相续中如理修持,也就是五应修之誓言。

这五类誓言中的第四类与第五类即是应知见解之誓言与应修修持之誓言,应行、不舍与应取三种誓言如果按照后面所说,则主要是行为的誓言。

对于这所有的誓言,初学者、稍得觉受者等都必须根据见解密意的境界、寂静愦闹的环境以及与时间相结合的方式来行持。因此应当接受以直接、隐含方式所说的密意。

己三、旁述特殊誓言:

守持总誓言与别誓言的瑜伽行者在修行等时,要以秘密、意趣的方式对他们特别说明的所护二十特殊誓言。《寂静续》中云:“论义特殊之誓言,应当特别而护持。”一、所谓的“不毁野兽王之座”,意思是不损害金刚上师的身体、不违背其教言;二、“毒不注于宝箧中”是指不享用上师的空行母;三、“不能砍断珍宝枝”,意为不损耗信士的资粮;四、“不饮熔化之沸液”,意思是说不享用三宝信财与智者的财产,不饮用醉人的酒;五、“不启莲花之花蕊”是指不享用金刚道友的明妃;六、“精华不注漏器中”,意思是不依止劣相明妃;七、“不依不具义之物”是指不依靠不具法相的圣物;八、“水晶切莫染淤泥”是指不诽谤智者的功德;九、所谓的“不净器中非清净”,意思是说对非法器不传密法;十、“切莫损坏如意宝”是指不能舍弃具相明妃与堪为法器的弟子;十一、“不离大鹏之羽翼”,意为不离空乐之义及其因——佛父佛母;十二、“不击锋利天铁刃”是说对于金刚道友甚至连开玩笑也不能发生内战;十三、“不享野兽享剩物”是指不食用他人享用剩下的饮食等;十四、“金刚大岩勿毁坏”是指不要贪执上师的地位;十五、“莫离篱笆网界限”是指不要脱离自他的界限;十六、“灯火不为风所灭”,意为等持不要跟随沉掉所转;十七、“不阻智慧河相续”,意思是说念经诵咒仪轨不要被人的闲言碎语所中断;十八、“不离教法之手印”,意思是说不离灌顶因之手印,不说表示法;十九、“金刚钻石莫抛空”,意为不扰乱瑜伽士之坛城,不退士夫之咒力;二十、“不辱顶上之宝珠”是说不应当失去顶戴上师。“此等均是应守护,特别珍爱之誓言。”

丁二、概述:

彼等誓言多种理,无有不摄于此处,

根本支分誓言中,归纳如若知自身,

为身语意三金刚,则集万亿密誓言。

上述誓言为主以及“等”包括的誓言在内前面所说的大幻化网根本与支分誓言十五誓言,如果详细加以分类,则有三百六十条,广大言续的誓言有九十七条,《集密意续》中有四决定誓言、二十八共同誓言、四殊胜誓言、二十三禁行誓言、二十修持誓言、四平时威仪誓言、遣除五魔、摧毁四敌、见解誓言,共分九种。此外,续部各自所说的根本支分所摄的护持誓言、等持誓言、威仪誓言、饮食誓言、不离资具誓言等有许多种,这一切无不包括在此根本、支分誓言中,因为无论犯任何一条,均可摄于舍密乘戒与虽未舍戒但已失毁支分二种之中。若想:这样一来,新旧共同的十四条根本戒与前面所说的前译派的特殊誓言不是相违了吗?由于十四条根本戒可以包括在特殊的根本誓言中,因而不相违。所有的誓言倘若概括,即是自身本来风脉明点及智慧本来安住于与身语意三金刚无二无别的智慧本性中。如果以智慧断除增益通达这一道理,那么密宗中所说的百千万誓言,均可任运自成摄于其中并且远离一切过患。

丁三、生起密乘戒之所依:

生依每日杀梵志,造五无间等一切。

如是持明密乘戒从金刚乘灌顶中得到戒体的所依身体是就依靠重新那一道修持而获得殊胜成就而言的,《无垢光疏》中云:“所谓此生之说法即赐予人类正等觉果位乃续部之王。天等五趣众生并非如此。”虽说生起密宗戒的所依主要是具六界的人,但就像钝刃砍木柴耽搁时间久而用利刃刹那便可砍断一样,因乘需要在多生累世中积累资粮而成就的果位,如若趋入此密乘,则不仅不需要先积累二资,而且即便其他乘来说必须断除的白日杀婆罗门、造五无间等弥天大罪,但若是一位具有大心力的利根者则于即生中也可以成就佛果,原因是密乘具有甚深、众多的方便之故。

此外,具有宿业的具缘利根者,则不一定必须是人的身体。一切续部中均说,天与非天等众生摄于听闻续部之法器中,密主说密乘的所化五圣贤中的四尊是非人的身份,邬金地方的龙类依靠密宗道而解脱,无余阿罗汉也有需要入密乘等。这些都足以说明具缘的一切众生均可堪为密乘法器。

丙四(失而恢复之方法)分四:一、无堕罪之理;二、真实还净;三、未还净之过患;四、如理守护誓言之功德。

丁一(无堕罪之理)分三:一、对治犯戒之四门或六因;二、堕罪支分算法;三、宣说越时界限。

戊一、对治犯戒之四门或六因:

末说失而恢复法,不知罪界不敬师,

放逸而行惑多四,犯罪四门无著许。

彼之对治修学处,敬众恒依正知念,

精勤对治大烦恼,如是应当修学彼。

四种所断基础上,复加忘失念不明,

称为失誓之六因,吉祥戒续有明说。

为使所有誓言不失毁而必须要精勤守护,假设以犯戒之因而失毁,则恢复的方法在此宣说。

首先应当了知对治犯戒之因的道理,舍戒四因:一、不知罪界:虽想修学誓言但由于不知晓各自堕罪的取舍界限;二、不敬上师:尽管知道却对上师与彼所传的学处等不恭敬;三、放逸而行:虽然恭敬但不见过患或者不具正知正念,因而不小心谨慎,放逸无度,肆意而行,依此作为犯罪之因;四、烦恼粗重:虽生起些许戒备之心,烦恼却十分深重。这四种是无著所承许的犯罪四门。这四门的对治法分别是明确取舍道理而学修学处;对功德生起欢喜从而对上师与学处产生恭敬之心;如在冤家对头的地方需要小心一样因畏惧过患而紧护自心,恒时具足正知、正念、不放逸;精勤对治自相续中强烈的烦恼。在舍戒四因的基础上,再加上忘失学处界限与无有正知、正念不明两种,即称为失毁誓言之六因,对此《吉祥戒续》中有明确宣说。此续云:“不知与放逸,惑多不恭敬,忘失念不明,此六破戒因。”后二因的对治即具有不忘失开遮界限的正念、观察不违越誓言的正知。此外,如果破了誓言,那么就要依靠自方的知惭与依靠他方的有愧努力守护誓言。所谓的知惭即心里认为自己实在下劣依靠自己而警惕恶行;想到成为他人耻笑之处,诸佛子与大恩上师们以无漏神通无疑会照见,因而必须谨防恶行,这是依靠他者的有愧。《生戒续》中云:“欲成胜悉地,宁愿舍生命,亦宁愿死亡,当恒护誓言。”

戊二、堕罪支分算法:

诸境意乐加行竟,或等起惑知对境,

正行越时身语做,无误而行无悔心。

超越忏界称他胜,正行如若未具全,

称越时罪如僧残。次第而下粗单堕,

恶作罪像皆当知。病失自由为他事,

大利无生稳必要,获力开许与吩咐,

遇生命难则无罪,精华庄严续中说。

接下来应当了知堕罪与无堕的道理,一切堕罪都具足四支分或七支分。首先宣说四支:一、犯罪的对境;二、了知对境的意乐;三、采取行动的加行;四、三门成办之事圆满的究竟。关于七支:一、以深重烦恼的等起所引发。二、认识成为与誓言相违的对境。三、身语正行一次性圆满完成。四、心里想成办的事在昼夜六时内未依对治,时间已过;或者,无论是三门所生的任何堕罪,如果从仅仅一种堕罪需要具全七支的角度来解释,则与所谓的越时是一致的,诸如以杀生为例,具备上述的意乐与加持而成办正行,即中间杀生之事圆满而称为断命,或者解释说正行的堕罪尚未究竟前并没有以对治中断,我认为也可以。五、心无有疯狂等迷乱状态。六、对所做之事无有后悔之心。七、未经忏悔已超过时间。如果具足这七支而行,则已舍密乘戒,由于罪过极其严重,摧毁了违品的对治法,因而称为他胜。假设任何根本罪以对治与增上而产生,但正行成办的支分其一不具足,对此未作忏悔而超过了时限,则称为越时堕罪,如别解脱的僧残在他胜罪过后罪业最重,依次向下的罪业均可包括在他胜堕罪中,支分未全的染污性罪是粗罪,其他所有支分罪如同单堕,同分的一切细微罪与恶作相同。

假设以饶益心嗔怒近金刚道友,则是堕罪的影像,实际上并无有罪过。应当了知这些道理。或者,在自己患病、不由自主、为意义更大的其他事、为利他或为大利、为稳固无生之义、引导他众等必要的情况下,或者获得证悟修行能力、得到诸如本尊等殊胜对境的开许,或者自己的上师吩咐说这么做,遇到生命违缘,而出现此等堕罪,也称为无罪,这是《精华庄严续》中所说的。当然这也是就一般而言的。在特殊情况下,观察自己的意乐后以有利于弘法利生的清净心而杀生等虽然无有罪过,但并不是指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而杀生等无有罪过的意思,我们必须要认清这一点。

戊三、宣说越时界限:

如是昼夜六座中,勤观取舍誓言处。

超过六时称越时,越一日月一二年,

分称违失越毁誓,诚心诚意作忏悔,

则可恢复后渐重,若越三年不能复。

对超越了忏悔期限是否可以恢复作分析,如是昼夜六时的每一时间里对于在六时中是否违越了应取舍的所有誓言至少严谨慎重观察一次。如果于六时的范畴内未及时加以对治而越过了期限,则称为越时。(越时有四种,)犯罪后未忏悔根据过一夜、过一月、经一至二年之间的不同,而分别称为违誓、失誓、越誓、毁誓。对于这些,如果能诚心诚意加以忏悔,当然也可恢复。按照次第,后面的罪业更为严重。假设已经逾越了三年,那就再也无法恢复。《誓言庄严续》中云:“倘若逾越三年者,永远无法再恢复,假设接受焚二者,必定堕入金刚狱,恒时唯有受痛苦。”也就是说,应当了知观待本体的破根本及支分誓言,观待时间的越时、违誓、失誓等所忏悔罪业的轻重。此外,《集密意续》中云:“何为失誓言,共有大失毁,失根本支分,伴失顺失五。”所谓的大失誓是指针对严厉的对境以猛烈的束缚而行或者屡屡再犯,超越时间的毁誓等时间过久;伴失誓言是指与破誓言者交往的罪业;顺失誓言是指为护他人情面而犯的誓言……

丁二(真实还净)分四:一、观待四灌顶之恢复方法;二、观待越时之恢复方法;三、《精华庄严续》中所说之还净;四、以三约嘎瑜伽沐浴而还净。

戊一、观待四灌顶之恢复方法:

获七灌顶造每尊,念咒三万六千净,

得瓶密灌行事净,后入坛城受四灌,

获得智慧句灌顶,若失除以生次第,

及无改戒圆次第,加持自续外不净。

根据获得灌顶的不同,堕罪清净的方法也迥然有别。按照《时轮金刚》中所说,仅得到七宝瓶灌顶之人,犯罪的对治法即坛城本尊各造一尊,或者念诵主尊心咒三万六千遍,可得清净。获得宝瓶、秘密灌顶者出现失誓的罪业,则在刚刚说过的清净方法基础上,忏悔前履行上师所吩咐做事的惩罚,可得以清净。若是圆满获得四灌顶者,忏悔失誓的罪过,当见到的清净之相后趋入坛城,从上师那里或自己观想本尊等受四灌顶。尤其是得受智慧灌顶与句义灌顶者如若破誓言,则除了在静处修持生圆次第双运的法门以及依靠无变戒律不共的有相、无相圆满次第等加持自相续的正道以外,仅仅依靠念诵等其他方法并不能清净。

戊二、观待越时之恢复方法:

违誓会供而酬补,失誓则以财酬补,

越誓子妻珠宝等,毁誓以自命恢复。

若出现违誓的罪业,则通过会供或宴请勇士勇母的方式加以忏悔,如果出现失誓的罪过,则将自己拥有的财物供养上师等而忏悔、酬补。倘若出现越誓之罪,则将自己的妻儿,财物中的金子等许多珍宝供养坛城本尊与上师而忏悔。若是出现毁誓的罪业,那就要不惜自己的生命以最大的精进为上师与佛法行事,依靠此等方法使誓言得以恢复,这是《誓言庄严续》中所说的。

此外,《集密意续》中也讲述了火施、念诵等事业;根据失毁五部誓言的差别而真实或观想供养平民、贱种等五种姓上师五种珍宝及美味佳肴;以强烈的信心欲乐满怀悔恨而忏悔;具足四力而缘失戒的有相对治之次第等持;安住于无相真如境界中而酬补共五种。此续中云:“事业物欲乐,等持与真如。”《阿木漏续》中也宣说了身语意的三种还净方法。

戊三、《精华庄严续》中所说之还净:

精严续说还净轨:福田前忏之咒印,

沐浴次第绝火焚,无缘修持受四灌,

请求众会所依前,悲泣供养曼茶罗,

建造佛塔作火施,供施食子诵密咒,

甚深禅定及放生,诵经依师及自入,

吉日念佛百字明,以及读诵三聚经,

观修金刚萨埵师,细微明点瑜伽净。

下面宣讲《精华庄严续》中所说的破誓言恢复方法的仪轨:迎请福田皈依境,在其前具足四对治力而忏悔。瑜伽续中所谓的忏悔咒印,也就是指依靠净罪的手印与咒语的次第而远离恶趣。《金刚顶续》中云:“依靠文字咒清净,观想双足掌二恙m(ཡཾ),于密之处观想让m(རཾ),六道文字(སུ་ཏྲི་ཨ་ཀྲྀ་པྲེ་དུ)观脐间,心间啪( ཕཊ)字之垫上,观想身语意心咒(ཨོྃཨཱཧཱུྃ)。恙m(ཡཾ)中出现智慧风,让m(རཾ)字燃起智慧火,焚毁六趣诸习气,三门成净身语意,以啪字入法性界。”这也是极为甚深的窍诀。或者,从傍(པཾ)字中出现水,水为玛玛格佛母,对此生起诚信,进行沐浴。从凡夫到有学道的一切罪行无不成为障碍,因此依靠摧魔等本尊的陀罗尼咒而加持的宝瓶水直接沐浴,从显现在虚空中的灌顶本尊处受觉性五灌顶后进行沐浴的次第。于脐间观想刚 (ཀཾ)字,心间观想罗刹形象的所有罪障以绝地火焚烧,修持三轮无缘的智慧。从上师或自己受灌顶,作会供或宴请供养勇士勇母,并祈祷他们而忏悔。在开光过的殊胜所依前,先作七支供,以悲哀的方式进行忏悔。供养曼茶罗为主生身性命、受用、善根这一切而忏悔。建造应量的佛塔或泥塔小像。广作诸如寂静的火施或者能食金刚空行火施。通过清净、证悟、增上加持一切轮涅补特伽罗于自在本性中得以苏醒而供施食子并祈求所欲。持诵自己本尊的心咒,修持甚深禅定止观等持。放鱼在泉水、池塘中保护生灵,赎买蜂蜜,解开网罟,付给猎人薪水,帮助患者,从屠刀下挽救众生等进行放生。对治罪障读诵《大解脱经》、《无垢忏悔续》等甚深佛典。顶戴上师,于心间观想誓言金刚义成佛父佛母之心间的种子字中降下甘露从而净除罪障,先念诵“嗡啊康吽”,自己趋入身坛城或外坛城任意一坛城而受灌顶。转绕具有加持的佛塔或端坐塔前而诵三世如来智慧结晶的百字明五千遍等。在上旬的初八、十五等吉日大量持诵净罪的心咒。昼夜六时读诵《三聚经》。于顶上将上师观为金刚萨埵,同时观想洗涤罪障而念诵百字明。自己明观为本尊,于顶上将上师观为金刚持的形象,再明观其三处三文字而意诵。自己观为本尊并明观脉轮,观修燃降明点瑜伽,于三脉五轮的中央明观五部佛的微小标志而持心。持五怙主之风(五大之风)修细微明点瑜伽。依靠上述方法而还净。

戊四、以三约嘎瑜伽沐浴而还净:

大象妙力续中说,瑜伽总沐浴悔净,

除根忏悔无不净,是故应当实地修。

此外,大象妙力续部中的《无垢忏悔续》中云:“三约嘎之入门瑜伽酬补失誓、清净罪障之稀有沐浴是所有忏悔之王,如果依靠能根除地狱之此一窍诀而在初八、十五等佳日作外资具会供酬忏、内蕴所依酬忏以及密菩提心酬忏,则可清净一切所失毁之誓言。”倘若这一项未成功,则通过顶礼,平时观本尊,所有罪业无有不得以清净的。为此,我们必须要身体力行,实地修持。如颂云:“何者若于幻寂猛,坛城本尊作顶礼,所失誓言均清净,五无间罪亦清净,地狱之处亦根除,趋至持明如来刹。”通过如此忏悔,则会梦到上师与本尊赐予善哉、沐浴、身着白衣、登至山顶、日月升起等验相,在未出现这些清净罪业的吉兆之前应当坚持不懈精进忏悔。

丁三、未还净之过患:

犯罪倘若未忏悔,今生之中遭不幸,

后世转生金刚狱,痛苦无与伦比处。

对于所犯的罪业未如理加以忏悔的过患如下:若失毁根本誓言,本想降雨反遭旱灾等,一切修行皆成颠倒。失毁身誓言者身体罹患各种疾病,毁坏语誓言者成为哑人等,破意誓言者精神疯狂。总之,现世中好似吸铁石般遭遇种种不幸,备受折磨。《密藏续》中云:“失毁根本誓言者,一切修行成颠倒,且于不情愿之中,遭受种种不悦事。”如果失毁分支誓言,则成为获得二悉地的障碍,破根本誓言与支分誓言者后世中将接连不断地转生于苦不堪言、无与伦比的金刚地狱中。《密藏续》中云:“如若失毁分誓言,则无成果堕恶趣。”《明誓言续》中云:“失毁根本破誓者,不勤恢复之方法,下堕金刚地狱中,所有普通之地狱,痛苦合一亦不及,彼狱十万分之一。”

丁四、如理守护誓言之功德:

未失最久十六世,若速即生临终时,

获得共同八成就,以及八种自在德,

和合七支胜悉地,是故任运成二利。

一般来说,誓言是产生一切功德之根本,如《集密意续》中云:“犹如依大地,播下良种子,从中成熟果,依此得生存。若守一切法,根本此誓言,成熟无上果,延续圣慧命。”守誓者暂时也能如愿以偿,众人悦意,受到人天一切众生恭敬,诸佛佛子视为亲子与兄弟而予以加持,趋入如来之行境,次第经行持明地,《密藏续》中云:“受持如来胜种性,世间主尊眷属敬,殊胜圣者与圣者,念子兄弟作加持,趋入善逝之行境,获得无畏普贤果。”

即使今生未能勤修二次第道,但只要没有破誓言,无论再如何耽搁,最迟也将在十六世或七世中值遇二次第道而解脱。如果就最疾速而言,那么清净誓言勤修二次第道的利根者即生中也会获得双运金刚持果位。

若是一位今生现前喻光明的中根者,则临死转为义光明而证得有学双运身;如果是一位现前义光明的中根者,则与临死中阴基时光明相融而现前真实义,获证无学双运身。中下根者在转世中阴依靠自己的修持、诚信上师以及观想清净刹土于自性化身刹中获得安慰而解脱。

此等之时所获得的无量功德也都包括在共同殊胜二悉地中,共同的小悉地是指获得八大事业,按照《喜金刚》中所说作成偈颂“成就息增怀诛业,及毁驱杀勾招敌”比较易懂。中悉地即八大成就,《帷幕续》中云:“眼药成就与神行,宝剑成就及土行,丸药成就与飞游,隐身以及金丹术,此等共同之成就,依令师喜速获得。”大悉地则指八自在功德。如云:“获得细微色,粗轻周遍净,光明与稳固,自在随意变。”所谓的“共同”意思是说这些功德在外道中也有,因此是以世间出世间道共有或者生圆二道共同的功德而称呼的。世间道仅仅依靠禅定心及圣物咒语而成就与此类似的功德。生起次第道虽然尚未获得稳固,但仅依靠观想或圣物、咒语等,也能相应成就遣除毒病、宰杀对方等些微事业。生起次第稍得稳固后依靠咒语、圣物加持来成就宝剑等圣物持明,从而利益自他。生起次第完全获得稳固后与相似的圆满次第相结合依靠近因而成就欲界色界持明而饶益他众。自己依靠此身修持不共圆满次第而获得殊胜成就。有些最利根者尽管未刻意修持生起次第,但以不共的圆满次第使风心入于中脉而不依靠圣物咒语等也有自然得到这些功德的。无论如何,依靠生圆次第而依次经行殊胜悉地道的方法,如《如意宝藏论》中是这样说的:“四轮风心自在时,次第显现四道德,中脉之结二二解,承许内现十地德。”

对于四持明所摄之事业,索巴派诸位上师的观点如《小道论》中云:“是否得能力,成为二见道。”按照直接意思来说,他们承认钝根者心成熟为天尊,身体仍旧未脱离异熟之网的见道异熟持明以及身心二者均解脱为光明本尊而获证无生无死寿持明的见道寿自在持明。虽是渐次行道者但无论是钝根还是利根,均不承认是次第获得这两种持明。总之,他们承认四持明是见修道及末道所摄,不承认包括资粮道加行道与无学道。

全知法王龙钦巴尊者则认为:异熟持明是究竟资粮道加行道所摄,寿自在持明为见道所摄,大手印持明为修道所摄,任运持明则是无学道所摄,因而承许四持明为圆满五道所摄。

也就是说,获得见道时身心解脱为光明本尊,超越生死,以双运天尊身大手印印持蕴界处之诸法,从而不清净的显现自相荡然无存,因此就最主要方面而安立见道、修道,从无生无死的反体而立为寿自在持明,从成就双运天尊身的反体而安立为大手印持明。实际上此二派在这一点上无有不同。对于最后的任运持明,有时承认四持明为法相乘五道圆满所摄,这时它的意思与因乘的无学道普光地是一致的,有时说是金刚乘无学道三身的三地,其实都是相同的。对于因乘的普光地,如续中云:“汝之究竟普光地,大方便乘之憩处。”所承许的因乘究竟果地与密乘最后道五身任运金刚持佛意义相吻合,因而将其假立为任运持明,密宗自地最终果位五身任运自成之地是真正的任运持明。

所以我认为,这两者通过真实与假立的方式而称呼都是可以的。无论如何,在承认依靠生圆次第之道而依次获得五道功德的这一点上无有不同。三资粮道的四念住等与因乘相同的所有功德仅是以相似的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而获得;不同的是密宗显现现为天尊,即称为信解或修习之天尊身。加行道暖位顶位以上,通过修生起次第、不共的圆满次第以及双运之力而使各自脉轮的细脉结解开,从而获得共同的五根五力;不共的功德是密宗生起喻光明,天尊身的显现也更真实更广大,称为风心天尊身。以加行道的近因依靠有戏、无戏、极无戏行为中的任意一种而现前见道,此后中脉、精脉、血脉的二二脉结解开而成就共同的七菩提支、一千二百功德,圆满布施度;不共的功德即显现有学的双运天尊身而成办广大的利他事业,之后不共的功德双运天尊身更为增上、清净,由此利他事业也较前广大,八正道与一万二千功德等世俗的功德,其余九度等共同的一切功德也得以究竟,从而彻底清净三现迁移习气,获得殊胜悉地无学双运三身功德反体所分的和合七支。由此一来,法身功德的自利、色身功德的他利任运自成。和合七支即如来报身自性所具七支:受用圆满支、和合支、大乐支、无自性支、大悲周遍支、利生无间支和永住无灭支。

〖第四品密乘戒次第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