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品 菩萨戒

宣说别解脱戒之后,接下来要讲菩萨学处的界限。不仅是世间增上生的所有功德,就是一切声闻、缘觉的寂灭功德也唯一来自于佛的传法。佛陀是依靠在行菩萨道时于三大阿僧祇劫中积累二资而获得正觉果位的,菩萨也是由发菩提心而生,因此菩提心宝是三宝的源泉。如阿阇黎月称论师也亲口说:“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宣说这样内容的大乘三藏为一切佛子无误地开示了如何修学的意义,并且作为持戒的根本而住于真正三宝的本体中。

乙三(菩萨戒)分四:一、缘起;二、未得戒者得受之方法;三、已得戒者不失护持之方法;四、失而恢复之方法。

丙一(缘起)分三:一、真实缘起;二、所得戒之本体;三、分类。

丁一、真实缘起:

贤劫众生导师佛,于鹰鹫山等圣地,

为诸大乘种性者,宣说无边广三藏。

文殊结集龙猛释,寂天弘扬深见派,

弥勒菩萨作结集,无著世亲作诠释,

阿底峡弘广行派,莲师自宗同龙猛。

本师释迦佛在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前就已成佛,佛号根顶如来,然而为了引导此娑婆世界的众生从三有到达寂灭城而再次以十二相等方式于此贤劫中示现成就菩提。如《宝性论》中云:“以大悲心知世间,照见一切世间界,于法身中不动摇,以异化身之自性。”又云:“于不清净诸刹土,乃至世间示现住。”世尊以千佛等的形象应世而利益有情,未来乃至世间存在期间一直以不可思议的幻化任运自成饶益众生,而今在此具诤之时以殊胜化身形象所演说的所有法门仅是在众生心前显现而已,实际上自相根本不存在。《功德庄严王经》中云:“我未说何法,众生前遍现。”

尤其是佛陀以具足五圆满的方式宣说了极为广大的大乘三藏。本师圆满:第四导师大能仁释迦牟尼佛;处圆满:鹰鹫山等地;眷属圆满:总的大乘种性者,分别的四众眷属以及天龙等共不共住地无量菩萨;法圆满:宣说定学为主的第二转无相F轮,其中经之律阐述菩萨学处的界限;经之经宣讲深广等持;经之论开显地道、总持、等持的详细分类。宣说慧学为主尤其是抉择如来藏的第三转广分别F轮,其中论之律阐明以方便调伏烦恼;论之经宣讲趋入深义之方法;论之论广述蕴界处的详细分类等。也就是说,佛陀根据时间与所化众生的根基不同而次第或同时传讲了句义博大精深、不可估量的三藏。《功德庄严王经》中云:“次第现求者,彼前如是说,同时趋入者,传讲圆满法,满足诸心愿,佛语之特点。”

关于三转F轮了义不了义的观点,一转F轮为不了义这是各宗各派一致承认的。对于二转与三转F轮各宗观点多有分歧。此处承许中转F轮一半了义、一半不了义,末转F轮为了义。《解深密经》中云:“初二转F轮其上仍有,亦有妨害,乃不了义,成争论之源。”最后佛转了稀奇殊胜的F轮。彼经中又云:“此转F轮无上,无有妨害,乃了义,不成争论之处。”《涅槃经》与《总持王请问经》中以乳药与净宝的比喻等说明以次第的方式净化补特伽罗。

对于佛所说的三藏,诸随学者通过结集与注疏等方式加以弘扬的情况:共同结集如前。不共结集:在王舍城南方布玛萨瓦山,一百万佛子聚集一堂,由弥勒、文殊、金刚手菩萨结集三藏。

如果依照二大车轨而言,则所有甚深经部由至尊文殊菩萨结集,后来文殊菩萨亲自摄受的大乘阿阇黎龙猛菩萨撰著了解释中转F轮密意的《中观六论》,以及诠释末转F轮密意的赞颂集等。对于龙猛菩萨的宗轨,月称、圣天、清辨论师等也通过著写大量解释密意的论典来诠解。发心(菩萨戒)法轨等寂天与则达热论师等广泛弘传,这是甚深见派。

广博的一切经部由补处弥勒菩萨结集,之后他撰著了解释密意的《慈氏五论》,并传给圣者无著,无著菩萨著写了《瑜伽师地论》(又名《五部地论》),世亲论师造了《八品论》

等。由他们兄弟二人加以诠解并弘扬光大,这一源流菩萨戒的法轨由阿底峡尊者在此藏地弘扬开来,一脉相传,这是广大行派。

追随莲花生大士的前译派自宗所有密乘续部中所说的得受菩萨戒的方法以及大多数支分学处都与龙猛菩萨相同,见解则随两大宗轨。共称广大行派的开创者圣者无著等的见解虽然决定是中观见,但在宗派与所化众生前解释为唯识,这也是毫不相违的。

丁二、所得戒之本体:

本体慈悲润相续,以及为利他众生,

欲求获得菩提故,断除三门罪之心。

若问:菩提心的本体是什么呢?以对无量众生悦意的慈心与不忍他们痛苦的悲心滋润相续,唯一为了利益他众以智慧缘圆满菩提而想获得佛果之心引发,也就是以智慧方便双运的愿行心所摄六度本体的特殊发心,断除利他之障碍以及自己圆满菩提之违缘三门罪业的相续心。《现观庄严论》中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解脱部与狮子贤论师认为菩萨戒的本体是心王,也就是意识。而无著兄弟则认为是心所,无著菩萨在《菩萨地论》中云:“菩萨殊胜愿即是发心。”这证明他承认菩萨戒的本体是欲乐(心所之一)。世亲论师在《经庄严论释》中说:“缘二利之思乃发心。”很显然,世亲论师认为菩萨戒的本体是思。全知大法王无垢光尊者认为,发心时心所自然产生,因而发心既是心王也是心所。

丁三(分类)分二:一、分类;二、归纳。

戊一(分类)分二:一、分一至六类;二、地界之分类。

己一、分一至六类:

分类龙猛无著二,每一一至六各二,

一类空性大悲藏,二资胜义世俗二,

三类戒定慧三学,资粮加行信解行,

不净七地胜意乐,三清净地异熟心,

大悲断除一切障,即是佛地发心四,

观待五道五发心,对应六度分六类。

关于菩提心的分类,共称有龙猛菩萨与圣者无著两大派。他们每一派均有一到六种分类,观待分基以愿行菩提心而分各有两类。

一类:以证悟空性的智慧对未证悟者生起纯净的悲心的方便智慧双运藏菩提心。

二类:观待福慧二资粮的学处而分为粗大名相所生世俗发心与由细微法尔所得之胜义发心,如《涅槃经》中云:“世俗胜义分,二种菩提心。”

三类:依照能清净的戒学、能安住的定学与能解脱的慧学即三学,或者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而分三类。

四类:资粮道加行道以对离边空性生起胜解而行的方式缘他利,为胜解行发心;不清净七地证悟自他等性,因而是殊胜意乐发心;三清净地无勤获得无分别智慧自然成办他利,故为异熟发心;具有无缘大悲、远离二障及其一切习气,即是佛地之发心。

五类:新入道初业者的发心即资粮道初发心;加行道圆修之发心;见道现见法性义之发心;修道解脱一切俱生障碍之发心;无学道如实现前无为法智慧最终任运自成饶益有情,它不是一切住地菩萨真如的行境,因而为不可思议之发心。《般若二万颂》中云:“初业之发心,圆修之发心,见法之发心,解脱之发心,不可思发心。”

六类:观待六度的反体而有六种发心。

己二、地界之分类:

地金月火等廿二,以地界分十地间。

此外,若以对应比喻、助伴、同法三种方式而分,则有如地、金、月、火等二十二发心。如《现观庄严论》中云:“如地金月火,藏宝源大海,金刚山药友,如意宝日歌,王库及大路,车乘与泉水,雅声河流云,分二十二种。”按照次第,一、如地之发心:与以希求菩提的欲乐心之助伴相应的心如大地,成为产生一切善法之根本故;二、如金之发心:乃至菩提果之间意乐无有改变,故如金子;三、如月之发心:意乐更加殊胜,善法与日俱增,故如明月;四、如火之发心:真实行持六度,从而焚烧障碍干薪,故如烈火;五、如藏之发心:满足一切众生愿望无穷无尽,所以布施如宝藏;六、如宝源之发心:能生功德宝,故戒律如宝源;七、如大海之发心:心不被不幸所扰,安忍如大海;八、如金刚之发心:不因魔缘退转,因此精进如金刚;九、如山之发心:不为有相所动摇,故禅定如高山;十、如药之发心:息灭二障之疾,智慧如妙药;十一、如友之发心:不毁善根,成办他利,具有善巧,故方便如友;十二、似如意宝之发心:满自他愿,故愿似如意宝;十三、如日之发心:能成熟所化相续的善妙庄稼,故力如日轮;十四、如歌之发心:开示所化众生希求之法,故智慧如歌声;十五、如王之发心:无碍成办他利,故神通如国王;十六、如库之发心:福慧无尽,故二资如王库;十七、如大路之发心:三时一切圣者之遗迹,故菩提品如大路;十八、如车乘之发心:趋入断除二边之道,故止观如妙乘;十九、如泉水之发心:不忘失句义为他众宣说,故总持辩才如泉水;二十、如雅声之发心:为想解脱的所化众生传播妙法,故法宴如雅声;二十一、如河流之发心:无勤实现所愿并自然流入遍知大海,一道如河流;二十二、如云之发心:于法界中不动之同时成熟所化众生心相续的庄稼,故法身如云。共有以上二十二种发心。

此等发心若以地界分析,则欲等三者为三资粮道发心;实地行持为加行道发心;十度为见修道所摄之十地的发心;神通到总持辩才之间的五种为三清净地发心;法宴等三发心为佛地发心的说法实际上是指大乘阿罗汉向即十地的加行、正行、后行的发心。如是就最初的资粮道至十地末际而安立了二十二发心。

戊二、归纳:

全摄愿行二发心,彼亦愿心思利众,

行心则为实行持,犹如欲行与正行。

如是七种分类所说的一切发心归纳而言,则均可包括在愿行二心之中,即为利他而欲求圆满菩提果的意乐,为此而实地行持六度。其中愿心犹如士夫想上路,行心好似真实启程。就像正在行进时也不舍欲去之心一样,修学行菩提心六度时也具足愿心。

丙二(未得戒者得受之方法)分二:一、法相;二、受菩萨戒之方法。

丁一、法相:

世俗发心之法相:除开菩萨圣者入定本体的发心,为他利缘圆满菩提的大乘学处之发心。事相:大乘资粮道、加行道者相续中的发心以及菩萨圣者后得本体的发心。分类:如《经庄严论》中云:“助因根本力,闻力善习中,生稳不稳固,称他说发心。”

丁二(受菩萨戒之方法)分二:一、世俗发心依仪轨之受法;二、胜义发心由修力而得。

戊一、世俗发心依仪轨之受法:

初未得戒得受法,持戒善知识面前,

大乘法器之信徒,七支供已愿行心,

一次性受自他喜,此乃龙猛之观点。

最初未得菩萨戒者得戒的方法,这是略说。此种受菩萨戒的方法是由粗大名相中产生,具体受戒方法:关于传戒的对境,两派一致认为   需要一位具足菩萨戒、精通传戒仪轨、不求财物而以慈悲心摄受所化众生的具相善知识。《入行论》中云:“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安住净律仪,珍贵善知识。”《道灯论》中云:“从具德相师,受菩萨律仪,善巧律仪轨,自安住律仪,堪传律具悲,当知是良师。”

受戒之补特伽罗:如果依照甚深见派,则具有知言解义法相并想受戒者不一定必须是暇满人身。凡是具有希求圆满菩提的意乐、能真实生起戒体、堪为大乘法器的一切众生均可受戒,因此受戒者是对如浩如烟海的菩萨行及无上大菩提果有虔诚信心的弟子。

受戒的仪轨:加行:依殊胜教言断除厌离轮回、贪执寂灭之心,而对远离二边的菩提心生起喜悦之情,以此三方便而改造自心,再对殊胜对境传戒上师供上曼茶罗,在殊胜所依三宝前皈依,并以殊胜方便七支供积累资粮。正行:依靠苦乐施受法修心,先三次祈祷垂念,再念诵三遍“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如此一次性受愿行菩提心。后行:自己修喜心,令他众也修喜心,受戒者供养酬谢。上师略说学处。

这以上是龙猛菩萨的观点。

无著承许受愿心,无需别解脱戒律,

然正受前受七戒,上师询问其违缘,

弟子承诺学处等,以愿行各仪轨受。

无著菩萨的观点:仅仅受愿菩提心,受戒者不必先受别解脱戒,但未受行菩提心戒者真实受戒首先必须要受七种别解脱戒。《道灯论》中云:“别解脱戒律,恒具七种人,菩萨戒有缘,其余不可受。”受戒方式必定依靠仪轨,以前面的三教言改造自心。加行:在殊胜对境前供曼茶罗,诚心祈祷,皈依殊胜所依,以殊胜方便积累资粮。正行:依靠自力苏醒种性,依靠他力了知圆满菩提的功德等,通过加行力生起三想。先祈祷垂念,再念诵三遍“我某某今发心……乃至涅槃”,如此受愿菩提心戒。后行:心生欢喜,上师宣讲学处,弟子供养酬谢。

行菩提心戒受法:加行:受戒者观察意乐,祈求迅速赐戒。上师问其违缘情况,并让他懂得菩萨学处,再问是否愿意受戒。正行:上师说“善男子某某,你是为利一切众生而受戒吗”三遍。弟子也承诺说:“是为众生而受戒。”以此将得戒体。“等”字包括宣说后行仪轨,叮嘱了知,宣讲功德,要求保密,宣说学处,酬谢供养。所谓的抉择自性也就是略说菩萨戒功德。如是按照愿行菩提心各自不同仪轨而次第受戒。

佛像前可二派同,得戒界限三诵末。

假设未寻找到具有法相的传戒善知识,那么在佛像所依前也可以自己受戒,这一点是两大派系共同承认的。如果自己有观想的能力,虽然没有所依,但在前方的虚空中观想佛菩萨,在彼等前受菩萨戒,这一方式依据《文殊刹土庄严经》所说在《道灯论》中也有宣说。得戒之界限:海云上师说第一诵时得愿菩提心戒,第二诵得行菩提心戒,第三诵使此二戒得以稳固,这也与中观宗的仪轨极为吻合。但在此处宣说两派共同承许的得戒界限,即三诵各自传授仪轨的末尾得戒。

戊二、胜义发心由修力而得:

胜义依轨而得受,此乃密宗之观点,

显宗若有如是说,仅是立宗修力生。

胜义发心不观待仪轨而得戒的方法:认识胜义菩提心的本体。胜义发心的法相:现量证悟无分别法性之智慧的菩萨圣者根本慧定以及佛陀入定出定无二无别之本体的发心。按照名言的观点来分,则显宗说胜义是法界,发心是现证智慧,得戒的方法也必须具备上师、修行、证悟三殊胜。《经庄严论》中云

:“令圆满佛生欢喜,积累福慧二资粮,于法生起无念智,故承许彼为殊胜。”密乘则认为胜义发心的法相是远离二取、安住于本基中的光明智慧。《密集根本续》中云:“自心本无生,空性之自性。”如是发心依靠仪轨而受得到戒体的道理在《幻化网续》、《现前菩提普明续》、《五次第续》等续部中有宣说,由此可知,胜义发心依靠仪轨而受是密宗的观点,因为它为果智慧转道用提供了一个缘起,实际上是以相同于世俗的形式而生起的。假设依据《诸佛菩萨名称经》中所说的“当发胜义殊胜菩提心”而认为显宗对此也有宣说,那只不过是立宗罢了,胜义发心的法相正如前面所说,在资粮道加行道中通过反复修止观瑜伽的力量而于见道中才能生起胜义菩提心。

丙三(已得戒者不失护持之方法)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丁一、略说:

中说得不失护法,即是三种菩萨戒,

严禁恶行摄善法,以及饶益有情戒。

如是所得到的戒律,中间为了不失毁,而必须要护持,原因是如果失毁,那么将有欺惑所有众生等极其严重的过患;若未失毁,则获得菩提等功德颇巨。

守护的方法:需要依止增上缘的大乘善知识,精通所缘缘大乘三藏及其注疏,并且不仅仅停留在字面上,而是实地加以修持。

宣说所护的戒条:概括而言,即是三种菩萨戒,禁戒发心学处的违品三门之一切恶行(严禁恶行戒),自相续摄集以六度所摄的一切善法(摄集善法戒)),以四摄利益有情(饶益有情戒),所有菩萨戒完全可包括在这三戒中。这三戒实际上是一本体,仅是以反体不同而分的,譬如一个宝珠可以遣除黑暗、摄集众生之财、利于传染病。

一切菩萨的事业决定是为自他二利,依靠严禁恶行戒与摄集善法戒成熟自相续后以饶益有情戒成熟他相续,因而它们的定数与次第也是如此确定的。如是远离三种戒律的违缘,成办顺缘而加以守护。尤其为了便于记忆也可作成偈文“……以正知念不放逸,断除不善行善法”。

丁二(广说)分三:一、所护戒条;二、能护之方法;三、生起菩萨戒体之所依。

戊一(所护戒条)分三:一、严禁恶行戒;二、摄集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

己一(严禁恶行戒)分二:一、龙猛菩萨之观点;二、圣者无著之观点。

庚一(龙猛菩萨之观点)分二:一、宣说根本罪;二、恶作罪参阅他论。

辛一(宣说根本罪)分四:一、国王五定罪;二、大臣五定罪;三、平凡人八定罪;四、彼之摄义。

壬一、国王五定罪:

第一掠夺三宝财,舍法惩具破戒者,

令还俗等造无间,邪见国王五定罪。

接下来次第广说以上概述的三种戒条,其中第一严禁恶行戒,依照《虚空藏经》、《大密善巧方便经》,寂天菩萨在《学集论》中对龙猛菩萨的观点加以分析:一、以猛烈心强行掠夺或盗窃、令盗三宝的财物,无论价值足量与否;二、口口声声说三乘中任意一乘的教法三藏、证法三学中所包括的一切善法不是佛陀的言教,也不是获得解脱的方便,自己舍弃或令他舍弃;三、以嗔恨心惩罚持学处的具戒比丘或未持学处的破戒比丘,或令他们还俗,抢夺或令人抢夺他们的袈裟等;四、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和合僧、恶心出佛身血造五无间罪任何一种;五、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不存在,执持邪见。如果以此驱使,直接造不善业,那实在是罪大恶极。这五种罪是势力强大的国王容易就犯的,因而安立为国王五堕罪。

壬二、大臣五定罪:

亦毁宅村乡镇城,都市大臣五定罪。

以嗔恨之心毁坏一家一户等的舍宅、四个民族居住的村落、有十八种工巧的城镇、大量商业汇集的城市、像匝巴嘎那样的都市,“亦”字是指前面国王五定罪中除邪见以外的四罪基础上再加此条,诸位大臣为效忠国王而在四面八方直接执行法律,容易就犯这五条,因此称为大臣五定罪。

壬三、平凡人八定罪:

于未修者说空性,令其慕求声闻乘,

退佛果发小乘心,舍别解脱学大乘,

声闻乘不断贪等,退彼不得彼之果,

以妒赞自而毁他,为求利养炫耀己,

令惩比丘行贿赂,修者受用施诵者,

使弃寂止之修法,乃平凡人八定罪。

一、对于未曾以诸如有为法皆无常的道理修过自心的初学者或小乘的不定种性,过早地讲说离边空性,致使对方舍弃菩提心,而慕求声闻道,如此传法者犯堕罪;二、在已趋入大乘道者前故意说“你行持六度也无法获得圆满菩提果”令其退心,之后又继续说:“修持声缘果位吧,必能出离轮回。”使对方发小乘心;三、在无有任何特殊必要的情况下,对正在修学或者虽未出家但想学别解脱戒的声闻种性者说:“你学这个有什么用吗?”令其舍弃,之后又告诉他说:“发圆满菩提心,读诵大乘经典吧,依靠菩提心的威力能摧毁一切罪过。”使对方学大乘;四、口若悬河地对小乘的学徒说:“依靠声闻乘不能断除贪等烦恼,学大乘吧!”使对方舍弃声闻乘,自己持有修学小乘道无有解脱果位这一观点并在无有特殊必要的情况下,令别人也持此观点;五、为了名闻利养,在嫉妒心的驱使下,自己本无功德却说有而加以褒扬赞叹,对于众人恭敬的其他菩萨,真实或者妄说加以诋毁;六、为获得名闻利养,自己明明未证悟却大言不惭地说我已经证悟了深法奥义,说上人法妄语来自我炫耀;七、以离间语在诸如王族等有权有势的人与修此法的比丘等诸沙门之间搞分裂,使有权者对沙门予以财物治罚,以此为缘,沙门盗取三宝财物向离间者进行贿赂,离间者自己接受或者送给掌权者,如果这三人是发心菩萨,那么都犯堕罪,否则,离间者自己犯堕罪;八、抢夺禅修者的受用,给予或令人给予讽诵者,如果接受者也属于那一方并且是发心菩萨,则犯根本堕罪,依靠恶劣的法律等手段使其放弃寂止为主的瑜伽修法。这些是普通人容易就犯的八种罪。

壬四、彼之摄义:

彼彼易犯而安立,然而一切均可造,

名称十八实十四,舍愿行心根本罪。

对国王、大臣与平凡人三种人安立各自的堕罪,其实是从这三种人容易就犯的角度而安立的。一般来说,并不意味着这三种人不能犯所有的戒条。

这所有的堕罪名称上虽然有十八种,但国王与大臣的前四条根本罪没有不同,如此算来,实际上只有十四罪。入了菩萨道以上(一地以上),不可能出现根本罪,因而只有受了菩萨戒的凡夫与夜叉等才会犯。在这些根本罪的基础上,按照《大密善巧方便经》中所说的“善男子,菩萨若以声缘作意而住,则犯菩萨根本重罪”,舍愿菩提心为根本罪。依据《宝积经》中所说舍弃行菩提心不奉行善法为根本罪。这样一来,菩萨戒共有二十条根本罪。

如果以菩萨的根基次第而分,上述的十八种是利根者的戒条。

对中根者以下,《集学论》中宣说了四种罪。此论云:“舍弃菩提心,以无尽贪吝,于乞不布施,不勤令欢喜,于众不安忍,以嗔打有情,烦恼随他转,伪装如法说。”

对于钝根者,唯一安立不舍愿心一条,这一道理按照《教王经》中所说作成偈颂:“所作所为数众多,一切虽然不能行,希求信仰与羡慕,真实圆满之菩提。行住坐卧威仪中,恒时当以忆念修,亦应诚心随喜已,供佛菩萨与缘觉,善根回向诸众生,共同圆满菩提果,不毁自己圆资粮。”假设这样的愿心菩萨戒失毁,则行心菩萨戒也已舍弃了,如此罪过极为严重。《般若摄颂》中云:“虽于俱胝劫中行十善,然发欲求缘觉罗汉心,彼时戒染过患毁戒律,彼发心较他胜犹严重。”

辛二、恶作罪参阅他论:

支分八十恶作等,细故未说阅学集。

恶作等同分的所有罪业,护持根本戒的支分八十条恶作等由于极其细微,故于此论中未加阐述,但《学集论》中有明确宣说,敬请参阅。

庚二(圣者无著之观点)分二:一、宣说根本罪;二、恶作参阅他论。

辛一(宣说根本罪)分二:一、愿菩提心学处;二、行菩提心学处。

壬一、愿菩提心学处:

无著观点愿学处,不舍众生念功德,

勤积资修菩提心,取舍黑白愿心戒。

接下来阐述无著菩萨宗派的愿心学处。根本学处不改愿心的方法:任何众生扰乱自心时,心里不禁暗想:我现在就算有能力也不饶益这个众生,也不制止其损害,断除此种舍弃众生的心态,即便他众恩将仇报,也以大悲心摄受不舍愿心。不失愿心的方法:恒时忆念《华严经》中以二百三十比喻而说明的菩提心功德,从而珍重受持。提高心力的方法:以善心为前提,尽心尽力积累二资等。增上的方法:通过修四无量、昼夜六时中发心、修苦乐施受法三种方式恒常行持菩提心。不忘失的方法:取舍四白法与四黑法此八法即是愿心学处。

欺骗应供令生悔,诽谤圣者谄诳行,

即四黑法当断除,相反四白法皆行。

下面讲黑白八法。虚妄欺惑成为应供处的上师堪布阿阇黎等;别人成办本不该后悔的善事等,虽然对方最初无有后悔之心,但令其心生追悔;以嗔心言说圣者的过患,妄加诽谤;在众生面前谄诳行事。此等即是四黑法,应当断除。与之相反,《迦叶请问经》中云:“迦叶,若具四法,则不忘菩提心。云何四法?不明知故妄;于菩萨作本师想;于众生无谄诳而以净心安住;将一切众生安置于大乘。”这其中所说的即是四白法,应当随时随地奉行。

壬二、行菩提心学处:

赞自毁他贪名利,吝啬不施财与法,

以嗔恨心损他众,他人忏悔不接受,

愚信伪法而宣说,四根本罪行学处。

成为行菩提心违品的根本罪经部中零散存在,无著菩萨将这些内容归纳于《菩萨地论》中。由于贪图名闻利养,为了获得而赞扬自己,诋毁其他受恭敬者;发心菩萨自己本来有能力,但因吝啬而对痛苦饥饿、无依无靠的乞丐不施少许财物,或者对于想听闻佛法并堪为法器的补特伽罗不赐正法;在猛烈嗔心的驱使下,仅是口出不逊、恶语中伤还不满足,竟然对他人大打出手等进行加害并且别人忏悔也不接受,而是一直耿耿于怀;以愚痴引发谤说大乘三藏不是佛语并舍弃,自他由于愚昧而信解假法,并说为正法。这四种根本罪也是从发心方面而分为四种的,就加行而言则有八种,断除这一切罪行,即是行菩提心学处。

辛二、恶作参阅他论:

细微恶作四十六,当于他论而了知。

此外的细微恶作罪虽有四十六种,但于此未加详说,因而应当参阅其他论典而了知。《菩萨戒二十颂》中云:与摄善法戒相违三十四,与利益有情相违十二戒,其中第一分六类:(相违布施七恶作:)三门不供三宝尊,内心跟随欲望转,于诸长者不恭敬,于提问者不答复,不应他人之宴请,拒绝接受金子等,于求法者不施予。(相违持戒九恶作:)舍弃一切破戒者,为他信仰不修学,利益众生行为少,具有慈心无不善,欣然接受邪命事,不静极为掉举等,内心不思离轮回,不断毁名之六因,虽有烦恼不对治。(相违安忍四恶作:)他人谩骂还骂等,舍弃一切嗔恨者,对方忏悔不接受,内心跟随嗔恚转。(相违精进三恶作:)为求名利摄眷属,于懈怠等不遣除,以贪言说无稽谈。(相违禅定三恶作:)不求等持之实义,不断禅定之障碍,视禅定味为功德。(相违智慧八恶作:)诽谤舍弃声闻乘,本具有而勤于彼,不勤佛教勤外论,勤行外道乐于彼,诋毁舍弃大乘法,赞叹自己诋毁他,于正法义不趋入,诋毁意义依文字。第二与利益有情相违十二戒分三类:(退失利他四恶作:)必要不与他同行,于诸患者不承侍,能遣他苦不遣除,于放逸者不说理。(不饶益他六恶作:)于有恩者不回报,不解他者之忧愁,于求财者不布施,不利自之诸眷属,不相随顺他众心,不说功德与过失。(不惩恶者二恶作:)时机相宜不铲除,不显神变呵责等。

以上这些恶作在其他论中是各以三种方式来讲解的。假设因不恭敬、懈怠、懒惰而出现罪业,则成了染污性罪。倘若因忘失而犯罪,则成非染污性罪。精神紊乱者犯罪则无有过失。与严禁恶行戒相违的堕罪不必单独宣说,原因是作为出家身份,别解脱的四他胜在此也是根本罪,其余的所有堕罪在菩萨戒中都成了支分恶作,虽然不是出家人,但自地的根本罪同品的一切细微罪在菩萨戒中均成恶作。

阿阇黎净贤与阿瓦白雅嘎热虽然已阐明了此二宗轨所说的十八种根本罪与四根本罪二者互不相违的观点,但大阿阇黎寂天菩萨按照《虚空藏经》中所说的十四种,再加上《大密方便经》中所说的“以贪吝心”等四种,总共十八种,《菩萨地论》中所说的四根本罪也包括在这十八种根本罪中,因而它们并不矛盾。

己二(摄集善法戒)分二:一、总义;二、详述。

如理如法修学六波罗蜜多。

庚一(总义)分七:一、法相;二、定义;三、分类;四、定数;五、次序;六、修法;七、功德。

辛一、法相:

菩提心学处是具有四种特法之六度所摄的一切行善的相应心。四种特法:一、远离六度各自的违品;二、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三、具有满足他众意愿的作用;四、成熟三菩提果。如《经庄严论》中云:“毁布施违品,具有无念智,圆满诸所欲,成熟众生三。”剩余的各度均可依此类推。

辛二、定义:

梵语波罗蜜多,其中“波罗”义为彼岸;“蜜多”义为趋至,也就是说,到达胜过世间与声缘一切善法的彼岸,即是波罗蜜多。

辛三、分类:

六度每一度都可以分为六种,共有三十六种,即给予他众为布施;不染违品为持戒;忍耐苦行等为安忍;具有喜心行善为精进;一心专注他利为静虑;三轮体空为智慧。《现观庄严论》中云:“由彼等别别,皆摄施等六,故披甲修行,六六如经说。”

辛四、定数:

菩萨戒的一切所修均可包括在三学中,观待三学而决定为六度,因为前三度分别以因、本体、所属三方面摄于戒学中,第五静虑度包括在定学中,第六智慧度摄于慧学中,精进是三学的助伴。如《经庄严论》中云:“观待三学数,佛真说六度,前三属戒学,后二归二种,一者三助缘。”

辛五、次序:

从因果、劣胜、粗细而确定六度之顺序。《经庄严论》云:“依前而生后,存在劣殊故,粗大细致故,说彼等次第。”

辛六、修法:

《经庄严论》云:“无求之布施,不贪世持戒,一切皆忍受,功德源精进,静虑非无色,智慧具方便,于此等六度,智者真实修。”

这一切均应具足六种殊胜而实修。所谓六殊胜,一、所依殊胜:具足菩提心;二、诸法殊胜:行一切事;三、所为殊胜:为利一切有情而奉行;四、方便殊胜:以三轮体空智慧摄持;五、回向殊胜:回向无上菩提;六、清净殊胜:真实对治二障而行。

辛七、功德:

六度分别的功德:所缘广大、发心清净、作用广义、果报无尽。彼论又云:“广大与清净,广义与无尽,当知布施等,一切四功德。”

修行之果:《宝鬘论》中云:“施受用戒乐,忍光泽进威,禅寂慧解脱。”六度也包括在二资粮中,《经庄严论》中云:“施戒乃福资,三度属二者,第五亦智慧。”因此,通过积累二资获得二身是究竟之果。《宝鬘论》又云:“一切佛色身,从福资粮生,大王佛法身,由智资粮生。”

庚二、详述:

摄善法戒修六度。为除贫困三布施,

以断心持三戒律,当忍怨害苦深法,

擐甲摄善与利他,即行此三之精进,

修世出世之静虑,行深闻思修智慧。

下面对六度分别加以阐述,其中第一布施度,本体:具足四种特法的施舍善心及其种子。定义:梵语达那,意为遣除对方的贫穷,故称布施。分类:有法施、财施与无畏施三种,其中法布施:观察法器而以大悲心应机施教,发放正法喜宴;财施有舍施、大舍施、极大舍施;无畏施:暂时救脱病魔等,究竟救离轮回。在家菩萨主要作财施,出家菩萨主要作法施。

持戒度,本体:具足四种特法的断心并想防护罪业的善心及其种子。定义:梵语谢拉,意为不被损恼所害,获得清凉,故称持戒。分类:如理奉行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安忍度,本体:具足四特法的清净善心及其种子。定义:梵语坚达,意为忍受痛苦等,故称安忍。分类:有忍耐怨害之安忍、不畏深法之安忍与承受苦行之安忍三种,其中忍耐怨害之安忍:思维嗔恨的过患而对他众的加害心不计较无所谓,心不烦乱,非但不予报复、不怀恨在心,反而还应对其生起悲心;不畏深法之安忍:对空性等甚深法义不生畏惧,对利他不生厌烦;承受苦行之安忍:为了究竟的无上安乐而不对暂时修法苦行等痛苦生厌烦而是欣然接受。

精进度,本体:具足四种特法欢喜的善心及其种子。定义:梵语布雅,意为坚强不屈奉行殊胜道理,故称精进。分类:有擐甲精进、加行精进、利他精进三种。擐甲精进:意乐不被恶魔所害作为因,心想:在未将一切众生安置于圆满菩提之前,绝不舍弃精进;加行精进:历经五道十地而摄集一切善资,心不怯懦,不以稍许修行为满足,不被外缘所退,以恭敬恒时而精进;利他精进:欢喜成办二利之因、行持利益他之事,而倍加勤奋。

静虑度,本体:具足四种特法的一缘专注之善心及其种子。定义:梵语得那,意为心相续不散他处,故称静虑。分类:修持与外道相同的四禅四无色之世间静虑、修持以出世间道获得的三乘各自的出世间等持静虑两种。也可以按照《楞伽经》中所说分三类,即未入道者相续中色界无色界的凡夫行静虑、入资粮加行道者的义分别静虑以及见道以上圣者的缘真如静虑。

智慧度,本体:具足四种特法辨别万法的善心及其种子。定义:梵语札嘉,意为证悟或通达,故称智慧。分类:闻慧、思慧、修慧三种。闻慧:精通佛经注疏的内明以及摄受所化的支分共同四明,《经庄严论》中云

:“若未通五明,圣者不成佛,为伏他摄受,自成遍知勤。”尤其是要想彻底通达经典的所有意义,必须以了义、不了义、秘密、意趣等方式来衡量,但此处为了对诸法的真如实相生起闻所智慧,从而遣除增益,必须要对依靠观察本体的离一多因、观察因的金刚屑因、观察果的破有无生因、观察因果二者的破四边生因、遣除有无戏论的缘起因此五大因将一切世俗戏论的贪执抉择为无戏的第二转F轮的密意与超离心境的法性胜义光明智慧远离空不空等观察的境界不可思议本体的第三转F轮以及所有密续中所说的意义,内心生起定解。思慧:对所听闻的意义进行观察研究,融入自心,深思熟虑,分析揣摩,不是只停留在笼统的思维上,而要逐字逐句,对句义的次第、正确、错误深入细致钻研,确定无疑。如《智藏集经》中云:“诸位比丘与智者,当如炼金细观察,切莫因是我之言,欣然接受而恭敬。”不仅仅是以信心奉行,而是依靠生信来源的教证、事实力的理证前后互不矛盾来观察而接受。《中观四百论》中云:“何义依教理,善妙明宣说,前后无相违,诸正士尽受。”如果对所要思维的内容已经圆满地思考了,那么接下来就要在相续中生起甚深的修所智慧。总的来说,通过取舍一切了义法而实地修持,尤其是实修胜观妙慧无分别智慧。依靠思所智慧抉择二转、三转F轮与甚深密宗续部中所说的一切密意均不相违,断除所有分别念的戏论而安住,《罗睺罗赞般若经》中云:“无有言思智慧度,无生无灭虚空性,各别自证智行境,顶礼三世诸佛母。”通过如是安住而如云散日出般使内心显现出入定觉性不成识别性自明赤裸安住的离思智慧即心性光明。依靠反反复复修习之力而对未证悟自住智慧的一切有情自然而然生起大悲心,这是一条规律,这样的空性大悲双运是所有大乘显密道的正行中不可或缺的无误要诀。也就是说,以最初发心、正行无缘、后行回向三殊胜摄持而行,即是三智慧。

己三、饶益有情戒:

饶益有情戒四摄,初以布施摄所化,

以爱语引令起信,九乘次第传利行,

为能引导彼等众,自己亦行即同事。

以六度成熟自相续后不杂自私自利之心而以四摄随机利益所化众生。布施:首先以财施摄受未被集聚的所化眷属。如《莲聚经》中云:“以布施招手。”爱语:对于所摄受的眷属,以爱语加以指引,传授妙法,令他们对修行生起希求心与欢喜心。彼经云:“以爱语迎接。”利行:对于具有希求心的弟子,应当像用稀稠食物次第喂养小孩一样,仅仅依靠一法不能成熟不同根基的众生,因此对下下、下中、下上三种根基者以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对三种中根者以事、行、瑜伽三乘,对三种上根者以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即以次第九乘加以引领,称为利行。如彼经云:“以利行安抚。”同事:如是为了引导所接引的所化众生实修此等法义,自己必须同样奉行彼等之义,自己如果未加行持,则如麻风病者说大鹏修法一样,别人无法诚信。彼经云:“以同事劝谏。”

四摄的定数为四的理由:为暂时利益而布施,为成为究竟利益之因受持正法,深入意义、诚信彼义而需要后三摄,也可以说堪为法器,对此信解、实地修持、究竟奉行,为此数目确定四种。《经庄严论》中云:“令器及令信,令行亦令解,如是作四事,次第四摄业。”间接也说明了四摄的次序。此外,尽管《菩萨地论》中宣说了十二种饶益有情戒的道理,但我认为这也仅是就前面所说的四十六种恶作个别的反体而安立的,实际上无有不同,故于此未述。

戊二(能护之方法)分四:一、以四正断之精进而护持;二、以正知正念不放逸而护持;三、一切威仪中以善法度日而护持;四、以摄一切学处而护持。

己一、以四正断之精进而护持:

学诸同品断违品。

清净、增上一切学处的方法:如《学集论》中云:“我身与受用,三世诸善根,施予诸有情,护彼清净增。”这其中以布施三事、护持、清净、增上四种方式而概括宣说了一切菩萨戒。也就是说,初学者持戒,信解行中不清净七地圣者主要修清净,清净三地圣者主要修增上。

此处宣说通过四正断精进使菩萨戒得以清净、增上的方法:为使圆满菩提的一切同品善法未生者令生起,已生者者令增上,而通过发起猛厉希求心、三门精进而行、毫不拖延、孜孜不倦、默默不语的方式使内心真实安住而修学。同样,为使圆满菩提的违品一切不善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断除,而以前述的方式修学。

己二、以正知正念不放逸而护持:

恒依知念不放逸。

应当恒时依靠不忘失护戒之心的正念与观察自相续是否出现罪业、精进善法与否等的正知以及谨慎取舍的不放逸而护持菩萨戒。

己三、一切威仪中以善法度日而护持:

行住坐卧威仪中,遵照清净之品行,

任何所作所为中,言相合语且发愿。

将一切无记之事均转为善法后为了具有实义而修学的道理:行住坐卧四威仪的一切时分,不失正知正念而应当对《入行论•正知正念品》中所说的道理生起定解,再进一步遵循勤修。此外,《经庄严论》中云

:“佛子行时当如何,随异根基之行境,如是以符种姓词,利有情故为现行。”因此,我们应当按照《华严经•净行品》中所说,于行住坐卧威仪中时时刻刻以正知正念摄持而行事。所作所为中,也是以恰如其分言说相合各类众生的话语或者仅仅心思维为利益有情而发愿,如此一来,不用说善事,就是无记的一切事也将成为福德资粮,因此,深深认识到这一切所为均具有实义,不应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要努力做到身体力行。

己四(以摄一切学处而护持)分二:一、归纳上述学处之义;二、建立自宗观点。

庚一、归纳上述学处之义:

全知龙钦绕降言,愿心学处四无量,

行心学处行六度,归纳取舍黑白法。

在此阐明智者的观点,辨别万法的智慧超群、对佛经论典的词义通达无碍、心相续中富有教法证法功德的全知龙钦绕降尊者说:愿心学处的摄要,完全可包括在以四无量修炼自心、反复观修、具有利乐有情之心中,因为这已说明了不舍菩提心、不改愿力学处的缘故。诸佛子所修的一切善法均可摄于六度中,因而如理如法奉行六度即是行心学处。《心性休息》中云:“愿学处修四无量,为断违品当护心,行心学处行六度,为断违品当精进。”概括而言,则摄于取舍四白法与四黑法之中。《宗派宝藏论》中宣说二宗轨之根本堕罪分类后,在讲如何护持之时写道:“当不失正知正念而舍弃四黑法,奉行四白法。”相反,如果以行四黑法而虚度光阴,那就证明已舍弃了愿菩提心。如果舍了愿心,自然也就失去了行菩提心戒,如同无有墙壁就不存在画面一样。

庚二、建立自宗观点:

利乐现世皆当行,不利今生害后世,

一切行为均应断,二轨学处无不摄。

此外,如果以慈爱心引发,那么无论任何行为都对自他今生有利并成为来世究竟安乐之因,所以应当以权巧方便而接受。倘若是以嗔心驱使,相互争论不休、使自他二者的相续无法堪能等,对自他今生不利,后世也会成为恶趣之因等有害究竟利益的任何行为,都必须谨小慎微,彻底断除。而且对于现世表面的安乐,有害于后来的所有因素,也要详加观察,尽心尽力予以断绝。这也是摄要。总而言之,一切菩萨取舍的道理要遵照大乘诸经典中所说而如理修学的方法无不包括在前面讲的二大宗轨学处中。

戊三、生起菩萨戒体之所依:

生戒所依天与龙,罗刹女等罪业者,

亦能生戒龙猛宗,无著则说彼所依,

需具别解脱戒者。总之信仰佛与法,

亦信无上菩提果,信奉如海佛子行,

则能生起菩萨戒,此乃宝灯经中云。

能生起这样的菩萨戒体所依身份:如果具备知言解义并想受戒的条件,那么即便是天龙罗刹女等这些不能堪为别解脱戒所依的非人类以及造无间罪等恶业者等下劣身份的众生也能生起戒体,这是龙猛菩萨的观点。其依据是《宝积经》中所云:“尔时,说此法已,天龙、非天、大鹏、大腹行不可计数之众生皆发无上真实圆满菩提心。”这里密意指的是生起愿菩提心。

如果按照圣者无著的观点,那么未得行菩提心戒者要得戒必须是三洲中具足性别、功用、能力的男女,因为具足七种别解脱任何一种才是行菩提心戒的所依。两大宗轨表面上所依大小、入门广狭等方面有所不同,实际上要诀均是一致的,无论是否先受了七种别解脱戒,如果连戒杀等断一分罪业的心也没有,则无法生起菩萨戒,因而必须要具足断除恶行这一点,否则与菩萨戒相违之故。所以,若就总的观点来说,为受戒的众生地所摄即是身体所依,当然主要还是意乐所依。所谓的意乐所依,即是说信仰本师佛陀出有坏及其传的大乘三藏所有教法,并对所要得的无上菩提果诚信,以想修学欲乐信行持经中所说的菩萨如海般的大乘行为,则可生起菩萨戒体,这是《宝灯经》中所说的。此经云:“若信佛佛法,亦信无上果,亦信佛子行,生起菩提心。”处之所依:所转生之处的所依,如果未出现舍戒之因,则后世无论生于何处都具备菩萨戒,因为乃至菩提果之前受戒的缘故。由此看来,以后生生世世中值遇善知识而仅以恢复忆念的方式便可得戒,不需要重新受。

对于这所有的戒条,上、中、下根者根据各自的能力,按照律仪中所说的“如是于学处,次第而修学”,以正知正念摄持而修学,然而,如果因犯堕罪而失毁,则过患无穷,诸如成为谴责之处、令诸佛不悦、众生不喜,失毁自利、失去名义等不只现世中会感受此等果报,而且也成为后世转生大地狱之因。《学集论》中云:“毁善根之罪,众生地狱因。”尤其是还菩萨戒的罪过极为严重。《入行论》中云:“况请众生赴,无上安乐宴,后反欺众生,云何生善趣?”

丙四(失而恢复之方法)分三:一、宣说四类堕罪之理;二、真实还净方法;三、如理护戒之功德。

丁一、宣说四类堕罪之理:

末说失而恢复法,何者不察理非理,

行止等舍皆堕罪,为大舍小罪形象,

无能为力皆无罪,无力勤行无罪相。

最后宣说若毁菩萨戒恢复的方法:任何补特伽罗对任何事,都必须尽己所能观察合理与非理,如果对此未加观察,对本应舍弃之处,无论是做还是中止做,或者对行止漠不关心处于平淡等舍的状态,都有堕罪。这种堕罪也有四类,如果经过一番观察研究明明知道是非理之事,诸如以损恼心杀生行非理,以吝啬不作布施,不做合理之事都是堕罪。如《宝积经》中云:“何者以喜心,百年作布施,何者一日中,持戒远胜彼。”与布施相比,持戒更为殊胜,因而为了大利持戒耽搁舍弃小利布施,以微小的痛苦不悦可以成为大的对治,诸如对于在造恶趣之因者,其他人通过暂时粗暴的损害而制止,这是堕罪的形象。布施头颅不是初学者能力所及的境界,所以他们不做或无误行止均无有罪过。初学者对于无能为力的布施肢体等如果勤奋去做或者以恶心引发苦行,无有罪过,只是无罪的形象。

对照实例来说明三戒:严禁恶行戒:以嗔心杀生为堕罪;以饶益心杀生只是堕罪形象;以悲心杀人无罪;虽然对利他有利但却不杀为无罪形象。摄集善法戒:以吝啬心不作财施为堕罪;以饶益心不施酒等为堕罪形象;以清净心布施为无罪;为害他给予兵刃等为无罪形象。饶益有情戒:不护理患者为堕罪;为成大利不作护理为堕罪形象,慈心而作为无罪;本有大利而舍弃为无堕形象。应当以此为例了知这方面的一切道理。

利他身语七不善,有开许时实为善,

应当以了知开遮的方式而修学,以大悲心引发,在无有自私自利之心唯一想利他的情况下,行饶益之事,则身语的无记之事通过心的牵引可以转变成善不善,因此初学者成为不善的七业,对于持菩萨行者广大利他也有开许的时候。诸如诛杀有损于佛法众生之屠夫的杀生,诸如为了圆满彼之资粮而从富翁手中盗取供养三宝、赈济贫困的不与取;诸如为了挽救贪欲所逼必死无疑的女人并令彼逐渐行善而与之不净行的邪淫;诸如为了挽回他众的生命等而说欺人之谈的妄语;诸如分开被恶友控制的修行者与恶友的离间语;诸如为使喜欢言谈者趋入正法而说各种无稽之谈的绮语;诸如为制止造不善业而口出不逊呵责之词的粗语。以上这些身语业表面上虽然是不善业,但由于是好心善意所引发,实际上是善法。《中观四百论》中云:“菩萨由意乐,若善若不善,一切成妙善,以意自在故。”《除心障经》中亦云:“比丘于自父,说速行催促,彼父因此亡,未成无间罪,善心置鞋垫,于能仁头上,他人丢弃之,二者得国政。”又《菩萨戒二十颂》中云:“具有慈心悲心故,内心善妙无罪过。”

丁二(真实还净方法)分二:一、龙猛菩萨之观点;二、圣者无著之观点。

戊一、龙猛菩萨之观点:

越时失毁黎明时,祈祷圣者虚空藏,

梦中堕罪得忏净,余罪昼夜诵三遍,

三聚经而得清净,此乃龙猛之观点。

舍戒失戒之缘:有舍愿根本愿菩提心、犯违品根本罪、还菩萨戒三种,初终二种是即刻菩萨戒就根本不存在的因与缘,仅仅忏悔还不行,而必须再次受戒,除此之外的一切根本罪在白天三时、夜晚三时即一日六时中,若从犯罪时起已超越了对治期限,则称为越时堕罪。

出现堕罪还净的方法:中根者通过在本尊前忏悔而得以清净。如果想在总的密主本尊圣者虚空藏菩萨前忏悔,则未过夜前沐浴、清洁,供香、持诵其名号,顶礼,猛厉祈祷:“祈求圣尊为我显相,令我罪业得以清净。“如此真实或于梦中根据缘分,虚空藏菩萨显现人等各种形象来表明清净堕罪。假设未出现验相,则在黎明时,如前而行,诚心祈祷:“黎明啊黎明,当您在赡部洲出现时愿立即以大悲关照我,将我的话语迅速转给大慈大悲的虚空藏菩萨,请他在我的梦里显示快速忏净堕罪、获得大乘圣者之方便与智慧的方法。”如是祈祷后入眠,结果虚空藏菩萨在梦中随机显相令堕罪忏净。

下根者则通过四种对治力而忏悔,所依对治力即大乘善知识与殊胜佛像,内在所依即皈依与发心;现行对治力即诵读值得赞叹的大乘经典、陀罗尼咒等;厌患对治力与返回对治力与前面别解脱时所讲的相同。

利根者以如梦如幻的方式在遍布虚空界的佛菩萨前以词句忏悔后于真实义中入定。《广方经》中云:“何者欲悔戒,端坐观真义,真实观真性,见真性解脱,彼为胜悔忏。”

此外,对于恶作以及因忘失、未以正知摄持而未能还净的剩余所有堕罪,通过昼夜各三遍诵《三聚经》、精进奉行善法来忏悔。

一般说来,菩萨戒与别解脱戒不同,如果每天反复受,则戒体将越来越增上,而且所犯根本罪如果未逾越期限,仅以忏悔也有可恢复的,但如若超过了期限,则已毁戒,必须要重新受。受戒次数不固定,对于所犯的总的自性罪与佛制罪,尤其是违犯一切菩萨学处,每日受菩萨戒是甚深殊胜的对治法,因而至关重要,这以上是龙猛菩萨的观点。

戊二、圣者无著之观点:

行四黑法舍众生,则已舍弃愿心戒,

不间断行无惭愧,以此喜悦视为德,

乃大束缚毁戒律,称为他胜小中非。

无著菩萨的观点:行四黑法以及存心舍弃众生,则已舍弃了愿心菩萨戒。舍了愿心,行心也将失毁。对于诸如为了利养而赞自毁他等四他胜罪中的任何一种,如若具有不间断屡屡再犯、毫无惭愧、以此为乐心生欢喜、对此事视为功德此四支分,则称为大束缚之堕罪,将毁掉戒律,因此称为他胜;任何一支均具足,但对此生起强烈的惭愧心,并不观待他缘自己快速中止恶行,则为小束缚;支分具足,但略生惭愧,经他人规劝而中止恶行,称为中束缚。后两种并不是真实舍戒。

犯他胜罪重受戒,中等者于三人前,

下等者于一人前,以说罪体而忏悔,

无相合者意念戒,广大行派无伦比。

忏悔以上罪业的方法:如果出现以舍愿心、大束缚他胜根本堕罪而舍菩萨戒的情况,则在具足大乘戒的四人以上之前励力忏悔戒犯,积资净障,再度受戒,重复受戒次数不能超过三次。

以中等束缚引起的所有相似他胜在三人以上之前忏悔。

以下等小束缚所造的根本罪以及除此之外的四十六恶作根据是否具染污性发心也有成为无堕的。无论如何,犯这些罪如果在一人以上前言说罪体而忏悔戒犯,则可清净。《菩萨戒二十颂》中云:“大缚罪当重受戒,中缚三人前忏悔,余罪于一人前忏,有无染污依自心。”如果无有忏悔此等罪业对境的大乘具戒者,就应当意念观想在佛佛子前忏悔戒犯。《道灯论释》中云:“初时能恢复,上士中二时,末时恢复下。”一般来说,六时与特殊时每一时均可分为三份,在这些时间里依靠上、中、下根者的对治法而得以恢复。由于广大行派的护戒界限以及恢复方法等是针对初学者而严格要求的,因此无与伦比。

丁三、如理护戒之功德:

若为菩提心摄持,眠等放逸亦不断,

生福德力成佛子,三七卅三劫成佛。

一、善根持续产生之功德:如果瞬间生起了愿菩提心,那么产生暂时增上生之果的能力也永远不会灭尽,并成为究竟获得菩提之因。若在这样的愿心基础上,被行菩提心摄持,除了造不善业时以外,即便是在睡眠游乐散乱等放逸的状态中也会接连不断产生福德力,那果报不会穷尽就不言而喻了。《入行论》中云:“即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

二、名句转依之功德:此外,何者生起菩提心,名称立即就变成了佛子,成为人天应礼处。《入行论》中云:“生死狱系苦有情,若生刹那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即便犯了某些罪业,但如果不舍愿菩提心,则种性已胜过了声闻缘觉阿罗汉,并且不会失去菩萨的名称。《弥勒菩萨传记》中云:“善男子,譬如金刚宝虽破损亦胜过诸金饰且不失金刚宝之名,亦能遣除贫困。同理,精勤遍知菩提心之金刚宝者亦胜过声缘一切功德并不失菩萨之名,亦能遣除轮回一切贫穷。”

三、获得无上菩提果位之功德:获得究竟果位的方法。总的来说,在资粮道中通过修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而获得五通与法续等持等。尔后加行道暖、顶、忍、胜法位在四顺抉择分前二分时修五根、后二分时修五力而减弱一切能取所取分别念,功德也大大超过资粮道。一地通过现量见到法性真谛而根除遍计所摄的二障,获得一千二百等功德,修道九地依靠再三串习现见的法性智慧之力,而在一至六地次第断除俱生二障,三清净地灭尽烦恼障后渐次断除细微所知障。在此等地之时,一万二千等世俗功德愈加增上,到了十地末际以金刚喻定摧毁细微习气,从而现前圆满正等正觉果位。

利根、中根、下根菩萨证道之理:如牧童或称不可比喻发心的利根者,愿度一切众生成佛后自己再解脱,此等者不迟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即第一大劫究竟资粮加行道,第二大劫圆满不清净七地,第三大劫究竟三清净地,最终得果。

称为如舟子或具殊胜智慧发心的中根者,即愿自己与众生一同解脱的菩萨们经七大阿僧祇劫成佛,也就是说资粮道加行道各经两大劫,见道一大劫,修道两大劫,究竟证道。

如国王或具大意乐发心的钝根者,即希望自己解脱后再度化他众的菩萨们历经三十三大阿僧祇劫中成佛,资粮道加行道经三大劫,十地每一地经三大劫,最终获得菩提。

〖第三品宣说菩萨学处之次第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