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课
(听打稿,供参考)
接下来我们讲《西游回忆录》
前面讲佛法的核心,核心是智慧和悲心。然后智慧和悲心分开讲,前面悲心已经讲完了,现在是智慧:
2、智慧
即使你想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但如果不知道它的方法,只有慈悲也无济于事。
就像《释量论》当中讲的一样,光有慈悲心不能断轮回的根本。
所以,必须要生起它的助伴——无垢的智慧,也就是要了知成办自他二利、避免自他二害的方法。
我们要成办二利。现在世间的很多知识,可能是想成办二利,但只是部分的。同时他们还造各种自他二害的方法。如果我们修行人心里一直有一种,怎么讲?害自己倒不一定有,但是害他人的心,确实不算大乘菩萨,至少不是大乘的发心人。
当然,这样的智慧不会无缘无故产生,光靠绞尽脑汁也无法了知。要想了知它,就必须依止一位胜过自己、勤于学修、有智慧有功德的上师,
我们闻思修的智慧,上师是非常重要的。上师没有的话,很多人确实——我们佛教当中是这样的,全世界也是这样的,可能人很重要。一个道场的话,灵魂人物是很重要的。任何一个地方,有上师的精神也好,上师的智慧和威力,很重要的。如果没有的话,确实很难的。
在他面前精进地广闻佛陀所说的法。什么法呢?比如在藏地,大约有300多函从印度传承下来的《甘珠尔》和《丹珠尔》,还有几千卷藏地上师撰著的论典。
美国有一个叫做佛教数字资源中心。这个中心有藏传佛教前辈大德们所有的论著。13年的时候我去过一次,然后在他们那里讲了课。17年11月份的时候,我们又去过一次。其实有一个叫做吉恩.史密斯的美国人,他晚年的时候,去过很多次藏地。当时藏地遇到各种动荡的时候,他在各个寺院里面请了不同高僧大德们的教法。所以在藏地很多毁灭的已经根本找不到的古籍,在他们那里已经有了。他们现在通过电子书,各方面,确实对佛教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好多好多好多。
其实如果是一个人,他在这一生当中做的贡献,也是不可思议。如果一个人的话,反过来说,可能他在一生当中也是做过很多坏事,摧毁佛教,摧毁众生的事情也会做得出来。做好事的话,可能要护法神和前世的发愿。做坏事的话,也可能有一些恶魔的助缘,还有前世的恶愿。不然的话,一个人做大事可能有点难的,做小事的话,可能具足一些善事的顺缘应该可以的。
对于这些,上等者最好全部学习并修行。即使做不到这一点,也必须在上师面前认真聆听自利利他、免受损害的菩萨法藏,
如果全部听到,当然很好的,但末法时代有点困难。至少是一些大乘的,像《入菩萨行论》这些大乘的菩萨法藏。
然后将所听到的句义进行实践,详细观察自己到底懂不懂。如果你只是听闻,但根本不分析,就没有机会真正领受这个法。举个例子,一个学生在老师面前听了十几年的课,如果完全不思考,那一句也不会懂,更不要说实践了,就如同只知道打方向盘踩油门却从来不开车上路一样。
只是稍微了解外面的皮毛而已。
要知道,你所学的一切,最终还是要付诸实践。否则,所听到的法从不结合自相续,知道再多也派不上用场,就像会开车却不开,那跟不会开也没什么区别。因此,要想生起无垢的智慧,首先要听闻,中间要思维,最后要修行,这三者必须次第行持。
我们学院一直闻思修行,这个次第。如果明白的人应该知道,尤其我们现代的这些佛教徒,应该感恩上师如意宝。就像阿底峡尊者来藏地的时候,把道次第论真正传给大家。如果当时法王的弘法利生没有展开,后来我们很多人这么多年没有努力的话,很多人对这个道次第不一定懂,闻思修行的重要性不一定懂。也许表面上做个简单的皈依,做一点善事可能会懂的。
所以这些道理方面,有时有必要值得深思。
・智悲双修
在这里,我简单给你们讲讲如何修行智慧和慈悲。
怎么修呢?心中观想:众生无始以来无一未曾做过我的父母。他们做父母时,就像现在的父母一样,最好的食物先给我吃,最好的衣服先给我穿,以极其慈爱的心行养育我。但是,这些对我有大恩的众生,虽然希求快乐,却不知快乐之因;虽然不想痛苦,却不由自主去造痛苦之因,真的很可怜。
所以我们看到这些众生也应该清楚。
这些众生所想与所行背道而驰,就像迷失在荒野的盲人。比如,他们大部分人为了长寿而杀生,遇到敌人时,担心如果不杀他,他会反过来杀自己,结果敌人越杀越多,尤其是杀了一个众生,还要偿还五百次生命。
你看俄乌冲突,他们刚开始是很简单的,一个星期当中互相冲突一下,结果双方杀得越来越多,结果,两年多还没有结束。
这些完全是颠倒的想法和行为。
但没办法的,到一定因缘成熟的时候,众生也是很可怜的。
或者是,他们为了得到财产受用去偷东西,这只会让自己遭受各种不幸,也是耗尽自身受用丰厚的因。特别是,以偷盗业力的程度轻重,还会成为相应的贫穷人。他们对此却一无所知。
可见,众生不知道如何得乐,也不知道如何避苦,
他们不知道如何得快乐,如何避苦。
我必须行持一个方便法,让所有众生离苦得乐。但是,我现在没有利益他们的能力。怎样才能获得利益他们的能力呢?必须要获得佛果,这样就能毫无困难又非常快速地利他。
唯一的办法可能只有这个。
认识到这一点后,心里要这样立誓: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要修成佛果。
我们现在要想利益这些众生的话,只有成就佛果才有这个希望。
好,今天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