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回忆录》

第九十一课

(听打稿,供参考)

现在我们正在讲加拿大的采访,总共有20个问题,其中前面12个问题已经讲完了,今天从第13个问题开始:

他们问法王:

13、问:对您来说,家乡人和外地人,您更偏爱哪一个?

你喜欢家乡人还是外地人?外地人可能指的是他们那边的。

法王:不管是谁,都有一个很深的习气,对家乡有着偏爱和执著。

法王也没有说我爱家乡,没有这么说,反正谁都会偏执于家乡。

我自己的兄弟姐妹等亲人都在藏地,

我也喜欢家乡的意思吧,呵呵。

但到了美国不久,我发现美国人也很善良,心地纯洁,尤其是他们非常关心我,我好像对他们也有和家乡人一样的欢喜之情。

哈哈哈。

我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感觉,法王的有些回答虽然语言比较略,但是里面,毛病也挑不出来,回答也已经回答了。回答的话,里面也有一些甚深的道理——这里面有一种我们想不出来的道理,很深的一个道理也在里面。

14、问:这个地方的人都不是很乐观热情,您怎么看呢?

这个地方是当时的加拿大还是整个西方呢?不是很乐观热情——其实,西方人看起来好像不像东方人一样哭、闹,特别感性,他们不是这样,是比较理性的,有时候我们东方人在哭的时候,他们很奇怪的一种眼神。

我们有时候去的时候,有一些信徒,他们都特别有感恩心,眼泪开始留下来的时候,很多西方人都是很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们。

法王:没有人能断言哪里的人更乐观。比如我们一家人,随着有没有生病,身体和心情都不一样,时而快乐,时而忧伤。

这个世界上,谁都不能说是最快乐的,也不能说是最痛苦的。法王说,比如说阿里美珠和门措上师他们一家人,身体好的时候比较开心,身体不好的时候,不太好。其实当时我们出去的时候,有时候确实也很开心的,有时候是身体不好,下面都会讲,很那个的。

藏地也一样,有些人非常乐观,有些人则很悲观。西方也是如此,每个人的心态都不相同。

这个说的对。

恐怕很难说西方人和藏族人谁更乐观,这就好比问桑吉和晋美谁更开心一样。

不能千篇一律。

有些说西方很快乐,东方觉得西方很快乐,纷纷都跑到西方去,然后,西方人觉得到藏地,到什么地方来可以的。我们成都和城市里面的人,他们有时间的时候,跑到喇荣去;喇荣的有些觉姆和喇嘛的话,放假有时间的时候到武侯祠去,到成都去,逛一逛:哇,好舒服啊!

其实我们以前说的,就像围城内外,不可能是完全乐观,也不可能是完全悲观。这个里面也有一些深的意义。

这里的人不热情也不一定,其实他们也有他们热情的地方。

15、问:您如何看待北美人为了健康而花大量时间运动?

法王:当今世界各国,人们都很重视锻练身体,不想生病。我的看法也是一样的,除此之外没有别的。

当年也是经常河边跑步啊,经常这样的。现在更是这样,现在稍微高档一点的地方、宾馆都有健身区,健身房,很多人都特别耽着养生和运动、锻炼、健康。

包括我那天也提到了,我们学院的有一些人也特别关心。也不能太关心养生,我觉得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和作为一个出家人的话,一方面有这些理念还是可以的。但是口口声声,所有的心都专注着这个上面——天天都是中医怎么说的、西医怎么说的,好像真正依靠他们的这种窍决,能长生不老一样的。当时秦始皇也是想,但是谁也阻挡不了生命无常的这种规律。

所以我们最重要的还是修行,当然有这方面的理念是很好的,尤其是锻炼、散步、磕头。那天有一个堪布他说他每天都磕头,我说还是很好的,你还是很厉害。他说我身体太胖了,所以磕头好一点。我说那作为一个堪布,你的目的不是很好,应该为了清净业障这些。他说这个当然也是有的。刚开始他讲因为身体太胖了,所以磕头。

16、问:修四无量心的核心是什么?

法王:四无量心是发自内心地希望一切众生拥有安乐、远离痛苦,身体上要断绝杀生等害他的行为,尽可能地广行布施等。

17、问:藏地和西方在弘扬佛法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法王:就像我前面说的,如果以占人口的百分比来衡量,西方的佛法并没有藏地那么兴盛,但是渐渐地,也有可能会超越它。所以,你们需要努力。我相信佛法会在这里发扬光大,我也如是发愿。

法王当时去的时候,确实藏传佛教在一定程度上在西方还也是可以的,但现在看来,虽然外面寺庙等这些建筑并不是很多,但是从心理来讲,尤其是藏传佛教,在很多大学当中的一些教授、学生,在他们的心里越来越有影响,很多人感兴趣。任何一个大学、任何一个团队当中,现在佛法确实在西方可以算是遍地开花,这也是上师们的加持和发愿。

18、问:您如何看待香巴拉的学习和军训?

法王:你们的上师通过善巧方便,先引导大家进行香巴拉军训,主要修持无害利他的方便法。然后再让他们逐渐入佛门,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当时香巴拉在加拿大的这个中心,他们的上师还是有授记的,说是美国那边的中心在那里如果建立更好道场的话,将来的弘法利生非常广大。后来确实也是,包括现在的话,这个道场一直在运营。

本身哈利法克斯的话,它有很多佛教道场,城市不是很大,天气也比较冷,人也比较少,但是禅修的道场非常多。包括当时香巴拉中心也建立了一些学校,我们这里的有些道友还在那里读过书,包括法王下面去的大学里,很多佛教徒也在那里读过书,所以哈利法克斯作为加拿大的一个佛教中心,应该说到目前为止,他们的发心人员也好,弘法利生的事业还是很广大的。

我在有生之年当中很想去几个地方,一个是加拿大法王去过的地方,一个是不丹法王去过的地方,还有其他的,尼泊尔、印度等等等,但是有限的生命当中,不知道能去哪些地方。没有去的话,也是可以的,心灵的世界都已经去了的话,已经足够了,没有一点的遗憾。

19、问:您有过焦虑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吗?您有什么妙方可以传授吗?

因为你是一个大法王,你有没有?其实西方人他就故意给你问各种各样的问题,你有没有焦虑?你心情不好的时候有没有?你作为一个上师、法王,有没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如果有的话,有什么好的方法来纠正?

法王:无论悲伤还是快乐,我平日里唯一祈祷上师三宝。除此之外,我也没有在修行其他法上下功夫。

哈哈,法王没有直接说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有或者没有,没有说。不管怎么样,心情悲伤还是快乐,我平日里唯一的一个方法,让你们用得上,就是祈祷三宝。

不是我们刚开始去美国的时候,他们有问:“当时动荡年代,您仍在不断地修行和传法。您是怎么做到的?”法王当时也说:“我唯一的方法就是祈祷上师三宝。”

所以我们每个人,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是法王的传承弟子,也应该值得思维: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时候,会不会先祈祷上师三宝?比如说身体不好,当你收到了医院的病危通知,或者说你家里不顺,或者说事业不顺,这个时候先祈祷上师三宝。

法王哪怕是心情不好,也是祈祷三宝,除此之外他也没什么其他的,也没有在其他上面下功夫。这个方面,我们应该这样想。

20、问:您和丹嘉仁波切的关系如何?

法王:他的前一世,和我的前世伏藏大师列绕朗巴有着非常密切的师徒关系。主要是这个原因,

藏传佛教的一些老上师也有这样的经历。

1990年我去印度时拜见了他,他也很亲切地接见了我。

当时法王去见了顶果钦则仁波切。敦珠法王很想去见,但是那个时候已经示现圆寂了。所以当年拜见了贝诺法王、顶果钦哲仁波切,还有一个叫慈秀仁波切,尼泊尔的,这个是后来圆寂的,当时没有。然后,格鲁派的几个大德,当时也是去见的。在不丹的时候也见了很多大德,其实现在基本上很多都示现圆寂了。

不管怎么样,他这里回答的这些问题,大概是这样的。

我看今天时间,要不要下面讲,讲到这里就可以。下面是“法王生病了”,这个下一堂课讲吧。

好,今天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