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百论》讲解06.pdf

《智慧百论》

第6课

(听打稿,供参考)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我们今天继续讲龙猛菩萨的《智慧百论》。

这个《智慧百论》里面全是智慧的口袋,这里面有我们没有想到的很多教言。可能有些人觉得字面上很好懂,字面上确实好懂,如果没有小小的注解,可能有些地方稍微有一点卡。但不管怎么样,稍微有智慧的人,字面上不难,但最关键是看这里面的意思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相续?这样的话,也许对你的修行有很大帮助。

其实我们学院有一个这样的毛病,每次听密法的时候,大家都很认真,如何如何。但是讲到一些其他的,比如说修行方面的教言,很多人都不来,包括我们学院在的人,讲一些修行教言、前行这些他们都不来,然后讲一些密法正行的时候,都云聚而来。

后来慢慢观察的时候,其实重视加行和重视人格教育的这些人,修行密法大多数是成功的。一味的希求高深法、对浅显或者说基础法门看不起的这些人,往往他们后来的修行都不成功。

所以我个人还是很强调,大家应该从基础开始,因为我们很多人的基础不一定非常牢固。这个方面大家也应该重视起来。不要看这是一个世间的论,或者这是一个加行方面的法:“我这么一个大圆满的瑜伽士、瑜伽母还需要这些法吗?”可能这样不一定有利。

那么我们大家这次对龙树菩萨的《智慧百论》还是比较认真,我也希望大家再三地观察其中的意义,然后结合自己的相续,调整自己的我执、烦恼,或者说邪知邪见,这样以后你会得到正确的道。

下面紧接着讲:

48、莫言无所能,而舍自精进,

无勤芝麻中,不得芝麻油。

我们每个人修行的时候千万不能有自轻凌懒惰:“像我这样的人怎么能呢,修行也没有办法。这是高僧大德和一些有志之士的行为,像我这样的凡夫,业力深重、烦恼深厚的一个人,肯定修不起来的。”还没有修的时候,自己已经把自己扔在比较无能为力的粪坑当中,这样修行是不能成功的。

如果自己精进,自强或者说有坚定的信心,应该是可以的。很多精进的人,看起来好像很弱,但实际上也可以成功。世间人也不是经常说,如果有15%的可能,那应该要做100%的努力,这样会成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做什么事情,通过努力,不敢说100%,但肯定会是有一定的收获。

现在有些人说:“啊,努力没有什么意思,有些人没有努力,没有勤奋,很多的机会他唾手可得。”有这种说法,其实这种说法只是极少数人。有些有福报的人,确实不努力也是有的,但大多数的人,不劳而获是很难的。你一点勤奋都没有,直接获得很多很多机遇是很难的。就像我们世间人,大家也知道,现在加班也好,熬夜也好,很多的工作,确实是非常劳累,到最后都是精疲力尽。

我们有些出家人在修学的时候:“现在我们课程很紧,发心的事情特别多,这样很累呐。”说是这样的,当然一方面可能大家都比较辛苦,比如说我们下半年好多的课程压力,法师们也觉得时间特别紧凑。道友们的话,不管是背诵、研讨,还有讲考,还要发心,还要做种种的事情,好像睡觉和吃饭时间都没有一样。

但即使这样的忙碌,我觉得确实比世间为了挣钱、为了生活而劳累奔波的功德或者意义相比较起来,我们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自己都是经常这样想,有时候是非常累:“我今天累的话,并不是为了自己臭皮囊的生存而忙碌,至少为众生,不敢说是一心一意,表面上为众生也好,或者说自己获得解脱、修行而忙碌,那么稍微累一点,稍微苦一点也无所谓,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所以说我们还是要精进,如果你不精进,连世间上一个非常简单的东西也不会有成果。就像芝麻当中榨油,榨芝麻油是很容易的,但是不勤奋的人,如果你没有勤作,那芝麻当中油也是榨不出来,取不出来。

任何一个事情,包括我们,自己吃饭也好,取水也好,做饭也好,这些一点都不努力的人,天天都是依靠别人活着的话,那久而久之,谁也不会帮你。

大家都是清楚,以前我听说有一个堪布讲法的时候说:“我们一定要努力,如果没有努力,世间上的女人不使劲,连孩子都生不出来。”虽然这个比喻比较难听,但是实际上我们做任何一个事情,自己如果不下功夫,确实是什么事都无法成功。

因此遇到一点点事情的时候:“我实在是没办法,我要离开了,我要死了,我要倒霉了。”一大堆的抱怨,自己从正面上根本不会去争取,这样非常不合理。

所以有一点点的希望也还是努力,这样的话,结果会好的。

49、众前莫柔软,过柔成忧患,

    无实芭蕉树,谁亦不享用。

我们在世间的众人面前,自己不要显得特别软弱、无力、脆弱、敏感。如果过于软弱,特别软绵绵的这些人,可能导致很多很多的忧患,灾难、麻烦。

为什么呢?因为众生都觉得这个人好像“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或者众人觉得你这样脆弱的人,谁都看不惯,用不上。

世间人确实有这样的。有些人是特别过于的无力,无能。《萨迦格言》:“非处过越柔弱者,则彼众人会使唤。”过于的软弱,可能自己人生当中什么都做不下来,就像世间当中的芭蕉树,因为它里面是空心的,什么都不能做。做拐杖,如果里面不是实心,肯定是用不上,手里一拿就断了,谁都不会用的。

所以人当中,有些可能是有种谦虚:“我什么都不行,我愚笨的弟子,智慧很下劣,烦恼特别深重,我的所作所为不如法。”一大堆的负面情绪。这是负面情绪者、悲观者。过于的悲观,过于的软弱,那在这个世间当中确实很难的。

我们出家人可能稍微好一点,软弱的话,如果自己没有舍弃出家相,进入到僧团里面,基本上能活下去。

如果是世间人,特别软弱无力的话,尤其是现在,现在时代竞争特别强,每个人的工作都需要有一种特别强大的毅力和工作精神、意志,需要这样的。这样的人群当中,很多人被淘汰。幸好我们有些人,学佛也好,至少在这个群体当中,并没有要求工作交不上必须离开,暂时没有这样。但以后,佛教僧团的质量也许会越来越提升。那这样的话,在这个空间当中,如果不努力、特别软弱的人,特别敏感的人,与人无法融合的这种人很难生存,不要说弘法利生,弘法利生应该是一个很美好的口号。这种人而言,自己能生存下来,能很好的去生活,能住下来,这个空间还不是那么有的。

所以说有些发心人员,其实我们都是发心人员,我应该也是二三十年以来的一个发心人员。我也没有求任何的发心费,每天也是为大家忙着,只不过我的发心——也许你们觉得为自己的名声而发心,为自己来世的快乐而发心,但我个人认为,我没有想到我将来能不能获得一个快乐的人天福报,没有这样想。我自己依靠这种发心能不能得到一点名声,或者说财富啊?没有想过。二三十年以来,包括我翻译,那天有一个道友说:“其他我们不敢说你什么,但是你翻译时间比较长,这一点我们可以学习,我们也想将来向你学习,你一直不间断,这一点我稍微有一点点认可,其他你不咋地。”

可能说的也是对的,我自己觉得什么方面都不咋地,但是最主要呢,可能作为一个发心人员,不能遇到一点点事情就马上放弃。比如说今天跟一个道友稍微吵个架,“我现在不干了。”可能口头上我也经常说,“我不干了,我走了,我什么的。”但实际上觉得,我们作为人很难得,尤其与大乘佛法结缘不是那么容易,这样的话,大家应该努力去做,自己心里面稍微有一点意志力,依靠这个意志力,身体也是可以运行。

如果你自己实在是一个脆弱的人,可能谁都不会用你。你自己是无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也不太成功。所以做人的话,各方面应该观察。

这里的意思是不能太软弱了,不然别人欺负也好,别人看不起也好,但也不能太强硬。其实人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分寸,有智慧的人知道,有灵活性。“我不能太弱了,太弱了被人欺;我也不能太硬,太硬的话,最后钢针容易断掉,最后自己也失败。我应该要坚强一点,或者是坚硬一点,有时候又慈悲、柔和一点。”可能自己要观察自己的相续,任何事情不堕两边,这个很重要。

太脆弱的话,世间当中被谁都会践踏,最后头抬起来的机会都没有;如果太凶猛、太猖狂,最后肯定是自己碰自己的鼻子,最后遍体鳞伤,以失败而告终。

所以我想大家应该经常观察自己,这个真的很重要。

50、慷慨有胆识,报恩真净语,

    善友常伴彼,如影而随行。

那么好的朋友是什么样?好的朋友不会特别的吝啬、抠门,敏感啊,不是这样的。不是心胸狭窄,还比较慷慨,而且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有一种胆量,有胆识,有承担的能力。然后对任何一个有恩德的人,有知恩报恩的心。还有自己是真诚的,说一些非常清净的语言。

具足这五个相,那么与你志同道合的这些道友们,也是常常跟你一起,陪伴你,经常在你的身边。这应该叫做善知识朋友。有时候佛经当中说善知识,有时候是善友,善友和善知识。

那么这种人呢,经常有善友善知识形影不离,如影随形,你到哪里,他们都经常有机会跟你一起。

如果不是这样,相反,你没有担当,不知恩报恩,做事不负责,说话不清净,特别肮脏、经常骂人,经常痛苦,这种人,我们人是群居的动物,好友不会跟你在一起,经常有恶友会跟你在一起。

所以说一般也能看得出来,我们以前有些道友,刚开始来的时候经常跟恶友在一起,过一段时间以后遇到一些善知识,跟善友在一起后他的行为完全都变了,这种情况是比较多的。以前人比较少的时候,10年前、20年前,30年前,我也经常跟一些道友说,你们还是要注意这些人。有些是听话的,有些是不听话的,但不听话的人后来就慢慢慢慢同流合污了。

包括我们现在这里的有些堪布堪姆,刚开始不是现在那样讲经说法的大成才,不是这样的。基本上我对每个人,这里的堪布,后面有一些刚来的时候我没有特别大的印象,我那天想了一下,现在12年,16年还是17年,这些大多数我是有印象的,刚来的时候他们也不是现在那样讲经说法,也不是现在各方面的福报比较现前,不是这样。有些出家的时候也是各种困难,有些是借不到房子,什么样的困难都有。有些比他们好的,后来被恶友,不要说当法师,后来都还俗了,也有各种情况。不是全部,有些经常按照这些人规教言来,后来自己的成绩越来越增上,现在跟很多道友经常分享法义,很有收获。

我们也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可以这么说。我记得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1]当中也讲了很多,比如说什么是恶友?整天都是追逐一些饮食、金钱,还有衣服、装饰等等,天天谈论这些,这是恶友。什么是善友?善劝,让你做善事,改变你的相续,精进的修行,这种善友就像是灯,等等,有很多善的比喻。所以这种善友比较难得,“取友非难,得真友为难”,一般取一个朋友,狐朋狗友多的是,哪里都有,但真正引导你一些好的方面的朋友是比较少。

这种人是什么样的?就像我们刚才讲的,具有五个条件的人,我们可以称得上是善友。与之相反,刚才讲的,包括语言不清净、不真诚、忘恩负义的这些人可以称之为是恶友。

所以我们还是要远离恶友,依止善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己慢慢被感化,逐渐自己会往好的方向转变。

51、林中之大象,索缚能驾驭,

    亦是擅方便,功德之威力。

森林当中的大象,一般来讲它是很野蛮的,但是也有办法,如果有绳索套在它的头上,就可以驾驭它。

驯服大象很难的,以前有各种方法,主要是用绳索慢慢驾驭。这实际上也取决于驯象人他的方便方法,他的善巧方便。有了善巧方便,即使林中野蛮的大象,依靠他的威力可以做到。

意思是说,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比较难以成办的事情,只要具足善巧方便,就很容易成办。即使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善巧方便,也是很难。

所以说我们人确实需要这方面的方便方法,大慈大悲的佛陀经常在相关的大小乘经典当中讲,需要种种方便,或者说是善巧方便,这个很重要。包括弘法利生,我也跟你们说过很多次,不能太直来直去,如果太直,不一定成功。

比如说去一个道场讲课,看到这个道场里面很多的现象跟我们的道场不同,就马上说:“你们这个地方没有闻思修行,整天念佛,这是造恶业。”或者说刚初学的人在你面前抽个烟,“哇,你这个人破善根,一定会是堕无间地狱。你这样抽烟、喝酒,或者吃大蒜,你是真正断善根的人。”当来了一个新居士,我们有些人马上骂他:“这样不如法,这是邪魔,这是……。”

其实这不是善巧方便,善巧方便在有些经典当中讲,有些菩萨看到一些野蛮粗暴人,要度化的话,他自己变成了比他更野蛮粗暴的人,然后慢慢跟他们一起成为朋友,最后对自己的粗暴行为生起厌烦,让他也慢慢生起厌烦。跟他有一个融合的机会,让他慢慢慢慢改善。为了这些粗暴的众生,他自己完全变成一个烦恼人,但自相续当中没有这样的烦恼,完全是要想改变对方。当然有些是成功的,有些是失败的。但不管怎么样,有了善巧方便,很多众生最后也会得度。

像《华严经》当中也讲[2]:“菩萨种种方便门,随顺世法度众生。”菩萨有各种各样的方便门,随顺世间法来度众生。“譬如莲花不着水,如是在世令生信。”像莲花在水里面怎么样都不会被泥水所染污,同样的道理,我们有些具有善巧方便的菩萨,他也是住在世间当中,跟世间人一起吃饭、一起喝茶,一起做事情,慢慢慢慢让他们有好感,甚至像文殊菩萨在外道当中,他刚开始表面上好像诽谤释迦牟尼佛和他的教法,到一定的时候,他们已经信任他的时候,用另一种方法慢慢转移过来。

所以它这里讲,像大象那么野蛮的动物,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调顺,最后你想到哪里,骑着大象都没有什么问题,包括我们野马野牛都是这样的。我们小的时候,驯服马也是这样的。好像马和牛有一定的时间,那一年必须要驯服,年龄已经到了,就像读小学一年级的时间到了一样。那个时候,先用绳索来,慢慢的软硬相结合,慢慢调伏,最后它很听话的。

所以,如果我们有了善巧方便,确实度众生也不是很难。你不能只有一种方式,我觉得我们这里的有些道友学的比较好,但是到了下面以后,硬邦邦的,什么都不会随顺,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缺点。以前也讲过很多,但是讲了以后很多道友还是不行。

说实话,我们这里有些法师下去以后很失败的,最后灰溜溜地带着沾着泪水的念珠,念珠里面连自己的容光都可以反射出来,以后再也不去了,就像印光法师去南京一样。因为他在那里很多事情都不会随顺,有时候吹的太高了,有时候自己显得太低了,原来想度众生口号是很美的,到了众生界的时候,发现实际上不容易。

所以确实有时候还是要有善巧方便,说是我们可以这样的说,但是真的要做,有点难。我也跟大家讲过,为了随顺世间人,比如说我面前有一些领导,“我要跟你一起,抽个烟可不可以?”我说可以可以。“我跟你一起喝酒,可不可以干个杯,可以吗?”“可以可以,我以茶代酒,我们可以干一干;祝你吉祥,祝您工作顺利”等等,其实也可以。有时候我们作为出家人可能也有不太方便的地方,但是让世人欢喜,慢慢慢慢别人对你有一个好感,不是自己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一个样,也是不对的。看别人的表情,看别人的心态,看别人整个文化习俗等等,随顺众生是很有必要的。

52、长官谋自利,仆从不依彼,

    如于贪肉狮,狐狸绝望矣。

如果是一个长官、负责人,他一味、天天都是贪求自己的利益,那么下属肯定不开心,不会死心塌地的去依止他,很难的。就像世间当中食肉的狮子旁,狐狸也是一直跟着他跑,但是如果狮子特别贪,连一点肉块都不剩下,全部自己吃光,那狐狸也是很绝望的,也不会跟着狮子去的。

所以我们世间当中,确实有时候,作为负责人自己不能太自私,把自己周围的这些眷属全部都是用于服务自己,所有的人都没有自己的机会。经常不想他们的生活,不想他们的身体,不想他们各方面的困难,只是一味的为自己服务,那肯定时间不会长的,不可能所有的人一直对你这样。

现在我们有一些世间领导也是这样,如果下面的人没有得到什么利益,长期无条件牺牲是很少的,几乎是没有的。所以我们经常帮助别人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帮助别人,可能到最后自己也是很痛苦。

以前有一个故事,叫做一匹马和一头驴,它们一起从很远的地方驮一些行李过来,很重的。路上驴告诉马,你能不能替我背一部分?然后马帮忙背了一部分,马上要到主人家里的时候,驴说你很辛苦了,我来驮。所以到主人面前的时候,是它驮过来的。主人觉得马什么都没有背,全部是驴背过来的。“哇,马以后不用了,有你就可以了。”后来,马背的所有行李都让驴来驮,最后驴累死了。

因为它也是没办法,所以我们有一些发心的,最后的成就也好,贡献也好,想自己得到,而所有的辛苦和所有的工作让别人来做,这样的话,到最后可能自己也是没办法生存。

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利可以共享,而不能自己独自吞没,这个也很重要。

我也经常要求我们的负责人,希望你们自己也是应该下去做一点事情,跟我们的工作人员一起做,比如说你有三个部门,你今天跟这个部门的道友一起做一下,明天跟那个部门做,哪怕是一个小时也好,后天再另一个部门这样做,自己亲自去感受。同时他们吃什么,他们说什么,跟他们完全过一样的生活,你能体会别人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你作为一个负责人、作为一个长官,又是什么样的。

也许我们有些人有名声了,也许有些人得利益了,但成功的这些,包括现在的一些企业家,他们自己都是到员工的宿舍里面去睡,与员工一起出差,一起吃饭,他们吃的自己也去感受。

所以我也经常跟部门的负责人说,他们的生活怎么样,大家吃饭怎么样?你跟他们一起吃一下,一起做一点,就比较明白。

所以作为一个长官、负责人,跟大家一起共享利益,共同面对困难,这样你这个长官很优秀。不然得到利益的时候你出来,遇到问题的时候去逃避,这样的话,这种长官在大家的心目当中大家也应该是非常清楚的。

因为我们人的管理,人的聚合,其实每个人基本上是清楚的,只不过有些人的分别念很多,他的判断不一定是真实的。但大多数人对上对下的观察比较准,这是一个好人的话,他会做这样的;这是一个不好的人,他也经常做这样的,人就是这样子,大家也会清楚。

我们很多人在学校里面可能不受这些的教育,后来到现实生活当中,有时候可能比较迷茫,自己根本不知道身边人对你的评价,因为自己认为自己是很好的,但是实际上所有的人群当中,你的口碑非常烂,你自己还认为别人在赞叹你,这样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53、行善不觉知,仆从不依彼,

    瘠地精耕作,不得五谷丰。

我们有些人非常兢兢业业,做好的事情,但是作为主管,作为他的上师,好像一点感觉都没有,无动于衷,那么下面的人,慢慢会不理他。因为觉得这个人,好像是没知觉的人,就像我们世间一个贫瘠的地方,再怎么样都不可能长庄稼,不会有收获,所以你做好也好,做坏也好,一点感觉都是没有。

以前他们有一些发心人员经常跟我说,“你就是这种人,我们辛辛苦苦在下面做了好多事情,最后给你汇报的时候,‘啊……’,一点感觉都是没有,你这样下去,我们都要走了。”以前也给我这样说过。确实我自己也知道,我们下面的一些发心人员,天天都特别特别累,这些特别累的人做一些事的时候,他们也不愿意说自己如何辛苦、用了多长时间,可能有些一直连续加班,连夜做啊。后来这个事情好不容易成功的时候,我们也可能没有说什么,然后逐渐逐渐有一些得力的发心人员,很失望:“这个人给他做什么呀,甚至一些人没有做什么事情,但是在你面前说几句好话,你反而对这件事情重视起来,所以你好像是非颠倒,黑白颠倒,没有什么知觉。”确实也是这样的。

我们有一种说法,叫做“对好人没有奖,那好人心里很失望;对坏人没有惩罚,坏人更加猖狂。”有这种说法。尤其作为一个主管、负责人,对下面做的事情应该要比较精准的去判断,然后去评价,如果做的好:“特别感谢你,这个地方做得很好。”

其实你要问清楚。以前上师如意宝确实善于问,比如说:“这件事情你大概要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开始做?做完了以后它的用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不做,不做的原因是什么?”法王是很善于问的,我的有些书里面也是讲过。平时我们出去的时候,法王对当地人的习惯也好,或者是遇到一个人,就给别人问:“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说是一个高僧大德的话,“他在哪些方面比较优秀?”不仅是问一个人,还要问两个人,比如对一个人的了解,他不一定问一个人就解决,这个人与他的关系好一点,只是正面的赞叹;如果与他的关系不好,那只有负面的诋毁,有这个可能性的。

所以我们作为管理者,什么都无所谓的话,我们堪布堪姆当中也是有啊,装着大成就者一样。我可能相对而言,在管理上——我不说什么其他的,证悟觉受方面我很差的,但是在管理上,我至少对很多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好,或者对人的选择方面,我还是比较注意的,除非自己有时候忽略了,有时候没有做好以外,都是比较谨慎的。

但我们有些管理人员好像不是,凭一个感觉,根本不详细、不彻底了解这些人和事背后的付出也好,后面的背景故事,这些都不了解,光是到了现场,“好的好的,可以可以,不行不行。”特别简单的一个语言,以自己是领导者的身份抉择,但这样好像得魔怔一样,最后所有的事情一踏糊涂,不会有特别好的结果,不会非常精准。

我们对人和事,其实最好有一个比较精准的分析,这个非常非常重要。否则确实身边的人会慢慢地远离,你要想做一件事情也是做不了。

我今天想《智慧百论》讲少一点,每个颂词简单地讲一下,《西游》稍微多讲一点,结果讲着讲着。可能现在真的人老了,好像说话特别啰嗦,以后可能要注意一下。

54、过分增财产,终为衰落逼,

    森林过茂密,焚烧其方域。

如果我们贪得无言,特别喜欢积累财产,这样的话,因为超过了他的量,最后可能这种人会走向衰败,最后沦落为乞丐,有这种可能性。

就像我们世间的森林过于茂密,就可能会引起火灾,最后全部都烧毁无余,有这个情况,大家也是知道的。

“贪者近贫”,有这个说法,汉文的“贪”和“贫”两个字,如果贪的很厉害,就要接近贫穷,这两个字体看起来比较相同。所以我们对任何财物特别特别的贪,那应该是一个衰败的象征。世间人稍微有一点能力,有一点钱财的时候,不断的投资,不断的去理财,最后全部都赔光了,连成本都没有了,全部都一扫而光,啥都没有了,有这种情况。

我们吃饭的时候也不能吃的过饱,自己的肚子分四份,两份放食物,一份饮料,还有一份空着,有这样的安排。我们的财物也是分四份,有一部分可以赚钱,一部分自己积累,一部分留着。现在很多人都是,本来自己不仅这一辈子,好几世吃住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因为过多贪欲的驱使,最后什么都没有了。

我们成都有一个环球中心,以前是会展旅游集团的老总投资的。还没有开幕,13年的时候被抓了,说他偷税漏税,还有以诈骗贷款,各种说法,不知道具体怎么样,我们也不太清楚。但每次路过那里,尤其是到了里面,都觉得说这么大的一个建筑的主人,最后它建成以后,自己在里面待的机会都是没有。因为这些事情很复杂,我们也不知道具体情况,按照别人的说法来讲,确实最后他自己连一间房子享受的权利都没有。后来好像出来了一下,又进去了。具体不太清楚,有各种故事和说法。

不管怎么样,有时候我们看到世间的这些富翁,世间的这些人,哇,真的是,到了一定的时候,尤其是到了晚年,一个人的吃住是什么样,一家人的吃住是什么样,过多的财富,如果不上供下施,不断的积累,到最后像酥油里面取出一根毛一样离开去后世的时候,可能连一针一线都没办法带走。

所以说世间当中过多的一些财富,过多的一些名声、过于一些赞叹,都是最后会失败的相。

我们藏地如果太阳特别特别热,很多老人会说:“哇,太阳太热了,可能等一会下雨。”有这种说法,所以人过得太辉煌,或者说太聪明,自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自己跟谁的关系都是很好、我的势力也很不错、我长得也是可以的、我的钱财也是用不完,那我在这个世界上应该算是一个小国王……”,可能他的寿命不会很长的。秋天的小苍蝇,它只要长翅膀的时候,就是马上要离开这个世间了。世间当中荣华富贵特别明显的时候,说明他要开始下堕了。

所以人世间的这些,我们应该看作如梦如幻,不要去特别执着,到一定的时候自己要知道量,这是智者的行为。

55、谁能维护人,彼者可依止,

    尚未成熟童,吮乳谁依彼?

如果谁有一些能力,能维护别人,帮助别人,人人都会依止他。

有些可能是智慧来保护别人,像很多的大德,确实他的智慧还是比较非凡,这样的原因,很多弟众云聚而来。有些富人,他的财富比较多,他集聚的手下也比较多。有些人有权利,有权利的人因为他的权利也是一个财富,很多人也在他手下聚集。如果对别人有帮助,那很多人会依止他,《君规教言论》[3]当中也是讲:“饶益他众诸士夫,虽非君主似君主。”饶益别人的这些人,虽然他不是真正的国王,但是好像是个国王一样。因为国王手下所有的百姓,上中下的人都非常多。那同样的,一个人很有能力,很有智慧,很有势力,那他手下自然而然相当多,因为这些人都受益,都得到利益。

如果什么利益都没有,那他们不一定依止,就像一个没有成熟的小孩,他还在吮吸母乳,这样一个孩童,谁会去依止呢?除非他从小就是大活佛,或者国王的孩子,因为他将来可能变成一个大国王,所以要依止他,可能极少数人对他比较好。但一般来讲,这么小的一个孩子,谁都不会看重。

人真的是这样的,人是很现实的,大多数都是为自己。对人好不好,我那天讲的,除了极个别的人,你没有求他,他对你也很好。但大多数人,你有名声的时候对你非常好,一旦你没有名声的时候,对你不理不睬。你一旦有钱财的时候,你周围是特别多,就像有些格言当中讲,有树果和树花的时候,很多飞禽也是积聚而来。如果你变成了一棵干枯的树,那所有的飞禽都远离你。

同样的道理,人是很现实的动物,如果你各方面比较具足,那都会来的,如果没有了,就不可能来,这个意思。

56、有仇之怨敌,切莫亲近彼,

    传说月稍言,日为罗睺吞。

如果你有一些关系不好的敌人,别人怎么说,你最好是不要靠近他,毕竟是敌人,他暂时表面上对你很好,对你微笑,对你说善语,但毕竟是你怨恨的敌人,如果靠近他,那不是很好的事。

我们世间人也经常说:“靠怨敌不会有好的下场,靠恶狗不会有好的前景。”我们有些道友经常玩猫啊,玩狗啊,其实它是一个很粗暴的动物,如果它不高兴马上会咬人,这是很危险的事,那么恶人也是这样的。如果是善良的人,即使变成敌人,他也对你很好,但如果是性格恶劣的人,即使变成朋友,他也会咬伤你。

所以如果关系不好,或者以前仇恨你,心里会害你,那切莫不要对他特别的亲近。就像我们前一段时间《殊胜赞》也是讲了,月亮、太阳和罗睺罗的故事。刚开始天人搅拌乳海出甘露,真正出甘露的时候,天人拿到天界去了。在天界享用的时候,很多天人获得了不死的果位。罗睺罗他也想得到不死的果位,就装成天人,他正在喝的时候,被太阳和月亮发现了。发现以后,他们就告诉遍入天,遍入天就拿着他的武器来杀罗睺罗。罗睺罗已经喝了一点,甘露正在喉咙的地方,遍入天杀到,他的身体被摧毁了,留下头和尾巴。罗睺罗特别记恨,有些说是月亮发现告诉遍入天,有些说当时月亮的语言让罗睺罗很不高兴,所以他先吞了太阳,然后吞了月亮。世间所谓的日食和月食就是这样出现的。

所以说,天人和阿修罗他们本来是怨敌,就像两个部落天天打仗。那在怨敌面前你想怎么样依赖?肯定不会有好下场的。所以罗睺罗当时也比较笨,亲自到天界去,那天界里面再怎么样关系好,他们一旦发现的时候,也不会放过你的。

所以我们世间当中也是这样的,有一些确实对你不利,你不注意的话,最后会死在他们的口中。因此怨敌千万不能亲近,善知识和善友一定要亲近。

57、力所不及事,他唆不可为,

    纵说善善哉,谁人跳火内?

自己不管做什么事情,应该根据自己的力量,量力而行,应该三思而行,这样是对的。如果自己无能为力,确实这件事情不是自己的力量范畴,那自己应该要有自知自明。别人再怎么样说你做的非常好、非常好,你也不应该听他们的。

比如说你根本不会游泳,别人说你去跳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那你肯定不能去,不然最后在水里面淹死。好像《水木格言》当中也讲了:“不能承担之事,他纵强求莫为,不会游泳之人,他劝岂能入水?”不能承担的事情,虽然有些人强求,或者劝你做这些事情,但你最好不要做,不然最后还是会失败。比如说有些发心的,你自己觉得这不是我能做的工作,但是别人说:“你做嘛,这样上师会很高兴,我们学院你这样的人很少。”旁边有些人故意给你这样说,那你去做的话,就像不会游泳的人去游泳一样,最后淹死无疑。

所以有些事情,自己应该要有智慧,好像《君规教言论》当中有一模一样的。其实我们的《君规教言论》,我很希望我们道友们懂得里面的意思,因为麦彭仁波切讲的很广,记得后面的文章当中也是写麦彭仁波切当时看了龙猛菩萨的《智慧百论》,还有《智慧树》,还有其他大德君规方面的书,还有《萨迦格言》。其实《君规教言论》应该是很多智者智慧的一种集聚,是甘露醍醐,尤其在现实生活当中特别有用的一个教言。

好像前几年慈师给大家讲过一遍,我是很早的时候讲的,应该是2000年左右,我们学院第一次整顿的时候讲的。晚上讲《金刚经》和《君规教言论》,凌晨两三点钟的时候讲的,后来有一部分当时没有讲完,还是没有整理完,大概是06年还是什么时候讲的,反正翻译到现在已经23年了。

我有时候觉得,我在这些方面没有放弃很多年了。之前翻译过这个《君规教言论》,但这个《君规教言论》,我们道友里面真正学过、真正看过的不知道多少人。有时候我们翻译的人也很伤心,虽然辛辛苦苦每一个字都已经翻译出来,翻译一个偈颂也不是那么简单,需要时间、需要精力,如果最后没有人看,没有人学,那也是一个失败。

你看我翻译的《君规教言论》,我没有记错的话,是2000年翻译的,到现在已经23年了。23年当中,这个翻译的书,我们内部学院的人都没有学,那学院以外的人我觉得不一定很多人会学。所以当时为了让大家好懂,我用比较浅显易懂的语言,做成颂词翻译的,当时是这样的。后来都是想,那个是七个字,如果是五个字,可能文字上比较优美一点,但一直没有时间。不知道那个讲记他们弄了没有。

所以做这些讲记,将来有人学的话,可能稍微有一点帮助。毕竟我们在这方面自己也听过,自己也学过,然后自己翻译,至少与外人讲和外人做有一点差距。但是如果没有人学,其实书再多,也是数量、数字而已。有些富人钱很多,全部都存在银行里面,只是一个数字上的变化,对他自己也没有什么利益。

所以我们很多翻译的书,或者写的书,或者讲的这些讲记,如果有人看,确实可能会有一点点利益。我们的这种勤劳也算是有一点结果。也不知道,反正这些算是善事,算不算?也可以。

就像这里面说的一样,如果自己确实无能为力的事,自己还是要有自知自明,不去做可能比较好一点。别人说你这样做太棒了,你的智慧肯定没有什么问题,你自己也知道,别人说:“你跳到火里面,火是红色的,肯定很好看。”但有智慧的人,明明知道自己在火炕里面不会活下来,精神正常的人谁会跳呢?不会的。

所以世间的有些做事,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自己承担的力量来抉择,不是别人说你就“人云亦云”,最后自己也不太成功。

所以首先一方面自己应该要有智慧,还有依靠自己的智慧来抉择自己所做的事。

好,讲到这里。

_____________

[1] 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取友非难,得真友为难。饮食财帛相征逐者,恶友也;善相劝恶相规者,好友也。开我以正修行路,示我以最上乘法,为我灯,为我眼,为我导师,为我医王者,真善知识友也。不可一日而远离者也。”

[2]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14卷)》:“菩萨种种方便门,随顺世法度众生,譬如莲华不着水,如是在世令深信。”

[3] 《君规教言论》:“若欲圆满自利益,成办他利为方便,饶益他众诸士夫,虽非君主似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