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深义密要》03.pptx

《禅修深义密要》

第3课

(听打稿)

今天我们继续讲《禅修密要》,可能名字稍微短一点的话,我们都比较好记,《禅修密要》。

大家都知道,前面已经讲了三个阶段。第一个,当我们修行的时候,你的分别念出现得非常猖狂、勇猛;中间的时候,它的力量减弱。到了第三个阶段的时候,分别念就变成了友伴,不但不会有危害,反而它对你有帮助。到了第四个阶段的时候,分别妄念自己得到解脱,不用别人来解开。这样的四个过程。

前面也讲了,大家一定要知道,它是有次第性的,每个修行人都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路程。如果你没有修的话,这四个过程都不会有的。如果要修的话,除了极个别前世有宿愿的一些大德以外,基本上每一个人都要过这个关。在过的过程当中,刚开始非常艰难,慢慢慢慢会好的。当然可能每个人的根基不同,有个别人的话,可能初中后三个阶段都比较艰难,有这种情况。

不管怎么样,我们确实要禅修,这个很重要的。有些人年龄已经不小了,可以说在这个人世间当中还要待多少年,自己心中有数。如果还没有进入到修行的话,恐怕这辈子不一定有机会了;如果没有实修,那修的任何善法,只能成为一个福德资粮,不能成为智慧资粮。

莲师的教言当中有,一个国王有两个上师,一个非常重视实修,另一个非常重视积累其他的资粮。他们两个做法不同,国王亲自到佛陀那里去问,佛陀说:“其实是实修,通过智慧来现前自己的正觉,这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实修,积累资粮只不过帮助你修福德而已,不能现前真实的成就。”

因此我们每个人应该要重视修行,如果没有重视修行,确实,不敢说人身已经白得,但任何外面的形式实际上都是不入自心的修行。如果我们到了三十岁、四十岁还没有开始真正实修的话,可能这辈子不一定有断轮回根本的缘分。我们即便是修慈悲心,就像《释量论》当中讲的一样,对断除我执的根本无有相违——修慈心不会断轮回的根本。

所以说,我们大家一定要修心,一个是自己要修,还有我们有因缘的时候,给别人也要强调禅修。现在有些真正的佛教徒团体让我们讲一些禅修,有些可能不是佛教徒,但是他们也很想学一些禅修。那么这样的话,我想我们这次三节课的内容,不一定你完全按偈颂来讲,以内容来给大家讲的话,大家也会得到利益的。

现在的禅修,在西方也好,世间当中的企业、学校都非常重视,可是真正修行的话,他们都不太会。一开始遇到各种修行障碍的时候,他们都不敢修下去了,甚至那个时候出现负面情绪、发疯,各种现象都有。

我们这次也给大家讲了禅修的过程。但怎么禅修呢?当然它的具体修法在我们不同的引导文当中都已经讲了很多。不管修任何一个法,首先心要寂静下来,所以说我们前辈的很多大德们特别重视先修寂止。

我们去年也讲了《寂止修法》,还有麦彭仁波切有一个《劝修寂止之语》,本来想再过一段时间讲,但是后来想到闭关之前讲吧,我们学院不是现在要闭关。不过闭关的话,听说要念金刚童子心咒,也就是说金刚橛的心咒要念17天。据说今天他们开会,17天当中念,念多少呢?念110万,不知道那些规定的人他们自己念了没有?以前我们闭关的话,真正要实修为主的,这么想的。但现在每一年的负责人都不同。当然这样也是很好的,因为项袋金刚橛的加持也是非常大,过一段时间,如果这次书拿上来的话,我稍微也给大家强调一下,也是可以的。

当然闭关,一方面修金刚橛的话,现在要开始修,不然的话,110万,不过他们念咒语可能有点快,我们这里不要说是110万,念10万的话,大家都:哇?10万遍啊。虽然“嗡班匝格勒格拉雅吽啪”比较简单,但不管怎么样,这也是一种念修,也很重要的。

但同时我想,闭关期间的话,除了个别的发心人员,发心人员你们也看看,能不能至少也是观七天。因为我们只有一年一度的闭关,这个是很重要的,除了极个别生病的,需要看病这些以外,大家都把这个当做一个很好清理自己心里垃圾的时间。真正是在七天当中,能不能修?修的话,我想大家同时修修寂止,为什么要修寂止?我想下个礼拜的三节课,《劝修寂止之语》也想大家讲一讲。

那么今天我们继续讲《禅修密要》。闭关期间如果有时间,可能会讲一下《孔雀灭毒论》,到时候看情况,现在也没有怎么定。过了以后,也许给堪布堪姆讲一下《如意宝藏论》的后面几品,但没有确定,现在基本上有这样的一种心里打算。

下面我们继续看麦彭仁波切的原文,我一边念藏文的传承,一边在汉文上面给大家过一遍。

下面是第四个阶段:

第四妄念自解脱,所现自解等大乐,

瑜伽王如鹏翱空,了悟普解义真如。

前面第一和第二,第三已经讲了,那么你修行到了第四步的时候,自己所有的分别妄念,当你修的时候,自然解脱。

就像大圆满书里面讲的一样,就像是蛇,它自己身体打的结,自然解开,不需要第二个人来解。我们自己的妄念,当你修的过程当中,观察它,比如说你产生嫉妒心、傲慢心、嗔心、贪心,任何分别念的时候,你观它的时候,它自然解开。

自然解脱以后变成了平等、大乐的智慧。

这种大乐,并不是说特别快乐,不是有执着的,是远离了一切相状的智慧。

那么这种瑜伽王,就像大鹏在虚空当中翱翔,没有任何阻碍。

莲花生大士的教言当中也是讲了:当我们安住的时候,有三种方法,一个是如大鹏飞向虚空界一样,第二个是燕子入巢,还有舍事者的心态,这三种。那么大鹏入虚空的话,它在上面看到下面的整个世界,但是自己无挂碍在空中飞翔。燕子入巢,之前已经观察了自己的巢有没有危害,当它入窝的时候,确信不疑,有十足的把握,不会有任何担忧。舍事者的话,他心里没有任何挂碍,所以他的心态,不像我们现在一样,担心、恐惧,或者说希望——我们现在始终是处于希忧当中,一个是担心,害怕不好的事情发生;还有一个是希望,希望得到,所以凡夫人经常处于这两个。但是这种瑜伽王,已经像大鹏翱翔在虚空一样。

那个时候,“了悟普解义真如”。了悟什么呢?一切都是解脱的真如。

其实这个道理,我们《法界宝藏论》第十三品当中专门有,就像大鹏的幼鸟,从蛋内自然而然双翅圆满,从蛋壳中解脱立即能自由自在地翱翔空中。这样的道理,讲的比较清楚。所有的身语意也好,所有的一切,最后在佛的三身五智当中获得解脱,与它无二无别。这个时候,我们世间的任何阻碍都没有了。

所以,《法界宝藏论》到时候大家也应该学一下,我记得我们17年到19年,总共讲了47节课。当时很多人可能对自己心性的本来面目稍微有所了悟,但是毕竟只是一种了解。所以我们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先了知,然后领受、再开悟,这也是重要的三个阶段。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先了知。比如说我们禅修的时候,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是什么?完全从理论上了知,或者从分别念当中了知,“自己的心是佛”、“烦恼即菩提”,这样的道理完全从理论上,或者说从文字上了知,自己心里也确信不疑,这个叫做了知。

不仅是了知,接下来真实去领受、感受。我们禅修的第一步境界到底是什么呀?第二步境界到底是什么呀?自己修的过程当中产生不同的觉受。一般修行有觉受和证悟,这叫做觉受。有些把它称作修行体验,是自己真正已经感受到了。

再继续修的时候,就开始证悟了,这个时候完全通达无余,并不是依靠理论,也并不是一种感受,而是超越感受,完全已经懂得了心的本性,这叫做开悟。

一般来讲,我们最低要到资粮道的境界,资粮道当然也有大小不同,但是至少有资粮道的境界。资粮道以后,证悟越来越广、越来越稳定、越来越明显的话,就慢慢慢慢到了一地到十地之间,有这么一个过程。

所以我想:我们每个人的话,可能确实要看看自己的心。不然的话,好像人生一晃就过了。如果你不想修也没什么,有些人确实没有兴趣,那么让他做一些慈善,或者做一些福德、功德,到处都去的跑跑居士,或者到处都去的云游僧,有些人喜欢这样的。真正让他修的话,可能一座也是不愿意坐,即使坐的话,可能五分钟都待不住;即使五分钟待着,可能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不行的。所以这种人,怎么说的话,也不一定起到作用。

但有些人可能明白了:我确实学佛学了那么长的时间,现在还没有一点感受,就是我自己没有修的原因。

有些人说:“为什么我一点感受都没有?我都出家多少年了。”其实出家的话,如果你没有内修,光是换个衣服,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就像现在有些旅游的人到了藏地,马上借一个衣服,换一下,但他的心里并没有感受到藏族的文化,或者说它的一些习惯、修行。

同样的道理,我们出家人也是。有些是真正的出家人,他对出离轮回,出家的威仪,全部都有领受、体验和感悟。有些只是换一下衣服而已。

居士也是这样的,有些是学佛了,办个皈依证,在上师面前,自己认为是佛教徒,但实际上比真正佛教徒还要差多少多少,这样的也是有。任何一个群体当中,这也是非常多的。

所以说,修行能不能到达这种境界?主要看自己,别人是看不出来的,别人只不过说说而已,实际上你真正地转变,完全靠自己。

无轮回名本涅盘,自然觉性驾轮涅,

普作王登本王位,无勤圆满道果法。

当你得到了这样的境界,实际上这个时候,不清净的轮回是不存在的,连它的名称都消于法界当中,因为我们的心本来都是涅槃的。这样的境界依靠自然觉性来进行驾驭的话,那轮回和涅槃,你完全都可以驾驭。那么,这个可以叫做普作王。本来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流浪的王子一样,当他登上王位的时候,实际上还是原来的流浪王子。

我们的心,认识到心性的时候,还是原来的这颗心,所以没有什么贤劣的差别。

所以在这个时候,无勤地圆满了所有的五道十地也好,佛陀圆满的断证功德,或者说十八不共法,十力等等,这些功德都可以圆满。

当然,如果我们境界高一点的话,肯定会具足这些。如果境界不高的话,道理上我们应该是明白的,萨绕哈巴尊者也是说:“心是唯一一切的种子,心当中能显现轮回和涅槃,而且它能赐予一切所需,所以像如意宝一样的心面前,我要顶礼!”我用长行文的方式来讲的,今天我刚好翻译到那里。

所以说,我们的心是所有的种子,轮回和涅槃它都可以驾驭、都可以显现。当然如果我们没有观自己的心,以前无始以来一直流转在轮回当中,以后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认识到心是很重要的,心跟其他法不一样,心特别重要。如果我们去探索,如果我们去修炼,这样的话,心里面什么都有的。

所以我们很多世间人,现在人类有80多亿人,80多亿当中真正能观自己心的人,有多少?如果去调研的话,肯定是不多的,除了极个别。我想藏族这边的话,确实这片土地上,就像以前印度一样,有相当一部分修行人,这可能是依靠前辈大德们的传承吧。

现在我们看的时候,好像现在的印度也没有什么,好像真正有证悟的都是没有的。以前的话,像萨绕哈巴,龙猛菩萨、不说这些,后面也有那么多论著里面的大德。那么藏地的话,一个小小的寺庙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有修行的,没有任何名声、没有任何地位,但是自己观心,一辈子都观修的,闭关也是很多年,修行很多年,特别多观心的人,确实也是不能忽视。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对藏地比较感兴趣呢?一个可能是蓝天白云等等这些,一个是留下了完整的文化,尤其是佛教修行的传统,各个教派也是非常多的,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当中,还会有一些,所以很多地方的学子们纷纷到那里去。有些是发心,做义工,最后自己也没有得到什么,可能依止的一些上师,一方面语言上不通,一方面可能自己也没有什么修证;有些的话,确实是依止了一些很好的修行人上师,这样以后,自己多多少少也是学会观心。

所以我也想,我是没有任何的偏执,你们依止哪一个,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的上师,都是非常随喜。以前是这样的,现在也是这样的,是哪一个弟子都没有什么差别。对我做一些发心的话,我可能有一点我所执,其他的话,大家只要好好修行,都没有什么差别,我是这样的。

但我还是很希望每个人都遇到一个真正有一点点观心、有修证的上师,这样的上师是很好的。你自己本民族当中也是有的,其他民族当中也是有,这样的话,对你整个修行,各方面都非常有帮助。否则的话,可能你也是学了一辈子,发心了一辈子,做了很多的善事,这些肯定是很好的,但是最终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自己心的如意宝根本没有去观过,也没有去体验过,当你死的那一天,也许自己有点后悔。但可能也不会有什么后悔,无所谓的,自己觉得自己的这种行为是对的。

但不管怎么样,真正你的普作王登上了王位,这是很重要的。但是登上王位的话,麦彭仁波切在其他教言里面讲的一样,如果容易的话,易如反掌,非常非常容易,观心没有什么难的,因为是观自己的心,并不是观别人的心,所以很容易,但是你不一定证悟。

虽然观心很容易,但是如果你有缘分,或者自己的信心,各方面因缘具足的话,很有可能认识到自己的心:“原来是这样的。你看那么多的众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心到底是什么。我通过教言,现在反观自己的心,行住坐卧也好,任何时候我都可以安住,我可以认识自己的状态。”那个时候,可能对世界的看法跟以前完全是不同的,有这样的情况。

本来俱生之真如,法界以及胜义谛,

大乐等等名号音,无论如何说即此。

这个时候,你的境界也可以叫做本来俱生的智慧,或者说真如智慧,或者说本来俱生之真如,或者是法界,胜义谛、大乐等等,有各种各样名号的声音来宣说,但无论如何宣说,实际上就是这个。

你刚才所证悟的这种境界,有各种各样的名称。名称是非常多的,《普作续》当中叫菩提心、自然本智,或者说自然光明,也可以叫大圆满、大手印、离戏论,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就像我们世间当中一个人,书名、小名、昵称、网名,现在还有微信名。

现在很多人的微信名字自己给自己取“疯子”、“小狗”,各种名字,有些可能有密意的,有些不知道是什么,一听到网络名字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人可能有点怪怪的。现在藏族这边的话,很多人也是把微信名字叫做“毒药的树”、“豺狼”、“疯子”,还有“贪嗔痴”……。基本上好多人都取一些负面的名字,我不知道,可能这些人像萨绕哈巴那样,萨绕哈巴自己的名字叫“中箭”,等等。每个人都有,但是前辈的大德们,除了极个别的,比如说华智仁波切证悟的时候,因为他的上师叫他“老狗”,然后就喊自己“老狗”。但其他的,像无垢光尊者的这些名字全部都是比较好的,比如说无垢光尊者、龙钦绕降、那凑让珠、赤诚罗珠等等等,有八种名称[1],都是非常正面的。像上师如意宝的话,也是有阿贝拉江嘎ra、晋美彭措、阿旺罗珠宗美,我们那个金刚橛里面旺钦吉毕多吉等等。一个人有不同的名字,但是实际上就是这个人。

我们真正得到这个境界的时候,可能会有不同的名称,有时候叫如来藏,有时候叫光明智慧,有时候叫菩提心、普作王,有时候叫大乐智慧,种种名字。像《萨绕哈巴道歌》当中经常讲俱生智慧,或者说大乐智慧。

这个境界,我们称之不同的名称。麦彭仁波切在显宗和密宗的书当中也经常提到不同的名称,不同的名称很重要。在不同的书当中,有时会叫无二智,有时可能叫普作王,等等,我们经常会迷惑,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实际上指的是同一个。就像一个人有不同的名字,或者说是一个产品有不同的名称。现在我们网上的任何一个产品,根据人们喜欢,取与时代比较相应的一些名称。

所以,这种境界到了最后的时候,有些说我证悟了大圆满,有些说我证悟了大手印,有些说我明心见性,有些说我一心不乱……,各种宗派根据他的一些特殊原因,取各种名称,但实际上是同一个境界。每个人,你到了最高的境界的时候,你可以用上:我现在已经证悟到什么什么的境界。可以这么说。

风心清净成本尊,智慧幻尊身瑜伽,

现有净等金刚坛,未修风心自圆满。

不同的续部当中都有讲一些不同的果位。如果你证到了我们前面讲的这种禅修,最后到了大圆满一心不乱,或者说觉性驾驭一切的境界,实际上与在其他续部当中所讲到的各种境界,就像百川汇入大海,最后全部融入那里,没有胜劣、没有差别。

比如说有些续部当中讲,我们不清净的风和心得以清净以后,成为本尊。有些续部当中讲,我们有智慧身、幻身,这些修行称为智慧身瑜伽,幻身瑜伽,等等这种说法。还有一些说法,现有所有的这些法,都是清净平等的金刚坛城。但这些说法全部都不需要经过长期修行,最后自然而然,风心和所有的,刚才智慧身和清净身、现有坛城等等全部都融入在自己自性圆满的这些境界当中。

所以我们一般修大圆满的人,实际上不一定非要经过学风脉明点、外面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苦修,这些不一定要修,如果修的话,当然也不排斥。但是,比如说我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北京到非洲的约翰内斯堡,坐飞机过去。坐飞机的话,坐船、坐车这些都不用了,直接飞到了那里就可以到了,不用再次费这些精力,不需要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大圆满的修行比较成功,你重新修扎龙啊,各种气脉明点等等,这些都是不需要的。当然,如果有些根基可能需要次第性的修法,但一般来讲,不用修的。

禅宗应该也是这样的,《达摩祖师血脉论》当中说:“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如果你没有见到心,那念佛诵经,做各种功德、善事都是没用的,无济于事——如果你见到了心,那么,包括参禅、念佛等等这些根本不需要。所以说,唯一地观修自己的心。

大家应该要重视起来。我们每次讲一堂课的时候,两三天好像那个热气没有消散,还可以的,大家说话,各方面,修行什么什么地会讲,过一段时间以后又没有了。我们凡夫人的最大毛病是什么呢?就是不能坚持。如果再坚持、再坚持的话,每个人的修行都会有成果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没有了,甚至有些人,不要说修行,连学佛,有时候也慢慢慢慢到了天边,没有很长时间的意乐。

平时我们道友们,金刚道友互相聊天的过程当中,真的看得出来。有些人特别重视修行,他没有时间跟你闲聊很长时间,他根本没有这个精力,没有这个时间。但有些修行不好的人,他经常会说各种各样的。而且我们人的语言完全是心灵的窗口。现在世间人有这种说法:语言可以创造人,人可以创造语言。语言为什么可以创造人呢?因为从他所说的这些话中,可以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样子。比如他经常说嗔恨心的语言,经常说网络的语言,经常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这个人是很无聊的”,你马上就知道了。如果这个人经常讲利益众生的事、菩提心的事,或者这个人经常讲特别负面的话,那你就完全知道。有些人是特意装着,这种是极少数的。本来自己是很负面、特别糟糕的人,但是他外表装得特别文雅,特别好,这是极个别的。大多数人,他到底是不是个修行人的话,从他的语言当中可以看出来。如果“语言很重要,观心也是很重要的”,这样的话,这一群人应该是修行人,我们经常这样讲,有共同兴趣的人会经常在一起。

学院当中也是这样的,有些道友每次讲的时候,根本不讲佛法,一直讲什么养生、气功、按摩,或者是打仗、时事新闻等等,这样的话,旁边的人一下子就知道了,这个人原来是重视这些事情的一个人。尤其我们的有些道友,从来都没有观过心,特别关心自己的健康,包括我们有些法师,也可以看的出来,他平常爱跑的话,他经常讲在外跑的一些经历,就像我一样;如果他自己天天都是吃中药,这样的话,时常在课堂上给大家讲怎么样调理身体。如果他自己喜欢玩游戏的话,他也会说这样的。所以,我们通过语言也可以观察出这个人到底是什么人。

这个时候,看看我们整个修行群体的气氛,如果大家都特别关心自己的心性,那么这个群体将来一定会有造诣的。因为长期这样努力,其实心是可以变化的。任何一个有为法,它是可以发生变化的,我们的内心可以发生变化。外面的物质,就像《量理宝藏论》里面讲的一样:水再怎么样升温,到了100度,再想升高也是没办法的。木头再牢,也是长不了的。但是我们的心不断训练、不断训练,甚至跟它相关的物质也会发生变化。就像现在运动员,他们不断地训练;动物的话,因为它有心,有心的话,通过不断训练以后,动物的身体也会有变化。我们人的话,不断训练也会有变化。所以我们的心如果学会了安住,学会了禅修,它一定会是听话的。

为什么说我们刚开始没办法禅修,没办法安住,贪嗔痴像洪水一样,全部涌现?就是因为无始以来我们一直没有观过它。它就像一个特别顽皮的孩子,父母都没有了,他成了孤儿,在这个时候他无所不做。一旦有一个人管住他,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刚开始很难制伏,但慢慢慢慢,毕竟是个人,最后他会听话的。

所以我们有些修行人,刚开始特别糟糕,脾气也很不好,行为也很恶劣,但是经过长期努力,有些人在晚年的时候确实有一些转变,有些当然好像也没什么变化,就像我那天讲的《大毗卢遮那成佛神通加持经》里面说的一样,有六十种心,方便的时候你们自己看一下。这六十种心当中,你到底是哪一种心?自己对照自己看一下,像狐狸一样的心吗?因为狐狸怀疑特别多;或者像贪心、嗔心、痴心,还有疑心、罗刹心、饿鬼心等等等。所以,我们每个人如果能观察自己的心,这是最有价值的。

本空光明无为界,亲证自觉本瑜伽,

四位无变如虚空,谓义光明亦是彼。

本空、光明,无为法的界,如果亲自证悟了觉性本面的瑜伽士,实际上我们前面讲的“四位”,四个阶段,也就是:分别念像敌人一样、分别念的威力减弱、分别念变成朋友、最后分别念自己得到解脱——这四个阶段,其实也没有什么变化,如同虚空一样,这个可以叫做什么呢?义光明。

义光明也比较高,像《前行备忘录》、《定解宝灯论》当中讲,喻光明是通过比喻来知道自己的心;义光明的话,真正自己本有圆满的心性,这个叫做义光明。我们四灌顶最后一个句义灌顶的意思也是义光明的意思。

如果你真正通达了这种光明境界,或者说心性,那我们前面讲的四个阶段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分的,在它的本性当中没有什么可分的。

大家记得吗?《楞严经》第二卷里面讲了,当时波斯匿王跟佛陀讲,他三岁的时候见过恒河,年轻的时候也见过恒河,60岁的时候也见过恒河,然后他就很悲伤,觉得整个一切都变了,他也老了。有时候我们也是这样的,好像自己现在已经老了,时日不多了。

但是佛陀问他,你觉得这些有没有变化?他说有变化,我三岁时候的身体和年轻时,还有现在都是不同的。后来佛陀说,虽然外境上好像显现有这些变化,但是你的见精之性、你的心是光明无为的法,它是没有变化过的。后来波斯匿王也认识到心性的道理。

所以我们前面的这些阶段,从修行者的角度来讲,当然是不得不分。但是如果从心性自己的本面来讲,就没有什么可分的。我们把虚空分了很多,但是虚空它自己的层面没有什么可分的。我们也经常说文殊童子,文殊菩萨他童年的时候已经证悟了,他的年龄永远停止在那样的一种境界当中。我们有些人觉得:“怎么可能永远是一个童子,不可能的。”从他的见精来讲,不一定的,但是真正从见性,也就是说自性本来面目来讲,它不会变的。大家学过《楞严经》的七处征心,都应该明白。

明空风觉境心幻,轮涅无别融平等,

唯一明点本性义,见此无勤渐得果。

主要讲什么呢?当你开悟的时候,所有的地道都会圆满。怎么圆满呢?一般来讲,不同的修行过程有自己不同的一些境界,跟前面讲的也是一样的。

比如说明空的境界,或者说风入于觉性,风觉的境界,或者是境和心融为一体,或者是幻化的身相,这些都是不同的一些境界。这些境界,最后在轮回和涅槃无二圆融平等性当中,全部是什么呢?叫做唯一明点的本来意义。

唯一明点的话,它没有什么四方形、三角形,没有任何的边,它是一种圆形。这是一种比喻,《法界宝藏论》里面也讲了很多这方面的道理。

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风心也好、明空也好、觉受也好、轮回也好、涅槃也好,所有一切的一切,到最后,就像我们《宝性论》当中讲的:“究竟一乘”。《妙法莲华经》当中也是这样讲的。

当你真正认识了心性,“见此无勤渐得果”:见到这种境界的时候,所有的这些果渐渐都已经获得了。或者有些是顿悟的方式得到的,每个众生的境界不同。所以到最后,全部都已经获得了。

如空无变智慧身,离障二智功德圆,

初佛诸部最胜主,现前常遍任运业。

最后他得到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成佛、圆满事业的意思。那这个是什么呢?

最后就像虚空一样、无有变化的智慧身体,它远离了烦恼障和所知障,而且具足了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等等功德都已经圆满了。那么,跟佛当中的初佛,也就是普贤王如来无二无别,也就是所有部洲最殊胜的教主。

任何一个人,如果你通过修行而成佛的话,实际上在法界当中跟第一佛没有什么差别,现前最高的佛果果位。

那么,得到了这样的佛果以后,实际上它会现前什么呢?恒常、周遍、任运的事业。

《现观庄严论》当中讲了二十七种事业,获得佛果以后示现的事业。《入中论》当中讲无勤的事业,得佛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勤作。

这种事业并不是一会儿比较好,事业比较成功,过一段时间又不行,无常了;也并不是只偏这一边,不偏那一边,片面的,也不是这样的。还有,它是佛的事业的话,任运自成的。所以说,到了那个时候,所有的功德都已经圆满了,所有利他的事业也自然而然圆满。

我们有些高僧大德,有些修行比较好的人,可能到了一定境界的时候,他的事业任运自成、周遍、恒常,至少也是很长时间圆满的。我觉得像法王如意宝的话,应该我们依止的整个过程当中,他的事业一直是非常稳定、周遍的,在我们的范围当中非常圆满,这是暂时在我们众生面前显现的一个像佛一样的上师事业来讲的。真正佛陀的事业,就是恒常、究竟、不变的圆满。

我们四个阶段当中的最后阶段讲完了,正文已经讲完了,那么后面的话,讲到了大圆满的殊胜、造论的情况,应该讲这些。

如是经续决定密,甚深广大道建立,

无勤之中任运成,此最速道大圆满。

这以上已经讲了所有经典和续部当中决定秘密的窍诀,这些窍诀意义深奥、广阔,这样的道的建立,实际上是无勤之中任运而成的。

因为我们如果学得比较好的话,所有的显宗、密宗也好,所有深广道的安立,实际上自己也可以在无勤当中成就。每个人都看看,能不能遇到真正的上师和真正的法?如果遇到的话,那很多显密的理论,轻而易举就用窍诀的方式来获得了。

那么最好的法是什么呢?最快、最好的道就是大圆满法。

麦彭仁波切在这里也是讲,我们所有显密经论究竟的心髓实际上归根结底就是大圆满法。这方面的话,麦彭仁波切专门有另外的一本《三本性论》。《三本性论》比较多,我以前很想把它翻译出来,但是人生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后来选了《入大乘论》。今年我们闭关之前大家都已经学了《入大乘论》,我们前面也讲过一遍,现在堪布堪姆们讲了以后,我相信对大圆满有了一种真实地了解。本来《三本性论》里面讲的特别好,但是后来我想《入大乘论》的逻辑比较严密,再加上可能对我们有分别念的人来讲,《入大乘论》的思辨比较适合。

所以,我在这里也不用说很多大圆满是什么样的。每个宗派都说自己的宗派是很好的,但是我们作为一个大圆满的传承者,我们应该要知道大圆满。其实我们对每一个宗派都不排斥,都要去学习,但是修行的过程当中应该以自宗为主,这样比较好一点,因为自己有灌顶,自己有传承。如果我们说,一切宗派都是圆融无碍,然后学也到处都学,修也到处都修的话,最后就抓不到重点。我们学的时候,广阔无垠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学,甚至外道的这些道理你也可以了解。但是修的时候,我们说:“一切都是平等的、一切都是清净的,我要修外道。”那这是不合理的。传承上师们也不是这样的,比如说宁玛派的这些大德们,他们学各种各样的显密教法,但是最后修的还是自己的法。法王如意宝也是这样的,他是各种各样的教法都会学的,也是非常的支持,但是修的时候,修往生极乐世界和大圆满法,所以每个上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一个传承。

一方面,我们可以对所有的上师都恭敬,对所有的真理都赞叹,对所有的宗派,甚至世界上的其他宗教,我们也是应该和睦相处。但你修的过程当中,你说:“一切都是一味一体的,我今天修密法,明天我去修某个外道的法,这样修的话我感应很不错的。”这样的话,可能见解和行为有点颠倒。

见修行的话,见解广阔如虚空一样,但是修行的时候,它要细微到某个传承和某个上师的口诀上。否则的话,可能你的修行已经偏了。所以大家应该要明白大圆满的殊胜性。

珍宝王库之窍诀,依传承师恩善得,

最深勤作诸道乘,纵妙无法堪比此。

下面讲大圆满是最好的,其他都比不上大圆满。可能有些宗派不一定开心,但不管怎么样,自己是可以讲的。两个摆摊卖豆腐的人,一个人说我的豆腐很好吃,别的豆腐不一好吃,我的好吃。然后另一个人说我的豆腐好吃……。所以一方面我们自己可以赞叹自己,一方面我们确实觉得这是很好的,从教理,理证、教证、窍诀各方面来讲应该是很好的。所以麦彭仁波切说大圆满是最好的,是其他勤作法不能比的。

意思是什么呢?我们上面所讲的大圆满,就像是一个珍宝王的大仓库。那么这样的窍诀,依靠什么获得呢?就是依靠大恩上师的传承才能获得。如果没有上师,确实不一定能得到。虽然这个法很好,但是不一定能得到,所以应该依靠上师的恩德而得到。

以前我看过,别人问顶果钦哲仁波切:“我不会修上师瑜伽怎么办?”他说:“你就天天想上师,想哭的时候哭,思念的时候就思念,就一直想着上师的恩德,这样的话,也算是一个上师瑜伽。”不知道是不是他真的说了,有些书里面是这样讲的。

其实这个也有道理,前两天我也讲了:“视师如佛”的话,其实上师,从身体上讲肯定与佛不一样,佛具足相好圆满,但从现在任何一个上师身上都看不到,甚至这个上师的身体还有各种各样的疾病、毛病等等,一大堆。然后他的语言与佛陀也不一样,佛陀的语言具足六十种梵音,而上师的声音,一会儿难听,一会儿带来不舒服,等等,所以他的语言与佛语也是差得很远。然后他的心,佛是无有分别的、具有无碍的智慧。而我们的上师,有时候嫉妒心,有时候贪嗔痴等等,所以这样修“视师如佛”是很难的。

但是我自己觉得,真正得到了一些教言利益的人,这些教言的来源其实是上师,如果是佛陀,除了改变你心的相续以外,其他都没有办法。所以从恩德角度来讲,上师的恩德胜佛,或者说跟佛没有什么差别。对获得教言利益的人来讲,视师如佛是可以的。如果强迫,非要把一个自己特别看不惯的上师观成一个相好圆满的佛陀身相,这是谁也做不到的,这是一种诽谤的语言,应该可以这么讲。

我们每个人也是这样的,比如说父母对你恩德很大,这叫做大恩父母。如果你的老师对你恩德很大,这是大恩的老师。如果一个上师呢——我自己也是真的想,像上师如意宝的话,自己的父母,跟这个世界上相比较起来的话,谁都没办法,但跟其他的有些上师比较起来,好像有一点差别。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对我生命的转变,这个是有意义的。并不是因为他是我的老师,就像我们现在世间的政治家:他是我的领导,他想也好,不想也好,必须要尊敬他。如果没有的话,如果他比较严厉的话,可能惩罚你,处死你。

佛教是这么讲的,如果你们对一个上师没有信心的话,没有必要把他观成佛;如果这个上师真正对你心的相续有改变,甚至让你认识心的本性,可能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不一定能做得到。甚至释迦牟尼佛当时出世,因为你与佛陀之间有那么长时间的差别,所以他也没有做到。那这样的话,以这种因缘,佛与上师特别相同。

莲花生大士的教言当中也是说了[2]:“就像乌龟在盆里面不可动摇。那么依靠上师的教言摄受,心就不可动摇,这是最重要的。”以前我们的分别念到处动摇,但乌龟在盆中不会动摇,那么依靠上师,它的心真的会专注,会认识自己的心,这就是上师的特点。如果没有这样,他自己说:“我是你的上师,因为我给你灌过顶了。”但灌顶的话,如果是形象上拿个宝瓶:“阿布肯扎、阿布肯扎”,而你的心一点都没有转变的话——当然规矩上你要恭敬上师,这是肯定要的,规矩上是要的,但是真正的上师是让你开悟,让你认识心的本性,这是真正的上师。

所以他这里也说了,这么殊胜的教言是依靠上师的恩德而获得的,当你得到的时候,所有最甚深的、最勤作的这些道——中观道,大手印道,或者说其他的这些道,虽然它们很好,但是与我们现在得到的大圆满的证悟境界,是没办法相比的。

如假宝与如意宝,谁具了知顶乘慧,

最上有缘瑜伽圣,入此金刚藏妙道。

最后劝大家学大圆满法。其实这个也是比较深的,但也没事,有些可能没有灌过顶的人也在听,但是可能问题不大,只是讲大圆满很好,没有讲大圆满的具体修法。

意思是说,我们世间当中,有一个假的如意宝和真的如意宝。如果谁已经知道了真正的如意宝,就是顶乘大圆满法的这种智慧,实际上他是最上有缘的瑜伽圣者。

这里的圣者不一定是得地以上,意思是像圣者一样了不起的智者,这个意思。

也就是说,如果谁能辨别真宝和假宝,能区分正法与不是正法的差别,具有了知顶乘大圆满的智慧,那么这种有缘的瑜伽士,你应该入于金刚藏的妙道。也就是入于我们大圆满的道,禅修的道。这个很重要的。

因为我们现在的世间人,真的和假的可能有时候不会分。我前天也讲了,大家都是真正的法找不到,有些虽然不是假的法,但还是有差别的,就像市场上琳琅满目,到处都有好东西,但要分析的话,如果你没有一定的智慧,哪个是最高档、质量最好的,一般都找不到。

所以说我们整个所知世界当中,各种各样的法都有,我们现在编字典的密法的那些书,他们已经查的名称,大概是九十七本书。我现在只看了几本,其他的道友们都在努力,所以可能所有的这些书,光是现在依靠AI或者依靠其他方式来查词的话,也是非常多的。

如果我们全部的密法都要查的话,变成什么样的,不知道。同样的道理,我们所学的知识也是非常多,千经万论,浩如烟海。但是其中我们要知道,真正如意宝一样的就是大圆满。如果你知道大圆满是那么殊胜的话,那么你应该有这样的信心、这样的智慧来趋入什么呢?趋入我们的金刚藏,也就是说密乘的妙道当中。

这里主要是劝大家,如果自己各方面因缘具足的时候,还是要学一学大圆满的密法,像《入大乘论》,还有我们前面讲过的很多法,法师们讲了以后,感觉就完全不同了,然后讲完了以后,你们自己得到利益的时候,你要百般精进,不管是哪一个上师,哪一个法师都要去恭敬。如果你得不到什么,反而看到一大堆的过失的话,可能也不一定是你的上师,当然从规矩上讲,你如果诽谤的话,过失很大的,包括我们密宗的誓言破了以后,确实难以成就。这也并不是自己说了算的,它是一种规则,就像世间犯了法以后,你一定会是受到惩罚。同样的,尤其是我们金刚道友之间的誓言、弟子与金刚上师之间的誓言,这些都是非常严厉的。密宗是要么向上,要么向下,不是你说了算的,你自己觉得这样不一定是这样的。

但是如果你没有这样,自己的誓言也是清净,不管是任何一个上师给你传的这些境界,你自己也是好好修行的话,我觉得,就像麦彭仁波切有些快乐道歌里面所讲的一样:“今生一切不幸当中遇到了莲花生大士,遇到了大圆满法。”法王也经常这样讲,我们也是这样想的。

我个人也是,修行也不好,各方面都不好,但是遇到了这个法,不管多少人来让我推翻的话,心里肯定是根深蒂固的。并不是因为需要树一个规矩我才这样说,因为我是宁玛巴,因为我是法王的弟子,不是这样的。我是真正自身得到了利益,知道了生命的真相,觉得自己在不幸当中有幸的遇到了大圆满和莲花生大士的传承,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现在在翻译莲花生大士的教言,我觉得很多人如果以后看到的话,可能对不修行的人来讲,它是一本书,没有什么的。但对修行人来讲,可能多少两黄金也比不上。有些论的价值,你自己没有深入经藏是不知道的,一旦进入以后,世界上的豪宅也好,名车也好,都是假宝,都没有什么的。只有真正如意宝一样的法本和如意宝一样的了悟心性,才是世间当中最珍贵的。

前一段时间我身体不太好,我想会不会尽快就走了?后来想了一下,这本书,不知道,怎么没有翻译?如果没有翻译完的话,就像以前造乐山大佛的那个和尚[3]一样,他的弟子或者下面的人会不会接这个工程?我当时考虑了很长时间,后来身体也稍微好了一点,觉得不管怎么样,其他没有完成也没事,这是莲师的法。大概有15万字左右,这个法如果能圆满的话,也许对有信心的人来讲确实有意义的,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没有信心的人来讲的话,这也没什么,只是多少张纸而已,其他也没什么的。意思是大家应该入于这样的法。

如是即兴述少要,以此善愿无边众,

金刚藏恩得现见,心性光明珍宝洲。

上面已经讲完了,包括大圆满的功德都讲完了,下面的话,他当时是怎么造这个教言的。

麦彭仁波切当时没有特意准备,翻阅很多经论啊,不是这样的,他是以即兴的方式来宣说了,这么少、大概是二十几个颂词的这么一个要点。看起来好像很少,也并不是特别厚的书。

但是以这个善根,愿无边的众生依靠什么呢?金刚藏恩。金刚藏恩指的是上师或者文殊菩萨的恩德和加持,能现见自己心性光明的珍宝洲。

回向的时候也是这样的。《禅修深义密要》,这么短短的三节课内容,我们是讲了三节课,麦彭仁波切也许一两个小时,一个小时都不一定,他是流露出来的,不像我们一直翻阅、找各种方式,不是这样的。

所以他发愿,愿很多很多的众生依靠文殊金刚藏或者大恩上师的加持,能真正见到自己的心性光明。我们这次也是发愿,希望通过这个略修,真正让很多人重视自己的心,同时通过修行也能得见,这样发愿。

后面有两个吉祥,一个是寂静佛的吉祥,一个是忿怒佛的吉祥。

不坏等空金刚藏,身智无别平等性,

自性光明胜不变,大乐吉祥等虚空。

首先是寂静佛的吉祥。

始终不被任何外缘毁坏、等同于虚空那样的金刚藏,金刚藏就是我们的心性。心性得到究竟之后,获得三身五智的功德、无二无别的等性,就是我们心性光明的不变法,它也可以叫做大乐智慧,这样的大乐智慧能遍满整个虚空界。

意思就是说,依靠圆满证悟一切法的佛陀,像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甚至莲花生大士,显现上他们是佛,实际上现前不变大乐智慧这样的吉祥周遍于整个空间。依靠所有圣者们的智慧来祝福一切都吉祥的意思。

最后一个偈颂:以忿怒佛的方式来回向。

无边虚空界瑞兆,黑日嘎尊空行母,

伴随乐舞唱欢歌,此道诸方赐吉祥。

无边无际的虚空界中周遍了忿怒佛,就是黑日嘎,还有包括黑日嘎的空行母。

意思是说,比如说五尊忿怒的佛父佛母,还有大悲观音变成了马头明王,文殊菩萨变成了大威德,所有的寂静本尊变成了普巴金刚。我们现在的金刚橛,其实金刚橛是所有忿怒本尊的总体,我到时候也可以有很多教证。

那么意思是说,在整个世界当中遍满所有的诸佛菩萨,在野蛮的众生面前示现忿怒形象的佛陀、本尊,还包括其他的护法尊等等,伴随着大乐的舞蹈,他们唱起了欢乐的歌,这个道,也就是我们禅修秘诀的这个道,在整个世界各地,赐予圆满的吉祥。

因为现在末法时代的时候,忿怒佛如果没有出现的话,可能很多寂静佛没办法调伏众生,当时菩提萨埵在藏地修桑耶寺的时候,实在没办法了,后来请莲花生大士,莲花生大士过来以后,就开始降伏了鬼神。

现在世间当中也是这样,有时候我们整个世界要得以吉祥的话,很难的,应该依靠忿怒本尊勇猛的加持、威力,他们的咒语,“吽”“啪的”等等,整个世界就开始变成一片吉祥,变成一种快乐。可能也是这样的一种吉祥法。

那么最后:

此乃木龙年一月初十,于嘉普白岩大乐自在山洞,麦彭光明金刚未加修饰, 随心中所现即兴速写密要义,愿吉祥!

基本上念了两种传承,藏文的传承、汉文的传承。

这个论典是木龙年一月初十的时候,在一个叫做嘉普白岩大乐自在山洞。麦彭光明金刚——麦彭仁波切有很多不同的名字,他没有加文字的修饰,随意心中流露、即兴而撰写了这篇秘密要诀,愿一切吉祥!

2024年7月8日译于喇荣

这也是上次在喇荣翻译的。

下一节课我们讲《劝修寂止之语》,那么这节课讲到这里。



[1] 《无垢光尊者传》:全知无垢光尊者有八大不同的名称,即阿革旺波(语自在)、龙钦绕降(境界广大)、根钦亲波(全知大师)、那凑让珠(种种自解脱)、班玛列哲(具缘莲花)、革扬罗德(开心大乐)、攀巴桑波(善妙幡)、哲美哦色(无垢光)。

[2]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莲师教言·松岭宝藏|禅修教言之殊胜金鬘》:

措嘉佛母向上师问道:「如何辨认出法性、本觉?」

上师回答:认出本觉的口诀,是有如老练的医师藉由病人的行为举止、脉象或尿液来诊断病情。

同样的,瑜伽士应该运用三件事情来认出周遍如虚空的本觉:佛陀的话语、上师的教导,以及自己的觉受。

本觉的全然当下,就有如太阳光照射到镜面上。同样的,瑜伽士应该保持在本觉的完全当下,离于任何清澈的影像。

对于六聚本然状态的关键教言,是有如被疾病侵袭的病人,已没有害羞或困窘的概念。同样的,瑜伽士应保持对一切所知对境皆不形成任何概念。

与本觉的直接邂逅,有如神奇的疗癒师将所触摸的每一件事物当作治病的媒介。同样的,取得见地的甘露之后,瑜伽士应该运用一切事物当作本觉的媒介。

让心静下来的口诀教言是有如被放入盆中而无法移动的乌龟。同样的,当瑜伽士运用上师的指导而掌握自心之后,他的心也无法移动。所有的这些口诀教言,都是指认法性、本觉的方法。

[3] 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水势相当凶猛。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

公元713年(唐玄宗开元初年),海通和尚游历至此,不忍苍生受难,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遂发起建造这座大佛。当建造的消息传开后,众多能工巧匠聚集到凌云山,开工时,干锤击石,喊声震天。自此,乐山大佛开始长达千年的建凿和修缮之路。然而,佛像的上半身尚未完工时,海通和尚便圆寂去世,佛像工程中断。

其间经历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韦皋两次续建,直至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经三代人、历时约90年,无数能工巧匠凿山刻石,完全依靠手工、人力,前仆后继建造而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