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窍诀金钥》简释01.pptx

《窍诀金钥》讲解02

2006年2月8日

今天继续讲菩提心的功德以及大乘皈依的教义。

善心悲心偏袒者,暂时常易泪涌动,

愚者纵捧为菩萨,绝无殊胜菩提心。

有些人具有偏袒的善心和悲心,见到亲朋好友或是与自己缘分比较好的众生遇到困难痛苦时,很容易眼泪涌动。一些愚笨的人见此便认为“他真是大菩萨”,这些人自己也认为:我肯定是菩萨!但华智仁波切说:他的相续中绝对没有真正的殊胜菩提心。

眼泪并不能代表什么。有些人本身特别喜欢哭,就连提水时摔一跤都会“哇哇”地哭起来。我们在父亲、母亲等亲友去世的时候哭算不算是大悲菩提心呢?不算,这只是世间的一种情感,一般世间人都会具足。或者在看上师传记、见到可怜众生时,也会流下眼泪,这算不算大悲菩提心呢?也不一定。根登群佩说:“人在受到感动或者一时冲动时也会哭,但这并非纯净的大悲心。”就像有一次他在外道殿堂的塑像前强烈祈祷,眼泪也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当然,如果像《大圆满前行》中所讲那样:有些上师见到众生受苦,马上就会流下泪水,并且发愿要自己代受这些众生的苦,以此可以推断,这位上师一定具足了大悲菩提心;或者,当看到怨敌遭受痛苦时,自己能够发自内心地流下悲愍的眼泪,并且希望能够替他感受痛苦,那说明相续中真正具足了大悲菩提心。

表面多勤诵禅修,自以为是行佛道,

不知初中末窍诀,绝非胜妙佛子行。

表面上精进地念诵、禅修,自以为行持了多年佛法正道,但若不知初中末三殊胜的窍诀,那绝对不是殊胜善妙的大乘佛子之行。

华智仁波切在这一颂中,不仅讲到菩提心的重要性,也讲述了一个很重要的修法窍诀,即做任何善事时,最初发菩提心,中间心不外散、一心一意地专注,最后将善法功德回向一切众生。这就是大乘殊胜三要——三殊胜。如果懂得这一要诀,那就是真正修持大乘佛法的菩萨。相反,若不懂得以三殊胜窍诀摄持,行善当然是好事、是功德,但绝对算不上真正大乘菩萨的行为,如《入菩萨行论》中说:“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佛经中经常提到芭蕉树,但我之前从未见过。有一次,我在杭州看到芭蕉树,觉得特别稀奇,对其里里外外进行剖析,由此对佛经中的道理生起了相似的定解。)

有些人念佛非常精进,希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觉得“极乐世界很快乐”;有些禅师每天都为了成佛打坐,但成佛之后做什么却没想过。实际上,如果是为了利益众生,发愿自己一定要先成佛、先往生极乐世界,这就已经具足了菩提心。

现在的部分寺院与法师不太强调最初的发心,但这一点非常重要。按照华智仁波切的教言,不管是修禅宗、净土宗,还是修大手印、大圆满,无论修什么,无论在什么地方修,最关键的是开始时要发菩提心,中间以无缘摄持,最后为利益一切众生成就佛果而回向。如果这样,那么一天中不管修什么法、修到什么程度、达到怎样的功夫,都可称之为大乘的行为。

以下主要讲皈依三宝的道理。

无等人天之依怙,功德源泉三宝前,

未诚皈依获定解,绝非内道佛教徒。

无与伦比的人天导师释迦牟尼佛、佛所宣说的妙法,以及追随他的僧众,是世间人天一切众生的依怙、一切功德的源泉。在如此殊胜的三宝面前,若未诚心诚意皈依而获得定解,则此人绝对不是真正的佛教徒。

皈依时首先要知道佛陀是世间最殊胜的圣者。佛陀在蓝毗尼园降生时即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因为佛陀真正证得明空无二的境界,任何一个凡夫乃至菩萨都无法比拟,是最究竟的大彻大悟;佛陀所宣说的妙法,是能够根本息灭众生烦恼酷热的甘露妙药;修持如此殊胜妙法的僧众,是菩提道上的助伴,依靠他们才能顺利抵达涅槃的彼岸。通过自己的观察、思维,了知三宝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之后,即会生起无法抑止的希求敬仰之心,具足这样的定解后即会诚心皈依三宝。

有时候出门坐车,通过与不同司机的交谈,我发现有的司机是佛教徒,其皈依的见解还不错,认为“世间哪里有释迦牟尼佛那样无上的人,所以我要皈依他”;而有些人就是为了保佑自己平安发财才在车里挂一个佛像……他们依止释迦牟尼佛的目的与发心各种各样,皆不相同。因此,对皈依三宝生起定解很重要,真正具足“三宝最殊胜”的定解,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皈依;否则,即使办了皈依证,并且也在修持佛法,依然算不上真正的佛教徒。

阿底峡尊者在藏地时,曾经有一位印度的客人来拜访,尊者问他:“印度最近有什么新闻?”那位客人说:“最近印度确实发生了一件事。一位居士被外道徒抓住了,并且逼着他舍弃三宝,但这位居士因为不愿意舍弃三宝,被外道徒打死了。”阿底峡尊者听后不但没有觉得他可怜,反而十分赞叹地说道:“很好很好,这位居士为佛教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他的一生也非常有价值,只是杀他的外道徒太可怜了。”其他人可能会说:“这个佛教徒是很好的人,为什么会被杀?太可惜了!不应该杀他。”那阿底峡尊者为什么这样说呢?实际上,尊者间接已经告诉我们:披袈裟、剃光头,或者在三大戒坛中受过戒等外相都不是很重要,关键看自相续中有没有宁舍生命不舍三宝的定解,如果没有这种定解,形象上再好也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

于佛为谁有何德,何故应皈全不知,

皈依偈纵诵十万,绝非正道之皈依。

佛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佛陀有何种功德?为什么要皈依佛陀?如果对这些一概不知,即使皈依偈颂已经圆满念诵十万遍,也绝非内道佛教徒真正的皈依。

一般世间人认为,一个人从小学一直到硕士生、博士生毕业,肯定很有学问、很了不起、有很大功德!但其实,这跟佛的功德没有任何可比性。我们从佛陀的传记可以了知,佛不是一世两世,而是在多生累劫之中经历了无数生死,将自相续的智慧与悲心逐渐培养起来,最后才成就了殊胜的菩提果位。佛陀这种积累资粮的精神,谁能比得上?这种智慧与悲心,世间的哪一种聪明与能力能够与之相提并论?所以,若真正了知佛陀的功德,并且以无与伦比的恭敬心向佛陀祈祷,自己一定会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

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等论典中讲了很多皈依的道理与功德,大家应反反复复思维其中的道理,并且观察自相续:我是不是皈依三宝的弟子?我为什么皈依三宝?如果相续中确实已经产生定解:佛是所有天人、非天、龙王以及所有世间平凡人乃至菩萨都无法相比的,只有他才是自己最究竟的皈依处——在这样的定解摄持之下念诵十万遍皈依偈,才会具足极大功德;若没有这种定解,仅仅是为了听密法,机械地念诵以完成数量,那么,即使念了十万遍、百万遍皈依偈,也不算真正的皈依。

具足三身五智佛,功德数量不可思,

尽解轮回束缚因,无欺永恒之依处。

佛陀具有三身五智等许多不可思议的功德,依靠他完全可以解开束缚轮回之因——业和烦恼的铁锁,是永远都不会欺惑的真正皈依处。

《父子相会经》中以三种比喻宣说佛陀不可思议的功德:飞禽如何在天空中飞翔,也无法衡量出虚空的边际;如何以勺子舀大海的水,海水也始终不会干涸;大地上的尘土,如何称量也称之不尽。同样,佛陀的功德不可思议,非一般人可以测量,对佛陀的功德哪怕生起一刹那的信心,也会断除轮回之根本。所以说,佛是永恒的皈依处。

下面讲佛法和大乘僧众。

妙法佛子菩萨众,无余功德之大海,

人天群生利乐藏,即诸智者之依处。

佛所宣说的妙法以及追随佛陀的大乘佛子(此处指登地圣者),他们也具有如大海般的无量功德,是人天群生利乐的源泉、诸位智者究竟的皈依处。

《宝灯经》中说:虽然天盲从未见过太阳的光芒,明眼人却清晰可见,同样,被无明愚痴遮住慧眼的凡夫众生,虽然未见到三宝的功德,但三宝的功德无欺存在。

一些喻法书在讲到佛陀时经常以虚空作为比喻,噶当派的教言中也经常以虚空来比喻三宝功德。此处,华智仁波切将三宝的功德比喻成大海。但《如意藤树》中说:有智慧的人都知道,如何赞叹也仅是佛陀功德的一部分,因为谁也不可能说尽佛陀的全部功德。诸多智者均异口同声地说:“智者们赞叹三宝,但也仅是以三宝的部分功德作为对境赞叹,因为无论以何种语言、笔墨都是赞叹不完的。”所以,不论以何种比喻、何种方式赞叹佛陀,都无法述尽三宝的无量无边功德,我们若能如此了知,也是自己最大的智慧。

很多人智慧过人,但这毕竟只是在物质方面体现的一种聪明而已。真正的人生真理,需要自己前世的信心及因缘聚合才能了知。所以,皈依三宝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世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像佛陀那样让我们依赖。

在座有些人在修行的过程中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不会飞,还吃得多,世间很多事情也处理不来,感到很伤心。但是,如果你对三宝的信心很坚固,内心不舍弃三宝,那即使在外相上没有什么功德也没关系。

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说:“谁不由欲嗔,怖痴而越法,彼谓具信者,定胜妙法器。”所谓具信者,即远离贪心或欲望、远离嗔恚、远离怖畏、远离愚痴,具有这四种心态的人,才称得上具足真正的信心。以前“文革”期间,有些人因贪执名声、地位、钱财或者因为畏惧而舍弃三宝;有些人因为嗔心而违背三宝的教言;还有些人由于痴心不了知三宝的殊胜功德而皈依外道本师。我听说当时有一位格西,他不敢直接穿出家僧服,就随时带着一块黄色的布片代表袈裟,外面再披上在家衣服。像这样,内心一直保持正知正念,维护出家人的身份,护持佛法,就是真正智者的皈依。

如来佛子大勇识,如海密行难测度,

殊胜功德若悉知,具无变信智皈依。

如来与诸大菩萨们如大海般的密意行为难以测度,对此殊胜功德完全了知,并且具足永不改变的信心而皈依,就是智者的皈依。

永远不会改变的信心,这一点很重要。什么叫信心?就是具足刚才《中观宝鬘论》中所说的四个条件。现在一些人,如果问他:“你信不信佛教?”他会说:“我信佛教,我知道佛陀肯定存在。”但这个深度不够,只是表面上的一种信心。如果出家人的相续中只有这么一点所谓的信心,一旦遇到违缘,很容易就会把三宝舍弃,不要说“文革”那种年代,即便是现在城市中各种各样的诱惑也很难抵挡。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说:有时候自己也感到有点害怕,自己的相续中到底有没有坚定的皈依?因此,在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们应该经常再三观察自己的相续:我到底具不具足信心?假设一个人拿着枪对我说:“如果你不舍弃三宝,我就杀死你。”这时,我会不会说:“你杀就杀吧,反正我不会舍弃三宝。”如果这样,说明自己相续中真正具足皈依戒。

有些道友经常说:“我已经皈依十多年了,皈依戒都已经听了好多次,你不要天天讲这个,给我讲深一点的大圆满直指心性的修法,好不好?”如果你相续中有真正的皈依戒,那我倒是非常高兴,不讲也可以,马上停止,但到底有没有也不好说。还有些人说:“现在已经听太多法了,现在我要到一个寂静地去修行了。”但是,经历了无数苦行、听闻了无数大经大论的高僧大德们都尚未产生“我听法太多了”的念头,我们最多也就听了两三年,而且也只是听这几部论典,就认为自己听得太多了,是不是太可笑了!

暂时自心受痛楚,悲悲凄凄泪洗面,

然于三宝未诚信,伪装哀泣愚皈依。

有些人自心暂时受到一些痛苦、苦楚的时候,特别伤心,一直以泪洗面,然而对三宝没有诚挚的信心,经常喜欢这样假装哀哭,等眼泪干了以后,很有可能退失信心,这实际上是愚者的皈依。

自相续未生起出离心时,形象上出家也没用;自相续未生起对三宝的诚信,形象上皈依三宝也不足够。因此,自己要反反复复地观察:我究竟为什么要皈依?直到相续中真正生起“佛陀是具有不可思议功德者,在整个世间,唯有依靠佛陀的救护、依靠佛的威力加持才可以使我们从苦海中逃脱,所以我一定要皈依”的念头,这时才是真正的佛教徒。否则,一般的眼泪没有丝毫价值。法王如意宝讲《释迦佛广传》时也说:我们见到佛陀在因地时所行持的苦行应该流下眼泪,这种以佛陀为对境出现的泪水是一串真正的水晶念珠,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若未无误而了知,因境依法及学处,

彼人相续岂能具,不共殊胜之皈依?

应该以何种心态来皈依,是大士道的发心、中士道的发心,还是小士道的发心?皈依的对境是谁,有什么功德?是梵天、帝释天,还是三宝?皈依的方法是什么,是依靠上师还是依靠仪轨而皈依?是以大乘或者小乘方式皈依,还是以密乘方式皈依?皈依之后应守护的学处是什么?什么是共同学处、不共同学处以及殊胜学处?若未彻底了知皈依的因、对境、方法以及学处等方方面面的道理,仅在口头上说“我已经皈依了”,这没有多大意义,相续中绝对不会具足不共的殊胜皈依,只是表面相似的皈依而已。

表面皈依就是指为了发财、平安等目的皈依三宝。殊胜的不共皈依,如《三戒论》中说:“不为命奖舍三宝,何等要事不寻他,不断令自他皈依,顶礼所去之方佛。”年轻的出家人要在相续中努力生起殊胜的皈依戒,而且不仅自己守持,还要直接间接为其他人宣讲皈依的功德、皈依的意义,这样才是真正大乘佛教徒的行为。

无此不具道所依,无长功德庄稼田,

无入解脱道之友,无以纳入佛教列。

如果未皈依三宝,就不具足道之所依,功德庄稼就无有成长的良田,就没有解脱道的殊胜助伴,不能纳入佛教的行列,不具足真正皈依戒的缘故。

《俱舍论》云:“他者虽亦具斋戒,然未皈依者无有。”龙猛菩萨在《七十皈依颂》中也说:“一切虽有律仪,若无皈依则无戒。”古代的高僧大德们曾说:皈依是入佛教之门,出离心是趋入解脱之门,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门,灌顶是入密乘之门。所以,相续中若未皈依三宝,不能得到真正的戒体。要想真正趋入佛道、永远不堕恶趣,一定要诚心皈依三宝。

具此三宝庇护下,所作定趋解脱道,

不堕恶趣值正见,生生世世得妙道。

若相续中具足这样的皈依戒,在三宝的庇护下,我们的所作所为一定趋向解脱道,不会堕入恶道,而且生生世世转生于妙道,值遇正见。

临死时仅一刹那忆念“绝不舍弃三宝”,依此功德,生生世世都会转生于殊胜妙道之中。以前的很多高僧大德说:相续中若具足纵遇命难也不舍弃三宝的皈依戒体,那不论造下何等弥天大罪,死后也不会堕入恶趣。这一点非常重要。

故以诸时定无欺,三宝作为对境已,

以大士心皈依彼,即菩提心之所依。

因此,应时刻以决定无欺的三宝作为自己皈依的对境,并以大士道之发心来皈依,这就是菩提心的所依。

现在学术界有很多人每天辩论、研究佛法,并且精通三藏,但对皈依三宝完全不了知。仲敦巴尊者说这样的“世间智者”没有什么了不起,真正了不起的是那些虽不精通三藏、也没有智慧但却以一颗真心诚挚皈依三宝的人。

皈依并非为求自己的解脱,《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只有具足大乘皈依,菩提心才有基础和所依,否则不能称之为大乘佛教徒,所以要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三宝永远不会欺惑我们——我们内心中一定要有这样的诚信,时时刻刻以无欺的、最究竟的三宝作为自己永恒皈依的对境,并且不只是为了自己解脱而是以大士道的发心进行皈依,这一点相当重要。去年我去了好几个城市放生,每到一个城市,我都会问:“你们皈依过没有?”大多数人都说“皈依过”,但当问起是否是为了众生而皈依时,没有一个人举手。于是,我们不得不让大家重新发心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皈依。

这就是菩提心的所依。菩提心的苗芽有了基础,依靠它,菩提心就可以增长。如果连皈依都没有,就不能称为佛教徒,更谈不上是大乘佛教徒。就像一个门接着一个门,首先进入佛教的门,接着要具足出离心而进入解脱的门,再进入菩提心的门,之后进入灌顶的门,开始趋入密乘。当然,一开始就圆满具足有点困难,但凡夫的心态可以调整,明确自己的目标,最开始造作的心慢慢串习之后就会成为一种无造作的心,最后就变成一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