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胜赞》讲解05.pdf

《殊胜赞》讲解05

宣说观待理,胜于论议宗

论议宗称许,诸法无待成,

语自在汝说,无不观待成。

       这个偈颂主要讲的是“论议五派”中的“断派”。对于论议五派,《入中论》《中观庄严论》中有广泛宣说。《宗派宝藏论》和《如意宝藏论》中也讲得比较广。

        这个偈颂用“常派”的观点也可以解释。常派认为,一切法不需要观待其他法,不依靠因缘而成,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但这里主要讲的是断派。断派当中,以顺世外道(又称现世美)为代表,其见解是所有外道中最低劣的,因为他们不承认前生后世、业因果及因缘生。他们认为,一切法不观待因缘而生,太阳的东升西落、荆棘的尖刺、豌豆的圆形、孔雀羽毛的斑斓、河流由高至低的流淌都是自然形成的。他们的说法看似有道理,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的错谬。如《中观庄严论释》中所分析的,任何一法的产生都要观待它的因,若不观待因则不可能产生。以这个观点破斥对方,是轻而易举的。

       世间人的观点与顺世外道相似,认为人只活一世,即生中要好好享受。起初,有些仙人为了与自己的女儿行不净行、抹杀因果规律,撰著了顺世外道的论典,教诫世人此生好好享受,死后就像灰尘被风吹走一样了无痕迹,因此没有后世。其实,他们的见解没有任何依据。

        如今在藏地,顺世外道的观点不是很盛行。但在上个世纪60年代,藏地很多佛教徒都跟随他们的观点,声称没有地狱、净土。由于他们缺乏闻思,因此怀有可怕的断见。当然,真正对佛教见解有稳固基础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改变。

       万法不观待因缘而成,是他们的主要观点。此外,他们还有许多支分观点,对这些观点,《中观赞》和《般若灯论》中剖析得非常清楚,想遮破对方并不困难。他们认为,业因果不存在,因为有些屠夫天天杀生却很长寿,有些人十分吝啬却很富裕。其实,学过《俱舍论》、业因果的人,想破斥这些观点很容易。

       获得一切语言自在的本师佛陀您说“无不观待成”——世间万事万物,没有一个不依靠观待而形成。如云:“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一切法以因缘产生,也以因缘灭尽。其他堪布在讲《稻秆经》时,讲到了内缘起和外缘起。又如经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大智度论》中也说:“长因短有,短亦因长;彼亦因此,此亦因彼。”长和短互相观待,如果其中一个不存在,那另一个也无法存在。这是依靠因缘而显现的例子。还有一种情况是依靠因缘产生,比如,这个法依靠那个因产生,那个法依靠这个因产生。有些论典中说,不是所有法都必须依靠因缘产生,也有些法依靠因缘显现。因此,所谓的缘起法,也可以分不同情况。

       进一步举例,左边和右边依靠因缘而显现,二者并非由一者产生另一者,而是依靠观待而存在。属于这种情况的,还有这和那、常和断、好和坏等。而依靠因缘产生的法,比如种子和苗芽,二者以一者产生另一者。总而言之,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法。在布顿仁波切的讲义里说,在缘起法中,有些法以因缘产生,有些法以因缘显现。对于这个道理,《显句论》中讲得比较多,我以前也翻译过。

       在讲佛陀宣说不共之法时,我们讲过:胜义中,所有因缘都不存在,但在世俗中,一切法依靠缘起而显现。作为佛教徒,遇到别人说“万法常有”“万法无因产生”“业因果、前后世不存在”时,如果没有稳固的见解,就会随声附和。有些人没什么主见,别人说什么,自己便随之而转,不经观察就完全认同对方的观点。也有一些人,过于固执,只承认自己的观点,其他什么也不承认。其实,正确的做法是:某些时候,可以认同智者的观点;在有必要时,也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因此,既不要随波逐流,也不要固执己见。

       在以后的修学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见解与行为,但无论如何,对佛教缘起空性的见解不能改变,这是见解方面。至于行为方面,用现代语言表述,佛教的行为称作“非暴力行为”,就像我们昨天讲的,佛教徒连蚂蚁也不损害。“非暴力行为”可以归纳为不损害他人的行为。

       总而言之,非暴力行为以及缘起空性见,是佛教徒始终不会改变的行为与见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佛教要用强制手段让你不改变,而是你自愿不改变——当你对佛陀教法的核心要点,生起坚不可摧的定解时,自然会有抉择的智慧。对此,大家应该经常思考。

解脱无所去,胜于鹦鹉仙

鹦鹉仙人称,破日得解脱,

尊汝证涅槃,何处无所逝。

       之前我们讲过广成仙人,他的弟子是鹦鹉仙人,二人是师徒关系。但鹦鹉仙人与广成仙人的观点不同,因此他创立了自己的教派。他认为,修行人需要以苦行的方式修行,之后在临近解脱时,将依靠神通力前往太阳城,即穿破太阳、进入太阳的世界,这就是“大解脱”,也称“破日”。

       按照现代科学的说法,日轮周围温度极高,如果靠近,一定会毁坏自己。虽然地球上的人,常说晒太阳能补钙、对身体好,但如果真的进入太阳,肯定无法承受。鹦鹉仙人自称能前往遥远的太阳宫,并已得到解脱。

      谈及解脱,就会谈到束缚。那么,束缚者是什么呢?就是业和烦恼。如果断除了业和烦恼,现见了自心本性,就叫做解脱。如《中观根本慧论》中说,束缚和解脱在本体上不成立。以三时观察束缚者,已经束缚、正在束缚、将要束缚都不存在,因此,没有真正的束缚。在外道看来,修行人获得解脱时,就像从监狱被释放一样。他们安立的解脱方式多种多样,甚至承许在恒河沐浴、被火灼烧也可以得到解脱。

      佛教对这些观点进行了破斥:如果在恒河中沐浴能得到解脱,那常年生活在恒河里的鱼类,应当早已解脱;如果被火烧能得到解脱,那因扑火而死的飞蛾,也应早已解脱。在佛教的观点中,业和烦恼断除的当下才能获得解脱。而且,究竟而言,在实相中连解脱也不可得。

       或许有人会问:“佛教说死后往生极乐世界,这不是承许解脱吗?”这样的解脱,是在名言显现中承许的。但实际上,诸如离开恶趣、趋入善趣,都是如梦一样的幻象。在究竟的实相层面,极乐世界、娑婆世界都不成立。

      作者在这里讲到,佛陀您的解脱、涅槃,凡夫有漏五蕴的灭尽,虽然在名言中都可以承认,但一旦认识了心的本性,就会明白解脱时何处也没有去。其实,何时断除集谛、远离苦谛、现前灭谛,当下就是解脱。真正的解脱,并不需要前往太阳宫、月亮宫。如《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所谓的如来,并不是从哪里来,也不是到哪里去。其实,如来即本来心性,如是了解可知:如来即如是而来、如是而去。

       总之,关于解脱,佛教与外道的观点大为不同。在最了义的佛教经典中,解脱似乎并不神秘、奇异。当然,在佛教中,小乘与大乘对解脱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按照大乘的观点,你于何处开悟,即于当处解脱、成佛,而无需前往他处去卸下身上的镣铐。

弟子所追随,胜于诸外道

解脱由他生,鹦鹉往余途,

汝由何道去,弟子亦经彼。

       鹦鹉仙人所说的解脱,是依靠外缘产生的。其实,大自在派、广成仙人宣说的解脱,也是如此。像是被关在监狱里的人,通过疏通关系、改变外缘而走出监狱。不过,在外道内部,各教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比如,鹦鹉仙人与他的师父广成仙人的说法就有点不同:广成仙人直接从依靠他缘得解脱的角度讲;而鹦鹉仙人则侧重讲前往其他地方才能解脱——这个地方指的就是太阳宫。在外道中,有很多派别的修法和成就相,与太阳、月亮有关,所以取上诸如太阳派、月亮派的名称,或者通过观太阳、顶礼太阳来修行。

       虽然广成仙人和鹦鹉仙人本为师徒,但后来分道扬镳。所以,鹦鹉仙人不是上师的“小擦擦”,他自己开辟了另一条道路。其实,在外道中这样的情况很多,有些人刚开始时,传承上师的教法,但后来就抛弃了上师。这些外道弟子对上师传承的态度也不同,有些人是在重视程度上有差别,也有些人秉持的观点截然不同。

       佛陀您与外道不同,您通过修持四谛、积累资粮、断除障碍,最后现前灭谛、获证菩提。而且,无论是预流果、阿罗汉等小乘行人,还是像菩萨这样的大乘行人,都紧跟您的步伐,走上您的修证之路。作为佛教徒,没有人不承认释迦佛的观点;作为小乘行人,没有人不承认阿罗汉的观点;作为大乘行人,没有人不承认文殊菩萨、龙猛菩萨的观点;那么,作为好弟子,怎么会有人不承认上师的观点呢?肯定不会有。

       希望道友们无论多了不起,都要承认自己的传承上师,这对你未来的弘法利生最有利。现在,有些人认为自己比上师出名,就在人前显露功德,甚至斥责自己的本传上师。刚开始,可能有一些人会称赞:“你好厉害,连上师的观点也能遮破。”但慢慢大家都会明白,你是一个破誓言的人,与上师背道而驰。最终,你的个人修行、弘法利生事业,都不会成功。因此,藏传佛教特别重视上师的传承。哪怕你的上师默默无闻,而你鼎鼎有名,你也要尊重传承上师。如果你对上师的传承很尊重,还经常向别人提起上师,那别人也一目了然,知道你是有智慧、有德行、尊重传承、知恩报恩的人。

        如果你总是自视甚高,就很难长久保持对传承的尊重。但对真正想弘法利生的人来说,传承很重要。无论讲什么法,如果传承来源明确,我一般都会说“我是在哪位法师、堪布那里得到的传承”,如此一来,听受者也能知道我的传承来源清净,不是通过自学随便乱讲。

    《佛说华手经》中云:“若随学我行,亦当得菩提,如我今所得。”佛陀说,如果你们随学我,当证得菩提,就像我所证得的一样。在显现上,佛陀在大释迦牟尼佛前发过愿,并且一直对老师很恭敬。在印度拍的连续剧《佛陀》中,我们可以看到,世尊对自己原先的两位外道导师也是很恭敬的。因为虽然在外道中得不到究竟菩提,但可以获得世间智慧,而且他也得到过导师的善待。如果方便,你们空闲时可以看一下这部片子。

       当然,让你们拿手机,不是让你们用它来看电视、电影的。但印度的《佛陀》演得还是可以,值得一看。这部连续剧有藏语版,也有汉语版。参演电影的演员,在当时非常著名。连续剧中的内容,与藏传佛教讲的十二相基本一致。

       不过,现在有些演员扮演的佛陀、阿难尊者,不是很好,甚至有时引人发笑。相比而言,《佛陀》的演员演得还算不错。虽然它作为连续剧,无法避免以分别念增加的情节,这一点我们也分辨得出来,但其中有些情节确实让人生信心,非常好。

       佛陀的弟子们都追随佛陀的脚步,佛陀如何修行,弟子们也如是修行,这一点我们要知道。而且,你从哪里得过传承,不要不好意思说。有些堪布、堪姆,以前当普通小弟子时,在其他堪布、堪姆面前听过很多年法,得过很多传承,等后来自己传法时,却不好意思说自己的传承来源,装作自己是在声闻、独觉前听的法,这样不是很好。在他们的内心中,可能觉得:“我现在已经是堪布、堪姆了,跟其他堪布、堪姆应当平起平坐,如果我说传承是从对方那里得到的,会降低自己的地位。”其实,不用这样想,在格言中也讲:“智者的格言在愚者前也能受取。”在有必要的时候,智者可以在不同的人面前接受教言。

      总之,不管怎么样,佛教对传承很重视。因此,佛如何行持,我们也如何行持,要这样一脉相传,这很重要。

断执真出世,胜于遍入天

遍入娶女子,数以六万计,

本师出世汝,无取无我所。

       遍入天有一个城市,叫具门城。他在这座城市里,娶了很多妻子,约有六万人,所以存在“遍入天有六万宫女”的说法。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曾为悉达多太子,据说那时他也有很多宫女,一说有六万,另说有八万。当然,这个数字不一定准确,因为根登群佩大师曾说,印度人在运用数字时,习惯用夸张手法,所以,佛教中的一些数字,其实并非实际数字,而是一种象征性的数字。就像表述“特别多”时,我们往往说“成千上万”;再者,像说“身上有八万四千虫”,如果真去一只一只地数,数出的数字不一定是八万四千。因此,这里说遍入天有六万宫女,“六万”可能是真实数字,也可能是象征性的数字。

       作者在这里说,遍入天有六万宫女,而本师释迦牟尼佛您,即使在皇宫有很多宫女,但出家后,也将所有女眷全部像杂草一样舍弃,最后,获得了不退转的涅槃果位。证得佛果后,您没有再娶妻,甚至连微尘许的我和我所执都泯灭了。

       遍入天即使获得了果位,还是以贪心接受诸多女性,而佛陀为了利益众生,出家后便舍弃了在家时的女眷。在历史上,没有任何记录说佛陀出家后又留恋世间入于皇宫,或有任何不当的行为。

       由此观之,如果依止遍入天的教法,无法令我们断除贪欲。如果不断贪,很容易造三恶趣的业,这一点大家应该清楚。但如果皈依佛陀您和您的教法,就能趋向离贪的道。我们相续中的贪心是有为法,因此可以远离。依靠佛陀您的窍诀、您的所修之道,每个人相续中的可怕欲望,都可以被遣除。

       在决定皈依一位上师前,要了知他的功德。在之前的偈颂中,我们讲过:为什么我要皈依佛陀您,是因为您没有过错、具足功德。这里的“过错”,主要是指业与贪嗔痴等烦恼。佛陀您没有贪嗔痴等烦恼,却具足智悲力的功德。其实,我们皈依佛陀的原因也与作者一样——通过对比没有断贪嗔痴的外道,明确我们皈依佛教的理由。

不被祸根迷,胜于广成仙

广成仙贪爱,嘎西则嘎姆,

汝纵居皇宫,不为祸根迷。

       在外道中,广成仙人几乎是成就最高的仙人,地位相当于佛教中的祖师。虽然他已经获得了仙人的最高境界,但仍然没有断除贪欲。他贪爱一位名叫嘎西则嘎姆的女子。嘎西则嘎姆也叫伽湿,是一名妓女。在《佛说毗奈耶经》中,有很多关于她的故事,因为她是当时印度很出名的妓女。

       据说,在某次战争中,广成仙人的亲朋好友都去世了,他便远离家乡,去另外一个城市生活。新城市很热闹,许多人集聚在市场旁边。他很好奇,就问聚集的人在做什么,他们说:“这里有一位特别美丽的女人。”他很好奇这个女人到底有多美,于是也排队去看。嘎西则嘎姆在当地有一定势力,她的仆女看到了广成仙人,就回来禀告她:“广成大仙人也在排队等着看您。”嘎西妓女有点担心,害怕广成仙人诅咒她,就让广成仙人进来。仙人看到嘎西妓女,被她的美貌深深吸引。妓女请他吃饭,为他洗脚、按摩,做各种服务。广成仙人产生了极大的贪心,与妓女同居了很长时间。

       虽然广成仙人是备受世人恭敬、尊重、供养的大仙人,已经获得了最高境界,但在遇到妓女时,还是无法降伏贪欲,以致陷入爱执中。而佛陀,暂不论您出家、成佛、转法轮时的境界,即使您显现上在皇宫接受众多女子,也根本没有被其所染,内心完全清净。有些经典中说,虽然佛陀居于王宫、接受王妃,但实际上,他早已具足强烈的出离心,看待一切如梦如幻,并没有世间人的自相烦恼。在行为上,他也没有整天与她们一起寻欢作乐。因此,佛陀的心行与外道仙人有非常大的差别。

   《大智度论》中云:“菩萨观欲,种种不净,于诸衰中,女衰最重。”在诸如刀、火、雷电、霹雳、毒蛇等所有危害中,女人的危害最大。如果难以断除对女人的贪欲,会生出诸多恐怖,因此不可亲近女人。在《大智度论》中,这些道理讲得比较多。当然,这是对男人讲的教言。其实,对女人而言,男人也是祸根,即使他一开始对你很好,但由于凡夫本质上的不净与自私,你们的结局也不一定会好。由根本烦恼驱使而生的嫉妒、憎恨、愤怒等,会带来无量痛苦。

       总而言之,外道仙人与佛陀有很大差距。已得果的广成仙人仍会被妓女诱惑并与她一起生活,而佛陀即便是在皇宫,也没有被贪欲所迷,一直安住于正知正念中。

在家不曾迷,胜于广成仙

广成为欲扰,女脚所践踏,

汝虽曾在家,尔后心不乱。

       广成仙人被嘎西则嘎姆引诱,在一起生活了很长时间。在自己欲望的驱使下,在对方的扰乱下,广成仙人心里没有自在、没有惭愧,行持了很多不如法的行为。戒律中讲,贪欲心非常强烈的人,没有惭愧心、畏惧心、恭敬心。广成仙人也是如此,一位鼎鼎有名的仙人被贪欲所惑,被一个妓女踩在头上。其实,这对仙人来讲是一种侮辱,是很丢脸的。

       据说,有一段时间,印度与其他国家打仗,国王要求每人挖一个坑——就像现在,乌克兰和俄罗斯的人民为了躲避战火,也需要挖战壕或隧道。当时,广成仙人以某种缘由不需要挖坑,但妓女嘎西则嘎姆却有这个义务。她因此有点不开心,广成仙人问她:“你为什么不开心?”她回答说:“在这个国家,孩童以上的人都要挖坑,但我挖不动。”仙人说:“没事,如果你不能挖,我可以替你挖。”于是,这位特别了不起的大仙人,就开始帮妓女挖坑。

        广成仙人挖坑时被别人发现了,这件事就传到了国王和大臣的耳朵里。君臣都很害怕,不敢让大仙人替他们挖坑,于是百般劝求仙人不要再挖,但仙人只服从妓女说的话,还在继续挖。国王和大臣只能下令嘎西则嘎姆,让她请仙人停止挖坑。当时嘎西妓女有事走不开,可能是因为妓院生意比较好,于是她派仆女去跟广成仙人说不用挖了。虽然仆女跟仙人说了三次,但他不听仆女的话,一心想着挖好坑、让嘎西妓女高兴。

        后来,嘎西妓女可能感受到了来自国王的压力,于是亲自去劝广成仙人。这时,仙人还在不停地挖坑,嘎西就用脚踩在他头上,阻止他挖坑。广成仙人被嘎西踩着,内心很欢喜:“被她这么美的女人踩在头上,多幸福、多快乐啊!”他还为此造了一些赞颂。

        被贪欲控制的人真的很可怜,他被妓女踩在脚下如此侮辱,却还唱着赞歌。出家人、行为清净的人要以此为戒,在自己心行清净时,要以正知正念守护戒律如意宝。否则,一旦被快乐、可爱的相所迷惑,就会越陷越深,逐步被控制,最后落到他人手里,被侮辱、践踏。愚笨的人,即使被侮辱,还觉得是一种荣耀,就像广成仙人一样,认为“这么美的妓女踩踏我的头是一种享受”。

       愚痴和贪欲就像美酒一样,人一旦饮至迷醉,根本无法辨别方向,甚至会昏倒在地,特别可怜。有些人通过读这些故事,应该可以体会到戒律的重要性。大家在以清净戒律、闻思修行为宗旨的僧团中,有这么好的机会,应该好好受持戒律。按理来说,出家人应当今生快乐,来世也快乐。但如果自己被贪欲、嗔恨所控制,做出一些不如法的行为,再后悔也无济于事,根本难以弥补。

        在这个故事中,这么有成就的广成仙人,却被一个妓女踩踏,真的特别可怜。而佛陀您,即使在家时被众多宫女所围绕,也根本不会被扰乱,非常清净。《圆觉经》中云:“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堕落于生死。”其实,如果佛陀在家时贪欲很重,也不会趋向解脱道。所以,佛陀您即便是在家时,也不会像广成仙人一样流连妓院,被妓女侮辱。

       在外道宗教的历史中,也有一些精彩、感人的故事,在西方和印度都看得到。但他们通过各种教义输出的智慧,并不是特别有意义。

舍眷往静地,胜于嘎雪王

嘎雪为救妻,越海至彼岸,

汝舍八万女,前往森林间。

       嘎雪绕玛那,在《罗摩衍那》中叫罗摩。我们之前讲过,嘎雪是十车王的儿子,嘎雪和他的妻子悉达一起前往森林,后经巴绕达等眷属祈求后,又回到皇宫。而佛陀您,一旦出离便不再返回皇宫。嘎雪为了救自己的妻子,越过大海、到达彼岸,来到斯里兰卡。而佛陀您,将八万女子全部舍弃,前往森林间。因此,二者之间有很大差别。

       我先讲一下嘎雪绕玛那的故事,他的故事在印度非常著名。我之前讲过,我读师范学校时买了一本他的故事书,很开心。这部书有汉文本,也有藏文本。当时,我还买了一些其他的书。那天,我看了看以前买的书,价格大多是三块、五块、六块,但在学生时代,这些钱对我来说已经很多了。那时一斤酥油两块钱,现在一斤酥油五十块钱,所以,那时想买书也不是那么容易。不过,我还是有一些书,比如嘎雪绕玛那的传记,我当时买的是藏文版。

       嘎雪绕玛那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国王,被迫让位后,他带着妻子悉达,一起在森林中生活。有一个罗刹国的国王,到处寻找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子。他听说嘎雪绕玛那的妻子悉达是最美的,便来到森林中寻找。他显现出两个幻化,首先幻化为野兽,在森林中奔跑,吸引嘎雪的注意;之后幻化为婆罗门,去抓悉达。

       嘎雪准备去追野兽时,对妻子说:“今天可能有一些违缘,所以你哪里都不要去,就在我给你划的光圈里安住,千万不能离开。”说完就去追野兽了。过了一会儿,罗刹王幻变的婆罗门去抓悉达,但碍于仙人谛实语的力量,无法抓走她。于是,罗刹王就趁嘎雪回来之前,把悉达所在光圈的所有土地都挖起来,带到了罗刹国。嘎雪回来后,发现妻子不见了,到处打听她的下落。

        嘎雪追到海岛上的时候,遇到两位猴王正在打架。嘎雪射箭很厉害,他帮其中一个猴王战胜了另一个猴王。胜利的猴王为表达感谢,对嘎雪承诺:“以后你有任何事情,我一定会帮你。”嘎雪便请求:“我的妻子被罗刹王带走了,你有没有办法帮我找回妻子?”猴王说:“我有一个大臣叫哈奴曼,他精通神变,应该有办法。”嘎雪找到哈奴曼并说明来意,哈奴曼同意了他的请求,拿着嘎雪的戒指作为信物,前往罗刹国。

       嘎雪的妻子被关在果园里,哈奴曼找到她,拿出戒指给她看,她知道了哈奴曼是丈夫派来的。但这时哈奴曼无法救她出去,只能等回去以后,再想办法渡海营救。印度与斯里兰卡之间的大海,有鲸鱼等危险的水生动物,因此,猴群在海上搭了一座猴桥。嘎雪渡过猴桥来到罗刹国,准备杀了十头罗刹王。但罗刹王的影像现于所有宫殿,因此根本不知道哪个才是真的罗刹王。哈奴曼以智慧分析,发现了罗刹王的真身。之后,嘎雪射箭将罗刹王杀掉,把妻子救了出来。回到森林后,他们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又返回皇宫。

        这个爱情故事,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其实,《西游记》的取材,或许与这部著作有一些渊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情节,与此书的一些内容相近。我读初中二年级时,看过这个故事。据说《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原型就是神猴哈奴曼,孙悟空的金箍棒就是哈奴曼的武器——虎头如意金棒。

       嘎雪为救妻子前往斯里兰卡,而佛陀您,舍弃八万女子,前往寂静地。可能在世间人看来,嘎雪的做法是对的,他为了爱情越过刀山火海,佛陀却将八万女子弃之不顾,独自前往森林。不过,如果是为了解脱,确实需要远离一切束缚。

       这里说佛陀舍弃了八万女子,前面讲是六万,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是所引用的经典不同。因为在《方广大庄严经》中,说有八万四千个宫女发了菩提心。因此,实际数字是不是八万,也不好说。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八万女子太多了,但它不一定是历史中真实的数字。

       不同经典中的数字有出入,这种情况在汉地也有。在十六国中,有一个国王叫石虎,据说他的后宫有十万妃嫔。他应该是在汉地历史上女人最多的国王。在某些史书中说,唐玄宗的后宫有四万人,汉武帝的后宫有一万八千人,但在其他史书中,也有不同说法。因此,包括汉地在内的很多地方,对历史中的数字,都有不同记录。它有可能是真实的数字,也有可能是大概的数字。

       不仅古代有些人娶了很多妻子,现代也有这种情况。在美国,有一个摩门教,这个宗教有一个“先知”,叫鲁伦·杰夫斯,他娶了七十五个妻子,有六十五个儿子。他八十多岁时,还娶了一位十九岁的少女为妻。他的一个儿子叫沃伦·杰夫斯,后来被判入狱,他也有七十多位妻子,她们的穿着几乎一样。我以前在网上查找相关信息时,看到过这些照片。

        各个国家的法律、习俗,完全不同。宗教中一夫多妻的制度,也有很多支持者。有些教徒认为,要尽量多生孩子,这是为自己的宗教做贡献。伊斯兰教就有类似的观点。

        作为后学者,在佛陀、婆罗门的故事中,如果看到一些不可思议的数字,要学会通过各方面进行观察,不要一下子就否定:“怎么可能娶那么多妻子?这完全是神话。”其实,这种想法不一定正确,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古往今来的人们在生活上、习惯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两千多年前的生活方式,与现在确实有天壤之别。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古人的风俗习惯,也与当代完全不同。因此,不要说跟印度相比,就算跟十六国时期相比,很多习俗也让我们难以想象。我们现在的习惯,再过两百年、两千年,人们也会觉得很奇怪,甚至认为它不可能存在过。所以,对一件事情的判断,要以智慧从方方面面进行观察。

       讲回这个偈颂。嘎雪绕玛那国王为救妻子所做的一切,均未远离贪欲的束缚,而佛陀您,完全割舍一切烦恼而前往森林,最后获得“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的果位,并将真理宣说给有缘众生。您证得佛果后,利益了无量众生,而国王嘎雪绕玛那,虽然救回了他的妻子,但他对大众没什么利益,只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爱情故事。除此之外,没有做出特别了不起的贡献。

        世间人认为当时的佛陀很绝情,难以理解他这样做的理由。但实际上,佛陀对当时及未来的众生,在证悟真理方面的贡献不言而喻。我们可以看出,佛陀与嘎雪国王这两种选择的差别。如果从现代人秉持的自私主义出发,对佛陀的选择不一定认可,但从长远来看,或从大众的利益来看,对佛陀的选择不得不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