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末善妙语——亲证见修行之心宝02.pdf

《初中末善语》

第二课

(听打,供参考)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先念今天藏文的传承。(师念藏文传承)

今天继续讲华智仁波切的《初中末善妙语》。前面讲了一些出离心的道理,中间讲六字真言的道理,后面还有其他的教言。

现在正在讲,作为一个修行人对现实社会应该有所了解。我们已经进入到这个社会当中,我们可能看不清楚很多情况,那么这个时候,你看穿了,或者看透了以后,才知道我们所在的环境是什么样,所在的群体是什么样。

人本身是社会性、群居性的动物,每个人都需要互相依赖,依靠朋友、家人、社会的支持等等,这些也是不可否认的。但实际上,某种意义上这些人也能帮到你。如果没有他们,你孤独的在这个世界上也是非常可怜的,但是我们过于依赖其他人或其他法,确实也是很难的。

麦彭仁波切以前也讲过:“任何事皆依自己,切莫依赖于他人[1]。”任何事最好自己依靠自己,就像我们昨天讲的一样,自己是自己的怙主,千万千万不要依赖于他人。因为依赖于他人的话,总有一天可能会欺惑你。不如自己早就明白,自己需要有独立自主的信心或能力。

当你真正变成一个不依于人的时候,你才发现原来自己所明白的道理示现在自己身上。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中不可能永远依赖于他人而生存。如果永远依赖他人而生存的话,总有一天一切都会崩溃的。

昨天前面实际也讲到,如果现在没有很好的修行,可能有一天突然死亡到来的时候,一点把握都是没有的。因为你的解脱、快乐一直都是寄托在别人身上,有些把快乐寄托在自己的家人、父母或子女上面,有些把自己的解脱和快乐依赖于某个上师、某个本尊。

当然这并不是不需要,也需要这样的因缘,但最重要的是依靠自己的修行,真正在自己的心上得到一些变化,这就是所谓的修行。

这次听说也来了一些人到道场求法,这是非常好的。我们聚也聚不了,那么这也是一种因缘。但我看很多人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别人说这里有个什么活动等等,然后一传十,十传百,结果可能也不一定是真实的。所以今天下面也会讲,很多都是虚妄的,确实虚妄的东西传来传去,最后也不现实。但不管怎么样,大家在夏天的时候去看一看有些道场修法的精神、生活的方式,也许对自己的修行有所帮助。

所以其他道友们也不要置之不理,一直无所谓,不应该这样。尤其是相关的管理人员,包括医务人员、工作人员、服务人员。我们这里虽然有部分的人,但是也都特别累。每次有道友来拜佛、参禅、拜师、旅游、朝山,在这个时候有一部分人一心一意为他们服务。确实自己的修行、闻思等等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也尽量地帮助别人。

我自己也是,不管在哪里,只要这方面有一些因缘,也是尽心尽力。当然这个因缘有所不同,大家也应该明白。

今天紧接着讲:

自心于己必纯洁,自心于己定忠实,

自利要法若不成,岂非自毁自生世?

在这个世界上,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每一个人自己的心对自己是最忠诚、最纯洁、最好的。

也就是说,如果在这个世界上自己的心对自己不好的话,那没有第二个对你更好的了。自己的心如果对自己没有诚恳,没有忠实,没有真诚,这样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别人再怎么说的话,应该你自己对自己是最爱的,自己对自己是最会负责任的。

自利的这种要法,对自己生生世世完全有利的这些要诀——佛法如果没有修成,也不修,难道不是自己故意毁坏了自己的生生世世?这也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我们每个人经常说爱别人,但爱别人是不一定的,尤其凡夫人,爱自己是确定的,除非得了现在所谓的焦虑症、抑郁症、孤独症或者综合症等各种疾病,除了心里有病的人以外,应该对自己是最疼爱的。但如果对自己最有利的法没有修持的话,那就会生生世世毁坏自己,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一件事。

所以我们即生中,尤其是获得了这样暇满人身的时候,真的不能浪费,不能虚度,就像《入行论》中讲的:“既得此闲暇,若我不修善,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获得了这么好的人身,如果我们没有好好闻思修行,没有断恶行善,在这个世界上这是最可怕的一种自欺欺人,再没有一个比他更愚笨的人。

最愚笨的众生,除了动物以外,一般人类应该是最爱自己的。可是有时候,人由于自己的习气所导致,生存在这个轮回当中,有时也会不好好行善,经常住在轮回中,把轮回的三恶趣当成家,这样的现象也会有的。

像《大智度论》中也是讲了:“诸凡夫人,常开三恶道门。”凡夫人经常开启三恶道的门。“于三善道为客,于三恶处为家[2]。”把人天善趣当成是暂时的客堂一样,把地狱、饿鬼及旁生三恶趣作为家一样。

为什么这么讲呢?就像《中观四百论》中所说[3],凡夫大多数都因造业堕入三恶道。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获得了这么好的人身,没有好好行善,没有好好修行,确实是非常可惜。

如果我们刚开始转生到佛法不兴盛的地方,没有善知识的地方,那也没办法,是这样的因缘。但我们有机会遇到了这么殊胜的环境,殊胜的教法,殊胜的上师,这个时候,我们如果与这样的因缘擦肩而过,那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所以我自己也经常想,这一辈子,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了这么好的善知识,而且自己在比较年轻时遇到了上师如意宝,不管怎么样,这是即生中最幸运、最快乐、也是最有意义的事情。自己也是经常这样想的。

我在课堂上也是跟大家讲过,跟很多道友聊天的时候也是这样的,现在人到了这个年龄,人到了这个时候,回顾自己的一生,人生中最有意义的就是遇到上师和遇到佛法。所以在这个时候,不敢说完全不负责任的天天造恶业,不是这样的,但是特别好的善法、善行也说不上。确实说不上,我们一般普通的出家人和有些居士,甚至堪布堪姆,如果严格来讲的话,大家都可能有一定距离。

但我觉得我们毕竟生在这么恶劣的环境当中,也是非常特殊的年代当中,在这里我们还是依靠自己的福德分,尽量的自己修持善法,尽量地为他人谋利,饶益他人,这样的话也算是比较成功吧。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我们要求太高的话,可能也是非常难的。

我想我们在座的,大家如果给自己打分,也不是不及格或者得零分。我们每个人也可以自己打分,在这个修行的旅途当中,你自己给自己打分,也不是最差的,很多人至少也是遇到了佛法,这一点应该非常有意义的。

所以作为佛教徒也不能特别悲观,当然我今天也不能说这样的,因为华智仁波切今天所讲的内容确实对社会、对整个世界以比较悲观的态度来讲了一些教言,我们今天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这个世界。

下一颂说:

浊众意行过低劣,无人利我反欺诳,

我也难以利他故,斩断纷扰岂非妙?

有时候可能在讲的时候稍微有些字需要改,反反复复看的时候也有一些,你们也不要认为:“啊,怎么已经翻译完了还要改?”不能这么想。比如说一本书的话,又校、又校,里面反反复复调整是很正常的。凡是做过书的人,不管写作、翻译、校对,整个过程当中,有时候已经改完回过来一看,不应该改,也有这样的。不仅是我们,前辈很多大德的翻译和写作,拿到后人手里以后,有些改错的也有,有些确实是需要调整的。有这样的现象。

今天这一偈颂的内容就是说,浊世众生的思想和行为过于低劣。

因为世间越来越浊,五浊恶世,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命浊、劫浊。众生越来越差了,一代不如一代,可以这么说。至少我接触的藏族人的信仰上面来讲,确实是一代不如一代。

其他不敢说,比如我们的爷爷奶奶,父母,像我们这一代、我们下一代、再下一代,从他们的言行举止、观念和行为等很多方面看,看不出来众生越来越好了——以前的古人那么笨,那么差,现在人越来越厉害。好像没有。

在某些方面,现代的科技发明有一些。但是在另一个角度,从人的思想和行为来讲确实是越来越差劲。有这种情况。

因为世间越来越恶浊的原因,没有其他人利益我,帮不到我。很多人不仅不帮我,反而经常欺诈、欺骗我的现象非常多。

作者说,我也是“难以利他故”。我想利益他人,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啊。

不管是自己身边最亲的人、或者远方的人、乃至一切众生,真的要利益的话,这一生当中不知道能利益多少人?很难很难的。

所以在这个浊世当中,最好是自己保护自己,自己斩断许许多多、纷纷扰扰的散乱。这样的话,难道不是最好的吗?

这个世界乱糟糟的,关系也是很乱的,人的分别念、思绪也是非常混乱,没有一个真实的,这样的时候,我帮助别人很难的,别人帮助我也是很难的。在这样非常复杂的社会当中,不如我自己稍微有一点生活用具的话,到一个寂静的地方,好好修行善法,祈祷传承祖师的话,也许很多方面比现在人群当中的各种散乱、各种人世间的行为,相比较起来,也许是更好的。

当然这个也要看环境。如果自己各方面因缘具足,利益天下众生,这个很重要的。如果这因缘不具足,自己应该独自缮居,这个非常重要。孟子说[4]:“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果自己的事业、威望、名声、能力,各方面因缘具足的话,你可以利益天下苍生,应该帮助他们,这个也非常必要。如果这方面的因缘不具足,山穷水尽,也没必要怨天尤人,应该独自珍惜这样的因缘。

我没有这种境界,但是我很喜欢这个偈颂。自己一生当中,各方面因缘具足的时候利用它,不管是到国内外,去一些学校,做慈善、办学校,尽量做这些事情;各方面因缘不具足的时候,缮居在一个地方,自己翻译一点,或者好好祈祷、好好忏悔、好好修五十万加行。

不管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需要做的事情是很多的,如果一个因缘不具足,然后一切都失望了,这个是没有必要的。现在的有些年轻人,感情上出了一些问题,就觉得人生到了绝路;或者事业上失败,只有选择自杀。其实也不是这样的。如果一件事情上没有成功,在另一件事情,用另一种方式来可以成功。这个也是一种方法。

前三年的疫情期间,有些人特别悲观,好多都是一直关在家面,心里特别痛苦,得了各种心理疾病。有些人同样关在自己的家里,但他写书、写日记、祈祷、修五十万加行。我们佛教徒当中,前两年的疫情,很多人五十万加行都完成了。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疫情三年对全世界人类来讲是非常大的灾难。但对有些人来讲,利用这三年的时间,如果没有这样的话,一辈子都不一定有这样修行的机会。

人生当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与想法背道而驰,或者说是和自己的想法不符的,遭遇到种种事情,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想到,比如开车的时候,路上堵车了,堵车的时候,如果你在那里抱怨、痛哭,喊啊。我看有些司机脾气不好的话,一直在骂人。但这个没有用的,你再怎么样谩骂别人,不可能路就通了。这个时候你就下来看书、休息、放松、睡觉,在这个空隙时间可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或者学习一些有用的知识。人生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事。

作者在这种意境下,觉得世间有点乱,还是要斩断一切的关系,斩断一切牵连,然后到前辈高僧大德所居住的这些寂静的地方去实修,难道这个不是最好的吗?

这个也是非常好的。确实从某种意义上看,我们也知道,现在帮助别人也帮不上什么,然后别人对我帮忙的话,也是帮不了的。非常有希望的这些人,一次次地让我失望,我特别特别对他好的话,他一次次地让我心灰意冷。依靠别人活下去的话,很困难的。

我也是一样的。我们换位思考的话,别人帮不了我的话,我帮别人也很难的。我自己好心好意觉得:“一定要帮助别人。”但是我越是帮助别人,到一定时候别人会反过来咬你。这也是一种规律。

所以凡夫人的群体当中,很多都是一种非常失望的事情,这个并不是因为你的因缘不好,你业力很深重,也不是这样的。在罗刹国当中没有好的美女,基本上是这样的。在这个凡夫世界当中,让我们失望的很多事会有的。

很多从学校刚出来的人,他们对人生充满信心,觉得人生,可能因为看了一些电影,看了一些所谓的成功学,创业、创意,觉得自己有能力创造像天堂一样的世界。但实际上现实并不是这样的。梦想是非常美好的,但是现实确实也不是那么简单。

所以这里让我们认识世人的心态、本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说:

承事上者难取悦,维护下者不满意,

慈爱他人无回应,思此情形当决定。

在这个世间当中,如果经常“承事上者”,上师、上级,领导、主管,这些人也难以取悦,得到高兴。越来越对他们恭敬,对他们好,他们刚开始可能有点感觉,但到最后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维护下者”——对你下面的侍者、仆人,经常用财物、美语,各种方式对他给予帮助,刚开始他可能有感恩的心,最后他有各种攀比,各种焦虑,也不会满意的。

“慈爱他人”——特别特别爱、特别特别慈爱,与自己中等的这些人,他们不但不报恩,甚至有些恩将仇报,或者总是不回应。

所以上、中、下的这些人群,好像人格都不怎么样,我对他再怎么样,到最后自己也会失望的。看到这些,思惟这些情况,确实比较生厌离。所以接下来要下定决心,前往寂静的地方修持正法。

自己要下决心,你到了一定的时候,天天跟上者面前拍马屁也没有意义,最后别人也不一定对你那么尊重。如果你对下面天天都是特别特别好,到一定时候他们都已经习惯了:“为什么你对不这样了,为什么你对我们不关心了,为什么不管我了?你天天都是给我们安排好的,怎么现在不这样了?你应该对我们这样……。”那怕一天没有来关心,就一大堆的抱怨。

所以,真的对上者很难满足,对下者也是很难满足的,与你中等的人,与你平起平坐的人,平时对他特别特别好的话,他越来越对你不好。到一定的时候可能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加害你。也有这个可能性。

人际关系确实也是比较复杂的,不如到了一定的时候,放弃很多的琐事,应该去一些寂静的地方,对自己他人有利,断除这些困扰。就像《佛遗教经》讲:“是故当舍,己众他众,空闲独处,思灭苦本。”我们应该舍弃跟自己有关的这些人,还有跟他人有关的人,这些都应该放弃。到一定的时候,哪有时间天天帮他们?没有这个时间。应该到一些非常寂静的、鸟语花香、前辈神仙居住过、所加持过的地方,好好地思惟苦、集、灭、道,那有可能即生获得成就。

像以前米拉日巴尊者在红崖山洞里唱起歌:“我现在居住的地方特别快乐,有猕猴身体的操练,还有各种飞禽,它们唱起动听的歌。还有野兽和猛兽,跟我一起,他们开始奔跑跳舞,我作为瑜伽士,我观自己的心、修炼自己的心。我们在这样寂静的地方,大家都各自忙于自己,但是在忙碌的过程当中,快乐的像天界一样[5]。”米拉日巴的一些金刚道歌当中,他在寂静山谷里面一些非常快乐的情况描述的非常感人。

我们很多人到了一定的时候,也是放下一切,自己独立修行。当然现在闻思修行的时候,不一定要马上:“华智仁波切这样讲的,我明天也不听课,也不管法师,下面的事情也是很难处理,部门的这些负责人天天都是愁眉苦脸,让他高兴也是很难的;下面的这些人,一个个的,刚开始还是可以的,过了一段时间大家都是非常麻烦。所以我要抛弃。”结果去了一段时间,又觉得自己也没有学到法,好像自己过早地离开了这个清静的道场。也有这个可能性。

当然这个也确实是一种现象,我们很多人在现实生活当中也会有。自己人格不好的人,跟上面的关系也不好的,跟下面的关系也不好,跟同事的关系也不好的。

当然华智仁波切的人格很好的,他不会这样。他描述了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人内心的一些困惑,讲的很清楚。有时候在部门当中发心,或者和很多人聚在一起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烦恼。好像对上面的人关系也不好,经常产生邪见,跟领导经常争执;对下面的人,哪怕自己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小组长,一当上了以后,人就完全变了。以前是和组长关系很好的,一旦他当了官以后,好像自己成了国家总统,不理人了。

所以我想我们所谓的情商、人际关系,有些人来讲是很简单的,尤其自己是人比较好,心比较善良,对他来讲周围发生的一切,对他增上了一种修炼、修行。自己修行不好,心态不好的话,可能看见所有的人,上上下下都是荆棘树,没有一个温和的对境,这也是有可能性的。

下面讲:

智者增争难弘法,悟者增谤难利他,

高者增抗难谋政,思此现状当厌离。

我们有一些智者很难弘法,因为争论很多。悟者因为争斗诽谤,也难以利他;高者也难以执政,有各种各样的反抗……。所以看到这样的现状也能生厌离心。

意思就是说,有些人学识广博,讲、辩、著等特别了不起,可是他能不能真正弘扬正法,很难说。他一出去的时候,很多人对他嫉妒,看不惯,或者说他的观点不合理。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很多佛教大德,有很多论著,有些人诽谤,经常说他写的不好、作的不好。到头来很难弘扬正法。有一些开悟者、成就者,他也是很难利益众生。各种各样对他的诽谤,比如说:“他开悟是假的,他成就是虚的,伏藏品是假伏藏品等等……。”

确实末法时代有假伏藏品、假伏藏师。但是有些公认的大德,也有各种争论。我们历史上哪一个大德,哪一个成就者,平平安安过一生的几乎都是没有的。看他们传记的时候,比我们现在凡夫人还要可怜。有一些身份比较高贵的人,领导、高僧大德,他们也很难主持国政。或者他的群体也很难维护,因而在这个过程当中,经常有各种反抗、各种对立,各种复杂的关系。

现实生活当中看到这些智者、悟者、高者,应该是人们值得羡慕的对境,可是有了这些的话,不但不能利益,反而增添了许多的麻烦。其实这就是轮回的本性。

华智仁波切在世的时候,不会有现在那样复杂的国际关系,内忧外患非常复杂。没有那样的。十九世纪有那么多的高僧大德,藏地佛法也是比较兴盛,全民信教,比较而言是比较纯洁的时候,但是在他的眼里也是这样复杂的话,那我们现在的状况,如果华智仁波切来的话,这个教言他可能都没有兴趣作下来,觉得特别的失望。

实际上这里主要是让我们对现在生活有深刻的了解。当我们遇到这些,上者对你不好,下者对你不好,或者说有些智者,我们这里所谓的法师、堪布、堪姆,有些是很在意这些证书,堪布证、堪姆证,法师证、毕业证,但是你真正得到以后,即使有证,到了社会上也不一定能利益众生。

我在《梦尘回忆录》里说我在印度得过一个堪布帽,结果三十年了都没有用上,后来可能堪布帽自己也生气了,就离开了。当时觉得还可以:“哇,我回来以后,戴上这个堪布帽,至少有讲经说法、转法轮的机会。”可是回来以后一次也没有戴过。所以有时候我们的证书,我们的名声在某个地方用不上。那也没事,即使用不上也是我们对善法的追求。

我今天想说的是什么呢?你得了证书以后,到了社会上,刚开始就像法王如意宝的《无常歌》里讲的一样,刚开始对你恭敬有加,慢慢慢慢他们开始对你毁谤,对你开始进行争执,会有这样的。

我们法师在一个岗位上讲经说法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真的很不容易的。我们学院的这些法师们,也特别感谢你们,这么多年以来“常年如一日”,为有缘的信徒转法轮,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其他的世间当中这也不是那么简单。当你没有成功的时候,不要失望,那个时候你要想起来,原来“智者增争”,也没办法弘法的;原来悟者遭诽谤,也是没有办法利益众生。你就会想起来。

比如说我们现在有些堪布、堪姆出去的时候,非常的热情,不但热情,还有激情:“我要到那里去,要这样的转法轮,转法轮的方式,你们现在这一套有点老了,现在应该是用AI,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我要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而且非常快速的时间让他们获得无余涅槃的果位……。”

梦想是很美好的,但是到了现实社会当中不一定那么地顺顺利利。那里的人,那里的环境,也许给你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

所以在这个时候,你要知道,原来华智仁波切曾经说过,曾经在他的教言当中授记了我的未来。可以这么想。

很多大成就者到最后利益众生的时候不能如愿以偿,这种现象历史中也是有,我以前也讲过禅宗当中的慧可大师[6],慧可大师他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他的禅修功夫也是获得达摩祖师独传的境界。当时他的弟子越来越多,名声遍及十方。当时辩和、道恒,还有很多法师,对他产生了嫉妒心,开始到处编造谣言,说慧可说的话全是魔语。也有一部分对他产生邪见,还有安排一些弟子到那里跟他进行辩论,结果那些弟子见到慧可法师修证的形相,最后他们也没有回来。道恒他们更生气,后来贿赂一些官员,迫害慧可大师,让他迁到他方去了。还有一些历史当中说当时给慧可安了一百一十一个罪名,最后斩头。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对朝廷说:“慧可影响这么大,那农民也不种庄稼,商人也不做商业……”等等,给慧可定的这些罪状,后人看了都觉得非常稀有。当时应该是隋朝隋文帝的时候,慧可圆寂后他们重新表态,这些罪状不真实,他们也很后悔,也立了石碑。有各种说法。

不管怎么样,我们的历史上许多特别了不起的高僧大德,到最后依靠种种因缘,别人的嫉妒,别人的烦恼,最后离开自己的土,在其他地方逐渐隐居,有些是在其他地方离开人间,这种现象是非常多的。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对这个世界生厌离心是很重要的。当然生厌离心的时候,应该以一种了知真相的方式生厌离心,而不是有一种恨意,特别悔恨,恨这个世界、恨所有的众生。不是依靠这种方式生厌离心的。

厌离心是真的知道:“其实凡夫人他们对我加害是非常正常的。”尽量对他们产生悲心,给他们回向。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出现的时候,也是正常的。明白无常四际:高际必堕、积聚必散等等这些哲理是不能超越的。

所以我们对轮回产生厌离心的时候,一定要有一种爱意在里边,这样才可以生起真正的出离心和厌离心。否则,这个也看不惯,那个也看不惯,跟所有人的关系都不好,然后你拿着一个箱子到林间去住的话,你在那里跟毒蛇没有什么差别。毒蛇一般也是在草丛里面,一边生嗔恨心,一边独居。其实粗暴的人独居也不会有成就,如果你是一个特别善良的人,即便在红尘当中也会有成就的。

所以我们对厌离心一定要认识真相,坦然面对。在你的生活当中,不管是遇到什么,都乐意接受。不管违缘也好,顺缘也好,甚至打你、让你离开:“我的离开是这样的因缘来的,我希望这个因缘对大家都很好,不要成为对自他都不利的因缘。”应该这样发愿,这样回向,这就是菩萨的行为。

否则的话:“你今天让我离开了这个道场,我下一辈子发愿让你如何如何。”或者:“我今天离开这样的善知识,下一世变成什么样的恶人来斩你的头……。”这样的发恶愿是非常不合理的,这个根本不接近出离心、厌离心。

下面说:

解说不信反误解,纯利益心反相待,

邪视正直为歪邪,于谁不利心绝望。

有些语言真正跟他说,他不但不相信,反而误解。

现在很多人也是这样,好好地跟他说,在另一个方面就开始吹毛求疵,或者一直怀疑。有些人是自己分别念特别重,跟他好好讲就是不相信。不相信的话,麦彭仁波切在很多教言中讲的:这种人,不相信的话,你跟他要讲一些曲折的语言,因为跟他讲真实的语言他不相信,不信的话,对歪曲的人要说歪曲的语言。这是很重要的。

对他非常纯洁、利益的心,不但不对你利益,反而对你加害、怀疑。

你一心一意想帮助别人,别人也不信任,尤其带有邪见的人,他看所有的一切都是歪邪的。

我们说佛看众生都是佛,魔看众生都是魔。自己很差的人,看到这个世界是很差的。眼睛很差的人,看到这个世界是模糊的。这个是正常现象。

所以作者说对谁都是没办法利益的,所以心很绝望。

华智仁波切不但说失望,他还是绝望——看起来这个世间当中没有什么可信任的,还是很绝望的。莲花生大士说:“浊世众生福报浅,魔转邪见傲慢重,吾今亲临亦难信。”浊世众生的福报特别浅,依靠魔的加持,他们都是有邪见,傲慢重,所以像莲花生大士那样的佛陀亲自来到他面前,也不会相信的。

当时我在想,法王如意宝当年也有,像色达这一带,包括原来法王居住的乡村里面的个别人,不屑一顾,也特别那个的。法王圆寂以后,他们重新开始忏悔,开始赞叹,那个时候可能后悔莫及了,该造的业都造完了。

我们有些人,不管是上师也好、道友也好,大家健在的时候,尽量看别人的功德。但是自己修行不好,境界很差的人看到这个世界真的会是这样的,不可能觉得这个很好的。

我们短暂时间的交流,基本上能知道对方的境界。我可能接触的人太多,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跟他接触一段时间就知道,比如说我们聊五分钟、十分钟,知道这个人对三宝有信心;知道这个人应该对工作有热情;知道这个人邪见特别重;知道这个人烦恼特别重;知道这个人还是很勤快的,但是做事情比较浮躁……。凡是每个人的好坏,我们接触一段时间,不用两个月、三个月,一年、两年,当然有些可能是假装,本来自己没有信心,装着有信心:“喇嘛钦,喇嘛钦,喇嘛钦!我们对上师三宝的信心特别特别的大,特别特别的重。我宁可舍弃生命也不会舍弃三宝,喇嘛钦,喇嘛钦,喇嘛钦!”有些可能是装的,有些是真的这样,但或许有一些是感性的,不确定的。但平时跟这些人交往的时候,基本上知道他的内在。我们人的话,通过语言,通过身体的表情,知道内在的智慧也好,邪见也好,都可以看得出来。

所以华智仁波切为什么在这里绝望呢?确实当时有很多人,看起来比较甚深的,但实际上境界等各方面都不是那么如法,因此产生了一些厌离心。可能当时绝望的话,看到这个社会的现象,现在可能更是绝望。

佛说诸法皆如幻,如今幻中更虚幻,

变谄诳幻魔术师,浊行此幻当警惕!

佛陀早就在很多,包括《幻师请问经》[7]等相关经典里讲一切法如梦如幻,早就在2500多年前的时候已经说过。如今到了我们今天的时候,好像佛陀所说的幻化当中更幻化。

幻化都是假的,看起来是真实的东西,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这就叫幻变、幻术、魔术。

那么现在这些变得更加猖狂,更加不真实。那么这些浊世的行为,浊世的魔术真的是很可怕,大家应该警惕。

像我们前面讲的一样,华智仁波切在世的时候,算是藏地比较清净的,在那个时候,可能狡诈的行为也是非常多。那今天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现在所谓的网络、人工智能、AI,这些科学技术一现世于人间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幻化技术在世间当中开始呈现了。人工智能出现的时候,它一个比一个真实,它这样真实能欺骗无数的人,也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情。到底他的原理在哪里,只有极少数的人基本知道他的原理,除此之外,很多人就像我们讲的盗梦空间一样,梦中的梦,幻中的幻,很难分析。包括未来,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去向何方,很难说。也许我们人世间很多人,该有的工作,该有的职业,基本上被各种幻化的机器人、机器技术代替。

比如说有一张照片,有一个人的声音,这张照片马上就变成电影,以这个作为题材。以前的电影要编写剧本,请多少的演员,然后花费巨资,才可以形成。现在很简单的,通过AI的技术,马上把这个人变成什么;或者说写剧本也是几秒钟的事情,只要条件写好,就会变成这样的虚幻现象,包括人的面目、声音、形象、整个姿态。这些还用在战场上,大家也知道,现在各个国家把新技术用在大型战争武器上。

确实我们这个世界也是越来越说不清楚,这样的技术一发达,现在所谓的绘画师、画家,以前画家画一个唐卡可能要三个月、四个月,但是现在如果数据和各方面的因缘具足的话,短短的时间中,比他好的,古今中外很多大牌的精华、窍诀全部都集中在一起的一个产品可以呈现出来。

所以有些时候,我们觉得早一点离开世界可能好一点,不然我们临走之前不知道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如果我们临走的时候,这个世界的佛法都已经没有了,整个世界变成了魔术师的世界,我们可能也有点不习惯,不如早一点离开。

佛陀真的很伟大,两千五百年前说“诸法如幻”,今天确实一切法都是幻化的,这个我们都能理解。“诸法如幻”、“诸法无常”、“诸行无常”,这些道理虽然很简单,但是非常深奥,这一点大家应该会明白。

将来浊世的行为,我们也应该警惕。警惕什么呢?现在不管是走路、电话、广告、药品,各种各样的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每一次抓人的时候,都是一大堆,可以说是一个大的团体、集体。但实际上还是解决不了,因为他们的幻化技术越来越发达,骗人的手段越来越高明。所以在这个时代当中,我们住在山沟里面的有些修行人,你出去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翼翼,别人问你是不是口干,给你喝一瓶水的话,喝完水以后,你就睡在那里了,身上所有的东西都已经带走完了,或者是“你的手机借一下”,或者“你的语言,在这里说两句话”,或者“你的面相,稍微拍个照片呐”,等等,这样的一个非常简单的话术,让你变成了另一种形象吧。

小的方面,包括对个人的保护,在网络上面也要注意。但有些地方也没办法注意。现在通过AI,比如说我要害一个人,他的一个照片,他的一个自拍,也有各种各样,在外面也有许多案例。

所以说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确实是幻中幻,但不管怎么样,如果在这样的时候,更是要离开这些幻化、让人眼花缭乱的世界,到一些有树林,有山洞,有鸟群,有野兔、有麻雀、有乌鸦、有喜鹊,还有水池、鲜花这样的地方,天天祈祷上师三宝。自己有一个简单的饮食,终年以这样的方式来渡过的话,这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佛说诸语如回响,今较回响更虚妄,

言不符实空响语,妄言回音当生厌。

佛陀在相关经典里也讲了,我们用幻化八喻来说的时候,一切语言就像空谷声回响一样,所以当时的声音也抉择为显而不实的道理,但如今这个回响更是虚妄。

回响本来是没有实质的,我在山谷里发出一个声音,对面回响一个跟它相同的声音。但现在这些语言、妄语,别人骗人的词句更是可怕。像网络上的有些医学,其实我们有些人稍微有点事情也是马上上网看一看,但这个可能也需要寻找它的依据。现在很多人为了吸引眼球,说各种各样的妄语,鬼话连篇,自己想什么就说什么,比如什么什么人参对什么什么有利,对高血压或什么病有帮助。实际上他什么都不懂,但是网上写个非常好的文章放在那里。我们有的人不去思索、不去观察:“网上说是很好的。”但网上到底是谁说的也不去观察,有非常多虚妄、欺骗的语言。

现在言不符实、虚妄的、不靠谱的语言非常多,一听到这些以后,对世间中听来的各种各样的妄语,也确实是生起厌离心。

因为没有经过很好的观察,有些事情也没必要当真。(师说藏语)《萨迦格言》中讲:“狡者伪装语甜蜜,未经观察勿轻信,孔雀身美声悦耳,然彼所食皆为毒。”有些狡诈者说话很甜蜜,好像很真实,但如果没有经过观察,最好不要相信,不然就像孔雀,它的身体很好,发出的声音也很动听,但它所吃的食物也有毒药。

所以我们在世间中,别人说的特别特别好,也不一定是真的对你好,有些语言应该用自己真正的智慧观察。尤其是狡诈者,刚开始对你很耐心的引诱,然后慢慢慢慢让你放松警惕后才开始欺骗。就像渔夫,先用鱼饵钩鱼,钩到手以后就捞出来。跟这个没什么差别,所以我们对语言也应该谨慎。

所见非人是骗子,所说非语欺惑词,

如今谁亦不可信,独自随意而安住。

所见到的这些人,不是真正的人,都是骗子;别人所说的这些语言,不是真正的人说的语言,都是欺诳的词——说的都是不真实的,看到的人都是骗子。如今谁都不可信,好像这个世界都是坏人,没有什么可信的。所以,最好是还是到一些寂静的地方去安住,自己好好的修行。

《入行论》当中讲:“故当独自栖[8]”,应该自己一个人到林间去,死亡没有来临之前,应该独自去到那里,不然的话,见到什么人都是,没必要抱怨说:“你是很坏的,我很信任你的,你为什么这么坏呀,你所说的这个不正确呀,前言后语对照的时候,你说的不真实……。”那不如你自己到寂静的地方去,如果你对别人不信赖,还缠着有什么用呢?

其实末法时代的众生本性就是这样的,上上下下的众生只要真正去了解,就像有些经典中讲的一样:凡夫人没什么可信赖的,就像不净粪没有什么干净的地方一样。这也是众生的一个本性。

所以因缘具足的时候还是应该到比较寂静的地方去。华智仁波切还很赞叹。很多人你不一定满意他们,到一定的时候还是到寂静的地方去。这个很重要。

好像我第一次讲的时候引用过甲操杰的故事。宗喀巴大师的大弟子甲操杰晚年时不见人,一直住在寂静的地方,来访的人都不见。后来很多人跟他说:“别人都是老远来的,很虔诚的,你为什么不见一见呢?”甲操杰大师说:“你看我头发都白了,没有时间了,来不及了。”别人怎么说也是不接见的。

麦彭仁波切晚年的时候也不接见人,沃色侍者对所有来访和朝拜的人都说:“上师身体不好,不接见。”

法王如意宝接近圆寂的前几年,基本上后来的好多弟子都是见不到,上师有时传传法,除此之外也基本上是没有。

所以有时候看到这个世界,刚才也讲了,人间说的语言也是不真实的,看到的人也是不真实的。这样的话,寂静的地方不会生烦恼,这些野兔、飞禽也不会扰乱你的心,自己的心是很清静的,修行也是非常成功的。

尤其是一些讲经说法的法师,如果因缘具足的话,最好晚年时不放弃,这是很重要的。包括我自己也在这样想,如果有因缘的话,说一些法可能也有必要。

前段时间我听了有位上师最后的他一个教言,他讲了《经庄严论》的十一品,应该是信心品,十一品的最后一堂课。我想这位上师最后一堂课给大家留下了什么,他好像身体特别不好,最后他说:本来想讲一下,但今天就讲这么多吧,然后把十一品讲完了,后来他转法轮的声音就永远停留在这一品上面。我们上师如意宝讲《宝性论》时,也是当时有一句话,我们原来讲《宝性论》的时候也给大家提醒过。

所以到寂静的地方其实是很多高僧大德非常向往的。我看到《善慧大士语录》有一个独自诗二十章[9]:“独自山、独自居、独自眠……。”专门用诗学的方式来赞叹独自居住的功德,你们方便的时候自己也可以看一下。

再讲一个颂词:

身如法行悖众人,说正直语多嗔恨,

心善纯洁视为患,今至自我隐蔽时。

华智仁波切说,如果我的身体特别如法的话,众人也看不惯,违背了他们的意愿。

大家都指指点点:“你看这个人好像很执着,守戒律啊、过午不食啊。”别人也看不惯。如法的话,走路特别如法的话:“你看这个人好假装啊,走路一步一步的。”大家都在说说笑笑的时候,这个人在那儿坐禅,禅定等等,这样别人就不开心。

说一些正直的,是什么就是什么,说一些真实的语言,很多人也是生嗔恨心:“你看这个人很直,说这个说那个的。”所以世间人也不喜欢。《佛藏经》中说:“世间之人不喜实说[10]。”世间人不喜欢说实话,喜欢说一些欺骗的语言,或者虚假的语言。“但乐顺意”,他们喜欢什么呢?只喜欢随顺他的:“你长得很好看啊,你说得特别好听啊,你的智慧特别不错啊……。”经常随顺他们意愿的赞叹,这些都很喜欢。

还有心善良的话,人们也视为过失。

比如“心善被人欺”,现在也是这样:“我一直善良善良,最后也没办法善良了,因为别人欺负我。”像以前的一些电影、电视里面也是这样讲的,大家都觉得:“哇,你看心善良是很脆弱的一个表现。”

身体如法别人也看不惯,语言正直别人也生嗔恨心,心地善良,别人看作是一种无能,包括有些学校里面,心特别善良的学生也是经常受欺负。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身口意如理如法的话,好像没有什么环境,能居住的地方,所以今天最好就到一些非常寂静的地方去,自我隐蔽。

到一定的时候自己隐蔽,并不是说我们一起去,不是这样的。每个人应该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自己是自己的怙主,到一定的时候看到世间很多厌烦的事,就自己隐蔽起来,然后自己行持善法。这是非常重要的。

好,今天讲到这里。

————————

[1] 摘自麦彭仁波切《君规教言论》,第九品稳重精进:“自言自语当思维:于此地上人世间,痛苦安乐无偏堕,成办世间出世间,任何事皆依自己,故莫依赖于他人,独我之事应究竟,此士堪为人中狮。”

[2] 《大智度论》第38卷:“诸凡夫人,常开三恶道门;于三善道为客,于三恶处为家。”

[3] 《中观四百论》:“由于诸人类,多持不善品,以是诸异生,多堕于恶趣。”

[4] 出自《孟子》《 尽心章句上 》(第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 《米拉日巴道歌集》第一篇密勒拾柴记,张澄基译注:

“隐居寂寥此山穴,诸佛如来所喜处,成就先贤之居所,密勒日巴我独栖;红崖宝窟大鹏峰,云雾缭绕自悠悠,蜿蜒藏江流谷底,巨鹏翱翔涧壑中,灌木簇发山意闹,古松参天境悠闲,蜜蜂振翅弄嗡嗡,雀鸟声喧竞悦歌,于此红崖宝窟巅,大小雀鸟习飞翔,猕猴灵猿习跳跃,诸禽百兽习奔驰;密勒日巴习禅定,勤生觉受与证解,圆满二种菩提心。隐居此山我密勒,山神和谐共为友,幽灵山神来此者,聆此慈悲甘露曲,毕后请各返自居。

[6] 据河北省《成安县志》客籍人物篇载:约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慧可大师以107岁的高龄,来成安讲经传法,四面八方老幼听者甚众,匡教寺的僧人也听得入了迷。

这一盛况,惹恼了此处嫉贤妒能的法师辨和,他便到县衙诽谤慧可,说他“离经叛道,标新立异,散布异端邪说。使农夫辍耕,商不启户,是大隐患”。

知县翟仲侃听信了辨和诬告,对慧可加以酷刑拷打审问,罗列“十大罪状”层层上奏朝廷,后得到朝廷批准,最终将一代宗师迫害斩首。慧可大师知道,这是宿世的因果,应当酬还宿债,所以逆来顺受,不再争辩。

在临刑前,慧可大师很从容,心无畏惧,并且说:“四大本无我,五蕴亦是空。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

慧可被斩首后,尸首流出白乳,肉色如常。隋文帝了解后追悔莫及,曰:此真菩萨。传旨重新调查慧可被杀事件,对渎职官员严加惩处,并祭祀慧可,同时赐慧可“正宗普觉大师”的封号。贞观十六年,唐太宗李世民也派尉迟敬德监工为慧可修寺建塔安奉舍利。——摘自网络

[7] 《入行论讲解第184课》:“我们藏地有一部经叫《幻师请问经》,汉传佛教中叫做《佛说幻士仁贤经》,收录在《大正藏》的“宝积部”中。”

[8] 《入行论》静虑品:“故当独自栖,事少易安乐,灵秀宜人林,止息众散乱。”

[9] 傅大士,本名傅翕,字玄风,号善慧,《续高僧传》称傅弘,又称善慧大士、鱼行大士、双林大士、东阳大士、乌伤居士。东阳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人。

“独自山,茅茨草屋安。熊罴撩人戏,飞鸟共来飡。

独自居,何意此勤劬?翘心寻本性,志节服真如。

独自眠,寂寞好思玄。休息攀缘境,不着有无边。

独自坐,静思观无我。调直个身心,慈悲成萨埵。

独自处,本誓如应与。示道在经中,扣破无明主。

独自行,见色恰如盲。轻躯同类化,蠕动未曾惊。

独自戏,问我心中有何为?若见无记在心中,急断令还般若义。

独自往,触处随缘皆妄想。妄想心内逼驰求,即此驰求亦非往。

独自归,登山度岭何所依?比至所依无定实,熟观此境竟何为?

独自作,问我心中何所著?推捡四运并无生,千端万绪何能缚?

独自语,问我心中何所取?照了巧说并皆空,咽喉唇舌谁为主?

独自情,其实离声名。三观一心离万品,荆棘丛林皆自平。

独自美,迢迢弃朝市。追昔本愿证无生,不得无生终不止。

独自佳,禅味朝餐不用虾。弊此揣食如应与,假借五阴以为家。

独自乐,且欲求无学。急断三界绳,得免泥犁恶。

独自好,决求菩萨道。万行为众生,未取泥洹宝。

独自观,试取世缘看。捉此无常境,一理向心观。

独自奇,正是学无为。迥思多许念,运向涅盘池。

独自足,愿心无限局。怨亲法界语圆真,始得应身化群育。

独自宿,意里心储蓄。为作良友系衣珠,历劫弥生根会熟。”

[10] 《佛藏经》第1卷,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世间之人不喜实说但乐顺意,如是比丘于说法者心不清净,重更为罪增益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