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大解脱经》第4课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念诵《圣大解脱经》传承】

 今天继续讲《圣大解脱经》,即《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昨天讲“龙树菩萨摩诃萨”的时候,应该是当时佛陀在世的龙树菩萨,与后来中观的龙树菩萨还是有差别,我的意思是当时也有龙树菩萨,但一般后来佛陀授记的龙猛菩萨就是我们的龙树菩萨,昨天我引用的教证指的是后面的龙树菩萨。像《法鼓经》等有些经典当中讲,龙猛菩萨的前世,是佛陀在世时的时候有一个菩萨叫见而欢喜,见到就欢喜,有些说是维摩诘居士,因为维摩诘居士也叫见而欢喜,后来的龙树菩萨是佛陀涅槃后才出现于世间,这个稍微在这里更正一下。

然后讲《圣大解脱经》,今天是星期五,下个礼拜的课程安排在下星期一、二、三、五,也是讲《圣大解脱经》,周四没有课。

在这里首先说一下,在藏地人们很重视《圣大解脱经》,重视到什么程度呢?就像昨前天讲过的那样,在民间、在各个社会层次当中都有刻石头的传统,有些人家里对活人、对生存的这些人,为了风调雨顺、财富增长、寿命延长等这些目的,把整本《圣大解脱经》刻在不同的石头上,堆在特别吉祥的地方。一般来讲我们刻了经文以后,这些石头不能随便乱放,如果把它们放在一些道路的路口,这样可能对主人不吉利。有一种学说,专门观察地势、观察风水,刻了经文的石头,一定要放在吉利的地方。乔美仁波切专门有这方面的一些观察方法,我从小比较会这个,因为从小爱刻石头,这方面也比较精通。对活人有这样的做法,对亡人而言亲属也会为他们刻《圣大解脱经》的石头,在亡人放骨灰的地方,或荼毗、天葬、水葬的地方,也放很多刻经文的石头。

去过藏地的人也应该知道,好多地方挂经旗,还有刻经文的石头。像《大藏经》全部刻在石头上的也有,还有把好多密续也刻在石头上。但最普遍、常见的,就是把《圣大解脱经》刻在石头上,然后放在一些有坟墓的地方。现在的大城市里面坟墓都已经规范化,但在藏地地方则比较辽阔,在各个地对环境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不管到哪里,可能也会看得到几百年前刻的《圣大解脱经》,也有比较崭新的刻的《圣大解脱经》。

这说明人们对这部经典的重视,其实刻经石头不是只在一块石头上,而是几十块、几百块的石头,全部都刻在一处,然后由僧人开光,放在一个清净的地方,一般是这样,我在这跟大家简单描述一下。

接下来继续讲,昨天前面说到很多菩萨、比丘围绕着佛陀,一起来到娑罗双树那里。这部经是佛陀接近涅槃时宣讲的,佛陀最后讲的经是《佛遗教经》。
佛陀圆寂的时候阿难在场,《涅槃经》后面也有一部分是佛陀与阿难的对话,也是很感人的文字。

当我们到了佛陀涅槃的地方时,心情还是很沉闷的。以前我们去的时候,是在印度的朝圣旅程全部结束之后我们到了佛陀涅槃的地方,我们到那里的时候是下午太阳要落山的时候,不知道什么缘起。然后在佛陀的涅槃时的像前,不是缅甸做的那尊,法王当时显现上哭了很长时间,我们这些眷属也是一直忍不住哭了很长时间。当天天黑以后,就住在附近的旅馆,第二天我们印度朝圣的行程结束了,之后去尼泊尔佛陀降生的地方,到了那里也是有一种新生的感觉。法王也说:“幸好最后一站不是佛陀涅槃的地方,而是佛陀降生的地方。”我们整个转了一圈到了涅槃的地方,然后过了尼泊尔的边境后,我们到达佛陀降生的地方——蓝毗尼花园。

其实我们每个佛教徒到了佛陀降生的地方时,心里自然而然有一种希望的感觉,然后到了佛陀涅槃的地方就会特别难受,就像是看到世间的太阳落山的感觉,想起来的时候心情还是很沉重的。

从这里大家也可以看出来,《圣大解脱经》是佛陀接近涅槃时讲的,我们更加要珍惜,并思维此经有多珍贵。因为佛陀四十九年说法圆满以后,要示现涅槃时,要对众生讲最深、最适合他们根基的窍诀。此经和《时轮金刚》哪一部讲得比较早不是很清楚,佛陀应该是先讲密法的《时轮金刚》,然后才讲这部经,除此之外还有《涅槃经》、《佛遗教经》,包括《圣大解脱经》也是佛陀最后说的。因此大家应该想,虽然佛陀示现圆寂了,但是他的教法还在人间,我们有幸遇到这样的圣教,的确也是非常的荣幸,自己应该有这样的一种欢喜心。

二月十五日。临欲涅槃时。以佛神力。大悲普覆。欲摄众生。

二月十五日,佛陀示现涅槃。这天一般是在春天,春天有三个月,夏天、秋天、冬天各有三个月,春天三个月当中第二个月的十五日,所以第一年春天的第一个月可能各个地方有不同的认定方法,像农历和藏历现在可能变成萨嘎月了,大家也是知道,但是印度的历算和我们的稍微有点差别。

这里说二月十五日的时候,佛陀要接近示现涅槃时,佛以他的神力、加持力,佛陀的大慈大悲心周遍于整个世界,佛此时想到最后摄受的这些有缘众生,所以佛陀的大悲心也是非常不可思议,这一点大家也应该知道。佛陀的大悲对众生无有任何偏袒,平等的,而且是非常甚深的悲心。

《大般涅槃经》中说,佛陀对所有众生的大悲,甚至对昆虫以上的所有众生的大悲心,彻入骨髓,意思是他的慈悲已经刺入骨髓当中,心不舍离,他的慈悲入于骨髓,这个心不会舍离的,佛陀的悲心是这样的。有些经典讲佛陀的这种悲心,入于众生的骨髓当中,菩萨的悲心入于众生的肉里面,声闻的悲心入于众生的皮肤。

对每个众生来讲,其实悲心的深浅是完全不同的,而佛陀对所有众生以最大的方便来摄受。我们作为佛教徒,尤其自称为大乘佛教徒,佛陀为了众生的利益,无论亲人还是怨敌,只要众生需要,他的所有的一切的一切会布施,会摄受。我们作为佛陀的追随者,有没有对众生的平等心?自己可以去观察。

当时佛陀接近涅槃时,他以大悲心或以他的加持力,他的慈悲心更加遍于众生,要摄受众生。

出大音声。其声遍满。乃至十方。随其类音。普告众生。

佛陀的悲心周遍于整个世界,他发出非常巨大的的金刚妙音,这种巨大的声音并不是我们所说的震耳欲聋,让周围的人实在接受不了,不是这样的,他的声音闻而悦耳,非常动听的声音,这样的声音遍满整个世界,乃至东南西北、十方四隅,上下的整个世界。

这些世界当中每个众生的种类不同,佛陀所发出的声音也是适合他们的声音。比如在人类的世界用人类的声音给他们说法,在旁生道以相应旁生的声音为它们说法;在饿鬼道以饿鬼的声音为它们说法。在人类当中,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民族、种族,在他们当中也示现他们不同的语言。

《父子合集经》中云:“ 一音所演清净法,随其趣类各得解。”佛陀的一个声音演说的清净法,实际上是根据三界众生的各自的趣类不同,他们所得到的也是不同的证悟和利益。

当时佛陀对所有的世界当中,普遍地告诉众生,全部遍及。可能有些人想佛陀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能力?世界这么广大,众生这么无量无边,是不是每个众生都能听到?其实有缘的众生、有缘的世界都能听得到的。

《大宝积经》里面讲,佛陀在鹰鹫山时,有一次目犍连为了测试佛陀的声音的边际,想知道能够传到多远,然后他延着声音就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就一直走一直走,佛陀的声音一直没有远近,一直在响着。最后他到了须弥山上,还能听到佛陀的声音,然后再过了整个三千大千世界,还有佛陀的声音,不增不减的。这个时候佛陀也知道目犍连在测试他的声音,佛陀特意加持,然后目犍连又去得更远,最后目犍连依靠佛陀的加持,往西方去了九十九个恒河沙数的世。

在那里有一个光明幡世界,其中有一位光明王如来,光明王如来对他们说法、转法轮,而且他们的眷属非常高大,佛的身体也相当的高大。目犍连在那里还是能听得到释迦摩尼佛的声音,中午的时候,他们在供斋,出家人应供时用的钵孟也特别大。当时目犍连站在一个僧人的钵盂前,好多僧人讥笑他说:“这个小虫子是从哪里来的?身上还披着袈裟。”光明王如来说:“你们不能轻毁他,他是很了不起的,这是东方释迦摩尼佛刹土的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呵呵,结果到了他们那里目犍连像个小虫一样。

目犍连告诉光明王如来:“我这次来是想测一下释连牟尼佛的声音,但是现在特别累了,到这里已经筋疲力尽了。”光明王说:“你不应该测你的佛的声音,这样是有罪过的。”就让目犍连忏悔,目犍连想回去但回不去了,不知道方面在哪里。就问光明王如来。光明王如来说:“你这次来是以佛的加持而来的,如果以你自己的神通力,一个劫也无法到这里的,你现在要回去的话,你应该朝着释迦牟尼佛的方向,顶礼合掌祈祷的话,这样有办法回去。” 目犍连说不知道哪里是东方,光明王如来就为他指点东方让他祈祷,后来慢慢回来了。

目犍连回来以后,佛陀告诉他,如来的身相实际上是无边无际的,就像虚空无有边际一样的,所以佛陀的声音传遍于世界。当然有些人对甚深佛经的教义并不是特别了解,觉得像听神话故事一样,觉得到底会不会这样?也许有这种情况吧。但如果我们对甚深的教理和广大的世界有所了悟的话,完全能接受。

这以上说当时佛陀要准备说法的时候,有时以声音来摄受众生,有时候以发出光芒来摄受众生,所以佛陀说法的时候每次的情况都不是完全相同。这里讲到当时佛陀发出这样的声音,告诉所有的众生,说的是什么呢?

今日如来应正遍知。怜悯众生。覆护众生。摄受众生。等视众生。如是一子。

今天如来正等觉,在这里用他的遍知的智慧完全了知垂念众生,悲悯、怜悯众生,像刚才讲的一样佛陀对所有的众生都是以悲心来摄受。佛陀在因地的时候,有人骂他、有人打他、有人伤害他、有人诽谤他,但是他不但不报仇,反而把对方当作最好的弟子来摄受。

作为大乘佛教徒有时觉得我们佛教徒也是比较惭愧的,虽然出家人穿着袈裟,但是心一点都没有换;有些佛教徒虽然也没有换衣服,是在家居士,是优婆夷,优婆塞也好,但实际上心还是和原来没有学佛的时候一模一样的,该报仇的报仇,该算帐的算帐,该不理的不理。因为你以前从来没有学佛时,你的生活模式、修行模式也基本上跟世间人般亲怨分明,你不惹我,我不惹你,你若惹我,我非杀你不可,这样的态度没有改变。

但佛陀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佛陀也是这样的话那他不可能摄受众生。众生那么刚强难化,无论怎么饶益他们,他们反而对你伤害。那这样的话佛陀肯定是一刀两断,再也不理了,我再也不度你了,会这样的。

所以我们学习大乘佛教的过程当中,反观自心是非常重要的,你光是办个皈依证,得一个法,然后取个法名,一方面这是外在的一个形式,也可以这样做,但更重要的是你的心改变没有?心没有改变的话,只是形象上参加一些佛教的活动,口头上念念咒语,手里拿着转经筒、念珠也好,很多外在的仪式、形式,你可以称为佛教徒。但是反观内心,你是佛教徒当中的小乘佛教徒、世间的佛教徒,还是大乘佛教徒?不用问别人。

现在有些人经常问,连经堂漏水都要找活佛和上师打卦,然后他们打卦的结果是什么?应该是水管有问题(众笑)。有时候我觉得有些人很笨的,打卦的人很聪明,说水管有问题,哈哈哈哈。所以现在有些人真的很笨很笨,笨得不可思议了,连漏水等什么事情都要打卦,但这些也没有什么可打卦的?建筑就是建筑,做事就是做事。

像我这里有肿瘤要不要打卦?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打卦的,该切的要切。原来我这里说是有多少多少的,我自己看照片也是有一块比较大的,他们问我要不要打卦?我说不用打卦,快切掉。

所以我们有些人,不管是自己的修行也好,成功不成功啊?这些问别人不是重要的,打卦不是重要的,算命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佛是什么样的,大乘菩萨是什么样,他们对众生的心是什么样的,而我是什么样的?这样观察的时候其实应该一目了然。很多人问修行成不成功,将来怎么样?看你现在的行为嘛,从前你没皈依,到现在学了多少年,现在你的心态怎么样,这样观察应该比较容易,应该比较明白。

此处说佛陀用心怜悯众生,保护和救护所有的众生。一个是先用心来怜悯众生,然后保护、救护众生。然后摄受众生,摄受什么样的众生呢?佛陀对所有的众生就像自己的独生子一样的看待。《文殊师利问经》云:“提婆及罗睺,爱念无有二。”佛陀对提婆达多和自己的亲生之子罗睺罗,从爱的方面没有任何的差别,所以佛陀对众生的悲心实际上就是这样的。

而我们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佛教徒,但当有人害你,或者有人故意说你的坏话,有人偷你的东西,有人开始对你做各种各样伤害,那你怎么样对待?如果是佛陀怎么样对待?如果是文殊菩萨怎么样对待?如果是法王如意宝怎么对待?我怎么对待?自己可以过一下称,我的重量是什么样?也许我特别轻,也许我特别重。我的菩提心的重量不用别人来称,不用打卦来称。“我现在学的菩提心怎么样,你看看?有没有违缘啊?我的房子漏水怎么办呢?”,哈哈哈哈,然后“我肚子有点痛,你给我打个卦看怎么样?”

现在有些人什么都要打卦,我以前遇到有一些老乡,爱打卦也是佛教水平比较低的表现,有一点盲目的信心,没有特别的正信,是这样的一种标志。所以学得怎么样、境界怎么样、菩提心多少斤的话,你自己过称。你遇到不喜欢看到的众生,或者伤害你的众生,或者暗地里伤害你的众生,那你怎么样对待?如果释迦摩尼佛当年是怎么样对待?这样一比较我觉得很容易了知的。 

无归依者。为作归依。

当时佛陀是这样的,他对众生说:“无归依者为作归依,未见佛性者令见佛性。”在这个世间当中没有抓住的,无依无靠的,精神上没有皈依的,然后身体上没有皈依的,他会成为众生的皈依导师、皈依处。

《大集经》当中也说:“佛于诸众生,不耻恶种姓,一切如赤子,是故归依佛。”佛陀对所有的众生都会平等、慈悲的维护,而他不会讨厌。你是恶劣的众生,你是难看的众生,你是贫穷的众生,你是残疾的众生,你是性格暴躁的众生,不会这样的,所有的众生都如同自己亲生子女一样对待。

我们为什么皈依佛呢?因为佛陀有大悲心。我们为什么皈依佛呢?皈依佛的主要的原因,佛陀对所有的众生,他会用慈悲心来保护、用慈悲心来摄受。然后而佛陀教法的思想也是这样的,跟随他的僧众也是这样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困难时祈祷他,他会变成我们的怙主。

在世界上如果有这样的一个官员、领导,那我们谁不会去皈依啊?他没有任何的条件,他的所有的力量都是为你付出。但世间人的依处不是这样的,比如世间的感情依处,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你如果对我不好、那我要杀了你。政治家也是这样,这个国家对我好,我会跟你贸易往来,就像中美关系一样的,然后如果你对我不好的话,那我会用核武器或是用任何方法跟你拼命,这是政治上的。为什么佛教的思想是我们的依处?与这方面还是有原因的。

“如来不可思,佛法不可思,僧众不可思,不可思生信,得不可思异熟,愿生极乐国。”我看到有一个《长寿智慧陀罗尼经》,这是藏文当中的一个很短的经,我刚才引用的是这个经里面的教证。以前我们说“佛功德不可思议,法功德不可思议”,经常引用这个教证,但与此处有所不同。所以佛不可思议,佛法不可思议,僧众不可思议,如果对这样不可思议的三宝产生信心,那所得到的异熟果也不可思议,所以愿我往生清净的刹土,我看到这样的藏文当中的《净土经》。汉文当中有一个短短的陀罗尼经,但是在这里面没有找到这个教证。

如果真正对佛法僧三宝有信心,自己所得的利益真的也不可思议。暂且不说未来在六道轮回当中如何得到利益,但暂时的地水火风的灾难,包括瘟疫、疾病、冠状病毒等发生时,这个时候有三宝的依处还是很好的。我今年感觉到,当时一、二月份时疫情很严重,但是皈依佛的这些人大家心里都有一种依怙,在那个期间自己一心一意地念佛。不管怎么样,虽然那个时候家人也隔离了,然后周围的世界完全不是以前的世界,这时有一些信仰的话,内心当中祈祷,这种祈祷对自己心里也是起到很大的作用。

尤其是疫情过后,你们也知道现在人们的生活跟以往完全不同,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是这样。以前我们认为自己的皈依处是房子、车、银行里的钞票等等,但现在所有的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以前觉得这一家企业做得很大、很成功,这个领导的位置很高应该很成功的,但整个世界重新洗牌以后,很多人心里没有底、没有完全感。现在很多人非常恐慌,因为以前自己觉得比较成功,依靠物质的皈依者,但物质随时都在变,而且这种变化并不是你所想象的,瞬息万变。这个时候自己好像在这个世界当中,什么都不可靠,那个时候人也不可靠、物质也不可靠、钱也不可靠,在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真正可靠的。

很多人因为疫情的原因开始念地藏菩萨的名号、莲师的咒语,其实这个也是很好,一方面临时抱佛脚,有点现实。但另一方面,什么心里都是空荡荡的、对生活也没有信心,自己选择自杀,和这种人相比起来,确实有这样的信仰、有这样的精神依托,那这个人完全非常坚定、坚强,确实很有意义。

以前对佛教、对宗教没有信仰的,觉得是迷信,人到了最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他会想到“那我在这个世界上寻找什么?”这个时候可能会反观自心。我是这样想的,确实我们很多佛教徒虽然依靠佛教的境界来示现各种各样的神变,这倒是是没有,现在也并不是果法期的时候。但是至少很多佛教徒不能出门的时候,大家都很开心,现在有时间了,可以闭关、念咒、看书、听课。但是没有任何信仰的,以前一直在外面上班、去娱乐场所的这些人,自己的生活方式一下子改变的时候,觉得好像物质实际上也并不是最究竟的皈依处。

疫情一方面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特别可怜,人类很可怜的,在这种面前生命很脆弱的;但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你以前一直拼命的、不顾一切地奋斗,到头来得到什么?我们还没有死亡之前,人类提前给了一个思考的空间,违缘转为道用也许是很好的,所以皈依处还是很值得观察的。

未见佛性者。令见佛性。

如果没有见到佛性的话,佛陀想办法让众生真正见到,我们说开示悟入嘛,让众生真正见到“每个众生真正具有如来藏”的道理。

《如来藏经》中云:“我已佛眼见,一切众生身,佛藏安隐住,说法令开现。”佛陀以佛眼见到众生相续当中都有隐藏的如来藏。如来藏是佛法中最深的法,对众生应该宣扬。第三转法轮的教义,《宝性论》的甚深意义,也非常有必要对众生讲。因为众生连自己具足如来藏的道理都不知道,有时候我们看众生还是比较很愚昧的,有时候看起来众生真的很厉害,尤其是人类,会制造飞机、火车、坦克,尤其是现在很多军事专家经常讲一些武器装备方面的知识,我有时候听着听着他们的介绍就睡着了,有时候是念佛睡着的,有时候是听着国际上的介绍“这个国家准备了什么武器、那个国家准备了什么武器”,然后听着听着睡着了,作为佛教徒,这也是有意义的,这也是一种修行,我自己认为是这样,也许你们觉得没有必要。看到这个世界不羡慕,同时看到这个世界也不讨厌,什么五彩缤纷的现象都能看得见。

昨天教师节的时候,我确实想特别感恩我们世间、出世间的老师和上师们,因为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确实看不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因为有他们,不管是爱也好、苦也好、乐也好,什么样的情况,基本上已经看清楚了,“哦,是这样的。”

比如现在世界上各种人类的变化、个人的生老死病、周围发生的一切,因为上师们的恩德,我们心里会经常想“会这样的,就是这样的”,自然而然比较明白。就像一个老人看到那些小孩一会哭、一会闹、一会玩,一会他的沙屋马上倒下去了等各种各样的现象时,老人就只是说“哦,嗡玛尼巴美吽,你们不要哭啊!”,他自己无取无舍的。所以因为上师们的恩德,我们也会知道一些情况。

未离烦恼者。令离烦恼。无安隐者。为作安隐。

没有远离烦恼的众生、有贪嗔痴的众生,让他们离烦恼;没有得安稳的,让他们安稳。藏文当中有“未得财富者得财富。”这里是未得安隐者,令得安隐,也就是说对于没有安全感、没有快乐的、没有安慰的众生、自己特别孤独伤心的这种人,依靠佛法、依靠佛的智慧,让他们得到安隐。

就像昨天讲到了狂躁症、躁郁症,很多人给我反映,以前确实没有发现自己有这个病,但现在已经心开意解,以后不会抱怨社会、不会抱怨身边的人,自己认识自己确确实实会有这样的。如果你真的知道自己这样也是很好的,就像《上师心滴》里面有一句话,我以前也讲过。比如对上师产生邪见,自己发现“我正在生邪见,是一种魔的加持”,这样魔众就会害羞、马上逃离,就像一个贼,如果认识了他,他以后就再也不敢来了。

其实我们的烦恼和痛苦,很多都是我们分别念假立的一种假象,已经戳穿了它、撕破了它,那它会在很快的时间当中无踪无影。有时狂躁也好,抑郁也好,强迫症也好,现在的人分析得比较细,通过网上症状对应的时候,有时候比较相同,但实际上不一定。但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真的有这方面的分别烦恼,那以后应该在这方面注意,不要给周围的人带来痛苦,尤其是自己最亲的、最好的这些人,不应该给他们带来痛苦。因为一般有狂躁症、忧郁症这些症状的人,在没有到极点之前,一般不会对外人发泄,但相关的、内部的人知道,所以经常给家人、给亲朋好友带来非常多的痛苦。

所以,我昨天也讲了,如果在身边有这样的人,千万不能蔑视、轻视,因为人一旦烦恼出来、一旦疾病出来的时候,会跟以往的状态稍微有一些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是特别可怕,会有改变的,比如念咒语。

现在很多人有抑郁症等精神方面的疾病,像搜狐的张朝阳曾公开提过,以前杨澜采访他的时候,他也讲过佛教给他带来的利益。我以前去过他们的公司。不管怎么样,很多人通过禅修改善了自己的情况,他们也愿意说出来。

可以看看当时张朝阳的采访视频:

视频内声音内容:

旁白:面对抑郁的时候张朝阳痛苦的四处探索,他开始想求助于心理医生,大量阅读精神方面的书籍。同时在古老的东方哲学里寻找息焦虑的原因。

杨澜:就是让你想明白了,但是这个有一年多的时间,将近两年多的时

间,突然有一天顿悟了还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张朝阳:在各个方面的探索,这种知识、那种了解,有一天放到一块了,突然发现,哦,我终于理解了,佛学和西方心理学最新的进展是非常相通的,他们的治疗方法还是他们的对于大脑的解释,佛陀在两千五百所前发现的人是怎么断除烦恼的方法,实际上是一致的。

杨澜:那是什么方法呢?自卑放下?

张朝阳:就是把自己情绪不当回事,情绪是假的。

杨澜:情绪是假的?

张朝阳:抑郁症、强迫症和各种症状病人的脑子有一些回路,这些回路建立以后,这些回路就是在佛教里面讲的妄念。

他还用磕头来治疗,因为抑郁症、强迫症,这些通过磕头、转绕,或者运动性的修行很有帮助的。

放第二段视频:

张朝阳:给大家介绍一个天底下最好的运动,好不好?

(做了一个磕大头的动作)

主持人:哇,你怎么那么快就站起来了?

然后还有一个,这个不是跟抑郁症有关系,但是跟佛法、跟上师如意宝的加持有关系。

放第三段视频:

鲁豫:如果让你选择一个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和他对话,你会选择谁?

杨幂:法王如意宝,是我佛法上的一个上师。

鲁豫:你想跟他说什么呢?

杨幂:就是谢谢他,谢谢他给我们这么甚深的智慧、语言吧,让我有机会、有缘分接触到佛法吧。

鲁豫:也能让你过得更幸福、快乐。

杨幂:就让更多人过得更幸福、更快乐。

(众鼓掌)

他们其实社会各界不同阶层的人,都确实得到了不同的利益。我们有没有各种心灵的疾病呢?其实很多修行人也会有的。以前法王如意宝讲无垢光尊者的教言的时候讲过,第一世敦珠法王的一个弟子,叫做华吉森给,他的状态特别的狂躁,但是他自己觉得自己是成就者,他让敦珠法王给他印证,敦珠法王没有理他,后来他觉得法王是因为嫉妒他是个伏藏大师,才不给他印证。后来他跑到蒋扬钦哲旺波尊者那里,尊者跟他说:“你先念一千万遍莲师心咒,那个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更高的境界。”他就一直拼命念,念了一千万遍的时候,好像在他境界里出现一个僧人倒下去了,那个时候他才认识到自己是自以为是的。就像我昨天讲的那样,有些人认为自己根本没有错,全部都是别人的错,这种自以为是的分别念最后全部崩塌了,从此以后他就变成了一个很好的修行人。

法王经常也讲,在我们修行当中,尤其是佛教徒一定要观自己的心。我最不喜欢有些人,一会儿开心得不得了,特别特别好,就像观音菩萨一样,好像比观音菩萨更加有慈悲心;然后一会儿无缘无故莫名其妙的变成了忿怒金刚,这样的话还是有点接受不了。

以后我们尽量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尤其是跟周围的人。其实缘份是不可思议的,每个人活到今天不容易,每个佛教徒做到这一点也很不容易。不管你听课也好、工作也好、发心也好,其实每个人如果心里没有一个足够的力量,心特别脆弱的话,活到今天还是很不容易的,每个人确实都很辛苦的。在这样的时候,我们没有给周围增上幸福快乐的话,至少不能捣乱别人的生活,或者给别人带来更多的痛苦。

尤其是佛教徒,我们口口声声说“我要利益众生”,利益众生确实很好,是大乘菩萨的一个行为。但不能利益众生的话,你不要伤害众生,尤其是你最亲的亲朋好友、父母家人,他们也是你的依赖处。有些人因为性格、心态、情绪、行为等等,导致周围的很多人不快乐,一个人的情绪有很大的波动,起起落落,这样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各种痛苦。所以很希望每个人的情绪比较稳定,这样你的修行一定会成功的,如果情绪不稳定,不要说修行,连世间基本的工作也会很糟糕。

这是无安隐者。为作安隐。有一部经叫《佛吉祥德赞》,里面说:“佛为众生说一药,身病心病普令安,毕竟极苦亦蠲除,稽首善说妙药者。”佛陀说的药其实对心病和身病都是有利的,佛陀的妙药对我们的心病和身病都能治疗的,而且这样的痛苦都能遣除者是谁呢?就是说妙药者。虽然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示现涅槃了,但他所说的法我们今天去享受,这并不是空白的语言,确实语言的后面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利益,获得快乐,所以佛陀这里也说无安隐者,为作安隐,的确也是真实的。

未解脱者。为作解脱。未安乐者。令得安乐。未离疑惑者。令离疑惑。 未忏悔者。令得忏悔。

从烦恼障和所知障当中没有解脱者让他得到解脱。身心都没有快乐的人,通过佛法都得到安乐。

对一切万法所知,有犹豫不定的疑惑的人,也是通过佛陀的智慧断除疑惑。

有些人的行为特别狂乱,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过错,这种人通过学习佛法以后,最后也能发现自己的过错。我们世间人经常说“发现自己、认知自己”。佛教也是真的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凡夫人有很多的毛病,一旦你发现以后,自己就会变成一个特别清清白白的修行人。

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在轮回中还没有得到涅槃、得到成就的这些众生,令他得涅槃。 佛陀当时给所有世界的众生说了这些,就像说法前的一个预告一样。

尔时道边。清净平正。吉祥福地。纵广正等。十千由旬。佛见此地。平正清净。即便止住。告诸比丘。今于是中。可以说法。

佛陀说完这些的时候,看看周围的环境,看到道路旁边有一个非常清净的、没有什么凹凸不平的、平整的、特别广阔的吉祥福地。佛陀圆寂的周围,地方倒是很宽阔,特别清净、吉祥的福地。纵横一致,是一个正方形的特别大的大平原,各有十千由旬,也就是一万由旬,反正那个地方特别大。佛陀见到这个地方的平整、清净的时候,佛陀就没有再前进,停下来了,告诉诸比丘,今天可以在这里给大家说法。

佛陀准备在这里说法了,开始传法了。不知道说法要多长时间,这个没有说。但是在下文,阿难好像担心佛陀是不是要说一个礼拜左右,之后可能马上要到佛陀涅槃的地方了,不知道佛陀具体是在哪个地方讲的《圣大解脱经》。我们之前去印度的时候,到了后人认为佛陀讲《涅槃经》的地方,到底是不是也不清楚,在那里有两棵树。

尔时。阿难比丘白佛言。世尊。如来世尊昔常性好山林。清净流水。华果园林。今于是中。亦无流水。亦无林树。亦无聚落国土人民。

佛陀不走了,就待在那里。这个时候,阿难比丘白佛言:世尊,以前如来世尊特别喜欢一些郁郁葱葱的山林,清澈无比的流水,还有枝繁叶茂的果园,而今天这个地方流水也没有、树林也没有、聚落国土人民都没有,这么偏僻的地方,什么都没有。

今日如来。安居说法。远来者众。饥劳疲乏。性命不济。有食有命。有命有身。有身有道。无食无命。无命无身。无身无道。

今日如果如来安居在此说法,那远来的众眷属,可能当时和佛陀一起来的是浩浩荡荡的大队伍,他们走了很远的路,所以这些人饥劳疲乏,大家饥饿、干渴、疲惫,可能性命都保不住了。如果在这里说法,有点困难。因为有食物才有生命,有了生命才有身体,有了身体才有佛道,这样说法才合理。反过来,如果没有吃的,连生命都保不住了,如果没有命,那身体也马上没有了,没有身体哪有什么道啊?

声闻在佛陀面前还是很敢讲话,他讲了一大堆理由。

今于是中。无有如是可意之事。云何世尊。于中说法。

因为以上的理由,今天在这里,没有任何可意之处,什么吃的也没有,住的也没有,这里各方面的条件我看来什么都不好。云何世尊。于中说法。世尊,您为什么在这里讲法?

在世尊面前阿难不怕,说了一大堆的理由,佛的甚深密意他也不明白,就讲:您不是喜欢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吗?那这里这么偏僻、这么贫瘠的地方,在这里说法的话,我们全部都要饿死了。

原来法王如意宝要去五台山的时候,有一个嘎多堪布,他就经常像阿难一样,在法王面前说:“你们去五台山的话,我们就全部回去了,喇荣肯定没有人了。那个时候,你的桑耶佛塔肯定会倒下去了,你的亲戚可能会过来把那些木头全部拿走了。”他很多时候特意说一些不吉祥的话,因为他也不怕,以前经常跟上师在一起。所以一直跟佛陀在一起,阿难也不怕。如果其他人的话,可能心里想了也不敢说。

其实按照《毗奈耶经》当中,阿难也是对法很有信心的人。有一次在王舍城的时候,阿难身上长了一个疮,特别严重。佛陀告诉医生,你最好想办法给阿难身上的疮做个手术,把疮切除。那个医生观察后说:那释迦牟尼佛坐在狮子座上正在传法的时候,给阿难动手术是最好的。然后佛陀正在传法的时候,医生拿着各种刀,来给阿难做手术,手术过程当中脓、血等流得很厉害,医生一直做、一直做,做完以后说现在手术已经成功了。当时医生问阿难痛不痛,阿难说:我在闻法的时候,心非常非常的专注,因为心专注的原因,不要说你这样的一个小手术,哪怕是把我的身体切成一块一块的像芝麻一样,我也不会有感觉的。

其实阿难在佛陀真正讲法的时候非常专注,而且在《毗奈耶经》中也讲了,为了法阿难很伟大、很了不起。但今天可能是为了在佛陀面前说一些缘起,所以才有以上的疑问。

要不讲到这里吧,下面舍利子与他的对话更精彩,但是好像今天讲得太多了,讲到这里吧。阿难就是说:佛陀您不要在这里讲法,否则我们可能全部都饿死了,这里什么都没有。大家把这些情节好好记住,其实佛经是很有意义的。

今天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