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如何闭关》网络开示(节选)

索达吉堪布:全知无垢光尊者的《窍诀宝藏论》里,有“外、内、密、上、中、下”六种闭关。

外闭关,在闭关的过程中,外面贪嗔痴散乱的这些环境尽量地远离。因为我们的心很容易散乱。外在有各方面的因缘,尤其是我们凡夫人,如果外境来了的话,恐怕有一定的困难。

内闭关,内心当中各种贪心、嗔心、嫉妒、骄慢等负面情绪尽量删掉,然后正念的一些信心、悲心、智慧、菩提心尽量地增上。

密闭关,到了一定的时候是密闭关,除了安住在自心光明的空性无二无别的境界以外,所有的能取所取全部都要放下,安住在一个境界中。有些道场刚开始就让大家安住什么都不想,这个有点危险。刚开始基础都没有,连居士都不是,加行也没有修过,什么都不想一直坐着……基础还是要打好。

外闭关是先远离身体外面的散乱,内闭关要尽量地行持善法,密闭关要把所有的分别执著全部放下。

上闭关,祈祷神通、求本尊的加持、包括授记这些都不希求,应该安住在一个自己的境界当中。

下闭关,不要在修行过程当中担忧修错了、产生邪见,对正法产生怀疑、对因果产生邪见这些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全部都放弃,安住在你的一个境界当中。有时候祈祷上师三宝、祈祷护法神,这叫做下闭关。

中闭关,凡是上面所修的这些不要特别地去执著。有时候可能你在修行过程当中出现一些好的梦、好的现象,那个时候不要太开心了——“哇,我现在可能成就了,我闭关成功啦!”不要这么想。有时候可能做恶梦,身体不适应,情绪不好,特别孤独、寂寞……有些人特别情绪化,像春天的天气一样一会儿高兴得不得了,笑得比弥勒佛还灿烂;一会儿很痛苦,真是比无间地狱的众生还要苦的样子——不能这样,一切的好和坏,一切显现都是在如梦如幻当中。

其实如梦如幻真的很重要,在生活当中、在修行当中,什么境界都不要特别地去执著。我们所有的一切一切,按照中观和大圆满来观察和抉择的时候,其实都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执著的。不管从它的因缘也好、本体也好,包括最后显示的果方面,在胜义当中全是了不可得、在世俗当中如梦如幻的。

这样的内外密、上中下的闭关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应该依靠这种方法来修行。很多人说不会闭关,其实闭关没有什么不会的。如果你对佛教的教理一点都不懂的话,可能真的不会修。现在西方很多地方把瑜伽和闭关禅修当做是赚钱最好的一个方法,很多人把它当做一种赚钱的工具。作为真正的佛教徒,你不一定要花钱,你应该看一些前辈大德们的教言。像《前行备忘录》或者一些正行的法,好好地学一遍,中间出现的任何事情在书里面都讲得非常清楚。

我们闭关主要就是看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和这三者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所谓“闭关”,不知道会怎么样。以前印度八十四位成就者里面七十多个都是在家人——你们看过印度八十四位大成就者传记没有?这些在家人有些种姓并不是很高的,但确实他们的闭关修行最后都已经成就了。我去印度的时候,很多大成就者的山洞我都去过,包括萨绕哈巴、夏拉巴,他们有好多的闭关洞。

确实修行要靠自己,不要一直指望某个上师、某个道场,特别很多佛教徒经常去一些根本不熟悉的地方。我经常心疼他们……当然如果自己有收获的话哪里都可以,但主要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自己要用智慧来观察。

总而言之,麦彭仁波切也说过,我们的空性见解是不是正确,最后的验相是什么呢?——如果我们对因果缘起法深信不疑,自相续当中的烦恼逐渐逐渐微薄,那这个就是真正的成就相。有些人担心,“啊,我闭关修错了没有,闭关会不会出问题啊?”如果你对因果法门越来越生起信心,自相续当中的烦恼越来越少的话,说明你修对了,闭关成功了,不管怎么样都是很好的;如果你对众生的悲心越来越减弱,对因果法门越来越不相信,产生邪见,对上师三宝不起信心,自相续当中的贪嗔痴烦恼越来越厉害,闭关七天出来的时候脾气越来越大了,那就是修错了。就像昨天那个学校的毕业典礼上,有些学生说我们某个老师“个子不大,脾气不小”;同样如果闭关“时间不短,烦恼不少”的话,那就可能不是很好。

——《修行人如何闭关》网络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