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宝藏论》第四十七课

(听打稿,供交流学习)

接下来我们讲《如意宝藏论》。

十二品当中,外道的观点已经讲完了,现在讲内道的观点。内道的观点当中,小乘声闻的有部和经部两个观点已经讲完了。然后大乘的观点,唯识宗和中观宗,还有密续部,分三个方面。

卯二(广说)分三:唯识宗;中观自续派;中观应成

辰二、中观自续派:

其中第一个唯识宗的观点已经讲完了,现在讲中观的观点,中观的观点分为中观自续派和中观应成派。

我们现在讲中观自续派的观点:

自续派以分二谛,尽破诸法有无戏,

显现安立极细致,上下自性他本义。

字面上的意思,中观可以分为中观自续派和中观应成派。中观自续派的话,它分二谛,它是实实在在的分胜义谛和世俗谛。

胜义当中,尽破一切诸法,无有戏论。一切诸法,破名言当中存在的有的戏论和胜义当中没有的戏论。也就是说,中观自续派在胜义当中破一切有、无戏论,名言的有和胜义的没有,凡是戏论的话,都会破的。

在显现上,名言当中,它显现的安立非常细微,为什么呢?比如说地水火风也好,六识、阿赖耶也好,等等所有的这些境和有境的万法,它的法相、它的作用、它的概念,这些都立的清清楚楚,并不会混为一谈。

中观自续派,它有上中观自续派和下中观自续派,两种自性。

上下,上中观自续派和下中观自续派,其实原则上是一样的。上中观自续派,胜义当中承认为是空性的。世俗当中,二谛承认为是一本体、异反体。下中观自续派的话,胜义当中也是空性的,但是世俗当中二谛是他体,胜义谛和世俗谛是他体的,主要的分法是这样的。

我不知道注释里面有没有。

上中观自续派和下中观自续派的自性“他本义”,中观以外的一种本体,意思是说它并不是最究竟的。跟中观应成派的观点,或者说万法的实相比较起来,它是其他的一个本义,意思是说并不是符合万法的实相。

无垢光尊者要破的话,用“他本义”或者是“离本义”,用这种方式来破,上中观自续派的观点和下中观自续派的观点都不究竟,这个意思。

中观的道理,我想我们很多道友应该是学的是最多的,所以在这里可能不需要讲很多,但是稍微讲一下。

一般来讲,中观自续派和应成派是藏地论师安立的,在印度,虽然有这些观点,但是并没有分开这两种宗派,包括我们麦彭仁波切的相关论典,其他论典当中也有这样的说法。

有些论师认为应该印度有,但是可能我们看到的这些印度的论著当中,有明显字眼的,记得几乎应该是没有的。

所以为什么叫自续派呢?它在否定万法,或者破斥万法的时候,它引用的推理主要用自续因。我们学因明的时候,专门有自续因和应成因。

而且中观自续派承认名言当中有一种实相存在,胜义当中不存在。胜义当中不存在的话,也有两种,暂时不存在,成为一个单空和究竟远离四边八戏,就像《中观庄严论释》里面所提到的一样,有几种不同。

中观自续派它有下中观自续派和上中观自续派,为什么叫下中观自续派和上中观自续派?其实主要是承不承认显现。显现虚幻的话,它的自性在胜义当中是不是空性的?如果是空性的话,这个叫做上中观自续派;如果显现如幻,在名言当中还是成立的,这种说法是下中观自续派。

下中观自续派在前辈的这些论典当中有两种,一种叫依理成立如幻派,依理成立,如幻化一样的宗派。那么这是海云论师等等。他们的话,胜义当中一切都是不成立的,但世俗当中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

它引用了很多的教证,觉得法性如幻,道如幻、果如幻,一切都是以如幻的方式来建立,这个是第一派。

还有一派,叫做二谛一体派,代表性的论师是吉祥藏论师。他们认为,如幻般在胜义中肯定是没有的,但世俗中有一个实体存在,这种实体用胜义理不用破的,它有法和法性之间的差别,它是他体的,如果不是他体,好像柱子在胜义中不成立一样,在世俗中也不成立了。柱子在世俗中是无常一样,在胜义中也应该无常了。如果承认的话,在胜义中有柱子无常的过失。

所以他们认为,胜义中的不成立和世俗中的存在不能变成同体。如果是同体,有二谛一体的过失。他们这样认为,代表性的论师是吉祥藏论师等等。

但实际上无垢光尊者从不容有、不能充当观察的对境、机会不可得,三个道理来进行驳斥。其实胜义中和世俗中并不是用一体他体的方式来建立,如果建立的话,《解深密意经》中讲的一样,有很多的过失,包括《菩提心释》等等很多讲了。不管是幻化的法或不是幻化的法,像柱子本体的法,世俗中所承认的这个道理,实际上只不过是没有经过详细观察,自己承许而已的。实际上观察的话,世俗中所承认的如幻的现象,也完全是一种错误。

中观自续派破的时候,都比较容易的,因为麦彭仁波切在这方面的论典非常多,所以破中观自续派的时候,我们藏地各教派的论师们经常互相辩论:“那这样你就变成中观自续派了”。比如格鲁派、宁玛派、萨迦派,还有其他的有些教派,高僧大德们辩论的时候,他们互相说:“你如果这样,你都变成了中观自续派”。

中观自续派虽然比唯识宗高一点,但是中观自续派还没有完全领悟佛陀最究竟的教义,因为他最根本的错误,他不究竟的地方,就是承认二谛实实在在的分开存在,这是一个点。

还有,他承认名言中实实在在的存在,不管是如幻的也好,自相的法也好,凡是都存在。如果是存在,那佛陀最究竟的教义中并不承认。暂时的教义中,佛陀也说过很多像梯阶一样的法,这是可以的。但究竟来讲,中观自续派的观点也是不合理的。

所以我们也不能想,不管是刚才海云论师他们讲的,一切都是如梦如幻——最究竟的时候,如梦如幻也不行的,如梦如幻也要破,必须破掉。而且这个破法,连名言中也是不存在的。如果名言中存在,就像《入中论》里面讲,中观应成派对中观自续派所发的三种太过,名言谛变成堪忍的过失等等,或者是用胜义谛来观察名言不会破掉的过失等等,大家应该学过,都很清楚的。

这是中观自续派的下中观自续派。

上中观自续派,一般是智藏论师、静命论师、嘎玛拉西拉论师(即莲花戒论师),他们也是代表性的。他们开始了悟如来的密意,也就是龙猛菩萨的究竟实义,他们觉得在胜义中远离四边八戏,可以这么说。但是在世俗中,缘起幻化应该是存在的。

他们一直认为,比如说通过三相来观察的时候,色法应该是存在的。再加上,他们觉得世俗中,正世俗和倒世俗应该是存在的,等等,以这样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宗派。

但实际上这也是不成立的。如果我们真的去观察,虽然《入中论》也讲了正世俗和倒世俗,世俗分两种,但实际上中观应成派观察的时候,暂时这样分一下是可以,但是这种分法,在究竟的宗派上,或者你的见解上安立,根本是不成立的。

他们也引用了很多,比如说用水月的比喻。未经观察的时候,水月和天月,好像这两者缘起显现中是存在的,但如果详细观察,实际上,天空中的月亮以无分微尘和刹那间来观察的时候,根本不成立的。同样的道理,你认为水月是如梦如幻的,天空的月是真实存在的,你暂时可以这么说,但实际上也没有一个真正建立的空间。

或者你说我的身体是真实的,我的身体在镜子里面显现的影像是不真实的。表面上看来你的道理是对的,对哇?确实我的身体是正世俗,对的,那边的影像是倒世俗,是不合理的。但是如果你用同样的一个观察方法来看我的身体,再剖析的话,最后跟镜子里面的影像也没有什么差别。

所以中观自续派最终的观点还是靠不住的。用这种方式来观察,也是比较容易。

所以,《入行论》中也说:“胜义非心境,说心是世俗”,等等,有很多教证可以成立。凡是分别念的对境,凡是语言的对境,它都不是真实的。如果超越一切,这个是最究竟的,其实万法的本体就是这个,不管中观自续派的理来观察也好,应成派的理来观察也好,都是这样的。但中观自续派,因为根基的原因,暂时给他讲:胜义中一切都是不存在,首先抉择一个单空,然后抉择远离四边八戏最究竟的真实胜义谛;世俗当中,或者给他说火是热的,水是湿的,建立一个名言。或者如梦如幻的一个名言。

不管怎么样,二谛中所建立的这些法,全部都是远离一切戏论,没有的,这个时候我们才能了悟到中观的究竟意义。

所以我想我们学了《中观庄严论释》,基本上大家都知道,麦彭仁波切也讲了,其实在究竟的教义上没有什么差别,因为都是中观嘛,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因为众生的根基不同,为了利益他们,在钝根者面前暂时抉择一个中观自续派的宗派,利根者面前直接建立了一个中观应成派的观点。

所以藏地辩论的时候,很多高僧大德都担心自己成了中观自续派了,互相推出来的时候,“你的见解最高是一个中观自续派”。包括我们互相辩论的时候,“你最多是中观自续派”的话,就有点不好意思。

当然中观自续派,包括前面讲的静命论师、莲花戒论师、智藏论师,最后全都都完全通达了佛的密意。宗大师、麦彭仁波切都是这样承认的。

我们看看,月称论师跟静命菩萨两个,哪个境界高呢?暂时显现上是中观自续派的,静命论师、清辩论师等等代表性的。但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承认,月称论师所证悟的,静命菩萨和清辩论师也会有证悟。

为什么中观自续派和应成派的究竟观点一致呢?也是这样的。但具体的一些分析,我希望你们也看一下。其实我也在想,如果讲义上讲的话,可能给大家讲的比较清楚一点,应该这些都会讲得来。

我想了一下,应该中观是一辈子学得最多的,讲得也是最多的。相对而言,可能密法和中观我讲得比较多。

接下来我们讲中观应成派的观点。

辰三、中观应成派:

究竟佛密精华义,应成派破诸戏论,

诸法缘起空无性,二谛如幻远离边,

圆满道果一切法。

“究竟佛密”,释迦牟尼佛最究竟的意趣精华义,实际上是中观应成派的观点。

“应成派破诸戏论”,直接破,刚开始就直接破,他不考虑名言中在不在,什么都不考虑,直接破。

我们有一些法师上来就直接说“远离一切戏论”,说明他是中观应成派的。什么名言存不存在,他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破一切戏论。

“诸法缘起空无性”,因为一切诸法,名言中有一些缘起显现,但实际上这种显现是空性的。

中观应成派分是分二谛,说是这样说,但是他的观点,他的宗派上,他不安立,他不承认,知道吧?

所以我们辩论也好,学中观的时候,有时候好像承认,有时候好像不承认,有时候说,有时候不说,有一点点原因在这里。但实际上,究竟的见解上,所谓的二谛通通把它破掉,并不是是建立一个。如果建立一个法,那就不合理,应该最后都破掉。

包括胜义谛和世俗谛,世俗中如幻如梦的这种说法,和胜义中的远离四边八戏的这些,全部都没有一个实相。依靠这种方式来圆满他的道,五道十地。最后,果也是这样抉择的,道和果全部都是以这种方式来圆满的。

所以中观应成派的这个观点,大家也知道,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完全无误的能通达佛的密意,实际上就是佛陀在《大鼓经》、《楞伽经》,还有《文殊根本续》,好多经里面直接授记的,由龙猛菩萨开创。龙猛菩萨直接通达佛陀的密意,他造了《中观六论》。

《中观六论》原来我都想翻译了一些,也讲过部分,但没有全部讲完,包括《七十空性论》、《六十正理论》、《中观根本慧论》、《精研磨论》和《回诤论》等,总共有《中观六论》。《中观宝鬘论》放不放在里面?也有一些辩论。

《中观六论》讲完了以后,后来有圣天论师、佛护论师、清辩论师、月称论师等等,他们开始解释。当然我们前面也讲过,像圣天论师是总的来解释,清辩论师按照自续派的观点来解释,佛护论师也是总的解释,当然这个有不同说法。

月称论师按照中观应成派的观点来解释。因为月称论师在所有后代的高僧大德中,有不被他夺的智慧和非常圆满的大悲心,他就开始解释了全知龙猛菩萨的究竟密意,他就撰著了《中观根本慧论》意义的解释:《入中论》,《中观根本慧论》词句的解释:《显句论》。这两部论可以说相当于世间一个万丈光芒的太阳,它能驱逐世间的黑暗。

其实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还是很有幸的,应该学过《中观根本慧论》,也学过《入中论》,也学过《显句论》。我都很想,原来辛辛苦苦的翻译了好多年,《显句论》已经翻译完了,翻译完以后只讲了四节课,全部都没办法的。《入中论》也辛辛苦苦的翻译了,基本上现在到后面的一个校对就可以了。

我原来想,能不能这辈子还要讲一次,但现在好像,这个人一下子……。人的生命是过得很快很快的,一下子就……,可能想做的事情马上就,好像很忙碌的人,一天忙忙碌碌,马上就到了下午一样的。

其实这个是很重要的,自己是很感兴趣,尤其觉得《中观根本慧论》真的能解释佛陀的密意,是龙猛菩萨的加持。然后我们《中观根本慧论》的道理要懂的话,最好学《显句论》和《入中论》。这两个,后面的很多大德也有不同的解释方法,解释方法也是很好的。

不管怎么样,我看我翻译了《显句论》也有很多年了,你们也可能没有看,看也不一定看得懂。《入中论》,益西彭措堪布以前讲过,我以前早期的时候讲过《善解密意疏》,颂文也讲过,但是二三十年以来又没有讲。这两年想讲,后来好像很多的事。有时候也不像年轻人一样,讲的时候一直能讲下去,也没有这样,琐事也比较多。

不管怎么样,我们讲成也好,没有讲成,全知无垢光尊者这里也讲了:“使佛陀的究竟密意中观应成派的日轮高高升起”,能驱除我们众生相续中的迷雾。这三论很重要,我们还学过《四百论》。

可能很多人要想开悟,我建议先学中观,再学大圆满,可能更好一点,因为前辈的很多大德也是这样认为的,通过这种方式来学习。

中观应成派完全都是破别人建立的观点,自己没有任何的安立:“我无立宗故,唯我无有过”,龙猛菩萨已经说了。他不会建立宗派,所谓的观点不立,最后胜义中没有,因为没有立宗的缘故,没有任何过失。

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来破,万法抉择非常容易的。

这里抉择的方式有几个因,几个推理。大多数都已经学过了,但是我想今天稍微在这里也给大家一起点一下。

这里分了几个,第一个:就像《中观庄严论》里面讲的离一多因。一切诸法、一切外境不会有任何的实有,因为远离一和多的缘故,就像水月一样。

这个《中观庄严论释》里面有的。因为一切万法没有实体,为什么呢?一也不存在,一没有存在,多也不存在。

前面也是破过,这种方式应该比较容易。

希望看看《中观庄严论释》,第一句就开始,依靠这种推理来破的。学了这个以后知道,确实诸法实相是没有的,如果要有,要么以多的方式存在,要么以一的方式存在,一和多都不成立,那世界上的法怎么会有呢?这个很容易,就像水月一样不存在。这是第一个因。

这里“因”是推理的意思,并不是因果的因,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推。

第二个是金刚屑因。刚才是观察本体,金刚屑因是观察因,一切法不会成立实有的,为什么呢?因为它远离自生、他生、共生和无因生的缘故,就像是梦境一样。

这个在《入中论》第六品中讲得很好。如果产生自生,自生就变成无穷了;他生,火焰中也产生黑暗等等;共生,自他两个都不能产生的话,怎么会有共生;无因生,要么长期存在,要么长期不存在,等等,有很多的过失。

这些破法,我想我们很多人不是光是字面上划。一个因就可以观察,你对万法因的方面观察的时候,用金刚屑因来观察。产生的话,自他共生以外有没有一个产生方法?不可能有。如果没有,诸法怎么产生呢?你对无生法马上有一种开悟。然后你在它的本体上面观察,如果本体存在,要么是一的方式,要么是多的方式,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方式了,但这也是不成立。

第三个,有无生因,这是观察果的。也是一样的,显现的各种各样的法应该是没有的,为什么呢?远离有或无的产生。

什么意思呢?从他的果方面来观察,有的法不用产生,因为有的缘故;无的法不可能产生,就像石女的儿子,他没有怎么会产生。

这两句就已经搞定了。有儿子完全是相违的,从果方面来观察,也确实是不能产生的。

这个我记得应该在《中观二谛论》中有吧,其实麦彭仁波切的《智者入门论》里面有四个因简单的一个介绍,后面的“四法印”品中讲了,附加的有两个。

我是《智者入门论》自己还是觉得学的很好的。我自己刚开始学法,一个是《智者入门论》,一个是《入大乘论》,还有《中观庄严论》,凡是我对很多法都比较精通。我是开玩笑的,不是精通,是感兴趣,现在的话来讲,我是感兴趣,有爱好,这个意思。

第四个,其他当中没有怎么讲,这里面有破作用因。它的说法是什么呢?总的所知万法不会成立有实法,因为不起功用。

它不起功用,它是刹那性的。为什么呢?如果是刹那性的,怎么起功用呢,不可能的。刹那的话,它已经灭尽了,灭尽以后不会存在;如果不是刹那,那不能起功用,为什么呢?因为它的相续不可能成立。

所以以作用因的话,诸法是不可能实有的。为什么呢?因为从刹那来进行观察,它的作用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五个因,大缘起因,主要《中观根本慧论》里面讲得比较多。如果我们用世间的这种推理,一切显现的法不可能成立实有的,因为缘起的缘故,就像影像一样。

只要是缘起,它不可能有真实的产生,因为缘起法全是不真实的。依靠因缘而产生,决定是空性的;如果不是因缘生,那这是不空的法,但是这个世界上是找不到的,这是大缘起因。

大缘起因来破的时候,万法都是很容易破掉的。

我自己感觉,学了这些因以后,真正对万法的不能产生、对万法的空性真正能生起定解。然后对佛陀和对龙猛菩萨,和中观的这些论师们,产生非常不可退转的信心。

这是通过缘起因来观察,因为这个原因,“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中观根本慧论》中也讲得很多。

还有一个,注释后面讲了三种因。

一个是恒常不坏因,它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显现的这些法,应该不存在实有。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坏和不坏二者,坏和不坏两个都没有。

比如说柱子、瓶子等等坏、不坏。为什么这么讲?比如说柱子,它的坏是存在的方式,还是不存在的方式?如果存在,坏也是不合理的;如果不存在,灭也是不合理的。柱子上坏还是不坏?如果坏,柱子已经坏完了,不合理的;如果说是不坏,那也不合理,它有不坏的过失。从坏和不坏的方式来,也不可能成立。

还有,变不变因。也跟上面的推理是一样的。如果是变,已经变成其他阶段了,老年也应该变成了年轻人,因为他可以变,那老年变年轻也是可以的。

现在是可以的,老年人到外面隐蔽两个月,出来的时候就变成年轻人了,基本上脸上都没有什么花纹了。

这个变,老年也变成年轻人。如果你说不坏,那年轻也不能变成老年,因为不坏的缘故。他是这样来观察的。

还有一种,破四法因。每一个法产生的时候,有四个法相:生、坏、灭、住。但这四个到底是刹那性的还是次第性的?如果是刹那性的,那不能有这四种法相;如果是次第性的,那也不行,生和灭怎么次第?也是不行的,这样来观察。

其实这些详细观察的话,应该是比较容易的。

还有,中观应成派二谛的安立,就像《入中论》里面讲的一样,连名言中也不成立的观点来进行分析,比较容易。

这讲的是中观应成派的观点,大概是这样的。

总的来讲,确实中观的法门可能要多学一点,如果多学,自己能认识,证悟方面比较容易。当然我们可能学的难的,《现观》和《俱舍》是比较难的,但这个也象征性的已经给大家讲过。

但这个以外,以后我们主要在外面弘扬的可能是经典,因为汉传佛教中经典是比较重视的。所以我们以前讲过的这些,包括《金刚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这些经典,我们通达还是很重要的。

我觉得《楞严经》,没有一定的智慧不一定能讲得下去。没有一定智慧的人,你要想讲《楞严经》的话,可能最后你会后悔的。到中间的时候,哎呦!这个也不知道,讲不下去,这个也是怎么怎么,每天可能有点点辛苦。其他经的话,我自己觉得相对而言是比较好的。

我们也要学五部大论,因为五部大论的分析、理析是非常好的。同时要学一些经典,还要学一些修行,这个是很重要的。到了这里之后,当然我们极个别人确实是为公家和私人发心,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可能显宗密宗的这些教义,以后的话,每个人应该多多少少都有弘法利生的一种把握,自己最好是胸有成竹。如果没有,你不能说:“我是居士身份。我成绩不是很高的,反正我没有得到什么证书,得不到就不到,那我就走了。”不要自暴自弃,这个没有必要的。

我们应该一方面随喜别人的成绩,同时要观察自己的不足之点。别人能,你为什么不能?这样想。即使没有也没事,前辈的很多大德也没有什么证书,我相信法王从来没有什么证书。而且如果机缘成熟,我们刚来的时候很多都是几个月、一年当中就变成堪布。

原来一个国外的人说,学院某某堪布是三年堪布。我开玩笑说三年堪布还算是可以的,我们都还没有经过三年,一年就得了,我去安居的时候。我85年来的,八六年,第二年去的时候,给他们僧众讲,做羯磨仪式。现在想起来自己对自己有点可笑的感觉,基本都是一年出家,是特别可笑的事情。

不仅仅是我,也并不是因为我利根,当时我们学院很多堪布也是这样的,跟我差不多,前面一两年来的这些全部都变成堪布,自己也认为我是堪布,这样的。

但是那个时候是一种特殊的时期,因为文革期间大家都知道,很多藏地的寺院不复存在,后来稍微恢复的时候,可能非常系统性的、像现在这样多少多少年——现在我们喇嘛和觉姆这边的话,喇嘛这边是16年,16年以后正式毕业,在这个当中选的。昨天我们也讨论了一下他们选堪布的一些标准。这个标准,我们这边都是很难。觉姆好像现在不行,再过几年她们也可以跟上。他们16年的闻思,所有的班级全部都已经完成了以后,这里面的成绩好像都是多少年、100分以上。

但是他们有时候一个班级里面好多个100分,也不知道怎么弄的,我不是很清楚。因为只有专业人员、内部人员才知道,我们很多事情,除了这个以外——我说的内部并不是里面有问题,他是专门做这个工作的,他们是长期一直做这个,做的这个人他们知道。我们外面看的话:这个不可能吧?其实也不是。

我们这边的发心人真的很辛苦、很付出,别的地方要加班费。各方面的工作,有各种各样的,我们这边除了批评以外也没有别的。做的话,谁都做不好;说的话,大家都很会说:“这个不对,应该是这样的;我们学院不能这样的,应该是这样的。”自己做的话,可能大家都会伤心,你可能做的更差,但是我们“旁观者清”,呵呵,不能用这个。旁边看的时候很容易,实际做的话,不那么简单。

刚才中观应成派,最后讲到法师证上面去了。

接下来讲果乘。

丑二(果乘)分二:解说差别法;解说真实差别基。

寅一、解说差别法:

果位密宗金刚乘,以多差别胜因法。

果位金刚乘,实际上它有很多的差别。

因为显宗跟密宗,实际上利益众生、求得佛果,这些方面是比较相同的,但是显宗当中,成就的时间长;密宗当中,有些是十六世,有些是十三世,还有七世、三世等等,有些是今生成就。

像今生成就,实际上我们大圆满讲的是今生成就。其他的一些续部中也是经常这样讲的,比如说《喜金刚续》里面说是:“众生本是佛,然为客尘遮,除障显真佛。”众生只要有一种方法,把客尘除掉,那变成佛了。

这不仅是我们藏传佛教,我看汉传佛教的《宗镜录》中也说:“故一念相应。一念成佛。一日相应。一日成佛。何须数劫。渐渐而修。”怎么需要数劫中渐渐还要修?……

所以不管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其实短短的时间中成佛,这种现象是有的。

密宗有这么一个特点,以前《前行》里面也引用过:“一义亦不昧,不难方便多”等等。

这是讲到了密宗的殊胜性,接下来解说真实差别基,分为略说和广说。

寅二(解说真实差别基)分二:略说;广说。

卯一、略说:

略说的话:

四种殊胜大密中。

实际上前面讲的事续、行续、瑜伽续,还有无上瑜伽这四个,四种殊胜的法中有“大密”,这个是大密法。

这个大密法也分为:

卯二(广说)分二:外密;内密。

辰一(外密)分二:各自安立;共同安立。

巳一(各自安立)分三:事续;行续;瑜伽续。

午一、事续:

事续见解为二谛,行为沐浴与清洁,

许如主仆得悉地。

事续,我们经常说的“智雅”,它叫事续。

事续他们承认二谛,显现和空性最后是融入一体的。但是在名言中修道的时候,他的行为,比如说清净的沐浴、经常用一些三白三甜,还有一天中更换三次衣服,经常洗澡等等。

修行的见解,对誓言尊者和智慧尊者,智慧尊者像国王一样,或者长官一样来观想,誓言尊者自己像仆人一样。修法的时候,比如说我们观世音菩萨观在前面,可以诵他的咒语,在他面前守斋戒,这样修行。

一般来讲,现在很多外密的修法是这样的,短暂的时间中也是成就佛果。

这是事续。

午二、行续:

行续承许清洁行,以兄友式取悉地。

我们平时叫做“俄巴雅单扎续”。

他的见解,自己和本尊在胜义中是清净平等的,世俗中把誓言尊者和智慧尊者视为平等,就像是兄弟一样平起平坐。

把自己的咒串由自己的口里面出来,从本尊的口中入,再从肚脐转过来,互相这样观修。或者像朋友帮我一样。

因为他的见解有点高起来了。还没有到达“众生自己就是佛”的见解,但至少众生和佛,两个有一点相同的功德,这么一个见解。这样以后,他就开始修咒语、念诵等等。

现在一般的唐密,是行续这边的;东密,是前面讲的事续这边的。以前有些学者这样分析的,这样也可以。

但是我们藏传佛教中,也有很多事续和行续的一些续部,有些是翻译出来了,有些是没有翻译。但是修行当中,除了极个别观音菩萨的修法——现在《大藏经》中,观音菩萨的修法是比较多的,汉传佛教唐密中也有一些。

我们原来讲过,《大圆满心性休息三处三善引导文》的修法中,每一个都有。包括当时每一个续部,根据他的教义来,修持方法都已经讲的很清楚。如果你们这些不太懂,这个修行方法《三处引导文》中有。每一个,行续是怎么修的,事续是怎么修的,这些修法,前行、正行、后行,各方面的修法都讲的很清楚。

他的见解,刚才也讲了,可能跟瑜伽续有点相同,比较高。但他的行为跟前面的事续是完全一样的,沐浴、更衣……。其实密宗跟律宗基本上差不多,我们学密的人,也不能穿得破破烂烂,非常脏,脏兮兮的,不能这样的,应该是比较干净。

昨天好像慈师在给他们藏语讲课的时候,他说我。也不是赞叹我,也不是诽谤我,他说的是什么呢?好像当时藏族喇嘛笑得很厉害的,我听起来也没什么可笑的。

他怎么说的呢?不知道他前面说了什么,反正现在网上传来传去的。他说,你们现在好像穿衣服这些,不知足少欲,好的衣服经常扔来扔去。

可能这个意思,我也没有怎么详细的听。

他说,以前我们条件比较苦的时候,不是这样的。有一次我,堪布跟法王借了一个养山羊的土坯房。这个土坯房里面,我就待着。门口上有一些树丫丫,做院子。

有一次他进来的时候,我正在缝上面的衣服,上衣。上衣里面可能是“人造”,因为当时比较穷,外面没有,别人扔掉的一个外裙,这个裙子的好的部分把它剪下来做外面的布。

确实当时是有,好像是在哪里找到的。别人扔出去的,我们现在的这个外裙。我看了一下,外裙的大多数都烂了,有一部分是比较好的,我就把这个剪了。里面是旧的,外面的自己做。

我不记得他那个时候来偷看的,呵呵。他说他看到了我在做衣服,他说他不太会裁衣服,但我会裁衣服,所以自己在做这个。当时我们穿这种,他意思可能相当于是粪扫衣一样的。

我也想了一下,不知道那个破外裙是哪里的,反正它的颜色基本上掉了。这个我用了两三年。

堪布的意思是说,现在我们很多都因为衣服、吃的、穿的,好多都是条件很好,不珍惜。其实我们现在可能跟那个时候的时代比较起来,你们现在应该是福德显成的,并不是因为我们苦行,那个时候的时代基本上也是这个条件。

我们那个时候的话,包括洗澡也好,洗脸也好,连开水基本上都是没有的。因为我们要去山上捡树丫丫,早上5点钟的时候烧一壶水,我以前也说过。烧一壶水,自己吃一点糌粑,灌在一个水瓶里面,水瓶也不是大的,小的那个。中午的时候喝一半,吃一点糌粑。剩下来的,下午又再往碗里倒一点,吃一点糌粑。一天烧一次火。当时我们很多人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早上起来的时候,一半是灌水壶里面,一半是自己吃,大概四五点钟左右。一天都不用浪费其他的时间,就吃三顿糌粑,喝一点水,而且也舍不得喝,不然全部喝完了,晚上又要烧火,又要找木材。那个时候电也没有,什么都没有。

所以比较而言,我想,我们现在应该各方面的条件还是非常好的,除了极个别的道友以外。

希望大家还是认真地闻思修行。但是我看闻思修行方面,学院现在也没有像我们当年那样。当年五点钟的时候,基本上全部都起来了。因为我们看他窗户边上有煤油灯,那个时候全是煤油灯,基本上都是看得到。但现在早上五六点钟看的时候,除了外面装饰的灯以外,里面的灯好多都没有开。不知道,是不精进呢?还是看不出来,窗帘很好。

好,今天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