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宝藏论》第五十四课
(听打稿,供交流学习)
现在我们讲信心品。
癸二(广说彼自性)分三:信心之自性;需生信之理由;如何生起之方式。
子三(如何生起之方式)分二:初当生信;终当稳固。
丑一(初当生信)分二:因缘果之安立;彼等结尾教诫生信。
寅一(因缘果之安立)分三:生信之因;增信之缘;修量之果。
卯一(生信之因)分二:应取生信之因;应舍减退之缘。
前面讲到信心是怎样产生的、信心需要产生的道理,还有如何生起的方式,分三个方面讲的。第一、第二讲完了,第三个,也就是信心如何生起之方式,最开始应该产生信心,最终信心要稳固。
麦彭仁波切的科判你们一定要学一下。
最开始产生信心,因缘果三个方面安立,最后有一个教诫,让我们产生信心。
因缘果安立方面,前面已经讲了,第一个产生信心的因,应取生信之因和应舍减退的缘,分两个方面。其中第一个应取生信之因已经讲完了,今天是讲到第二个。
辰二、应舍减退之缘:
昨天讲,我们应该接受产生信心的因,包括依止上师、依止好的道友、看经论、观死亡无常、观深信因果、闻思修行,这些都是产生信心的因。
我们有时候去学校,这样的时候,经常有人问:我现在对上师、法,生不起信心,有什么办法呢?其实这里,信心产生的因就讲了这些。主要是依止一些好友,看一些经论,思维一些业因果等等,这个是产生的因。如果减退的话,我们要舍弃减退的缘,把退失信心的这些因缘割掉、舍掉。
减退之缘察师过,纵情享乐交恶友,
懈怠世间琐事多,彼等一切非法业,
魔加持时说退失。
修行过程当中,我们都知道,实际上,让我们原有的信心减退,主要是有魔来干扰。魔王波旬知道,他的子孙如果生起信心,包括震动魔宫啊,对他们有影响,所以他们就尽量加持这个人的信心退掉。如果信心退掉的话,那肯定这个人的修行是不会成功的。
所以我在想,因为这次我们时间都比较紧,但信心品的话,我希望每个人,再次根据麦彭仁波切的科判,好好地再复习一下,包括与注释结合起来,好好地看一下。
那退失信心的因缘有哪些呢?大概是有五个因缘。
首先第一个,观察上师的过患。
一般来讲,被魔做了加持以后,经常观察善知识的过患,同时也观察身边的一些金刚道友、修行人,他们的过患。
我们有些人看到的全部是过患:这个上师讲的不对、说的不对、做的不对,如何如何如何。一直想着他的过患。身边的人也是这样的,也觉得他们不对。这就是退失信心的一个缘。这个如果你不舍弃,你天天观上师和道友的过失,不会有好处的。
《上师心滴》也讲过吧,诽谤上师、自己退失信心,或者认为上师不公平,看到上师的过失,等等,很多很多。对上师产生邪见、退失信心的话,实际上这是魔的干扰。如果你认识到这一点的话,就恢复了。你觉得:肯定我被魔加持了。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会这样:我不是被魔加持的,是上师自己着魔,道友他自己着魔,是他们的原因,不是我的原因。很多人是这样认为。这样认为的话,就没办法,怎么想就怎么做吧。
很多人也是这样的吧,看身边的道友经常看不惯,看这个不惯、那个看不惯。甚至乱发信息,包括跟上师,包括我们这边的工作组,经常乱发信息。这种人,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不要待在喇荣。这样没有必要,天天看别人过失的这种人。自己想待的话,护法神也不可能让这种人待着,以前也是做了很多事情,这样就不利,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纵情享乐。
肆无忌惮、没有任何约束性,随心所欲,什么喝酒、吃肉,各种各样,世间的欲妙一点都不控制,这也是退失信心的因。
第三个,交恶友。
也就是说,交一些世间具有贪心、嗔心、痴心的狐朋狗友,交往特别恶劣的朋友,这样也让你退失信心。
第四个,在实际的修行过程当中,一点都不精进,非常懈怠,天天都是睡懒觉。对世间法没有什么兴趣,对出世间法也没有什么兴趣,天天懈怠、懒惰的人。
第五个,世间琐事多。
对世间各种各样琐碎的事,当然如果是为了利益众生、弘扬佛法、给僧众发心,确实琐事也多一点。有些人看起来也是特别忙,从早到晚都特别忙,但这个并不是为了自己而忙的,是为了这是。所以大乘佛子为众生忙一点是可以的,事情多一点也可以的。
这些没有的话,实际上也是一种世间法吧,是一种退失信心的因。
其实世间琐事多的人,有些是电话多,事情也多,真的去观察他的话,他也没有什么所做的,但琐事还是很多,这种人可能与修行还是相违背的。
包括我们的闻思、翻译,很多事情是心静下来的事。如果世间的琐事太多,这个是根本没办法的。包括我们堪布、堪姆讲课也好,编书也好,有些是生来想得特别多,琐事特别多,一个都完不成。特别多的话,那我们学术上也好,修行上的行为,跟世间的琐事多这两个完全是背道而驰的,所以也很难成功。
我们如果要制止这些,用什么样的方法呢?不要观察上师的过患,要想着他们的功德,然后对身边的人观清净心。自己也经常提醒自己:我可能是自己言行不清净,就像海螺不可能是黄色的,但是有眼翳者的人面前,海螺和雪山都变成了黄色。
还有,尽量不交往这些世间的恶友,经常用正知正念来观察自己的相续,真正认识到外面的这些:以前有信心的人,但后来为什么突然就退失了呢?要么是依止恶友,一直观察上师的过失,这样而来的。所以我要注意,不然这些都是魔的一种干扰。
《般若经》中也讲了:“魔王波旬来至初学者前,使之信解心退失,亦背离菩萨行。”这是很可怕的。所以我们有时候光说我要注意,我要注意,可能不行的。要尽量的知道,我为什么修行不成功呢?就是这五条,我经常犯。
上面的这些可以观察吧,看看自己相续中有没有这些。有的话,确实,你边修行但是修行不一定成功。如果有的话,一方面可能要祈祷莲花生大士,我原来讲《入大乘论》的时候讲过,应该到时候《讲记》,今年我们最后学《入大乘论》,那个里面应该是有的。末法时代的违缘是比较多的,至少我们有生之年当中,每一年念一万遍莲师心咒,或者是忿怒莲师的心咒,这样的话,也许你修行中的违缘会遣除,不会退失信心。
其实退失信心很可惜,从此之后,修行基本上就没办法上去。这个一定要注意。
这是第一个方面,舍弃退失信心的缘。现在是增上信心的缘。
卯二、增信之缘:
由缘生时发起者,见生死变病魔害,
痛苦临头闻正法,听祖师传闻本生,
彼等缘生当持续,恒常修行最胜信。
刚才我们讲的,信心的退失有一些因缘。然后,也有一些因缘,可以产生信心。信心产生以后,让它不退失,越来越增上的发起者,或者它的方法是什么呢?下面讲了六条。
这个大家也要看。有时候无垢光尊者的讲义和这两个不是按次序来的,有时候是全部解释了,有时候没有解释,这就是他的风格。你们也不用想:颂词中有,讲义里面没有;颂词中在上面,讲义里面是下面。这并不是我翻译错了,原文就是这样的。所以不用担心了,无垢光尊者觉得这样过得了关,你有什么过不了关的。
有六个方面:
第一个,“见生死变”,见到轮回生死的各种变化,让你产生信心。
有时候,我们看到别人死亡,自己的信心更加增长。你去了尸陀林,看到身边的人死了。有些人说:“我的父亲死了、母亲死了,自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对佛法产生信心。”有这种现象。
第二种,“病魔害”。你生病,得癌症——当然违缘转为道用的人来讲,是这样的。也许有一些修行不好的人,怨天尤人,不一定产生信心,更退失信心,有可能的。但如果好一点的,有缘分的人,你生病了以后,自从那个时候开始,你就真正对上师生起信心,对法生起信心。
第三个,“痛苦临头”。你遭到了各种违缘,痛苦来到了你的身上。比如说被关起来了,没有自由。
我们那边有一个人,一六年的时候,因为有些事情把他关了,也算是一个领导,在新都桥闭关了大概四五年。他出来的时候,见到我,说是:“哎呦,这次我去监狱,对我来讲,是一生中最好的修行方法。”他以前从来没有这么空的时间,到了那边以后,什么琐事都没有,天天都默默地念心咒,最后他永远不能完成的很多心咒在那里完成了,包括100万阿弥陀佛名号。如果这次他没有关在监狱里面,肯定这辈子被琐事缠绕着,没办法的。因为这个原因,现在死了也不害怕,他说。
我说:那你遇到的这种违缘还算是可以的,把它当做一种(道用)。
其实我们有些修行比较好一点的,你的生活上、感情上,因为受到了一些难以想象的挫折、痛苦,最后对轮回的本性产生了厌离心,对三宝的功德产生信心,有这样的。
第四个,“闻正法”,你听到了一些显密的正法,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然后产生信心。
第五个,“听祖师的传”,比如说我们前辈的大德们——我们现在让觉姆用藏文编辑一些藏地高僧最后圆寂时的一些瑞相,准备编这样的一个。以后如果可以的话,也翻译吧。昨天我也忙了半天,但这个可能会有,不知道能不能成。所以看这些祖师大德们是怎么样修行、怎么样成就,这些生平也产生信心。
还有“闻本生”,听闻《本生传》,佛的本生传、菩萨的本生传,知道大乘佛子的伟大信心,大乘菩萨的广大利他心等等。
总共上面有六个方面,这些都是能产生信心的因缘。
我们应该持之以恒的修信心,如果上面讲到的这六条每天修的话,当然是很好的。如果上面讲到的这六条不能同时修,其中某一个,对你信心的产生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这些信心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最后自相续变成一种法油子的话,这是很可怜的。
所以说,我们看看,不管是遇到违缘也好,看这些传记也好,或者观察自身也好,真正能产生信心的话,修行都是成功的。我们经常有这种说法:某某人还是很有信心的,他很不错的;然后,某某人虽然讲的很好,但好像信心有问题,只要信心有问题,基本上其他的很多事情都没办法,都是表面上的。信心是基础当中的基础,佛法的信心,确实很重要。
下面讲修行的量,信心最后修到什么样才是真正到量?我们看看自己的信心是不是正信,我看了一下,这个有点难。
卯三、修量之果:
量即厌有敬三宝,珍重三学勤闻思,
乐善极其警罪恶,许为需求上功德。
第一个是对整个三界轮回的迷乱现象,生起特别强烈的厌离之心。就像一个得呕吐病的人,因为他吃错了,对食物特别反感的这种人,将轮回看成不净物一样,特别讨厌,这样才是有信心的。对轮回、对琐事,没有任何的兴趣,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敬三宝”。对上师三宝非常恭敬,经常想上师、经常想三宝,就像小孩儿想念自己的母亲一样。
当然小的时候会这样,妈妈什么时候来,一直想,妈妈没有跟着他就哭。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都不想母亲了。
这种人,对上师三宝特别思念。
第三个,“珍重三学”,就像是穷人得到如意宝、金子、松石,特别欢喜,我们对戒定慧三学也特别的重视。
第四个,“勤闻思”。对闻思修行特别感兴趣,就像口渴的人求水一样。
我们有没有这样如饥似渴:“我特别想闻思”。有些道友听也可以,不听也可以,没有听更好。不是刚才说我没有课吗?太好了,这几天晚上又可以睡觉了,早一点睡觉对我的养生,我们这里听说现在养生比较重视,所以晚上没有课的话,他就讲一大堆世间法:晚上十一点钟之前睡的话,如何如何好,听课对身体如何如何有影响等等。
这不是这里的比喻,闻思的信心可能我们有些是不是没有?
第五个,“乐善”。喜欢行持善法,就像是特别贪财的一个商人到了金洲以后,特别喜欢,这个金子、那个宝珠都要拿回来。所以我们也要对行持善法特别有兴趣。
“极其警罪恶”,连小小的一个罪恶都是不愿意犯,极其警惕罪恶,就像眼睛里面有一个小小的微尘,马上就会流眼泪,不容有么。就像这样的,连一个很小的罪恶都不会跟自己同住,特别的注意。
“许为需求上功德”,对大乘法或者各个乘都有兴趣,就像一个需求者来到了集市,他这个也想买、那个也想买。
以上的这些如果得到,说明信心的量已经到位了。你自己观察自己,如果自己具足的话,生欢喜心;不具足的话,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信心得以增上。
其实我们现在这个时候可能观察不出来,像以前的文革,这时候,确实自己的信心具不具足也可以看出来。
我看到一个叫弥光[1],是虚老和尚那边的一个传承,大概活了九十来岁,现在说是有肉身吧。他在文革破四旧那个时候,一直在外面放牛,放了13年。当时要求他脱僧衣,在这个年代中,他宁死也不脱自己的僧衣,出家衣服一直没有脱。有些人开始骂他:“让你死掉,你穿这么乱七八糟的衣服。”他说:“我才不死呢,我等佛教恢复以后才死”。他一直这样,后来示现圆寂。他的肉身确实有照片,这些都是很稀有的。
所以我看,连一个小小的罪业都不染污,或者这种信心增上的因,任何时候都不会退失的。不像我们一样,在这边好像还不错的,过了以后,马上就变了,不是这样的。
这是讲生起信心的量是什么样的,前辈的很多大德,他们确实是做到了。
下面是结尾,教诫要生起信心:
寅二、彼等结尾教诫生信:
寻觅方法未起信,不成善妙永流转,
是故当依众方便,竭力精勤生信心。
我们应该寻觅各种各样的方法,让自己的相续生起信心。如果通过各种方法也没有办法生起信心的话,确实有很多的过患,什么样的过患呢?
第一个,“不成善妙”。也就是说,所有今生来世的善妙都是不成的。没有信心,就像一个相貌端严的人没有眼睛,特别难看。其他都有,比如闻的智慧也有,思的智慧也有,戒律也不错,但是没有信心的话,就像一个瞎子一样,这是最大的一个缺陷。
“永流转”,而且不断会流转在轮回中。
所以我们要依靠各种各样的方法生起信心,依靠什么样的方法呢?
有时候在四时中,春夏秋冬也好,四时中要观无常来想办法让自相续增上信心;有时候,观业果的细微部分,像学《百业经》这些,来让自己生起信心;有时候思维上师的功德、三宝的功德来产生信心;有时候想:正法在多生累劫当中那么难得,也生起信心;有时候想:上师对自己来讲,是所有人中恩德最大的,应该对他产生信心;有时候对道友观清净心,他们都是诸佛菩萨的化身;还有想到佛的功德。
凡是一刹那也不要退失自己的信心,所有的,除了自己以外,其他众生都是有功德的,都是特别了不起的,自己不要有什么偏袒,自相续尽量的去调整。
凡是有种种的方法吧。千方百计也好,想尽一切办法,将自己相续当中的信心增上,真的是可以的。以前好像有些人信心不是很足,但后来通过自己依止的这些善友,也好好地看书,慢慢慢慢自己心田有了一点信心的滋润,学什么法都比较容易。
其实,我想,无垢光尊者这次给大家讲的这个信心品,应该是很重要的。我们刚开始学的时候,可能这个是很重要的。原来我们讲有些经典的时候,哦,这个刚开始学的话,很重要的。我们学着学着,最后都已经变成法油子了,再看信心品,已经二十多年,三十多年了,都已经变成法油子了。
有时候讲课的时候,有些是书也没有,电脑也没有,什么都没有,闭着眼睛拿个念珠“嗡嘛呢呗美吽……”。实际上华智仁波切在《前行》里面讲,这个时候不用念咒语,要聚精会神的看书。
在这个时候给你讲信心,可能你都已经成型了,已经没有办法了。如果你刚刚入门的时候,这个信心比较明白——你们自己看,以后如果你要摄受弟子的时候,要不要先讲一下这个信心品,让他们的信心得以稳固的话,以后讲可能什么基础都打好了。
像我的话,你看,讲了三四十年的法,现在到了要接近尾声的时候,讲一个信心品,凡是有的已经有了,没有的,现在能不能生起也不好说。但不管怎么样,我想,我们想方设法自相续当中的信心要生起来,这样的话,修法就比较容易。
确实大圆满法也是这样的,大中观也是这样的。任何一个人,包括我们佛教当中,对上师的弟子也好,或者自己成为一个上师的弟子,也是一样的。可能每个上师不一定特别关注你的好看、你的英雄、你的财富。如果这个上师是一个真正的善知识,可能最关键是要观察你的信心稳不稳固。
你的信心在信心品里面讲的一样,如果这些条件具足,可能觉得你是一个合格的弟子;如果你的信心动摇不定的,而且经常生邪见,那你在其他方面的任何一个功德,我们不说其他的世间功德,在佛法当中,不具信心的这些弟子,基本上种子已经被毁坏了,那苗芽是不可能产生的。所以信心是至关重要的。
丑二(终当稳固)分二:应舍;应取。
寅一、应舍:
要断除六种歧途。我们经常有一些偶尔性的信心,这是不可靠的、不稳定的。偶尔产生一个信心,但是过两天就消失殆尽,没有了。
知信歧途予断除,
知道信心有六种歧途,知道了以后,要予以断除!哪六种呢:
正士前信非于他,
这是第一个。
我们有六种暂时性的信心,这叫做偶然性的信心,暂时有。
我们有些最开始学的时候,对上师特别特别有信心,但是离开以后,可能不但是没有信心,也许比一般人还要差,根本判若两人。在上师面前的时候,又哭又如何如何:我以后身口意,所有一切的一切全部供养什么什么。然后到外面去,不到两三个月的时候,依止一些其他的人,说这个上师什么什么不好。对对对,他是不好。所以自己本身也是没有什么稳固的信心,到了别的地方马上就改变了。这是第一种。
我们经常说的得少为足吧,稍微有一点就已经满足了,但实际上这种信心也不可靠,只是暂时性的。
第二种:
少许外缘增减者,
有些人遇到一些外缘的时候,可能生起信心。上师给你笑一笑、加持一下,或者讲一堂课:哇,真的上师是佛,或者说佛法真的是太好太好了,等等等。可是一会儿依靠其他的一个因缘,原来的信心也是一点不存在了。
他是依靠外缘增增减减,一会儿信心大得不得了,一会儿邪见大的不得了。信心大的时候,汗毛耸立、热泪盈眶等等,觉得上师是佛。信心减的时候,可能就做各种各样的……。
所以这种也是不稳固的,应该予以断除。
第三种:
恶缘灭已无少信,
有些人是什么样呢?要么是得法,要么是出现违缘,出现违缘的时候,当时你有信心,想出家马上要入佛门,等等这样的,但一旦你生病也好,这个违缘已经没有了的话,你的信心也是退了。
所以我们有些人,可能刚开始离婚啦、失恋,或者说已经失业了,遇到这些违缘的话,然后要寻找一种出路,就开始对法对上师产生信心。但过一段时间你恢复了,恢复以后马上还俗了,马上就不管了。这种现象也是有,这也是偶然性的信心。
第四种:
多心于何亦不入,
有些人虽然看起来是做善事,但是一件还没有做完的时候,又做很多很多的事情,结果什么都没有成。这个也有信心,我去放生,我去依止善知识,我去闻思,我去做这个。
当然人可能有差别的。我们以前有些发心人员,比如说我找编辑,我找放生,我开研讨,闻思等等有七八个,他接这个活,接那个活,接所有的活。做的时候问这个人怎么办,他唯一的理由,比如放生组找他做放生的事情:我现在没有时间,我要做慈善;然后慈善组找他的时候说:我要做放生的事情。实际上他什么都不做,全是赖在那儿。但有些人,确实也接很多的东西,但是一个一个的做好,人也是有差别的。
可能一个人做很多,但是一无所成,都没有好好地做,这种信心也是暂时性的,也要断除。
第五个:
始终不定随意行,
有些人是什么样?他对一个上师、对一个法,没有深入的去依止、修行、恭敬,不具有不退的信心。他的行为随随便便,今天这个法修一下,明天那个法修一下,没有一个定准,没有一个固定的。
真正有一些修行人,他可能一辈子选了几个上师,选了几个法,不一定很多的,他已经满足了。很多成功的一些,一生也是这样的吧:我的祖师是什么样的,他的窍诀是这样的,他自己也是深信不疑,给别人传的也是,不一定有多少多少。所以,真正对上师、对法有信心的话,可能极少数就已经解决了自相续的各种问题。
但有些人不是这样的,随随便便,今天这个学一下,明天那个学一下。认识也是,这个上师,那个上师。这个上师是打卦的,那个上师是求神通的,这个上师是算命的……。
我们这里女众的话,有些真的是,我经常想起这句话,好像每天都问这个、问那个,也没有啥固定的,特别飘,好像比男众还那个。女众特别爱打卦,天天都是,连上个厕所可能都要打个卦,看怎么样,成不成功。我不太清楚啊。但是天天都是想着这样的话,也没啥意思的。
第六个:
无准草率微缘退,
有些人对外缘起了一些信心吧,刚才前面讲的一样,然后,又出现一个外缘,又马上退失信心。其实关键是他自己没有一个定准,自己真正对一个上师有信心的话——当然这个上师是一个合格的上师。
对于一个邪师产生信心的话,这是一种邪见。如果对一个合格的上师产生信心,如果对一个正法产生不动摇的信心,不需要一会儿产生,一会儿退失,不会变来变去。
断此六种心持久。
所以,这六种实际上是要断除的。而且我们的心,应该像前面所讲的一样,以恒常不变的一种心来护持。尤其对上师、对正法,不厌其烦,应该有一种无增无减的恭敬心,永远都是这样的,这样很好的。
不然的话,尤其像前辈的很多大德讲的,上师在世的时候,好像没有产生信心,没有得到正法,离开了以后,哭一下,这个时候修个法的话,也很难。
一般世间的一个规则来讲,具有功德的这些上师在世的时候,很多不一定大家都特别认可。就像全知无垢光尊者,在不丹、在藏地的话,经常说他破戒,被很多寺院开除了。后来智悲光尊者修上师瑜伽,见到无垢光尊者的时候,智悲光尊者说:“大慈大悲的全知无垢光尊者,我祈祷了那么长的时间,你怎么现在才显现?”当时无垢光尊者说:“你们现在叫我全知,以前我在世的时候,连生活都很困难。”
确实很多上师在世的时候,比如说帝洛巴,他不是一个乞丐嘛,又是吃活鱼的,当时影响很不好。还有玛尔巴罗扎,大家也知道,他脾气很不好的,天天打人,包括达美玛空行母都害怕他。他脾气很不好的,所以当时的口碑也不好。包括当时阿底峡尊者,本来他的威仪是很如法的,但是有一次见仲顿巴尊者的时候,因为他们的缘分是多生累世的一个缘分,他前面答应了一个施主,没有去,后来他们都传出来:阿底峡尊者经常爱说妄语,没有信用,等等等。
包括华智仁波切、麦彭仁波切,当时麦彭仁波切,他的侍者很脾气不好,侍者沃色吧,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对麦彭仁波切也是说。其实他并不是真正的侍者,但是沃色他自己装着侍者,上师身边的有些人自己装着。然后别人都认为麦彭仁波切所有的事情都让他来安排,最后到晚年的时候,很多人对他不好,有这种情况吧。
包括我有时候也是想,上师如意宝在世的时候,一部分是对上师很有信心的,但一部分,根本没有现在那样对他有信心,包括我们自己学院内部的有些人,因为当年大家都是一起成长,一起在上师身边吧。这样过来的话,基本上是清楚的。
这里讲到对上师、对法,应该要毕恭毕敬。对他的信心,最好不要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这样的话,可能对自己的证悟、修行有一定的影响。
接下来是应取。我们应该怎么样做?下面注释里面有十个比喻,颂词里面没有那么多。
寅二、应取:
初详观察信对境,
首先,应该用自己的智慧详详细细地观察,其实信心有十个对境,或者说有十种因缘。
首先是第一个:
不复改变如山王,
通过自己观察以后,不管对法、对上师的这种信心,永远都不改变,就像山王一样,山王从来不会被风吹动的。
我那天也讲了吧,我们这边有几个堪布,还一些道友,普通人,他们基本上几十年都是跟一天一样的。最开始见到到最后,信心还是非常稳固,山王一样的稳固。
第二个:
无增减如日空海,
无有增减的信心,就像是太阳一样。太阳每天光芒普照大地的时候,没有什么增和减,除非被云遮住,但是被云遮住,不是太阳的过失,所以太阳的光芒是无增无减的。他的信心也并不是随着外缘,一会儿大的不得了,大的时候特别大,没有的时候,也很可怕的。
第三个:这里有大海的比喻。大海没有边,意思是特别广大,就像大海一样的。
第四个、颂词中是没有的。一般来讲母亲做任何事情不会表功的,所以自己的信心也是没有什么表功的。我有信心,没有这样的,就像母亲做事一样,自己始终都是信心满满的。
第五个“空”的比喻。这里有一个空,无边无中方面比喻的。
第六个:
无紧无松如弓弦。
自己的信心没有松,也没有紧。
我原来开玩笑说过,男众的信心,稍微有点松了,稍微紧一点点。然后,女众的信心太紧了,稍微松一下。我发现男女众的信心稍微有一点差别。意思就是说,信心不能崩的太紧,不然容易退失;也不能太松,一点信心都没有的话,好像什么都没有感觉。
因为信心是一种感觉,对法有一种欢喜的表情,应该心里很开心的,如果没有,好像也不行的。如果你看弓弦也是这样,太松了没办法射箭,太紧了也是没办法的,根本拉不上来。
第七个:
不被他转或者不被呵责等外缘所夺的信心如同虚空一般(不为缘夺稳如空);
第八个吧:
不厌其烦如船桥,
没有厌烦心的信心,就像是船桥一样,它怎么样过人,都不会有厌离心。
第九个:
持续不断如大河,
相续一直不断。
始终是有信心的人,不是今天碰到的这个人好像特别没有信心,有次碰到这个人信心大的不得了,为什么这样?其实有些人的信心像江河一样,刚开始是什么样,不增不减,相续中一直是有的。
有些人不是这样的,开心的时候信心大的不得了。我们有时候辅导的时候看的出来,有些道友是,一天是开心的不得了,在下面讲的时候,包括他的手印、表情,很丰富的;一天是整个讲考过程中傻傻待在那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我就详细地看每个人的状态,我想:为什么他今天这样?今天表情特别丰富;今天旁边的人怎么说的话,可能身体不好还是心情不好。我也不知道。这种不叫河流一样的,对吧?。
还有一个:
有柔软性如丝线,不为缘夺稳如空。
丝线有这种软性,信心也有点软性,并不像铁丝一样很坚硬。
这些的话,《华严经》当中也讲了这方面的道理。
癸三、彼之功德:
接下来讲它的功德。确实我希望你们信心品再看一下,要对照一下。我以前上师讲的时候有这种感觉,讲的时候:这里讲错了,这里对了没有?反而有一些分别念。自己看的时候,还稍微好一点。所以接下来看看,对照一下。
我们其实自己观察的时候,自己有时候感觉好像有信心,有时候感觉还不到位、不达标。
信心功德无有量,白法根源除痛苦,
引导菩提深法器,圣者垂念功德圆。
是故正士善妙轨,百倍信心莲花开。
信心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如果我们归纳起来,大概有六个功德吧。
第一个、“白法根源”,所有的白法功德,多少依靠信心而产生的。
第二个,“除痛苦”,有了信心,断除世间的痛苦。因为法融入心,法融入心以后,迷乱的这些痛苦很快就会遣除。
第三个,“引导菩提”,有了信心让我们从轮回中得到解脱。
第四个,“深法器”,成为深法器,有了信心,堪为深法器。
我有时候想讲一点,我们现在为什么有些都没有讲呢?比如说《七句祈祷文》的密法部分,当时可能学会那边人比较多,这个也有原因,当时不敢讲。有时候,好像虽然大多数人都有信心,但是有个别人没有信心,或者个别人特别糟糕的时候,就不想讲了。可能以前也是这样的吧,不知道怎么样。当时我们讲《心性休息》,到密法部分,也是后来就停了。是后面一次,前面一次是全部都讲了。《心性休息》的后面部分,对个别的一些行为生厌离心,就不想讲了。《七句祈祷文》的话,我们好像外和内都讲了,密可能没有讲完吧,当时好像给发心人员念了一个传承。
所以没有信心的话,“深法器”,尤其是人多的时候,确实甚深的法器很难的。
第五个,有了信心,“圣者垂念”,诸佛菩萨也好,上师、护法神也好,天天都是垂念、加持你。
第六个,“功德圆”,所有的世间和出世间的功德都会圆满的。
所以信心具足,不仅仅是今世,乃至生生世世都遇到上师、正法,还有受到护法天尊的保佑,甚至可能做梦都得到吉祥,时时不离三宝的光芒。而且自己今生当中的所作所为都是如愿以偿,不会有违缘。甚至自己临死的时候,诸佛菩萨、三根本、上师引导你,中阴的时候也不会有畏惧,最后会往生到清净的刹土等等,非常多的功德吧。
《金刚经》里面讲的:“信心清净得生实相”。所以我们信心清净的话,证悟也好,或者自己今生的修行都会成功的。所以在所有的财宝当中,我觉得信心是最重要的。
一个修行人,自己对上师三宝有信心的话,即使你修的不是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你的修行应该是比较顺利的完成;如果你的信心特别糟糕,可能你虽然很辛苦,有时候看到我们这边的道友发心也好、背书也好,很辛苦的,但有时候也怀疑,到底相续当中有没有信心?没有信心的话,天天都是喊破喉咙,磨嘴皮,也很辛苦的,不如还是在别的地方自己好好养生,吃人参,这样是不是好一点。买一点虫草,买一点什么,这样来养养身体,变成胖胖的、白白的。不然的话,又辛苦又没有信心,也是很难的。
但不管怎么样,上面讲的信心,是正士的轨道,是所有善知识所有的智者们的轨道。
上面无垢光尊者讲的这些,我想我们所有的道友,可能很多人都觉得,都是给我说的,是不是批评我?但我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想法,所有的这些法义,你们也知道,除了字面上的解释以外,我也没有增加很多。
但无垢光尊者的窍诀确实很尖锐的,我看的时候,有时候也有点惭愧,有时候连梦里面都在上师面前忏悔,有这种情况的,所以也可能没办法吧。
确实,无垢光尊者的这种窍诀非常有加持力,每一句都是刺入人心,就像万剑穿心,特别的尖锐。所以我想,我们的修行根本都是依靠信心而成功的,所以自己的信心,尽量地看看:能不能生起来?
这里“百倍信心莲花开”,如果我们自己百倍信心的莲花绽放,那今生来世的快乐唾手可得,自然而然出现。所以对我们修行人来讲,这是特别的重要。
注释里面也有一些教证,这些也看看。
这里说:前述的六种信心缘于六种对境而百倍精进,也就是缘十善十度十方上师三宝众生而精勤使信心的莲花绽放。大乘窍诀论如意宝藏中,思维信心自性第十五品广释终,好!
——————————
[1] 弥光老和尚(1912—2008),俗名王兴远。1950年39岁,老人离南华往云门寺,从此开始了亲近虚云老和尚的修行历程。1966年55岁,被下放到农村,勒令还俗而坚持不肯,十三年放牛为业,日出日没,遥望大河对岸禅门祖庭,苦心励志,坚守宗门,始终谨遵虚云老和尚教诲,舍命护法,决不脱下僧装。-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