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宝藏论》第四十九课

(听打稿,供交流学习)

丙二(宣说涅槃自性是应取)分二:解说能净道;解说净果。

丁一(解说能净道)分二:真实道;如何行道之理。

戊一(真实道)分三:闻慧;思慧;修慧。

《如意宝藏论》总共分二十二品,我们以上已经讲完了所闻之法。以前讲过吧,无垢光尊者的《如意宝藏论》,一方面可以说是佛教的一个百科全书,如果简单来讲,三个字:闻、思、修。

那么闻,从第一品到十二品之间,所闻之法,里面还包括讲课的人、听课的人等等,凡是跟闻有关。

从十三品到十七品之间,主要是思。

从十八品到二十二品之间主要是讲修:第十八品主要讲见解,完了以后,十九品是修行的前行,二十品是正行,二十一品是修行的后行,最后二十二品讲修行的果。

所以,整个二十二品就三个字。华智仁波切的《劝阅七宝藏》[1]的偈颂中也有,以闻思修行来讲显密之道的殊胜论典就是《如意宝藏论》。

以上已经讲完了闻的道理,从一品到十二品。今天开始讲:

第十三品 暇满难得

现在开始讲思慧:

己二(思慧)分二:总所思;别所思。

庚一、总所思:

如是正闻严饰已,相续必定生思慧,一切所闻诸法义。

刚才也讲了,第一个金刚处讲闻,第二个金刚处讲思维,思维总共有五品。从一品到十二品,尤其第八品,还有十二品特别重要,作为学习佛法的人一定要听闻和学习这里面的有关道理。

以上正闻的功德庄严自己的相续,自己的相续必定要生起思所智慧,思维而起来的智慧。要思维什么呢?思维“一切所闻诸法义”。

前面从一品到十二品之间所有这些显宗密宗的教义也好,或者后面也有很多道理,这些都要依靠思所智慧来进行思维、思考、分析、辩论、探讨。这样以后,所闻法的意义在自己的相续当中真正能生起来。

所以这叫做总所思。

下面是分别思维:

庚二(别所思)分二:略说;广说。

辛一、略说:

尤其当思有五种。

我们尤其要思维的法,实际上有五种。

因为我们依靠听闻,才能在自己的相续中产生思所智慧,如果有了思所智慧,再进一步去思考,尤其是上面讲到的外道的过失、内道的功德,等等以上所说的所有内容。

我们特别要去思维的是什么?第十三品中讲到的人身难得,第十四品里面讲到的寿命无常,第十五品中讲到的信心的功德,十六品讲的思维业因果,十七品中讲到的轮回的过患,这五种意义我们一定要思考。

这次是全知无垢光尊者以窍诀的方式来讲的。当然我们从广闻博学也好,通达五部大论也好、显密教法也好,作为一个修行者来讲,这是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我们短暂的人生里面,非常值得思维我们的共同加行。平时我们的四共同加行上,再加上一个信心的功德。因为没有信心,可能对修共同加行和不共同加行,恐怕都没办法。如果我们真正思维这些,自己获得这样的人身也非常有意义,我们也值得非常欢喜。

为什么这么讲呢?如果我们没有思维人身难得,可能人身就白白浪费了;如果我们没有思维寿命无常,我们可能很懈怠,不可能好好地求解脱法。

如果我们没有信心,其实对上师和对法的信心,是所有修行的根本。《普贤上师言教》里面不共加行的前面讲了一个信心的道理,这里专门把它做成一品来讲。它如果没有,可能我们什么都不会修的,没有信心的人没有办法。佛经中也讲了[2],没有信心不可能产生白法,就像种子被烧坏,不可能产生绿芽,所以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再过后,要思维业因果。如果没有思维因果,在轮回中不可能行善断恶,不可能修行,所以也没办法的。

再过后,要思维轮回的痛苦。如果我们没有思维轮回的痛苦,不可能产生出离心,也不可能在菩提道上真正追求解脱。

所以说,作为修行人来讲,这是真正趋入解脱道的根本。因此全知无垢光尊者在这里面讲了当思这五种道理,这是略说。

下面广说,有三种所思。

辛二(广说)分三:所依向法之所思;心中显法之所思;成就正法之所思。

壬一(所依向法之所思)分二:所依当有义之所思;当速有义之所思。

癸一(所依当有义之所思)分三:略说自性;广说差别;如是思维之功德。

子一、略说自性:

初思暇满难得者。

首先讲到人身,八无暇和十圆满,这是非常难得的。

这里讲,要远离二十四种无暇,意思是说我们要具足二十四种闲暇。

大家都知道,我们修行正法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叫无暇,有机会叫闲暇。

所以最开始要思维什么呢?就是修法的机会真的很难得。略说中主要讲这个道理。

下面广说差别:

子二(广说差别)分二:思维难得之理;知彼当有义之理。

丑一(思维难得之理)分三:远离违品之理;具足顺缘;思维如是所依难得之喻。

寅一(远离违品之理)分三:略说;广说,摄义。

远离违品,闲暇的违品是无暇,就是远离无暇,讲这个道理。

卯一、略说:

闲暇转人根具全,投生法境善缘醒,

业际无倒信佛法,法友芸芸极难得。

这里主要讲八种难得,这里是略说,下面会有广说。

这个大家要看,下面的次第稍微有一点变化,基本上无垢光尊者略说和广说都有。不过下面广说的时候,有些跟这个一样,反过来说两个字,比如这里说“根具全”,下面广说的时候就说“根不全”;这里“业际无倒”,下面说“业际颠倒”。无垢光尊者有时候也挺有意思的,到了广说的时候反过来,这个是广说,后面六个都是这样的。

我们在略说的时候稍微做一个分析。

“闲暇”,下面会从二十四个方面来讲。意思是说,我们在轮回中虽然获得了人身,但是修行佛法方面有各种业力、烦恼、外缘,就像汹涌澎湃的江河一样,对你冲击很大,根本没办法修行。所以闲暇是很难得的,这个下面说的比较广。

我都是想,确实我们今天听课的很多人,虽然各人都有不同的烦恼、业力等等。但总的来讲,至少目前我们修法是有机会的,如果真的会思维的人来讲是很难得的,这是第一个。

“转人”,如果我们没有转到人身,下面讲,比如转到地狱、饿鬼、旁生,或其他众生,我们想修行都没办法,甚至转生到天界,天天都在入定中。入定的话,六根全部都内收,没办法修行。所以转人很重要,这是第二个。

“根具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

尤其意根很重要,如果意根没有,甚至会疯狂、颠倒。

现在,虽然意根是有的,但是心理有问题的人真的比较多。这可能是一个时代的原因还是什么?平时完全是正常的,但是一旦起烦恼,一旦有点儿冲击到他,接触到他的敏感处,这个时候,他完全失去了原有正常的思维方式。

不知道是教育的原因、食品的原因?还是什么?平时看起来完全没有什么问题,但一旦烦恼产生的时候,自己完全没有刹车的能力,完全在失控当中。这种是根具全,眼、耳、鼻、舌、身,全部都有,但是如果我们意根不全,就真的完了。

所以我们经常祈祷,能够经常用正知正念来观察。大多数人也是一样的,比如你生病也好,遇到违缘的时候肯定有痛苦、有哭的,但也不至于完全跟正常人相反,这是没有的。但现在城市里面的很多年轻人真的是非常严重,可能年轻人更脆弱,脆弱得不得了。跟他说一句话,完蛋了!他已经觉得人生没有意思了。接受能力特别特别的差。

也许比较正常的人都不相信我的话,但是你们接触一些人的时候会知道,就像电影和电视里面刻画的人物一样,完全是出乎意料。一点点的小事,那人生当中不可能不发生一点点的小事,很多事情都会发生的。这种现象不知道意根具不具足?

但是这里讲,确实根全部都要具全,不管听法也好,什么都全,这是第三个。

无垢光尊者前面的闲暇讲得比较广,转人身也讲得稍微广一点,后面有六个法,下面广说的时候也是反过来说一下,到时候你们详细看。

“投生法境”,转生到有顺缘、佛法兴盛的地方,这是第四个。

“善缘醒”,自己前世的宿缘,今天可以变成修行人,遇到了善知识。

《亲友书》中也讲:“身处随圣之境地,依于殊胜之正士,已发宏愿积大福,此四大轮汝具足。”生处在善境,依止善知识,发宏愿和具足福报的话,实际上是具足四大轮。《功德藏》中这四个法讲得特别细,所以这个是很重要的。

第五个是“善缘醒”,我们很多人可能真的是善缘苏醒,不然的话,来到这么冷的地方。你看现在夏天,有时候屋子里特别冷,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不像我,这么冷的地方。冬天就更不用说了。如来芽尊者的传记里说:“藏地夏天像天堂一样,冬天像寒地狱一样”。他是这样描述的。比以前还好一点,但是这样的地方,如果没有善缘可能待都待不下去。

第六个、“业际无倒”。以前是好好的修行人,后来还俗、退失信仰等等,业际没有颠倒。

第七个、“信佛法”,自己有正信。这么多人,很多都没有佛法信仰,但是自己确实对佛法有信仰,这也是非常难得。

第八个,“法友芸芸”。见解、行为、修行,有同样价值观的法友,大乘佛法、小乘佛法的法友也芸芸具足。

像我们学院的话,法友应该是特别多的,这边也是法友,那边也是法友。并不是这边是外道,那边是不信仰的,不是这样的。但是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信心,自己没有正见,这个是坏人,那个也是坏人,前面的也是坏人——反正自己所接触的人都是坏人。

其实,一般坏人接触坏人比较多一点,好人接触好人比较多一点。不管怎么样,你的见解是什么,实际上在这里,这也是难得的。

闲暇难得、转人身难得、诸根具全难得、转生到法境难得、善缘苏醒难得、业际无倒难得、信仰佛法难得,还有聚全法友难得,后面这六个一起广说的——这些都是非常难得。

因为这是思维,麦彭仁波切的科判中也是有思维的部分,思维的话,确实我们应该想一想。这些道理不像前面讲外道一样,没有什么不懂的。自己应该思维,思维也是一种修行。

现在讲的时候,希望你们对无垢光尊者原文的解说也要详细的看,自己也思维。这里没有像《俱舍论》和中观一样难懂的法,关键是我们心里面能不能生起来:真正是这样的,刚才这里面讲的八种难得,的确是这样的。自己有没有?如果有,对我们的修行很有帮助。

因为我也是讲了《前行》很多了,讲《前行》时候的那些道友,可能有些已经在阿弥陀佛跟前,有些在别的地方,可能这里很多的年轻人,对《前行》的重要性不一定知道。即使知道,再次提醒也是很重要的。

理论上没有什么不懂的,大家一看应该懂,但是自己多思维一下,心里真正能生起这种难得的心。

这个是略说,下面广说:

卯二(广说)分三:远离无暇之理;转人身;解说后六种。

刚才的八种分了三个方面,首先第一个,分了三种。

辰一(远离无暇之理)分三:略说;广说;摄义,

巳一、略说

初思难得离无暇,

难得里面的第一个,思维无暇。首先应该思维什么呢?

“初思难得”,难以得到的、远离二十四种无暇。

下面都会讲的:我们平时讲的八无暇。在这个上面,无垢光尊者讲了暂生缘八无暇和断缘心八无暇。所以无暇讲的比较多一点。

下面广说分为三个方面:

巳二(广说)分三:自相续所依八无暇;暂生缘八无暇;断缘心八无暇。

午一、自相续所依八无暇:

地狱饿鬼及旁生,边鄙邪见长寿天,无佛喑哑非法器。

八无暇,与《大圆满前行》里面讲的一样。如果我们转生到这八个地方,根本没有修行的机会。无暇,没有修行的时间。没有时间的话,机会肯定是没有的。时间没有的话,那就没办法。其实时间跟他真正的行为还是有一定的关系。

怎么样没有呢?比如说我们如果转生到地狱、饿鬼、旁生,三恶趣,那各自都有自己的折磨。地狱,寒热的痛苦,根本没有办法修行,连修行的想法都没有;饿鬼,饥饿的痛苦,也根本没办法修行;旁生被他人役使,自己极为愚痴,这些痛苦。所以各自都有各种不同的痛苦,根本没办法。

幸好我们这辈子没有转生到这些地方,你看八地狱里面那么多的众生,饿鬼里面那么多的众生,旁生中有那么多的众生,但我们没有转生去,我们现在还是得人身,这个很重要的。

第四,长寿天,实际上他根本也没有修行的机会。长寿天一般在《前行》中叫无想天,在很多时间中转生到没有任何思维、分别的天界中。

记得好像《大智度论》中讲的长寿天有不同,比如第一个是非非想天,八万劫中没有修行的机会。第二种,无色界的天人。无色界连身体都没有,怎么会修行?没有办法了。第三种,无想天。我们平时所说的,灭尽了受和想的天界。第四种,从一禅到四禅,实际上也是在一种禅定的境界中漫游,一直在这个当中,也没有积累功德等各方面修行的机会。所以长寿天也没有办法修行。

第五,野蛮人。没有正法光明的地方,就像我们说,像非洲;或者虽然不是非洲,但东南亚很多地方连三宝的名称也没有办法听到。

第六、持邪见的外道。他们把佛教看成怨敌一样来对待,自己一生被各种不同的断见和常见所束缚,也没办法修行。

第七,无佛。没有佛出世的暗劫,连三宝的名称也没办法听到的黑暗劫,转生到那里也没办法。

最后一个,喑哑人。看起来这种哑巴,不能说话,有些解释为愚痴的人、特别愚痴的人,对佛法一点信心也没有,或者说,真的是哑人。

不过现在有些哑巴很聪明,比我们有些聪明人还厉害,包括他用盲文,通过各种方式也比较厉害,这是个别的特例,特别的一些人。

真正来讲,如果我们的思维不堪能,或者说我们的语言没办法。可能有些不能说话,我们家乡有些人说话很难的,以前我们一个学生,外出的时候出车祸,说话不会说,跟别人沟通的时候写信息,发信息很好的,不管是汉文藏文。思维能力还是很活跃的,包括听一些佛法,完全都能接受,只不过说不出来。

所以有些哑巴,也不一定全是没有机会修行,他可能自己修,可能有一些。

但是总的来讲,我们在座的人,这八无暇,确实也是没有转生到地狱饿鬼旁生中。长寿天、边地也好,虽然我们有些人刚开始出生的时候是边地,但是现在已经生活在正法具足的地方,有些十年、二十年了。

所以我感觉,总的来讲,这些我们好像比较容易具足,远离八无暇的八种闲暇容易具足。如果具足的话,那值得欢喜,如果不具足,那想方设法具足。这里是这样的意思。

下面的话,《前行》当中也引用了这两个教证,大家也记得。《前行》中讲了八种闲暇以后,引用了这两个教证。文字上可能版本稍微有点不同,翻译的时候也是一样用的。

午二、暂生缘八无暇:

本来自己想修行,实际上根本没办法。暂时出现的这些修行想法,这里面讲到的八种无暇,你真的已经被束缚了,我们很多人不注意的话,容易遇到。

五毒烦乱愚魔持,懈怠恶业如海涌,

随他救怖伪法相,暂生缘之八无暇,

倒非解脱道法器。

这里讲的八种,我们可能真的要看。

虽然想修法,但有一种人烦恼“五毒”特别猛烈、粗大。

比如相续中生嗔恨心,一定要杀敌,特别厉害;生贪心,根本跟任何人都不同,他的贪心很猛烈。如果贪心很猛烈,不管是贪人贪财,修行根本没办法的,因为贪心的力量太强了,嗔恨心的力量太强了,太愚痴了。所以烦恼粗重的人确实修行还是很难的。

有些人很想修行,但是因为他的烦恼太重了,我们经常说是:哎呦!我烦恼深重,没办法控制,烦恼一起来的时候没办法。这是自相续中的嗔恨心。

确实我刚才讲的一样,我们修行人当中,平时还是很好的,但一旦产生嗔恨心的时候,上师说了也不起作用,道友说了也没用,哪怕是父母也好,家人也好,即使无垢光尊者和麦彭仁波切来,我想这种人很难劝得下来。烦恼一出现的时候,谁也没办法控制,这也是一种当时的烦恼,修行也是很难的,没有机会。

第二种,“愚”。特别的愚痴。

注释里面说的是“被恶友牵制的所有愚痴之人”,被恶友控制也可以。

实际上特别愚痴,你怎么样给他讲,讲了一百遍也是一点反应都没有。后句听的时候,前句都忘了,特别愚痴。

我们人当中也有这样的,背诵也好,听闻也好,说话也好,很多方面太愚蠢了。被愚蠢的魔所持,这个人修行也很难的,因为太笨了。我们修行也需要一点智慧,如果没有,也没有办法。

这个是愚痴,被恶友所控制也好,或者自己本身很愚痴的这种人。

第三种,“魔持”。愚和魔持两个是分开的。那么魔持,见解和行为非常颠倒,被恶魔左右的人。

有些是着魔了,平时人正常的。但是这几天,自己也觉得“我应该被魔控制了,我不该说的话说,我不该做的事做。”自己也觉得肯定不行的,但是一些非人、外魔、邪魔、妖魔、各种厉鬼附在身上,那这个人状态,看脸色:哇,看起来很可怕的,可能吃饭也没有什么兴趣,做事没有什么兴趣。

着魔了还是很可怜的,包括有一些修行人也好,法师也好,也可能会有着魔的时候,也很可怜的。这种人也没办法修行。

第四种:“懈怠”。虽然想修一些法,但是一直懈怠。

今天太累了,好好睡觉,明天修吧!今天没办法的,明天吧。我们叫做“懒惰之家明日多”,藏地有一种说法。懒惰的这种人,明天明天明天,今天一直推,“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种人是懒惰的一种表现,懒惰的人也是修行没办法的。

第五种,“恶业如海涌”,罪业深重。

刚才是烦恼深重,这是罪业深重。

因为前世造的业,今生当中要么嗔恨心很重,要么烦恼很重。业力很深重,你怎么样修法,也是修不下去的。有一种业力把你吹走了,根本没办法,稍微想待一下也是没办法。尤其遇到善知识、遇到正法的时候,频频地产生邪见;或者自己生病了。反正,业力大家都知道。

其实我们道友中,真正修行善始善终的还是不多。有些年轻的时候还是很不错的,到了后面产生邪见,被恶友所控制……。

反正这个娑婆世界,真的!有时候看了,哎呦!比较不完美。

第六种,“随他”。被别人所控制,自己没有自由。

包括家人也好,自己工作上、家庭上,或者说各方面,你一点自由都没有。你去三天,开个法会都没办法;你皈依三宝都不敢跟别人说。有些是很可怜的,给家人已经控制住了。有些是被自己的身份控制着——你是不准有信仰的人。心里很想有信仰,但是你这个身份是不准有信仰的,一旦念个观音心咒就让你下台了。那就不敢,也没有办法。

第七种,“救怖”。为了救护一些恐惧。

要么是今生的温饱、饮食,或者说遇到了一些违缘,为了解脱这样的痛苦而皈依。但这种人也是没有机会修行。

最后一种,“伪法相”。看起来好像是个出家人,看起来是个居士,但实际上,内在根本没有信仰。

他的所作所为全部都是非法,不如法的。要么为名闻利养,各种各样,这种道貌岸然的人,没办法修行,假相的。

其实,真的不注意的话,你光穿个出家人的衣服也不一定是很好的,有些出家人内在完全是假的。佛教徒也是这样的,不如一个没有信仰的人的正行和正见好,有这种情况。

这些人,暂时有想修修法的机会,但实际上已经断了缘分,所以也可以说是颠倒者,刚才颂此中的“倒非”。这种颠倒者,并不是解脱道的法器。

其实八无暇专门有个比较短短的《佛说八无暇经》,以前义净翻译的,我好像也提过。里面的内容基本上和我们这里讲到的,尤其是刚才讲到的,基本上是相同的。

所以说,我们自己啊,虽然有修行的机会,但无垢光尊者没有讲到的,八无暇以外可能还有一个无暇,什么无暇?网络无瑕。现在有些道友看网络、看手机,虽然人在佛学院,在佛教的道场中,但整天都是看这个,可能比八无暇还要可怕。

以前是依止一个恶友,这个人跟我交往,现在不用,你在手机上多刷几个视频,这个视频不断把你喜欢的东西传递过来,你的见解完全被各种非法信息转变了。

所以,现在这个时代,二十一世纪,如果我们要完全控制有一定的困难。但至少希望大家在修行的时候,大家在闻思的时候,不要用手机。这真的很重要。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有些发心人员,虽然开许用手机,但是我看到很多发心人员的手机并没有用到发心上,给他打个电话不一定接得到。自己没有把手机上用到发心上,用在散乱上。这样的话,我希望你们还是交上去,你发心好像也不需要手机。有些人,比如说管家可能需要,有什么特殊的情况,有一些重要的发心人员,比如说买货,或者联系相关的人员,这样的人需要。但是一般的发心人,发心人员有各种各样的,我也了解到有些发心人员,真的没有把手机用到发心上面,发心的时间很短的,即使有的话,一边发心一边玩手机。

这样的话,可能比上面所有的违缘更严重。现在我们有一部分人,包括出家人,在这里天天都是上网。汉地也是这样的,包括家里面也是天天吃快餐面,天天吃外卖,自己的家就像是狗窝一样,连打扫卫生的时间和念头都没有,一直是这样的,特别可怜。跟人都不愿意接触,天天看网络。

在汉地,在城市里面这样的话,这是正常现象。但是我想,我们这样的寂静地方,如果天天玩,大量的时间用在这个上面,那这个人最好不要待在这里。

说实在的,这么一个清净的道场,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希求解脱道。修加行的修加行,闻思的闻思,真正发心的发心。但是极个别人,以发心的名义毁坏自他的今生来世,我觉得没有什么意义。

你们各部门的人也是看看,如果有这种现象给我投诉,如果谁看到,比如说某个部门的某个人,他发心不好好发心,天天玩手机,刷视频,那我们课堂上给这个人发一个法师证,什么法师证?玩手机的法师证。不然真的浪费时间,可能新时代当中有很多新的无暇。

午三、断缘心八无暇:

紧缚现行极下劣,不畏轮回无少信,

行持恶业心离法,失坏戒律三昧耶,

断缘心之八无暇,离法解脱道灯灭。

这些是完全断除了修行的缘分,这样的八无暇。是什么呢?

第一个,“紧缚现行”。有些人在即生中完全被财产、子女、亲属,已经被这些捆得紧紧的。

紧缚的业力已经现行,今生中已经出现了,这种人也没有时间修行。

是啊,现在我们有些人很想修,但是没办法。家庭不允许,因为你要赚钱,连基本的生活费都没有,等等这样的,根本没办法修行。

第二个,“极下劣”。人格恶劣,特别不善良,害别人一点问题都是没有的。

《前行》中也讲[3],学识可以改,但是人格很难移。前辈嘎当派的大德也是这样讲。

真的,有些是很恶劣的人,害别人没有任何问题,只要遇到自己的事情,就没有什么问题。

或者这种性格很难改。自己俱生的人格还是有差别的,善知识再怎么样给他讲,也没用;道友给他讲也没用,看法本也没有什么用。显宗、密宗、大圆满,什么法,对他就像是一碗水倒在石头上,石头一会儿就干了,永远不会浸湿。法给他讲了多少遍,越讲越刚强难化,这种人也是断了缘分的。

第三种,“不畏轮回”,没有一点出离心。

讲了轮回过患、痛苦,心里一点恐惧都没有。连小士道中的出离心也是没有的。有些人说:“我下地狱就下地狱,我下金刚地狱就下金刚地狱。”口里面都敢说出来:“没事,我下地狱”。这种人真的会下地狱的,今生来世都会感受痛苦。

第四个,“无少信”。没有正信。对佛法、上师,一点信心的滋润都是没有的。如果信心没有,法没办法产生的。

第五个,“行持恶业”。这个还是很严重的,他的身口意都不清净、造恶业,杀盗淫妄等等,没有什么问题的。

第六个,“心离法”,心离正法。

他对正法的功德、光明一点都没有兴趣,就像我们经常说的:“饿狗面前放绿草一样”,给他听个课、法本,对他一点都没有用,给他说个其他世间法,哇,他就欢喜若狂。其实人的根基真的有各种差别。

第七个,“失坏戒律”,包括菩萨戒的戒律,别解脱戒律,根本戒都摧毁了,也没有解脱的机会。

第八个,失坏“三昧耶”。密宗中得过灌顶,尤其跟自己的根本上师和道友,相关严厉的对境,破了密宗三昧耶,那即生中一定会堕落,最后堕入金刚地狱,很难得到解脱。

这以上,实际上就是断了缘分的八无暇。这种人离开了解脱的明灯,根本没有机会的,这也是非常可怕的。

其实我们的修行人当中也有这样的。有些是破戒的,有些是破三昧耶的,有些是没有一点信心的,没有一点善根的,人格特别差。

前面这些无垢光尊者讲的好像比较容易,我们真的没有转生到地狱、饿鬼、旁生中,但是业力现前也好,没有信心也好,心离正法也好,还有失毁三昧耶和戒律等等这些,我们的修行人当中,包括出家和在家的佛教徒里面也是容易出现的。

所以,前辈的很多大德也在说,自己好好地观察每一个具不具足?如果具足,以后看能不能改过来,不然真的人身是那么难得,而且这个人身可能只有几十年。我们在座的人基本上大多数都是三四十岁以上,那住在这个人间还有多少年?如果你现在没有改,可能来不及了,确实来不及了。

当然我也是给别人说,自己也是“改改改”,一直口头上说到了现在,最后很难说。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大家学了这些无垢光尊者的窍诀之后,至少反反复复地去看一下、想一下,对照一下自己,然后自己尽量地行持。

下面讲无暇的摄义:

巳三、摄义:

我等未生彼诸处,心生欢喜修正法。

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去观察,观察以后,发现自己如果没有具备上面的二十四种无暇,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自己有机会依止了殊胜的善知识,遇到了殊胜的正法,自己应该心里非常欢喜。

我们有些人真的,自己缘分比较好,烦恼也比较少,业力也比较轻。然后上面所讲到的这些,我以前遇到过一些道友,他们觉得几乎没有这方面的。自己学佛多少多少年,基本上跟道友一次吵架也是没有的,也是如理如法的一直修行,这种人真的还是值得很欢喜的。

我们寺院的一个喇嘛,应该平时修行很好,前一段时间身体不太好,去医院里面做手术。做手术的时候,他的腰带一直没有松过,一直夜不倒单,已经好几十年没有松过。因为做了手术以后输液这些,不能翻身,医生让他翻身。难听一点,屁股像米拉日巴的一样,医生很惊讶:“为什么这样?”后来说,因为从来都没有侧身睡过,一直这样,最后慢慢变成那种硬的了,像牛皮一样硬。包括在做手术的时候让他喝水,他说:“十五号,我以前在上师面前发愿过,每次守八关斋戒,我肯定不吃不喝,死也没什么。”就是那种——有些看起来没什么名声,也不是什么堪布活佛,但是自己修行,以前上师们对他的教言,好像心里是完全受持,而且受持的很深,不是我们表面上一两天。

我以前也是夜不倒单,十几年一直是这样,但后来因为得强直性脊柱炎,很多方面,慢慢慢慢倒下来了。

所以说我们可能有暂时的一种决心,到最后没办法战胜烦恼。但有些人可能有这种缘分,佛法一听到以后就已经深入人心,即生当中不被他夺。这种境界还是很值得思考的。

广说中的第一个闲暇讲完了,下面是第二个:

辰二、转人身:

若观总体有情身,获人身如得轮王,

人身中信修法族,更难得故同成佛,

故当恒常思暇满。

总的来讲,我们众生非常多,像虚空一样无边无际。但在这个里面,南瞻部洲的众生,相对而言是很少的,就像针眼当中的空间一样,很少的范围。

暂且不说南瞻部洲的众生,其实我们看到一片森林也好,一条河也好,或者一块地上的生灵,密密麻麻的。尤其现在大城市里面,人是非常多的,但与旁生相比较起来,获得人身就像得转轮王一样。

获得人身当中,对佛法有信心、有佛法善缘、信仰佛法的,更是难得。

怎么难得呢?就像注释中讲的,比如说门地[4]南方、还有尼泊尔和蒙古等地区,也有很多熙熙攘攘的集市,但这些当中,真正信仰佛教的人很少,也是这个意思。

确实我们现在世界中有七十多亿人,但七十多亿人当中,佛教徒大概是四、五亿人,也是很多。佛教徒中真正获得了暇满,有些可能办个皈依证,说一下而已,实际上真正有信仰的,有信心的这种人,可能也是很难得的。就像成佛,很多人修行,但是成佛的人也不是很多。

无垢光尊者有时候注释跟前面的颂文,有一些地方稍微提法有点不同,但可能有不同方式来理解就可以,反正原文都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应该想一想,人身还是很难得的。得了这样一种学佛法的机缘,尽量不要浪费时间,尽量不空耗宝贵的人身。

我都是想,其实我们现在没有病啊,没有大的违缘,修行闻思很重要的。不然年龄到了一定的时候,你可能会站不起来,到时候你的耳根——我很多同岁的人,现在基本上耳朵听不到了,好多人这样的。包括我去寺院,我还稍微好一点,现在听得到,暂时这样。然后眼睛也是,很多人到了这个年龄。其实人生很短暂的,有时候很生厌离心的。

小的时候各种玩,没有成熟;中间稍微有点年轻的时候,有各种强烈的烦恼,不能自在修行;稍微有点成熟,稍微有一点懂事的时候,马上又下降了。辛辛苦苦爬了山,结果到了山顶又飞快的要下山了。

所以,你现在可能觉得痛苦:今天下雨很痛苦,今天没有吃到饭很痛苦,今天旁边的法师说我一下,很痛苦。其实这些不算痛苦,过一段时间,说你得这个癌症那个癌症,你化疗还是不化疗?如果不化疗,你可能只有两个月就死了;化疗的话,很痛苦,怎么办?那个时候可能觉得:以前健康的时候比较快乐,可能会有这种感觉。

所以自己稍微有一点身心都自在,至少现在精神正常、身体健康,哪怕多念一点观音心咒,在这方面还是很重要的,否则的话,这个机会,可能以后都不一定有。

广说的最后一个:

辰三、解说后六种:

如是根残生边地,业际颠倒无法缘,

不信佛教依恶友,极其众多深思已,

未成彼等行法身,日日夜夜定思维。

上面的略说当中讲了前面的三种。

第一种的话,前面说的是“根具全”,在这里是“根残”,双目失明、四肢残缺,或者五根不具,这样也是很可怜的。如果这样,就没办法。但即生中我还是根具足,心满意足,应该要行持正法,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生边地”。

这个可能换了个位置,刚才转生到法缘的地方。

如果转生到边地——注释里面说是蒙古等,蒙古人听到边地以后,可能有点不高兴,但藏文中确实这样讲的。蒙古也有可能,确实现在也有很多。按理来讲,元朝的时候,藏传佛教比较兴盛。但是无垢光尊者说,当时蒙古也有一些边地,藏地附近的地方,实际上藏地跟蒙古,历史上也是有很多,有弘扬正法的,也有互相打仗的,各种各样的。

如果转生到这些地方,连三宝的名称也没有地方,所以很难的。

刚才略说里面,好像换了个位置。

第三个,业际颠倒。

解释的时候已经在下面了。

如果你进入了佛法,但是中间半途而废,后来变成无恶不作的人,这个是业际颠倒。

第四个,“无法缘”。没有佛法的因缘,一丝一毫的缘分都没有;行住坐卧,一刹那也不曾忆念过三宝,连一次“皈依三宝”也未曾说过。

有些真的这样,让他念一个“阿弥陀佛”都不念,连一个“嗡嘛呢呗美吽”他都不念,法的缘分一点都是没有的那种人。

我们道友身边的有些人,人很善良,但是就不皈依佛,就不念佛,甚至旁边的人念佛的时候很讨厌的。只要你不念佛,其他什么都可以,有这样的人。所以这也是一种无缘分。

后面这两个,颂词中一个是“不信佛教”,不信仰佛教的人,这个是一个,可能后面的分号要重新打一下。

还有一个,“依恶友”,依靠恶友。

这三种说法都不同的,刚才略说里面说“法友芸芸”,法友很多的。无垢光尊者这里颂词说的是“依恶友”,下面讲义里面讲:“始终造罪的人们”。

其实意思应该是一样的,但是也不敢改,颂词、注释。与略说当中的提法是不一样的,但意思知道:没有信仰的,根本不去信仰的、始终都是造罪的,或者依止恶友,远离了善友的这种人的意思。

那么这些人特别多,所以我们应该反反复复地思考这些难得。所以我们“未曾彼等”,没有变成上面所讲到的这些,而且我们具有行持正法的身份,有了这个身份,日日夜夜都是应该行持善法,再三再三地思考。

白天也思考,晚上也思考,我相信你们这几天可能会思考的,但是日日夜夜的——这两天可能会思考,当然你回去也是想一想。

确实无垢光尊者说得是对的!我们如果转生到这些上面,真的没办法了。幸好,不管是你的发心、前世的因缘,今生有这样信仰的机会,真的非常难得,大家应该值得欢喜。

应该充满欢喜心来精进的修行佛法:我如今有这么一个缘分,这是非常难得的!我们得到一个奖,得个财富,大家就觉得:哇!很欢喜。其实这个倒不一定。“我得到了这个人身,而且人身刚好用在佛法方面,这个是非常难得的!”

大家一定要有发自内心的欢喜心。有了这个欢喜心,自己不足的地方尽量补上,具足的地方尽量让它继续圆满,这样可能对修行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无垢光尊者的《如意宝藏论》,藏地很多大德非常提倡学习,包括德巴堪布,他最精通的两个法,就是《如意宝藏论》和《中观庄严论释》。我以前也没有怎么学过,只是得过这些传承,以前看是看过,看了以后对自己还是触动比较大的。

所以我们在座的各位,不仅仅是我光讲一下,接下来要自己思考,自己去研讨,这样对你的相续应该会有改变的。

好,讲到这里。

——————

[1] 《如意宝藏论讲记01》:“如意善示取舍处”:所有的取舍处在这里已经开示的很清楚;

“闻思修藏圆法理”,《如意宝藏论》里面主要讲了三个字:闻思修。下面分品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刚开始讲“闻”,闻的话,就是轮回、涅槃,包括外道,各种各样。我们要知道所有的这些知识,器世界的、有情世界的,要听闻。听闻以后就开始思维,思维以后就修行,闻思修三个字完了以后,《如意宝藏论》学完了。所以他说以闻思修行的方式来圆满地讲了所有释迦牟尼佛的法理。

“见此了知诸佛法”,如果你见到了此法,如果通达了这个法的话,“顿然研修成百论”,如果你只学了一部《如意宝藏论》的话,实际上是一通百通,千经万论学了完全一模一样的。

[2] 《宝积经》云:“若不信之人,不生诸白法,犹如烧种子,不生根芽等。”

[3] 《大圆满前行讲解23》:古大德在教典中也说:“弟子学识诚可改,秉性下劣实难移。”弟子没有智慧、比较愚笨,倒不要紧,在老师的督促下,只要他肯学,慢慢也会变成智者。但如果他人格特别下劣,那就无药可救了,一两天中你对他教育,可能稍微好一点,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过段时间他又会故态复萌。

[4] 即不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