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释》第四十九课

(此听打稿仅供交流之用)

为度化一起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接下来讲《佛子行》。

我们正在讲,如果烦恼串习的话,很难对治,所以应该用正知正念来对治自己的烦恼。

“贪等烦恼初生时,立即铲除佛子行。”相续当中生起烦恼苗头时,立即铲除。这是很重要的。

衮巴瓦尊者说:“要断除烦恼,就必须认清它的过患、法相、对治、生起之因这一切。

我想学了《俱舍论》,学了《中观根本慧论》、尤其是《经庄严论》,应该是讲得非常清楚。

了知过患才能视其为过失,将其看成怨敌。如果不知过患,就不明白烦恼是敌人。

现在世间的很多人都不会把烦恼当作不好的事。他们把烦恼当作是一种快乐,比如生起嗔恨心的话,它是一种英雄的标志。生起贪心的话,它是一种有理想的标志。甚至一些愚痴的话,他们觉得这是开放、非常好的一种感觉。

因此,要按照《经庄严论》与《入行论》中所说而思维。”并且说:“要想明确烦恼的法相,就必须听受《俱舍论》,

《俱舍论》是很细致的。

但我没有看到学《俱舍论》的人烦恼就少了。好像有些是学了越多,烦恼越大;闭关的时间越长,烦恼越粗。

听有些人说,有一个人闭关了一年。刚出来的时候,她给别人讲,别人很有信心,说她闭关一年了,应该有很多觉悟、觉受。结果的话,她就讲管家对她不公平,堪姆对她不公平,周围隔壁的人对她都不好,全部的——翻江倒海,所有的烦恼滔滔不绝。大家都觉得她闭关原来是这样的。

我觉得与自己前世的根基还是有差别。有些烦恼本身是比较少,人不是很粗大的;有些是烦恼特别、特别多,每天都是有说不完的烦恼。这个烦恼,那个烦恼,全部都是排着长长的队——这个烦恼完了,那个烦恼;那个烦恼完了,这个烦恼。

有些的话,他虽然没有怎么修行,我们遇到的世间人,这些世间人从来没有信仰,没有学佛,但是跟他交谈的时候很舒服,心也是很开放,不会因为一点点话刺激到他,马上就痛苦,马上就开始烦恼。没有这样的。

依靠修行来对治——我觉得对有些人来讲应该是可以的,进步还是比较大。但对有些人来讲呢,可能这是一种业力。烦恼一出现的时候,谁都没办法——不要说铲除,可能连观察的机会都没有。

这里说要学《俱舍论》,不知道怎么样。

最起码也要听闻《分别五蕴品》。

五蕴的话,《楞严经》前面也是讲五蕴,还有《大藏经》当中有专门分析五蕴的,《阿毗达摩》当中也有很多专门分析五蕴和十二处这些。

认清根本烦恼与随眠烦恼后,

根本烦恼有六个根本烦恼,随眠烦恼应该有二十种。《智者入门论》里面有。

当贪嗔等任何烦恼生起时,‘啊!这就是那种烦恼’,

比如说产生贪心时:“哇,这是贪心,它会损害我的修行。”生起嗔恨的时候:“哇,我又开始生起嗔恨心了。”生起嫉妒心的时候:“我又开始生起嫉妒心了。”

随眠烦恼当中,比如说后悔啊,懒惰啊,或者说谄曲、愤怒,很多的烦恼——这些烦恼产生的时候,马上认识它。

其实我们要先认识哪些是烦恼?根本烦恼是哪些?分支烦恼或者随眠烦恼是哪些?这些一个一个的认知。

像《俱舍论》里面,它的法相,它的分类,它的作用,全部都讲得很清楚。尤其是《大乘阿毗达摩》当中讲得更清楚。

心里能明确认识,这就是在与烦恼作战。”

其实,认识烦恼真的很重要:“哦,我又开始产生嗔恨心,又开始产生嫉妒心。”如果不是很严重的话,那当下,就像我们认识盗贼的话,他正在偷东西的时候,别人一发现,他就不敢了,比如说有些人偷手机的时候,那他就不敢偷了。

普穹瓦尊者结合自身而教诲说:“我虽然被沉重的烦恼所压制,

普穹瓦是很好的修行人,怎么会有那么严重的烦恼压制他。

但还是咬紧牙关竭尽全力与之搏斗。”

格西看起来很痛苦的样子。

我们也有一些法师,他自己不敢说嘛:“我是堪布,我是堪姆,但是心里很痛苦,怎么办?真的,怎么好呢?”他一直忍者,想跟烦恼搏斗。

博朵瓦格西说:“恒常具足正念、正知观察自己的心相续,必须策励断除、防止一切内在的烦恼。”

奔贡甲格西

奔贡甲格西对治烦恼方面,前行里面讲的,很厉害的。

曾经说:“现在就是用心在门口放一把对治的短矛,

他的意思是心房的门口放一把对治的短矛。

没有别的事要做,它紧我也紧,它松我也松。”

自己的心,始终都好像有一个短矛插着。如果心稍微放松,不生烦恼,修行好一点的话,这把对治的短矛也不会马上拿出来。如果心里产生这个烦恼、那个烦恼,马上用这个对治,那个对治,反正不让它随随便便捣乱。这个意思。

朗日塘巴尊者亲言:

《修心八颂》当中说:

“愿我恒常观自心,烦恼妄念初生时,毁坏自己他众故,立即强行而断除。”

因为烦恼确实害自己,也是害他人,所以刚开始产生的时候断除是最好的办法。

并说:“如果搬迁住处或者仅仅伸个腰,也能使烦恼溜走。”

我们无记的状态当中,比如说搬家也好,走路也好,或者说伸个懒腰,那个时候,你不要让烦恼待在一起,让它有机可乘。

其实我们特别随喜前辈的那些大德,他们在自己的修行过程当中,对治烦恼是很好的。当然这里的对治方法是按照显宗的对治方法,完全像《入行论》里面一样——烦恼看成是一个敌人来对待,遣除。

但如果有更高的一些境界,在密宗里面,生起嗔恨心的时候,直视它的本面,当下可以让它消失。这样的一种方式。

所以每个乘的修法都是不同的。这里完全是按照显宗的方式来对治。

其实汉传佛教当中也有很多好的修行人,包括有些居士。有些刚开始特别烦恼、特别痛苦的人,后来三宝的加持和自己修行的力量,慢慢慢慢,真的好像烦恼不严重了。

昨天不是仲敦巴说,如果成了烦恼的对治,是真正的佛法。如果不能成为烦恼的对治,那修行有什么用?

其实看你烦恼严不严重?如果烦恼严重的话,你嘴上说的怎么样、天天怎么样精进的话,修行还是陷在失败状态当中。可以这么说。

如果烦恼基本上能对治的话,哪怕是天天睡觉,什么都不做,没有烦恼也是可以的。

早上起来吃个早餐,再睡觉,一直睡到中午。中午又吃个饭再睡觉,一直是 24 小时只出来吃饭。没有吃饭可能不行。如果吃了饭,上个厕所,这样睡觉的话,因为没有烦恼,没有烦恼的话,何必苦行?还是可以的。

但是有了烦恼,尤其是烦恼也很认真地与他搏斗,一会儿烦恼赢了,一会儿对治赢了,反正就像两个小孩比赛一样,两个小孩翻跟斗一样。

涅热巴尊者说:“烦恼伺机出现时,绝不能懈怠,要立即以对治消灭它。如果不能消灭,则要供曼茶罗,陈设供品,

记得是陈设供品。

祈祷上师本尊,观想而诵猛咒,

如果烦恼实在很深重,实在是没办法的话,应该这几种方法是很好的。因为你可能需要积累资粮,福报太浅薄了,要陈设一些供品,供一些曼茶罗。然后拼命地祈祷上师和本尊——祈祷莲花生大士,祈祷法王如意宝,还有念一些猛咒。念猛咒的话,就像金刚铠甲,还有莲花生大士的忿怒咒,每天都是念一些。

虽然自己烦恼很深重,但是上师本尊的加持,还有自己修一些曼茶罗。修曼茶罗是很重要的,因为可能你福报太浅薄了,尤其是遇到一些甚深法的时候,福报浅薄的人,根本就没办法。一会生病,一会烦恼,一会出现违缘,这个时候,一方面自己要修一些曼茶罗,然后经常祈祷。

我觉得祈祷法王如意宝真的很管用。我自己有时候出现烦恼也好,出现违缘也好,马上念个100遍平时念的《法王祈祷文》,好好地观想一下。有些烦恼对自己伤害就不会很大,包括自己觉得做了一些噩梦,这样的时候,马上祈祷莲花生大士和祈祷法王如意宝。

我们每个人可能确实是,尤其是求深法的时候都会有的。今年我们求了《四心滴》那么甚深的法,每个人肯定会有多多少少的烦恼、违缘、痛苦这些,这也是一种相,还是要祈祷。

我自身是这样的。以前刚出家的时候,我当时不是说嘛,跟老堪布那里的时候,他说光是自己注意的话,有时候不一定有力量,还是要祈祷三宝。上师三宝是很重要的。当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窍诀。

自从那以后,自己每次觉得有点不舒服,或者是有点感觉不好的时候,就经常祈祷上师如意宝、祈祷莲花生大士。这样的话,很多违缘都消于法界,有些变成顺缘。所以一次一次地战胜很多的违缘。

包括我们金刚降魔洲,大家也是知道,如今有这么样的一个僧团,确确实实是不容易的。在外面的话,给10个人讲个课,10个人讲7天的课,可能是胆颤心惊,不一定能成功的。而我们年复一年,这么长的时间当中一直是没有断,应该是非常难得的。

所以我有时候也是自己觉得,已经坚持了很多年,好像我自己赞叹自己一样。但有时候也想说,真正一直讲经说法这么多年没有间断,我自己认为自己在我们喇荣的堪布当中,我是应该讲经说法等有些方面,应该是留在最后面的。一直是没有间断。

因为我们是八几年开始的,到现在还在这样的话,可能在一个人一生当中是不容易。我们有些人发心了三年、四年:“我现在已经发心了五年了,我已经三年了,可不可以换一下?” 三年、五年也确实比较长,但是30年、40年的话,是更长的。

我们也是祈祷上师三宝的加持。不然很多事情,尤其是现在的浊世,魔众和外道的力量是非常猖狂,而我们自己行善的力量是很薄弱的。

人也是这样的,我们如果造一些恶业的话,顺缘处处都在。如果造一些善业的话,那违缘此起彼伏。所以说这样的世界,就像风中的灯火一样。

所以大家也应该好好祈祷上师如意宝。我觉得上师如意宝是浊世当中真正的一个大菩萨现前在这个世界当中,佛教再弘。

大家依靠我们的传承和我们的一种缘起力,经常祈祷的话,虽然可能暂时看起来违缘、比较粗糙的一些相会出现。但是最究竟来讲,每个人应该会比较顺利。即便有些不顺,也许它也变成了你修行成就的一种顺缘。

你看这里说,如果我们祈祷上师本尊,观想而诵猛咒:

如此可使烦恼销声匿迹。”

再者,佛子无著仁波切本人还说:“调伏后得三毒念,诸念未现法身前,无有不可需时忆,

如果我们所有的念头变成法身的时候,什么对治都是不用的。不需要忆念,正知正念这些都不用。

所以在这个之前:

莫纵迷念玛尼巴。”

不要放纵,不要迷乱。

玛尼瓦就像当日瓦一样,当时无著仁波切对他们一个地方人的称呼。

又言:“初生烦恼当认清,中起对治力而断,后为不生当精勤。”尊者也这样实地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