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释》第四十七课

(此听打稿仅供交流之用)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己四、断除说粗语:

下面是佛经里面讲的断除四种法里面最后一个,第四个断除说粗语。

恶言刺伤他人心,亦失菩萨品行故,

莫说他人不悦词,杜绝粗语佛子行。

如果不观察自己的口业而说出极度粗鲁之语,将会扰乱他人的心,如果一切佛子说粗语,那么必然失毁温和适度、称人心意等善妙行为,

我们在座的应该都是发过菩提心的菩萨,平时菩萨说话应该需要这样的(断除说粗语)。

但是你在别人面前说粗语的话,已经破了菩萨戒,失毁了菩萨的行为。

因此,口出粗语的罪业严重。为此,当与他人交谈时,经过一番观察而断除令对方不称心的粗语,这就是一切菩萨杜绝刺耳语言的行为。

另外,正如《俱舍论》中所说“粗语则指刺耳语”,

实际上粗语和恶语基本上是一个意思,对别人说不喜欢的、刺耳的、不悦意的那种语言。

粗语是对成为生起害心根源的众生,说出以三毒任意一种所引发的不悦耳之语。

有些可能有害心的根源,有些是因为痴心而说的,有些是因为贪心而说的,有些是因为嗔恨心而说的。凡是它的动机有三毒烦恼。

但不管怎么样,都是以害心而说的语言。

言说的方式:当面或暗中自己言说或令他人说等,无论真实不真实,凡是谈论别人的种姓或三门或戒律等过失,

如果说真实的话,实际上也是不合理的。不真实是诽谤。

如果别人确实有错误,或者这样的话,你真实说或者自己不方便让他人去说。不管怎么样,说别人的种姓,说别人身口意的过失、戒律的过失等等,这样的话:

对方已明白其义。

对方如果不明白,比如说你用印度语说嗔恨的话,但对方不明白,这个不成为罪业。但是对方已经知道了,他在发脾气,他在说恶语,这个时候你已经失毁了菩萨戒。

无论是以温和还是粗暴的方式而说,

有些人说你很有智慧,你长得很好看。看起来这个语言好像没有什么,但实际上刺伤别人的心。

但如果完全是利益之心,则不包括在粗语范围内。

像老师对学生,上师对弟子,或者是父母对孩子,如果完全是利益的心,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自己也没有产生嗔恨心的话,可以的。但是可能有些人刚开始有利益之心,但最后说着说着如果有嗔恨心的话,那这个也可以属于粗语当中。

开示业果的诸经典中,宣说了粗语的众多过患。

其实大乘的经典当中特别特别多,尤其是说不善语言的过失,也说得很多。

《学集论》引用佛经所说:“任何菩萨不应对一切众生说有害之粗语,依此类推,应断除损恼、不称心、不悦耳等诸多语言之过。”如前引用的“于众不粗鲁,适度柔和语”一样,

如前引用的也是《学集论》。

必须说温和、悦耳、合意等的语言。续中也说:“菩萨为利益一切有情,首先所行即是爱语。”

真正发了菩提心,或者说有些没有发过菩提心的世间人,有些确实是,特别说话很文明的。不管是说什么,对任何人交往的过程当中,都说爱语,非常好的。也有这样的。

《入行论》中云:“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

他所说的语言也是非常的称心如意。而且说的意义也并不是吞吞吐吐、模模糊糊,非常清楚。

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亲友书》中云:“佛说语言有三种,称心真实颠倒说,犹如蜂蜜鲜花粪,唯一当弃最末者。” 佛陀教诫:“一切士夫的语言有称心合意悦耳动听、真实言说、颠倒言说三种,这些语言依次是令人喜爱如蜂蜜、

有人不管说什么,听起来特别、特别称心如意的语言。

值得亲近赞叹如鲜花,

但现在人可能有些太直了,直接这样说的话,虽然你是真实语言,但是别人不一定马上能接受。

但实际上很真实的、这样的语言像鲜花一样。

理当谴责如不净物,

比如刚才颠倒的说粗语。

这里可能主要讲粗语,还有离间语、妄语。但这些当中可能粗语是最严重。

我们人,尤其没有水平,没有素质,佛教当中也没有修行的话,出口就开始说很多的粗语。包括现在有些世间人,一直说一些非常难听的脏话。包括服务员做什么事情,本来是他自己的事情,但是别人稍微说他,他什么教证理证都不懂,但是说脏话比较有口才。

应当依止其中前两种而舍弃最后一种。”总的遮止了语言的过失。

此外,阿底峡尊者说:“他不合意语,智者远离彼。”

他人不合理的这些原因,有智慧的人一定会远离他。

一般来讲的话,我们人当中的智者,实际上真正的智者,是心有智慧,这种是智者。有些可能嘴是比较会说,实际上也并不是那么的有智慧。

大家都知道,我们所谓的情商和智商,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沟通,特别善巧。这种人可以说是智者。

智者的话,一般是远离这些。

“恒时面带微笑以慈爱心无有嗔怒公平正直而言谈。”

喀绕巴格西也说:“莫射粗语之毒箭,当断恶性嗔恨心。”

恰卡瓦格西教诫说:“莫发粗恶语。”又说:“莫刺要害处。”

不要刺别人的要害,也不要说一些粗恶的语言。

当其他人恶语中伤时,不能反唇相讥、以牙还牙、揭露人的过失、以恶咒诛杀非人、说些击中要害的粗语。

有些人经常没有什么理由,一直是习惯性的爱说一些伤别人要害的语言。其实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再者,佛子无著仁波切本人也说:“多言能生不善业……

世间人也是说:“言多必失。”

如果说绮语、恶语或者说妄语这样的话,肯定造许多不善业。

前一段时间我也跟大家讲,如果以嗔恨心发脾气、骂人的话,大家都应该记录下来。我不知道大家记录没有,这个一定要自己观察自己。

我对任何人都从不说恶语。”尊者无论对上师或法师、阿阇黎、格西、官员或长官等,从不直呼其名,

无著菩萨他是很有恭敬心的人。他自己上面的,对任何的法师也好,阿阇黎也好,格西也好,官员也好,这些都不用说了,他根本不会说什么什么什么。他不会这样的。

甚至对身边的侍者达桑也尊称为“达桑师”。

本来是无著菩萨他自己的侍者,可以直呼他的名字。但是这是一种尊重。

确实我们人当中,有些人还是很会说话,各方面都特别尊重人。有些人一个可能是烦恼重也好,或者世间的这种知识也可能不足,还有各方面,可能自己的素质也好,品德也好,种种的原因,说话都是特别的粗鲁,直接击中别人的要害,也不管他人怎么样,说话一直没有正知正念。

如是观察自己的过错而予以断除等四法,出自《劝发胜心经》。

前面不是有科判吗?“若未观察自错误,以法形相行非法”,第一个颂词应该是这样讲的。如果我们没有用正知正念来观察自己,看起来好像是法的形相,但实际上做非法的事情。

比如说我们出家人,看起来,哇,他是光头,出家人,但实际上做非法的事。居士也是这样的,看起来办了皈依证,应该是佛教徒,但实际上行为可能做一般世间各种各样的非法事。

所以说我们前面那个(师说藏语),如果我们没有用正知正念来观察,我们自己带着佛教徒的名称也好,但实际上,所作所为都是与佛法相违,与上师的教言相违,那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所以说大家也应该经常观察。

因为这一段主要是总结上面的四个偈颂,是四个偈颂的一个总结。

此经中云:“弥勒,菩萨乘之补特伽罗若具四法,于末法五百世正法毁坏之时默言不语,则安乐而解脱。

如果我们菩萨好好的受持这四法的话,应该在末法时代的时候也能得到解脱。

何为四法?

第一个:

分别观察自己之过;

我们真的,很多人包括佛教徒的话,怎么讲?经常不观察自己的过失,一直把过失归在别人身上。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

不谈菩萨乘之其他补特伽罗之过;

除了自己以外,已经入了菩萨乘的,我们前面第二个颂词当中也已经讲了,不说他人的过失:“莫说他人过”。

确实每个人能不能自己坚持修行。但我们往往讲了一些课后,两三天可以。人的根基还是有差别的。有些人可能是终生能记得清清楚楚,有些人可能一个月、两个月好像能记得清楚;有些人只能三四天可以;有些人可能三四天都不一定,讲完了以后马上忘,但这种人听和不听都可能没有什么。

本来我也在想,《佛子行》后面还有两三个颂词,就差不多了。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想讲一下法王如意宝的《不凡》。但是时间不知道怎么样,到时根据情况看。

这个里面,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凡夫人要做的话,确实有时候是有点困难,但是确确实实很重要。

一个是刚才佛教里面讲的,观察自己的过失。

一个不谈别人的过失。菩萨不菩萨不要紧的,凡是他人的话肯定有很多菩萨的化身。

第三个:

不顾亲友之家与供斋之家;

也就是亲友和施主之家。

也不要特别的、天天都是一直关注“我的施主,我的亲人,我的朋友。”

真正修行人天天贪执这些的话,肯定修不了成就的。

第四个:

断除不合意之语。”

刚才前面讲的断除恶语或者是粗语。

大家应该好好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