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释》第二十四课

(此听打稿仅供交流之用)

朗日塘巴尊者也亲口说过:“愿我于诸以嫉妒,非理诽谤本人者,

有些人以嫉妒心来非理地对我诽谤的话,那我什么样?发愿:

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

当然说的很好,不知道能不能做得到。

别人以嫉妒心来非理诽谤,并不是合理诽谤——一点道理都没有,对你进行诽谤。

没有道理的情况下对你侮辱,对你诽谤,对你谩骂,对你欺负,这样的时候,我就把亏损和失败自己接受,然后胜利和利益奉献给他。

世间人肯定不是这样的。所以有时候佛教徒学的比较好,尤其是心特别善良的话,在现在的社会当中不太适合。

因为现在的社会当中,如果你太软弱的话,像我们这样的群体还稍微好一点,但也不是很好的。有些你真的不以牙还牙的话,那他觉得你没有什么危害,所以不断会欺负你的。或者“不能害他,不然你自己的下场也不是很好”的话,他也不敢。其实凡夫人很聪明的。

所以大乘佛教的有些思想,确实在恶人的群体当中是不太适合的。在恶人的群体当中,你打我,我打你,你打我一耳光的话,那我给你打三耳光。“来吧,你有本事就出来”——这样的话,对方:“哈哈哈,开玩笑,不是这样的。”

如果你没有这样,一直修安忍的话,他不断的对你攻击,有可能的。

但也没办法,大乘佛教的思想就是这样。

再者,佛子无著仁波切本人又说:“于大众中具怒目,难忍恶语相中伤,令我无法抬起头,尔时我当忆此誓。”

无著菩萨也是这样讲。

在很多人当中,有些是以怒目、恶语来中伤你,让你弄得特别——因为很多人当中,如果揭露你的过失,你自己都是没办法抬起头来。

那这个时候怎么办?我要马上打他?这个时候我想起来我的誓言,什么样的誓言呢?诽谤转为道用,是吧?别人诽谤我的时候,我真的要忍着,这样的话,那这个是真正的修行。

“某人嗔恨现怒容,以伤要害诸恶语,大庭广众当面中,见其直接诽谤我,慈爱思维依此断,

内容差不多。

也是在大庭广众当中,无缘无故地开始伤害你、诽谤你,开始直接侮辱你的话,那你用慈悲心来接受他,也不要让他这么造恶。这样想。

我之慢毒实饶益,愿以智慧大慈心,方便刃斩彼毒苦。”

如果别人这样的话,他的这种我慢,我要去饶益他,我要用智慧和方便,还有慈悲心的利刃来斩断自他这种痛苦的毒树。

别人来害你的时候,如果没有慈悲心,没有智慧,没有方便的话,我肯定忍不了的。

有这些的,我们看的高僧大德和佛陀的传记,大家也是应该清楚的。

并且无著菩萨

并且他也将此付诸实践。

如是对轻凌、诽谤、给自己造成痛苦等人不以怨报怨的这些沙门法,无论是大小乘,都必须要实修。

其实大乘和小乘,小乘当中也是沙门四法,别人打你,别人骂你,别人害你的话,我不反击。小乘当中是这样,大乘就更不用说。

我们有时候出家人的这种特别暴躁的行为、反击;在家居士的话,也是别人稍微说一点,开始谩骂。这样的话,在佛教当中肯定说明这个人修的不好。自己也应该清楚,别人也应该清楚。

你不要认为比较快乐的时候,我修得很好的。实际上你的这种性格、脾气,或者说是你的这种行为,不管是众人当中还是在个人私底下,如果别人害你,你就要害他;或者是无缘无故害别人,这样的话,大小乘佛教的教义肯定是违背的。

尤其按照大乘来说,必须以愿安置作害者于圆满菩提果位的意乐而摄持。经中云:“何者谩骂我,令我不安乐……愿彼得成佛。”

我们听说有些人骂人还是骂得很不干净的,一开口就一大堆的教证一样,什么样的那种脏话都说的特别精通,特别精彩。

但一般谩骂别人的话,其实这是一种素质。一般比较有素质的人,他的语言很文雅的,即便他要批评的话,那批评的语言,虽然带有刺激性,但不会直接的说一些特别难听的语言。

包括我们法师也好,管家也好,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然的话,以前有些人在家的时候,自己的素质比较低,现在出了家,或者说是管理僧团的时候,也用这些的话,特别不好。

《入行论》中云:“谁复轻蔑我……”

也发愿他们成佛。

这些从世俗谛的角度而言,是平息世间八法的方便。

前面的诽谤转为道用,从世俗层面来讲,不需要依靠空性的见解。确实这个很重要的。

如果从胜义角度来讲,《前行备忘录》的后面,讲智慧波罗蜜多的时候,讲的我和我执,分析的特别好。

以后你们看看《前行备忘录》,后面它有个世俗层面来讲,还有胜义层面来讲,尤其是胜义层面的话,按照龙猛菩萨的究竟观点进行分析。

我有时候觉得,像《前行备忘录》那样的话,如果没有显宗密宗的基础,可能讲也不太会讲。如果会讲的话,确实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好像也不需要其他的也可以。如果摄受弟子,给别人讲经说法的话,可能需要五部大论为主的一些其他论。

所以我以前也说过,我们每个人的话,自己一生当中主要修行的一个法门,一本书,经常到哪里去都是带着这本书的话,这就是你的本尊一样的。本尊的话,我到那里去经常祈祷的。根本上师的话,也需要给我赐予加持。书也是这样的。

我看到有些人,比如说《文殊大圆满》、《大圆满前行》,每天都是读几句,多少年来一直这样的。其实这样的话,也许你的心相续容易转变。

这是刚才从世俗层面来讲的。

当然,从胜义方面来说,一切都是平等的,如《入行论》又云:“故于诸空法,何有得与失?”

《智慧品》的最后面,平息世间八法的时候,一切诸法是无得无失,没有什么得失的。当然从空性的角度来讲,可以生起这样的定解。

从空性的角度来说,得与失等均是平等的。

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