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释》第五课

(此听打稿仅供交流之用)

下面我们看一下《佛子行》。

佛子行、佛子行,“闻思修行佛子行”

昨天我们讲到贪嗔痴,对自方如沸水一样的贪心,他方如烈火一般的嗔恨心,取舍如黑暗笼罩一样的。

其实这个道理,真的,我们现在的社会来看,贪嗔痴很严重,对社会、对国家、对我们个人来讲,贪嗔痴是一个负面的情绪,但它真的是毒。

我们可以看看全世界,全世界的历史也是这样的。人类因为贪嗔痴的原因,很恐怖、非常自私的。

这一点,我们如果关心到全世界各种各样的做法,最后的话,我们知道其实佛教里面说的是很对的,但是没有人去行持。这一点应该大家有感受的。

我是想,哦呦,佛教里面的这些道理,不仅是口头上,实际上如果世界上很多人行持的话,至少我们活着也是很平安的,很快乐的,对其他人危害很少。历史也是这样的,现世也是这样的,未来也是这样的。所以当我们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的时候,我们都要理解。

人类整个社会,我们说是说什么法律、因果,还有崇高的德行。说是我们说的很好听,但实际上,人相续当中有贪嗔痴的话,每个凡夫人最后做出来的事情,很多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好多事情最后都无语了,现实生活当中,未来也会这样的。所以全世界好多国家的行为也可以看出来。

昨天我们讲的贪嗔痴,无著菩萨确实比喻的也是特别好,大家都要清楚。

这里都是讲出家人,也应该有他的一种生活方式,大家也应该记住。

同样,关于远离亲友等的道理,《入行论》中也说:“自身本无常,犹贪无常人。”

自己都是刹那刹那变化、无常的话,那你还要贪一个这样的无常的人,很奇怪的嘛。

《本生传》中云:“若行法失家农业,若近家庭岂成法?”

如果修行人的话,只有成果法,但是家业、农业这些应该不会成功的。如果你接近这些家庭生活的话,那修法肯定不成功的。

《前行》里面说,火水不容吧。世间和出世间好多方面,修行当中确实是不能一起使用的。

其中讲述了许多在家的过患和出家的功德。

出家,也就意味着,必须要对地方、亲戚、住处、生活等无有我所执,

出家人真正这样的话,作为一个出家人天天都是想着亲友,想着生活,想着这样的话,那肯定不是好出家人了。

而过着飞禽走兽般的生活。

自己生活这些,都是应该不用囤很多的粮食,一般飞禽走兽它是不囤粮食的,哈哈哈,对吧?不过地鼠,有一些有,一般它夏天把足够的粮食囤了。我们地下面有一个叫做,那个嘛,它还是会有的。

《月灯经》中云:“恒无何者为我所,

作为出家人对什么都不要有我所。

于何皆无执著心,

对谁都没有什么执着心,

如独角兽住此世,

就像独角兽住在这个世界一样的,

如空中风四处游。”

真正的出家人应该是这样的。

怎么讲?现在的出家人也是,虽然是家里面出来了,但是在另外一个地方也是结成一个家,然后东西也特别多,执着也是特别多,这样的话,也可能末法时代的出家人吧。

背井离乡之后,如果住在某地仍被贪嗔所控制,则与正法背道而驰。

确实有些出家人,虽然家里已经离开了,但是住在寺院当中跟别人经常吵架,经常被贪嗔痴控制的话,实际上跟没有出家差不多了。因为家里的话也造这些业,如果在寺院里面,他天天也是这样的。

我那天也讲,我们出家人的话,自己也不闻思,然后也不加入真正的一些闻思的群体,一直占用僧众的一些财产,甚至公房的话也不搬,跟别人的关系也不好,态度也不好,那这样的话可能时间长了以后就没办法。

听说我们这边,包括女众这边也有一些,希望你们自己也是该忏悔的忏悔。如果自己实在各方面因缘不具足的话,也没有必要一直不走。因为僧众也没有开许,这样的话,可能闻思修行,对法也没有什么信心。

有时候现在我们这个社会,精神不太正常的人,确实有时候比较麻烦,每年都是要送很多人,送走又回来。那这样的话,最后我们也不得不说难听一点的话,让他们用其他方式来制裁。否则没办法,会扰乱僧众。

佛陀的僧团当中,以前也是出家的时候,前面的时候问:“你精神是不是正常?你是不是诸根不具足?”出家的条件都是这样的。如果你混进来,然后赖着不走的话,可能确实自己造恶业。

不如——现在藏地也好,汉地也好,各个地方有寺院,有道场,自己在别的地方可能更好一点。

这也是一个建议。如果自己真正修行,身体不太好,这样的话,我们这边相关的管理人员也是慈悲,可以暂时跟他怎么样,也并不是一刀切,全部都是——只要不听话的都是精神有问题。这种做法肯定也不对的。但是总的来讲,僧团有僧团的规则和僧制。

所以希望大家还是应该要想到业因果。如果业因果不相信的话,那法律和戒律这些都是更不用说了。

在别的地方,如果你被贪嗔痴控制的话,那与正法背道而驰,实际上出家,不出家,可能不出家更好一点——不出家自己干活,然后自己维持自己的话,我觉得这是挺好的。如果出家,不好好闻思修行,让别人天天供养,享用三宝的信财的话,可能更可怜了。

以前我们学院里面有一个人还俗了,他智慧还不错的,然后回来遇到,我们两个在成都喝了茶。他说:“我现在很好的,我以前出家的时候经常害怕每天享用的财富不清净。现在我自己做生意,我吃的很清净。”不知道,他真的清净吗?做生意的话……

此外,阿底峡尊者曾经说过:“推翻故里魔牢狱,斩断俗法之束缚,远离亲友与怨敌,贪嗔恶业之境地。”又说:“逃离有害于内心的对境,而恒常住在增长善法的地方。”

环境还是很有差别的,这个注释后面也会引用一些教证。

一般修行的话,我们初学者有一个比较寂静的地方,或者是远离烦恼的地方是很好的。

仲敦巴尊者也说:“远离恶境苦轮回……恒依无有贪嗔处。”

当然现在远离恶境,如果天天看电脑,天天看手机的话,那可能更散乱。

很多人说,比如看五个小时的书,一个人看一个小时的手机,对眼睛,看手机的危害很大的。还有有些不好好休息,看连续片,我们这边应该没有,可能1%和0.1%有没有?个别的还是有,最后发现他们自己没办法控制这个贪嗔痴。

其实再这样的话,我的建议,如果实在是没办法控制贪嗔痴,一直上网,一直是做一些非法的行为的话,那我觉得还是暂时离开。如果在外面混个两三年,以后看看有没有希望。没有的话,你还是融入你的大海。如果你稍微有一点进步的话,如果学院还在的话,再回来一下也可能好一点。

不然的话,真的,在这么一个殊胜的地方,这么善知识积聚的地方,具有大乘佛法的时候,你不去接受这个,反而在一些世间的、没有任何实义的当中,这样散乱的话,没有什么意义。

博朵瓦格西在《教言录》中也说:“背井离乡远亲友……当如日月逍遥行,

日月的话,它自由自在的,出家人应该是这样的。

不执不居一住地。”

不一定要居住一个地方,不然的话到时候造业了。

本来,抛弃故乡、断绝与亲友的牵连、放弃未经观察之事这三点是仲敦巴的教规,遗憾的是,后来的修行人却难以做到这些。

你看仲敦巴有三个教规。

看看能不能做得到?我们每天课里面,你们自己选择一个比较好一点的,这个你要好好的记住。

不一定所有的——我讲这个不是让你所有的都记住。对你自己修行,作为一个修行人:“哇,这个还是对我比较适合”的话,你就开始记住这个。

喀绕巴格西也简明扼要地说过:“舍弃三法,即舍弃故乡,舍弃家室,舍弃琐事。”

作为出家人的话,这些都可以做得到。如果在家人的话,那全部抛弃的话,不知道,也是比较麻烦的。

出家人的话,你看故乡、家室和还有琐事,琐事抛弃也很重要。

再者,佛子无著仁波切本人也教诲说:“弃贪罪恶源之境,居于增上善法处。”

远离故乡、远离城市的意思。

并且引用《入行论》详细讲述了修行大乘道者必须远离引生贪嗔之对境的道理,而且他本人也是身先士卒,将此付诸实践。

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