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

第一课

2019年12月11日


今天我们讲一下佛子行三十七颂。

为什么讲呢?

因为《佛子行》虽然讲过一遍两遍三遍,但我出去到每一个地方,都会念这个传承。


然后第二个方面,我们讲的没有对外,道友听着也比较舒服一点,不会有“我已经得过”的想法。


第三个,应该对大家有很大的利益吧。虽然在座的人基本上听过很多次,但不管它的内容还是词句,记得清清楚楚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修行也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觉得应该学一下。如果你们觉得自己学得精通的话,三十七个颂词,可以对应自己的相续,看有没有与法相应。


还有,虽然得过传承,经常的串习力很重要。就像《大乘经庄严论》所说,依靠听闻、串习和前世的力量,可以不断地稳固境界。


所以,怎么说呢?就是逐渐逐渐地,容易与法相应。如果只是听一两次,只是留下一个善根,不容易真正得到。


所以现在边念传承,边过一下颂词的意思。内容不难,大家应该字面上没有大的问题。主要有三十七颂,无著菩萨造的。

那莫罗给夏雅!


虽见诸法无来去,然唯精勤利众者,

胜师怙主观音前,三门恒时敬顶礼。


第一,是对观世音菩萨的顶礼句。

观世音菩萨虽然见到一切诸法无来无去,但为了众生不断精进,所以作者在上师和观音菩萨面前,三门恭敬顶礼。


我们也应该多顶礼自己的本尊和上师,修上师瑜伽。以前大德在讲话前、造论前、辩论前,很多是顶礼自己的本尊和上师,因为只有加持入心,才能真正修行,这是很重要的。


利乐之源诸佛陀,修持正法而成就,

亦依了知其行故,于此宣说佛子行。


一切利乐的源泉,就是佛陀。

它是哪来的?是修持正法成就的,正法也是依赖于佛子行。所以无著菩萨宣说《佛子行》,这个是立誓句。


佛陀度化众生,佛陀依正法成就,正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就是大乘佛法。而大乘佛法归纳起来,就是这37个颂词。


作者是以慈悲心来开示,宣说《佛子行》。


我现在没有翻译,所以比较快一点,不用考虑。有翻译的话,一直会考虑他们会不会翻译出来。我讲得越快,口才就越好越慢就越不行。


刚才前面讲的那个,叫立誓句吧。

为什么讲立誓句?

虽然是37颂,看着简单,实际不简单。真正成就的根本,就是依靠《佛子行》,很重要的。


已获暇满大舟时,为自他渡轮回海,

日日夜夜不懈怠,闻思修持佛子行。


下面讲闻思修行,闻思修行就佛子行。

为什么呢?

因为获得了睱满的大船非常难得,它具有十八种圆满,得到非常不易。得到之后能做什么呢?如果乘在船上可以顺利渡过大海。依靠人身可以顺利渡过轮回的大海,所以要日日夜夜非常精进地闻思行。


所以在座的,不论是夏天冬天秋天,不要有实际的差别。有的时候气候冷一点,有的时候干燥一点,有的时候潮湿一点。但对暇满珍惜的人,不会因为气候的变化而退缩、不精进、懈怠。也不会在人群中懈怠,一个人精进。时间不会有影响,环境不会有影响,不论是红尘还是轮回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 ,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有的时候人生过得特别顺利,也不会因此特别傲慢、散乱 。有的时候遇到各种坎坷、痛苦、违缘,也不会因此退缩、怯懦。不论在任何时候,不会放弃闻思修行。


在座的各位,为什么要闻思修行?因为人身很难得,为了度众生,为了度自己,要日日是夜夜精进。


我看有的人开始时精进,慢慢变成法油子;有的人条件好时精进,不好时越来越……睡觉;有的人在人群中容易懈怠……所以要闻思修行。


贪恋亲方如沸水,嗔恨敌方如烈火,

遗忘取舍愚暗者,抛弃故乡佛子行。


下面是《佛子行》中讲抛弃故乡。

以前的高僧大德,抛弃故乡很重要。对城市里的人来说有点不现实,看情况吧。


为什么要抛弃故乡?

在家里或者本地,对亲朋,贪心比较容易产生。如沸腾的水一样,经常生贪爱之心;对怨恨的敌人生起嗔心,如熊熊烈火一样,如黑暗笼罩,不容易抛弃乌云。


所以在家里,贪嗔痴容易产生。所以以前的高僧大德,远离自己的故乡,到寂静的地方精进修行,选择这样的环境。


对真正的修行人来说抛弃故乡是重要的,但有的人有子女的责任、家庭的责任……每个人的家庭结构和状况不同,与以前的大德相比,整个未来的前途不是特别好说。


如果有抛弃故乡的因缘,有出家的因缘很好。作为出家人,离开了故土,贪嗔痴的很多因缘割断了。

但有的出家人离开了故乡,在另一个地方又建立一个故乡,不好好修行,自方和他方没有什么区别,容易产生三毒。这样不如在家乡,可以为亲人做一些事情 。


在生病时,无依无靠时,很多人要依靠亲人。虽然有的人完全与家人断了联系,这是比较特殊的。

有的人年轻时与家人断了联系,沦落到特别可怜穷困时,家人也是会……所以出离心不一定是真实的,要注意。


刚开始要观察 ,后面不愿意修行,也不是很好,所以要保持中道来修行。


离恶境故惑渐轻,无散乱故善自增,

净心于法生定解,居于静处佛子行。


下面说的是,居一个寂静的地方,就是佛子行。


为什么居于静处就是佛子行呢?

因为远离恶劣的环境,贪嗔痴会减少,因为心清净的原因,对三藏法门自然生起定解。

居于静处可以减少三毒,增上三慧,所以要远离恶劣的环境,居于静处。


有的人,虽然身在寂静处,心却在红尘,也不理解。

如果修行人不需要远离红尘,也可以闭关。比如在喇荣,冬天没有特别的事情 ,可以闭关和禅修。

前面讲了那么多密法,可以修加行。得过传承,尽量修一修。


第二,没有修完加行的话,最好在放假时,有时间圆满五十万加行。人生非常难得,这样非常有意义。


第三,念阿弥陀佛名号。虽然闭关念了一部分,听说有的人念得特别少。


我很想……不知道有种力量,有时要翻译,有时要写。其实我念诵和修行比较差。最后这几年,翻译呀……做一些这样那样的事,以后可能会好一点。

我想晚年有一些自己的空间,确实,在法王面前得过很多法,但念诵和修行不是特别理想,所以想修行。

这就是居于静处佛子行。


长伴亲友各分离,勤积之财留后世,

识客终离身客店,舍弃今世佛子行。


然后, 舍弃今世佛子行。

我们要看破今世,舍弃今世。不舍弃也是要舍弃的。


为什么要舍弃今世呢?

因为长期相伴的亲戚朋友,各自趋于黄泉路时,最好的家人……什么人都不得不离开。所以对周围的人虽然看重,但还是要懂得,最后会离开所有的亲人。


另一方面,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不可能留在人间。

后世……后世是什么?

嗯?

比如我死了,财产留给你,是吧?后世是来世,不是这个意思吧?

对。


我们,人离开时,一是亲朋好友要离开,怎么都没办法的。


人走时,有的人喜欢耳环,有的人喜欢项链,有的喜欢苹果手机,都要离开。有的人死时,把身上的装饰品拿下来。看着他生前那么执著……有的人钱在银行,人离开了,密码也离开了,只有钱在银行。


人如同客户,住在旅店。死时,不可能带着旅店走,身留在人间。


所以我们对身体,亲人,财富执著,不得不离开。所以不如好好修行,离开时不会有后悔。


如果是真正的修行人,比如亲朋的离开,完全想得开。财富也会想得开,包括身体遇到各种情况,也会想得开。看破今世的修行人还是很重要的。


禅宗的很多大德有教言:看破放下,得自在。


交往恶人增三毒,失坏闻思修事业,

令成无有慈悲者,远离恶友佛子行。


远离恶友也是很重要的。具有贪喷痴 ,没有戒定慧的人,要远离。


虽然众生都有如来藏,但显现上有不同,所以有的恶人,如果依止他,会增长贪嗔痴三毒,且失坏闻思修行的事业,最后自己变成什么?没有悲心慈心,所以要离开。


所以要远离恶友,《大圆满前行》、《功德藏》……好多论典中说,观察弟子,要观察好的弟子和不好的弟子;观察上师也是一样,要观察好的上师和不好的上师。好的上师要依止,好的弟子要依止;不好的弟子要抛弃,不好的上师也一样,上师也有好多不同的比喻,要离开。


如果要维护自己的道心,接触的人,不管是不是好的上师要观察 ,所接触的人,包括道友,要观察是不是真正有道心。


世间也是一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有的人想摄受别人,比如外国有一个人想养小老虎,结果被吃了。所以在境界没有成熟之前,要保护自己。


有的人悲心特别强烈,有能力的话可以摄受,如《经观庄严论》和《中观四百论》中所说,如同母亲对性格恶劣的孩子特别疼爱一样,菩萨也是一样。但如果没有得到菩萨的境界的话,与恶友一起,本来修行很好,但与恶友同吃同住同睡,还是会判若两人,非常危险。所以前辈大德说的是有道理的。


我刚出家时,远离不好的道友,对于心清净的功德具足的人,拼命地靠着。还是很有作用。尤其初学者,到一定时候,不被他人转的定解产生,就容易一点。


这是远离恶友佛子行。


依止正士灭罪业,功德增如上弦月,

殊胜上师较自身,更为珍爱佛子行。


下面是依止殊胜的善知识,如果依止非常好的善知识,自相续中不好的习气和罪业会灭掉,闻思修行戒定慧的功德,如同从初一到十五之间的月亮一样,越来越圆满。


所以依止好的上师和好的道友,在自相续中,比如依止有慈悲心的上师。自己也是一样的,依止戒律清净的人,善良的人,自己也会一样。


所以对自己的身体是如是疼爱,殊胜的上师超过自己的身体吧,以这样的爱。

世间说,“我爱你超过我自己”。真正要爱具有功德的上师,应该超过自己,比自身更为珍爱。


每人是爱自己的,这样的对上师的信心不可退转,如果这样依止,你相续中的贪嗔痴很快会灭掉,相续中的功德很快会增上的。


我看到修行人,特别成功的大德,对自己的根本上师有恭敬心,有爱心,有清净心。


我们寺院有一个堪布,一听到上师的名字就哭,如小孩子一样。我们开会时他每一次都这样。一般他的父母死了不会怎么样,一提起上师,眼泪好象不是在眼睛里面,好象在眼眶外面等着一样,一下子哗啦哗啦流下来了。


有一些大德,他们一提起上师,热泪盈眶,特别显得伤心。一方面是上师的加持融入他的心;一方面,如世间的感情一样,特别有信心的话,自然对他的语言和教言特别重视。


我今天早上看法王如意宝和德巴堪布……其实德巴堪布是特别普通的堪布,他的《教言集》中说,上师离开时,世界上再怎么找也找不到,如孤儿沦落到荒野一样。


我们与世间人有点不同,世间中某人当过自己的老师,是一种教育吧:我以前在你面前学过,在世间讲有一种恩德;我也对你有恩德,因为我也交过学费。


出世间的不一样,因为他,我们明白了世间的真相。上师比自己还爱那种,如果能行的话,上师的加持,可能会满瓶倾泻一样获得加持。


至尊米拉日巴跟玛尔巴罗扎说:“我什么时候才能摄受弟子?” 我很想攝受弟子,然后玛尔巴罗扎说:你一旦把我看作是真正的佛那样,那个时候你可以攝受弟子。在他离开时候也给他讲了这样的教言。我们自相续也可以观察,很多比较成功的修行人对自己的根本上师确实有很大的信心。它这里讲是爱上师超过爱自己。这里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


己尚缚于轮回狱,世间天神能救谁?

故知殊胜无欺处,皈依三宝佛子行。


皈依三宝是佛子行。

为什么皈依三宝呢?因为如果皈依世间鬼神,束缚在世间。如果皈依世间的天尊、君主等,连他们自己都在轮回中,怎么帮助别人?


我们通过很多方面知道,真正的皈依处是三宝。如果我们真正一心一意,三宝有办法会帮助我们超离牢狱一样的轮回,是真正的解脱 。


这是皈依三宝。


佛说难忍恶趣苦,皆为恶业之果报,

是故纵遇生命难,永不造罪佛子行。


然后,佛陀已经说了,不造罪业是佛子行。


因为《百业经》中说了,我们在轮回里的痛苦来于以前造恶业的果报,现在不管是贫穷也好,头痛也好,所有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有的人家庭不和,有的人身体不好,有的人来到世界不是长得那么好看,每照一次镜子就哭一遍。(众笑)其实现在可以攒一点钱到韩国好一点,对吧,是不是这样?


讲了几个颂词?嗯?十个?讲多少呢?讲两天还是讲三天?是吧?十个……三天的话是12。前面的好象要算一个吧,37……一天14?37除以3,还需要手机上?哈哈哈,你数学学得太那个了……


这样,刚才讲了,大的科判中是小士道的,讲业因果。


佛陀讲,所有的痛苦来自于果报。我们应该想:世间的痛苦非常难忍,如果继续造佛制罪和自性罪,将来会感受各种各样的痛苦。


有智慧的人,即生中不造恶业。为了众生,谨慎取舍因果,不造恶业,纵遇命难也不造各种各样的恶业。


当然凡夫人一点不造恶业也不现实,因为有烦恼习气、环境影响,和人生当中不得不做的事情 。但做了恶业要马上学会忏悔。尤其是大的恶业,比如杀生偷盗,应该谨慎。


出家人,因为受了戒,大的十种自性罪等,一开始会谨慎,时间久了可能会犯一些。但通过忏悔和不忏悔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不造恶业,就是佛子行。


三有乐如草尖露,乃是瞬间坏灭法,

了知恒时无变法,希求解脱佛子行。


希求解脱就是佛子行。

为什么?因为三界所有的安乐,如草上的露珠一样,随时会毁灭。一根草上的露水,阳光一照射,马上消失无迹了。这是瞬间的毁灭法。


所以世间的所有的法,比如夏天在哪里享受美景,也是无常的。


自己在人生中,有辉煌也好,荣华富贵也好,美满幸福也好,也是终会毁灭的。当享受时,也是刹那在变化中。


有的人遇到不愉快,会觉得自己为什么那么倒霉,如果懂得了无常的自性,遇到也不会有恐惧心。


从个人身上是无常,从集体上也是无常的,什么都是变化中。如果你觉得个人的身体、家庭都是一样是不可能的。有时维持得长一点,就会有满足感。比如我讲经说法好多年了,什么时候无常,我能接受。


每个人,身体,修行,无常的修法在简单的修法中,是深奥的修法。


真正永恒不变的是我们的解脱道,应该希求解脱道,远离所有的三苦。当然大乘和佛陀的解脱道,即使是声闻缘觉的,也远胜于世间的道。


有的人觉得是不是太悲观了?其实不是的。佛教徒完全能接受。同时,它不是永恒,是变化的,当事情发生时,容易接受。接受无常,应该是很好的境界。这是无常,是希求解脱道。


世间的财富,名声……应当作如梦幻的泡影。有时需要,正在享受这样的生活。如果没有,也不要特别伤心。如小孩子在海边作沙堆,毁坏时哭得不得了。


我们世间当中的所谓名闻利养,有的时候也不要骄傲自满 ,然后没有的话也不要垂头丧气,这是世间万法的真性,这就是它的自性,所以这一点,我看我们很多修行人,确实每个人要面对很多无常,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不管是身体,亲人,工作,修行,环境,有的是想到的,有的是想不到的,要明白,万法的自性是这样的,哪有不变的东西?这样的话,对自己和他人是有利益的。



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自何乐?

是故为度无边众,发菩提心佛子行。


下面就是讲菩提心。

无始以来,众生他们特别爱护慈爱我,这些老母有情,一直受苦的话,我一个人享乐,没有任何用处。他们对我那么好,我如果象声闻缘觉一样自己获得解脱 ,从世间角度也不合理。


我应该为所有的众生,发起菩提心,应该度众生。


尤其二十一世纪,通过各种方式弘扬佛法。我们现在有机会参与这样的发心群体中,我觉得是非常难能可贵。


我们即生遇到这样的大乘佛法,非常难得,不容易。哪怕只做一点善事,先发菩提心,中间是以无缘的智慧摄持,最后回向众生,这种行为很有意义的。


我看我们现在很多道友经常我要利益众生,为了利益众生我以后度众生,大家的发愿是不错的,很多人说,“愿我的相续中生起无伪的菩提心”。


以前80年代刚接触佛教徒,他们经常说“给我加持加持,给我开神通,加持加持让我发财……”但现在学长一点时间的人可能心里会有这样的想法,但在别人面前,到哪个寺院或者其他地方拜佛烧香呀,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发愿是“希望我利益众生”这种心态真的很好的。即便你文化程度不高,但在你心里有一颗这样的大悲菩提心的话,前行里讲的:一对母女,都掉到水中,因为互相有利他的善心,死后都转到善趣。


所以一颗的善心的话功德是无量无边的,因此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希望大家不管在任何时候,不舍众生,不舍智慧,不舍道心,不管在哪里修行都可以。如果有修行境界,哪里都可以。


如果没有菩提心,比如给上师开车,穿鞋,这是我们以前依止上师最亲的行为。

如果没有菩提心,对上师没有恭敬心,虽然离得近,但离上师的意趣可能最远;有的人连上师也没有见过,只是听过一些或者看过他法本,但是依靠这种语言在自相续当中真正对众生生起菩提心的话,那就是他真正依止了一些大乘上师,大乘善知识,因为大乘善知识最主要的心里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就是菩提心。如果我们这个没有得到的话,那你依止一个大乘上师已经多少年的话,最后还是空手返回的。


所以在修学的时候,哪怕是呆三天、三个月还是三年,最短时间,如果你相续得到上师真正的利他菩提心,那就上师的智慧跟自己的心变成了无二无别的一种境界。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呢,那你显现上好像跟上师形影不离的,但是实际上上师的相续当中有利他的菩提心,它是大乘菩萨的,而你的相续中却是自私自利贪嗔痴一直,那这样的话接触他又有什么用?只不过是积累一个善根而已。


所以依止大乘上师,最重要得到上师的利他菩提心的这种意趣,得到这个可能是很重要的。


几个了?12个?再讲一个,差不多吧!


诸苦由求自乐生,圆满正觉利他成,

是故己乐与他苦,真实相换佛子行。


所有的痛苦来自于自己,希望获得安乐而产生的。。圆满的正等觉佛陀的话实际上是利益众生, 利他而成就的。所以应该自己的安乐,跟众生的痛苦要真实地相换,我们要学自他交换。为什么自他交换?


因为所有的世间当中的快乐都来源于利他,所有世间的痛苦来源于自私自利。所以我们如果尽可能的话,把众生的痛苦自己代受,自己的快乐供养给众生,当然这个可能有些刚开始学的人觉得有点困难,但不管怎么样呢,我们还是经常要学自他交换,换位思考,对吧。尽量设身处地想利益众生,这样就是大乘菩萨最主要的一个自他交换的修法,当然这个自他交换,在大乘修行法门中有很多很多的方法,那么这个呢慢慢地学会修。


今天课程讲到这里。


第一,希望大家安心闻思修行。


以前有人传说我做心脏大手术 ,还有说我在重症监护室。不知道……人言可畏。我觉得,虽然可能个人,有的事情会有发生,但这些事情 ,不管这里还是社会,任何角落、群体中发生都是正常的。


有的人一传十十传百,这里增加一个,那里增加一个,本来是灰色的小气球,后来变成五颜六色的大气球。


所以,大家不用害怕。因为自己没有犯法的话,怎么样也无所谓的;如果真的有什么,即生怎么样,来世也要感受果报。


如果能闻思修行,就好好闻思修行;如果不能,大地这么广阔,在哪里都好的。所以闻思修行不要受影响。


第二个想法,希望大家明白,帮忙解决一些就业的问题,也是有功德的。


我到城市里,我特别担忧年轻人。如果没有一技之长,可能很难生存。因为这个社会非常不公平,因为有能力的人把资源垄断了,其他人难找工作。


在成都我去一个餐厅,有五十多个餐桌,只有一个老头子和我在吃饭,我看到其他都变成外卖,实体店里只有我们俩人在吃。藏地也是一样,如果不会用网络,很麻烦。比如一个人开个小商店 ,装修……希望赚钱,但很难的。


我前几天成都去一个咖啡店,装修得特别好,基本每天下午我一个人,26块钱,有三个服务员。我觉得他们开咖啡店要得抑郁症了……


今天讲到这里吧,好吧。


【本课堂笔记,为非终定稿,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