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显解脱道讲解02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2课
思考题:
1.为什么一定要重视传承?五十万加行包括哪些?
2.为什么要皈依三宝?皈依的发心有哪三种?皈依真正的内涵是什么?
3.请描述:皈依之前行——明观皈依境;正行——念诵及观想;后行——结座的观想与安住。
4.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如何修皈依?
5.请描述:发菩提心之前行——所依;正行——念诵与观想;后行——结座的观想与安住。
6.为什么要发菩提心?你对利他思想是如何理解的?
《前行念诵仪轨•开显解脱道》,打算在四天内用四节课讲完。昨天讲了共同四加行,今天讲皈依和发心。
◎ 对传承一定要重视
在座各位以及网络上听课的道友们,最好能在这四天当中完整地听受这四节课,因为显密任何一个法都有它的传承,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是密宗的传承对修行者来讲至关重要。
我们说一个人有没有这个法,主要是看他有没有这个法的传承,而不是看他有没有法本或光盘。有些人认为:我有这本书,就有这个法。这不一定。即便你看过这本书,也不一定有这个法。但如果你在某位上师面前亲耳听过、亲自学过,说明你有这个法的传承。
比如大圆满前行法,从莲花生大士经由历代的高僧大德们,代代口耳相传,一直传到今天,所以今天你们所求的法都有法脉、有传承。再比如《开显解脱道》,从麦彭仁波切一直传到我们这里,然后我们再传给下一代。
一方面,传承有一种特殊的加持力;另一方面,传承蕴含着不共的窍诀。比如,你自己看书,相当于自学,不一定能通达里面的道理;但如果有一位上师把其中的教言直接传授给你,你就很容易明白。就像世间任何一门知识,中医也好,开车也好,学习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或传统技术,都需要师父给你指点。经过老师的指点,你有了这个传承,再给别人讲,跟从来没有得过指点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我们对传承一定要重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定要把一部法的传承听圆满。现在我们每次讲课的时间,在亚洲地区没有很大的时差,听法不是很困难;但对地球另一边的听众而言,他们听法的确存在一定的困难。有些人凌晨三点起来听课,有些人凌晨五点起来听课,有些人则是半夜十二点开始听课。可见这些人的确对佛法非常重视,对传承非常重视,如果是一般的世间知识,不一定会这么渴求和精进。
◎ 五加行非常重要
虽然这次五加行讲得比较略,一些老学员也听过多次,但就像《萨迦格言》所说:“大海于水不厌足,智者于法不厌足。”修行人应当乐于一生中不断接受前辈大德的甚深教言,不起厌烦心。
五加行非常重要。大约从2009年开始,近十年以来,学会当中一直大规模地给大家传授五加行,要求修五十万加行。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完成了,尤其是今年(2017年),有相当多的人完成了五加行。当然,有些人的修行质量不一定很高,但不管怎样,跟其他人比较起来,毕竟功课没有落下,发下的誓愿也没有违背,这几年一直在很努力地修行,这样很好。我也希望通过这四堂课,让大家对五加行有不同的认识,尤其是一定要懂得如何修五加行。
五加行的修法,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讲得非常清楚,以前我给大家详细地讲解过,其他上师也在不同场合中给大家讲过。因此,我相信大多数人在理解上没有很大困难,最大的困难在于实际修行。有些人十年、二十年还没有修完加行,说自己特别忙,但这只是借口,实际上是根基不足、特别懒惰等原因造成的,否则,二十多年连五十万加行都修不完是不可能的。相反,有些人确实特别忙,却在短短的时间内修完了五十万加行。
修五十万加行对每一个人来讲确实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只是为了听密法而修加行,而是在得到人身、值遇佛法和具相善知识等众多因缘聚合的时候,为了不虚度这难得的暇满人身,使其真正具有实义,因此要修加行。
修五加行的确非常有价值,我们要想办法帮助那些还没有修完加行的道友继续修持。发愿比较容易,有些人十年前发过愿、五年前发过愿,但后来在实际行动上却得过且过,这样非常不好。学院里有些发心人员也是如此,虽然发心和闻思确实比较忙,也有过一些特殊开许,但一直拖着不修,长此以往不是办法。所以,我希望学院各个发心部门的负责人,给那些承诺在一年、两年或三年当中修完加行的发心人员一些特殊待遇,比如两三天里给他们半天时间修加行,这样他们修行会方便一点。当然,各部门的负责人视情况而定,但关心发心人员的修行状况也很重要。
总之,时间不会等人,一晃一两年就过去了,如果我们一直拖着不修,可能死的时候连五十万加行都没有修完,那实在令人遗憾。
不共内加行
五十万不共加行包括:皈依十万遍、发心十万遍、金刚萨埵百字明十万遍、供曼茶罗十万遍、上师瑜伽中的顶礼十万遍。一般而言,上师瑜伽中的莲花生大士心咒不包括在内,如果把这个算进来就有六十万加行,也有这样的算法。
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中讲,可以把皈依和顶礼两个合在一起修,有这样的传统。但一般来讲,这两个分开修比较好。为什么?因为修皈依的时候,自己应该在皈依境面前安静地坐下来修;而磕头,是修上师瑜伽之前七支供中的顶礼支。法王如意宝以前也讲过:虽然《前行》里面说磕头和皈依可以一起修,但这样一来,皈依不一定修得很圆满,如果想提升修行质量,应该分开修。
我以前是一起修的,当时德巴堪布仁波切给我们讲了一个月的前行,要求我们在一个月当中完成皈依和顶礼。所以我每天磕三千多个头,念一遍皈依偈就磕一个。当时是磕小头,不是磕大头,这样比较方便,时间上也没有问题,用28天就修完了。
原来学院有一个汉僧,已经圆寂了,当时他已经接近六十岁了,用20天的时间就把10万顶礼磕完了。“您看师父,我磕得多好啊!我现在磕头,越磕身体越轻飘飘了!”所以,有些老年人磕头也是很厉害的。
顶礼最好是和皈依分开修。我们当时是一起修的,早上磕一千、中午磕一千、晚上磕一千。当时我住在一个老喇嘛家里,吃午饭前磕一些,吃完午饭后再磕一些,磕完休息一下。我当时有一双皮鞋,休息的时候就擦皮鞋。有一次老喇嘛说:“你不好好磕头,擦皮鞋干嘛?”那时我刚刚出家,虽然身体出家了,但是心还没有出家。
这次,我们用三堂课把五十万加行的修法教给大家。五十万加行的具体修法,我想大多数人都非常清楚,但是修每个加行都要保证质量,这样修五十万加行才有意义。如果没有质量,只是完成十万遍的数量,意义不是很大。
不共加行之一、皈依
◎ 为什么要皈依
首先,为什么要皈依,这一点必须要搞明白。我们要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无非是依靠自力或他力。而仅仅依靠自力,是难以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必须要依靠三宝的力量,所以要皈依三宝。
什么是三宝?获得究竟觉悟的佛陀、佛陀宣说的妙法以及修行妙法的僧众,这三者称为“三宝”。三宝的内涵和功德,自己应该先好好了解,不能盲目地皈依,也不能人云亦云而皈依。
◎ 皈依的发心
皈依的发心有三种:下士道的皈依,是为了获得即生或来世当中的健康、快乐、财富等;中士道的皈依,是为了自己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上士道的皈依,是为了利益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
每个人要观察自己属于哪一种发心。
◎ 皈依的誓言和决心
当皈依的对境和发心都观察好之后,可以开始作皈依。皈依有不同的仪式,《大圆满心性休息》当中有四皈依的简单仪式。仪式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立下一个非常坚定的誓言和决心,这才是皈依的真正内涵。
有些人认为,是否已经皈依,就看自己有没有皈依证,或者上师是否接纳自己为徒弟,“看上师咋说的,如果上师说我是他的徒弟,我就是他的徒弟;如果上师不承认的话,那我好可怜……”但实际上,这不是上师承不承认的事情,也不是有没有皈依证的问题,而是你自己要在上师三宝面前发下一个坚定的誓言。
在发誓言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再三考虑之后立下坚定的誓言和决心,这样的心态可以叫做“皈依心”。以此心态为前提作皈依,你的相续中才有了皈依戒的戒体。
我们要作真正的皈依,就一定要在皈依境面前反反复复地念诵皈依偈,要完成十万遍,这非常重要。
◎ 把修加行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每一个加行,最好以闭关或静修的方式来完成,这很重要。当然,在家人要上班,可能没办法整天闭关,那么可以想办法安排一些时间静修。比如有些人上班期间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抽空静坐一两个小时专修加行;如果没有这种方便,那么可以早晚各修一两个小时,再利用假期、周末的时间修;还有些人甚至请假半年,到一个比较寂静的地方修完五十万加行。
这些方法、手段都很有必要。如果你把修加行当作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那么一定能抽出时间;如果没有这样,那么肯定抽不出时间。不仅是修加行,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如此。
修加行的时间不要拖得太长,否则,修行的信念会日渐消磨,最终消遁无踪,就像《入行论》中所讲:凡夫人生起的善念,就像黑夜中划过的一道闪电,是依靠诸佛菩萨的加持和威力而突然显现的,但它不会长久,只是偶尔产生,转瞬即逝。所以,当我们拥有这样的机缘时,一定要立下誓言:“五十万加行,我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完成!我在两年或者三年之内一定要完成!”这样一来,你确实有可能变成一个很好的修行人。
为什么是五十万这么多呢?其实,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对自心的一种训练和磨练。
观修的方法是什么?我先念传承,然后简单讲解。
不共前行之皈依:
登德华萨香钦雅嘎诶 前观五枝如意树
喂色喇嘛邬金多吉羌 中央莲师金刚持
杰波喇嘛耶丹卡竹谷 传承师尊空行绕
登德吨乔地色桑吉南 前枝导师三时佛
意色逆追特钦怕波凑 右近佛子大乘圣
佳德颂绕累玩南巴剑 后枝佛典经函卷
云德乔加年让给登当 左枝八胜声缘僧
塔够益西秋炯凑南得 周边智慧护法众
秀杰地色嘉耶踏加根 明观十方三时中
玛苍枚巴德贡达萨卫 诸皈境如芝麻荚
登德让当玛瘦都吉当 前观我及母亲等
卡恰森剑根吉给德得 普天众生敬顶礼
地德内纵香且酿布瓦 从今直至菩提果
耶起乔给嘉色昼瓦三 以最诚信而皈依
那葵内色那卡刚瓦耶 遍满虚空尽边际
喇嘛耶丹堪竹措南当 上师本尊空行众
桑吉秋当帕波给登拉 佛陀正法圣僧前
达当桌折给贝嘉色切 我与六道敬皈依
修加行时,最好要有皈依境的唐卡。在宁玛巴的皈依境中,主尊是莲花生大士,也就是说,修皈依时主要观想莲花生大士。莲花生大士是大圆满密法的开创者和弘扬者,他的加持非常不可思议。我们讲《七句祈祷文释•白莲花》时,曾经讲过莲师的很多功德。就我本人而言,从小就对莲花生大士有很大的信心,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信心也不断增长,无以言表。希望道友们经常祈祷莲师,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也反反复复强调过多次。
◎ 串习的力量
有些事情在大家耳边反复叮咛,你们会逐渐养成一种习惯。到一定时候,习惯成自然,就会成为一种不自觉的强大力量。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很重要。
卡耐基在《羊皮卷》中讲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年轻人偶然得到一份藏宝图,图上说某片海滩上有一块点金石,这块珍贵的石头藏在众多石头之中,看起来和普通的石头没有差别,但它摸起来是温热的。于是,年轻人好不容易找到那片海滩,心想:我一定要想办法找到这块点金石。但海滩上到处都是石头,怎么办呢?年轻人就把石头一块一块地捡起来,用手感觉它的温度。如果石头摸上去是凉的,年轻人就把它丢进海里。他就这样找了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三年。日复一日,年轻人把他捡起的所有石头都扔进了海里。
终于有一天,他捡到了一块石头,摸上去是温热的,他心里很清楚这就是传说中的点金石,但还是不由自主地把它扔进了大海。因为他已经如此习惯于扔石子的动作,以至于当真正的点金石拿在手上时,他还是下意识地把它扔进了海里。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好习惯与坏习惯,二者最后呈现的结果大相径庭。在佛教中,好习惯的不断培养和串习,就叫“修行”。养成好的习惯,修行自然而然会水到渠成;而一旦养成不好的习惯,明知它不合理,也很难纠正。
◎ 明观皈依境
修加行时最好在皈依境面前修。如果家中有佛堂,就在佛堂中挂上皈依境的唐卡,同时供奉一些佛像、佛经、佛塔,以此作为对境,呈设五供——香、灯、水、花、果。若家里不方便、条件不允许,可以在自己面前放一张皈依境的图片,尽量做一些供养。总之,修加行时,自己面前必须有一个所依,否则观想起来会很困难。
很多人说:“我的心特别浮躁,静不下来,大圆满前行的皈依境怎么也观想不起来,一会儿心就跑了,这是怎么回事?”这可能是你还没有习惯观想。一般来讲,刚开始一两周会比较困难,心慢慢习惯之后,观想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了。心堪能,修什么法都会比较容易。此时,虽然不一定能把皈依境中的所有细节都观得特别清楚,但主要的内容观想起来应该没什么问题。
一边观想皈依境中的莲花生大士和三宝所依,一边发下坚定的誓愿:“我在上师三宝面前发愿,生生世世皈依上师三宝,哪怕遇到生命危险,也绝不舍弃上师三宝。”以这样的信心和决心,猛厉地念诵皈依偈。
具体而言,首先“前观五枝如意树”,观想前面有一棵具五枝的如意树:
中央的树枝:根本上师
中央一枝安坐着邬金莲花生大士,这里没有要求观想双身像。一般来说,观想皈依境时,如果你对密法没有生起坚定的信心,那么观单身像也可以。形象是莲花生大士,他的所有特征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讲得比较清楚;本体是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的根本上师,自己的根本上师显现为莲花生大士,这样观想。五枝中央这一枝邬金莲花生大士的观想是最重要的。
上方的树枝:传承上师
莲花生大士的周围,一层一层地围绕着诸位传承上师。从法身普贤王如来、报身金刚持如来、化身极喜金刚,再到嘉纳思扎、布玛莫扎……一直到自己根本上师之间的所有传承上师。这些传承上师以及空行、护法,弥漫着充满整个虚空。
前方的树枝:三世诸佛
前面的树枝上,观想以现在释迦牟尼佛、过去燃灯佛、未来弥勒佛为代表的十方三世诸佛,浩如烟海,安坐在前方的树枝上。
右方的树枝:大乘僧众
右边的树枝上,观想以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金刚手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王菩萨、普贤菩萨、虚空藏菩萨、弥勒菩萨等八大菩萨为主的所有大乘圣众。
后方的树枝:法宝经函
后面的树枝上,观想三世诸佛所宣讲的所有经典。《大藏经》的律部、宝积部、般若部等显宗经典,以及玛哈约嘎、阿努约嘎、阿底约嘎等密宗续部,全都包含在内。
左方的树枝:小乘僧众
左边的树枝上,观想以佛陀八大弟子——目犍连、大迦叶、舍利子、阿那律等八位小乘圣者为主,由声闻缘觉小乘圣者僧众围绕着。佛陀有小乘的“十大弟子”,也有“八大弟子”的说法。
树枝的空隙:男女护法众
这些树枝的所有空隙中间以及整个虚空中,遍布着寂猛浩瀚的勇父勇母、智慧护法众。
如此,上师三宝在皈依境中已经全部具足:中间的莲花生大士跟上师无二无别;前面的三世诸佛代表佛宝;左右两边的大小乘圣者代表僧宝;后面的经函代表法宝。皈依境就像芝麻荚打开一样,密密麻麻。以莲花生大士为主的所有十方诸佛菩萨,全部清清楚楚地观想在自己面前。总之,明观十方三世的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佛法僧三宝。
如果一开始观不出来,那么先多祈祷上师三宝。修五十万加行时,最好前面先念一遍《八吉祥颂》和三遍《大自在祈祷文》,然后是皈依、发心、上师瑜伽。之后,念一遍《开显解脱道》,再开始修某个加行。如果你实在没有时间,也可以直接修某个加行。
在念修皈依加行前,先安住、发菩提心,然后好好地看一下皈依境唐卡,看完后默默发愿:“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今天我要好好地修十万遍皈依。我在三宝面前再再地发愿,乃至成佛之间一定要皈依三宝。”这样修行的质量会非常好。否则,像我年轻的时候,心态比较浮躁,一边磕头一边念皈依偈,数量上倒是完成了,但质量的确不是很好。所以,后来凡是念诵仪轨、祈祷三宝的时候,我都很认真、很真诚地念诵。
修行时尽量选择比较寂静的环境,这一点很重要。自己要下决心每天抽出一定时间,比如两三个小时,来闭关修加行。我们藏地一般都是以闭关的方式修五十万加行,除了护关者一天送三顿饭之外,整个闭关期间都不受打扰。其他人也很支持和配合,“他在修五十万加行,不要去打扰他”。不像汉地有些人,只能偷偷摸摸地修。据说有些居士在走廊当中修,有些居士在单位或其他环境中修。有些人条件不太好,工作特别累,家里和单位也不支持,但这样的人却特别精进,能空出一些时间修行。反而是各方面条件很不错、家人也非常支持的人,修行却不精进。
其实,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心。如果心很虔诚,你总会找到办法。我听说有些道友的家人非常反对他学佛,但他每天以锻炼身体为由,早上五点钟起来,到外面去修加行。每次家人问他的时候,他就说,“今天我跑步去了”“今天我爬山去了”……最后他把加行都修完了,家人还没有发现。
◎ 正行念诵与观想
首先把皈依境的唐卡摆在前面,接着观想:在自己的前面,以莲花生大士为主的三宝所依。如果你观得不是特别清楚,按照以前有些上师的教言,可以大概观想:以莲花生大士为主的三宝所依就在我的面前,我就在三宝所依面前发誓愿:生生世世皈依上师三宝。
然后开始念皈依偈颂,念藏文汉文都可以:
遍满虚空尽边际 上师本尊空行众
佛陀正法圣僧前 我与六道敬皈依
在无边无际的虚空界中,遍满三宝、三根本——上师、本尊、空行是三根本,佛陀、正法、圣僧是三宝,这即是宁提派前行仪轨中说的“真实善逝三宝三根本”。在这样的三宝三根本面前,我和六道众生一起恭敬皈依。
观想自己前面是怨恨的敌人、冤亲债主、鬼神等,今生的父母分别观在右边和左边,六道众生围绕在自己的周围。六道众生的位置观得不是很清楚,问题也不大。有些道友对自己的位置很执著,认定这就是我的,谁都不能碰。这样不太好,佛教徒不应该有这样的执著。
在观想怨敌时,有些道友说:“我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仇人,我前面都是空的,怎么观?”但也不一定。如果今生有怨敌,就把怨敌观在自己的前面;如果想不起今生有什么怨敌,可以在前面观想前世的冤亲债主。但很多人可能不愿意把怨敌放在前面,而是把他们放在自己根本看不见的地方,因为“怨敌在我前面的话,皈依修不好”,所以不要说前面,即使放在旁边也不愿意。而在观想父母时,有人会把父母放在左右两边,但有些人和父母的关系也不太好,觉得把素不相识的人放在两边或者前面可能好一点。
其实,修皈依时把怨敌观在前方,这正是大乘佛教的特殊意义,就是一定要毫无差别地看待自己的父母和怨敌,甚至把怨敌看得比其他人更重要,所以要把他们放在前面。我们坐着的时候,很讨厌视线被前面的人挡住。在皈依境面前,如果怨敌的个子再高一点的话,就更不愿意放在前面了。但在修皈依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怨敌、鬼神、罗刹等,凡是损害自己身心的各种众生,都观想在自己的前面。
然后一心一意地开始念皈依偈。一座念诵一两个小时都可以。一座的念修数量圆满后,开始结座。
◎ 结座的观想与安住
结座时的观想是,如前行中所说,自他一切众生就像鸟雀被石簧惊动飞起一样扑向皈依境,我和众生全部变成光融入前面的皈依境,皈依境也从周边开始慢慢地融入中央的莲花生大士,最后莲花生大士变成一个明点,慢慢融入法界,一切都变成空性。在这样的空性境界中稍许安住。
如果在安住时证悟了远离四边八戏的中观境界,这就是胜义皈依。皈依有世俗皈依和胜义皈依,胜义的皈依就是证悟一切万法的本体都是空性,这种空性是连空性的概念也不存在的一种状态。
有些人稍微在一无所有的境界当中安住,就认为自己已经证悟空性了,其实这跟真正的空性相差比较远。但是,在什么都不执著的境界当中稍微安住,这也是智慧资粮的因。我们将来要成佛,需要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
总之,每一次修行,最后心安住一会儿,根据自己的情况,一两分钟都可以。当产生分别念时,开始回向善根。
一座的修法就是这样的。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十万遍皈依。
◎ 平时如何修皈依
下座后行住坐卧一切威仪,全部观想为上师的显现。就像前行里面讲的一样,有时把上师三宝观想在自己的肩上,有时观想在自己的心间,有时观想在自己的头顶上,一直用各种方式来供养、祈祷。
◎ 时刻不忘祈祷上师三宝
在座各位,如果各方面因缘具足的话,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完成五加行!现在,藏地的很多年轻人和老师都在修加行,非常随喜。在汉地,这三十年来我们也一直非常努力地劝大家修加行,因为我们自己受益匪浅——修完加行之后,心真正融入了法,虽不敢说完全融入,但的确到现在为止,自己的出家形象还没有舍弃,修行人的威仪还保持着。其实这也不是很容易的,这一切得益于最初修过加行。
一个人出家或者加入讲经说法的行列,不算很难,但任何一件事情要坚持下来则不是那么容易。我认为自己到现在也没有舍弃出家形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刚出家的时候修了加行。修了加行以后,相续中很多不好的分别念全部遣除了,成了一名真正的佛教徒。
其实,是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并不是看你办了皈
依证没有、上师承不承认,或者你自己怎么认为。有时候,虽然你自认为是佛教徒,但也许根本算不上,因为真正的佛教徒,纵遇命难也不会舍弃三宝。
我记得上师如意宝1993年去加拿大,一天晚上,有个记者问了法王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很多记者都喜欢这样),当时我也在场,他说:“当您在人生当中遇到无法想象的违缘、障碍时,您会怎么办?”法王说:“我会一心一意地祈祷上师三宝。”这句话对我影响至深。后来,每当我在人生中遇到恐怖的事情或没有安全感时,唯一想到的就是:我应该祈祷上师三宝,上师的功德和威力不可思议。确实,此后很多因缘发生了难以想象的转变。
所以,希望佛教徒在人生中遇到困难时,一定要祈祷三宝。有些人说:“我现在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当陷入困境难以走出来的时候,一定要祈祷上师三宝。这样一来,在你的前面自然而然会现出一条光明大道。
皈依的学处和功德,以前详细讲过,在此不广说。
不共加行之二、发菩提心
下面讲发心。
于如是皈依境前发心:
首先修四无量心:尽力念诵“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喜悦,愿于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正行发心:
吙!结达地色嘉瓦这阶吉 吙!如三时佛及佛子
香且乔德特讷吉巴达 发起殊胜菩提心
达江卡恰桌根扎西些 我亦为度普天众
喇梅香且秋德森吉多 发起无上菩提心
诵十万遍
随后密宗果乘之殊胜发心法:
达当塔意思剑南 我与无边众
噫内桑吉印巴拉 本是正等觉
印巴西波达涅德 了知如是性
香且确德思吉斗 发大菩提心
◎ 发菩提心的所依也是皈依境
修五加行时,皈依和发心都用皈依境唐卡,要把它放在佛堂中最重要的位置。我看过很多居士的佛堂,里面都供着莲花生大士像和皈依境,而且皈依境的做工也非常精致。如果皈依境非常清晰,观想起来也比较容易。
对于真正修密法的人来说,皈依境特别重要,应放在自己的佛堂、办公室或其他重要的地方。不仅是在修五加行的时候,平时也要经常在皈依境前放一些供品,把它当成自己终身皈依的对境。
很多人把夫妻俩的结婚照作为“皈依境”挂在屋子里,但离婚时没办法处理,要么烧了,要么扔到垃圾桶里。但如果我们皈依的是三宝,则不需要这样。作为凡夫人,这样的所依很重要,比如说,办公室有一尊莲花生大士像,那么你看到后马上会祈祷。所以,修行的所缘境很重要。
有些人觉得:这些都是相,我学中观就可以了。这样想的话,以后你的修行不一定成功,因为很多理论家的修行是不成功的。我这么说,也许你们不一定高兴,但经过长期观察,我总结出的人生经验是:很多人讲得特别好,智慧也很不错,但没有信心或偶尔有一点信心,这种人很容易退失,而以智慧和信心虔诚修行的人,皈依和发心都不容易退转。
所以,修皈依、发菩提心和其他加行时,佛堂中最重要的所依就是皈依境。有些佛教徒家里,包括有些寺院,如果不方便供皈依境,那么在前面放一张皈依境的照片也可以。
如果藏传佛教的佛像和唐卡在汉地一些道场不方便供奉,也不一定非要放在特别明显的位置。1987年我们去五台山时,法王说最好每个寺院都放一尊莲花生大士像,但有些寺庙接受,有些不接受,因此我们特意做了一批袖珍莲花生大士像,放在罗汉殿一个小小的孔里面,外面根本看不到。为了创造弘扬教法的缘起,好多莲花生大士像都藏在不同的山洞里面。所以,弘法很需要善巧方便。
◎ 藏传佛教的利他思想
现在各个地方有一些道场,建道场的目的,不是为了控制任何人,也不是为了把信众拉入藏传佛教,而是为了把佛法弘扬起来。弘扬的时候,要有一种服务的心态——我们是为大家服务的,为汉传佛教乃至全人类的宗教服务。我们去服务别人,别人不会有危机感;如果我们要占据寺院、领导别人的话,对方会有防备心。我发自内心地讲,藏传佛教不需要占据多少地方,如果对大家有意义,我们愿意把藏传佛教的精神奉献给全世界、全人类。
我相信未来十到二十年,藏传佛教会越来越兴盛。现在全世界很多人的目光聚集在青藏高原,但大多数人觉得这是个神秘的地方,纯净的世界屋脊,因此很好奇、很关注,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但我想,藏地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这里有着传承完整的藏传佛教,正是它,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让很多人的心灵获得了解脱。所以,学习藏传佛教才是最重要的。不然全世界的人来到这里,只是采采野花、看看蓝天,这样解决不了心灵的痛苦。如果想真正领略藏地的风光、探寻最神秘的宝藏,就应该去了解和学习藏传佛教,它对你的心灵非常有帮助。
将来,藏地的机场、高速公路会越来越多。我们也非常担心,随着藏地的开放,这里的宗教和文化若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很有可能会遭受破坏甚至毁灭。如果我们学习藏传佛教的人,一起把平等、利他的思想传达给世人——不说密宗当中的高深境界,只是菩提心这样的利他思想,也能给全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
当今时代物质丰富,但人们普遍面临心灵危机,心里特别痛苦,21世纪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了人类有史以来的高峰。这个时候,我们学习藏传佛教,一定要汲取其中的精华——利他思想,以此来帮助他人。
学佛不在外相上,并不是骑着马、穿着藏服就是学佛。我们从康定上来的时候,看到很多游客穿着藏服、骑着马在山坡上游玩,很多人觉得这就是藏地的特色。其实,藏地的文化并不只是骑马,骑马不会品尝到藏文化真正的智慧。藏地的高僧大德们已经把智慧全部写进了书里,如山一样地堆在寺院里面。大家在寺院门口拍个照,就说“我到喇荣佛学院了”,其实你只是在喇荣佛学院的门口拍个照片而已,还没有真正进入智慧的佛学院,智慧的佛学院和形象的佛学院是有差别的。所以,真正融入藏地的文化可能更有意义。
◎ 修四无量心
上面已讲了第一步,以皈依境作为发菩提心的所依。
第二,在修菩提心之前,要先修四无量心。一般来讲,要生起菩提心,一定要先修四无量心。这些道理以前讲过,《大乘经庄严论》中也有专门一品讲四无量心,所以这里不多说。
◎ 正行念诵与观想
第三,正式观修菩提心,正行是这样的:
吙!如三时佛及佛子
发起殊胜菩提心
我亦为度普天众
发起无上菩提心
这个发心偈要念满十万遍。
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就是为了利益众生,断除自私自利的心。不管你想要获得什么样的成就,只要是大乘佛教徒,就一定要发菩提心。阿底峡尊者说过,大乘和小乘之间的最大差别,就在于有没有发菩提心,这是大小乘的界限。
大家应该非常清楚,如果没有菩提心,出世间的成就无法获得。禅宗的明心见性一定要发菩提心,为什么?不利益众生的证悟者哪里有啊?不可能有的。学净土宗也要发菩提心,因为《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和《观经》里面都讲了,往生极乐世界要具足四大因——明观福田、积资净障、发菩提心、发愿回向,其中一个就是发菩提心,讲得非常清楚。藏传佛教中的各种修法,包括大圆满、大手印等,都离不开菩提心。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菩提心。
当然,个别传承显现上似乎没有特别强调菩提心,但实际上,不发菩提心的佛菩萨是没有的。只有发了菩提心,你的修行才会成功,你的修行才是大乘的修行。
因此,不论是修显宗还是修密宗,既然大家都自认为是大乘佛教徒,那么就一定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并不是口头上说说,而是要在内心发下坚定的誓愿:“所有众生无始以来都当过我的父母,我此时此刻发下菩提心,以此力量,一定要救度这些众生!”同时忆念:往昔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等诸佛菩萨,他们也是最初发了菩提心,最终修行成就、如愿以偿;我今天也在以莲花生大士为主的上师三宝面前发誓愿,我也一定要生起无上的菩提心!然后,以这样的心态认真、虔诚地念诵发心偈。
修行的时候,要品尝到修行的味道。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修皈依的时候,心里要想:我一定要皈依上师三宝,纵遇生命危险也绝不舍弃三宝。发菩提心时要想:我一定要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菩提心就像如意宝一样,以前没有生起的话,让它马上生起来,已经生起的话,让它不要损减,而是蒸蒸日上。“香且森窍仁波切,玛基巴南洁杰结,基巴年巴美巴扬,恭内恭德培瓦效。”(汉意:“菩提心妙宝,未生者当生,已生勿退失,辗转益增长。”)我们每天的念诵当中有这个偈颂,《入菩萨行论》中也有这个发愿文。
修行人心理要健康
我再次强调,特别希望在座各位好好修加行。有些人已经修完一遍了,还打算修第二遍、第三遍……而有些人一遍都没有完成。当然,每个人的情况,包括身体状况、时间意乐等各不相同,所以也不能过于强求。如果实在不能修,也不要太过埋怨和苛责自己,不管怎样,我们的心态要健康。如果你天天都责骂自己:“我这么懒惰的人,我这么恶劣的人,我这么愚痴的人,现在又不修加行!”天天对自己不满意,总是自我侮辱和轻毁的话,那么你的心理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最后变得不健康,甚至连说话都颠三倒四,身边人看了也害怕,“啊?怎么了?这个人是不是精神出问题了?”这样不太好。
作为佛教徒,即使不能修行,也一定要做到心理健康,要吃好、穿好、睡好,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众笑)。先健康地活着,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能修五十万加行是最好的,如果实在不能完成,也千万不要产生心理疾病。当然,一定的压力是可以的,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会成功。
修行人的心理一定要健康,这一点很重要。否则,老觉得别人都修得那么好,为什么我修不了?然后开始打自己、骂自己,最后慢慢心理出问题,这样没有必要。实在不行的话,这辈子修不成下辈子再修吧,只要你健康就可以,我真的这样认为。
所以法师们也不要催得太紧,不然对方一直被逼,最后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现在很多人的内心特别脆弱,简直难以想象,一句话不注意,他就觉得被伤透了,就像破碎的玻璃一样,再也没办法挽回了。有些玻璃是比较坚硬的,但现在个别人的“玻璃心”特别容易破碎,稍微碰一下,“啪——”就不行了。
◎ 密宗的发心仪轨
如果按照密宗的发心仪轨,偈颂是:
我与无边众
本是正等觉
了知如是性
发大菩提心
这是密宗的发心修法。在密宗的一些仪轨当中专门念这个发心偈。
◎ 结座的观想与安住
收座的时候,观想皈依境化光融入自己的身体(这跟修皈依收座时的观想不同),自己获得了诸佛菩萨的加持,变得与诸佛菩萨无二无别,然后慢慢融入空性。在空性当中安住一会儿,最后起定的时候做回向。
◎ 平时修菩提心的基本要求
一切威仪当中,利益他众的心态和行为不能改变,这是修菩提心的基本要求。
发菩提心的功德和学处、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具体修行方法,以及六波罗蜜多的道理,我们在其他论典当中已经讲过,大家可以参阅。
不管怎么样,希望大家一定要修加行。不要因为自己工作繁忙、身体不好等原因,就轻易放弃这么难得的修加行的机会。如果身体实在不好,原来上师如意宝在学院也讲过,每一个加行可以用两百万遍金刚萨埵心咒或者观音心咒来代替。除此之外,若想变成一个很好的修行人,最好是修完五十万加行。
修完加行之后,人确实会完全不同。我能明显感觉到,修完加行的人,就像野马已经被驯服一样,身和心都已经调伏得很不错了。倘若没有修完加行,即便是再好的根基,跟真正的密法法器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我也知道,你们有些人连磕一个头、听一堂课都有困难,要修这么多加行,对大城市里面的人来讲,确实压力比较大。如果压力实在太大,就慢慢来吧,我刚才也讲了,心理一定要健康,不要过于逼迫自己。不然的话,修行也修不好,工作也做不好,不值得。现在有些人,修行对他来讲不是心灵妙药,反而成了一个负担。我觉得这可能是自己不会调整的原因,如果会调整,工作再忙也可以平衡,不至于那么困难。
我认为很多人的成功,一是靠自己的能力,一是靠自己的智慧,还有一点就是时间的积累。如果每天少睡一个小时,把散乱的琐事减少一部分,这样一来,完全可以挤出时间来修行。你们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决定。
不管怎么样,我发自内心地讲,还是很欢喜。有时候去一些大学作演讲,会说“我今天很高兴”,其实不是那么高兴,但好像已经习惯这样讲了。但是,我待在学院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一想到今天有课就很欢喜,一想到能够跟大家一起学习大乘佛法,再好好地念《普贤行愿品》做回向,觉得非常有意义。不像有些人,“哎呦,今天有课好痛苦啊!”
学习佛法和修行佛法,这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当然,这是我们佛教徒的观点,非佛教徒不一定这样想,他们认为其他很多行为有意义,对此我也不否认。但是,作为大乘佛教徒,我们每天要么闻思修行佛法,要么做一些利他的事情,并且发愿回向,这样每一天都不会虚度,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