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宝藏论?第五十二课
(听打稿,供交流学习)
戊一(真实道)分三:闻慧;思慧;修慧。
癸三(当速有义之所思——思维无常)分三:略说所思;广说彼自性;思彼之功德。
子二(广说彼自性)分二:思维无常之理;串习彼之量。
丑一(思维无常之理)分三:必定死亡;死时其余无益;故教诫忆念死亡。
寅一(必定死亡)分二:宣说无常分别自性;彼等之结尾。
卯一(宣说无常分别自性)分二:粗大相续无常;细微刹那无常。
辰一(粗大相续无常)分二:相续坏灭之无常;相续变化之无常。
巳一(相续坏灭之无常)分二:器世界无常;有情无常。
现在讲《如意宝藏论》,总的摄在闻思修中,闻慧讲完了,现在在思慧当中。思所生慧里面,前面讲到了人身难得,现在讲寿命无常。寿命无常当中已经分析了整个器情世界的无常,包括粗大的无常和刹那的无常。粗大的无常中讲到相续断灭的无常和相续变化的无常,相续断灭的无常中讲到了器世界无常和有情世界当中众生的身体无常、受用无常、快乐无常、积聚无常等等,现在开始讲整个器情世界无常的结尾。
卯二、彼等之结尾——摄义:
种种器情动摇变,无实如幻芭蕉树,
是故无常此轮回,我作执取毫无舍。
通过以上分析,基本上知道整个器世界和有情世界都是无常的。器世界包括山河大地、外在的我们的住房等等,这些都是无常的。有情世界,前面也讲了众生的种种苦乐、种种变化,包括一个家里面人的变化,原来有多少人,现在有多少人,将来再过十年有多少人等等。这样分析的时候,都是没有什么信赖的、固定的、稳固的,完全是水泡一样,无实的、动摇的。如果用比喻来说,相当于是虚幻不实的幻术,还有芭蕉树。
芭蕉树外面看起来好像是有的,一层一层剥下去,就像我们剥开卫生纸一样,一筒卫生纸慢慢就没有什么芯儿,就像这样的。
世间的名声、财富、身体,包括任何的一些法,只要是有为法,到最后都是真的找不到实义。
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找不到实义的时候很绝望,就去自杀等等。其实人世间当中,包括你的人生、感情、工作,很多方面,真正去观察的时候,它的本体都是如芭蕉树一样,或者幻化一样的。幻化也是这样的,实际上也是没有的。
所以说,这些无常的轮回法,我们如果去执着它、受取它,也没有什么意义的,“毫无舍”,也没有什么可取的,也没有什么可舍的。
这里稍微难懂一点,但藏文中也是这样讲的。意思就是说,轮回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无常的轮回,如果你真的去执取的话,好像得也得不到什么,舍也舍不到什么——我们经常说无取无舍。不知道怎么来解释,因为这个轮回,没有意义的话,好像也在取受一些意义,但是你真正去接受意义的话,也没有办法的,真正得不到什么。其实归根结底,它没有什么实质的意思。
很多人都觉得,为什么电影里面说人生是很美好的,感情是很好的,为什么我现在得不到?最后没啥感觉,为什么?其实轮回的本相就是这样的。
所以下面无垢光尊者也引用了很多教证,比如说《方广庄严经》中说,无常的轮回法,犹如沙子做的屋子一样,不常住。还有《护国请问经》说:像土罐,土罐是无常的、容易毁坏的。还有《方广庄严经》中也讲犹如刹那无常的水泡一样。很多的比喻,真的非常形象。
无垢光尊者自己也是以偈颂的方式来感慨,确实轮回的无常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我们应该要寻找一种寂灭的、寂静的、大乐的解脱,这个是最好的一种方法。无死的佛财庄严的恒常、寂灭的果位,这个我们应该是值得希求的。
所以说,整个轮回也没有什么可接受的,我们自己也应该明白这些道理吧。我想很多道友,尤其闻思时间比较长一点的人,应该都知道。包括我们最近得到学位的一些人,可能认为以前自己理论上讲的比较好一点,现在连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的这种道理都学的不好,完全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空壳子,从现在开始应该下决心。有些也有这种感慨吧。其实这个是对的,我们光靠很多理论上的道理是靠不住的。
尤其是一个法师,给别人讲经说法,并不是他的嘴巴会说,才有意义。嘴巴会说,可能暂时有人听,这是事实。但如果他的人格不行、修行不行,过两天就不行了,就像我们吃甘蔗一样的,越来越不甜了。如果他自己有内在的菩提心,有修行的一些境界,他可能口头上说的不是很好,有时候我们选一些法师、堪布、堪姆,当然一点口才没有的人不可能选出来,但是不一定是很好的。我们喇嘛和觉姆当中也是经常这样的,有一些是老老实实的,自己特别认真地去学,最后已经考出来了,但考出来以后,别人看起来好像也不怎么样。从来都不认识的,为什么这个人能得上?平时讲的时候也是有点吞吞吐吐,但是他的成绩确实已经——人格上也没什么缺陷,以成绩说话的事也没办法。
前几天我们喇嘛和觉姆这边的堪布堪姆,有些嘴也不太会说,也不太能干,但确实人很稳重,自己辛辛苦苦,最后结果出来了,后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有些因为人很好,修行境界比较踏实——这个人,有时候质量上真的有差别的。人比较踏实,做什么事情都是稳稳当当,一点都不用担心。虽然不是讲得很好,不是吹得特别凶那样的,但实际上做事、自己内心的这种悲心,跟人交往,慢慢慢慢越来越好,特别飘的这种人反而不好。
所以说,我想寿命无常,看起来很简单,你们也没有什么不懂的,尤其我下面翻译的这些,应该大家都能懂。但是,这里面的内容要在自己的相续中生起来的话,可能确实有一点难的。
通过以上所讲,一切都是无常的,所以我们要生厌离心,为什么呢?下面讲:
四大聚故器情坏,动摇有情城陈旧。
因缘聚集的一切有为法,有些是依靠士夫所做的,包括瓶子、柱子等等;有些并不是人为所做,自然而然的,像水泡、阳焰、彩虹、闪电,这些并不是有一个造物主或者造作者,它们都是无常的。不管是什么,有主人也好,没有主人也好,世间当中所有的器世界,也是容易毁坏,没有一个坚固不坏的。
我们今天讲我们学院的污水管是最结实的。我们这边的专业人员说,这个钢筋水泥管的寿命非常长的,50年左右。我们看起来50年是很不错的,现在我的寿命肯定不会在50年中。但实际上,坚固的水泥砖、俄罗斯木头、铁管等——我今天学了一个词,现在想不起来。这些都是无常的。
有情世界也是这样的,包括人的性格、智慧、财富,我所的这些都是无常的。自己的青春、心态、身体、头发、面上的皱纹等等,都是无常的。
“有情城陈旧”,“城”有两种意思,一个是我们动摇的有情众生所居住的这些城市,慢慢慢慢都陈旧了。有些是移动到别的地方去,经历几个时代的这些城市,完全都已经成了废墟,或者已经旧了,没办法用的。
或者我们有情身体的城市,身体也是各种虫类的城市,这种城也慢慢已经陈旧,就像生老死病,不断的在循环。
这样的话,整个世间中没有一个是固定的。有些经典中讲的无常的比喻,像灯光、风、水泡、芭蕉树、幻术,像这些都是不可靠的。
其实佛教中的有些比喻真的很有意思,包括幻化八喻也好,无常喻也好,法王如意宝讲的这些无常歌里面谈到的比喻也好,这些比喻是任何一个学者和科学家都没办法反对。我说一切万法都像水泡一样,他最多可能说:“水泡太快了,我们人的身体没有那么快”。但是快慢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很容易的,其实跟水泡也没有什么差别。
最近湖南很多地方都出现水灾,特别可怜。看到有些众生,眼睁睁的,一下子就淹在湖里了。有些是开车直接进到湖里,有些是去救别人的时候,有些是泥石流把整个小村子全部都淹在里面。全世界,有时候一看,真的,我们学了无常,幸好还是懂得这些道理。
包括自身,很多方面也都是无常的。大家作为一个佛教徒,稍微有一些修行境界的人,不管在自己身上出现,还是在别人身上出现,或者是周围出现:真的,佛陀说的千真万确,喇嘛钦!真的都是无常的,看到身边的这些人本来好好的,一下子就没有了,这就是无常的表现。
所有的这些,包括我们学院也好,我们大家在这里都是安安心心的坐着,但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样的无常,谁都不好说。集体也不好说,个人也不好说。所以,大家随时都有一种无常的准备,一旦真正出现的时候,自己也很容易接受。
世间人不是这样的,好像不能提死亡,一提死亡:这是一种不吉祥的事。现在有些专家分析,特别忌讳死亡的这些人,遇到死亡的时候特别害怕;不忌讳死亡、甚至随时都有准备的人,一旦遇到死亡的时候,一点都不会害怕,很淡定的,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
就像一个当兵的人,训练好了,他以前一直模仿怎么杀怎么打,真的遇到敌人的时候,他就没有慌。从来没有训练过的人,一看到敌人的时候自己已经吓死了。
所以,人的心都有一个训练的过程,尤其是我们佛教徒,至少非常基础的四种厌离心,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业因果,这几个如果没有搞好的话,你求高法也好,求大法也好,说大法也好,高谈阔论的话,意义是没有的。当然你想谈,嘴也是长在你自己身上,怎么样吹也是可以的。但这只是形象而已,没有啥多大的意义。
下面讲思维必定无常的道理,
四际摄故皆无常,寿无定准死不定,诚心思维必死亡。
“四际”,四际就是生际必死、聚际必散、积际必尽、高际必堕的四种边。因为一切万法,其实以这四个边所含摄,没有这四个边所摄的法应该是没有的。
包括人的身体也是一样的,你再高得怎么样,当时秦始皇的威望那么高,但现在除了万里长城的一段一段以外,有什么的。世界上有那么多所谓的帝王将相,但现在除了一些名声以外,也是没有什么的,所以所有的这些都是无常的。
我们自身也好,他人也好,一旦产生无常的时候,确实,包括自己的父母、上师,纷纷相继离世的时候,道理上是非常理解的,只不过有时候心里冒出来想念上师、想念父母,这是随时都有的,然后又想起来:哦,万法无常的,我也是如此的,一代换一代。马上自己能控制住。
所以,一切都是没有什么可靠的,最终一定会舍弃的,尤其我们自己的身体,确实像水泡一样,什么时候死,都没办法知道。今天死亡还是明天死亡,或者今晚死还是明晚死,或者是躺在自己的床上死呢,还是走路的时候死,或者坐车的时候死?
尤其现在坐车真的还是有点危险的。开车的人说没问题,但是万一头上“铛”一声,他就马上昏迷了。现在不是有很多出事的。他说“没问题没问题”,啊,一瞬间可能就……。世间都是这样的吧,包括坐飞机的时候也是一样的。这些是交通工具。如果没有交通工具,光是你好好睡着的时候,很多都……
去年不是有一个旺钦堪布,他给别人讲了好像五六堂课,我在微博上[1]发过吧。
现在喇嘛那边,一般他们闭关的时候是下面学生玩耍的时候,讲密法是上师玩耍的时候,有这种说法。意思是什么呢?讲密法的时候,有一些老上师、老堪布,让他们讲,很多年轻人把班交给他们,就跑了。我们这边不是这样的,挺好的。
闭关的时候,很多学生悄悄跑了,那个时候是他们的一个机会,但我们好像不是这样,我们希望闭关和讲密法最重要的,大家都要重视起来。
当时因为堪布讲密法,他就接了很多年轻堪布的班,大概是讲了五六堂课的密法。结果晚上睡的很好,第二天早上就这样了。
所以我们很多人,真的!死亡无常,弱小的身体特别特别容易。《前行》中也引用过:“明日死谁知,今日当精进,彼死主大军,岂是汝亲戚?”你明日是否会死是不知道的,但现在开始应该精进,你一点都不精进,这样懈怠,那是不是死主大军,你们两个是好朋友吗?《入行论》中也讲:“若思今不死,安逸此非理。”假如认为“我今天不会死”而悠然自得、安逸度日,这是不合理的。我们每个人都没有这个把握,别人说你决定不会明天死,谁都不敢有这个把握吧,不可能有的。
所以这个世间当中有很多死亡特别快速的比喻。看起来好像死亡很遥远,但是佛经中也讲到过,病有四百多种,魔众有八万多,有八万多的魔众经常对你干扰。
所以说,我们对死亡,应该很多方面,包括时间上也好,或者一些外在的因缘上也好,自己都要想到。萨绕哈巴的《金刚道歌》里面说:“呜呼美貌如掬水,满满滴漏不觉察。”这句比喻也是很好的。比如说我们的人身,相当于你捧着一掬水一样,过了一会儿,你手里面捧着的水慢慢慢慢全部滴完了。我们的生命,也在不知不觉中到了尽头。有些算是比较慢的,这个还算是可以的。
我觉得活到五六十岁都是已经长寿了,我自己是这样认为的。去年生病的时候,我看了一下,我已经活到60岁了,我自己对自己说:我已经很长寿了,应该心满意足了。我是这样想的。
当然有些人说80岁才是长寿的,90岁才是长寿的,70岁才是长寿的,但每个人自己的标准都不同吧。可能你们中很多人都是100岁为准的,祝贺你吧,能活100岁是很好的,但可能有点难。像以前汉地的有些高僧,他们确实还是比较好的,可能跟营养也好,修行也好,各方面都有。
我们现在很多人,本身身体质量不太好的话,你要活很长时间,一般是很难的。所以你活到一定的时候,当然你也努力了,吃药、看病、念经、锻炼这些,该做的都可以做,但一旦做了这些也没有用的时候,自己最好不要垂头丧气。也已经可以了吧,人生的这种戏,已经看了这么多年了,如果还看不清楚……。
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吧,当然如果活下去的话,可能很好的。死了以后堕入恶趣的话,那更可怕了。连一个观音心咒都不会念。如果转生到边地也很可怜的。但是如果没有这样,死了也并不是没有的,凡事随缘吧。
我是发自内心的,什么时候走也应该可以的。不知道临死的时候会不会突然冒出来跟以往完全不同的一个想法,有没有?这样的求生愿望,可能个人的性格不同,这也并不是我的修行很好,境界很好。反正人生都随缘吧!死也可以,活也可以,长寿也可以,短命也可以吧。
《因缘品》(《法集要颂经》)中也讲了很多,有些人是胎中死的,有些人是落地死的,有些人是在爬行的时候死的。有老的,也有年轻的,也有壮年的,凡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纷纷都是相继离世的。
还有《菩萨藏经》中也是讲了很多突然死亡的,大概是九种,不同的论典中也是讲了。经典里面讲的这些也是一种,更多的是现在,比如说天天上网劳累而致死的,得忧郁而致死的,天天玩手机而死的,这种特别多。
我们这边幸好是把手机交回来。我那天也讲了,有些发心人员不要沉溺于这些当中。像我们也是,除了有意义的,有时候看一点新闻,看看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国内发生了什么,国外发生了什么,现在的形势、趋势是什么样的,这个可能要了解一下。除此之外,确实很多都是假的,没有什么可了解的。
所以大家好好地待在学院的话,自己至少是得到一点利益吧,对来世的你,比如说你很好地去发心,也许今生中你不一定有特别高的地位和财富,但是你的心很清净的话,在这么大僧团居住的地方肯定有功德、有利益的。
或者,你现在看破今生,真正想当一个出家人,真正当一个居士一样,不要天天都向外求。我们喇荣90%以上的人真的还是很好的,现在自己在一个道场当中。因为都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百分之百,百分之百的话,娑婆世界根本没办法找到的。但是相对而言,我也去过很多地方,国内外也好,应该去过很多道场,总的来讲,这里的道风也好,闻思修行的气氛也好,戒律清净的僧团也好,各方面算是比较完美的。
不敢说都是这样的,但是中间的话,包括因为自己的业力现前、物质的迷惑等等,可能也有一些不为解脱和不为闻思而来到这里,有种种目的,肯定难免的吧,在这个人世界当中到处都有,明显、不明显的,有各种目的。但有的话,大家也没有必要特别讨厌,每个人的希求都不同吧,应该产生可怜之心,自己好好的修行,不要天天都是活在别人的世界中,别人对我在意,对我怎么怎么样,这样没有必要的。
我想,这个道场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呢?真正看破今世、清净戒律、闻思修行的人在这里是比较适合的,里里外外的因缘都比较具足。除此之外的话,搞世间八法的也好,搞贪嗔痴、名闻利养的这种人待了以后,自己也苦恼,别人也是看不惯。
当然有个别的,包括我们出家人当中也可能有走投无路的,让他去的话,去的地方也没有,别人也不要;自己学的话,也没什么兴趣,从小就像饿狗面前放绿草一样的,啥闻思的兴趣都没有的。改的话,没办法改。几十年都没有改的话,我们管家给你说一下,堪布给你说一下,不一定能改得到的,恶习非常严重的人很难改的。但是我们希望,这种人也应该理解我们现在道场的风气和气氛。不然的话,我们道场中如果有一两个不太好的人,会影响很多人,这样也不是很好的。
所以,大多数人真的是非常好,这个也是很有必要。否则的话,当我们离开的时候,什么都没有的。《教王经》中也说了:时间追逐的国王去的时候,受用、亲戚都不跟随,国王无论到何处,“业如身影紧跟后”,你的业力一定会是跟在后面来的。所以说,我们要想到,当你死的时候唯一跟随的就是这个业。
以前没有坚定信仰的这种人,到底业存不存在?我死了以后,后世存不存在?这种疑问肯定是有的,但这种人你应该先打消你自己前世后世存在、业因果存在的道理。我们以前也翻译过《前世今生论》、《百业经》,这些方面看看,好好地学一下。不然的话,连业因果都不太相信的人修大圆满,肯定纸上谈兵或者是冰上建筑,没有用的,所以应该好好地观修寿命无常。
接下来讲,死的时候没有其他利益,分两个方面:世间的事没有意义、正法有意义。世间的事没有意义,又分为何者对死没有用,何者无可信赖两个方面。
寅二(死时其余无益)分二:世间事无益之理;正法有益之理。
卯一(世间事无益之理)分二:何者于死亡也无用;何者也无可信赖之理。
辰一、何者于死亡也无用:
死亡之际处受用,亲属勇气友军等,
毫无助益修正法。
当我们有一天死亡的时候,这里讲,“处受用”,不管是你的钞票、房子、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高等轿车也好,啥都没有用的,包括你自己身上的,我们很多佛教死的时候,自己特别执着的、身上的什么嘎乌盒、经书,这些全部都放在那里。
我们有时候看到,佛教徒特别注意他口袋里面的舍利子、甘露丸、佛像,这些都是不得不放在那里,包括系解脱也是取下来,但系解脱不取的话,如果火葬烧在一起,地葬也可以放在一起,取出来也可以。
然后“亲属”,你的弟弟、妹妹、哥哥、姐姐、丈夫、妻子、恋人,世间所有的这些都是没有用的。
“勇气友军”,具有勇气的友军,或者你的军队、门卫、护送者,各种不同的人士。有些当中是这样讲的。有些勇气的话,我们一般人的志气,你活着的时候很能干,非常英勇、魄力。“等”,这样的人在死的时候也是没有用的,因为在那个时候连自己身体都是没办法,唯一的,以前我们当日瓦的那个教言:“心依正法当日瓦”,除了正法以外,没有什么其他有用的。那个时候,你也没办法抵抗,就像《毗奈耶经》中也讲,无论是虚空也好,大海也好,山洞也好,住在任何一个地方,没有不死的。
既然要死的话,刚才前面一个,受用是没办法用的;第二个是他的亲朋好友,再怎么样也没有用的。
现在有些人,他的眷属比较多,随从也比较多,但是到死的时候没办法。我们看有些稍微有点地位的领导、仁波切,这些圆寂了以后来到这里,他们把尸体送过来的时候,一大堆的车,各种各样的豪车排着队送他的尸体,但只能送到尸陀林,除此之外也没办法。
以前我们那边也是,稍微有一点富贵的人,他们家里的人死了以后,他们来了好几十个豪车,好几百个人过来,到了尸陀林以后交给秃鹫,然后秃鹫就解决了,除此之外也没办法。
人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应该提前知道,身体再怎么样也没有用的。还有一些领导的地位,跟他们商量也没有什么用的,包括你的势力、威望、口才、饮食,什么样的,全部都只有放弃,全部都是留在这个世界上,你自己走的。
其实我们对自己相关的财物也没有必要特别的执着,到一定的时候,写一些遗嘱,这个也是有必要的。但你没有什么大的财物,你说:“我的钢炉给谁,我的电炉交给谁。”这些都不用,你死了以后自然会处理了。我们原来有一个老师父,叫圆禅,他房子在达尔玛巴拉旁边,他经常写遗嘱,经常把自己家里的全部都处理了,处理完以后,过一段时间又死不了,又去买,这样就有点辛苦。这几年没有看到过,不知道现在活着还是死了。
原来我们男众这边,我附近也有一个老和尚经常跟我说:“我死的时候我的房子怎么处理,我要不要写个遗嘱放在你那里。”我说算了吧,你那破房子谁都不要。他自己当然很执着吧。
其实这些方面,最好不要说吧,如果比较大的一些,这个建筑怎么处理,稍微安排一下好一点。除此之外,你自己走了,这些肯定有人安排,有人分。你还没有死的时候都已经分完了。现在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平时有些老人根本没人管,听说他奄奄一息的时候,他的子女们全部都来了,来了以后,我们一般尸体还没有划开,秃鹫就来吃完了一样的,也有这样的情况。
所以我想也是仅此而已吧,也随意吧,也没有必要去处理这些,不然你死的时候,说:“我这个转经轮,给给谁。”没事,转经轮也不会堕落的,它有它的一种生存方式。有些其他什么都没有:“我的系解脱,我死了以后……。”我想什么都不要说,一般自己好好地祈祷,就像《妙臂请问经》里面讲的一样,死的时候,如果你有善心的话,趣入到善趣;如果你有恶心的话,趋入到恶趣。那个时候很重要的,你自己应该想这些。我想有漏的这些财产上应该不会想吧,最好不要想这些。
辰二、何者也无可信赖之理:
集市过客河畔树,雷声云飘日月行,
无常动摇速念死。
刚才打雷了,是让我们大家同时来知无常。你看刚刚打雷,现在没有声音了,这说明我们人身也是今天在,明天不一定在,明天在,再过几天不一定在。
这不是悲观的。现在有些人觉得,你们佛教天天说死死死。这个根本不是悲观。
我们相当于是集市的过客,各种各样的人从东南西北来了,来了以后又走了。而且他们回去的时候,有些可能遇到危险,有些是比较轻松的过了。
所以我们的人生当中,就像前两天引用的一样,人生的漫长路有各种各样的感受方式。就像这些客人回去,有些很顺利,有些遇到各种困难。我们人生也是这样的,但实际上都是无常的,这就是《涅槃经》里面所讲到的过客。
人生就像是河畔的树,其实我们身体也好,河畔如果有树,它不会很长时间在那里,会被死亡的河流冲走的。前一段时间,我从炉霍上来的时候,色达河两边的好多树都被冲走了,有些是马上要被冲走了,根在下面已经冲完了。我们的人生,有些是死亡的河在旁边流,有些是已经到了跟前,有些还稍微远一点。
有其他比喻吧,第一个是河畔的比喻。
还有,身体就像夏天的破屋一样。学院以前全是破屋,泥土、草皮做的。现在好多了,现在我们越来越好,但是以后要变成水泥房,这样也不太好,最好不要变得很多,以前的那个草皮房不得不变板皮房,板皮房变成绷壳房,绷壳房变成水泥房。现在俄罗斯这边有个原木,那天我看色达的市场上也有很多,他们很多人想用这个来修。
其实我觉得,自己的房子不要要求很高,要求低一点,你修行高的话,真的,房子不一定需要非常大的,没有必要,你想扩大的话,这边是没办法的。
就像夏天的破房被水冲走一样,身体就像悬崖上的朽木一样,被四周的风吹倒;身体就像是一些草堆一样,被无常的烈火焚烧;身体就像是秋天的花一样,很快就被秋风吹落,等等。
确实上面无常的这些比喻,我希望你们注释中好好看一下。
还有个第三个,无常的比喻,我们的人生像雷声。
你看,现在还在响“轰隆隆”。
雷声一瞬间发出了声音,一瞬间无踪无影,你看什么都没有。那同样的道理,别人对你的赞叹、诋毁、挖苦,包括你自己发出来的声音,包括我现在给大家讲课的这些声音,其实它的本体都是没有什么实质的,没有必要特别的欢喜,特别的伤心。它的本体,刹那都是不停留的,所以也用雷声来比喻。
还有飘云,秋天的云、夏天的云,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哪里都没有了。还有日月的运行也是一样的。
(外面传来雷声)它觉得我们无常修的不行,再给你传一下。夏天,我可能是以前放牧吧,听到雷声特别舒服,听到下雨的声音特别舒服。每次都是,不管在屋子里面,在帐篷里面,听到雨声好像特别舒服。有些人可能不是这样的,可能从小的一些串习不同。
“无常动摇速念死”,刚才通过这些比喻知道,寿命是动摇性的,没有什么可靠的,包括世间的灯火、萤火虫,很多的法来比喻,人生是无常的。
(又传来雷声)哇!在藏地有很多的比喻,还可以。
卯二、正法有益之理:
死时友军三宝善,依止正士修实义。
我们死亡的时候,其他都没有什么意义,唯一有意义的是依止善知识,依靠佛法僧三宝,还有修自己的寂静和忿怒的本尊,还有修空行等等,我们经常讲的三根本。通过三根本的修行,你在死亡的时候也好,中阴身的时候,就开始遣除道障,把你安置在安乐的果位。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应该要好好的修三根本,依止善知识。
下面也讲了,我们应该决定依止对自己有利的善知识,好好地依止善知识;决定对自己有利的就是三宝,我们今后好好地祈祷三宝;决定有利的修集资净障、行善,这个非常重要。决定有利的禅修、止观、恭敬其他的道友,和睦相处,凡是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行持善法,这个是今生来世都非常有利的。《教王经》当中也讲得很清楚。所以说,我们自己也应该尽量修对死亡有利的法。
其实,如果长期住在像学院,这些好的道场的话,可能自己的修行会有把握和有希望。我们以前住在学院中的有一些道友,在外面讲的课,很多人都是受益,包括讲《前行》、《入行论》,其实这个很重要的。如果讲的时间比较长一点的,像七八年以上,一直不间断地讲课,以前在学院里面待过很多年的人,我们也可以到时候给他创造一个缘起,比如说当法师的一个认可,堪布堪姆可能有点要求,因为五论、三论不好说,现在考试成绩都没有。但是如果真正对众生有利的有一些法师,我们也可以给一个认可、安慰,我们也可以考虑吧。当然人太多了,不行的,如果是少数人。
我的意思呢,堪布、堪姆、法师这些,并不是你有个证,有个名声,就一直懒惰、躺着。有些法师虽然有这种机会,今天早上我问了一个,说是有一个堪布,我问:最近讲课没有?好像没有讲、好像讲了。那个人故意的,不敢说还是什么样的。但作为一个法师,如果没有讲,没有兴趣,我们应该是当年发错了,因为他明明有机会的时候不讲。有些确实是没有机会,很想讲,但是找不到弟子。以前没有自己好好依止善知识的话,即生当中找不到弟子。找不到弟子也是个痛苦,找不到上师也是个痛苦,世间中求不得苦,也有这样的。
但不管怎么样,对众生有利的,还是要懂得取舍的道理。以后每个人都有责任。到了这里以后,你吃吃吃、喝喝喝,喇荣的水喝了多少斤,最后回去的时候,没有得到真正的法,得了一大堆的甘露丸。
甘露丸我不是很重视的,如果有一点也是加持品,可以的,但是最重要的法,法都是装在心里面的,这个很重要的。每个人都是多多少少自己有一点法的话,至少也是——我看晚上讲考的时候,很多人真的会讲。我想这个道理,如果讲给你的亲朋好友,你不一定特意转一个法轮,拿一个大的法轮“咚咚”,像敲鼓一样,不是这样的。但最关键是我们自己真正把法在众生的相续中转,叫法轮,知道吧?法轮并不是外面像车轮一样的,一直转。主要是我心里面的法转到你的相续,你心里的法转到他的相续。
所以我们培养的这些年轻法师和年轻堪布,任务已经交到你的手里了。我不算很优秀的,但是我讲了多少堂课的话,我们每一个堪布的最低要求应该是这样的。我是堪布里面最不好的一个,所以在以前喇荣的堪布当中也不算什么,有时候灌顶的时候,他们都是不理我的。
所以,至少我讲过的法,你们至少一个人应该讲过。我讲了多少堂课,你们每一个堪布,以后最低的任务应该是这个。讲了那么多堂课——可能低等的堪布是可以,高等的堪布还有很多很多的,包括造论也好,很多的。
所以我想每个人都要有要求,不然的话,什么要求都没有。你已经得了十年的堪布,一堂课,连一个《佛子行》,《佛子行》都不是最低的,但是连《佛子行》都没有传过,不知道,这个堪布当时是什么堪布,是开车的司机吗?还是我们炒菜也好,或者说打仗也好,还是有很多的,堪布是有各种意思的,所以都可以。以前我们木匠有时候也有叫堪布的,铁匠也可以叫堪布。
我今天好像说的是不是多了一点,但还是要说。
寅三、故教诫忆念无常:
一切威仪念死亡。
所有的我的威仪都要唯一思维死亡,不管是行住坐卧也好,睡觉也好,都要想。注释当中讲得很清楚。
以前《开启修心门扉》里面讲冈波巴的一个弟子,有一个康巴人跟他说:给我传一个特别深的法。然后他说:“我也死,你也死。”连续讲了三遍。“除此之外没有更深的法。”刚开始他没办法接受,后来那个康巴人也确实已经证悟了。印光大师当时也是以“死”字围绕。
所以,如果真的念念都是忆念死亡,这样想的话,确实对修行是非常有帮助的。
去年我们有个道友家里挂着“死”字,最后工作组这边查到了,觉得他精神有问题。那天那个领导找我,说他肯定有问题,他家里有“死”字,他肯定有自杀的倾向。我说应该不是,是他观无常。“观无常?怎么一个死字挂在家里?”我们后来说,把家里挂着的“死”字全部要取下来,然后换成“生”字。开玩笑,后面换成“生”字是开玩笑。
后面引用很多的教证,你们自己看。
丑二、串习彼之量:
修量了知有为坏,精进畏弃今生事,
刹那亦不平庸住,厌离出离紧迫起。
无常最后的量是什么样呢?自己知道:一切有为法最后都是坏灭的,没有真正的本质。自己对修行非常精进,就像我们的头被火烧的时候,马上会扑灭一样的。对轮回产生畏惧心、恐怖心:“以后再不要流转了,不然太可怕了”。然后对今生没什么兴趣,今生的琐事全部都要放弃。
这样日日夜夜,连一刹那也不随意空过,“刹那亦不平庸住”,这句话还是有点难,不平庸而住。
我们打电话、聊天,有些人根本没有时间概念,不给他控制的话,他自己从来不会控制的,这种人是很可怕的,心里肯定没有死亡无常的概念。跟他聊天,聊半天也没有什么的,聊的也是很无聊的。有些经常这样的,路上碰到,跟你一直聊,连客人都走了。
你看这里,连刹那也是不平庸安住,不要在平庸的吃吃喝喝和无记的状态当中,应该特别有紧迫感,特别精进。
我们有些刚开始太精进了,确实也比较重要,以后也不知道怎么样。有些道友夜不倒单,我们学院当中也是有个别堪布,一直是夜不倒单这样修行。这个也是非常重要,不然你一直贪执今生的琐事,没有什么意义的。
以前米拉日巴尊者,有一次他到了一个没有子女的夫妻家里,他们说:“你现在怎么样?你的家乡在哪里?你的家是哪里?你的子女是什么样的?”米拉日巴说:“我都没有。”那个老人很高兴,说:“我们有一块地,你好好的待在这里,,我们将来给你娶一个妻子,以后生孩子,继承我们的家业。”
后来米拉日巴唱了一个长长的道歌,他说:“这些都是我不感兴趣的,我只想解脱,世间的儿女、家室、财富、田地这些,对我来讲没有什么意义。”唱了一个特别好听的道歌。
真正的看破今生,或者自相续中生起无常的话,这个时候对世间的很多琐事都没有什么兴趣。包括以前有一个大德讲了,他说早上如果没有生起无常感,这一天的修行都没有什么动力。如果你早上想:“啊,都是无常的,我要好好修行!”晚上想:“都是无常的,我晚上不能浪费时间。”这样的话,你的修行才有动力。
这样修行的最后的功德是什么呢?
子三、思彼之功德:
彼之功德极无量,断轮回过自聚德,
解脱常执灭贪嗔,勤行善知今生迷。
圆满二资本尊视,安然死去生善趣,
速得无死甘露位。
我们观修无常的话,当然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佛经中也说:所有的足印中,大象的足印是最好的;所有的观想中,最好的观想是死亡无常。
它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但是如果归纳起来,我们经常观想死亡无常的人,就会断除轮回中的各种过失,遣除一切过患,自然而然具足闻思修行很多的功德,摆脱了常有的执着、灭尽了贪嗔。
我们对死亡无常观想比较好的话,他的相续中贪嗔不会很粗暴的。
经常行持善法,知道今生是迷惑的。
其实真正的无常是真理,包括空性这些都是真理,但是我们都不知道。最近我翻译的一个教言,麦彭仁波切在这里面讲,我们心性不认识的这些人漂泊,相当于是仆人和主人,仆人在管主人一样的。本来无常是真实的,但是,常执已经高人一等,开始当官。本来仆人和主人两个,应该是主人当官,但是现在已经变成仆人当官了,常执成了我们的主旋律了,这样的。
然后圆满二种资粮,本尊经常垂念、加持你,这样的话,你死的时候也是非常安详,不会痛苦,暂时转生到善趣中,最究竟很快就获得了无死甘露佛的果位。
这里也讲了很多,比如说我们众生,好像到了特别可怕的罗刹洲等等,讲了很多比喻。意思是说,一切琐事都是没有用的,你应该认识到这样的。比如说你到了罗刹洲,自己已经好像没办法了。你已经进了毒蛇窝,你都已经呆了。所以你如果无常修得很好,好像世间的这些都没有什么用了,觉得一切的世间琐事都没有什么意义,你就会明白这个。
注释里面有很多的比喻,它前面有一句:“思维一切均无有利益而必定会死”,然后下面讲了很多比喻。比如说鱼儿被网捞到的话,它就无可奈何了;罪人如果落到刽子手的手中,也是没办法。
所以我们落入这样的无常的网手里,一点控制力都没有,那我们怎么办?从这里解脱的唯一方法就是修行,今生和来世都是有利的。所以它的功德非常非常大的。
我们大家也经常要修一修无常,这个一点都没有什么不会的,非常容易修的。经常想死亡无常:“我会死的,我会死的。”这样想也是很好的。有些上师只有一个修法来成就的,不一定所有的;有些上师是很多修法而成就的。
所以我想,我们每个人自己内心这样观想的话,我们跟世间人看起来相同——闻思的出家人和不闻思的出家人,表面上看起来你们两个是一样的,但实际上确实内心的境界是完全不同的。
大乘窍诀论如意宝藏中,思维寿命无常第十四品圆满了。
——————————
[1] 几天前,喇荣佛学院一位默默无闻的堪布旺钦,非常安详地示现圆寂。
值得随喜的是,他是在传讲六部论典时离开人间的。我特意了解了一下他正在讲的法——
1、他给般若班、医学班讲了法王如意宝的《续释日藏论》,讲到“非以勤作而撰著,唯一入定之结果,极深三传密意精,无勤慧界如是现”这一颂时圆寂的。
2、他给下戒律班讲了益西加村的《誓言明然论释·净镜论》,讲到“一切三世诸佛以此誓言而出现”时圆寂的。
3、他给上中观班讲了荣索班智达的《窍诀见鬘论释》,讲到“因殊胜悉地等同于无上菩提,故未另外宣说”时圆寂的。
4、他给上戒律班讲了卓玛桑竹多杰的《续部纲要·宝焰幕》,讲到“以诸多教证明示:此乃教量说”时圆寂的。
(以上是他给喇嘛传讲的法。下面是给觉姆传讲的法。)
5、他给因明班讲了格孜班智达的《生起次第双运穗》,讲到“五智慧镜住于灿然五光之中”时圆寂的。
6、他给戒律班也讲了卓玛桑竹多杰的《续部纲要·宝焰幕》,讲到“顿时解脱道在第六品、第九品、第十一品、第十二品、第十九品里有明说”时圆寂的。
这些密法还没讲完,他就离开了。看起来非常遗憾,实际上真的很了不起。在这个时代,同一时间传讲这么多密法是极其罕见的。——上师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