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殊胜略修法》01.pdf

大乘道之根本·三殊胜略修法 

伏藏大师列绕朗巴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第一课

(听打稿,供学习使用)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今天我们开始讲伏藏大师列绕朗巴的这个《三殊胜略修法》。这个法的话,我们喇荣而言,就是前一段时间所有的喇嘛和觉姆都已经学习了, 大家就是觉得很重要。然后我也感觉可能大家都觉得因为我没有来得及学,但是大家都说这个很好,这样的话我想,我们这边的道友们的话,也希望得到这样的非常好的这个佛法,所以最近我就赶时间就翻译出来了《三殊胜法》。

      那么这个法,作为我们长期在学院闻思的人,应该说是道理上是明白的,但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得到,可能很多人都确实也做不到。这里面所讲的有些内容去对照自己的相续的时候,道理上是都明白的,但实际上就是好多地方都是做不到,所以自己的修行也好,自己的修法不知道变成什么样的。其实,我们在座的各位应该是早一点就是认识这样的道理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今天就讲到大乘之道的根本,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学的佛法,大家都认为是大乘道,肯定是大乘道,但是大乘法的根本三殊胜,三殊胜的话,就是我们《大圆满心性休息》当中也就是讲到,无垢光尊者已经讲到了,还有其他的包括就是我们这个《前行备忘录》,或者说是其他的,华智仁波切,堪布根霍尔都已经讲到了,都讲了三殊胜,这个是也非常重要。

       从佛经当中讲,大乘佛法就是发菩提心,回向,然后正行无缘都会讲的,但是以窍诀方式来讲的话,可能我们这个主要是宁玛派的高僧大德们是比较着重强调的。

       那么这个三殊胜不是特别广的,算是比较略修法,我记得还有一个朵芒伏藏大师德清林巴,他的教言当中也有个三殊胜,最早的时候我想翻译的,后来一直拖着就是没有翻译的成。

      这个《三殊胜修法》的话,我们这次也是希望不仅是住在学院的,逐渐逐渐的话,直接或者是间接的话,让我们很多人一定要明白其中的这个道理,否则的话,我们身语意修持了很多的佛法,但是结果的话就是全部都变成了世间法的因,全部都变成了小乘法的因的话,有点不划算,就是特别可惜,遇到了那么好的大乘善知识和大乘佛法,结果已修的,就是我们经常看不起的,就是什么世间八法,或者说是这个就是小乘法,但是最后连这个可能小乘法都不如,就是这个方面一定要注意。

       所以,我们这次学的时候,也希望大家很认真地看,就不要认为这个文字我都早就会懂的,这没有什么不懂的,也许可能文字都会读的来,但是里面的内容也许可能,我们待在学院就是十几年二十年的人不知道做到没有,就是要看看。

       接下来这个就是伏藏大师列绕朗巴的教言,就是他的,大家都知道,列绕朗巴是法王如意宝的前世,他是个伏藏大师,应该说是我们这个在上个世纪,大概1856年出生的,然后后来1926年,也就是说他在住世的时间大概六十年。

       然后,他是从小有苏醒伏藏的这种种姓,但是小的时候也经常身体不好,有一位叫做是白玛邓登伏藏师,白玛邓登大师,他就是认定他是很了不起的,但他的父亲就是不想让他出家,他父亲是打猎的,然后经常带他打猎去。

       有一次,他正在打猎,瞄准动物的时候,好像现的空行文字相,然后回来之后的话他生病,生病一段时间以后,有一次在梦里面有一个,就是我们一髻佛母,她用白色的牙齿就刺入了他的心间。然后又病了好长时间,后来逐渐逐渐他就成熟了他的种姓,也就是说从小大概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依止了一些善知识,包括有一个叫做森南拍扬[2],是吧? 还有很多什么闭关,就慢慢慢慢,然后后来去了一些噶陀、佐钦那些地方不断地取伏藏,然后又依止了很多的,包括当时的蒋扬钦哲旺波,贡知云登降措,还有全知麦彭仁波切、华智仁波切,以及纽舒龙多等等很多上师也依止,包括在麦彭仁波切面前也是学了中观,但后来他就越来越出名了,然后在我们的塘渠,大概是他33岁的那一年的话,就是被迎请到拉萨那边,然后第十三世尊者就开始互相灌顶。

       这些有些介绍的话,我们《西游》当中也是有的,后来因为当时是好像蒙古入藏,然后英国入侵,整个外在的形式是非常复杂的。在那种情况下,伏藏大师就是在拉萨那边也是取了很多的伏藏,包括在大昭寺,还有后来在布达拉宫,还有桑耶这些地方都开始闭关、修行,也边取伏藏边弘扬佛法,后来的话,就是因为形势就比较复杂,然后就伏藏大师去了现在的青海那一带的果洛,在那里也是不同的深山当中也取了许许多多的伏藏。尤其是他的伏藏当中的话,有一些金刚橛的法门就是特别特别的具有加持力,我们后面也会讲的。

   所以,他的伏藏当中的话主要是伏藏法,还有莲师猛修法,就是马头明王的修法,以及有许许多多的特别,实际对众生有利的一些法,最后示现圆寂的时候,应该是在色达的就是现在的五彩湖这附近,好像现在都是那里也有修的佛塔,法王如意宝当时修的,就是在那里示现这个圆寂的。

  然后他的著作的话,他的著作也好,伏藏法的话有二十函左右,就是二十函多一点,因为以前的这个二十函,现在可能有不同的版本。包括当时有一个叫慈诚朗波活佛,他就做了一个比较广的传记,大概七百多页。当时我最早的时候翻译的时候有七百多页。法王如意宝好像对这个传记说是有点啰嗦,说是一会儿到哪里去取伏藏,一会儿在哪里烧茶,一会儿遇到什么样的人。凡是讲得比较细吧,可能现在人比较喜欢,因为法王以前就是,当时我们几个人编了法王的一个略传,这个时候说是西琼活佛,列绕朗巴的传记就是太啰嗦了。要写传记的话,应该是阿琼堪布的传记一样,要一翻开就里面有很多的这种成就相,就是这样的,否则的话,就是吃吃喝喝这些是很无聊的,就是法王当时好像是这样讲的。

  但我看,我们现在的有些眼光来看的话,也许可能比较细致的,就具有具体的一些描述,就是时间呐、人物啊、地点呐,包括所发生的事情,这样的话也许可能更精彩。不管怎么样,现在好像不知道英文有没有,好像汉文还没有翻译出来,伏藏大师列绕朗巴的著作。不管怎么样,大概就是因为他的有些传记的话,在其他文字上也有,包括汉文的话,以前也是看过,有一些写的比较广的也有,那么我们今天主要讲当时。

  他不仅是一个伏藏大师,也是一个作者、作家,他造的《三殊胜》,那么这个内容是什么样?

      希望大家还是应该逐字逐句地、反反复复地看,看完了以后就是好好地对照自己的相续。因为这个确实是,里面所讲到的这些,对我们每个人来讲还是有特别提醒,或者说是让调整我们自己的相续,这方面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那么在这里就是怎么讲,就是说修行正法的时候,首先是要好好地观察好自己的相续

      我们修行正法里面,包括它这个行里面,行持的意思,不一定你非要闭关、观想,不是这个,修行广义上的话,包括我们念经、转绕、闻思,还有什么放生,或者说是做各种各样的善事,甚至你在发心,包括你这个发心上面的,比如说是扫地也好,或者说是做门卫也好,或者说这是上班,做很多对众生有利的这些事情的话,都是一种修行。

       我们经常说是,这事对我来讲是一种修行,我不累,是一种修行。在这个时候,刚开始的时候,你要观察好自己的心的相续,认识到如果你的相续是心、心,还有傲慢、嫉妒、愚痴这些烦恼,就是一切的这种不善的分别念。如果一直边做这些事情边,就是有,甚至你可能在传法行列当中就是听着,但是相续当中一直产生贪心或者嗔心,这样的话,那么这都是轮回痛苦的因,那么这个就变成了痛苦的因,就是轮回当中的痛苦的因。

       那么一切堕罪,也就是说是堕到恶趣当中的这个罪的根本,并且依靠对治来铲除过失,就是要立即断除

       我们要先认识这个是罪。虽然我在做善事,表面上看是我在做善事,但是确实是我的发心不善,发心一直是杂有烦恼,就是杂有烦恼的话,就是有毒的这种事物和一模一样的。所以表面上看,你这个做法事好厉害,表面上去转绕,就是走路到拉萨去,或者说是到寺院里面去开始烧香,过年的时候开始买香烛,特别大的香就是这些,但实际上,你因为你的心就是不善,就是心不善的话,那就是形象的善不善就是不重要,主要内心很重要的,所以你认识之后马上就是摒除、马上铲除,这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就是在我们发心的过程当中,如果是追溯过去,过去的一切,不好也好,成了过去,都是成了回忆的对境,所以对你而言的话,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利害

       当然我们从世间角度来讲的话,有时候是可能也回顾历史,有这个的,但是你在作为一个真正修行的时候,一直打妄想,我以前就是长得特别美,我们藏族有一种说法叫做,男人经常夸自己的过去的时候,我很英勇、很能干就是这些,然后女人的话讲过去的时候,自己觉得是自己很漂亮,长得很好看等等,但这些都是已经成了回忆的对境,没有什么用的,就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利害。

       当然有些可能会有一点,比如说修善法方面,我过去做过什么善事,自他的这种善事做随喜,然后或者说是过去造的一些恶业,现在想起来的时候马上有一些后悔、忏悔,这些是可能有的,但是最重要的,很多事件的这些过去,现在回忆的话也没有什么用的。

       然后对未来的话,其实我们迎接未来自己就是所做也好也好,这些都是导致什么?就是痛和快只会成熟在自己头上,除此之外的话,也没有什么,就是也不会随自己这个想法去的,就是不会这样的,所以必要妄想未来

      未来的话,其实从世间角度来讲,我们也要有梦想,也要有计划,也要有打算,就是这些的。但从正在修行的时候的话,你就像一直未来不现实的有些的话,那就成了月称的父亲一样的,就没有多大的这个意思,就是所以你正在专注修行,正在专注做善事的时候,过去和未来还是,分别念如果太多了的话,就是有障碍,没有特别大的意思。

       然后现在的话,也这个心识如果是散乱在恶劣对境上,比如说贪心的对境了,嗔恨心的对境了,或者说是嫉妒的对境等等,就是这些对境当中的话,那么就会变成什么?就是障碍善法的因,那么增上就是罪业的根源,就是也没有意义,没有意义,也就是说当下的如果你的分别念太多了,尤其是一会儿散乱、一会儿可能生贪心、嗔恨心,或者说是一会儿的话就是增上傲慢了,各种各样的这种对境上,一直心转不过来的话,那就是障碍你的善法,就是增上罪障,也没有什么意义的。

       所以,从胜义角度来讲,我们《金刚经》里面讲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或者从现在的世俗来讲的话,就像以前这个什么无著大师所讲的一样,就是不要追逐过去,也不要迎接未来,也不要耽着当时,当下的分别念当中,一定要心专注于你所做的这个善法方面。

       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因此必须强行断除与自己三时有关的一切的这种乱七八糟的妄念,可能讲个乱七八糟也好一点,(藏文)就是各种各样的,可能就可以说各种各样,那些乱七八糟的妄念,一会儿想过去、一会儿想现在、一会儿想未来,那么应该是以表里如一的增上意乐,一心一意地修行正法

       我们每次都是打坐也好,每次的禅修也好,念《普贤心愿品》也好,大家所做的善法应该是有头有尾的,表里如一的,应该是就非常清净的。

       我们以前讲过,我们开法会的时候,每天有四座的话,最好是你能四座都念,如果四座实在不能念的话,你其中有一座的话,前面有发心的,中间就是专注的,那么后面有回向的,应该是很,就像我们有些人做事的话,应该是比较比较规范的,他要做的话,这个是有头有尾的,我们世间当中也是讲,就比较合理的,我们修行也是这样的,然后不管是从发心上面讲也好,行为上面讲也好,这个是做得很完美的、很完整的,这样的话,这就是修行人,其实前辈的大德们都能做得到的,我们后学者的话,确实是表面上看来修行,但实际上的话都是怎么讲,就都不很完美,经常就有各种缺陷的,所以说,首先讲,我们看修行的时候,需要这样的一个发心的调整,就是这样。

      下面就是对比一下我们所修的法是什么,我们所修的法实际上是人天导师众生的怙主,就是无与伦比的殊胜本师释迦牟尼佛也好,释迦牟尼王也好,他就是实在在地见了所谓的这样的因产生这样的苦乐的果,这样的善和恶的因,就是产生这样的苦和乐的这种果。

       他就这样的因果不虚的正道完全地测知,其实这个是佛陀的真正的特点,我们世间上是有这么多的宗教,但是善有善果恶有恶报,这个成立的话唯一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他的一切智智的面前发现也好,通达的。 

       那么这样以后的话就是,佛陀对相应每一个众生的根基不同的话,他完整无误宣说解脱道和遍知道

      佛陀确实是,因为他知道万事万物的真相以后的话,就完整无误地给我们宣说了暂时的世间人天道,然后就是声闻、缘觉、菩萨的解脱道,最后就是遍知佛果的道,就是佛陀宣说的。

      除此之外,我们那天就是讲《殊胜赞》,就是《殊胜赞》的时候,大家也知道,全世界上有这么多的宗教也好,本师也好,有他们的这种观点,但是真正是能经得起推敲的,能经得起观察的,就是这样就可以说这是佛陀的这种正道,所以佛陀以这样的因果道理就是给我们已经讲了。

       然后所讲的这些佛法,就是有八万四千个法门,也可以叫十二部经典,或者按照我们宁玛巴的说法,九乘次第等等有很多的,包括三藏十二部,反正有很多的不同的称呼。比如说三乘,九乘,刚才前面讲的九乘或者说显宗、密宗,反正是有各种等等不同类别的这些安立

       但是这些所有的佛经就是如烟海,而圣教的话也多如牛毛,就是特别特别多的,不要说是我们了知这所有的,就了知以后法,连甚至我们仅仅是听闻一遍,大藏经,现在我们藏传的这种大藏经的话,应该说是一百零八,包括它的目录的话,一百零四函的也有,八函的也有,然后像汉文的,包括什么乾隆大藏经或者说是其他大藏经的话,就是那么多,让我们读一遍的话都困难的。

       以前学院请帝察活佛念的时候,好像也接近四五个月了,特别长,实际上光听一遍都是特别长,以前南怀瑾好像在峨眉山还是什么,阅藏的时候也是花了两三年的时间了。

       所以,我们短短的这个人生当中的话,浩如烟海的这些佛经,了知以后实际修持的话,基本上是在短暂的人生当中是不能现实的,也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我们,幸好是遇到我们这个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的话,它有窍诀性的,就是次第的介绍,这个是对我们来讲很重要的,否则的话,我们又说是看到一些比如说是书店里面的话,有那么多的大德的书,那么多的佛经,那么多的续部,那你不知道是从哪一本下手,很难很难的,但是幸好是前辈这些大德们的话,把这些所有的这些教言的话浓缩成一个非常简短,或者说是浅显易懂也好,那就可以非常方便的这种窍诀法门,这个是我们应该是必须要知道的。

       而我们必须知道这些经典还有所有的这些实修的话,可以纳到三士道当中,这是前辈大德也是主要讲的,主要是在藏传佛教而言,就是阿底峡尊者,就是阿底峡尊者的话,他就开始造了《菩提道灯论》,然后主要是以三士道就是为主的,后来的话包括我们的什么《大圆满龙钦心滴》就是《心性休息》,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这些都是讲三士道的。

       所谓的三士道,小士道主要以诚信因果、轮回、前世后世,也就是说我们世间正见的这样的诚信因果的信心,就小士道是以信心为主的。然后中士道是不贪这个轮回世间这种出离心,要具有出离心。然后大士道的话是希求利他的菩提心,这三个就是,道的话就是用上士道、中士道、小士道,就是这样的。

       然后如果是心的话,就是信心和出离心和菩提心。我们小士道是信心为主,然后还有中士道是出离心,那么大士道是菩提心,所以我们要看看我们自己到底是哪个士道的修行者。我的信心就是够不够?我的出离心够不够?我的菩提心够不够?如果这三个都不具足的话,那可能我们连小士道都不如了,对因果也没有什么相信的,偶尔好像有一点点相信,但是基本上不太相信,就是对轮回、前世后世,如果的话,小士道的基础都没有。

       然后我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我从三界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话,那中士道也没有,然后我从来也没有想过我要自己的一切行为来利益无量众生,让他们获得遍知佛果的话,如果没有这个的话,那我大士道就根本算不上。

       所以,我刚才说的,道理上是可能大家都字面上都明白,也会读这个文字的,但是我们自己反反复复观察自己的时候,就是有些出家人,就是出家了好多年,有些在家佛教徒的话也学了好多,但是不知道,学的马马虎虎,可能连这三士道还没有进入,没有进入的话,我们的境界还不算很高,还不要说什么大手印和大中观、大圆满了,就不说。

       我们表面上的很多人说,哪里有个灌顶,哪里有个窍诀,大圆满的话我去求。当然,法很殊胜的,但是实际上,人如果跟不上的话,就是法殊胜也可能没有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也很难的。

      也就是说小士道就是承办增上生,就是世间道,就像我们现在的人间佛教,人间佛教的话主要强调今生,可能人间佛教也基本上就不讲来世,就只讲今生的话,可能人间佛教的话还不完美,因为它这里,小士道的话它还是会讲我下一世就是变成天人,变成人,就这样的。

       然后如果中士道的话,那就是能成就小乘的声闻缘觉的寂灭安乐的道,是解脱道。这个是像我们,这相当于是南传佛教的大多数的这些大德们强调的,也就是自我解脱。当然,有些是可能不一定叫声闻、缘觉,但实际上,我们学大圆满,我自己想获得解脱的话,就可以说是小士道的密宗修行人。他属于是解脱道,但是这个境界也不高的。

      然后大士道的实际上是大乘道,也就是说,能成就遍知圆满菩提的道,这个是最殊胜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看看自己能不能有一颗菩提心,除了有一颗菩提心的话,我们做什么事情、修什么法,全都是变成了很好的材料,什么都可以了,因为相当于是我们什么点金剂的话,把铁都是变成了黄金一样的,就是依靠这种方便方法的话,什么都好办。如果没有这样的这种心,包括世间的心,自私自利的心,或者说是自我解脱的这些心的话,都不属于大乘道。

       如果别人说是你不如,你没有大乘道的资格的话,我们可能就是气的,就是怎么说,特别不开心的,但是实际上,如果用自己观察自己的心的时候,也许可能,我学了半辈子的这种佛,但是实际上我还可能没有真正地进入到大乘的话,那这是很惭愧的。

       所以,我们现在世间的就是很多佛教徒的话,真的需要闻思,如果广闻博学五部大论,显宗、密宗当然是非常好的,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机会,至少是三殊胜那样的道理,必须要明白,如果没有明白的话,自己学了一辈子,结果的话,还没有成为解脱道的这种因的话,也非常遗憾。

       所以能成就遍知的大士道的话,它也包括远道、近道速道,就是分三个方面的。

       所谓的远道,就我们因相乘的显宗的道,这个叫远道,因为需要三个阿僧祇劫,大家都知道。

       近道的话是指的是密宗金刚乘的,就是事部、行部、续部、瑜伽部,那么新旧的,新派和旧都有,包括十轮金刚、密集金刚等等共同道的实修方法,主要是它有起次第和次第的一些甚深道

       速道是什么?速道是指究竟金刚乘诸道的顶王,也就说是我们前译宁玛巴不共特法的无勤大圆满之道,我们现在学的很多都特别喜欢速道,希望快速,开车的时候也是想,如果通的话,就入什么高速公路,但是技术不好的话,高速公路也有危险性的。

       然后学法的时候也要想这个速道,尤其是宁玛巴的无勤大圆满,不用勤做的大愿满的话,也就是很向往的。可是米勒日巴刚开始就是他就比较高攀,结果就是大圆满没有成功,后来大手印当中成功了。我们这个速到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自己也要观察。

       那么这个就是前辈的大德和有些经论当中说:“金刚乘的近道是现皆清净的清净观”,这个是我们《大幻化网》当中的见解部分讲的一样:现有轮回涅槃所摄的一切法都观成是清净的,本来也是清净的,这个一般来讲密宗中的见解。

       然后无上大圆满的话,实际上它是速道,速道的话,在无勤当中然安住,安住在什么?正念觉性,就像《入大乘论》里面讲的一样,正念觉性,这就他就自己的心正在处于光明透彻、赤裸的这种境界当中,也不被外境也好,分别念也好所染污的,就是这么一个境界当中修持,那么这个就像所谓的在后面的这两个,也就是说近道和速道的话,它有这样的这个差别。那么这个是刚才讲到的,我们遍知佛果的话,它也是分显宗和密宗的就是这么两层。

      那么这样,这些所有的教义和还有道次第的话,都不会超过教法证法这两个,那么教法我们通常所说的三藏之类的能诠的,主要是从三藏方面的,能诠的从文字、这个语言,从这方面讲。证法主要是三学之类的所诠方面讲的。

       无论是显宗、密宗,还是大圆满,本来大圆满也是包括在密宗当中,但是它是比较特别的,所以它这里就是显宗和密宗,密宗当中的话也是特别的大圆满的话,任何法都需要词句,就是词和这个意义不相脱离来修行。

       这个是显宗、密宗,不管是禅宗也好,任何法都是这样的,如果连这个句义都是不明白的话,那就是证悟的意义就更难了,这个都没办法,所以有些时候,不用闻思,其实也不是,如果基本的闻思和法义都不了解的话,那你通达其中意义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个问题,虽然精通就是所有的这些词句如果没有实持的话,也对不会对自己的相续有利的。

       我们也是很重要的。大家如果你没有修行,天天都是闻思,其实我们现在有时候也是变成了一种考试的机器,我这个月得多少多少分,因为不得不考试,如果不考试的话也不行,但考试的话,也使大家都是特别关心他的分数、结果,有需要一个面子,然后自己真正修持的时间也会比较少,有这样的。当然,我们作为闻思的,尤其是现在有这个机会,大家闻思的话就是考试、辩论或者说探讨,这个是不能缺少的。同时,自己所知道的这些法义的话,就是尽心尽力地就是去修行,如果没有修行的话,你闻思多少年都是自相续的烦恼,就是不一定能断除。

      因此,就是认识到“正法如意宝是能救脱一切轮回的痛苦能获得增上生。还有这个人天乐果,还有决定胜的话,那么决定是解脱遍知一切功德的无欺方便。

       之后我们应该要认识到什么?就是佛法是真的是能遣除就是一切轮回的痛苦。

        这一点,学佛的人,大家都还是从内心当中就解除了许许多多的痛苦,所以,学佛就是依靠它的这种加持力也好,就是它的这种真理的话,就是暂时在自己的这种生活当中的痛苦也能解决的,然后就是获得了这个人天的这种果位。最究竟的话,就是遍知佛果也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是一种缘起力,所以我们坚定,以坚定不移也好,真正行,还有以恒常来专注于是正法的闻思修行

       这里面如果字字句句,大家反反复复思维的话,有很多干货,有很多实际能解决我们的一些痛苦也好,有一些问题的道理在里面。就恒常专注于修行。

       所以我想,我们很多人也是有这个机会,哪怕是讲一堂课也好,听一堂课也好,大家应该把它看成是很重要的,我们人生当中就是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这些每个人的这种价值观都不同的,有些人做生意很重要的,有些人修行很重要的,有些人可能是在外面旅游或者说是什么这些都很重要。但实际上,真正是解决我们的人生,解决我们永久的这种生死大业的话,实际上就是佛法的闻思修行,佛法的闻思修行应该是最重要的。

      如果自己闻思修行的时候闭门造车,然后地闻思,自己好像觉得是没有什么实际的这种持,只是仅仅的,表面地完成这样的一个闻思,那没有什么意义的。

       在没有于本师随行者,也就是说,具相上师面前求法之前的话,都需要认真地观察仔细地去寻觅。所以,我们如果没有遇到一个好的上师的话,确实是,这个之前一定要去寻找,就是因为全世界来讲话,确实上师是很重要的,世间的老师也是很重要的。

       大家都知道,世间的一个知识要学的话,不管是你学裁缝也好,学世间的一个技术也好,或者说是有一些理科也好,文科也好,还有甚至有一个开车的人的话,如果他的师傅很好的话,那徒弟也是有出息的。如果他的师傅很不好的话,那可能他所教的,他培养的这些弟子的话也不怎么样。所以,全世界为什么说是,有一些非常了不起的这些老师、教授,这些都是那么的重要。

       我们佛教的这个善知识很重要。首先就像《前行》和其他像《如意宝藏论》当中专门就是讲一个依止善知识,就是在这里面所讲的一样的,你还没有求法之前,还没有接上法缘之前的话,你反反复复地按照前辈大德们所讲的一样,就是观察好这个上师,寻找上师。不是因为别人说是这里有个灌顶,根本问都不问,自己去听,这样是没有意义的。

       就像我们世间的一个幼儿园的老师找的话,你要去打听这个人的背景,他的智慧,他的教师资格证也会需要的。如果找一个小学老师,或者说是我们学一个简单的、世间的技术的话,你要聘请他之前的话,你一定会是要了解他的整个生平、道德,或者说是他的整个素质,各方面我会去观察的。

       那么,求法更是重要的,求法不但是要解决你今生的、很多心灵和就是自己快乐的问题,更重要的乃至生生世世的,你的解脱大意,所以必须要先去观察。

      你观察完了以后,这样的具德上师面前,应该就是诚信的上师口中不能经常欺骗,就是说妄语,经常对他说不恭敬的话,心中不能产生对他有一些谄诳,或者说是傲慢,或者说是邪见这些。

       如果上等者的话,依教奉行来修行;如果中等者,身体和言来承侍,如果下等者的话,用财物就是这些来供养。凡事这样的方式来令上师欢喜如理依止,这个是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在这里修法之前的话,也要求大家先最好是遇到一个善知识,其实我们很多人的话,像遇到上师如意宝或者说是其他的具有就是上师如意宝的一些窍诀的这些上师们的话,应该是在末法浊世而言,算是比较难得的,否则,有一个真正是这个表里不如一的,就是有这么一个,然后自己一辈子依止,最终的话,自己就好像上当受骗的话,那就是非常这个不值得。

       那么依止上师的目的是什么?是渴求并上师自己亲修实证的这些。我们要依止上师,就像我们请一个老师的话,老师懂得的这些知识我们要学,我们依止善知识的话,上师相续当中的这些慈悲、智慧这些也要修,如果这个上师没有这些的话,那就很难满瓶倾泻,就是一个空瓶的话,就是空瓶倒在空瓶上面的话,里面得不到任何的东西,那这样是没有意义的。

       那么一定要上师相续当中有特别丰富的智慧也好,悲心也好,这样的话,一直学到自己明白而不在需要求其他人为止,我现在已经闻思好了,就已经断除了增益。我依止了三年也好,十年也好,八年也好,依止上师以后的话,我以后不管是在哪里独自修行的话,没有任何问题,如果到达这样的话,再离开上师也是可以的。因为自己明白以后的话,不能满足于表面的一知半解,而专注于实修最好我们模具里面复制的小泥像一样的。

       现在原来我们说的擦擦像,但是这个擦擦像的话,它也有一个小佛塔,就是模具里面出来复制的,有一些小泥塔,还有像地藏像、莲师像、观音像,也有一些圣像,凡是这个肖像也就是小泥像,泥像可以说吧,其实这个也可能有,现在的这个模当中的话,铜像这些也有,但是我们擦擦的话,一般是泥像就是叫擦擦,就是可能铜像其他的话不叫擦擦。

       所以说这里最好的话,那么上师是特别有悲心的人,弟子也有悲心,上师是非常广闻博学的话,弟子也是广闻博学的,上师是非常有弘法利生的能力的话,弟子也基本上是这样,与上师相仿,他没有说是一模一样的,好像《前行》当中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的,就是连模子里面有什么样的花纹的话,就是擦擦上也有这样的现象,但可能毕竟它是复制的,不一定是样本上存在的所有的这些功德都聚着,应该是基本上是要做到,其实我们遇到一个善知识的话,就是在他相续当中的这些知识基本上是能自己获得。

       即便没有做到这样的话,也要像氆氇染色一样的,自己的恶劣的相续也应该得到很大方面的改善。我们氆氇染色的话,刚开始,氆氇做完了以后白色的,然后你就在染锅里面就煮了一段时间以后的话,马上变成了红色的或者花色的,氆氇有各种各样的,有些是藏氆氇的话就是特别多的这种材料。

       所以我们氆氇染色的话,有些确实是这样的,以前刚依止善知识的时候,好像这个人的相续,脾气也不好,人格也不好,性格也就是很差的这样,然后慢慢慢慢闻思了一段时间以后的话,那就完全是已经变成了另一种人了,判若两人。

      其实,真正的修行人最好是像擦擦模具当中复制的擦擦一样的,然后如果没有做到的话,氆氇染色一样的,确实这个人以前是这样子的,现在就变成这样的,就这样。

        如果这一点也做不到的话,那么,只是依止贤德的上师,到了非常甚广大的法,还有就是特别擅长空谈的,就没有啥意思的,你上师再好,然后法再好,我们的上师是法王什么什么,我得到的法是什么无勤的大圆满法,然后然而给别人都讲得很那个的,但实际上的话,跟你的相续还是跟原来的一样的,有些人都经常说,我得过这个法得过那个法,但是就跟别人说话,嫉妒啊、脾气啊,这些的话,好像得法一点儿帮助都是没有的,这样的话就无济于事,说实在的就没有什么帮助的,没有什么意思的。

       就像善星比丘的话,依止佛陀真身就是二十四年,也有说二十五年,不同经典当中,但是还有能够背诵所有的十二部经藏,但是实际上是也没有用的。藏文当中有这样的,说是我已经依止了,当你的仆人已经二十五年了,然后除了一旬光以外的话,我没有看到芝麻许的功德,然后佛法方面我是精通的,我同等的人,我不愿意向你承侍,然后他就离开,离开以后的话,在花园里面变成一个恶鬼的身相。其实,不同的经典当中都有不同的善星比丘对佛陀的不恭敬。

       我以前好像讲《前行》的时候也说过,《涅槃经》当中有这方面的公案,就是说是当时在迦毗罗国有一种说法,晚上孩子如果不睡的话,给他们说:“你要快睡觉,不然的话有鬼来了会抓你。” 然后有一次,佛陀一直讲法的时候,他就有点这个累,就很想佛陀不要传法,然后他就故意吓唬佛陀:“佛陀你就快睡了,不要去传法,不然的话就是魔鬼来抓你。”他去吓唬佛陀,但佛陀完全是没有这种任何的畏惧,已经获得了四无畏的这种功德,所以也没办法。

       还有一次走路的时候,因为佛陀的这种相好的原因,就是他的脚印都非常有庄严的花纹。然后他就有点不开心,善星比丘一边,他后面都是开始删掉那些花纹,就是佛陀的脚印所显现的,一步一步的全部,害怕别人对他产生恭敬心的话,又不开心了,就是这样的。

       还有有一次的话,他觉得是外道,天上天下就是外道是最大的罗汉,然后对佛陀产生邪见的时候,佛陀当时说是这些外道的话,什么时候,因为喝水的原因会死掉的。但是他就马上去给那个外道说,佛陀是这样给你说的,你最好是不要喝七天当中,如果你到时候没有死的话,我们开始羞辱羞辱。后来外道的话,七天当中没有喝水,过了七天,早上的时候,他说现在可能没有事儿,他特别口干,他喝了一口水的话,因为水呛着了,最后也死了。但是善星比丘还是不能产生信心。

       所以说,善星比丘的话就是对佛陀已经依止了这么多年,而且当侍者,阿难没有当侍者之前,是善星比丘当侍者,他就当了二十几年的侍者,但后来也是没有很好的修行,没有修行的话产生各种邪见,最后就是堕入恶趣当中。

       所以它这里也讲到,如果自己心没有办法调整的话,你上师再好也没有用的,法再深也没有什么用的,你再精进,整天都是夜不倒单,天天都是精进修行的话,最终也没有什么就是大的意义。  

      虽然从具有法相的殊胜上师那里得到的法,这些得到的法无一不是非常甚深稀有的法仅仅依靠所修法的善妙是不够的。就像我们刚才讲的一样,法就是非常非常好的,但就是你这个法很好的话,也不一定,比如说我们开的什么车,就是什么宝马奔驰就是车很好的,但是司机的这个手艺不行,连倒车都是不太会倒得很好的,那这样的话,车再好也是没有用的。因为你开着开着的话,最后悬崖上跳下去很有可能的。

       所以说,你关键是,要你的心很重要的,作为修行人来讲,心地善良更重要如果心地不善良,就是心存有恶意,经常有嫉妒心,经常有自私自利心的话,那你实际上是最高的的法的话也没有什么用。

       如果你心就是非常非常好,为了利益他的话,表面上看,好像是这是孝顺吧,或者是念一句观音心咒,天天都是"唵嘛呢叭咪吽"、"唵嘛呢叭咪吽",但他内心就是一直想到是,全世界所有的众生让他们离苦得乐,就是一直想着,这样的话,那表面上你只有一个人,就是好像念着观音心咒,但有些人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大法,就是求到了灌顶也好,窍诀也好,我们经常说:“我到某个地方去求个窍诀。”求窍诀很好的,如果上师了不起的话,窍诀也是很好的。但是我们自身的这种材料、自身的这种法器如果是不标准的话,你法再深也是没有办法的,就像狮子的乳汁的话,你倒到一般的皿器都会破裂的,就不会撑住的。所以说这个跟没有什么差别,

       所以就是伏藏大师列绕朗巴他说,我撰写了这部《大乘道根本·三殊胜略修法》。

      如果你怀有恶意的话,那么表面上修再多的法也不会成为正法,你如果心存恶意的话,你什么就念的法也好,什么样的话都没有什么用的,时间再长也没有什么用的。所以我撰写了这部《大乘道根本·三殊胜略修法》。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依上师主要是可能讲它的整个修法的前面的一个说明。

       按照古大德的说法的话,所修之法中,修行的方式更重要,就是我们《前行》当中也就是修法也很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修行的方式,方式方法,我们经常说是需要方式方法,善巧方便,就是这个很重要的。

       无论修行显宗的话,还是宗的话,首先最重要的是什么?就好好地观察自己的心的相续,要调整发心。在座的各位,不管是你听课也好,发心也好,做什么事情的话,首先你不要说,我修大圆满肯定是成功的,不是这个问题,不管是你修小乘法或者是,比如说你各个班的话不同,我们现在五部大论、前行、密法这些,但是最关键,你每天听课的时候,你的发心是什么?你的动机是什么?

       然而这个观察,就是你自己观察,我今天去依止一个善知识的话,我就是目的是什么?我今天去打禅七,那我的目的是什么?这个要观察发心,这就是很重要。什么意思?下面我们讲几种不同的发心。

       首先是第一个,也就是说谋求今生长寿无病,还有富有受用、财富,或者说是舒适安乐,这样的发心而任何法修,修大圆满法也好,修显宗的法,为了长寿、为了无病。

       其实我们现在在汉地很多寺院里面去禅修也好,或者说是有些也是有这样的,为了平安、为了长寿,包括有些记者经常在过年的时候,开法会的时候问大家:“你说为什么参加这个法会?”“我就是家里平平安的”,“我就是财富滚滚”什么财源滚滚,或者是说“我就是常寿无病呐”,或者说是“我家里的宝宝健康”,“就是老人长寿”等等就都是这样。

       都是为了今生的利益除此之外,不但对未来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今生幸福美满基本上是带有罪性的自性

       为什么这样?是因为,他就是为了你,藏地也是这样的,藏传佛教当中很多也是,比如说修大修的这种普巴法,就是八大法行或者说是这些,为什么这样的话呢?我们一家人今年就是平平安安的。还有我们有些转绕,为什么?我就是为了身体健康而磕头,我是为了不生病而行持善法。有很多人都是为了仅仅的这种快乐、发财、升官,就这些目的。

       那么这样的话,不但是今生当中没有什么利益,而且对来世来讲也没有意义。为什么来世没有意义?因为你对今生的一种希求,不是对未来来世。法就像射箭一样,有目标的,我就是为了长寿而修的话,它的果已经成熟了、完了,再不可能过去,你本来是瞄准的,指箭的话就在近处,并没有向远方射,这样的话,对今生是有一点利益的。 然后除此之外,对来世的话基本上是带着罪业性的。

       为什么带着最罪业性的?因为我们这个世间的这些,不管是发财也好,长寿也好,大多数都是带有恶业的。你这个长寿或者是你做任何事情的话,可能到时候有贪心、嗔恨心,因为大多数世间人,就像《四百论》里面讲的一样,大多数凡夫人造的都是不善业,不善业的话,你想这个长寿,就是长寿的话,即生当中就是长寿,长寿以后你也没有发菩提心的话,造了很多的业,所以对来世你的长寿好像是结果就是带来一种罪业性的这种长寿,所以对来世基本上是带有罪业性,当然,极少数的可能是来世不带罪业的,这种也有。

       所以依靠正法只能成办轮回并有后世趋入恶趣的果报,有些只是现实的,这样的话,那可能为了世间长寿也好,就是这样把三宝做成为了今世,承办今世这样的话,就像让国王做乞丐的事情一样的,最后的话就是造了恶业,然后你把人天的善事就是成熟完了以后的话,那来世就是堕入恶趣,也有这样的。以前《开启修心门扉》就是什么,为了今世的这种快乐,然后长寿,这样闻思修习有什么样的,然而有一个大德说,就是获得快乐和长寿,那么过了以后怎么样?过了以后就是地狱、恶鬼、旁生,因为他的动机就是带有罪业性的,带有限制性的。

       所以,我们修行的话,真的有时候也是比较,我们出去朝拜或者是去依止善知识的话,可能有些动机是模模糊糊的,就这样,反正别人也在做我也在做,但是很多人的话,我为了健康,我们看很多寺院里面的拜佛的人也好,就是朝佛的人也好,好多人发愿的时候就是平平安安、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快快乐乐。那这样的话,其实这种修行也是没有很大的意义。我们念经的时候也好,磕头的修加行,任何时候我为了快乐,为了今生的利益的话,其实这个是带有罪业性的善事。包括我们每天念经很精进很精进,但是他的发心,只能瞄准就是今生的这种快乐健康,这个是大家一定要明白,这里讲得很清楚的。这个是我们在其他的有些修心法当中,要么是以杂有贪嗔痴的,或者说是带着今生的这两个心的话,都属于是一个不善的发心当中。

       发心有三种,就是不善的发心和然后无记的发心,和善的发心,善的发心当中就是有小士道、中士道、大士道的,就是这样的发心,所以这个是属于不善的发心当中。

       然后第二种的话,无记的发心,它是什么样呢?以无所思维、漫无目的、心不在焉、模仿别人之类的一些无记的发心。就是没有什么目的的,别人说:“我们今天去要不要见上师?”“好好,我也跟着你去。”“然而我们今天要不要去朝五台山?”“去去去,我也朝五台山。”别人去的愿意,我也去,但是没有任何的目的,就跟着就别人模仿去,这个叫无心的,这种无记的发心。

       这个不管是修多少的这种都不是真实的道,因为他心是无记的,也不是善、也不是恶,凡是你的这种行为的话也算不上什么。有时候我们可能求法也有这样的,别人在听课,我也去听课,别人灌顶我也灌顶,就是他灌顶的时候,我们虽然前面说是发无上菩提心,但是根本习惯了想都不想,每天虽然在听法,但是听法因为别人听法,所以我也听,除此之外都没有什么发心的话,这个叫无记的发心就是,他修的法不是真的,但是也没有什么罪过,无利无害的。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的话,怀着为后世解脱三恶趣苦、救护怖畏的发心,然后,获得增上生乐果的善愿意乐的发心,就是有两个:一个是害怕三恶趣而发的心,一个就是想获得人天的福报的这样的意乐的话,这个叫做是小士道的发心,那么这个,修行人,显宗和密宗的话,只会增上生,就是说随福德分,不会变成解脱,绝不会成为解脱与遍知的因

       我们有些是,我害怕下一辈子堕入地狱,嗡班札(尔)萨垛吽,就是天天念什么法,显宗的法密宗的法的话,实际上它就只成为一个随福德分。随福德分这是一个福德的因,它不会变成解脱的因,这是小士道的发心。我们可能很多人也是害怕堕恶趣,今天好好的修行,这也是比较可怕的。

       然后只求自己的解脱,这是中士道的,只求自己解脱三有六道的痛苦。和苦因和苦果,获得寂灭阿罗汉果位以这种自私作意的发心,即使修多少显密大圆满之类的法,也只会随着意乐成为下乘随解脱分善根,也就是说,中士道不会成大士道。这一段话是很重要的。

       大家一定要注意,我们只是自己从三界轮回会当中获得这个解脱,是阿罗汉的果位。虽然阿罗汉没有说,反正我自己解脱,现在我们修密法好多都可能真的这样,不管是修显宗也好,修密宗也好,我还是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希望我获得轮回当中解脱。虽然它没有像是什么阿罗汉之类的,但是我很希望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然后修大圆满生起次第、圆满次第,那么这样的话,实际上修的是大圆满,但是你的发心不正常,所以最后的话,你堕到下乘的随解脱分当中,你可能会是得到一个阿罗汉,得到一点下乘的,就是什么这个人无我的一种空性的证悟者,就这样的,所以根本不会成为大乘法

       所以这个是,我们很多求大圆满的人,可能自己从三界轮回当中获得解脱,从来没有想过众生,这样的话,我们跟这种人也是比较相同的,这个还是要注意。

       因此,凡是希求遍知的诸位有缘者,应当完全断除上述这些发心。首先是不善的发心,然后无记的发心,还有就是小士道的发心,还有中士道的发心。

      我们作为大乘佛教徒的话,那么一定要做任何的善事。在前面,其实做起来都比较难,但是如果能习惯也是不是那么难,我们不是每次讲课的时候,为一切众生发菩提心,然后包括我自己,现在比较习惯就是,翻译的时候,刚开始,我要为众生发菩提心,我要想翻译,我今天就是要做什么事情,也是为了利益众生,不要想着自己。这样的心,其实,短暂时间当中的一种心态。

       那么这样的发心以后的话,基本上,比如说是我们一个什么摄像机的话,你打开了,打开以后的话,你里面就是手机的,所有的这些影像的话都是已经在里面的。所以,我们刚开始发了这样的一个心的话,那就是整个在这个讲法过程当中,听法过程当中,所有的这些影像都属于是摄受,依大乘的发心来摄受,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话,那所有的这些东西就是不在你的大乘的范围当中。

       因此就是遍知的无误之因就是三殊胜摄持的大大小小的一切善根,所以我们在这里应该是大家的这种善根变成了就是遍知佛果的因,就是那么这个一定要有三殊胜来摄持,不管是大的善根,小的善根,什么样的善根,但这个不重要,主要是以三殊胜来摄持。

       哪三殊胜,是哪三殊胜?大家都知道发心这个加行就是发心殊胜正行就是无缘殊胜,那么结行就是回向殊胜,这三个殊胜。下面就开始每一个都讲。

       那么首先第一个是以方便摄持善根的加行发心殊胜,那么它是指的是什么?

      它就是广大意乐菩提心的这个殊胜发心,也就是说,做任何的善事前面,你要发一个菩提心,那么这个发菩提心的话,我们另外一种名称叫做是广大意乐的这种发心,因为它是非常广大的,就是整个天边无际的所有的众生,我都要想帮助他们,都要想饶益他们,不仅是帮助他们暂时离苦得乐,而且的话,他们就是获得了永久的佛果,所以我的这样的这种发心的话,与其他的任何的自私自利心不能相提并论,所以说是它是非常广大的。

       如果以此方便来摄持那么即使你修的是小乘和小士道善根之类的法,因为意乐的差别也会成为真正的遍知之因。这个很关键,我们发个菩提心,然后学本来是小乘的法,像《俱舍论》或者说是我们学一些戒律就是《阿毘达磨》相关的这些内容的话,它是属于小乘内容的,或者我们做一些世间的,刚才小士道的或者说是连小士道都不如的 人天的,比如说是,我为了利益一切众生的话让我长寿,其实有个方法,就是如果能观想的话很好,比如说我们做一个长寿也好,发财也好就这些,刚开始的时候,你就是想,为了利益众生,我长寿的话,我能利益众生,就是你的发心的动机带有就是利益众生的这么一个前提的话,那就是成为大乘的这种法了。

      所以,法不是很重要的,主要人的发心很重要,现在我们很多人都是,一说,比如说我们讲一个什么“四正念”法的话,啊这个太小了,小乘法没有什么的。如果我们讲一些人间佛教的话,这个是世间法不是这个解脱道,别人说这是大圆满什么心滴的灌顶,啊我要去求。但是我们自己的心,如果是真的自私自利心很重的话,可能法不一定变成大乘法了。你因为人的原因不是法的原因,所以这个法反而变成了小士道的善根之类的话。为什么?

       是因为这个是意乐的差别,所以阿底峡尊者也说是大乘和小乘是发心的差别,有菩提心的话就是变成大乘了,有清净观的话就是变成密宗法了,有无勤的这种觉知的话,这是大圆满的法,其实全部都是在我们心上面安立的,并不是外境上面安立的。外境上面的话,大圆满的修法跟小乘的修法看起来好像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实际上,这个善根有很大的这样的一种差距,也就变成了,小士道和他们的这种小乘的道的话,都可以变成了大乘遍知佛果的因。

       所以,最初没有生起无伪菩提心之前要一直修心,这句话是很关键的。我们很多人先求大乘法,先就是什么弘法利生,先闻思修行,这样子,从来都是不会想先好好修心,我的心相续当中,如果真的是生起了一个无伪的菩提心的话,那后面修任何法都是比较好办的。有个特别好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都没有,全部都是世间八法的心态,全部都是是以自私自利的心态,全部都杂有今世的这种心态的话,那所做的这些善法不会变成一个广大无边善根的善法,这是一个。

       是不是善法?是善法。但是这种善法功德也不大,利益也不大,对自己也不是很有意义的,对他人也是利益不大的。所以,包括我们有些道友当中的话,可能同样的两个法师,但是一个人他确实是有菩提心,一个人没有菩提心的话,那他两个人一起闭关两年,就是功德差距很大,然后一去出去弘法的话,一个有菩提心,一个没有菩提心,差距也是非常大的,因为这是意乐的,并不是从外境上,反而你人很多,看起来你做了很多伟大就是了不起的事情,不是这个原因,所以这个修心法当中讲得很好,大家也应该好好地看一下。

       所以最初没有生起无伪菩提心之前一直要修心,经常实修四无畏,四无量心,然后菩提心的功德,学《入行论》。我们今年也是前一段时间堪布也是给大家,听说讲得比较广的,然后也传了菩萨戒。

       所以,我希望我们很多人,法王传承的这些人的话,都有相续当中多多少少有一颗菩提心,那这样的话,哪怕是睡觉也好,哪怕是散乱当中也好,酣睡当中也好,都是成为这个解脱的因。如果我们相续当中没有这个菩提心的话,就是给别人讲经说法也好,弘法利生也好,做如何如何,就是非常广大无边的利益众生的事,但实际上,就是连小乘的法都不一定入的,就不一定能比得上的,小乘法都是不一定跟得上的。

       所以,尽心尽力以这一殊胜方便摄持而行持所有善法所有的善法包括你早上念经的时候也好,去听课的时候也好,去发心为僧众,为任何事情的话,发个菩提心就是比较容易的,确实说起来容易的。

      我自己也是有很多都做不到的,一看到这些比较刺入人心的这种教言的时候;有时候感到有点羞愧;有时候感到有点痛心了,就是学了这么多年,就是现在说善法的话好像也是这样马马虎虎的;有时候的话也感觉到有点欣慰,幸好是最早的时候依止了善知识,遇到了这么好的大乘法,至少多多少少部分的善根应该算是菩提心,反正利他心来摄持,也没有什么自私的心,也没有什么今世的心,凡事尽量的用菩提心来摄持,有这样的想法。

      不管怎么样的话,我们尽心尽力的,每个人的能力都不同,前世的因缘也不同,有些人修菩提心都是特别容易,有些人修菩提心是很难很难的。再怎么样讲,如果是让你学一个流行歌,或者是跳个什么迪斯科,就是这样的话,你一下子就马上学完,还没有讲的时候都已经精通了,但是学甚深的这些大乘法的时候很费劲,就学完了忘完了,忘完了以后就没有影响,这样的。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大家都要知道这个厉害的话,肯定有帮助的。

      我也希望以后很多人知道,这个三殊胜的法知道的话,很多在家人修什么法都是,对他们讲帮助很大的。如果连这个都不知道的话,那就是虽然喊破喉咙,然后念佛法门,或者是经常禅修的话,也是对自己不一定有非常大的利益,尽心尽力的这一个殊胜方便摄持而行持所有的善法,这是至关重要的。

      今天就是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