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了吗?

原创 索达吉堪布 2020-07-16 07:00

佛 是 医 王 , 擅 疗 心 病

现在,有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

在西方,看心理医生是件很普遍的事,人们一旦发觉内心出现某种状况,会马上去咨询,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所以心理门诊的工作量非常大。

而在国内,人们都不太敢去医院,好像承认心理有问题就成了“精神病”,有点难以启齿;抑或觉得自己的状态很合理,没什么不正常,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

----- 强迫症 ----

痛苦的开端,是“不接受”

比如,有一种心理疾病叫“强迫症”,患者的情绪处于强迫状态,有些体现在行为上,有些体现在观念上。

它的症状是怎样呢?比如:总觉得窗户没有关,半夜三更不断起床去关窗;总觉得手上有很多细菌,把皮肤洗破了也停不下来;总觉得某些东西特别脏,一看到就想吐;总觉得鞋子没放整齐,乱一点都不行……包括佛教徒当中,也有这种强迫症患者,任何事情都必须按他的习惯来,否则就无法接受。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外在的疾病,但从佛教的修行来看,并没有什么外在的疾病,唯一是心出了问题。外缘有没有?确实有,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但根本原因还是在心,心没有调整好,加上前世的业力、今生的环境和教育等因素,就会导致“微乎其微的对境外缘也给我们带来心理上的巨大刺痛”。

按照心理学的说法,大多数强迫症患者都是“完美主义者”,“必须达到百分之百的完美”“必须按照我的方式”——这令患者非常痛苦。其实,所谓“完美”和“我的方式”,都是自己的分别念而已,但深陷其中的人,只能被随顺、满足,痛苦似乎才能缓解,除此之外,任何道理也讲不通。

---- 被害安想症 ----

给你一个眼神,体会出了啥?

有一种心理疾病叫“被害妄想症”:总觉得别人想害自己。

比如我讲到这个病,有人就认为“这是在说我”;随便看他一眼,他就想“这个眼神不对,肯定是在瞪我”……即便什么都没发生,他还是感觉“有非人在干扰我”“有道友在害我”。这就是一种“妄想”症。

事实上,我只是按照《苦乐道用》的内容在宣讲,根本没想过针对谁、伤害谁,但总有人听着不舒服,尤其在噶当派修法中,击中要害的窍诀比较多,一节课下来,很可能会有人表达不满:“你从头到尾都在说我,你就是想害我!”

道友之间也是,一旦认定了别人有害心,看到对方念咒、修法、做佛事,乃至路上相遇时的一个眼神,都会觉得是在给自己制造障碍:“我一定要小心提防,他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违缘。”但其实呢,根本没这回事,全都是妄想,是心太脆弱,没有以修行调整好。

《入菩萨行论》中说:“不宜太娇弱,若娇反增苦。”我们的心不能太脆弱了,否则,能损害你的因缘非常多,随之而来的痛苦也非常多。

----- 窒息的“爱”,----

爱是成全,不是控制

每一种心理疾病都是一种痛苦。

还有人习惯以爱的名义控制对方,比如母亲认为自己很爱孩子,就不断地提醒、叮嘱,“别吃太多”“别吃太少”“记得洗手”“记得关门”“小心走路”“小心过马路”……有些孩子已经四五十岁了,父母还是这样“爱”着。

其实孩子会很烦的。我都有过这种体会,有时候过马路,身边一些道友特别紧张:“小心小心,来车了!”“小心小心,是红灯!”(笑)我就想,我也不至于那么笨吧,聪明一点的牦牛和山羊,看到车子都知道避让,何况是人……

有些“爱”的确是这样,习惯性地控制别人,也属于一种心理疾病。你觉得这种“维护”是为对方好,但结果不一定真的好。

---- 选择困难症 ----

有选择是快宗的,选不出来是痛苦的

还有“选择困难症”:遇到事情总是难以选择。这也是一种心理疾病。

藏地俗谚中说:“有选择是快乐的,选不出来则是痛苦的。”有些人做选择的困难程度,说出来令人难以相信。比如关于“明天穿什么”,就能想一整晚不睡觉:“绿色跟白色搭吗,还是黑色配白色更好?”好容易选出来,一照镜子又不满意。

现在甚至出现了穿衣搭配软件,可以在电脑上“试穿”,但选择起来依然困难。这些人可以拥有成百上千件衣服,却要为了明天穿哪一套彻夜难眠。

除了穿衣,还有交哪个朋友、喝什么茶、点什么餐,等等。有选择原本不是什么痛苦,但对他们的心灵来说,慢慢成了一种疾病和折磨。

---- 诊断结果 ----

自迷痴狂徒,鸣呼满天下

心理学家已经分析出很多种心理疾病。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完全正常的人,不可能出问题,但这是不一定的,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颠倒,只不过对此无知无觉。广义上,则如《入菩萨行论》所说:“自迷痴狂徒,呜呼满天下!”所有众生都具有一个颠倒心——无明。

今天的无明尤为严重,舆论的推波助澜堪当主要原因,很多媒体宣扬的价值观,让人们越来越执著、越来越追求完美,似乎这样才最快乐。

然而,这是一种颠倒的引导,正因如此,人们反而越来越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摘自索达吉堪布讲

《苦乐道用》

病 了 , 就 来 看 医 生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