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末善妙语——亲证见修行之心宝01.pdf

《初中末善语》

第一课

(听打,供参考)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给大家简单的讲一下华智仁波切造的《初中末善妙语》,副标题是亲证见修行之心宝。

这个教言我们2004年讲过,应该是讲了九节课,当时法王圆寂后讲《前行》时讲过,那时用的是其他人翻译的版本,好像是叫《正士修法心宝语》。这次我又重新翻译,翻译完以后想给大家简单讲一下。

其实这些教言比较好懂,应该我们学五部大论的这些人没什么不懂的,但可能也有些人需要这样的教言。

我个人而言,特别喜欢这个教言,尤其是讲了很多关于六字真言的功德和观修方法。去年我们也给大家讲过《大乘庄严宝王经》,大家也应该对观音心咒,也就是“嗡嘛呢呗美吽”有特别大的信心。很多人进一步的信心来之不易,不要让它丢失。所以这次也是这么一个心态,准备给大家讲一下。

实际上在外面的话,大家也是比较重视这个教言。曾经顶果钦哲仁波切1984年在印度讲过,1986年在尼泊尔锡金寺也讲过,1986年7月在法国也讲过。后来他三次讲授的教言汇集成册,当时莲师翻译小组翻成了汉语,也有英文等等。所以外面这个教言非常著名,很多西方人也特别喜欢,依靠这样的教言修观音心咒。

现在天灾人祸也好,众生内在的贪嗔痴烦恼也好,或者说整个世界充斥、蔓延着许许多多不吉祥的诤论,包括瘟疫、战争、饥荒等各种灾难频频发生,在这个时候作为佛教徒应该唯一祈祷诸佛菩萨。

尤其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灾难,不管是内心当中的灾祸还是外境中的祸害,我们佛教徒唯一的就是祈祷上师三宝,尤其在末法时代祈祷观世音菩萨,不管对自身违缘或是外在世界种种不吉祥的事,都是可以销声匿迹。也可以说是以这个比较清净的心吧,这个教言如果大家学一遍的话,我想很多人也会有一些与众不同,或者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定解会生起来。

所以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听这一堂课可能也是非常不容易,如果没有特别大的重要事情,也应尽量听完。这个内容也不是特别多,一共是82个颂词,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教言。

我自己是这样认为的,不知道大家学了以后有什么感觉。比如世间人觉得非常好的产品,推荐给别人,有人觉得非常好,有人觉得一般般,可能众说纷纭吧。毕竟每个人的信心、口味也是众口难调,也不好说。

但不管怎么样,我个人也是以非常纯洁的心,哪怕一个人的信心稍微有点点增上,也是值得付出。我们现在这样的浊世遇到佛法确实不容易,尤其在这样茫茫人海中,我们的信心如此脆弱,它的力量如此微弱,不堪一击,稍微接触一点可能马上就破灭了。所以在这么一个时代中我们每个人互相帮助吧。

其实我也像下面华智仁波切所讲的一样,讲这个法的资格或者这种法相,确实有时候看呢,也是不具足。但不管怎么样,也是在这个浊世,哪怕有一颗善良的心、一颗假装的心也好,以这个来给大家提供这么一个教言。

因为我们各方面的原因,我也没办法通过网络来讲,现有在座有这方面因缘的这些人,希望你们认真的学习——每一个偈颂当中,你有没有一点收获?到底这一个偈颂说的是什么?跟你自己有没有关系?利益众生方面有没有关系?或者说从世间、出世间两方面理解佛理或者理解世间真理方面有没有一些帮助?在这方面大家也应该很好地思维。

在听课的过程中,大家也应该认真地听受,不要三心二意或者只是表面上听一听,实际上也没有认真听。华智仁波切在其他教言中也讲了,听法不如不听法好一点,有些不如法的听法也是不合理的,《前行》前面的闻法规律中讲得也是比较清楚。

大家在听受的过程中应该是尽量调整自己的心,以清净和快乐、恭敬和欢喜的心态来听受。每次听法的时候,不能以傲慢的心、不清净的心、恶心——有一种不如法的心来听受,对自己也不利。因为听法的行列中不仅仅是人,还有很多的天龙、夜叉等各种非人,如果听法行列中有个别人不如法听的话,他们可能也看不下去,他们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给予惩罚,这方面的故事也有很多。

所以大家在听法的时候也应该以一种欢喜心和难得的心来听受,其实也确实是难得的,以前我们长年累月讲很多很多的课都没那么难,现在各方面的因缘,讲一节课或听一节课都不是那么容易,将来的话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很难说。

接下来先念一下藏文的传承。(师念传承)

下面看一下华智仁波切的教言,这个教言大家都可以看,有部分人应该已经得到过,没有得到的话也互相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传递。

这个教言比较简单,字面上可能也不是那么难:

初中末善妙语

初善妙语、中善妙语、末善妙语,这个后面会解释。前面刚开始的一个教言、中间的教言、最后的教言。这是教言的题目,它是能亲自证悟我们最高见、修、行的心宝语言,特别珍贵。

作者是:

华智仁波切

大家都知道华智仁波切是《大圆满前行》的作者,应该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一个人。

好像是在顶果钦哲仁波切的注释还是哪里讲的,说是当时华智仁波切在汉地和藏地边界的一个山洞里闭关时,有一个特别忠诚的弟子劝请,劝请以后华智仁波切对弟子以教言的形式来造的。

所以这里面藏文的词非常美,华智仁波切是非常有文采的,翻译出来好像也没有那么满意的效果,但是可能两种语言的风格、文化有不同吧。不管怎么样,它的意义应该说是表达出来了。

华智仁波切大家也应该知道,以前蒋阳钦哲旺波对他有个祈祷文说(师说藏语):“外相佛子寂天尊,内相成就夏瓦热,秘密圣者观世音,无畏法王尊前礼。

当时钦哲仁波切对他的评价是什么样呢?华智仁波切的外在形象是寂天菩萨的化身,确实在他的传记中也讲,他每次讲《入行论》时出现入行论花,特别有寂天菩萨各方面的转世瑞相。

内在的话,他是印度八十四位成就者之一的夏瓦热尊者,当时印度非常著名的一个大成就者。

秘密的话,他实际是圣者观世音。偈颂当中是“痛苦自解脱尊者”,这是观世音菩萨的译名,他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也就是说,实际上按蒋扬钦哲旺波的祈祷文,华智仁波切与寂天菩萨、大成就者夏瓦热和观世音这三者无二无别,他的名称叫做晋美秋吉旺波,或者是无畏法王。

华智仁波切面前应该这样顶礼——我们祈祷华智仁波切也可以用这个偈颂来顶礼。因为“外相佛子寂天尊,内相成就夏瓦热,秘密圣者观世音,无畏法王尊前礼”,这样顶礼的话也是可以的。

华智仁波切大家也知道,他确确实实是个大菩萨,因为他的《大圆满前行》,不管是汉文、藏文还是英文,仅仅是这一本书,度化众生的威德力是不可思议的,大家也应该清楚。如果他不是一个大圣者,起到这样全球性的作用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平时我们在修行过程中,有些上师真的是非常了不起,自己要经常去祈祷。

祈祷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祈祷,愣在那里的话,其实诸佛菩萨的加持没有近和远,但是作为祈祷者自己信心有点跟不上的话,好像圣者和你之间的连接就会很有困难。所以我们对三宝的祈祷确实也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对哪一位尊者祈祷,或者是对诸佛菩萨的祈祷,或者是对整个三宝的祈祷,这些祈祷都是很重要的。

上等的修行人不会忘失祈祷三宝、祈祷上师。中等修行人可能偶尔开心的时候,或者天气比较好,或者吃得比较满意的时候,他可能会祈祷,平时也没有的。下等者的话,他的生活基本跟祈祷、修行这些没有什么关系,跟我们平常人生活一样。当然我这样说下等的话,可能很多人也是自己定位,“那我是下等人”,就更不祈祷,有可能的。

我并不是说你是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其实从修行角度来讲,我们人确实有上、中、下三者,不管是学《俱舍论》,还是学《现观庄严论》,经常讲我们的智慧次第也有上、中、下三等。不仅是我们,甚至天界也有,禅定的功夫也有上、中、下三种,再分就有九种、二十七种,也有不同的分类。

顶礼观世音菩萨!

下面我们讲到真实的祈祷,作者先顶礼观世音菩萨。

虽然他自己和观音菩萨无二无别,但显现上让我们后学者好好的学习观音法门,祈祷观音法门,所以也做了这样一个祈祷。

(师打喷嚏)Sorry!

这部教言是怎么讲的呢?

名号一滴之甘露,落入耳间累世中,

充满法音稀三宝,彼尊赐予诸吉祥。

依靠祈祷三宝加持我们众生,祈祷三宝有什么作用呢?

比如三宝的名号,佛、法、僧,这样的三宝名号,相当于一滴甘露水,这滴甘露水落入我们耳朵里,那么在多生累劫、生生世世中充满法音,最稀有、吉祥的三宝,这样的三宝尊赐予在座的人,我们大家吉祥。

三宝也可以用“尊”来代替,比如我们“顶礼佛两足尊,顶礼法离欲尊,顶礼僧众中尊。”我们经常受戒,法也可以叫做“离欲尊”。

这里讲到,如果我们和三宝的名号,或者与三宝结上一点点缘的话,那多生累劫不堕恶趣,获得善妙吉祥。所以三宝的名称确实也是非常非常不可思议。大家也应该知道,三宝有这样的功德。

可能一般的人也觉得没有什么,觉得我皈依佛、我遇到三宝、我学习佛法是个偶然的机会。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我们即生中与三宝结缘,大家不要看成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我们世间中考上大学,或者中了什么奖,或者得到了什么样的钱财,这种缘分和遇到三宝的缘分完全是不相同的。

我们遇到三宝的时候,刚开始是不懂什么,但实际上这种因缘非常殊胜,就像《千佛因缘经》中说,实际上我们现在的贤劫千佛刚开始遇到三宝时,连三宝的意思都不懂。

当时他们一千个童子遇到一个国王,国王是佛教的信徒,他有学堂,学堂中有一些出家人引导佛法。这一千个童子刚开始的时候都不知道什么叫做三宝,但后来依靠这样的因缘,五十一劫的罪业全部清净,之后都转生到天界,逐渐逐渐成了从拘留孙佛一直到最后的楼至佛之间的贤劫千佛。

他们最初的因缘是这样来的,并不是刚开始像佛一样具有最高的断证功德。

所以我们今天遇到三宝,确实会给你生生世世带来吉祥、安乐、富饶,具有这样的功德。

在马鸣菩萨的《大庄严论经》当中也说:“虽无诸珍宝,及以资生具,能信三宝者,是名第一富。”虽然我们可能身无分文,什么资具、珍宝都没有,但只要对三宝有虔诚的信心,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就能称为第一富翁。

所谓的世界首富、亚洲首富、国家首富、城市首富,这些世人看起来是很了不起的;而身无分文的这些人看起来特别贫寒,但实际上只要对三宝有虔诚的信心,生生世世当中都是最有福报的人。《三宝感应录》中也说过,如果我们对三宝稍微有点信心,那生生世世不堕恶趣等,有很多的功德。

所以我们今天遇到三宝,大家千万不要觉得这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所以我现在学也可以,不学也可以,或者退下去也可以,这是一种不成熟的心态。

不管是出家人也好,居士也好,或者是一个刚皈依三宝的初学者、今天刚来到道场的佛教徒,自己的这颗真心在有生之年中一定要保护,这个确实在百千万劫中是最难得的。

为了保护这颗心,自己应该依止善知识,多学一点佛教的知识,然后苦行,通过各方面来增强稳固自己的境界,这个很重要。

不然的话,末法时代我们周围的环境确实对我们不好方面的影响比较大,因为凡夫人的心是随外境转的,是很容易随外境转。我们周围的整个环境几乎对三宝有信心的人寥若星辰,而没有信心的人、邪知邪见的人多如牛毛。

所以我想我们很多人也应该要清醒过来,现在虽然有一点点对三宝的信心,但我们的信心很脆弱,就像风中的灯一样,遇到一点点事情很容易吹破的。

我现在拥有这样的信心,一方面自己要好好祈祷三宝,另一方面,哪怕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舍弃三宝。

我们在佛教徒中发现很多人遇到再大的困难,甚至即生中身心被折磨得无法想象,可是对三宝的信心一直没有退,最后自己也安详的离开人间,这种现象也是非常多的,这一点也很随喜。

所以这里华智仁波切一方面讲了三宝的功德,另一方面也祈祷三宝,赐予我们吉祥。

我想,像华智仁波切那样的大成就者对我们这样的加持,对我们这样的祝福,我们每一个人根据自己信心的力量不同,每一个人也会得到这些上师们的加持,得到三宝的加持。最重要的是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中对三宝的信心不退转,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我想我们讲一堂课,如果依靠这种语言,让大家的信心越来越稳固,或者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一直都不怯懦、不退转,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下面华智仁波切用比较谦虚的语言这样讲的:

犹如秋季之芒果,有内未熟外似熟,

形相修行正法我,法未融心难论法。

华智仁波切通过一个比喻,说自己修行不是很好,不敢给大家传法、讲法,或者说给大家教诫,不敢这么说。

寂天菩萨也是很谦虚的,刚开始他也说不敢说利益众生。华智仁波切也这样说的话,那我们其他人,讲经说法的法师也好,很多人来讲也不是那么好讲。但不管怎么样,华智仁波切虽然说是“难论法”,就是讲不来,但实际上他也讲了。

所以后面我们很多后学者,做一些谦虚语言也是对的。实际上也是对的,我们真正用正法要求自己,衡量自己的话,我们还是差的很远,十万八千里。但是在这个末世的时候,我觉得我们也很不容易,不管是听法者也好,讲法者也好,大家有这样的因缘也是很难得的。

他的意思就是说,秋季的芒果——芒果大家都知道,有四种,有外熟内不熟,内熟外不熟,内外都不熟,内外都成熟的。《亲友书》里面讲的一样。

应该是在《贤愚经》当中讲到的沙门有四种,有一些外面很粗暴,但内心无有贪嗔痴的;有一些内心充满贪嗔痴,但外面的威仪很寂静;有些内外都是粗暴的;有些内外都是非常寂静调柔的。作为比丘有四种类。

其实我们人也是这样的,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特别如法,就是寂静、调柔这样的,但是内在的话贪嗔痴非常的严重;有些人好像内在特别清净,但外面的行为比较不如法;还有些是内外都不如法,大家都看的出来;有些就是内外都很如法,一些大菩萨,像法王如意宝,他们的话不管是什么人面前显现都是非常如法的。

那这四种类当中,华智仁波切说他好像内在没有成熟,外面的话他作为一个大法师,当地也是非常著名的,十九世纪他是最著名的,最伟大的上师。这样的话,华智仁波切很谦虚地说我形象上是修行正法的一个人,但是我的法没有融入于心,所以今天在这里很难给大家讲正法来饶益你们,这个很难。

当然实际上一方面我们藏传佛教的有一部分大德非常谦虚的会讲自己:“修行不好,烦恼深重。”就像我们有些道友经常讲:“烦恼深重的我,业力深重的我,弟子如何如何愚痴等等。”很多人喜欢这样说,也是跟这个有点相同。

这是一种特意的谦虚。功德方面来讲,其实谦虚是一种功德,自古以来也是这样的。如果直接把自己的这些功德讲出来的话,很多人不一定认可和承许,有这样的。当然从现在的社会来看,可能越谦虚,大家对你越没有信心,有可能的。尤其是西方世界,即使你没有那么多功德,他们都认为你需要有一种自信,应该有一种自我主义,要自我坚强。所以不管是造论也好,演讲也好,都认为自己是很有把握的。

我觉得中西方应该要结合起来,不要太傲慢,也不要太谦虚。我也不是说华智仁波切不要太谦虚,华智仁波切主要是说我们后面的,不管是学法的人,还是传法的人都应该比较谦虚,这样的话大家也可能都认可,对大家的心也有利的。

他这里说自己的心没有成熟,但是也可以以利益的心给大家讲法。

既然不能论法,为什么还要写八十多颂词?这还是有原因的:

然汝劝请难推却,故我以无谄诳心,

不随浊行平庸相,正直此语请谛听。

那你为什么造这样的论呢?“然汝”,朋友,后边的偈颂也说是华智仁波切的老朋友劝请他,然后华智仁波切他很难推却。

有些上师身边的人一直对他劝请的话,看他的面子,尤其是比较好的一些老师,他就不好推却,不好拒绝。

他以没有谄诳的心,也不随顺现在浊世众生的平庸的形象和平庸的行为,应该随顺前辈大德的,真正、真实的一些高尚的行为,以非常正直的语言在这里已经讲了,希望劝请者还有后来,像我们这样的人,当场的人,你们就很好的谛听,认真地去修学,这样的话,肯定是有利益的。

华智仁波切也没有随波逐流,当时华智仁波切在世的时候,应该说比现在好很多,尤其藏地是比较纯净的。但是在显现上,从文字上看的话,好像当时也是比较复杂的,如果华智仁波切那个时候那么复杂的话,那可能我们现在的人看到这个社会可能没办法活下去,也有这种感觉吧。

但是当时可能也是比较严重,所以华智仁波切他说他不随顺这些平庸的、浊世的行为,以比较高尚的道理,直言不讳的给大家讲,因为正直的语言是很重要的。“公平正直天人道”,麦彭仁波切也是这样讲的。

《华严经》也是说:“菩萨妙法树,生于直心地。”菩萨无量功德的妙树生在什么样的地方呢?直心,正直的心当中可以产生的。我们的心如果是谄狂的,或者说我们的心是狡诈的,这样的心的话,佛教的功德没办法生起来。

所以华智仁波切用很真挚的、很清净的教诲赐予大家,对大家应该是有利的。

华智仁波切要求大家谛听,我们在座的各位也希望认真地听完,每一个偈颂对自己的相续也对照一下,对你的相续有没有相应的地方。同时也看一下华智仁波切所说的这个实际是不是这样的?因为他是一百多年前的大德,藏地当时的信息都是非常封闭,在那样时代的一个大德,他所讲的这些道理有没有共鸣?可以以现在的现实社会,或者说与现在的这个时代做比较。

因为我们听课反正要花一个多小时,在这一个多小时当中,你一直以散乱的心,这个时间混过去也是一样。如果你很认真记笔记,每一个偈颂都能记在心里面的话,这个可能是最重要的。听法的目的也是这样的,实际上我们所谓的修行也是这样的。所谓的修行,心在正法当中不散乱,这就是一种修行。

我们所谓的修行不一定就要毗卢七法坐,眼睛一直直视虚空,这样才是修行,听法不是修行。我觉得不是这样的。你的心在善法当中一直不散乱,如如不动,或者静心专注的话,这就是所谓的修行。

所以我们听一节课也好,或者讲一节课,心一直专注在佛教当中,这就是佛教修行的一种定力,中间你也没有胡思乱想,心一直专注着这些前辈大德们的智慧和他们的思想上。我们自己的分别念不要随着业风吹,一心一意地专注在古大德的这些思想上,然后自己再用自己的智慧来分析,看自己的身上有没有可相应之处,这就是修行。

下面讲到真正的内容,先从佛陀开始讲:

至尊大仙能仁王,由经正道得正果,

正示妙行之正道,岂非共称大仙人?

我们的释迦牟尼佛、佛陀,人们称为至尊,大仙,能仁王。因为他能调伏一切烦恼,在这个世界当中,调伏烦恼方面是无与伦比的,所以也可以叫做大仙,也可以叫做大能仁王。

他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成就的呢?他是通过三个阿僧祇劫,先发心,然后积资净障,通过这样的正道,最后在印度菩提树下现前了真正正等觉的果位。他获得了正等觉果位以后,他真实宣说了这样的妙道,也就是说三十七道品也好,六度万行的整个过程,给有缘的众生开示正道。

这里有好几个“正”,正道,正果,正示,藏文当中也是这样的。

所以世间当中共称他为大仙人。

我们一说大仙人,可能东北一带或者其他的:“啊,佛怎么会叫大仙?”会有这方面的疑虑。以前一个历史书当中说汉明帝在位时,印度来的摄摩腾,到汉地的时候,汉明帝问了一下:“有人说释迦牟尼佛叫大仙,这种说法对不对?”然后当时摄摩腾说:“从世人的角度来讲,所谓的仙人是他得到了一定的境界,佛陀依靠光明和成就在世间当中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果位,所以可以称之为‘大仙’。”历史上也有这个记载。

我们讲《楞严经》的时候也是说过。当时汉地有些人认为,《楞严经》当中有仙人的称呼,因此可能不一定是真正的佛教,是不是伪经?有这样的说法。实际上,这是有佛经依据的。在汉地,比如道教,先修道最后获得了不老不死的大仙的果位,或者说我们世间当中有大仙,狐仙,有各种说法。但实际上字是一样,词是一样,但内容是不同的。不仅是佛教,任何一个知识当中都是有的。

所以我们有些学佛也好,学世间知识也好,你看到平时自己比较熟悉的一个字眼,看到在别的学科当中也有,就说这里的说法是不对的,因为用你脑海里固定了这个名词的作用来推断,这个是不合理的。

这里也没有翻译成其他的,确实释迦牟尼佛有时候也可以叫大仙,在佛经当中也是有的。而且大仙,按照藏文或梵文的意思,实际上是大的智者,大证悟者,也有大圣者的意思。印度的泰戈尔也说过:“在这个世界上,释迦牟尼佛是最伟大的智者,圣哲,有智慧的、有哲理的人。”泰戈尔他应该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智者,在那个时代,他们用世间的智慧来推知释迦牟尼佛确实是非常伟大的。

所以我们作为佛教徒,仅仅是光念佛,这样的话对自身的成就来讲应该是可以的,但是我们要面对弘扬佛法,或者说在这个世界当中有各种各样的一些怀疑,这样的话,我们要学各方面的道理。

所以我也最近给大家发了一个《殊胜赞》,以前是讲过《天神赞》,《殊胜赞》是他俩兄弟当中一个叫图增珠杰他造的。他们两个都是先修婆罗门教,后来通过修行获得神通,得到天界。天王告诉他:“如果你们真的想要得到解脱,需要找真理的话,就要学佛教。”后来他们两个分别造了两个论。这两个论当中都有不同的故事、不用的道理来讲的。所以如果我们用理证推断释迦牟尼佛,或者佛陀是量士夫的话,就像《释量论.成量品》当中讲的一样,佛陀依理成立量士夫。如果我们用世间的道理或者世间的公案来证成释迦牟尼佛是量士夫的话,就需要用《殊胜赞》,这跟其他宗教的本师有点不同。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也可以跟大家分享。

这个非常重要。作为佛教徒:“我们佛陀跟其他宗教的祖师差不多的吧?”这样的话,在某些方面还要细化。

华智仁波切开始也讲到佛陀这样的一个功德。我想作为佛教徒应该自己好好地去学习,佛陀讲到的很多道理,就像《大智度论》里面讲的一样,确实很微妙。《大智度论》里怎么说的呢?“实相虽微妙,一切众生皆蒙佛恩故得。”万法的实相非常的甚深、微妙、深奥,但是每一个众生如果有了佛的智慧和他的恩惠,我们有办法可以通达的。我们每个人确实有这个机会,可是就看因缘。有些因缘擦肩而过,虽然自己有佛缘,自己跟上师也好,跟佛法也好,有短暂的因缘,但是后来被各种其他的因缘斩断,不得不告终,也有这种情况。所以我们对佛陀应该有特别大的信心。

我以前也是讲过无数次,作为我们佛教徒,不管是到哪里,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佛像应该是随身带着,随时感念佛陀的恩德。作为佛教徒至少也是日日夜夜,早上起来的时候,晚上睡觉之前,平时的话祈祷佛菩萨,祈祷莲花生大士,祈祷上师本尊,这个确实很重要的。

我自己感觉,尤其是现在浊世,经常要通过祈祷,跟诸佛菩萨之间的关系应该不断地连接起来,如果这个线断了以后,一直不接,最后可能这个线生锈了。诸佛菩萨对你而言,虽然他们没有远近之心,但是无缘者也是特别遥远。

所以我们每个人也不要一直求外,外面赐给我什么什么,一直抱怨,应该从自身当中寻找自己的业烦恼,哪怕是一点点连接的话,这也是你的一种获得。所以我们也不能对自己希望的太高,也不能太失望——作为凡夫人他有很多的毛病,这也是正常现象。作为一个皈依佛门的人来讲,也有很好的因缘,我觉得大家应该值得珍惜。

接下来华智仁波切讲到:

呜呼浊世众相续,失妙正轨行谄诳,

故以歪心及歪语,狡诈欺他谁信任?

华智仁波切看到我们浊世众生各方面,非常生厌离心。看到浊世众生的这些相续,基本上所有高尚的道德、信心、尊贵全部已经失去了,反而这些众生有各种诈骗、欺诈、谄诳,这样的行为充斥着这个世界。不正的心、不正的语言,全部都是歪理邪说,欺骗着众生,所以说在这个世界当中信仰谁?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信的。

我刚才讲了,华智仁波切在世的时候藏地应该是比较纯洁的,相对而言比较古朴,应该是比较单纯的,可以这么讲。但那个时候,他老人家认为这个世界所有的高尚行为都已经没有了。那么现在更是严重了。所谓的经商也好,成功学也好,包括人工智能的技术,芯片的技术越来越提升,越来越升级,真正的正道、良心、直心这些越来越失去。观察浊世众生的这种行为,好像有一个佛经中说:“浊世众生看起来很正直的,实际上怀有狡诈的心,‘是故智者,应察真伪’。”智者应该观察真和假。

我们作为佛教徒也好,作为修行人的话,看到这个世界还是有许多假的东西,那么自己应该一方面谨慎,包括我们现在人工智能时代也好,或者是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确实有很多的行为欺骗你的现象越来越多了,这个时候也应该值得注意。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假和尚、假官员,这也是正常现象。因为浊世众生的整个心、智慧、环境,全部都被污染了,在这样一个污染的世界当中,“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也是非常罕见,这也是一种正常现象。我们看见个别人的行为,马上生厌离心,自己没办法活下去的话,我觉得也没有必要。

像我的话,好人也看的多,坏人也看的多。不管怎么样,尽量自己的心比较如法,如果实在不如法的话,也是只能忏悔。有时候自己对自己也是很失望的,好多天连一个善梦、好的梦也是没有的,修行什么也没有,烦恼的贪嗔痴日益增多,还有嗔恨心,傲慢心,狡诈心这些都有的话,自己对自己也是有一点失望。但有时候觉得,这么恶劣的世间当中还尽量地走这条路,一直没有放弃的话,也算是坏人当中稍微好一点的人,也有这样想的。

但不管怎么样,当时华智仁波切看到这个世界确实是坏的比较多一点。现在社会有一种说法,如果是真善美的话,社会是不认可的。有各种丑恶、狡诈心的话,人们都很喜欢,乐意接收,尤其是很多年轻人,你给他讲善良、正直、高尚,他不会接纳的。如果你给他讲各种欺骗的手段,他比较容易接受。这也是一个时代,也没办法。

下面华智仁波切说:

悲见浊众昧此心,悲哉谁语方可信?

如住凶残罗刹洲,思此于己更善待。

特别地悲哉!见到浊世众生的心已经完全被无明愚痴蒙蔽了。我们又哀嚎,呜呼,现在谁的语言可以信呢?就像我们住在凶残的罗刹国一样,罗刹女来了以后,她们没有一点点的善心和良心,最后为了自己的自私自利,连自己的家人、亲人全部都是吞噬无余,连一个骨骸都不剩下,他们一点善心都是没有的。

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相当于是住在毒蛇的窝里面,或者是猛兽群当中,所以看谁能救我们?看谁是可以信任的?

应该当时华智仁波切看到这些众生,不管是他们的心也好,他们的语言也好,应该是非常的可怜。所以在这个时候想到这些,应该是善待自己。

阿底峡尊者说:“现在并不是调伏众生的时候,应该是调伏自己的心的时候,并不是到处云游的时候,应该是独自安住的时候。”确实这个世间越来越恶劣,你再怎么样善心对待的话,对方不但没有丝毫的感恩之心,反而千方百计的害你,千方百计的抱怨。那这样的话,你只有独自隐藏起来,能修修法,可以修修法,如果不能修的话,那也没办法。

一些前辈的大德说,人有三种人,高尚人、中等人、下等人。高尚的人不用去调教,中等人你去教化的话,他可以有改变。最恶劣、最下等的所谓的愚人,再怎么样,哪怕是佛陀亲自现身到他身边,他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这种人是用佛法也没办法的,用教言也没办法的,哪怕是上师的功德也好,道友的功德,再怎么样的话,自己的恶行也没办法改变。

我们为了传法,实际上大多数都是对中等人,中等人遇到善缘可以改变的,没有遇到不改变的。下等的愚人当中,有些到了一定因缘成熟的时候也会改邪归正。原来这个是无恶不作的一个人,但后来好像突然就有改变的机会,这并不是没有,但是很少很少。

所以我们在座的各位法师也好,以后你们在弘法过程当中,可能世间当中也会遇到特别好的人,也会遇到比较中等,通过教言可以改变的;有一种人的话,越讲法越怎么样,最后不但没有丝毫的进步,反而自他越来越堕入恶道当中去,这种人也确实没有办法。

但是不管怎么样,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如果你有自己的心力,有一些因缘的话也是尽心尽力的救度,这也是大乘佛教一个基本的要求。

我们这个世间确实是,现在你们不知道有没有人看整个世界,看整个行为,校园当中的校园霸凌,还有各种社会信息,确实这个时代是特别的不好。在这个时候,每一个佛教徒,哪怕是谁也不认可,谁都没有给你表扬信,但至少是自己内心当中尽心尽力地发一些善愿,不发恶愿。做事的时候,不要做恶劣的事情,尽量做善事,如果你的烦恼和业力实在是不允许的话,那也没办法。我们众生并不是自己说了算的,全部是在业和烦恼的支配下。业和烦恼的指挥令一下来,你自己也是不由自主,不得不服从,这也是一个现实。

我们凡夫人自己很想做一个好的修行人,自己很想做一个很好地调伏烦恼,像前辈大德一样的人,但是你的烦恼,就像最近汉地各种各样的水灾、泥石流——烦恼和业力的泥石流一旦出现的时候,谁也没办法阻挡。这个时候正知正念的力量是非常薄弱,这没办法。你明明想这样不能做,不能做,但业烦恼要求你这样做的话,你可能没办法。

这就是我们佛教徒经常说的业力现前。业力现前确实无法阻挡的,这也是一个现实。但业力现前的话,自己最好是,一段时间业力现前,一段时间慢慢慢慢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们遇到这样的上师,这样的佛法确实是非常难得,尽量不要失坏这样的因缘。这方面要努力。

下面再讲几个颂词:

往昔自心独漂泊,业力所牵投生此,

今如酥油中拔毛,放下一切独自去。

华智仁波切讲了,让我们好好修行,不然的话,什么时候死亡无常出现也不好说的,因为往昔每个人各自都依靠自己的业力,自己独自漂泊在这个六道轮回当中,全是自己的业力所牵,来到了这个娑婆世界,人世间。

现在我们在座的各位,在无边无际的大世界当中,依靠业力所牵来到这里。当然我想你们很多人都是,今天听课的这些,一方面是独自的业力,独来独去,《无量寿经》当中讲的:“人在世间爱欲当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确实也是这样来的。

但同时,我觉得是你们有些也是,今天听课的话,我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但是这些佛法和上师的教言我觉得特别好,所以来到这个世界也好,来到这个道场也好,也是非常荣幸的。

我们现在这样的话,以后怎么样呢?从今以后,很快的时间当中,就像酥油当中拔一根毛的话,一点也不会沾染的。

也许你们没有酥油,现在有些人造油,里面如果有一根毛的话,你拔出来的时候,上面一点的沾染也没有的。那我们也是在这个世界当中,就像是拔一根毛一样,突然死亡的时候,连自己的身体、钱财,什么都没办法带下去的,只有放下所有的一切的一切,前往下一世,独自地漂泊。那个时候如果你生前有一些行善断恶的话,它就陪着你,跟随着你。如果你活着的时候,天天发恶愿、行恶事,或者说造各种各样的恶业,那这些业力也不会虚耗的,也是会跟着你的。

所以说我们人,确实是,无常来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的,我记得华智仁波切的《前行》当中也是讲了:“当死亡突然来临的时候,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赤身裸体、赤手空拳,独自离开这个世界。这个时候,哪怕你是一个有成千上万侍者的大上师,连一个侍者也是没办法带下去的;如果你是上万部落的长官,连一个仆人也是没办法带着的,甚至统治整个四大部洲的一个人,在死亡的时候,连一针一线都没办法带下去。所以人活着的时候,应该是好好行持善法。”

我觉得死亡的这个道理,每一个人很有必要好好的想一想。我们现在活着的时候,你的存款、你的车、你的房子、你的亲朋好友,一直是这样想的。但实际上当你真正走的时候,你的眷属、名位、财产所有的一切全部都会失去。

所以,现在我们应该有一种孤独的思想,为什么这么讲呢?我现在如果离开的话,谁也帮助不了。佛经中经常说:自己就是自己的怙主。真正能保护你的就是你自己,除了你自己以外,你最好的恋人也好,最好的亲人、家属,什么样的人,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没有办法。甚至你还没有离开,你生严重的病,比如说你现在得抑郁症,谁都没办法。前两天香港明星李玟的死现在是全球爆炸性的新闻,但是大多数的世间人都观察她结婚的时候花了一亿五千万,老公对她好不好……。这是世间人的评价方式。

但我觉得我们作为佛教徒,尤其是学过无常的人,另一种角度来可以观察她。她一生当中没有观修无常,一直是执著,执著很多,包括感情也好、财富也好、名声也好,一直执著、一直执著,很苦恼的,最后一个自私的心,离开世间的时候也是给社会留下了这样的一个印象。

所以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真正的法融入心,可能在这些方面自己也可以调整自己的心,这个很重要。

今天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