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宝藏论43(待续).pdf

《如意宝藏论》第四十三课

(听打稿,仅供交流学习)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那天我们讲外道,讲了略说和广说。广说的时候,已经讲了几个宗派,今天讲第五个。

子五(十一门类)分三:略说;广说;摄前义而破。

第五个、十一门类。分为略说、广说、摄前义而破,三个方面。

丑一、略说:

首先是略说:

十一门类三百六,分前后际与现今。

总共有十一门类,全部加起来是三百六十二。也分前际和后际,前际十八,后际四十四,再算上现今的这些外道。这个道理下面会讲的。

丑二、广说:

广说的话,十一门类是什么样的呢?麦彭仁波切的科判确实是很好。

十种对称九常恒,六种歪说七信禅,

六位本师六大臣,四种附属六论议,

四因见与二论师,说密如是十一类。

下面一个个讲:

第一个、十种对称。

第二个、九常恒。

第三个、六种歪说。

第四个、七种信禅。

第五个、六位本师。

第六个、六大臣。

第七个、四种附属。

第八个、六论议。

第九个、四因见。

第十个、二论师。

第十一个、“说密”,密行派。

总共是十一门类。这十一类下面都会讲的,我们稍微看一下。今天大概给大家介绍一下应该是可以的。

现今的三百种,前际18种和后际44种,总共有362种。

先讲十种对称派。

就像佛教当中有声闻宗,他们也有与声闻宗对称的,叫名言派。我们有缘觉宗的话,那他们对称的是什么呢?食者派。我们唯识宗,他们叫做是细微派。我们有中观派,他们有大细微派。前面是显宗。

密宗当中,我们是事续派的话,对称的是事理派。我们行续派的话,他是行理派;我们瑜伽派的话,他们叫修理派。

其实有些宗教是后来开始的,他们自己不愿意用原来的名字,他自己认为是一种创意,就随便取比较接近的一些名称。

然后与父续对称的是大禁行派;与母续的对称是伺察派;与无二续对称的是得胜派。

总共有十种对称派。这十种派的话,从我们的声闻宗乃至到无二续之间所有的这些乘,其实外道也是有的。外道只不过是修修改改,换汤不换药,名称改一下。

现在的宗教也是比较复杂,大家都是涂来涂去,改来改去,然后立成自己的宗派。很多气功大师,很多瑜伽派的上师,觉得自己是什么什么的创始人,很了不起。所以一段时间在汉地出现分门别类,也是特别多的,在别的地方更不用说的了。

刚才十种对称派的话,也是比较稀有的了。

第二、九种常恒派。

他们承许总法是常有的、承许财神和大自在天是常有的、吠陀的词句是常有的、还有不可言说的我是常有的。

这些都是各个派的说法。

承许一切万法所知是常有的、承许我们的功德是常有的、承许他们的主物和神我常有的——当然是很多外道常有的全部都聚集在一起。

刚才是数论派,神我和主物是常有的。然后胜论派,承许九句义是常有的,九句或者六句。还有一些明处,世间的这种学处是常有的,等等,各种各样的宗派。

这样分的话,里面也是分很多类,这也是他们的一种说法。

所以现在,比如说我是常有,或者说是哪一个法是常有的,跟这里所讲到的常有还是有差别,要区分开来。否则的话,我们可能自己也是不知道,比如我们说如来藏是常有的,或者说我们的本性是常有的,觉性是常有的,那这样的话跟外道有什么不同?

这些道理以前也是讲过。我们虽然说是常有的,但是所谓常有的本体也是不离开三解脱门,自性是空性的。而外道所认为的常有,全是承许不空的一种法。有很多方面的差别。

第三、六种歪说。

伺察派不说修行遍知的因成立;吠陀的话,因为我的存在这样来安立,包括缘痛苦、缘快乐。

这里也有行为派、吠陀派,不同的派。像行为派的话,他建立声音是常有的,为什么呢?因为它没有所作的缘故,这样来安立的。

还有一些裸体派,他们建立树是有情的,有生命的,为什么呢?它晚上的时候卷叶,如果树皮剥了以后,它会枯死。跟现在一些世间人的说法也是比较相同。他们觉得植物是有生命的——《楞严经》和很多经典当中也是讲过,这样的生命,其实只是一种反应而已,没有五蕴聚合的生命,这个应该清楚。

还有数论派,他建立无情法是有生命的,为什么呢?也是跟前面稍微有点不同,比如说无情法,有些植物是剥皮以后,枯竭而死的。这两个观点基本上相同。他觉得还有很多无情法也有生命,有生命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剥皮而死,这样的。

胜论派的话,它建立我们活着,实际上是身体和“我”来运用生命的因。活着的时候,身体是健在的,那么死了以后,身体也处理了,我的这种执着也是没有的,所以“人死如灯灭”。他们认为自己应该存在的话,用现在相似的一些理由来这样建立。

这些派的话,也分了十八种。

第四、七种信禅派。

木曜派,应该是顺世外道。他们认为修世俗也是不存在的。不要说胜义,世俗当中本尊也没有,善报也没有,修行的话,也没有什么用的。

像数论派的话,他们修现相断灭的空性。我们经常说是四大皆空,除了空以外什么都没有。

像太阳派的话,他们修舍弃显现的一个单空。

还有一个叫做匝雅德绕派,将六识和六尘全部视为过患,唯一修一缘无分别的一种禅修。

不知道现在的禅修当中有没有。这些都是外道的修法。其实外道的修行还是很厉害的,像其他宗教当中的修行、苦行,而且修道的功夫也是比较特殊。

胜论派的话,他将忆念视为过失,唯一修无意念。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坛经》里面有人举了卧轮禅师的偈颂,觉得断了所有的思想才是对的,他有能断,“百思想”。后来六祖跟他说,凡是这样的想法,实际上是不合理的,也给他讲了一个偈颂[1]。认为唯一的修无念,但这种修行也不一定正确。所以《定解宝灯论》[2]:“盲修无念和尚宗,” 第二盲修是无所忆念的和尚宗,什么念头都没有的话,不一定是非常好的,当时个别禅宗的有一些观点,实际上是不认可的。

还有寂灭派,将一切抉择为心而修心性无散。这个看起来有点比较高的。

吠陀派,将苦乐分别无分别一概抛弃,修如虚空般的境界。

这个看起来更有点高,与我们般若思想比较近的了。我们说一切苦乐、一切分别全都是放弃,如同虚空一样。但是这个派可能只是看虚空是一样的,真正认识心的本性的这种胜观有没有,也不好说。

下面可能还有,我们就不一个一个的讲,不然可能明天都讲不完。

第五、六位断见派本师。前面已经讲过。

第六、六大臣派。

第七、附属四外道。

第八、论议六派。

第九、四种因见。

第十、二论师。当时印度出名的常见和断见的两位论师。常见的论师叫香嘎东增,断见的论师波瓦哈德。吠陀派的,也是密行外道。

这样全部加起来,十八个加四十四个,六十二,然后前面的三百个见解加起来,总共有三百六十二见。应该是外道的一部分。

汉传佛教窥基大师的《瑜伽师地论略纂》中,广泛的讲了十六类外道。我们这里说的是十一类外道,里面分了这么多。

其实汉传佛教当中也有,不过可能不像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可能受印度的直接影响,好像我们学任何一个中观,破外道的观点比较多。我们比较熟悉的《中观四百论》当中也是破的,《释量论》当中也要破,还有《中观庄严论》、《入中论》、《中论》,尤其是中观、因明方面的论典当中破外道的观点比较多。其实这个应该很重要的。

因为外道的这种现象,我们有一些道友确实是,怎么讲?今生当中还没有入佛门的时候,听起来是修瑜伽、修气功、修炼身,什么丹田等等,修各种各样的,但实际上可能很多人,真的已经今生当中参加了外道,真正的外道本师都不知道,也许是。包括现在的外道,头往下旋的,或者是单脚站立起来的,或者一直仰身看太阳的,或者是在恒河,如果恒河找不到的话,在其他的一些浑水里面沐浴,每天沐浴一次的,等等,各种各样。世间上的说法各种各样的,我们很多人如果没有很好的学习,真的会分不清楚。

还有有些人无始以来当过很多世的外道讲师、论师,弘扬外道,今生来到这里的时候,还有对佛教带有一种排斥的习气。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佛教的一些观点,一讲起来的时候,自己不但没有什么亲切感,甚至有一种特别憎恨感,有可能的。所以我们每个人的习气都不同。因此藏传佛教当中讲很多外道,也是有必要的。

丑三、摄前义而破:

下面讲摄前义而破,颂词当中是这样讲的:

彼等归摄即常断,无粗细变实无有,

如无恒常岂有断?

这个颂词归纳上面三百六十见,全部可以包括在我们的坏聚见,萨迦耶见当中。如果萨迦耶见我们能遮破的话,所有的这些常见和断见也可以遮破。那常见和断见是怎么遮破的呢?

这里说常见和断见其实是很容易破的,为什么?

首先破常见。恒常的法不可能有。不可能有,为什么呢?我们观察它的外境,观察我们有境的心。这样的话,不管是粗法还是细法,相法还是心法?任何一个法,都不可能恒常存在。

你用时间刹那,或者说是用相续的这种观察,或者说用微尘的这种方位的观察,这样观察的时候,其实恒常的法绝对不可能存在的。就像我们《中观庄严论》里面,离一多因、或者说是缘起因,或者说是金刚屑因等来观察的时候,恒常的法是不可能成立的。

如果恒常的法不存在,那断灭的法更不可能存在。为什么呢?一切法都是因缘的,因缘法不可能有恒常。如果恒常法没有的话,那观待它的无恒常的这些,包括兔角、虚空、石女的儿子这些,也没办法成立。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观察我和蕴,一体还是他体?以这样的方式来观察,也不可能成立的。按照《中观根本慧论》的思想去观察。

或者我们自己的相续和刹那,按照二谛论的观点去观察的话,也是不成立的,都是虚无的。前际、后际,包括对事物自己的本体有没有变化,这样来观察。

最终我们得出来的结论是什么呢?常法不可能得到。常法没有得到的话,那观待它的无常也是得不到的。如果常法没有的话,断灭也是不可能的,这两个都是互相观待的。所以说整个常法和断法确实没有。如果没有的话,这些邪见的基础就破坏了。

不过有些人刚开始的时候也不能对他这么讲,因为这样的讲的话,对方也是没办法接受。《杂阿含经》当中[3],佛陀有一次在王舍城的时候,有一个外道来到佛面前问:“所谓的我,有还是没有?”问了三次佛陀都没有回答。当时阿难正在对佛陀扇扇子,阿难对佛陀说:“世尊,你为什么不破他的观点?他跟你已经问三次,你怎么什么都不说。”佛陀说:“我给他回答的话,更增加他的邪见;如果我说‘我’是常有的,他就更加猖狂,因为他本身蛮有邪见的,他就觉得自己说的是对的。如果我说‘我’是不存在的,他也是落入断的边,迷失方向,更严重。他的根基还没有到达我给他说常或者说断,不如不给他说,应该还算是比较好的。”

当然佛陀了知一切众生的根基意乐,什么时候可以说,什么时候不能说,应该是知道的。但我们有些人,怎么讲?只要自己知道一点,对方没有问的时候,就给他说,可能是。《大般涅槃经》[4]里面也说:“若言诸法皆无有我,是即断见;若言我住即是常见。”如果说无我,是断见,如果说有我,就是常见。

《中观庄严论》当中也是有常见和断见,有比较粗大和细微的分析。所以在这里也要知道,这些外宗的观点是这样的。

子六(论义五派)分二: 略说;广说。

丑一、略说:

第六个,论议五派。这里也分略说和广说两个方面。首先是略说:

具多自性彼等数,数论胜论密行派,

裸体木曜此五派。

《智者入门论》当中也讲过论议五派。这个论议五派,所有外道的观点都可以包括在里面。

本来外道的观点也是非常非常多的。我记得好像2021年,前年的时候,当时他们统计的时候,世界上现在的宗教应该是四千二、三百个,宗派的话有好几万个,宗派和宗教有点不同。光基督教当中,不同的宗派有好几万,有这样的。全世界70多亿的人口,86%都称自己有宗教信仰。基督教徒大概有23亿。伊斯兰教19亿,据他们自己的发愿,再过50年,他们的人数要超过基督教。很多专家评论,很有可能伊斯兰教会胜过基督教,因为这几年他们宗教徒的人数猛涨。而基督教的趋势就不乐观,一年比一年下降,有些年轻人根本不选择。像伊斯兰教,他们宗教的一些的教义很吸引年轻人,一些比较特殊的行为,他们是比较感兴趣的,也有这样说法。印度教应该是11亿。佛教当时说是五亿。犹太教的话,大概是1000多万人,犹太教是最少的。

佛教应该是排名第四个,跟其他的宗教相比较起来,其实我们人数是不多的。当然与世界上其他小的宗教相比较起来,可能佛教的人数也算是比较多的。这几年据说在各个国家,佛教徒的人数也是越来越增长。不管怎么样,这里也讲了,我们佛教的人数也可能比较多,宗派也比较多的。

但外道的总数是非常多的,“具多自性”,有很多很多,但归纳起来的话,所谓的数论派、胜论派、行为派、裸体派、顺世派,这五个。可以把前面的四派叫常派,持常见的。后面顺世外道,就是断派。

麦彭仁波切的《中观庄严论》里面讲外道的话,具有窍诀性,归纳得很清晰。

下面广说的话,论议五派讲的很广。

丑二、广说有五派:

1、数论派:

首先讲数论外道:

数论派称若通晓,神我主物诸现象,

依此解脱实虚妄,自性异体汇相违。

大家知道数论派,为什么叫数论派?它有二十五谛,所有的所知都可以包括在二十五个谛当中,它是有数目的派,数论派。

为什么他是这样承认?他觉得三德平衡的自性,叫主物。实际上,胜义谛有主物和神我两个,其他的二十三种法认为是世俗法。

下面讲的比较多一点。麦彭仁波切的很多论典当中也分析过,《中观庄严论》、《四百论》很多里面都讲过,所以我一一的不讲。

意思是说,一旦把这些世俗现象的法融入于本性当中,这个时候他的主物、神我认识了本性,或者是说所有的这些现象入于主物当中的时候,那神我自己显现,最后的话,自己获得解脱,真正的解脱在那个时候现前。

所以当时麦彭仁波切也是讲,比如说像这里的主物,应该是阿赖耶。神我的话,应该是我们的识。因为一个是现象,一个是它的主体。如果真正认识了阿赖耶和意识的本体,实际上所有的这些世俗假象都融入法界,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认识心的本体。

所以所有的外道当中,数论外道应该算是比较不错的,他跟我们佛教的唯识宗应该是比较相同的。应该在《中观庄严论》当中讲了很多这方面的道理。

下面先讲了它的观点。淡黄仙人是怎么样在雪山苦行,苦行的时候,他写了一些书,以后他获得了本尊的认可,然后创造了自己的这种见解。也是讲的比较细致。所以我在这里也不怎么讲。

这里外道的一些其他的观点,我看到汉传的《大藏经》当中有一些,稍微在这里跟大家介绍一下。下面注释里面的有些论义,我希望你们星期一之前把注释里面的道理看完,后面还有胜论外道的一块,这个讲完了以后把注释的道理,自己应该好好地学一下。

以前有一个,应该是南宋时候有一个法师,叫法云,他当时编辑的,包括梵文当中的一些佛教的名词和一些公案,共2040条,叫做《翻译名义集》[5],这里面讲到一段历史。

大概是佛陀涅槃以后的八百年,有一个叫做如意论主[6]的法师,他当时很出名,成为国师。但是他给国王和臣民们讲的法比较特殊,他把四谛法门的“苦集灭道”讲成“集苦道灭”,次第有点不一样。当时外道的一些论师说,佛陀曾经讲“苦集灭道”,您现在讲“集苦道灭”,是完全不符合次第和不符合教义的。然后说他的过失。他自己说,这个没什么,“集苦道灭”,我讲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灭是果。所以因和果的次第,我是不相违的。但是当时那个外道的势力比较强,而且弟子也特别多,这样的原因,跟他不断的辩论,结果他好像辩不赢了。本来国王把如意论主当成自己的上师,后来就觉得他自己的上师说的不对,外道说的对,然后给了外道七十两黄金,所以当时那个外道的论叫做《金七十论》。后来如意论主上师咬舌自尽,自杀了。

大概佛涅槃以后900年,可能中间有100年左右。这个时候世亲论师出世,世亲论师看到这种现象,看到如意论主失败而死的状况,他就造了一个论破外道的观点。原来的外道肯定死了,但他确实是能破到外道的观点。当时世亲论师也受到了国王的赞叹,国王也给了他七十两黄金,那么这个论就叫做《胜金七十论》。

我看到真谛法师已经翻译了《金七十论》。外道的论,汉文当中有,你们方便的时候,《大藏经》里面有这么一个外道的观点,很稀有的。《金七十论》是后来真谛翻译的,但是世亲论师的《胜金七十论》没有翻译,为什么没有翻译,翻译的话那更好,世亲论师是怎么给他回答的。

后来那个外道祖师的尸体挖出来,进行鞭打,尸体出现鲜血,各种各样的相。世亲论师也说,作为出家人,如果不通达真正内外的法义,那不合理的。

所以我们也确实是,作为出家人也好,修行人的话,确实要懂得内外的法义。尤其现在是网络时代,什么样的论都是唾手可得,这样的话,我们很有可能前面学了几年的话,这个学的几年,一点都是算不上。以后遇到了外道一些更兴盛的观点,也不好说。

确实前辈的这些大德故事当中,有很多胜伏外道的智慧和力量。所以为什么佛教徒对世亲论师的智慧特别赞叹不已,有这个原因。

还有以前永明延寿禅师,他以前也编辑过一些佛教的论,如《注心赋》[7],也是在《大藏经》里面,很有意思的。

《注心赋》里面讲到了陈那论师的一个故事。故事是怎么讲的呢?有一个外道,他得了五通以后开始造论,他自己觉得自己的智慧是非常厉害的了。他担心死了以后别人可能会破他的观点,他就来到大自在天面前祈祷。他跟大自在天说:“我的智慧要长久驻留,要延寿,您加持我。”然后大自在天给了他一个悉地,他就变成了一块大石头。

因为这个故事是在初劫的时候,多少多少万年以前。那么这个石头就变成了他们外道的一个祖师,每一次这个教派的外道徒有一些难题的时候,到了石头那里,给它复述的话,它可以给你回答。它可能显现文字还是什么,不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很多的宗派都没办法驳斥。

到了陈那论师的那个时候,当时因明当中,包括立宗、比喻、因,这方面的这些道理,当时外道宗跟他进行辩论的时候,都没办法胜利,他们就到石头那里去祈祷。

刚开始,今天的难题给它祈祷的话,第二天回答。后来三天以后回答,陈那论师再回复。后来过了七天以后才给答案,然后陈那论师再给他回复。石头就没办法,出汗,里面出现哀嚎,然而石头自己破裂。后来世人都说陈那论师有“吼石之能”,把石头都吼起来。所以陈那论师也有这样的故事[8]。

这不是藏传佛教的说法,是印度的说法,《注心赋》当中讲的,你们有时候看一下。当然看起来也有些神秘,但是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也不神秘,现在很多机器人都是做事情、说话,那石头能说话,或者石头回答的话,为什么不可以?现在我们这个时代,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洗碗的时候,机器人过来洗碗;现在不是马斯克发明的有些事情,只要你意识一想到,机器就开始翻译,包括猴子。我明天给你们放一下有个奇怪的短视频。

想什么就可以翻译出来,那我看外道的加持融入石头的话,那外道的祖师永远都是在那里,像无情物的众生。好像当时延寿大师著的这个论里面,无情物的生命也是存在,可能从这个层面来举例,也有这样的。

所以有几个案例跟大家讲,书里面的话,你们看应该是不累的,我翻译还是累的,但是已经翻译出来了,出来以后看你们的见解有没有利益,自己看一下数论外道的观点。

2、胜论派:

第二个,我们要讲一下胜论外道的观点。

胜论所知六句义,修成解脱非真实。

胜论外道,大家也是知道的。这里面讲的食米斋仙人,他白天修行,晚上到处去化缘,吃斋饭。后来好像男男女女很多人比较讨厌,不让他在城市里面,不给他吃的。后来他就到了山沟里面,采一些蜜,后来自己获得了成就。

他自己觉得自己应该是见到了大自在天的本尊,他就造了殊胜的论典,所以叫胜论外道,胜论派,有这种说法。还有一些里面说他造了《寂静续》。

食米斋仙人他修行的时候,也是比较奇怪,因为外道有各种各样的奇怪——他修行的时候,他有大自在天的加持所依,生殖器的一种标志。他正在修行的时候发明了六句:“实、德、业、同、异、合”,有时候六句,有时候九句。刚好他发明这六句完了以后,有个猫头鹰落在他修行的所依上面。这个时候他就开始问:“我发明的这些合不合理?实法存不存在?”猫头鹰平时都是这样点头的,它就点点头。他又问:“功德存不存在?”然后猫头鹰点点头。“业存不存在?同存不存在、异存不存在?合存不存在?”都问完了以后,猫头鹰飞走了,他觉得:“哇,我的发明是成功了。”哈哈哈。从此以后,他就成了世间当中最大的宗派。

所以我们《天神赞》这些里面,确实有些宗派刚开始这种历史来源有各种各样的,如果去了解的话,确实很有意思的。

胜论外道在其他当中也是已经介绍过,下面讲的比较广一点。确实,无垢光尊者他对外道的这些宗派特别的精通,讲的也是很好的。

还有《大藏经》当中,有个《胜宗十句义论》[9],玄奘法师翻译的,汉文当中也有,主要讲了胜论外道一些观点。汉地的《大藏经》当中,刚才我们讲的世亲论师的《胜金七十论》,如果有的话,你们也看看,有没有汉文的。好像藏文当中没有,《大藏经》和论著里面都没有世亲论师的这个论典。如果有的话,可能也是很有意思。汉地的一些大德也是把个别外道的论典特意翻译出来了,包括蕅益大师的《阅藏知津》当中也有《金七十论》的简单介绍,他的介绍不是那么广,非常简单。

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大藏经》或者是论著,也不一定全部是佛和高僧大德的语言,也涉及外道的一些观点。

所以有些人认为无垢光尊者天天都讲外道,那么广。麦彭仁波切,每次我们学《中观》的时候也会讲,为什么这样呢?其实并不是让我们变成外道,但是外道的观点对我们而言,有些是很吸引人的。在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自己没有自我主张,有一个比较好的观点,很有可能过一段时间就抛弃三宝,最后自己进入外道。

进入外道实际上也可以,佛教的思想也是开放的,对外道也是不能驳斥、不能诽谤的。但是你个人而言,你失去了解脱的机会,即生当中,也许可能你参加一个苦行派,一辈子都是苦行,最后带来什么呢?可能一个小乘的果都得不到。

所以有时候我们真的想,我们很多人今生当中,这么多的五花八门的宗派和教派当中,我们还是进入到佛教。而且佛教当中也是有闻思修行这样的道场,确实是非常罕见、难得。

所以自己遇到这样的佛法的时候,更加的对自己有一种自信,或者对佛教的观点更加彻底地通达,这样以后,通达一切内外的法,以此也可以利益众生。

那么这样的话,我们《如意宝藏论》应该暂时告一段落,应该是讲了四十多节课。今年上半年我们全部讲下来的话,也是应该可以的。上次慈诚罗珠堪布也是讲了多少堂课,他们觉得他讲的课太多了,很多喇嘛都是赞叹。但是我这边还讲了《楞严经》,还有其他的,如果有人赞叹的话,对我也应该赞叹。(鼓掌)。这个倒是虚假的,这种赞叹我是不接受的。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很顺利。应该说《如意宝藏论》的上册已经圆满了。下册的话也看看,祈祷三宝、三根本、护法,加持我们这辈子把后面的部分也尽量的圆满学习,这是一个发愿,也是一种委托。

————————————

[1] 《六祖坛经讲记》32课: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六祖说:“这个偈颂看来并没有认识心的本性,如果按照这样去做,会更加束缚。”之后用自己的智慧写一偈颂:“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在胜义中,惠能没有什么窍诀,不断地出现百种思想,所有的思想都是智慧的妙用。对悦意、不悦意的任何对境,起各种各样的分别念。我们说“烦恼即菩提”。阿底峡尊者也曾说,如果一天产生一百个分别念,那么就是一百个法身智慧,所以我们起的分别念越来越多,这样的话,也没有什么菩提的境界可以增长。

[2] 《定解宝灯论浅释》:己二、盲修之相:“盲修无念和尚宗,未察直直而安住,无有胜观之明分,如石沉海平庸住。”盲修又是怎样的呢?认为一切都不存在,对好、坏何者也不执著,但一切法为什么不存在,自己既未观察也未分析,处于茫茫然的状态中,只是呆呆愣愣地坐着。这就是所谓的无念和尚宗。

[3] 《杂阿含经》(九六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婆蹉种出家来诣佛所,合掌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云何?瞿昙!为有我耶?」尔时,世尊默然不答。如是再三。尔时,世尊亦再三不答。

尔时,婆蹉种出家作是念:「我已三问沙门瞿昙,而不见答,但当还去。」

时,尊者阿难住于佛后,执扇扇佛。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彼婆蹉种出家三问,世尊何故不答?岂不增彼婆蹉种出家恶邪见,言沙门不能答其所问?」

佛告阿难:「我若答言有我,则增彼先来邪见;若答言无我,彼先痴惑岂不更增痴惑?言先有我从今断灭。若先来有我则是常见,于今断灭则是断见。如来离于二边,处中说法,所谓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生,谓缘无明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 《大般涅盘经》卷第八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如来性品第四之五。

[5] 佛教辞书,南宋平江(治所在今江苏苏州)景德寺僧法云编。7卷,64篇。系将散见于各经论中的梵文名字分类解释、编集而成,另有别行本在《阅藏知津》中作14卷,明代藏经作20卷。该书共收音译梵文2040余条。

[6] 《翻译名义集》,明四谛法篇第四十六:“佛灭八百年,如意论主王礼为师,立先因后果义云:「集苦是有漏因果,道灭是无漏因果。」外道破云:「汝师出世,说苦集灭道。何以弟子说集苦道灭?有违师之过。」如意救曰:「佛在世日,对不信因果人说先果后因。我今顺因果说,亦不相违。」此时外道朋党炽盛,众中无证义人,王赐外道金七十两,封外道论为《金七十论》。如意堕负,嚼舌而终。至九百年,世亲披外道论,果见如意堕负。遂造论轨论式等,上王救如意论主。王加珍敬,赐世亲金七十两,封为《胜金七十论》。”

[7] 《大藏经》中收录文献。共四卷。宋永明延寿述。明崇祯七年(1634)刊行。又名《心赋注》。收在《卍续藏》第一一一册、《禅宗全书》第三十九册。

[8] 《注心赋》卷三:“昔劫初之时。有外道名伽毗罗。修道得五通。造略数论。知世无常。身不久住。恐后有人破我所造之论。遂欲驻身拒来破者。便往自在天所。求延寿法。天云。我今变汝为一物。最为长寿。其仙人遍报门徒。我今化为石。若有异宗来难我法者。但教书于石上。我自答通。天遂变仙人为一方石。可长一丈余。在频陀余柑林中。后陈那造因明论成。以宗因喻三支比量。破其数论。弟子莫能通答。将陈那比量。往余柑林。书于石上。寻书出答。后又书比量于石。与弟子同封记之。至明旦往看。石上书答讫。如是陈那又书比量于石上。难彼外道。至二三日方答得。陈那复书。至七日后方答。如是又书其石。并不书出答词。被陈那难诘。其石汗出。大吼振破。升在空中。所以世云陈那有吼石之能也。”

[9] 《胜宗十句义论》,一卷。印度胜论派论师慧月造,唐玄奘于贞观二十二年(648),译于弘福寺翻经院,灵隽笔受。又名《十句义论》。收在《大正藏》第五十四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