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宝藏论40(第十一品).pdf

《如意宝藏论》第四十课

(听打稿,仅供交流学习)

下面我们讲《如意宝藏论》。

前面讲到了远离恶知识、依止善知识。昨天第十品已经讲了讲者上师怎么样传讲佛法,意思是我们以后如果有机会讲佛法的话,怎么样讲?包括当时的发心、远离的过患、具足的功德,这些都已经讲了。

第十一品闻法者

今天第十一品当中讲到闻法者。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闻法者,每天都在听,以前有没有像今天这里所讲的那样去做?如果这样做的话,说明是一个合格的闻法者。

如果我们没有按照这样的话,虽然表面上每天都是听了好几堂课,尤其是上半年的时候,我们这边听的比较多,冬天的时候听的比较少。如果这方面的条件不具足,那闻法成了形象上的了。

所以今天的道理,说简单也简单,但实际上做的话,还是有一点难的。

辛二(弟子听闻方式)分二:略说;广说。

壬一、略说:

按照科判,弟子听闻方式分为略说和广说,略说的颂词是:

复次闻者弟子相。

前面已经讲了讲法者的法相,接下来讲听闻者——弟子的法相,弟子的条件是怎么样的,下面进行广说。

壬二(广说)分三:以功过宣说闻者;何时听闻;教诫以如何方式听闻。

广说分为三个方面,以功过宣说闻者、何时听闻、教诫以如何方式来听闻,三个方面。

癸一(以功过宣说闻者)分二:略说;分别广说。

子一、略说:

首先是以功德和过失来宣说闻者,分为略说和广说。首先略说的话:

当断诸过而谛听。

略说的话,下面会讲三过、六垢、三十六种过失等等。

我们应该断除这些过失而认认真真、以非常清净的方式来听闻。

我想很多人以前学过《大圆满前行》,闻法规则当中讲到三过六垢等等这些过失,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在这里,以前我们可能没有学过三十六种过失——远离三过、六垢、三十六种过患来进行听闻。

三种过失以前也是讲过,如覆器、漏器、毒器三种过失。

首先,听的时候不专注,如覆器一般的过失。

这个像什么样呢?我们世间当中有一些容器,它的口往下,然后在上面给它降下任何的东西,包括甘露、水、茶等,那一滴也不会流进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有些人在听法的过程当中,耳朵一点都是不专注在正法方面。虽然住在听法的行列当中,但是他要么打瞌睡,要么昏沉,要么散乱、掉举,或者玩一些没有意义的游戏、或者心不在焉等等。

这样的话,虽然讲者已经给你讲了很多,因为你没有专注的原因,一个容器倒在地上,再给它灌任何的液体,那没办法。同样的道理,虽然你听了课,但是你因为心没有专注的原因,最后什么都没有获得。这是第一种过失。

第二种过失,如漏器之过失。

我们以前也讲过,相当于是一个容器,它的底破了。这样的话,上面注入任何的东西,最后全部都没办法存留,全部漏掉了。

同样的道理,表面上看,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去听闻佛法,但是心里一点都是没有记住,听完了以后忘完了、听完了以后忘完了,就像马熊挖雪猪一样,它挖到一个,放在屁股下面,然后又去挖。《前行》里面有[1]。像这样的话,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

听法的时候,尽量记在心里面,这个很重要。如果实在是记不下来,我们记录下来。我看有些道友还是很认真的,每次讲法的时候他旁边安排一个笔记本,有些教证、教言这些,有些在书上记、有些在笔记本上记。

书上记的话,藏传佛教当中有不同的说法。有些说是可以注解的,因为前辈高僧大德他们都是做了注解,像麦彭仁波切的很多著作都是他的注解后来立成文字的,他的注释是这样的。但是有些说这是对法本不恭敬,对法本有染污。

但我觉得,不管怎么样,前辈的大德都在上师们讲的时候在书上注解过,应该不会有什么过失。如果自己旁边有一些记录,这样很重要的。“好记性不如一个烂笔头”,是吧?记下来的话,还是很好的。

我的《梦尘回忆录》,我想当年的那个破日记没有的话,好多事情都是没办法的。确实有些时候记录下来还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听法的过程当中有一些记录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没有记的话,全部都空了。有些茶壶,或者是有些水器已经漏了的话,那最后一点都是没有的。上师传完了以后,有些是认认真真的,有些是记性不好,可能年龄也有差别。现在讲考的很多道友都是比较年轻,我就比较羡慕。我想这些人,也许现在使劲记的话,到晚年的时候能记得到一些。因为年轻时候记还是好一点,人到了一定年龄,尤其六七十岁以上,确实记性还是有差别的。

所以说一定要记住,不然没有记,全部忘得干干净净的,这是漏器之过失。

还有如毒器之过失。比如说容器当中,尽管倒了液体等等,也没有漏,也没有倒下去,但是如果里面放一些毒药,最后它不会给我们带来快乐。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听法的过程当中,如果心里面杂有一些贪心、嗔心、傲慢,这样听的法也不会变成一个好的功德。

我们有些是边听法,心里生嗔恨心,伤心、痛苦。佛经当中也是说,当时波斯匿王到佛这里来听法。当时在场的很多人看到国王来了,大家都站起来。当时须达,因为佛讲得非常好,他就不理国王,他自己认真专注听佛陀的教言。波斯匿王很不高兴,他就有点愤怒心。佛陀知道波斯匿王的心态不太好,就马上停止传法了。

国王请佛陀继续讲。佛陀说如果听法的时候以贪心引发,以嗔心引发,以傲慢引发的话,其实是不合理的,不如不听好一点,间接说他相续不清净。

所以一般来讲,听者他在这一堂课,相续当中全是嗔恨心,全是傲慢心,全是嫉妒心,如果这样的话,听者也好,讲者的话,都染上过失。

不管怎么样,我们经常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我为汝说。”意思让他好好地听,这是闻慧。“善思念之”,先好好地思维,然后再去忆念,这叫思和修。“我为汝说”,如果你好好闻思修行的话,佛陀说我可以给你讲明白。

还有《前行》当中也是有广说,《释明论》讲:“傲慢无正信,于法不希求,外散及内收,疲厌皆闻垢。”讲了六种过失。所以说我们听法的过程当中尽量断除下面所讲到的三十六种过失,尽量的具足三十六种功德来听。

今天后面的颂词会讲到这些功德和过失。我讲的时候,到时候根据《如意宝藏论白莲花》的注释来给大家介绍。介绍的过程当中,我希望今天在座的听者自己打考勤,看这三十六种过失里面有哪些具足,自己打记号,等一回如果轮到考试的时候,我问一下。三十六种过失里面有哪些自己已经具足——自己应该知道自己是什么人。

我到时候字面上简单解释的时候,你就想:“噢,这个我有。”然后你就够勾一下,“这个功德我有,这个过失我有。”总共有七十二个功德和过失,七十二个当中如果功德多一点的话,说明你听法条件还是比较不错的。如果你的过失多一点,功德一点没有的话,确实我们还要改进。

我们听了法以后,自己应该有一种改变,如果什么改变都没有,天天都是坐在那听的话,其实也没有什么用的。人就是这样,不能做的这些事情,很多人听是听,但是照样去做。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比如说《学生手册》,这个不准,那个不准。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墙上有不准抽烟、不准喝酒等等。老师也在念,然后问能不能做得到?“做得到!”就举手。完了以后还是照样喝酒,照样抽烟,有很多这样的。

所以说有些时候,我们这个人哪,规则是规则,但是下面有些性格比较恶,或者说懒散的人照样去做,这是一种习惯性。

这里佛陀所说的这些不准,我们照样去做的话,其实很惭愧的。但是也没办法,可能凡夫人就是这样,不可能有十全十美。但是今天我想也给你们考一下看看。堪布堪姆如果考试的话,也问一下,七十二个问题当中你有哪些过失?你有多少个过失?七十二个功过当中,过失多的人举手,功德多的人举手,大概看一下。

我们对法里面讲的这些,会不会稍微观察自己?如果没有观察自己,文字上我觉得很简单,没有什么,不像其他论,解释不过去应该是没有的。

子二(分别广说)分二:解说三十六过;解说三十六德。

丑一、解说三十六过:

下面我们看一下,分别广说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解说三十六个过失,还有解说三十六个功德。

首先是解说三十六个过失,颂词当中这样讲的:

不恭敬等六魔业,我慢等六障碍业,

诈现等六舍法业,求财等六散乱过,

图利等六颠倒过,行他等六歧途法,

断三十六过患听。

这是过患,我们作为求学者,这是不准有的。有的话,就是有这个过失了。

不是六法吗,就像《窍诀宝藏论》里面,无垢光尊者全是六法、六法、六法,有些时候多了一点,有时候少一点,大多数是六法、六法,一直这样讲完的。所以我们这里也是六法。

首先有六六三十六,看看自己具不具足。

首先是六种魔业。魔的加持也好,魔的业总共有六种,注释里面这样来讲。六种魔业主要是《功德庄严经》当中讲的。

第一、懒散。人特别散乱,懒散。

如果自己具足的话,你们就打上勾,自己统计的话好一点。

第二、懈怠。确实懈怠影响很多,像《大智度论》中说[2]:“懈怠黑云,覆诸明慧”,懈怠像黑云一样,它覆盖所有的明慧。懈怠,这是第二。

第三、与正法和说法者不起信心。对法也不起信心,对说法的人也不起信心。

好像对有些说法者起信心,有些说法者不起信心,那打什么样的记号?你就弃权,哈哈。对,有些分不清楚。你不要全部都弃权,到时候自己都分不清楚。或者你对法和对法师不起信心是占多数还是少数,这样也可以。

第四、不恭敬顶礼善知识。又不恭敬、又不愿意顶礼善知识。

第五、不依法作意。我们经常想菩提心、出离心,依法作意,经常想一想。但是没有依法作意。

第六、只想今世而轻视业及业果。天天都是想今生赚钱,今生快乐,对业因果和对来世一点畏惧心都没有。

这些是魔业的六法。可能对法这些都是不恭敬。看六个法里面自己具足哪些。

第二个六法,关于六种障碍业。这是《慧海请问经》里面讲的。

第一、自相续入魔而贡高我慢。可能自己走火入魔,特别傲慢,走路也好,说话也好。其实傲慢的人很可怜的,他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傲慢心,但一直都有一种骄慢。

第二、由业障而舍法。因为有些业力很深重,对什么法都不愿意接受——舍法。

第三、希求听闻顺世外道之密语。他不愿意求佛法,求顺世外道,包括现在不承认前世后世这些人的一些教言。

第四、不闻菩萨的法藏。对大乘佛法一点兴趣都没有,不愿意听。

这真的是业障现前。我们有些对世间法很感兴趣,对大乘佛法的话,一点缘分都没有。

第五、对善知识产生邪见。

第六、对法产生邪见。

刚才讲了六种障碍。这些对你的修行肯定有很大的障碍,对听闻佛法也是有很大的障碍。如果你的相续当中有了这些障碍,你听的肯定不是很好的——一会儿对法不产生信心,一会儿对上师不产生信心,对世间法很感兴趣,对大乘佛法不感兴趣等等,这个是我们经常说的业障深重、业力深重。

第三个六法,主要是舍法方面的六个法,也是《慧海请问经》里面讲的。

第一、希求罪恶、身心乍现。一直是喜欢求一些罪业,身心的话,所作所为都是虚假、狡诈,根本不真实的,经常欺骗他人和自己。

第二、以我慢而不恭敬说法者。因为自己我慢,对说法者一点都不恭敬。

有时候态度上也是可以看得出来,比如说听法者特别不满,包括说话的时候,也是对说法者根本不放在眼里。

第三、以怀疑而不恭敬正法。

第四、以诈现威仪而邪命养活。听法的时候,他不一定诈现威仪来,实际上是这个人爱诈现威仪来邪命养活。

第五、不恭敬父母堪布阿阇梨。

第六、身心粗暴恒常不和而诤论。身心特别野蛮、粗暴,做什么事情,一看就是特别粗鲁的人,说话也是相续当中一点柔软心都是没有的;做事也好,很多都是特别野蛮、粗糙。那么这种人他相续当中很可能有舍法的现象。

所以舍法方面的六个过失,自己有没有?自己也是看看。

下面是法散乱的六种过失,也是《慧海请问经》当中讲的。

第一个、世间琐事繁多。解脱方面都是没有的,天天琐事特别多。

第二、财物之利繁多。利润、赚钱,包括天天玩手机,一会发红包,一会接红包,一会留言。

我有一个认识的喇嘛,跟他坐一会儿,特别那种,一会儿拿一下手机,一会儿打个电话……,在他旁边待个一个小时,觉得怎么会这样的?有这种感觉。

利润方面,财利方面,琐事比较繁多。

第四、还有无稽之谈繁多。绮语特别多,一直啰啰嗦嗦的,没完没了,说的特别多。

第四、恶友和亲朋繁多。狐朋狗友特别多的。

第五、颠倒妄念繁多。这个人的想法特别多,妄念特别多,特别敏感,一会想这个一会想那个。善念和信心方面偶尔会有一点,比如说出离心、菩提心、慈悲心这些,偶尔一天当中的话,也许有几分钟,但大多数都是分别妄念,特别多。

第六、恶业所感的病魔繁多。一会儿头痛,一会儿脚痛,一会儿胃痛,一会儿肝痛,一会儿这里痛,头痛、腰痛,等等。

一些可怜的人,其实也有很多的恶业现前,这样肯定对法没办法专注,肯定会散乱的。

这些过失有没有?你一会儿打勾的话,过失比较多了,功德就没有了。现在第四个六法已经打卡打完了。

下面是第五个六法,颠倒歪曲的六种过失,是《护国请问经》当中讲的。

第一、不报恩德,欺诳而行。对谁都没有报恩之心,做什么都是经常欺骗他人。

第二、贪著利养恭敬而修行。有些佛经当中也讲:“利养远圣道。”利养远离圣者的道。他一直是贪著利养,贪著别人的恭敬修行,这样肯定不可能有很好的修行。

第三、嫉妒他利并吝啬。别人利他的话,他特别嫉妒,自己不管是法财方面也很吝啬。

第四、不思说法功德、颠倒错乱。不去思维说法的功德,自己经常有各种颠倒、错乱的想法,或者是寻找说法者的错误。

第五、信仰依止恶知识。不依止善知识,依止恶知识。

第六、希求寻思而不求福德。希求世间的寻思、各种世间的分别念,而不求福德。

其实有时候求福德还是很重要的。比如说我们修曼茶罗,做一些善事。因为人的福报没有的话,做什么事情都是不成功的。如果你的福报已经具足,包括有些出世间的修行,突然就会出现。就像《世尊广传白莲花》里面福力王子的故事一样,福报还是很重要的。

没有福报的人,可能依止善知识的机缘也是没有的。即使依止的话,那他产生邪见、诽谤,会离开的。没有福报的人,连闭关几天的时间也是没有的。没有福报的话,好的事情也不能成功的。所以福德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候遇到一些福田的时候,根据自己的能力做一些善事,发愿、回向,这些很重要的。

下面是第六个,大乘歧途的六种法,这个是《文殊神变经》当中讲的。

第一、不寻求菩萨法藏而寻求外道神变。这个可能很多人都没有,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在希求正法,我们对外道也没啥兴趣,可能很多人都不一定具足。

第二、行世间教诲而不寻求多闻。经常求一些世间的,现在所谓人天的一些教言,或者说是一些孔孟之道,或者现在所谓的一些心灵鸡汤,而不希求关于解脱方面的多闻,不求这些。

有些可能身在世间当中,不得不做一些事情。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希求解脱者的话,他自己也是经常有这种机会。《续高僧传》里面讲,像梁武帝的话,他整个国政众多的事,日理万机,特别忙碌,但是他经常手不离经书。据说他经常带着一些经书,经常有时间去修行。

我们世间人当中,有些人虽然工作特别繁忙,但是自己看书一直是不放弃。包括我们这边的发心人员,有些虽然很忙,但是有时间的时候马上去看书,马上去背书。有些是一点都不忙,但是又不愿意看书,像恶狗面前放绿草一样,一点兴趣都是没有。也有这样的。

我们这里也好,世间上所有的这些众生,都是随着业力转的。善业比较雄厚的人,做什么都比较成功,快乐,这样的。

如果恶业非常严重,虽然偶尔遇到一些善知识和好的机缘,但是不好的因缘始终在他面前不断地涌现,所以慢慢沉溺在这种恶劣的海涛当中去了。

第三、寻求词句听闻而不寻求解脱。寻求表面的词句、文字上的一些东西,喜欢一些诗学、诗词,但不希求解脱。

包括有些法师当中也是有的,特别喜欢世间的一些文章,但是对出世间的内明学,佛教大乘佛法的教义他就不感兴趣。

第四、寻求声缘法藏而不寻求菩萨法藏。

第五、不现行善巧方便而寻求灭尽烦恼。大乘利他的善巧方便没有兴趣,最多是希求自己趋入声闻、缘觉,或者是自己修阿弥陀佛,自己修禅宗,自己修密法——我相续当中的烦恼灭掉就可以,度众生是你们的事情。

第六、希求精通明处而不寻求善知识。他自己对世间的工巧明,医学明这些都比较感兴趣。出世间的这些善知识,出世间的这些大乘教义,尤其是密宗的这些教义,一点都是不愿意希求的。

以上已经讲了三十六种过患。我们一定要远离这些过患而恭恭敬敬的谛听大乘佛法。所以这三十六个里面你们有那些?

丑二、解说三十六德

下面具足功德方面,解说三十六功德:

尔时谨慎而恭听,宝珠想等六关键,

忍烦恼等六苦行,求多闻等六不变,

起悲心等六所为,知分别等六必要,

寻正法等六寻求,具三十六功德闻。

在这个时候,应该很谨慎、恭敬地去谛听,谛听的时候要具足三十六种功德。三十六种功德也分为六个方面。

第一个六法,六种关键的欲乐,《妙臂请问经》里面讲的。

第一、于上师做宝藏想。所有的宝藏都具足在里面,有些经典里面讲:“如求宝想,如求医想[3]。”所以一般对上师作宝藏想。

第二、于正法作如意宝想、于听法作极为罕见想。这两个合在一起,看起来好像这两个分开的。

于法呢,刚才宝藏当中的一个如意宝,而听法,实际上是我们多生累劫、非常罕见、非常难得的,这么想。这是第二个。

第三、于受持思维正法作有要义想。我们经常去受持、思维正法的话,确实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世间当中有什么事自己觉得是有意义?我个人觉得,真的是大家闻思修行——也许我们是学大乘佛法,我自己也是一辈子在这个当中这样过来的,可能这个原因。觉得世间当中什么样的事都看到过,但是说来说去,最后的话,还是我们学一点佛法,对今生来世,包括对现在自己心态各方面是有要义,非常重要的、精要的意义,这个意思。

第四、于正法妙观察,作百世难得想。我们通过思维,主要是通过辩论,通过探讨、研讨,对大乘佛法,我们这样的互相研究,互相探讨——这个机会,在生生世世,百世当中都是很难得。所以我们每个道友对大乘佛法的这种剖析,应该特别难得来想。

我想我们很多人这几年有这个机会,以后再过十年、二十年,有没有这个机会,很难说。以前也是很难遇到过,以后也不一定有这个机会。

第五、于诸舍弃求法者作舍弃甘露而享受毒物想。有些人舍大乘佛法,这些人应该你要想什么?这些人是舍甘露吃毒药,很可怜的,这么想。有些人诽谤,有些人造恶业,这些人很可怜的。

第六、于听闻思维者作有义想。我们有些听佛法,有些思维佛法,那么这样的话,具有重大意义的。

刚才讲六种关键的欲乐,六种关键的想法,我们听法的时候,自己还是这样想的。

第二个六法,安忍六种苦行。这也是《妙臂请问经》里面讲的。

第一、为善知识、正法忍受寒热逼恼。包括寒热这些,下雨的时候也好,或者是天气特别热。前一段时间热的不行了,现在又开始冷起来了。但是为了善知识,为了佛法的话,冷一点又算什么?热一点算什么,这样想。

第二、为善知识、正法忍受饥渴逼迫。后面都要加为善知识、正法。

为善知识、正法饿一点也没有什么,渴一点也没有什么。

有时候我们吃不到饭,我看我们有些道友早上一早,我早上进来的时候,六点多的时候,现在很多人都吹那个海螺。这个精神还是很可佳的。包括有时候我们这边晚上下课也比较晚,我也尽量的不拖时间。但是不管怎么样,尤其是我们讲考班,很晚才回去,第二天的话那么早就起来。有些时候下雪,有些时候刮风,有些时候下雨,有些时候的话路上有恶狗,有些时候路上有非人,有些时候路上有阿修罗,有些有非天,等等,但是都不怕。为了求法,以前的很多高僧大德是越过千山万水,中间的话,什么盗贼、毒蛇都有。我们这里再怎么样的话也没什么。大家也不怕。

有些人是早上拿一点喝的,然后拿一个包子,还是可以的。其实我们听法的时候,大家都是很谦虚,也许再过几十年以后,你觉得这是一个很美好的回忆。现在听法的这种苦行,很单纯的,金刚道友们一起聊法义,应该在现在这样的社会当中,可能没有这么快乐的事情。

第三、为了善知识、正法忍受恶语指责逼恼。求法的过程当中还是经常受到别人的欺负。

第四、为善知识、正法忍受艰辛劳顿逼恼。

第五、为善知识、正法忍受舍求资具逼恼。可能为了法和为了上师,有时候是舍弃自己原有的这些珍贵的,包括你搬家的时候,很多东西有时候会舍弃的,也有这样的痛苦。

第六、为善知识、正法忍受舍弃珍爱生命。有些连生命都不惜,不顾一切去求法,这些也是至关重要。

这是第二个六法。

第三个的六法,六种不被缘改变之盔甲。也是在《妙臂请问经》当中讲的。

“短矛亦无法阻挡精勤说法与策励修法。”这是总说。

下面是第一个、积累多闻。在积累多闻方面不会改变。

第二个、广闻而受持。遇到什么样的,我们听法不会有改变的。

第三个、了达法义。我要了达法义,哪怕谁用兵器、短矛给我阻扰的话,我也不会放下的。

第四个、修行法义。修行法义不会改变的。

第五个、此外如是依止。那么除此之外的话,还这样的依止。意思是我对法也好,对上师也好,依止不会有改变的。

第六个、如是恭敬承事。如是恭敬承事也是不会有改变的。“我的铠甲,对法的恭敬也好,对上师的恭敬也好,对广闻博学的话,我是不会被改变的。”自己有这样坚定的意志。

这是第三种六法。

第四种六法,所为之六种差别。这也是在这部经当中讲的。

第一、了知一切善根。要知道一切善根,哪些是善,哪些是恶,先去了知。这第一个差别,要先了解。

第二、知已如理修行。尤其是我们大乘的这些佛法,确实功德很大,如理修持。

第三个、于众生起大悲心。

第四个、悉皆受持妙法。在任何时候,妙法受持,我是不会放弃的。

第五个、不断三宝的种姓。我不断地弘扬,因为三宝的种姓,我们要继续弘扬。到了我这个时代的时候,如果我没有弘扬下去,那佛宝也断了,法宝也断了,僧宝也断了。

世间人说,他的家族要延续下去。我们大乘佛教徒的话,家族延续不延续也没事,你有个儿子的话,他也是不孝顺,最后也可能没啥意思。他如果繁衍下去,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但是真正利益众生的佛子,很需要的。所以每个人临死之前,自己要培养一个真正能弘扬正法的大乘弟子,这个是你的后代。

第六、普皆成熟有情。这些都是要成熟有情,因为大乘佛法是成熟有情。自己断了烦恼和不断烦恼,都无所谓的。

这是第四个六法。

第五个六法,修行六种必要。也是《迦叶请问经》里面讲的。

第一、听闻而了知法差别之必要。先我们听闻,能知道法,有这个必要。

第二、了知而不行非事之必要。我们知道或不知道,还是知道好一点,知道了以后不会行持非法。

除了业力深重的极个别人以外,大多数还是很注意的。他们很多人也说我们这边的降魔州,不管是行持善法,修行各方面来讲,相对而言还是可以的,评价都比较高。

我遇到的有一些喇嘛他们的话:“还是可以的。你们大多数人不管是念咒语也好,禅修也好,很多都是很寂静的,跟别人不是天天散乱、唱歌、跳舞,出了家还这样,有些是玩抖音。”这些的话,那不如还是回去,这样好一点。

第三个、于此亦如是宣讲之必要。这样的道理也给别人宣说,有这个必要的。

第四个、如是宣讲而令自他获得解脱之必要。宣说的话,自己和他人都是获得解脱的必要。

第五个、自他修行智慧之必要。

第六个、断除四方而来一切怀疑之必要。

我们讲经说法还是可以的,我们这里也是来自四面八方。那天有一些技术人员也有很多地方来的。这些人刚来的时候一大堆的怀疑,回去的时候,一大堆开悟,全部都通达了。什么怀疑都是没有了,整个智慧四通八达,什么都已经精通了,这样的话也可以。

以前禅宗和密宗都有说:“你进来的时候,凡夫人,出去的时候是圣者;或者入定的时候是凡夫人,出定的时候是圣者。”所以说你进山沟的时候带着一大堆的怀疑来到这里,下去的时候不但没有怀疑,还有一大堆的智慧宝贝,回去之后在自己的地方尽量地去弘扬。

我经常这样想的。我们这里的很多人,智慧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以后不知道你的戒律清不清净。如果戒律不清净的话,那根本都没有了,可能很难弘扬。如果戒律也清净,你的智慧也具足的话,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愿力。你如果有的话,那么很多人最基本的这些取舍方法应该会讲,这样的话以后有机缘来讲,如果没有机缘也是不要紧的。我们今生当中遇到这样的大乘妙法,大家发愿来日方长,下一辈子再来度众生,对吧?

第六个六法的话,在《大方广佛华严经》讲的。

第一个、无有谄诳而诚心寻求正法。

第二个、非为自我为利众生而寻求。

第三个、不贪图利养而断除众生的烦恼而寻求。

第四个、非以粗鲁的行为,而是以智慧来寻求。寻求智慧的时候,不能粗鲁的。原来有一个弟子大声的敲阿底峡的门,说:“阿底峡,阿底峡,给我传个窍诀。”阿底峡有点不高兴:“你恭敬一点,窍诀是以恭敬心来得的,并不是以傲慢心来得的。”

一般我们得到法以后,就像是稀饭里面放酥油一样。华智仁波切是不是这样讲的,调柔,稀饭里面放酥油。你们很多人不是不喜欢吃酥油吗?很柔和。听了法以后马上能看得出来。

第五个、毫无犹豫为斩断一切的怀疑而寻求。其实每个人都是有怀疑,最后在善知识面前寻求以后,很多怀疑迎刃而解了。

第六个、无有自僑举心与贪欲为圆满佛陀之法而寻求。

总共有三十六种功德的法,看自己具不具足。

你们打的怎么样?可能有些是有点分不清楚,自己觉得是一会具足一样,一会不具足一样,是吧?打完了的有没有?应该还可以,是吧?大概有多少个,三十六个功德当中?(不能说全有,但是基本上算可以)。哈哈,可以,基本上都可以,是吧?行,那很好,那我都放心了……。

这是我们自己观察。无垢光尊者在这里也是讲,以后用这种来观察。如果自己不具足的话,尽量想办法具足,如果具足的话,这些功德尽量具足,过失尽量不具足。

有时候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自己也看看这里面的这些过患和功德,具不具足。如果功德多一点,过失少一点的话,我们可能听闻佛法的话,有这方面的缘分;如果过失太多了,功德不具足的话,确实很难的。

癸二、何时听闻:

下面讲什么时候听闻佛法:

闻时对治强大时,寻求应时传教言。

这样的相续我们已经观察了,那什么时候听闻佛法?听闻佛法,前面我们讲到,在如法的善知识面前要听闻佛法。自相续当中每个人都有烦恼,但是这种烦恼最好的对治时机,法融入自己心的时机,说明这个时候是听法的一个最好的机缘。

因为有时候这个法好像不能成为你烦恼的对治,如果这个法,成为烦恼的对治,是法。阿底峡尊者也不是讲的:“如果这个法不能成为烦恼的对治,这不叫法。”所谓的法,真正能不能对治你的烦恼,这是很重要的。

那对治你烦恼最好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一个是自己有这种希求的意乐,对法有意乐。还有一个,年龄比较幼小的时候。不是老态龙钟,最后自己都已经糊里糊涂,得老年痴呆症的时候,你要去求法,可能那个时候整个风脉明点已经衰弱了,整个记性也不好了,神智也不清晰,走路的话也是东倒西歪,也没办法的。所以你比较年轻的时候,应该是记性也比较好,身体也强壮,身强力壮。在那个时候应该接受浩如烟海、显密的这些佛教,这是最好的——各方面的条件都具足的时候,要听法。

听法的时间,实际从开始到最后都需要——刚开始入于佛法,那个阶段的时候,也需要听法。为什么呢?因为刚开始你要皈入佛门的时候,你要明白轮回和涅槃的有一些功德和过失,一定要取舍。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也一定要听法。

中间修行自相续的时候,也需要听法。因为我们不断的深化自己的相续,在这个时候,我们对很多的道理,比较愚昧的、比较模糊的,通过闻法才能很清楚的。我们在修道的时候,闻思的时候,听法非常重要的。

还有平时我们修行的时候,也需要。不管闭关的时候也好,平时修什么加行,任何时候也需要听法。这样听法的话,你原来知道的这些境界,包括你的善行慢慢的稳固,一定会是有进步的。

还有一些觉得自己基本上都已经解脱了,心相续都没有什么烦恼的话,那个时候还要听法,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还是会有一些疑惑,还是有一些戏论的执著,这些需要断除。

总而言之,我们刚开始进入佛门,一直到最后,自己稍微有所成就之间,一定要听授佛法。这样以后,自己相续的这种境界越来越有进步。

听法很重要的。我们有些出家人也好,居士也好,并不是听了几堂课,或者是听了几年法就马上心满意足了:“我现在闭关去了,我现在去弘法去了……。”现在是比较方便,如果上师不在身边,你带着一个优盘,优盘里面显密教法的所有东西都可以。有些人是自己有正知正念经常去听,有些是好像成佛了一样,再也不听,那这样肯定是不合理的。

所以我们应该,从开始到最后,一定要寻求听法。实际上一方面是追随前辈大德的这种实修实证,他们也是这样的。还有一个方面的话,自相续的证悟、觉受也会越来越提升,有一定的意义。

很多圣者都是对闻法非常重视。有一些老修行人确实到晚年的时候,他还是依止善知识而希求的。而我们有些人听了一两个法觉得已经可以了,以此而足够了,这样认为,然后去一些寂静的地方闭关、修行。但这样的话,不一定善始善终,甚至可能你会误入歧途,入于邪道,有这个危险性。

有些不听法的这些人,表面上好像自己在修行、闭关、出家,有很多修法的一些形象,但实际上自己的相续不但没有进步,而且自己可能会到时候造恶业,有这样的。

闻法的时机,在这里也是讲了,闻法时机最好是成为你对治烦恼的时候,还有应时听受别人给你传讲教言最好的时机。

我们在这里的话,我觉得,因为上师如意宝的加持,我们这里喇荣圣地的加持,坐在这里的人好像不听也不行,别人都在听。都在听的话,大家茶余饭后都讲一些佛法,这几年课都不听的话,那就变成了一个另类人。自己肯定有一种羞愧感,最后不得不听。

但是我担心,我们有些人离开了以后,有没有这个机会,很难说。所以我们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而且听法对自己来讲经常有提醒的作用,经常有对治烦恼的作用,自己的修行越来越有提升的作用。还有通过这样的听法以后,一直正知正念的作用。

我也希望,就像这里无垢光尊者所讲的一样,没有烦恼,对于很多人来讲一般是不可能的。凡夫期间肯定有烦恼的。有烦恼的话,那通过闻法来对治,通过闻法来调伏自己的相续,这个对每个人来讲很重要。

所以《华严经》当中也是说:“善男子,若欲速成圆满正等觉,则普皆寻求修学听闻如海波罗蜜”。所以我们要想很快成就的话,你一定要听授大乘空性法门。你如果要想获得成就的话,那你经常喜欢闻思修行。

我看我们有些道友,在学院已经待了二十多年,虽然自己可能也不是什么堪布堪姆,但是对闻法的意乐一直是不减退,都很愿意,一直在听。

对他们来讲,听法是一种享受,好像一天没有听法的话,觉得这一天是空空荡荡的,没有什么意义。听法以后,一方面不一定即生当中自己有弘法利生的机会,但至少自己相续当中有特别好的一种解脱的种子,不断的提升。

另一个方面,听到法以后自己的相续清净、快乐,无有染污等等,有很多不可估量的作用。

所以说我们每个凡夫人的话,经常需要调整,如果不调整的话,确实很难的。

我希望我们通过这次听了《如意宝藏论》以后,每个人的相续应该是多多少少有一些彻底性的改变,并不是暂时性的,彻底性地改变,那我们听法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也是在这里,可以说是辛辛苦苦的翻译。我看《如意宝藏论》翻译的话,到时我看看,因为这里面的有些词并不是像讲的那么简单,翻来覆去地查资料,各种各样的,花了很大的苦行。这个翻译是很难的,讲的话倒是也可以,先看一下,备课一下,不是很难的。但我也确实想大家得到这里面的智慧的财富,也是做了一些努力。我希望我们在座的,哪怕是一个人的相续有所改变,那这是很好的事情。

我比较欢喜的是,我们这里的很多道友应该是比较年轻,记性也比较好,记忆力也比较不错,智慧也不错。但是有些人可能业力现前,对世间的什么法都是记得特别清楚,出世间的这些好像记完了就忘完了,记完了就忘完了,也有这样的。看起来也有这样的。平时很厉害的,智慧特别不错的,但是好像遇到法义方面的话,基本上是没有听过法一样的——其实这个是有点可惜。

应该是自己记得到,自己对这方面感兴趣,有一些触动,有一点反应,这些都是听法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什么感觉也没有,什么感应也没有,凡事就完成任务,早一点完成:“我就等一会好好的睡觉吧,好困呐。”这样的话,那不行的。

应该是非常激动的心,满腔的热忱,有强有力的感觉来希求的话,那得到的加持和得到的智慧也是有很多的这种威力。我们意乐心,表面上的一个意乐心,最后得到的话,那也是模模糊糊的话,可能相续当中不一定存留的。

所以每个人的学习,我相信,我们这里面比如说一百个人的话,一百个人当中得到的结果肯定是不相同的。我为什么刚才说,这七十二个法,自己也是对照自己看一看。有些是听一堂课的作用非常大,有些是听一百堂课,就像水里面的石头一样的,永远都是干的,你捞出来了以后里面不会有什么湿润的,这样也可能没有意义。所以大家还是很好的去听闻吧。

好,讲到这里。

————————————

[1] 《大圆满前行广释09》:“马熊,在藏地民间故事中出现得比较多,它喜欢挖地洞在里面睡觉,对不高兴的对境经常搏斗、杀害。尤其在冬天里,它挖洞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挖到正在冬眠的雪猪子,它看到雪猪子一家都在睡觉,就特别生气,于是把一只挖出来,用拳头狠狠地打一拳,放在屁股下,又继续挖另一只。因为前面那只已被打醒了,所以它抓住另一只时,前面那只就跑了……这样一来,马熊不管挖了多少雪猪子,到头来只能得到一只。”

[2]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法忍义第二十五(卷第十五):“懈怠黑云,覆诸明慧,吞灭功德,增长不善。”

[3]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第3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