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大解脱经》

第22课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圣大解脱经》,虚空藏菩萨问佛陀的二十个问题,然后佛陀对每一个问题用四种法来解答。其中我们前面已经讲了十四个大问题。今天是第十五个问题。


佛告诉虚空藏菩萨,

善男子。复有四法。善开法施。何等为四。一者守护正法。二者自益智慧亦益人。三者常行善人之法。四者不示人分别垢净之法。是名为四。

每一个法对大家的修行,对大家的行为有非常大的帮助,因为我们修任何一个法,逐渐逐渐的改变自己的相续,这是佛法的力量。前面讲了十四个法,对每个人的修行应该有很大的改变。

今天开始讲到还有四种法,善开法施。也就是说,做非常好的开法布施,开启法布施。只要具足这四种法,我们以后通过转法轮或讲经说法,没有什么问题。没有这些窍诀的话,心里想讲经说法,结果也许可能恰恰相反,不但对众生没有利益,反而某种程度上引起很多争论、是非,这样的。

哪四种窍诀对我们讲经说法是最好的有帮助呢?

一者守护正法。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徒,时时刻刻要想到守护如来的教法,没有得到弘扬的去弘扬,已经得到弘扬的永远坚持下去。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想讲经说法、弘扬佛法、护持正法,是不是你非要变成一个大法师、大堪布、大格西?不一定是这样的。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方便法护持佛法。我们大多数人,除了修行特别好的人以外,一般都拿着手机,有电脑,这种途径至少有一两个粉丝,少的十个五个六个也有这样的,多的几千几万几百万,这个时候如果经常用正法来开导别人,这也是一种弘法。当然,我并不建议以前没有拿手机的非要用手机,不然确实是不是真正弘扬,某些程度散乱的因特别严重。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要护持正法,尤其我前面讲的一样,弘法的过程中尽量的让佛法不要受到损害,让正法不要受到影响的,这样的行为和言行很重要的。如果这样的话,平时我们没有什么供养三宝的话,也是可以。

《地藏十轮经》也是说:“七宝满瞻部,奉施佛及僧,彼所获福聚,不如护佛法。”就是说我们用七宝遍满整个瞻部洲,供奉十方的佛和僧众,它所带来的福德云聚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有些人一心一意的护持佛法,这个功德也是远远超过他。所以我们经常自己要有护持正法的意乐很重要的。末法时代每个人不应该想:护持佛法不是我的事情,弘扬佛法不是我的事情,我是一个平平小僧人,贫僧有什么资格啊?惭愧弟子。现在很多人:弟子什么什么。实际上心很傲慢的。经常说是弟子惭愧,但惭愧弟子也有弘扬佛法的责任。所以这是第一个。

二者自益智慧亦益 人。“前人”是他人的意思。用智慧来利益“前人”,“前人”已经过去了,后人或他人好一点吧。

第二个转法轮的方法,先自己应该增上智慧,自己要有智慧,不然你自己没有闻思修行的智慧的话,那你开导他人也没办法的。所以你先要充实自己。包括法师们讲课的时候,应先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可能末法时代全部都是智慧当中流露的话,是很少的,在某些意义上,应该做好备课,这个很重要的。

以前弘一大师说,他讲一个小时的课,要七个小时备课,也有这样的说法。虽然他讲戒律已经二十多年了,但是有时候也并不是照本宣科。有时候我们法师也好,导师也好,大家应该很认真的先把自己的智慧充好电,然后再给别人分享。否则的话,你信口开河,直接讲这样那样的,对别人不一定有利。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智慧。

三者常行善人之法。第三个要恒常行持善人的法。什么是善人的法,就是上等人、善知识的法,高尚的行为。弘扬佛法的一个法师,或讲经说法的人,自己基本的品格、人品,如果这个很下劣、低下的话,对别人引导没有资格,无有是处。至少自己言行举止也好,行住坐卧的威仪基本上是如法的。这里的善人之法,还是很高尚的行为。我们人当中:这个人的品德不行。大家都有评价的,稍微打听一下,就很多人评价一样的。所以,你自己要有智慧,前面守护正法是一种责任感,然后要有智慧,要有品德。

四者不示人分别垢净之法。是名为四。这个有两种解释方法。有一种是让别人辨别净垢,取舍因果,取舍善恶。比如有些解释的时候说:执着我为垢染,知无我为无垢染;分别为垢染,无分别为清净。让人能辨别净垢。哪些是清净,哪些是染污的,要辨别。这是一种方式解释的。

还有一种方式,有一些版本,藏文当中:不是让人分别净垢。意思是说,善也好,恶也好,这些实际都是世俗中分明的一个层次。如果你要讲经说法,不管是善人也好,恶人也好,清净人也好,染污者也好,不要太多的辨别,应该一视同仁的跟大家有一种传授佛法也好,开导也好。

这个应该两方面来解释。最终定稿的时候,凡是不同的版本当中都有这样的。我建议的话,因为前面全是世俗的功德,讲经说法,这样的话,让人辨别净垢,这样好一点。因为一个是有智慧,保护佛法,还要行持善人之法,还要开示哪些是清净之法,哪些是垢染之法的取舍的法,道理讲清楚,这样为好。

这四种法,如果想去用佛法开导众生,经常想讲经说法,需要具足这样的四法。如果法师真正具足这样的功德,我想下面的人也会多多少少得到这方面的智慧。

世间人说百分之七十跟老师有关系。如果老师是非常优秀,下面的学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确实我们现在世间的学校当中也是这样的。也许可能我们这个佛法的,包括各个班的法师也好,辅导员也好,她们在带领的时候有非常大的关系。如果法师自己不具足这方面的功德,基本上是得过且过,完成任务而已,那这样的话,那下面的人学的也这样,混日子。除此之外,大家相续当中也没什么生起功德、悲心、智慧,只不过每天都这样过去而已。如果这个法师相续与法融入,特别有责任感,而且还有一种激情也好,有一种强大的力量,下面的人自然而然,强迫性的得到出世间的种种智慧,这个是非常有关系的。

接下来第十六个问题。


善男子。复有四法。得先因力。不失善根。何等为四。一者见他人缺。不以为愚。二者于嗔怒人。常修慈心。三者常说诸法因缘。四者常念无上菩提。是名为四。


佛告诉虚空藏菩萨:善男子,还有四种法依靠前面的因缘的力量不失去善根,不失毁善根。我们经常很执着自己辛辛苦苦积累的善根不要失毁,我们还是很执着自己的善根,那善根不失去的话有什么办法?有四种法。何等为四法呢?

一者见他人缺。不以为愚。有些当中“不以为过”,这里“愚”也可以。意思是说,你的善根永远不要失毁下去,第一个见到他人的过失的时候,不要以为这个是愚笨的,这个是傻瓜,这个是坏人等等。除了自己以外,看别人都是很不好的,以这样来看待的话,其实善根很容易失毁。所以我们看到任何人,我们如果不是管理者,别人的过失对你也没有什么障碍,所以要想到他人的功德。

《诸法无行经》讲:“若见着五欲,不说其过恶,应当念彼人,久后亦得道。”意思是说如果见到别人沉溺在五欲当中,看见各种各样的过失,你不要去评论别人的短处,应该想到这些人现在显现有这些过失,再一段时间,他地道的功德都会出现的,并不是不好的。经常我们讲的是观清净心。

以前五台山的乾隆还是康熙,有一次在山崖上看到有些僧人和女人在洗澡,他就特别生气,觉得毁坏佛法,他就射箭,血迹一直到菩萨顶,就变成带箭文殊。他看到的是僧人的行为不清净,但后来他自己也忏悔,言行不清净的时候,见到文殊菩萨的时候也是不清净的行为者。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别人,说善哉来赞叹的话,那么对自己相续的善根是不会失毁的。这是第一个。

二者于嗔怒人。常修慈心我们经常会看到的,有一些人脾气不好,嗔恨心特别严重,行为也粗暴,那你对他应当生起极大的悲悯心。即便是没有产生悲悯心,不应该以牙还牙,害他人,反而就开始对他开始嗔怒,最后两人都是不管打架也好,吵架也好,都不会有很好的结果。

所以看到一些行为不如法的,性格不好的粗暴的人,这个时候,就跟他产生更加悲悯的心,常常修慈心,这个人很可怜的,性格就像卫藏的厉鬼一样,多么的容易发怒,发嗔恨心也是如是可怕等等,每一次如果看到别人法嗔恨心,那个时候可以修一次大悲心。

以前阿底峡尊者也是经常带着一个脾气不好的人,去修安忍的所依。我们很多人不敢这样的,要带着时候,非要找一个脾气好的人,这样的话没有修安忍的机会。要修慈心,尤其是经常在群体遇到性格不好的人,要更加对他修悲悯心。

三者常说诸法因缘。不失毁善根的第三个方法,不管任何场合当中,经常讲一些《百业经》,《贤愚经》或者说是《缘起赞》等等。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是大沙门说,这样的这种教言,这个经常讲。因为自己喜欢这样的法门,有因缘可以讲,如果这样让很多众生懂得缘起空性的意义,那这样的话自相续的善根也不会失坏,也确实很重要的。

佛陀最大的特点,就像缘起赞讲的一样的,都是因缘法门。因缘法门就越来越闻思,就越来越明白其中的道理。缘起法麦彭仁波切的著作当中专门有一个短短的文字,有一些解释的。我原来想把这个翻译,但后来不了了之。那么对缘起法门,包括《稻杆经》、《百业经》这个也有各种缘起法门的,这个明白也很重要的。因缘法门不会失毁善根。

四者常念无上菩提。行住坐卧常常想到发菩提心的功德。发菩提心获得了无上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的果位。我们很多人不管念经也好,磕头也好,转绕也好,什么事情但愿让众生获得无上菩提,自己也获得无上菩提。无上菩提,时时刻刻,一直忆念,这个很重要。如果这个没有想的话,那不可能突然你明白的。所以说我们经常用心来忆念菩提。

比如一个人去拉萨,不管路上怎么休息,过夜也好,心里唯一的目标:我要去拉萨。有这样的想法。同样的道理,自从发菩提心的那一刻开始,道路上就要想到无上菩提,自他都要获得佛果,这样想的话,自相续的善根不容易毁坏。

这四个的话,我们前面讲的不毁坏的四种窍诀。

有些法师讲课的时候,讲着讲着睡着了。我都没有那么严重,但有时候有点,好像讲的时候没啥力气的感觉。现在不叫春天,夏天是吧?我们这里的夏天像刚刚立春的感觉,又很冷。对吧。

下面讲第十七个的四法。


善男子。复有四法。不由他教。而能自行六波罗蜜。何等为四。一者常以法施。施导与人。二者不说他人毁禁之罪。三者善知摄法。教化众生。四者解达深法。是名为四。


还有四种法,不让别人来给我教诫,自然而然自己能行持布施持戒等六波罗密多。那么何为这四种法呢?

一者常以法施。施导与人。就像《大乘经庄严论》讲的,有些是依靠他缘来发菩提心和六度万行的,有些是因为前世的因缘或即生当中自己的精勤修行,别人不教自己也是可以直接行持六波罗密多的,这个方法是什么样的呢?

第一个常常以法布施,让很多众生趋入解脱道,哪怕是一个偈颂也好,如果是长者,那显宗密宗的一直传授。经常做法布施,六度自然而然能行持。

法布施很重要的。我们很多人也是有这种因缘。我们这里的很多法师,有些已经是十年二十年,二十多年也有,大家有讲经说法的福报和机会,我想这些长期给别人讲经说法,听闻的人,这些人的相续,六波罗密多自然而然有不同的行持,肯定会有的。这是第一个,以法布施的话六度能行持。

二者不说他人毁禁之罪。也是跟前面一样的,刚才是总体不说别人过失,这里经常不说他人毁坏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或者他的行为不如法、破了戒。有些确实是真正的看到了,亲自听到了。但有些没有什么理由,故意有嫉妒心种种理由来诽谤僧人。现在包括网络上经常有各种语言来诋毁高僧大德或普通僧人。这是非常的可怜,自己都是在无意当中造下弥天大罪,很可怜的。一般我们听到这些,跟自己没有关系,没有必要一传十十传百,这样的话,我们经常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没有什么意义。

《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也是说:“不念他人恶,常思其善事,智慧离分别,人中最第一。”如果经常不念他人的过失,经常想到别人的善事,有些人真的喜欢这样的。我都认识有些人经常讲别人的功德:哇,这个人特别好看,美得像天人一样,特别特别胖;哇,这个人心里很善良,真是像大菩萨,跟寂天菩萨心态没有什么差别的;哇,这个人很稳重,跟须弥山没有什么差别的。心比较善的人,他对任何一个人都能找出功德的部分和他的比喻。

我们看起来特别的一般,哇,这个人很善良,就对家人特别好,对朋友特别好,对道友特别好。好像这样真的是每个人的身语意都能找出一些善事。他的智慧远离恶的分别,这是人中最第一的。

但反过来说,我们有些人不管说什么样的人都找出他的过患:他的性格不好;他的智慧不行;他的人际关系不好;长的很难看。凡是在他的境界中,有千百万负面的词,有负面的词比较多的人,心里负面的垢染多。正面的词比较多,说明心里也是清净法。比如一个氧气袋,里面氧是什么样的,那出来也是什么样。自己的相续当中如果是装的善法比较多,那发出来的整个作用全是善的。如果我们自相续是恶的比较多,那他的语言,他的表情,他的行为都散发出来恶的。个人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但是别人不一定这样感觉的。如果整个臭皮囊全部是装满恶的东西,那带来的影响和作用都是恶的。

有时候我们自己不一定能观察的出来,让别人来观察的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许更好一点。这个时候没有必要说别人的很多过失,尽量就是自己要观清净心,否则你说出来的很多的语言,别人不一定说你性格不好,观清净心不好,不一定说,但是逐渐逐渐大家是明白的。所以要观清净心。六波罗密多要增上的话,要观清净心。

三者善知摄法。教化众生。意思是说,要善妙的了知四摄:爱语、布施、利行、同事。这样的用四摄法,菩萨的四摄法开始教化众生。要教化众生,那肯定你的语言也好,行为也好,都是吸引别人,让别人开心。这种行为教化众生。

四者解达深法。应该自己不但是了解,还要通达释迦牟尼佛甚深的法。六度智慧波罗密多一样的。我们说五度如盲,智度如眼。智慧度像眼目一样,没有它,其他的五度都不能得到解脱。所以,我们要闻思或者要行持六波罗密多,一定要懂得甚深如来的智慧教义。智慧教义就是空性法门,如果你没有懂得的话,从轮回当中得到解脱也很难的,通达佛陀的究竟密意也很难的,通达上师们的甚深密意也很难的。

我相信世界上具有法相的大乘上师至少应该具有佛陀密意部分的空性应该有所证悟的。如果没有证悟,那是名相上的法相师而已。可能对如来甚深的教义没有了解的话,那不一定他通达如来的密意。

我们要深入的学习,包括学中观也好,般若也好,现观也好,这个很重要的。我们有些道友,可能对因果法门,转绕,有相的这些比较重视。无相的甚深法门比较缺少。

以前有一次我比较遗憾的,当时我们推广五部大论,好多居士没有按照想象的报名,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学深的,愿意学浅的,而且大家都喜欢讲一些功德,讲一些利益:怎么发财、怎么样长寿、怎么样长的好看、怎么样过午不食的话来减肥。现在我听到的最多的是减肥。减肥从大乘教义来讲,你这个肥也好,胖也好,瘦也好,不是很重视的。大城市好多地方,不知道,更加的重视,好多在城市里面到处都看到健身房,广告全是健身方面的。所以现在人们价值观大多对自己的身体,相貌,财富比较重视。

但是真正希求大乘佛法的人,更要重视甚深的境界。这种甚深的境界,也是依靠闻思修行带来的,并不是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就突然开悟了,突然爆炸了,不可能这样的。所以这四个法具足的话,可以行持六波罗密多。

下面第八个大问题。


善男子。复有四法。能舍禅定。现生欲界。何等为四。一者其心柔软。二者能得诸善根力。三者不舍一切众生。四者常能善修。智慧方便之力。是名为四。


佛又告诉善男子,还有四法,能舍弃禅定,能够现生于欲界当中,何等为四。一者其心柔软。二者能得诸善根力。三者不舍一切众生。四者常能善修。智慧方便之力。是名为四。

那一个意思就是说,这里舍弃比如一禅二禅三禅,包括无色界,来到我们欲界当中,这个是不容易的,那依靠这四种法来的话可以。用现在人的语言来讲,有些人喜欢禅修,如果让他放弃禅修,到了红尘真正饶益众生,那还是需要这四种心。有些是自己闭关,自己禅修比较可以的。但是要到红尘里面一起饶益他们,他没有这种力量。但是依靠这四种法,那就跟众生一起也没有什么问题的。那四种法,第一个是

一者其心柔软。心不是那么的刚强,不是那么的坚硬。有些人的心——怎样听了无数次的教言也没有什么用的,学了多少的窍诀,依止了多少上师的话,还是跟以前一模一样的,有些甚至越来越恶劣,有这种的。这样你度化众生很难的。但如果你要想真正放弃禅定,在人世间度化众生,那你的心也至少是柔软心。

一般西方的很多大德讲大悲心是时候讲柔软心。确实大悲心是很柔软的。不管是谁接触的时候,哇,心很舒服的,确实很柔软的,不会那么坚硬、不舒服,说什么的话自然而然,有些大菩萨的话,他的心好像你跟他一起说话一起聊天,他的心无形的感染你,你自己好像很多嗔恨心自然而然都没有了。有些前辈大德跟他们一起,哪怕是短短的时间当中聊个天,自相续马上有很大很大的改变。

这个是要度化众生,第一个是柔软的心很重要的,刚强坚硬的心很难度众生,除非你是像真正的马头明王、大威德,这样的话,你用坚硬的心以毒攻毒来度化众生,除此之外还是很难的。柔软心来感化众生,这个是非常重要,这是第一个心。

二者能得诸善根力。自己应该得到这种善根力。这种善根力其实每个人都有,但是你要让它展现出来不容易的。有些人在度化众生,他有这个福报,有这个因缘,有这个能力,这个善根。有些被业风吹走了,没办法,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善根可能没办法引发出来,这种潜力没办法发挥出来。

三者不舍一切众生。你要在人世间当中跟众生一起的话,那肯定心里面要不舍众生,不管是什么样的众生,我们前面不是也讲了,“不舍众生,为求大乘”。所以这个很重要。

四者常能善修。智慧方便之力。常常能修持智慧和方便的双运。“有方便慧解,无方便慧缚。”《维摩诘经》当中讲的,一定要有方便的智慧,才能得到解脱。没有方便的智慧,可能束缚在三界当中。不舍众生,这个很重要的。

如果我们要去红尘里面度化众生,首先要观察自己的性格是不是柔软的,不柔软太刚强的话,你不要去,免得到时候惹很多事回来,回来可能都回来不成,到时候印象都很不好。我们有些人今天性格还是很好的,过两天不行的,那这样好的时候大家用鲜花来赞叹你,过两天你又惹很多事情。所以有些性格不好,不知道前世业力也好,反正时而好,时而不好,很严重的病人一样的。那这样的可能是好的时候感化很多人,不好的时候很多人失望。心不柔软的人不适合到红尘里面去。

善根没有成熟的话,也不行。没有福德,没有善根,没有智慧也不行。

然后你舍弃众生的话也不行,舍弃众生的话,在众生的群体当中去,可能呆俩天都呆不下来。我们有些道友抱着很大的希望,去安排度化众生接道场,到了道场里面,过三天跟到处都吵架,吵架以后到了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启明星还没有出现的时候都开始收拾所有的行李,买火车票飞往清净刹土。

如果不舍众生,他肯定不愿意离开。这些毕竟都是众生,我为什么要离开啊。我再怎么难,再怎么苦,再怎么伤心,我陪着这些可怜的众生,这样的。

还有我们前面讲的要修智慧和方便。又要有智慧,又要有方便。光有智慧没有方便也不行的,只有方便没有智慧也不行,一定要有智悲双运,这样才能红尘中度化众生。这是第十八个问题。

善男子。复有四法。于诸佛法得不退转。何等为四。 一者于无数生死中。不生厌离。二者常能供养。无量诸佛。 三者修行无量慈心。四者信解无量佛慧。是名为四。

第十九个法,佛告“善男子。复有四法。于诸佛法得不退转。”在佛法中得不退转,如果境界高,就像菩萨一样不退转地,可以这样解释,如果没有这么高,很多人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不退转,一直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这个叫不退转。

何等为四一者于无数生死中。不生厌离。 何为四法?于无数的众生,生死当中不生厌离,因为轮回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接连不断就像水车一样,像在瓶中的蜜蜂一样,不断的在轮回中转,对这些众生不会产生厌烦心,一直在轮回中长期驻留,不断地度众生,哪怕入于火坑也不在乎,有这样的心就是不退转。

有些人经常担心:我会不会退转?如果不退转,首先要对整个轮回不生厌倦心。在修出离心的时候对轮回要有厌倦心,要解脱的心,这是小乘修出离心的时候。但是在大乘中要多少劫都住在轮回里,要度化他们,要知道这些众生很可怜,生生死死,今天变成人,下一世变成动物,又便成人,这样辗转不息,特别可怜。所以对他们不生厌离心。

有些版本中“不生厌离”这几个字没有。藏文中有,这个应该需要。

这是第一个,如果不退转,我们自己也看看,对轮回不厌离很重要,对整个轮回比较大,如果小一点,对自己的道场,对身边的人,对这些不生厌离也很重要。如果时间长了很多人就会:我现在产生厌倦心了,不想干了,累了,已经足够了,受的苦已经够了…..很多人想离开,如果这样可能不是大乘菩萨的行为。

二者常能供养。无量诸佛。 如果佛真正在世,供养无量佛,如果佛不在,时时刻刻经常观想十方诸佛,在十方诸佛面前经常用身口意做恭敬、供养,经常供佛念佛,作为佛教徒供佛我想不会间断。

三者修行无量慈心。 若想不退转,要经常修慈悲心,修大悲菩提心,修慈悲心。如果修慈心,真的是修慈心人的力量都不同,以前佛经里经常讲,比如相续中真正具有慈悲心,那怕接触一下,或者身体的影子,就像前面讲的一样,如果身体的影子映在别人身上,也能得到不可言说的清凉和安慰感。

真正具有大悲心的高僧大德和具有大悲心一般人的磁场,就像现在常说的磁场或者力量都会不同。如果一个人的相续有嗔恨心,他的周围也会有一种负面的磁场,如果一个人真正具有大悲心,他也会有一种非常大的力量。所以应该对无量众生修慈悲菩提心,要修慈心,修慈心一刹那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

《中观宝鬘论》中云:“每日三时施,三百罐饮食,不及须臾间,修慈一分福。”一个人如果在三时当中对众生有三百个罐中做饮食供养和布施,这个功德非常大,但是这种功德,与有些人一刹那修慈悲心的功德没办法相比。

如果在一天中一直修慈悲心有很大的困难,那至少要打一座,十分钟,二十分钟,修大悲菩提心,这个大家要修。有些人特别喜欢念咒语,做一些有相的事。不管在任何场合当中,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应该要修修法,打打坐。如果不打坐,天天只是“嗡班杂萨埵吽…….”一方面这是语言的咒语也很好,但是如果心里没有修悲心,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没有修智慧空性,断除烦恼也有一定的困难。所以经常修行在佛法中不会退转。为什么有些人学的很好,最后却业绩颠倒,退失。原因肯定是没有好好的修行。

有些出家人也是很可悲的,现在的抖音、快手中,我看到藏传的觉姆天天化妆,一直展现自己,这样的话不要说修行,对佛法都是有很大的损害。尤其是出家人,你自己如果总是显现在镜头和照片中,尽量如法,如果不如法,可能别人会说不如当在家人。下面有很多的评论,她自己还是一直自以为是,一直…..(模仿)。现在好多人,可以说是没有惭愧心。不知道汉传里有没有,藏族中有些以前还俗的出家人,有些觉姆、喇嘛他们经常穿着不是出家人也不是在家人,但是明显可以看出来是出家的形象。如果你完全是在家人,还完俗以后行为怎么样都无所谓,但是以出家的形象这样做,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如果看到这些,发现这些,旁边的人一方面给他们修慈悲心,另一方面应该制止呵斥,这个很有必要。修慈心的功德很重要,不然最后很有可能变成一个很可怕的人,但是自己还是认为自己很不错,有这个可能。

四者信解无量佛慧。是名为四。 不退转要有信解,要有真正信解佛陀的这种智慧。佛陀的智慧大家都知道,在学习《宝性论》的时候佛陀的这些智慧像声闻、缘觉、菩萨没办法比的,所以要有信心,要信解,要懂得佛陀不可思议的,包括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等法报化三身的所有功德,经常去思维、了解这样的法,就不会退转。

很多人可能会比较担心:我现在是很好的修行人或者出家人,但是我会不会晚年的时候变成一个很可怜的业际颠倒者?

那就从现在开始对生死轮回不要厌离,第二个经常供佛、供上师、然后修慈心和观想佛的智慧,这样的话不会退转。

这二十个大法中,最后一个。这八十个法当中还算是很圆满的完成。

善男子。复有四法。不断佛性。何等为四。一者为诸众生。不退本愿。二者受信施行。三者大欲精进。四者常能深心。行于佛道。是名为四。

最后一个问题,佛告诉“善男子。复有四法。不断佛性。”或者是佛种。当然从大乘佛法的教义中,断种姓,包括一阐提也不会真正的断如来种姓。但是暂时来讲他的成佛和解脱,从缘起的名言上可以叫断佛种,不断佛种有四种法。

何等为四。一者为诸众生。不退本愿。”哪四种法呢?每个人都是为了一切众生获得解脱而发了愿,发了菩提心,不退转很重要。

发了菩提心,过了一段时间:我不想学密了,不想学大乘佛法了。这种人是很愚痴、很可怜的。应该对自己发的愿不要退转、不要退失。像以前舍利子,他把眼睛布施给别人的时候,别人也没有用,还扔在地上说很臭,当时舍利子就产生了厌离心,退失了菩提心。不应该这样,因为他当时是声闻种姓。但是作为大乘佛子,自己为众生发的愿永远都不能退,无论遇到任何事情,包括像以前的文革,为了众生的愿不退转,这个很重要。

有些佛教徒,虽然有自己心态不好的情况,但是他自己所承诺的语言,基本上非常坚定,不会退转,这是一种很好的表现:这事我承诺了,我承诺的话,我尽量在实际行动当中言必行。应该这样。这是第一个。

二者受信施行。 对布施的行为要有信心,有不同版本的讲法,但是应该是这样,藏文中也是这样的。意思是说,对众生不管是法布施还是财布施,做布施的时候自己愿意接受,有这方面的信心,这样也不退转佛种、不断佛种。

三者大欲精进。 对善法方面有特别大的精进心,佛经中云:志亦坚定,心无疲倦。意志坚定的意思。如果意志坚定,中间不会断。

学习任何法心态很重要,心态很坚定,什么是都可以办成。《十住毘婆沙论》中云:“若人无坚心,尚不成小事,何况成佛道,世间无上者。”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坚定的心,哪怕是世间很小很小的事情都不能成功,更何况说无上正等觉的佛道,世间中无与伦比的佛道,怎么会成功呢?根本没有办法。所以如果有意志力,他想去做一个事,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会退失,需要这样的勇气和志气,这个很重要。

四者常能深心。行于佛道。是名为四。 不断佛的如来藏,应该心常常深入的行于佛道上。我们的心不能表面上很浅薄的附着,应该深入融入佛陀真正的智慧当中。这个需要什么呢?要懂得般若法门,如果没有懂得般若法门的话,那智慧是很浅薄的,不可能深入经藏,这里也是特别建议大家如果心力各方面跟的上,至少要学五部大论,这方面要重视。

去年比较特殊,但是今年我一直在了解,虽然我们按照其他有些班级方式的话,有一些时间上的差距,但是从自身特殊的课程讲,很多人比较重视,但是有些人因为五论、各方面没有过关的话,如果以后让你真正的传法,比如中观没有很好的过,现观也没有过,因明、俱舍包括戒律,那很难的。如果以后想真正当一个讲经说法的法师、堪布、堪姆,至少五论包括密宗一定要圆满,如果不圆满弘法很难。哪怕发心,在发心的同时,要尽量的学习五部大论为主的显密教法,这个很重要。

有一天我有感而发:我学了加行,还学了五部大论,死也无憾。有些领导看到:你什么意思,死也无憾?让我删掉。他们想我死也无憾,对五部大论的意思也不懂。但是我的意思是确实能在短暂的人生中如果学了五部大论,又学了加行,也算人生已经可以了,当时这样认为的。所以甚深的佛道很重要。这以上已经讲了不退转佛种。

菩萨摩诃萨游于三界。行种种行。利益众生。常修出世。不断佛性。

作为菩萨摩诃萨,在整个三界轮回中游行,他会行持各种各样利益众生的事情,而且常常修持出世间的法,这样才不会断佛的种姓。佛种不断,依靠前面的甚深般若法门为主的修行,然后经常利益众生,那佛种是不断。这是最后二十种大问题的结尾。

说是大乘四法之时。四万天人皆发三菩提心(无上菩提)。 二万五千人得无生法忍。四万八千菩萨得达法界忍。善入佛慧。

佛当时说了这样的大乘四法的时候,藏文中说有四万天人都发了无上菩提,这四万人都发了阿耨三藐三菩提心,发了大乘的心;二万五千人得到了证悟空性的无生法忍;四万八千个菩萨得到了法界忍,就是通达法界本来的意义,对一切万法完全都容易受持、接受。只是与无生法忍不同的名称而已。这样的法界忍,一般是得到八地菩萨以上,一地菩萨以上也有法界忍。他们都善于入佛的智慧当中。因为他们的境界比较高。有些版本中是“善人佛慧,”应该是善入,不是善人。这以上对于四法品的道理已经讲完了。

尔时。佛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言。汝今应当。受持是经。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当何名之。云何奉持。


这时候佛告诉虚空藏菩萨八十个窍诀以后,最后要求他好好受持这部经。

虚空藏说:“你让我受持这部经,那这部经的名字叫什么?说了半天我还不懂呢,到底这部经的名字是什么呢?我怎么样受持,怎么样奉持呢?”

虚空藏菩萨对佛问了这个问题。下面佛陀开始宣讲了这部经的名字,这部经的名字比较长,可能因为是虚空藏菩萨,要不然我们都已经晕了。

佛言。此经名为。大通方广。

佛陀说:“这部经的名字,有这些特点,第一个是“大通方广”,“大通”前面解释过,大解脱的意思,因为通就是解脱。如果不通,就像中医中说的: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意思是说解脱肯定通,四通八达。“方广”有大乘的意思,也有无有限制的意思,整个四方都是广大的,大乘思想也是这样。

能破魔境。坏外道军。消除烦恼。

这个经典能破除一切死魔、八万四千魔,学习这部经,可以破除魔众,毁坏外道的军队。与佛教完全相违的这些外道的军队都可以摧毁,消除一切八万四千的烦恼。

能解五欲邪见系缚。破三界狱。

能解开五欲妙乐的束缚,邪知邪见的束缚。破除三界的地狱、监狱。

放诸生死。向涅槃舍。润益久涸正因种子。

“放”,解脱、解放的意思。解放所有的生死轮回,前往涅槃的精舍。滋润和利益长久以来干涸的正因种子,菩提的种子慢慢滋润。

我们学了这部经典,有这些功德,本来我们的种子无始以来很长时间都干涸了,就像最近下雨,这边很多春天的种子就开始发育了。同样,听了这部经,学了这部经以后我们的菩提种子有希望了。

雨大因缘六度法雨。增长众生三乘芽华。成就一乘菩提极果。

降下了大因缘的六波罗蜜多的法雨,增长三界众生三乘的苗芽和三乘的花果,令其开启。而且成就究竟一乘的最顶、最最的菩提果。

善男子。汝问经名。我说如是。汝当受持。

你问了这个经名,我给你这样说了,你不要搞错,好好的受持,这个经名比较多,你好好的受持。

尔时。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从过去。无量佛所。无量会处。无量众中。闻种种法。种种事。种种相。种种乘。未曾闻此。希有之法。希有之事。希有之相。希有大乘。我常受持。使不断绝。

虚空藏告诉佛陀:世尊,我从过去,在无量无边的佛面前,在无量无边的聚会当中,菩萨的聚会,圣者的聚会,还有无量无边的众多群体中。

作为虚空藏菩萨,在八大菩萨里面,他是最广闻博学。所以他在无量劫以来,无量的佛面前,无量的菩萨当中,他听到了法和接触的法也是无量无边的,不像我们一样,如果我们写自传,最多写:我在那个上师、那个法师面前听过什么什么。就像藏地说的,用五个指头都能算出来,说明很孤陋寡闻,最多是五部论。

虚空藏菩萨肯定不同,他闻了种种,各种各样的法门。

藏文中在种种前有“闻”。 “种种事。”世间的事,出世间的事,听过很多很多。“种种相。”事相、形相、相状,凡是世间中种种的相,虚空藏菩萨都听过。“种种乘。”大乘、密乘、小乘、声闻乘、缘觉乘、人天称等等很多很多。但是从来没有闻过这么稀有的法。这么稀有的事,《圣大解脱经》真的是这样,虚空藏菩萨从来都没有听过的话,我们这边不敢说:虚空藏没有听过,我是听过比这《圣大解脱经》更稀有、更重要、更有加持力、更有得利益、更有功德的。可能谁也没有勇气这么说。

虚空藏菩萨说我在无量无边的诸佛菩萨善知识面前,听过什么样的法,什么样的事都有,但是从来没有听过这么稀有的法,这么稀有的事,这么稀有的相,这么稀有的大乘法我要常受持,从今天开始,虚空藏菩萨在佛陀面前发愿,我要常常的受持。

有些当中是“我当受持”,应该是“常受持”好一点,因为藏文中也是这样,其他的版本中也是这样。敦煌和大正藏中有点不同,如果是“常”的话好一点吧。因为他就发愿:这么好的法从来没有听够,虚空藏菩萨都没有听过,我想我们不会超过虚空藏菩萨。

所以他就常常受持,一直不断绝,永远永远不会断绝,非常非常重视。《佛般泥洹经》中云:“比丘当重经,如愚人重珍宝。”我觉得这个很重要,作为修行人应该重视这样的经典,就像世间的愚人对钱特别重视,自己一辈子对钱财很重视一样,我们对这样的《圣大解脱经》应该非常重视,非常的真爱、珍惜,永远不断绝,永远受持。

今年不知道能不能讲完,如果讲的完,你们当中如果有人在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不放弃这个法宝的话,我想我讲的也是有意义,你们听的也有意义。如果讲完了以后:哇!听到了,万事大吉了,我再也不看了,扔到一百公尺以外的地方,那可能没有多大的意义。

所以我们也要发愿像虚空藏菩萨学习,他都没有听过这么微妙殊胜的、稀有的法,那我们经常沉溺在轮回当中爱玩的世间小孩,怎么能不珍惜呢?我们更要珍惜,因为我们的相续是贫穷、干涸的。像虚空藏菩萨在佛面前都如此重视的话,我想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重视。

大家也应该默默的发愿:我以后一定要好好的弘扬,一定要好好的修持,如果还有机会,就不断的听受、学习。这样的话,佛菩萨的加持自然而然入于你的相续,你的修行也会如上玄月一般,蒸蒸日上。


今天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

附原文

圣大解脱经ཐར་མདོ།

卷 中


善男子。复有四法。善开法施。何等为四。一者守护正法。二者自益智慧亦益人。三者常行善人之法。四者不示人分别垢净之法。是名为四。


善男子。复有四法。得先因力。不失善根。何等为四。一者见他人缺。不以为愚。二者于嗔怒人。常修慈心。三者常说诸法因缘。四者常念无上菩提。是名为四。


善男子。复有四法。不由他教。而能自行六波罗蜜。何等为四。一者常以法施。施导与人。二者不说他人毁禁之罪。三者善知摄法。教化众生。四者解达深法。是名为四。


善男子。复有四法。能舍禅定。现生欲界。何等为四。一者其心柔软。二者能得诸善根力。三者不舍一切众生。四者常能善修。智慧方便之力。是名为四。


善男子。复有四法。于诸佛法得不退转。何等为四。一者于无数生死中。不生厌离。二者常能供养。无量诸佛。三者修行无量慈心。四者信解无量佛慧。是名为四。


善男子。复有四法。不断佛性。何等为四。一者为诸众生。不退本愿。二者受信施行。三者大欲精进。四者常能深心。行于佛道。是名为四。菩萨摩诃萨游于三界。行种种行。利益众生。常修出世。不断佛性。


说是大乘四法之时。四万天人皆发三菩提心(无上菩提)。二万五千人得无生法忍。四万八千菩萨得达法界忍。善入佛慧。


尔时。佛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言。汝今应当。受持是经。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当何名之。云何奉持。


佛言。此经名为。大通方广。能破魔境。坏外道军。消除烦恼。能解五欲邪见系缚。破三界狱。放诸生死。向涅槃舍。润益久涸正因种子。雨大因缘六度法雨。增长众生三乘芽华。成就一乘菩提极果。善男子。汝问经名。我说如是。汝当受持。


尔时。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从过去。无量佛所。无量会处。无量众中。闻种种法。种种事。种种相。种种乘。未曾闻此。希有之法。希有之事。希有之相。希有大乘。我常受持。使不断绝。